小学科学六年级上杠杆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步骤

(完整word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步骤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步骤一、实验名称:杠杆实验实验目的:知道杠杆有三个点,收集并认识杠杆省力和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在实验中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实验步骤:组装杠杆尺实验装置,调整平衡。

自主确定两端钩码的位置和数量.在杠杆尺两端相应位置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

观察用力点和阻力点与支点的位置关系。

总结规律:注意事项:每次在杠杆尺两端挂钩码时每端只选一个点挂钩码,便于比较。

二、实验名称:轮轴的秘密实验目的:掌握轮轴的构造,明白轮越大越省力。

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实验材料:轮轴、细线、钩码实验步骤: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

在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通过反复比较轮上钩码和轴上钩码的数量进行分析。

注意事项:在轮和轴上穿线的方向正好使线落在轮和轴的槽里.三、实验名称:定滑轮和动滑轮实验目的: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实验步骤:(1)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的两端的钩码数相同,同此可以说明定滑轮不能省力。

改变用力方向(2)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用测力计或橡皮筋),动滑轮下挂重物,可以说明动滑轮省力不改变用力方向。

实验材料:滑轮、铁架台、一根绳子注意事项:在使用动滑轮时提起物体的重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称量范围的二倍.四、实验名称:滑轮组实验目标:1、能够利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滑轮组,2、通过实验数据的比较,知道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3、通过探究实验知道滑轮组中动滑轮越多越省力。

实验材料: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实验步骤:1、小组合作组装滑轮组,测试一个钩码的重力,测试用滑轮组提起这个钩码用的力。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3.3《不简单的杠杆》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3.3《不简单的杠杆》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3.3《不简单的杠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不简单的杠杆》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简单的机械”的第三课。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分析,了解杠杆的分类、特点以及应用。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从身边常见的杠杆现象入手,探究杠杆的奥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各种杠杆,对杠杆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对于杠杆的分类、特点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进一步了解。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杠杆的分类、特点,学会用镊子、剪刀等工具进行简单的杠杆实验,分析杠杆的平衡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认识杠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杠杆的分类、特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2.难点: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杠杆的平衡条件。

2.讨论法:分组讨论,分析杠杆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3.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了解杠杆的初步知识,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

2.教师准备:准备实验器材(镊子、剪刀、钩码等),制作PPT,设计教学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杠杆的初步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杠杆?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PPT,介绍杠杆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杠杆的多样性。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杠杆的科学》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中的第二课时。

本课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是认识杠杆、轮轴、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中的一部分。

它分为两部分:1、认识杠杆;2、研究杠杆的秘密。

其中第二个活动是重点,活动选择了杠杆尺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经历运用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活动,通过观察、实验、记录,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来认识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学生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材的安排正体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念,教科书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杠杆的工作规律,而是要求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分析等,这就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提供了开放的探究空间,有利于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展开活动,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得以提高。

学情分析在生活中,学生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也是很多的,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

在学习本课前,通过前一节课《使用工具》的学习,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但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

本课教材利用杠杆类工具在生活中运用最广泛、最直观的撬棍撬木箱的情景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学生有类似的生活经历,利于学生观察并引发思考。

书中示意图对杠杆的用力点、支点、阻力点很较直观,很清晰。

两个活动安排有梯度。

一是认识杠杆,先由撬棍引入杠杆的概念,然后分析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接着引导学生分析了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工作时发挥作用的位置,并标出它们作为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而后利用书中的图,对于身边的常用工具进行观察、分析,使学生对杠杆类工具有初步的认识能力。

二是研究杠杆的秘密,在有了以上的基础后,利用杠杆尺研究杠杆工作的原理就十分容易了。

学生通过实验,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杠杆工作的规律也就水到渠成。

新编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新编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杠杆都有三个点:杠杆上用力的点叫用力点;克服杠杆阻力的的点叫阻力点;使杠杆围绕着转动的的点叫支点。

