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导论(吴建南著)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0北大版《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课程介绍-PPT课件

0北大版《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课程介绍-PPT课件

课时安排

十八周的课程。 每周一章的内容 一周用于复习和机动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教材曹堂哲:《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主要参考书: (美)纽曼著,《社会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取向》(第五 版),郝大海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本书的最大特点在于,对于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均衡论述,不存 在偏差,有利于初学者完整掌握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的各种研究方法。
主要阅读和参考书目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19年版。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 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9 。(21世纪社会学系列 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推 荐教材 仇立平著:《社会研究方法》,重庆大学出版 社,2019年版。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for Public Management
课程简介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是研修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各个专业学生的基础课。国 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9 年)》 1204 公共管理类120401公共事业管理120402行政管理120403劳动与社会保 障120404土地资源管理(注: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120405城市管 理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是公共管理研究生的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 和研究,培养学生进行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知识、步骤、方法、技巧,使研修 者具备初步的公共管理研究能力。为公共管理研究方法(高级课程)的研修奠 定基础。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为公共管理研究、咨询和实务提供方法论指南。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立足公共管理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实践,扎根于国际公 共管理研究的经典论著、高水平期刊论文、管理咨询和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大量 文献中,在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下,在吸收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精华的基础上, 总结出公共管理研究的方法论、范式、途径、规范、逻辑、程序和手段,为公 共管理领域的科学研究、管理实践、决策咨询、论著写作提供战略蓝图、操 作指南和参考例文。

16.北大版《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复杂系统方法

16.北大版《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复杂系统方法

2.公共管理系统工程方法的要素和流程。
科学学科
科学规 范体系
出现的 问题
研究与分析
研究:行为、 价值、规范化
重新提 出问题
行动与评价
向决策者传递有 关研究结果信息
行动决策
执行贯彻
反馈/交流 通过时间重复过程
评价或验证,或 者重新形成规范 体系,重新提出 问题和进行新的 研究
反馈是系统自身的学习过程,交流是指与其他系统比较而进行学习的过程。
系统是物质联系的一种方式,物质的联系可以分为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
对于简单事物和简单联系而言,通过部分之间的线性叠加就能把握对 象的整体。这种将物质联系仅仅看成是简单联系的思想被称为“还原 论”:近代科学长期以来“把实际存在的事物分割成一个个尽量小的 单元和孤立的单个因果链。
”对于复杂事物和复杂联系而言,通过部分之间的线性叠加将不能 反映整体的属性,于是系统成为了描述、分析和解释这类联系的重 要概念。
价值和意义
可控制性 研究方法论
自然系统 盲目的进化力量所形成 的、分层级的、不可还原 的整体 只能是现在这个样子 在观察者之外,形成公众 的知识
包括纯生理学意义的人
对自然系统只能调查、描 述、研究、学习 自然科学和系统科学
人造系统 按人的意向设计出的,服 务于某个目的
人类活动系统 由有自我意识的人及其 行动自由形成。
2.综合集成研讨厅。 “综合集成研讨厅”(hall for workshop of meta-synthetic engi neering)是综合集成了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 的高新技术成果,与专家群体一起构成的高度智能化的人一机结合系 统。概况起来,由三个体系构成:知识体系、专家体系、机器体系。
3.总体设计部。应用综合集成方法(包括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必须有 总体设计部这样的实体机构。

公共管理学导论.ppt

公共管理学导论.ppt
• 区别:
– 管理的目标不同
– 实现公共福祉和利益——以营利为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
– 资源基础不同
– 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私权力和企业资源。
– 权威性质不同
– 政治权威和强制性——市场的权威和市场的竞争力。
– 理性和责任不同
– 政治理性,平衡各种社会利益和价值——经济理性。
– 受约束不同
– 严格受宪法和法律约束——更多的受契约的约束。
公共管理 (public management)
•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为满足公共需求, 实现公共利益而运用多种手段对社会公共 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
张成福:公共管理的含义和性质
含义: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 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 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 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 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 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 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 的实践者
陈振明:
• 公共行政是指政府特别是执行机 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贴近 政治学和法学,统治秩序下的管 理和服务。 •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 品和服务的活动。体现的是政治 市场理念和多中心治理原则。
• 欧文· 休斯(OwenE.Hughes)认为:公共行 政关注程序,将政策转化为行动和机关管 理;管理包括着行政,但同时意味着以最 大化的效率实现组织目标以及对结果的责 任;公共行政的焦点在于过程、程序以及 顺序性,而公共管理包括得更多。 • 波兹曼(Bozeman)与史陶斯曼 (Straussman)的观点: 在他们看来,公共管理远比内部行政具有更 广的含义;公共行政一词几乎与政府官僚 组织相关联,而公共管理一词更具有弹性。

