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分析系统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结果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两种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凝血功能的比对评价

两种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凝血功能的比对评价
上测定凝 血酶原时间 ( P 、纤维 蛋 白原 ( F i b ) 、活化部分凝血 活酶时间 ( A 、凝血 酶时间 f i T ) , 使用 比 对试验评价这 两台仪器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结 果 两台仪器所测定的 P T 、 F i b 、 A P I T I 1 、 T T结果 比较分析 , 差异无 统计学 意义 > O . O 5 ) , 相关系数 ’ , 分别 为 0 . 9 9 5 、0 . 9 9 4 、0 . 9 7 2 、0 . 9 8 6 。结论 S T A G O: C o m p a c t 型和 E v o l u t i o n 型全 自动血凝 分析仪检 测凝血 功能结果 具有 高度线性 相关 ( 0 . 8 < 1 y l < 1 ) , 有 高度准 确性 和

致性 。
【 关键词 】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 ; 凝血功能 ; 相关系数 ; 比对
随着 人们饮食 生活质量 的提高 , 越来越 多的人患有 出血
关的凝血功能检测试验 : P T 、F i b 、A T、, I T I ' 应用于 临床越 条件 。
性疾病和血栓性疾病 , 这类疾病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 相 1 . 2 仪器与试剂
2 结 果
1 . 1 样本 来源
收集本 院 2 0 1 4年 3月 8 0例住 院或 门诊患
2 . 1 凝血 功能检测 结果 比较
f P > 0 . 0 5 ) 。见表 1 。
Hale Waihona Puke 两 台全 自动 血凝分 析仪检 测
者的新鲜血浆 , 包括 正常和异常水平 的样本 , 进行 比对实验 。 空腹 静脉采血 1 . 8 r n l 加入到含有 0 . 2 r n l 枸橼 酸钠 ( 1 0 9 m mo l / L ) 专 用一 次性 三力 血凝 真空 采血 管 中 , 混匀 , 3 0 0 0 r / m i n离心

探讨分析前凝血标本质量对APTT、PT和Fib检测结果的影响

探讨分析前凝血标本质量对APTT、PT和Fib检测结果的影响

探讨分析前凝血标本质量对APTT、PT和Fib检测结果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前凝血标本(CS)质量对凝血项目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结果的影响,为本实验室凝血指标(CI)检查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本科室410例CS,从采集到用日本希森美康(Sysmex)全自动血凝分析仪(CS5100)检测全过程的临床资料。

结果:CS抗凝比例不匹配可导致APTT和PT时间延长,与重新采集合格的CS间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检测Fib结果低于重新采集合格的CS有差异(P<0.05)。

离心3000r/min,5min的CS检测APTT和PT结果均短于离心10,15min的CS,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对Fib检测结果无差异(P>0.05)。

3000r/min离心10min或4000r/min离心5min的CS检测APTT、PT和Fib结果,与3000r/min离心15min的CS间无显著差异(P>0.05)。

CS溶血对PT检测结果影响最大,长于重新采集合格的CS,组间有差异(P<0.05),CS溶血对APTT和Fib检测结果与重新采集合格的CS间均无差异(P>0.05)。

结论:CS分析前易发生如抗凝比例不匹配、离心异常、溶血等环节的质量异常,均对CI的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凝血标本;分析前质量;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0-0026-02Study on the effect of the quality of procoagulant specimen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PT and Fib in APTTWang Feirong, Huang Dan,Zhang Bin. Clinical Laboratory of Mianyang Central Hospital, Mianyang 62100, Sichuan,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S) quality on the detectionresults of prothrombin time (APTT),) prothrombin time (PT) and fibrinogen (Fib) (Fib) in procoagulant sample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coagulation index (CI) in our laboratory.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410 cases of CS,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7,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whole process were collected and detected by Hiesenmekang automatic Hemagglutination Analyzer (CS5100).Results The mismatch of CS anticoagulant ratio can prolong the time of APTT and PT, an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ismatch of CS anticoagulant ratio and the re-collection of qualified CS(P<0.05 orP<0.01), The results of Fib testing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re-collected qualifiedCS.(P<0.05). The results of APTT and PT testing by CS at 5 minutes after centrifugationof 3000r/min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CS, group with 10~15min centrifugation.(P<0.05 or P<0.01),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results of Fibtesting(P>0.05). The results of APTT,PT and Fib testing by CS in 3000r/min centrifuged 10min or 4000r/min centrifuged 5min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CS in3000r/min centrifuged 15min(P>0.05). Hemolysis of CS had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results of PT detection, which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re-collected qualified CS groups(P<0.05). Results of CS hemolysis for APTT and Fib were not different from those for re-collecting qualified CS(P>0.05). Conclusions Before CS analysis, it is easy to occur the quality abnormality of the anticoagulant ratio mismatch, centrifugal abnormality, hemolysis and so on. Both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CI. It is also the main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CS test results.【Key words】Coagulation specimen; Pre-analytical quality;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Prothrombin time; fibrinogen凝血指标(Coagulation index,CI)是临床常规检测项目,现已广泛用于出血性疾病的辅助诊断、口服抗凝药的监测及术前筛查凝血性疾病等,CI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助于提高凝血方面疾病治疗的正确性。