2、杠杆的特点:(1)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

(如:修枝剪、撬棍、开啤酒瓶的启子)。

(2)、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

(如:钓鱼竿、火钳等)。

(3)、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跷跷板、天平等)。

3、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如:汽车方向盘、门把手、水龙头开关、辘轳等)。

要点:大的为轮,小的为轴,轴提起重物。

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轴不变时,轮越大越省力;轮不变时,轴越小越省力。

4、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转动而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叫做滑轮组。

特点: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能省力(省力二分之一);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在滑轮组中连系动滑轮的绳子有几段,则拉力就为原拉力的几分之一。

7、像斜坡、斜搭的木板、引桥等一端在高处另一端在低处的装置就叫做斜面。

特点: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且斜面越长坡度越平缓就越省力;斜面越短坡度越陡省力就越少。

一、填空(23分)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_。

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_________;克服杠杆阻力的点叫做_________;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点叫做_________。

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_____;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______。

2、像水龙头那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_________,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课件(共8张PPT)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课件(共8张PPT)
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用字母表示就是 F 1 × L1 = F 2 × L2
省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
在衡研的究 。杠杆平衡时,我们总是让费杠杆力在水杠平位杆置:平衡用,这力样做点是为距了支便于点测量近力臂,〔可阻直力接读点出〕距,但支在实点际远中,。杠杆也可能是倾斜着平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 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用力点:杠杆上用力的位置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不到支省点的力距离也不费力的杠杆:
杠阻杆力静 点止:不杠动杆或克匀服速阻转力动的都位叫置杠用杆平力衡。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省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杠杆平衡的条件
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都叫杠杆平衡。在研究杠杆平 衡时,我们总是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 于测量力臂〔可直接读出〕,但在实际中,杠杆也可能是 倾斜着平衡的。平衡时的表达式:
杠杆的定义: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 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杠杆三个重要位置:
支点:支撑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 用力点:杠杆上用力的位置 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
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用力点:杠杆上用力的位置 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 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都叫杠杆平衡。 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 用力点:杠杆上用力的位置 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都叫杠杆平衡。 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都叫杠杆平衡。 支点:支撑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都叫杠杆平衡。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手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手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手册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手册[部分]《工具和机械》单元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研究杠杆尺的实验实验材料:底板1块、长支架1个、杠杆尺1根、钩码若干。

(学具中有)操作方法:(1)按学具中的图组装好实验装置;(2)师介绍组装方法及支点、阻力点、用力点的位置及阻力点和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如何测量;(3)在杠杆尺两边各选一个位置分别放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直至杠杆尺平衡为止,并记录相应数据到P6记录表中,判断其用力情况;(4)交流分析实验数据;(5)得出结论。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杠杆类工具的比较实验实验材料:撬盖的铁片(或螺丝刀)、开瓶器、夹子(或镊子)、罐头、啤酒瓶。

(自备)操作方法:(1)用撬盖的铁片去撬罐头、用开瓶器开啤酒瓶、用夹子夹东西;(2)在课本P7图上分析三点位置及用力情况。

2、小杆秤的观察与制作(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材料:1根长竹筷(称)、螺帽或钩码(重)、粗棉线或钓鱼线、小塑料盘(称)、砝码(50g)、剪刀。

(自备)操作方法:(1)如课本P9图片,把一支竹筷打磨光滑,其中一个螺丝帽或钩码用钓鱼线系好做秤砣;(2)自制一个秤盘,系好三条一样长的细绳并固定在秤杆上;(3)在秤砣与秤盘间选择适当的位置系上一个绳套,作为初次实验的平衡点;(4)利用平衡原理制作托盘小杆秤刻度,在称盘内每次加一个砝码(50克),移动秤砣使秤平衡,并在秤杆的挂秤砣的位置做好标记,直到秤杆用完为止。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研究轮轴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1根轴、1根销钉、24个钩码、2段棉线、1个底板和1个长支架。