公共行政学课件第十一章公共管理的方法与技术

公共行政学课件第十一章公共管理的方法与技术

第二节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一、抽样调查方法
一、抽样调查方法 (一)抽样调查的含义及相关概念

抽样调查是从所有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全部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判断。这种 方法是社会调查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调查方法. 其优点主要有:费用低、速度快和应用范围广; 其缺点是:无法对样本结论的精确程度作定量的估计。

(二)价值研究
价值研究是对目标的研究,它要回答:喜欢什么? 因为什么?目的是什么?许诺什么?应优先考虑什么? 价值研究是通过价值的确认和分析来直接面对价值 问题的. 它的假定前提是,在人类系统中价值观是所有行动 和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 它的基本目标是:确认某个目标是否值得争取,采 取的手段是否可以被接受,改进系统的结果是否良 好等。价值研究中的价值是指偏好的事物或原则。
(一)系统分析的定性分析方法

在系统分析中,运用定性分析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 分析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合理的方法和指导,从而将定性 的并且常常是超理性的因素包括在分析过程中。系统分 析的定性分析方法涉及到许多方面,除了上述价值分析 和可行性分析与之有密切联系外,还有超理性因素分析、 交叉文化分析和未来分析等。
2.交叉文化分析





交叉文化因素类似于超理性因素,即它们对系统分析人员来讲, 是主观的、非定量的因素。在系统分析中,分析结果对这些因素 的反映相当敏感,如果忽视这些因素,结果就会产生歪曲,把某 种完全错误的观念和事实当做分析工作的基础。 在交叉文化分析中,应考虑的因素有: 一是某种管理理论。往往与另一种文化和价值舰不相容; 二是涉及的世界观问题,如社会发展方向、进步、增长、时间感、 决策、效率、改革、计划、平均主义等; 三是环境因素。如民族意愿和自尊、政治上的稳定与局限、国际 经济关系、教育与识字水平、历史、社会和宗教价值观、语言等; 四是组织因素,如权威和领导能力、民主与集中、职工满意程度、 工作态度、职业安全感、承担责任的意愿、雇员士气以及创造性、 流动性等。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教程课件: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概述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教程课件: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概述
一、公共管理的研究范式
(二)公共管理研究范式
三级范式 更次要层次 (研究领域)
更次要层次 组织管理
和执行决策 人事管理
政治/立法机构 与程序
金融与预算
公共管理理论
政策制定与分析
社会经济问题
假定
公共管理中组织管理的重要 性
公共管理中人事管理的重要 性
公共管理中政治/立法的重要 性
公共管理中金融与预算的重 要性
第三节 公共管理研究的流程
一、公共管理研究的特殊性
(1)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中的个体或者群体所构成的组织。 (2)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和发现组织行为的运动规律以及组织内资 源配置的构造、过程、方式、方法,从而实现和维护资源配置的公 平与正义。 (3)研究的结论往往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得到的理论也难以进行 严格的科学验证。
三、公共管理研究的方法体系
公共管理研究的时间维度、逻辑维度和知识维度三个部分: (1)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时间维度。即公共管理研究依次进 行的过程,包括选题、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研究实施和研究成果 发表等环节。 (2)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维度。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维度包括方 法论、研究方式和研究工具三个层面。 (3)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知识维度。提出和解决公共管理问 题的思维背景、认知背景和实践背景。
程序
个人群体, 社区、政治 组织结构和
程序
法律制度和 程序
伦理标准和 程序
历史文献、 人物与事件
与管理有关 的问题
问题
如何更高效 和经济的运

如何取得权 利与资源
如何解决冲 突、贯彻法
律和制度
伦理对管理 和社会的影

如何避免历 史错误
如何全面的 理解公共管

13.北大版《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公共管理研究中的非介入性下

13.北大版《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公共管理研究中的非介入性下

3.适合的研究问题。
历史比较方法适合于回答以下几类问题: 第一,适合回答大问题。 第二,探索哪些社会因素共同造成特殊的结果。 第三,比较不同社会体系。 第四,研究长期的社会变迁。 第六,重新解释资料或挑战旧的解释。 第七,加强概念化及理论建构。
二、历史比较法的方法论特征