SYSMEX CS-5100和SYSMEX CA-7000血凝分析仪检测结果的比对分析

SYSMEX CS-5100和SYSMEX CA-7000血凝分析仪检测结果的比对分析

SYSMEX CS-5100和SYSMEX CA-7000血凝分析仪检测结果的比对分析张敏;徐敬然;寿爽【摘要】目的:分析两台血凝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评价SYSMEX CS-5100血凝仪与SYSMEX CA-7000的可比性。

方法收集40例样本,分别在两台血凝仪检测,记录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D-二聚体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和回归分析。

结果两台血凝分析仪测定PT和D-二聚体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定INR、APTT和Fg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台全自动血凝仪对PT和D-二聚体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对INR、APTT、Fg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不佳,新引进的SYSMEX CS-5100需经过相应的参数调整,并进行校正,以达到与CA-7000接近的检测水平。

【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3页(P444-446)【关键词】CS-5100;血凝分析仪;比对【作者】张敏;徐敬然;寿爽【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浙江杭州31001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浙江杭州31001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浙江杭州31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9随着医疗机构门诊量的连年增长,各大医院检验科的样本检测量也不断增长,因此不可避免的需要更多检测设备的引进,也就出现了同一型号或不同型号设备检测同一项目的情况,有时还会有不同厂家、不同原理的设备进行同一项目的检测的情况。

这就是血栓与止血诊断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及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存在的明显不足,影响了测定结果的可比性[1]。

由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等的检测对于凝血因子缺乏或血栓性疾病有重要诊断意义,因此,对于其检测设备的比对也十分重要,不然会给患者疾病判断及监测带来不利影响[2]。

使用不同抗凝管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简析

使用不同抗凝管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简析

使用不同抗凝管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简析摘要】目的探讨用常规抗凝管和血常规管检测凝血四项指标对结果产生的影响,规范采血。

方法对40例患者分别用常规血凝管和血常规管各抽取一管血液,分离血浆后在BE全自动血凝仪Compact-XR上检测凝血四项指标(PT,APTT,TT,FIB),对用两种抗凝管抗凝血浆所得的PT,APTT,TT,FIB结果进行比较和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其相关性及结果间有无显著性差异。

结果与常规血凝管的抗凝血浆比较,血常规管抗凝血浆的PT,APTT,TT延长,FIB含量降低。

并且两种抗凝方式的PT,APTT,TT,FIB结果间相关性好,但两种抗凝方式结果间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在现有的技术及参考范围下用血常规管来检测凝血四项指标不可取,临床上应该规范采血。

【关键词】血常规管(EDTAK2抗凝血浆)常规抗凝管(柠檬酸钠抗凝血浆)凝血四项指标【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019-02血液凝固是血液由液体状态转变为凝胶状态的过程。

1964年,Macfarlane,Davies和Ratnoff分别提出了凝血过程的“瀑布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凝血是一系列的酶解反应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凝血因子相继通过酶解激活,由无活性的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酶,而每步酶解反应均有放大效应[1]。

凝血功能四项指标(PT,APTT,TT,FIB)的检测对临床疾病的病程发展,诊断,预后及治疗的监测和评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这些项目的检测影响因素很多,抗凝剂的选择就是其中之一。

我院现阶段凝血项目检测都用的是常规血凝管即用柠檬酸钠抗凝管,但在实际情况中偶尔会发生不规范采血的情况,临床上会用血常规管即EDTAK2抗凝管来抽取抗凝血。

不同的抗凝管对应的是不同的抗凝剂,抗凝剂的改变会使凝血结果发生何种变化,两种抗凝管能否通用。

为了解决这个疑惑,现本人抽取40例无出血倾向和肝脏疾病患者,用两种不同的抗凝管各抽取血液,检测PT,APTT,TT,FIB的结果并对比分析,现总结分析如下。

不同因素对凝血四项测定结果的影响效果分析

不同因素对凝血四项测定结果的影响效果分析

不同因素对凝血四项测定结果的影响效果分析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凝血四项测定结果的影响,探讨优良方法的临床适用性。

方法选择2012 年10 月于本院健康体检40例的血液标本,按照不同的抗凝比例和不同的放置时间测定PT、APTT、TT、FIB,分析比较各组测定的差异。

结果抽血量在1.4 mL(7∶1)、1.6 mL(8∶1)和2.0 mL(10∶1)时,与标准1.8 mL(9∶1)测定的PT、APTT、FIB、T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室温下放置4、8 h和24 h PT、APTT、FIB、TT值测定结果与即刻测定结果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严格遵守标本采集和检测规范对测定数据的准确度有很大的意义,医务人员应认真掌握规范操作,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指导数据。

标签:不同;影响因素;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是临床上常用的凝血四项,它在临床上的作用很广泛,比如术前凝血的评估,抗凝药物治疗监测、休克等出血性或血栓性疾病初步诊断等,如何追求可靠的检验数据历来都是研究的重要课题[1-2]。

本院针对一些临床上常出现的影响数据的因素展开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2年10月1日~31日健康体检者40例,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15例,女25例;年龄20~50岁,平均(31.6±2.4)岁;且入选患者近期未使用与凝血有关药物,无出血史,肝功能、血液常规无异常。

1.2 仪器与试剂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法国STAGO Compact),原装配套试剂、校准物和质控品及一次性反应杯等。

一次性使用血凝真空负压采血管(湖南安信医用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2410045)。