(包含在学习工具中)(或机械实验盒中)操作方法:(1)如学具中的图组装轮轴装置;(2)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直至平衡,反复做4种,并记录实验数据到课本P10表中。

(3)交流分析数据。

(4)得出结论。

2、研究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实验(材料准备可能较难)实验材料:添加1个轮圈。

小学科学:六上一二单元知识点

小学科学:六上一二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1.简单机械主要有:杠杆、轮轴、滑轮、斜面2.杠杆有3个重要的点:支点、用力点、阻力点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距离>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距离<阻力点到支点距离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距离=阻力点到支点距离★★★杠杆尺平衡:左边钩码数*格子数=右边钩码数*格子数3.轮轴:轮+轴=轮轴共同转动轮大轴小——方向盘、水龙头、门把手、扳手轮轴的轴不变时,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轮轴的轮不变时,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4.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滑轮组: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滑轮组组装要求:①线条不交叉;②一笔画;③定滑轮动滑轮交替出现在线条上5. 斜面:利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斜面坡度越大,省力情况越不明显(也是省力的,省得少一点)5.自行车:★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快,但费力(大人带小孩,小孩走得很着急很快,但是小孩很费力了)★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慢,但省力(小孩带大人,大人走得很悠闲很慢,但是大人很省力)第二单元1.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加宽度能增强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能大大增强抗弯曲能力所以横梁一般都是立放。

2.拱形可以向下、向外传递压力,所以能承受很大压力★拱形承重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拱足能承载很大重量●圆顶形、球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球形比任何形状都坚固3.框架结构:基本框架——①四边形:不稳定,易变性②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框架铁塔的特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抗风能力强4.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因此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度。

桥塔是支撑钢缆的主要构件钢缆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桥塔越高,钢缆的拉力越小(越省力)5.生物体中有许多拱形:肋骨、足弓、头骨、贝壳、龟背6.许多植物的茎和动物身体中有许多骨头都是空心的,因为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空心的管状比实心的棒状要粗很多,且任何方向的抗弯曲能力都相同。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杠杆的科学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杠杆的科学

关于银河系,你知道多少呢?
1、银河系的主要居民是谁? 2、银星是什么? 3、银河系的结构是怎样的?
(武藏):既然你诚心诚意的发问了, (小次郎):我们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 (武藏):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 (小次郎):为了守护世界的和平; (武藏):贯彻爱与真实的邪恶, (小次郎):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武藏):武藏! (小次郎):小次郎! (合):我们是穿梭在银河的火箭队!白洞, 白色的明天在等着我们!! (喵喵):就是这样~喵~~~~
费力
趣 味 科 学
我们来自星辰 终将归于星辰
(19422033)
前言
宇宙是怎么产生的?银河系里有什么?看了这本书,你就会明白。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关于地球的知识包罗万象而趣味十足。 科学领域是一个新奇而又充满诱惑力的世界。
斯 蒂 芬 威 廉 霍 金
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 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 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 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2018年3月14日,霍金逝世,享年76岁。霍金逝世后,引发全 球各界悼念。
1.当你面临着夭折的可能性,你就会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2.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3.宇宙有开端吗?如果有的话在此之前发生过什么?
4.宇宙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
5.活着就有希望。 6.时间有没有尽头。
霍金语录:
重300千克
用力点
用力点
阻力点
支点
重阻点 力点
支点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支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 用力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
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
阻力点 支点
用力点
图一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章第1课《杠杆》教案和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章第1课《杠杆》教案和教学反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章第1课(杠杆)教案和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杠杆)这一课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并通过用杠杆尺做实验、搜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让学生体会到搜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在科学知识储藏上已经形成肯定根底,本课从用杠杆尺做实验、搜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让学生体会到搜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用杠杆尺做实验、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2、用杠杆尺做实验、搜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3、体会到搜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