2.根据比较的对象。科恩(M.L.Kohn)根据研究对象的差异将 比较研究划分为四个类型: (1)个案比较(case-study comparative)。即选择特殊的 社会或文化单位进行异同比较。个案比较研究对于辨识少数几 个个案中那些固定或变动的因素是颇为有用的。 (2)文化情境研究 (culture-context research)。文化情境 研究选取代表不同文化情境的社会或单位的个案进行比较。 (3)跨国研究 (cross-national research)。跨国研究以国 家为分析单位,研究者跨国测量一组共同的变量,就统计分析 而言,跨国研究者至少需要50个国家。 (4)多国研究 (transnational research)是将国家间的集 团当做分析单位,对集团间的异同进行比较。
2.根据比较历史的方式。 (1)进化方式。这种方式从社会的进化角度进行历 史比较。 (2)遗传学方式。通过社会的传承路线追寻它们之 间的相似性。 (3)类比方式。包括进行直接描述的现象学形式和 指明隐含相似性的分析方法。 3.根据比较对象的综合性。 (1)整体性比较。 (2)个性化比较。
2.功能。历史研究具有以下几种基本的功能:
第一,描述历史事实。 第二,揭示历史演进。 第三,建构历史理论。 第四,预测未来。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 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第一讲-PPT精选文档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第一讲-PPT精选文档