1.3 方法要求一名专业采血者实施标本采集,抽血者选用抽取5 mL注射器,每位体检者抽取4管血液,共20 mL。

不同凝血分析仪检测项目比对结果分析

不同凝血分析仪检测项目比对结果分析

不同凝血分析仪检测项目比对结果分析王静【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033)014【摘要】目的探讨同一实验室不同凝血分析仪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BG)、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4项凝血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随机选取40例患者新鲜血浆,分别在两个不同凝血分析仪上(Stgo-Revolution和Sysmex CA1500)检测PT、APTT、FBG、ATⅢ 4项,将Sysmex CA1500作为比较方法,Stago-Revolution为实验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验证仪器的日间精密度,以判断不同检测系统之间的检测结果是否为临床接受.结果两个不同检测系统稳定性较好.检测PT、ATⅢ的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相关性良好.检测系统检测APTT、FBG的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方法与比较方法测定各项结果的偏倚除APTT外均在CLIA′88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内,仍处于临床可接受水平.结论两个不同检测系统检测PT、FBG、ATⅢ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APTT测定结果一致性差,有待采取改进措施.应定期对不同凝血分析仪进行比对实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总页数】3页(P1732-1734)【作者】王静【作者单位】北京友谊医院检验中心,100077【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等试验在不同凝血分析仪的比对 [J], 陈海生;张劲丰;蔡惠兴2.相同项目在不同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结果比对分析 [J], 王燕3.不同凝血分析仪测定项目的比对试验 [J], 宋明智4.不同凝血分析仪测定项目的比对试验 [J], 宋明智5.GEMPremier3000血气分析仪检测项目与Au5800生化分析仪同项目比对分析[J], 范广来;吕艳关;魏红;高子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种系统APTT、 PT 结果比对分析

两种系统APTT、 PT 结果比对分析

两种系统APTT、 PT 结果比对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在法国STAGO Compact全自动凝血仪与日本SYSMEX CA550全自动凝血仪检测系统上测定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结果可比性比。

方法:STAGO系统使用原装试剂,SYSMEX系统使用DadeBehring配套试剂,同时测定质控血浆以及新鲜血浆APTT、PT两个项目。

结果:APTT、PT正常和异常质控重复性,CV均在3%以下。

配对T检验,PT,APTT两个项目在STAGO Comapct和SYSMEX CA550两种仪器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STAGO Comapct和SYSMEX CA550测定APTT和PT临床结果可比性不理想。

实验室用不同系统测定APTT、PT时,需建立对应系统参考范围,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结果。

【关键词】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可比性;STAGO Compact凝血仪;SYSMEX CA550凝血仪【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0-0057-02Chen Min. Forestry Center Hospital of Sichuan Province,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0084, China Chen Min.Forestry Center Hospital of Sichuan Province,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0084,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comparability of results of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 prothrombintime(PT) between the different automatic instrument of coagulation (STAGO Comapct and SYSMEX CA550). Methods The APTT and PTof the coagulation control plasma and freshsamples were measured by STAGO Comapct and SYSMEX CA550 automated blood coagulation analyzers and supporting reagents.Results In2 verified project,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normal and abnormal coagulation control plasma was below 3%. The comparative results of freshsampleswhich were analyzed by paired-sample T test by SPSS statistical toolshowed that 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STAGO Comapct and SYSMEX CA550 in APTT and PT(P<0.05). Conclusions The comparabilitywhich the results of APTT and PT which were measured by STAGO Comapct and SYSMEX CA550 automated blood coagulation analyzers and supporting reagents were not verywell. The reference range should be established when the APTT and PT were measured by different automatic instrument of coagul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liable results for doctors.【Key words】APTT; PT; Comparability; STAGO Compact; SYSMEX CA550凝血项目属于检验科临检检查项目之一,为手术前必查项目、血栓前检查项目及监控临床口服抗凝药物患者,归属于血栓性疾病检查。

两种不同凝血分析系统检验结果对比分析

两种不同凝血分析系统检验结果对比分析

两种不同凝血分析系统检验结果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对比不同凝血分析仪检测系统(思塔高STACOMPACT与积水CP-2000凝血分析仪)测定凝血指标所存有的差异性。

方法:将STACOMPACT作为实验方法,CP-2000为对照方法,收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6例患者的新鲜血浆,测定患者不同浓度范围的血浆凝血指标,包含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对比采用不同凝血分析仪对凝血指标予以测定所存差异性,将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对系统结果能否具备临床可接受性进行评估。

结果:所采用的两种检测系统的CV水平均<5%,均能较好的满足CLIA’88的允许误差,与临床要求相符;两种凝血分析系统测定的3项凝血指标结果经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经临床可接受度评估得知,3项凝血指标均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结论:STACOMPACT与CP-2000两种检测系统对凝血指标进行检验,所存误差均处于可接受范围,但为规避各检测仪器所存检测误差对诊疗产生各类影响,需定期将不同检测仪器所得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实验,以此为室间质量控制及室内质量控制提供参照。

【关键词】思塔高STACOMPACT;积水CP-2000凝血分析仪;凝血指标多数医院检验科均会同时配置两台及以上不同型号的凝血分析检测系统,在检测系统可比性所开展的常规性评估计划当中,由于检测系统的不同,基于故障、试剂、原理、方法、不精密差异或测量程序校准差异等因素影响,可能造成所测定样本结果存有一定差异,不具备彼此可比性。

而确保不同检测系统对同一检测项目结果具有可比性,乃是保证样本检验结果准确度及具有可比性的基础与前提,同时也是检验科落实质量管理目标的关键内容。

至此,本次研究结合本院检验科两种检验分析设备,测定凝血指标,对比二者间的偏倚,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收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6例患者的新鲜血浆,每日对不同浓度血浆标本进行收集,分别选用思塔高STACOMPACT与积水CP-2000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指标,持续测定≥5d。