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我把这一课的重点放在了“研究杠杆的秘密〞。

这一课的实验设计我觉得并不难,但是怎样推断这种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是不省力也不费力却有点难度。

学生在商量后,大局部同学提出的方法是:在杠杆平衡的情况下,可以看挂的钩码数,如果用力点的钩码数少于阻力点的钩码数,就是省力杠杆,反之就是费力杠杆,如果两边钩码数相同,就是不省力也不费力。

但这种方法在实验中是比拟费时的。

还有小局部同学提出来方法是:两边的钩码数相同,变化与支点的距离,如果用力点处下沉则是省力的,反之则是费力的,如果杠杆平衡则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

他们认为:同样多的钩码数,说明两边用的力是一样的,而同样的力我可以把你撬起来,说明我用的力还可以比你小一些,所以可以推断是省力,反之道理相同。

其它,还有个别同学提出在离支点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变化两边的钩码数。

这种方法大家不赞同,理由是两边离支点的距离相同,那么只有钩码数相同时才会平衡,也即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而当两边钩码数不相等时就无法推断是哪种杠杆了。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 不简单的杠杆(教学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 不简单的杠杆(教学课件)

实 下方,把方木块放在木尺下方位置。

(2)将小石块放在木尺另一端,观察大石块被撬 动的距离并记录(用移动的格数表示)。
步 骤
(3)固定小石块的位置(用力点),将方木块
逐次向远离大石块的方向移动,观察并记录每
次大石块被撬动的距离。
杠杆模拟测试记录表(二)
改变方木块的位置,你们有什么发现?
我的发现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剪刀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具,在不同的场 景中发挥的作用不同。下列情境中,没有利用 杠杆的是( C )。 A.用剪刀剪指甲 B.用剪刀撬开奶粉罐盖子 C.用剪刀的一边刮去皮肤的皮屑
阻力点离支点越近,杠杆越省力。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杠杆省力 杠杆费力 杠杆既不省 力也不费力
课后拓展
你知道吗?
杠杆是一种简单 机械,它在人类的生 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人们根据不 同的需要,发明了不 同的杠杆。
3 不简单的杠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
情境导入
很久以前,人类就学会利用 一些自然材料如石头、木头、兽 骨、植物纤维等来制造工具。人 们知道,单纯依靠自己肌肉产生 的力量是有限的,制造一些工具 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像撬棍这 样的工具就是一种杠杆。
你还知道哪些杠杆类的工具? 羊角锤是杠杆类的工具。 铁揪也是杠杆类的工具。 杠杆有什么作用呢?
是Leabharlann 省力改变小石块的位置,你们有什么发现?
小石块离方木块太近,就不
能用撬力动点大离石支块点;小越石远块,离杠方杆木越块省力。
越远,大石块被撬动的距离越远。
支点对杠杆作用的影响

3.3 不简单的杠杆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3.3 不简单的杠杆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3.3《不简单的杠杆》教案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聚焦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本课首页工人用撬棍撬水泥板的图片。

)大家知道这位工人在做什么吗?(预设:撬水泥板。

)水泥板非常重,如果直接搬动需要非常大的力,但是工人用一根小小的撬棍就能轻松撬动,说明撬棍有什么作用?(预设:省力。

)上节课我们学过的省力工具叫什么?(预设:斜面。

)2.讲解:像撬棍这样的工具叫作杠杆。

杠杆和斜面一样,都是一种简单机械,即能改变力的基本机械设备。

3.提问:你们在生活中使用过杠杆类的工具吗?(预设:羊角锤;铁锹;指甲剪;……)4.揭题:(教学提示:出示木尺和方木块。

)看似简单的木尺和方木块组合一下,就能成为不简单的工具——杠杆。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不简单的杠杆。

(板书:不简单的杠杆)看图回答设计意图: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杠杆这一简单机械,出示图片让学生回答问题,既可以简单直观地告诉学生杠杆的出现原因,也可以调查学生对杠杆的概念和基本作用的认知情况,为探索做铺垫。