分扣完为止。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课程目标
1、掌握研究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基本术语和基 本技能。
Evaluation only. 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2、对他人的研究进行评估。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3、完成小型研究项目的研究设计。 4、完成高质量的研究综述。
5.2.0
权威
n n
权威主体:父母、师长、领导、专家、书本等 依靠权威的益处:依赖权威人士的智慧是个快 速、简单和低成本的获得真实答案之道。
Evaluation only. 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n 依靠权威的局限性: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但传统的社会知识会产生单纯的偏见。即使传统知识在
喝一杯威士忌可以预防感冒?
历史时期是对的,但随着年代的演进,它可能会被扭曲,或
不适应新的情势,很快就变的不再真实。
n
从铁道那边长大的孩子都不会有什么出息。
常识
人们根据自身的日常推理逻辑或常识,知道许多世界的 事。 n “没有死刑的国家中谋杀率会比较高” n “纨绔子弟少伟男” Evaluation only. n “穷苦家庭的年轻人比中产家庭的年轻人更可能出 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现越轨行为”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n日常生活的逻辑推理是颇为珍贵的,但是它也可能产生逻 辑谬误 n “赌徒谬误”:如果我在执骰子时一连输了许多次 ,那么再玩一次的成功机会将会比较高。 n “异性相吸”和“物以类聚”威自身利用光环效应涉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框架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框架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框架一、什么是公共管理?——导论(第一章)公共组织(第二章)(一)谁来管行政领导(第四章)人——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第六章)二、公共管理(二)管什么具体内容财——公共财政管理(第八章)公共决策(第三章)(三)怎么管沟通与协调(第五章)政府工具(第十章)公共管理的法律基础(第七章)三、公共管理环境建设公共组织的文化与伦理(第九章)四、公共管理研究展望——公共组织的变革与发展(第十一章)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定义:管理者环境条件下目标资源社会活动管理的含义含义:6点管理者环境目标资源职能社会实践特性:双重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2生产2社会)法约尔:五职能说(划组挥协控)管理的职能我国:四职能说(划组领导控)一、管理与管理理论的演进定义管理学研究内容科学性与艺术性(特点)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管理理论的演进行为科学阶段(三阶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概念的基本内容:主体活动目的对象行政的含义定义特点:行政权政治与行政相关概念辨析行政与立法、司法二、行政与行政理论的发展定义主体行政学从几个方面把握客体原则研究内容任务、目的形成时期(科学管理时期)行政理论的发展成长时期(行为科学、人际关系时期)(三阶段)发展时期(现代科学管理理论、新公共行政管理)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批评公共管理理论概述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等同于“公共行政”对公共管理理论的不同理解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和政策分析三、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公共选择公共管理的学科特征途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和方法方法——系统比较实验案例定义组织的含义特性——5点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人员、目标、职能、机构、职位、职权、权责、规章制度团体意识、组织设计、支持硬件、技术和信息一、公共组织概述(人目能构位权责规章制度团体设计硬件信息技术)按财务—会计标准分类:古典模型按权威与等级结构标准分类官僚模型公共组织的类型第三部门行政模型(三种划分)强制型——政府按公共权力标准分类半强制性——仲裁、消协、行业协会非强制性——服务性公共组织的结构内容: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直线结构公共组织的结构形式职能结构直线—职能结构矩阵结构(旁系组织)中央行政组织层次—中央人民政府宏观上两级制二、公共组织的结构纵向结构地方行政组织层次三级制(层次结构) 微观上:行政组织内部四级制我国政府组织的结构业务部门按职能划分横向结构辅助部门(分部结构) 按地区、服务对象、行业与产品类型划分首长制与委员制(按最高决策权所属人数)行政体制的基本类型层次制与职能制(按行政组织构成单位的功能和性质)集权制与分权制(按行政权力的使用特点)完整制与分离制(按行政组织中同一层级各部门所受的指挥和控制)公共组织环境的含义始于20世纪40年代(约翰·高斯)农业社会型公共组织的生态环境重大进展(里格斯)首次区分行政生态模型过渡社会型三个方面:微观、中介、宏观工业社会型三、公共组织环境子系统环境:政经文科人教法资社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组织环境的基本构成因素文化环境技术环境舆论环境定义决策的含义特征内容程度性—非程序性(根据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不同)一、决策的基本问题单目标—多目标(根据决策目标的多寡)决策类型确定型—风险型—非确定型(根据决策条件的可控程度)个人—群体(根据决策权限的制度安排)原始—追踪(根据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决策的前提价值前提(主观、首要前提)事实前提(客观)定义决策主体的特定性行政决策的含义特点决策内容的广泛性决策的权威性信息子系统参谋子系统行政决策系统决断子系统二、行政决策体制监控子系统宗教领袖型(神权制国家)独裁制君主亲政型军人独裁型议会—总统制(美国)行政决策体制议会制议会—内阁制(英国、日本、瑞典)议会—委员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民主集中制决策体制的一种行政决策问题的定义问题界定行政决策问题界定的主要环节行政决策问题界定的主要方法行政决策目标的定义行政决策目标的特征目标确立行政决策目标确立的基本原则行政决策目标确立的主要环节三、行政决策程序行政决策目标确立的主要方法方案设计的含义方案设计方案设计的主要步骤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后果预测的含义后果预测后果预测的基本步骤后果预测的主要方法方案抉择的含义方案抉择方案抉择的主要环节方案抉择的主要方法定义群体决策及其利弊有利方面(三点)特征不利方面(九点)参与决策的特征四、公共决策中的群体决策一票否决定义(全体一致)特征群体决策的抉择规则定义孔多塞标准多数规则博尔达计数变异形式赞成投票制淘汰投票制正负表决法等级决定规则第四章行政领导定义职能视角:领导是管理的核心职能不同视角的理解成员视角:组织成员的追随与服从结构视角:4个构成要素领导的含义过程视角:科学与艺术的一体化领导定义领导职能在管理中的地位人的因素与人联系是主要区别离不开其它管理职能定义内部:从公共组织系统内部升任和补充来源外部:从全社会选拔优秀人才一、领导与领导者公共组织领导者定义职能权力影响方式领导权威的完备性权力构成定义个人权力影响方式定义技术技能(T)内容领导者的基本技能定义人事技能(H)内容定义观念技能(C)内容民主制根本上:根本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的具体表现含义制度上:行政领导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要求二、我国行政领导制度地位领导与群众关系问题方法措施上:日常行政领导制度领导与领导之间的上下级与内部关系问题内容(3方面)领导班子内部关系协调问题方法第五章沟通与协调定义信息传递与处理沟通的含义系统“神经”含义目的——统一思想五个要素:发者收者信息渠道环境收集加工信息处理的环节传递贮存噪声情境转变信息与沟通影响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情感因素的缺失反馈信息失真的消除定义刚性机制理顺各部门的关系如何完善?