不同凝血检测系统PT 和 APTT检测结果的差异比较

不同凝血检测系统PT 和 APTT检测结果的差异比较

不同凝血检测系统PT 和 APTT检测结果的差异比较杨琛懋;潘雯;张瑞雪;朱广红;沈佳佳;邱云良;常艳【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compa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esting instruments and reagent combinations on PT and APTT coagulation detection ,reflect the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detection systems ,to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for data comparison for laboratories .Methods :Based on the different detection systems in varied manufacturers ,instru‐ments and reagents or different types sub‐group in the same manufacturers and instruments ,non‐param etric test and ANOVA rank metho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by organized the data of PT and APTT in CGL sample from different la‐boratories issued by CAP in 2013 .To investigate and compa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esting instruments and reagent combinations .Results:There are different results of PT and APTT in varied detection system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s in varied instrument manufacturers or reagents ,bu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esults of the same manufacturer with different type reagents .On the contrary ,the result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ame manufacturer with different type instrument .Conclusion:Manufacturer with the same instruments and reagents corre‐sponding detection results have good comparison .Construction of the data system available for reference in blood coag‐ulation detection is very important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仪器和试剂组合对凝血指标 PT和APT T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反映不同检测体系间检测结果差异的情况,为各实验室间数据对比提供参考依据。

不同凝血分析仪检测系统测定凝血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不同凝血分析仪检测系统测定凝血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不同凝血分析仪检测系统测定凝血指标的差异性分析梁丽丽【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凝血分析仪检测系统(SYSMEX CA1500与SYSMEXCA7000)测定凝血指标的差异性.方法以CA1500作为实验方法,CA7000作为对照方法,收集河南省电力医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80例患者的新鲜血浆,测定不同浓度范围患者血浆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比较不同凝血分析仪测定凝血指标的差异,以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评估系统结果是否具备临床可接受性.结果两种检测系统CV水平均低于5%,满足CLIA' 88允许误差,符合临床要求;两种检测系统3项凝血指标测定结果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可接受度评估结果显示,3项凝血指标均在可接受范围.结论 CA7000与CA1500两种检测系统检验凝血指标误差均在可接受度范围内,但为避免不同检测仪器检测误差对诊断及治疗的影响,需定期对不同系统检验结果作比对实验,为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控制作参考.【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5(024)012【总页数】3页(P42-44)【关键词】凝血分析仪;凝血指标;可接受性;差异【作者】梁丽丽【作者单位】河南省电力医院检验科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大部分医院检验科一般均存在两台或以上的凝血分析检测系统,在检测系统可比性常规评估计划中,不同检测系统基于方法、原理、测量程序校准差异、试剂、不精密差异或故障等因素,可能导致样本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具有可比性[1]。

而保障同一检测项目不同检测系统结果的可比性是确保样本检验结果具备可比性、保障准确度的前提,是检验科质量管理的终极目标[2]。

鉴于此,为实现不同检测系统检验结果的可比性,本研究对河南省电力医院检验科SYSMEX CA7000全自动学血凝分析仪与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凝血指标的偏倚作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小鼠凝血实验报告结论

小鼠凝血实验报告结论

小鼠凝血实验报告结论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小鼠凝血能力的变化情况。

通过给小鼠注射不同剂量的凝血因子XII和凝血酶激活剂,运用凝血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两种指标来评估小鼠的凝血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在凝血因子XII和凝血酶激活剂的影响下,小鼠的凝血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呈剂量依赖性地延长。

可以得出结论,凝血因子XII和凝血酶激活剂对小鼠的凝血能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引言凝血是机体在出血损伤后保护自身的一种生理反应,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凝血途径和分子互作,从而形成血凝块以止血。

其中,凝血因子XII以及凝血酶是控制凝血过程中关键的分子。

凝血因子XII作为凝血途径的初始活化因子,参与了血管壁的损伤信号传导,将凝血途径启动。

凝血酶则是最终形成血凝块的关键酶,通过活化纤维蛋白原、聚合纤维蛋白等步骤最终形成血凝块。

因此,研究凝血因子XII和凝血酶对凝血能力的影响对于深入了解凝血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与方法实验动物及分组选取30只健康的雄性小鼠,分为3组。

每组注射的凝血因子XII和凝血酶激活剂剂量分别为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

测定凝血时间将小鼠放置在特制的凝血时间仪器中,记录添加反应剂至血液完全凝结的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取小鼠血清加入特定试剂,记录出现凝血色素的时间,以此作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结果凝血时间根据测定结果,我们得到了不同剂量凝血因子XII和凝血酶激活剂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如下表所示:剂量(单位)凝血时间(s)低剂量20.7中剂量30.2高剂量42.6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根据测定结果,我们得到了不同剂量凝血因子XII和凝血酶激活剂对小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影响如下表所示:剂量(单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低剂量15.2中剂量23.5高剂量31.8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凝血因子XII和凝血酶激活剂对小鼠的凝血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

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目的:分析不同的放置时间、标本离心时间以及标本是否溶血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凝血四项检测患者的血液标本,分别进行不同放置时间试验、不同标本离心时间试验以及溶血和未溶血试验,记录不同处理后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分析不同因素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