科学探索与研讨探索一:认识杠杆1.活动:出示教材P47小石头撬大石头的图片,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使撬棍发挥作用的三个重要位置,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在示意图中圈出。

2.讲解:介绍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

(1)支点:支撑着杠杆、杠杆围绕其转动的位置。

(2)用力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

(3)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

探索二:用力点对杠杆作用的影响1.提问:使用撬棍能够撬起很重的石头,让我们感觉很省力,那是不是所有情况下撬棍都可以撬动重物,都可以省力呢?(预设:不是。

)你们认为什么会影响杠杆的作用?(预设:用力点。

)它会有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用实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的环节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原来杠杆装置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更加清晰地掌握杠杆装置的基本结构,能自己找到杠杆装置的特点,成功画出杠杆装置的示验验证一下。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1一、教学目标:1、明确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反之杠杆费力。

如果两个距离相等,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2、在杠杆尺的探究活动中,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激发对生活中杠杆应用现象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深刻理解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四、材料准备:教师:演示PPT、小杆秤、杠杆尺、钩码等。

学生:杠杆尺、钩码、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新课,初步认识杠杆1、教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投影出示要求:请利用你们位置上的橡皮、塑料尺将文具盒撬起来,想一想:在这个活动中,有哪几个点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2、学生游戏3、你能说说3个重要位置分别是哪里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阻力点、支点、用力点生1:手指用力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师:是的,这个点非常关键,我们可以叫它用力点生2:这块橡皮也很重要,师:橡皮起了什么作用?引出支点概念。

师:还有哪个位置很重要呢?课件展示3个点的位置4、其实,刚才我们组装的工具,在科学上有个名称叫做杠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杠杆的科学》5、你觉得刚才我们组装的杠杆有什么作用?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能省力呢?怎么样的杠杆才能省力呢?我们可以借助杠杆尺进行研究。

二、研究杠杆的秘密1、出示杠杆尺,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2、现在老师在杠杆尺左边挂上重物,这个位置就是……。

如果要使杠杆尺平衡,我们要在哪边用力?,这个点就是……。

但是我用了多少力呢?看不出来,同样我们也可以用钩码来表示,猜一猜我要在右边挂几个钩码,杠杆尺才平衡。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 册《杠杆的科学》课件 ppt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课件PPT带你探索令人着迷的杠 杆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什么是杠杆?
杠杆是一种能够通过悬臂或支点的力和物体的重力之间的作用产生机械优势的简单机械装置。
杠杆的分类及构成
一级杠杆
悬臂一端加力,另一端承受重力。
通过调整人的位置和重量,实 现动态平衡。
钳子
用于夹取物体,通过杠杆原理 提供力臂和力矩。
指甲钳
通过杠杆原理压制指甲。
杠杆原理在建筑和工程中的应用
1
起重机
利用杠杆原理提供力臂和力矩,实现
门铃杠杆
2
重物的升降操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通过按下门铃杠杆,启动机制以发出
声音。
3
楼梯
楼梯的结构利用了杠杆原理,使步行 更省力。
杠杆原理在机械和科技中的应用
撑竿跳
运动员利用杠杆原理通过撑竿 将自己弹跳到空中。
杠杆原理的优缺点
优点
提供力矩,使力量效果更加突出。
缺点
有限的受力范围,需要合理控制力臂长度。
二级杠杆
力和重力在支点两侧分别施加作用。
三级杠杆
力在支点一侧,重力在另一侧。
杠杆原理的基本概念
杠杆原理基于平衡,通过调整力臂和力矩来实现力的放大或方向的改变。
杠杆原理的历史背景
杠杆原理由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首次提出,并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得到广泛应用。
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游乐场上的跷跷板
1 汽车刹车系统
杠杆原理用于增加驾驶员的制动力,在短时间内停止车辆。
2 摄影器材
相机的镜头和快门机构,利用杠杆原理完成焦距调整和快门控制。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杠杆的》课件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杠杆的》课件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杠杆的》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杠杆》的相关内容。