变部门间沟通为部门内沟通沟通机制经常项目的沟通制度化一、沟通定义柔性机制语言约束机制内容心理约束机制定义正式沟通形式特点(优点)缺点类型定义形式非正式沟通特点积极作用缺点沟通类型与模式特征聚联式优点缺点特征结构模式单联式优点缺点特征互联式优点缺点定义协调的含义经常性的组织行为特点艺术性公关性对事协调协调对象对人协调内部协调协调范围外部协调认识性协调协调内容协调的类型利益性协调促进式协调协调性质纠偏式协调二、协调合作式协调协调方式应变式协调会议协调协调途径非会议协调主体合流法中间数法冷处理与热处理法协调方式当面表态法谈心法跟踪处理法事后与事前一般与个别协调中的关系平衡与创新妥协与原则协商与命令第六章公共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一、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人事定义人事行政人事与人力资源管理内涵特征(一)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概念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而言人事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对公共组织而言人事行政的作用传统的企业人事管理模式—19th末20th初人力资源管理——20th70年代末80年代初企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模式的演进与发展—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的区别20世纪80年代末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模式公共组织~体现了企业~的基本精神在公共组织的引入无论是私人部门还是公共部门,~都日益取代传统的人事管理而成为一种管理新潮(二)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关于人的假定:管理原则上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管理方法上管理内容上管理部门的地位上公务员的管理上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公共组织的公共工作职位和职责的分配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的获取(三)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的绩效评估和报酬管理管理的过程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的开发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的流动和流出管理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雇员关系(规划职位获取报酬开发流动雇员)概念模糊传统的政府人事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权限集中(弊端)方式单一制度不全(四)我国公共组织人事管理模式的转变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我国政府管理中有助于人事管理体制的创新的应用与推广可加快我国人事管理方式的变革能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二、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生物性人力资源生成过程的时代性与时间性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人力资源使用过程的时效性基本性质人力资源内在的知识性人力资源开发具有连续性(一)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的性质人力资源的高增值性人力资源闲置过程的消耗性人力资源的可再生性较强的法律观念特殊性质较高的政治品质、政策理论水平、职业道德觉悟从事公共服务的热情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准则、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定义战略性(二)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系统性特点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预测与规划(三)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教育与培训选拔与使用配置与管理确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确立人力资本的观念开发的新观念确立人才商品化的观念明确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性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健全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我国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建立健全公共组织~管理的宏观调控体系开发的任务建立健全公共组织~管理的法律体系(四)我国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公共组织~开发提高对公共组织~开发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科学配置、合理调整公共组织~结构加快我国公共组织人力增强教育与培训的力度资源开发的措施提供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保障加强公共组织~开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与完善人才市场拓展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三、公务员制度文官文官与文官制度的定义文官制度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英国—加拿大—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一)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与特点文官制度的法律化严格区分政务官与事务官强调“政治中立”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以公开、平等为原则,以考试为核心的任用制度(共同特征)实行功绩晋升制严格的培训制度较为科学的管理体系强调官纪官风和职业道德,重视公务员队伍的廉洁合理优厚的公务员福利保障制度理论准备阶段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试点实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公务员法》的颁布——2005年通过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公务员法》的比较优势:6点+此外(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