结果:放置4 h的血液标本,APTT明显长于放置2 h的标本,TT明显短于放置2 h的标本,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方面,离心时间5 min的标本明显短于离心时间10 min和15 min的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TT方面,离心时间5 min的标本明显短于离心时间10 min和15 min 的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标本的PT和Fib均明显低于未溶血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方面,溶血标本的APTT显著短于未溶血标本,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T方面,溶血标本的TT显著长于未溶血标本,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进行凝血四项检测的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和是否溶血等因素会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签:凝血四项;检测;标本凝血四项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是目前临床上用于诊断与观察血栓形成、抗凝治疗的常用检验项目,是判断机体止血与凝血系统病理变化的重要指标[1]。

实验的标准化是保证结果准确性的关键,但是许多因素如样本送检时间、保存温度等影响着血栓与止血筛检试验测定结果的可靠性[2-3]。

本组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或住院部做过凝血四项检查的患者2300例,比较分析影响因素与凝血四项结果的关系,从而为提高凝血四项临床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做过凝血四项检查的患者2300例,所有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凝血功能均正常。

两种不同试剂、仪器对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结果的对比试验

两种不同试剂、仪器对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结果的对比试验

两种不同试剂、仪器对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结果的对比试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凝血项目的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成为手术患者、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患者重要的检验指标,其中凝血酶原时间(PT)的检测更是在临床医生指导病人口服抗凝药用量方面起到重要的监测作用,定期检测PT在临床已成为此类患者保证用药安全的依据,所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十分必要。

但是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一些大中型医院检验科常拥有两台或以上不同型号或厂家的血凝分析仪,而不同的血凝仪、试剂的检测结果之间往往存在差异,因此对检测结果的质量保证以及室内、室间结果的可比性带来困难。

本文通过观察我科美国IL公司ACL Elite血凝仪和德国BE血凝仪检测同一标本的结果差异,对两台血凝仪进行校正和比对,使两台血凝仪发出的报告具有可比性。

1 材料和方法1.1仪器美国IL公司ACL Elite血凝仪,德国BE血凝仪。

仪器操作、维护和保养遵循仪器说明书。

1.2试剂 ACL Elite血凝仪使用IL公司提供的PT与FIB测定试剂盒(PT-Fibrinogen HS plus),使用前用配套缓冲液充分复溶,2-8℃条件下可稳定5天。

BE血凝仪使用的是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PT液体试剂盒,质控品均使用IL公司生产的正常和异常质控品。

1.3标本采集住院病人新鲜全血标本,采用真空采血管1:9枸橼酸钠(109mmol/L,3.2%)抗凝,并于3000rpm离心10min,取得乏血小板血浆,注意抗凝剂和血液比例适当,不得有溶血现象,并于4小时内完成检测。

1.4方法两台仪器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均为凝固法。

1.5仪器的重复性(批内)和稳定性(日间)实验两台仪器按标准化操作规程进行标准和质控,以保证仪器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每天用同一批号正常和异常质控品连续检测,每天20次,连续监测20天,计算x-、S、CV。

1.6两台血凝仪检测同一病人标本的结果比较选取2011年7月住院病人正常范围内标本60例,高值水平标本28例,分别在两台血凝仪上检测并记录结果。

不同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结果不同的原因研究

不同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结果不同的原因研究

不同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结果不同的原因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结果不同的原因。

方法:选择Sysmex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与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分析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结果不同的原因。

结果:不同全自动凝血分析仪间凝血酶原时间的检测结果相关性不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的问题是标准曲线相关因素所致。

结论:标准曲线相关因素与不同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结果不同存在关联,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对标准曲线的校准,解决这一问题,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关键词:凝血分析仪;凝血酶原时间;结果不同;原因凝血酶原时间的检测,对疾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但是,有学者发现,不同凝血分析仪在检测凝血酶原时间时,结果存在差【1】。

故此,本文选择Sysmex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与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分别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分析结果不同的原因。

现报道如下。

1分析过程1.1验证质控物质量质控物重新配置,应用新的质控物,使用Sysmex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与Sysmex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高低2个水平凝血酶原时间进行测定,连续检查20次,分析检测结果。

t值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台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的质控结果均较好,但是,高水平质控物检测时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水平质控物检测时结果显示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情况见表1。

表1:2台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新的质控物凝血酶原时间比较1.2验证仪器状态试剂质量维护、清洗仪器,按照操作标准,重新配置新的试剂。

采用2台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应用同一套试剂,对高低2个水平质控物进行重新检测,一共20次。

统计学分析,t值检验,P<0.05,提示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验证显示,上述差异仍然存在。

1.3验证标准曲线检查选择同一批号的校准品,校准2台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的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标本离心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

标本离心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

标本离心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关键词离心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是判断机体止血和凝血系统病理变化、手术前筛查凝血系统和指导临床药物治疗的重要指标。

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因该试验影响因素颇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主要针对标本离心时间进行了探讨。

资料与方法随机选取无出凝血病史外产科手术患者32例,用0.109mmol/L枸橼酸钠1:9抗凝,标本无黄疸、脂血、溶血。

方法:分别以3000转/分离心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取上层血浆检测。

测定前用质控血浆(批号:548168)做质控,质控通过后进行测定,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离心时间的比较,见表1。

表1 离心速度3000转/分不同离心时间的比较注:与3000转/分离心15分钟比较#P<0.01;*>/sup>P<0.05。

讨论PT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是否异常的较为敏感和常用的筛选实验,是反映血浆中凝血酶原及因子Ⅴ、Ⅶ、Ⅹ水平,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