具体包括教材第二章第一节“杠杆的定义和分类”,第二节“杠杆的平衡条件”,以及第三节“杠杆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分类,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并学会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杠杆的定义、分类及特点,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杠杆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杠杆模型、钩码、尺子、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学具:杠杆实验器材、直尺、三角板、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原理和应用。

2. 新课导入:讲解杠杆的定义、分类及特点,让学生对杠杆有全面的认识。

(1)杠杆的定义:介绍杠杆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2)杠杆的分类:讲解一类杠杆、二类杠杆和三类杠杆的特点,并进行实例分析。

3. 杠杆平衡条件:通过实验和例题,引导学生掌握杠杆平衡条件。

(1)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杠杆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2)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杠杆平衡条件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杠杆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3. 杠杆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并说明它们属于哪一类杠杆。

2. 答案:(1)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答案:1千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杠杆的基本概念和平衡条件。

但在课堂实践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杠杆装置,解决实际问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PPT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PPT

提示
重物
挂在杠杆尺 左边的钩码 看作是重物, 钩码挂的格 数就是重点 的位置。
(视频)
用力
挂在杠杆尺右 边的钩码的重 量就是提起重 物所用的力。 钩码挂的格数 就是力点的位 置。
我们利用这些工具, 准备收集什么数据? 怎样收集数据?

探究
比较与分析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2 杠杆的科学
重300千克
这块大石头很重很重,几 个人都搬不动。正挡在路中 央,交通方便,你们能想个办法 把它移动到路边吗?
用一根棒噻!
பைடு நூலகம்
“给我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 我就能撬动地球”。
——阿基米德
地球
一、认识杠杆
•一根棍子,当在棍下垫一小块小石头或其它能支撑棍子 的东西,用它撬重物时,就不再是一棍普通的棍子,而
课外小调查:
生活中还有哪些省力和费力的杠杆类 工具?请记在表格中。
省力
费力 不省力 不费力
• 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杠杆?
课外小调查:
生活中还有哪些省力和费力的杠杆类 工具?请记在表格中。
省力
铁皮剪、钢丝钳、老虎钳、 羊角锤、啤酒起子
费力
不省力 不费力
理发剪、筷子、镊子、火钳 天平、订书机、翘翘板
成为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 杆。
用力点 杠杆上的“三点”
用力点
阻力点 支点
阻力点
重点 重300千克
阻力点
用力点
支点
➢支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 ➢用力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 ➢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
下面的工具是不是杠杆呢?说说我们的理由。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初步认识了杠杆的省力作用,杠杆为什么能省力?全部的杠杆都能省力吗?本课选择了杠杆尺作为研究材料,采纳观察、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经历不同状态下杠杆尺的调试活动。

通过观察,记录,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来发觉杠杆省力的规律。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学习科学兴趣不是很高,但本节课和学生实际联系紧密,老师可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排除恐惧心理。

学生对杠杆类工具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具体有什么特点,应用在什么地方搞不清楚,不能说明原理,这也是本节课教学需要着重考虑的地方,需要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指导。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了解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3、感情、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对不同杠杆的比拟和分析
教学难点: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

教学反思
杠杆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但却没有认真研究过杠杆有什么作用,哪些工具都是杠杆,怎么判定这些杠杆是省力还是费力,还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所以本节课一开始先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生活中的杠杆并引导学生分析是否省力、是否费力等。

通过让学生多说、多做、多思考、多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杠杆类工具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都感觉收益很多,对身边的工具都有了研究的兴趣,虽然做起实验来还很不熟练,但兴趣很浓,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明确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教学准备】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

(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二、认识杠杆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