APTT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Ⅷ、Ⅸ、Ⅺ因子水平较为敏感的指标和常用筛选实验,是监测普通肝素的首选指标,其准确测定既可取得最佳抗凝疗效,又无严重的出血风险[1]。

从表可以看出,离心对凝血的影响很大。

但不同文献报道不尽相同。

有PT要求低速离心,APTT却要求标本以3000转/分离心10分钟[2]。

根据本试剂盒说明书要求,标本以3000转/分离心15分钟作为对照,结果显示离心10、15、20分钟对PT结果差异无显著性,而离心5分钟时对PT结果有显著影响;离心5、10分钟对APTT测定有显著差异,并且可以看出APTT测定对于离心离心的要求更高一些。

PT与APTT同时测定时应以APTT为准,同时还要考虑到各家医院所用的离心机型号,以保证相对离心力一致[3]。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急诊或工作量大,操作人员赶任务,造成离心时间不足,从而引起系统误差应予杜绝;严格按规范操作才能克服一些不必要的影响因素。

3种检测系统常规血液凝固试验结果一致性比较

3种检测系统常规血液凝固试验结果一致性比较

3种检测系统常规血液凝固试验结果一致性比较王悦;屈晨雪;龚岩;高学硕;王国洪;徐国宾【摘要】目的比较3种系统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的一致性,并观察质控物的基质效应.方法选取不同水平患者样本100份,采用CA7000血液凝固分析仪、Top700血液凝固分析仪、CP2000血液凝固分析仪(分别简称CA7000、TOP700、CP2000)同时检测PT、PT-INR、APTT、Fib、TT、DD、FDP,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评价不同系统检测患者样本结果的相关性,计算两两系统间相对偏差.选取18种不同来源质控物在3种检测系统上同时检测PT、Fib、DD,评价质控物互换性.结果不同系统检测患者样本PT、PT-INR、Fib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r2为0.91~0.99),两两系统间偏差分别<15%、15%、20%;3种系统检测DD的结果显著相关(r2≥0.90),CA7000、CP2000检测DD一致性好,但Top700测定结果显著低于CA7000、CP2000;不同系统检测患者样本APTT、TT结果有中度相关性(r2为0.56~0.76),且三者间测定结果有系统偏差.3种系统均采用同一品牌试剂盒及配套校准品检测FDP,系统间FDP检测结果有良好相关性(r2>0.99).不同系统检测DD结果相关性良好(r2为0.92~0.99),但两两系统间测定结果偏差显著.18种质控物PT、Fib、DD的检测结果在3种检测系统间均无互换性.结论不同检测系统血液凝固试验检测结果一致可比程度不同,血凝质控物基质效应显著,使其在不同系统上检测结果偏差大于患者样本的检测结果.%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nsistency of 3 automated coagulation analyzers for coagulation items [prothrombin time (PT),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brinogen (Fib), thrombin time (TT), D-dimer (DD)and ?brin/?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 (FDP) ] and the matrix effects of quality control material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samples were collected.Totally, PT, PT-INR, APTT, Fib, TT, DD and FDP were determined by 3 automated coagulation analyzers, including CA7000, Top700 andCP2000.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of results. The relative deviation between any 2 analyzers was calculated. The matrix effect of 18 quality control materials for PT, Fib and DD was assessed with regression. Results There were good correlations among the 3 automated coagulation analyzers for PT, PT-INR and Fib (r2=0.91-0.99). The deviations between any 2 analyzers were <15%, 15% and20%. The results of DD among the 3 automated coagulation analyzers had correlations (r2≥0.90), CA7000 and CP2000 had good consistency, but the results of Top700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A7000 and CP2000. Moderate correlations were observed for APTT and TT (r2=0.56-0.76). Medical kits for FDP and matched calibrators were adopted to the 3 analyzers. There was a high correlation for FDP and DD (r2>0.99, r2=0.92-0.99), and there was difference between any 2 analyzers. There was no compatibility for PT, Fib and DD on the 3 analyzers in 18 quality control materials. Conclusions The consistency of the results of the 3 automated coagulation analyzers is diverse.The matrix effects should be considered, which makes the devi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materials greater than that of patient.【期刊名称】《检验医学》【年(卷),期】2019(034)003【总页数】6页(P253-258)【关键词】血液凝固试验;相关性;质控品;基质效应【作者】王悦;屈晨雪;龚岩;高学硕;王国洪;徐国宾【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检验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4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 北京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 北京 100034;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检验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4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检验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4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检验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目前,血液凝固分析仪品牌较多,不同检测系统间测定结果有差异。

不同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结果不同的原因分析

不同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结果不同的原因分析

不同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结果不同的原因分析周素涛,贾倩,阎敏娜[关键词]凝血分析仪;质控分析;标准曲线;凝血酶原时间[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318.6;TH776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3-8868(2017)12-0160-02D0I : 10.7687/j.issnl003-8868.2017.12.160Analysis on causes for different results of prothrombin time by coagulaters Key words c o a g u la tio n a n a ly z e r; a n a ly s is o n q u a lity c o n t r o l; s ta n d a r d c u rv e; p r o th r o m b in t im e•16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echnical Support |技术保障〇引言我院为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优化医疗服务,在 使用Sysmex 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的基础上,购进了一台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大 大提高了标本的检测量和检测速度。

为使2台仪器 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我们进行了性能评 价,结果显示2台仪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这与王芳等[1]的研究结果相同。

在一次使用中,对2 台仪器进行高低2个水平质控物分析,凝血酶原时 间检测结果在质控,2台仪器间高水平质控物的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结果大。

为 医和者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我们 对2台不同型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的凝血酶原时 间检测结果重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在,。

1分析过程1.1质控物质量的验证重 质控物,使用质控物对2台仪器进 行高低2个水平凝血酶原时间的测,测定20 次,对其结果进行 分析。

氯化钙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的影响

氯化钙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的影响

氯化钙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的影响闫朝春;安仲武;薄维波【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32)016【摘要】目的探讨氯化钙(CaCl2)溶液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025、0.017、0.013 mol/L 3个浓度的CaCl2溶液分别以鞣花酸和白陶土2种激活剂检测APTT;同时将0.025 mol/L的CaCl2溶液暴露于空气中不同天数,在2种原理的血凝仪上对临床样本和质控品进行APTT检测.结果(1)随着CaCl2溶液浓度的降低,以鞣花酸或白陶土为激活剂测定APTT结果与浓度为0.025 mol/L的CaCl2溶液组比较均延长(P<0.05),且以白陶土为激活剂的变化大于以鞣花酸为激活剂测定的变化(P<0.05).(2)随着CaCl2溶液在空气中暴露天数的增加,在2台血凝仪上测定APTT的结果较0 d(即刻)检验的APTT结果均延长(P<0.05),且在Sysmex CA-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测定的APTT小于在LG-Paber-1型血凝分析仪测定的结果(P<0.05).结论临床检测APTT时,应严格控制CaCl2的浓度和开瓶暴露天数,应根据各实验室应用的激活剂和仪器建立参考范围.【总页数】3页(P1870-1872)【作者】闫朝春;安仲武;薄维波【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方医院检验科,222042;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方医院检验科,222042;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方医院检验科,22204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结果的影响[J], 银广悦;汪阳林;张继领;龚庆辉;张雪莲2.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的临床价值分析 [J], 李晋3.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的影响分析 [J], 冯倩;邓德耀;陈弟;周林华;李丽莉4.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的影响分析 [J], 冯倩;邓德耀;陈弟;周林华;李丽莉;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标本采集后测定时间探讨 [J], 尹作骥;郝雅娟;禹兰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同一样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两种测试结果比较

同一样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两种测试结果比较

同一样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两种测试结果比较刘爱香;孙艳;王旭东【期刊名称】《河北医学》【年(卷),期】2003(009)006【摘要】@@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在口服抗凝剂的监测、外源性凝血因子的测量、诊断获得性凝血因子的测量等有着广泛的应用;血检中,APTT测定中的影响因素较多,以往重在研究血标本的采集,抗凝剂的选择,血标本保存温度和时间,仪器的校准以及试剂选择等问题[1~3],但我们在长期的检测过程中发现,APTT 试剂即将用完报警前一个APTT结果偏高者与重新用血凝试剂所测结果差别很大.现报告如下:【总页数】2页(P572-573)【作者】刘爱香;孙艳;王旭东【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山东,枣庄,277102;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山东,枣庄,277102;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山东,枣庄,277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相关文献】1.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检测对评定肝硬化患者肝损伤程度的意义 [J], 袁成立2.活化凝血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成人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期间抗凝的作用探讨 [J], 尹小雪;刘德林;刘远;王敏娜;刘威;程丽;张奇峰;叶钢3.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检测对评定肝硬化患者肝损伤程度的意义 [J], 袁成立4.离心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的影响 [J], 侯英荣;刘静;李红心;王凤玲5.时间和温度对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J], 陈林兴;黄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系统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结果的影响李雪莲江苏省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连云港222000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用鞣花酸和白陶土两种活化剂作为试剂分别在LG-PABER-1型血凝分析仪和Sysmex CA-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两种血凝仪上进行检测APTT。

结果①在LG血凝仪上对41例标本进行APTT测定结果显示,白陶土测得结果大于鞣花酸测得结果(P< 0.05)。

②以鞣花酸为活化剂对41例标本进行APTT测定结果显示,LG血凝仪上测得结果大于Sysmex血凝仪的分析结果(P< 0.05)。

③在LG和Sysmex血凝仪上运用各自配套试剂对43例标本进行APTT测定结果显示,LG血凝仪上测得结果大于Sysmex血凝仪的分析结果(P< 0.05)。

④在LG和Sysmex血凝仪上运用各自配套试剂(放置不同时间试剂的混合试剂)对42例标本进行APTT 测定结果显示,各仪器混合2试剂与混合1试剂两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