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阻力点支点用力点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观察P4 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省力呢?(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2、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3、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4、还有其他方法吗?5、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研究杠杆的秘密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研究杠杆的秘密

实验结论
当阻力点到支点距离小,用力点到支点距离大, 杠杆省力。
实验结论
当阻力点到支点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距 离,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距离大,用力点到支点距 离小,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距离小,用力点到支点距 离大,杠杆省力。
实验结论
当阻力点到支点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距 离,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1个
2格
1个
2格
1个
1格
2个
2格
2个
2格
2个
2格
2个
1格
4个
2格
2个
4格
1个
2格
3个
2格
3个
2格
3个
1格
6个
2格
3个
3格
2个
数据分析
从支点到阻力 阻力点钩码数 从支点到用力 用力点钩码数 点的距离(格) 量(个) 点的距离(格) 量(个)
2格
1个
1格
2个
2格
2个
1格
4个
2格
3个
1格
6个
数据分析
从支点到阻力点 阻力点钩码数量 从支点到用力点 用力点钩码数量
的距离(格)
(个)
的距离(格)
(个)
1格
2个
1格
2个
2格
1个
2格
1个
2格
2个
2格
2个
2格
3个
2格
3个
数据分析
从支点到阻力点的 距离(格)
1格 2格 2格
阻力点钩码数量 (个)
2个 2个 3个
从支点到用力点的 距离(格)
2格 4格 3格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杠杆的科学)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单元(工具和机械)中的第二课时。

本课特意引导学生认识杠杆,是认识杠杆、轮轴、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中的一局部。

它分为两局部:1、认识杠杆;2、研究杠杆的秘密。

其中第二个活动是重点,活动选择了杠杆尺作为研究材料,采纳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经历运用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活动,通过观察、实验、记录,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来认识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搜集数据的重要性,开展学生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材的安排正表达“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念,教科书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杠杆的工作规律,而是要求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分析等,这就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提供了放开的探究空间,有利于学生自由地、制造性地展开活动,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得以提高。

学情分析在生活中,学生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也是很多的,这很大程度上X于经验的累积。

在学习本课前,通过前一节课(使用工具)的学习,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但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

本课教材利用杠杆类工具在生活中运用最广泛、最直观的撬棍撬木箱的情景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学生有类似的生活经历,利于学生观察并引发思考。

书中示意图对杠杆的用力点、支点、阻力点很较直观,很清楚。

两个活动安排有梯度。

一是认识杠杆,先由撬棍引入杠杆的概念,然后分析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接着引导学生分析了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工作时发挥作用的位置,并标出它们作为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而后利用书中的图,对于身边的常用工具进行观察、分析,使学生对杠杆类工具有初步的认识能力。

二是研究杠杆的秘密,在有了以上的根底后,利用杠杆尺研究杠杆工作的原理就十分简单了。

学生通过实验,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杠杆工作的规律也就水到渠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 杆》
学习目标:
1、认识杠杆各部分的名称,了解杠杆的作用。 2、通过试验分析杠杆是否省力的规律。
阻力点
支点 用力点
1.我来填一填:
(1)一根棍子,当像下图这样用它撬重物时,它
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

2.当好小法官。
(1)使用杠杆时,一定能省力。( ) (2)使用杠杆时,可能省力,也可能不省力。 () (3)机械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 )
实验结论:
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的点的距离时, 杠杆是是省力。
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的点的距离时, 杠杆是是费力的。
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的点的距离时, 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谢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动脑筋: 请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小朋友这么小,却可
以“压住”这么重的爸爸。(请从杠杆的三点之间的 关系说一说)
实验要求:
1、杠杆尺有标记一端钩码做重物,另一端为用力。 2、杠杆尺一边只能挂一串。 3、钩码挂在那个格的勾上,就把数据填在那个格里。 4、当杠杆尺平衡时,记录数据 。 5、小组内完成一种挂法后,由组长负责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