结论不同检测系统对APTT检测结果存在影响;不同仪器,不同试剂及不同试剂在不同仪器上检测APTT结果存在差异。

建议不同的实验室应根据自己的活化剂和仪器建立自己的参考范围。

关键词:分析体系;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活化剂;影响因素Effects of Different Analysis Systems on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 TestLI Xue-lian(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yungang, Jiangsu Lianyungang,222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analysis systems on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test.Methods The APTT level of plasma was determined by ellagic acid and kaolin in blood clotting analyzers between LG-PABER-1 analyzer and Sysmex CA-500 analyzer.Results ①The APTT levels of 41 cases specimen were tested by ellagic acid and kaolin in LG-PABER-1 blood clotting analyzer.Result of kaolin group was much higher than result of ellagic acid group (P<0.05).②The APTT levels of 41 cases specimen were tested by the same ellagic acid with the same calcium chloride in LG blood clotting analyzer and Sysmex analyzer.LG analyzer’s result was much higher than Sysmex analyzer’s (P<0.05).③The APTT levels of 43 cases specimen were tested by every analyzer’s reagent in LG blood clotting analyzer and Sysmex analyzer.LG analyzer’s result was much higher tha n Sysmex analyzer’s(P<0.05).④The APTT levels of 42 cases specimen were tested by every analyzer’s reagent that was a mix liquid,was used different time in LG blood clotting analyzer and Sysmex analyzer.The result was that there was marked difference between mix 2 reagent and mix 1 reagent in LG analyzer and Sysmex analyzer each other (P<0.05).Conclusions The APTT level was different when in differential blood clotting analyzer,when by differential activator.Reference range must been established himself by differential analyzer and activator in differential laboratory.Key words:analysis system;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activator;influencing factor临床实验室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作为评价凝血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APTT也是术前检查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是一项反映内源性凝血因子缺乏的主要指标。

其反映凝血因子(Ⅷ、Ⅸ、Ⅺ、Ⅻ)、共同途径中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Ⅴ、Ⅹ的水平[1]。

目前APTT检测试剂盒已普遍使用,且方法成熟。

检测方法多已仪器化,可运用半自动和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进行检测。

然而由仪器和试剂组成的不同检测体系对APTT检测结果有何影响,又有何关系?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现将研究的结果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 样本的采集与处理:选取临床作凝血功能检测的无黄疸、无溶血、无脂血标本。

标本为静脉血置于含有1/10体积0.109mol/L枸橼酸钠抗凝剂(1份抗凝剂+9份全血)的硅化玻璃真空采血管中,轻轻颠倒混匀,3000rpm离心15min,收集上层液(黄色血浆)备用。

1.1.2 主要仪器与试剂:仪器1为LG-PABER-1型血凝分析仪(北京世帝科学仪器公司),配套试剂为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活化剂为白陶土,批号为311023。

仪器2为Sysmex CA-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希森美康上海公司),配套试剂为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活化剂为鞣花酸,批号为892019。

1.2 方法1.2.1 在LG-PABER-1血凝仪上分别运用鞣花酸和白陶土为活化剂对41例临床标本进行APTT测定。

1.2.2 在LG-PABER-1和Sysmex CA-500血凝仪上运用鞣花酸为活化剂对41例临床标本进行APTT测定。

1.2.3 在LG-PABER-1和Sysmex CA-500血凝仪上运用各自配套试剂对43例临床标本进行APTT测定。

1.2.4在LG-PABER-1和Sysmex CA-500血凝仪上运用各自配套试剂(放置不同时间试剂的混合试剂)对42例临床标本进行APTT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所有数据由Excel行基本运算,导入Stata 9.2统计软件包,组间均数比较运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以P< 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2.1在LG-PABER-1血凝仪上分别运用鞣花酸和白陶土为活化剂对41例临床标本进行APTT测定结果显示,鞣花酸测得APTT为26.1±4.5秒,白陶土测得APTT 为38.8±6.1秒,两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白陶土测得结果大于鞣花酸测得结果。

2.2在LG-PABER-1和Sysmex CA-500血凝仪上运用鞣花酸为活化剂对41例临床标本进行APTT测定结果显示,LG-PABER-1测得APTT为26.1±4.4秒,Sysmex CA-500测得APTT为23.9±4.8秒,两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LG-PABER-1血凝仪上测得结果大于Sysmex CA-500血凝仪的分析结果。

2.3在LG-PABER-1和Sysmex CA-500血凝仪上运用各自配套试剂对43例临床标本进行APTT测定结果显示,LG-PABER-1测得APTT为39.3±6.2秒,Sysmex CA-500测得APTT为26.8±6.7秒,两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LG-PABER-1血凝仪上测得结果大于Sysmex CA-500血凝仪的分析结果。

2.4在LG-PABER-1和Sysmex CA-500血凝仪上运用各自配套试剂(放置不同时间试剂的混合试剂)对42例临床标本进行APTT测定结果显示,两台血凝仪各自的混合2试剂与混合1试剂两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

详见表1。

表1 不同时间混合试剂在两台血凝仪上测定APTT结果(n=42,±s)仪器APTT(S)LG-PABER-1 混合1混合2 Sysmex CA-500 混合1混合2 32.5±6.5 38.3±8.6 25.9±5.7 29.4±6.9混合2与混合1两组数据比较P<0.05。

3讨论APTT是检测内源凝血系统诸凝血因子缺陷和相关抑制物的筛选试验,也是当前用于凝血因子、肝素抗凝治疗以及狼疮抗凝物质检测的主要手段。

另外在DIC早期的诊断,术前检查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用途。

APTT检测原理是将磷脂(部分凝血活酶)和活化剂加到血浆中,经过孵育一定时间(活化时间),再加入适当浓度的钙离子,测定纤维蛋白形成的时间,即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在APTT血凝检测过程中,结果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不同的部分凝血活酶、不同的活化剂[2,3]和不同的活化时间[4]对各种凝血因子缺陷、对肝素和对狼疮抗凝物质的敏感性相差很大[5]。

探索有效控制影响APTT实验结果因素的系列方法,使实验检验操作中可以有效控制影响,临床可获得有效可信的结果,有助于实验工作者对APTT试验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操作而获得有效的实验结果;有助于临床医生对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患者的体内血凝状态做出正确评价,有利于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