新陈代谢机制公务员制度的优越性竞争激励机制廉政保障机制健全的法规体系动因不同我国公务员制度与基本原则不同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管理方式不同服务宗旨和利益关系不同总法规(三)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与之相配套的各种单项法规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四)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健全法制,建立机制,改进管理,加强监管完善运行机制改进管理加强监督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第七章公共管理的法律基础一、公共管理与法律公共权力与法律公共管理与法律的关系公共利益与法律(基础)公共管理与法治管理途径什么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途径政治途径(一)公共管理的法律逻辑法律途径宪法与行政法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兴起司法公共管理研究的法律途径私法正当法律程序公共管理法律个人应享有的实质权利和途径的核心价值法律的平等保护维护社会公平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内容(5点)公共管理与宪法“无法律即无行政”公共管理与行政法行政国家与行政法(二)公共管理与宪法、行政法治与行政法行政法、组织法公共管理与组织法国外行政组织立法(公共管理与法律的关系)国内行政组织立法(具体)公法与私法接近—融合的趋势公共管理与私法私法作用空间的扩大(4点)合约制和公共管理改革二、行政立法、执法和司法含义行政立法的含义和特征特征:主体、权限、对象、不可诉一般授权立法—特别授权立法(立法权力的来源)行政立法的种类中央行政立法—地方行政立法(行使行政立法权的主体)执行性—补充性—自主性—试验性(行政立法内容、目的)(一)行政立法依法立法原则行政立法的原则程序和民主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加强管理与增进权益相协调原则行政立法监督的地位行政立法的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立法监督的方式行政主体自身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执法的含义和特征含义:广义、狭义特征:系统性、职权性、应时性、外部性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二)行政执法行政执法的原则平等原则责任原则公开原则行政执法方式及其变革定义行政执法责任制界定行政执法职责内容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追究行政执法责任含义行政司法的含义和特征特征:主体、已经发生、对象、程序、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制度行政司法的主要内容行政听证制度(三)行政司法行政裁决制度合法性原则公平、公正原则行政司法的原则效率原则程序适度原则司法终局原则三、我国行政管理的法制化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法治政府的必要性法治政府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法治政府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合法行政合理行政法治政府的含义程序正当(一)行政管理法制化的目标高效全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依法行政体制依法行政主体法治政府的目标行政法律制度建设法律实施和行政决策权力监督和纠纷化解法律至上意识行政法治意识的培养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行政管理组织的法制化行政组织内部管理的法制化行政组织外部管理的法制化(二)行政管理法制化的主要内容职权立法行政管理职权的法制化执行管理行政监督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行政管理程序的法制化行政机关在裁决行政纠纷时不能偏听偏信不利影响,通知相对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建设法治政府:确立依法治国的总体方略建设责任政府:制定《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三)我国行政管理法制化的发展进程建设有限政府:制定《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建设廉洁政府:制定《行政监察法》和《公务员法》建设高效政府:改革行政方式,引入私法机制建设服务政府:确立信赖保护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第八章公共财政管理一、公共财政管理概述定义以弥补市场失灵为行为准则(一)公共财政的内涵与特征为市场经济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特征非市场营利性法治性定义:公共部门为保证公共财政职能的履行,而对财政收支所进行的决策、管理、监督等活动的总和公共财政管理的概念公共财政管理的主体是公共部门全过程定义的内容技术性活动(特征)技术是多元的目的(二)公共财政管理的内容效率公共财政管理的总体目标公平相互关系P127稳定核心地位公共财政管理的地位最重要的舞台之一活力二、公共预算管理定义计划性透明性特点全面性(一)公共预算的含义法律权威性政治程序性中央公共预算与地方公共预算(不同的政府级别)分类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不同的编制形式)年度预算和中长期预算(不同的预算作用时间)总预算和单位预算(不同的收支管理范围)分项排列预算模式(以预算支出的若干特定目标为核心)规划—计划—预算模式步骤(二)公共预算管理的基本模式要点目标管理预算模式零基预算模式绩效预算模式阶段要点公历制定义年度预算编制跨历制类型(时间)中长期预算编制预算编制原则依据程序(三)公共预算的过程概念税收的概念和特征强制性特征无偿性固定性课税对象与税率税负转嫁与税收归宿(一)税收管理收管理的要素所得课税税收种类商品(劳务)课税财产课税公平征税必须坚持同等税收待遇原则(含义)必须坚持支付能力原则必须坚持受益原则税收管理的核心税收效率管理成本与遵从成本最小化税收超额负担最小化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减少所得税的纳税档次特征拓宽所得税的税基全球性税制改革的主要特征实行新的税种组合共性强化税务管理,简化征管手续治理税务腐败概念政府收费的概念和特点直接有偿性特点排他性非规范性(二)政府收费管理使用者费政府收费的形式规费确定课税还是收费如何有效收费政府收费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合理确定收费水平防止乱收费内涵公债的内涵和特点特点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发行地域)公债的种类中央公债和地方公债(举债主体)短期公债、中期公债和长期公债(偿还期限)(三)公债管理自由流通公债和非自由流通公债(是否允许上市)增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能力公债的作用弥补赤字,维持政府收支平衡,包括长期平衡与短期平衡为一定时期内的特定公共投资项目筹集资金公债设计公债管理过程公债发行公债流通偿还定义经济建设支出(一)购买性支出管理内容教科文卫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政府采购的概念采购资金的公共性采购目标的非市场营利性政府采购的特点采购行为的规范性采购主体的特定性采购活动的政策性(二)政府采购管理采购范围广竞争原则政府采购的原则公开原则透明原则运用商业标准原则政府采购的模式分散采购模式集中采购模式定义动态性社会保障支出管理特点刚性适度性社会保险内容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定义(三)转移性支出管理弥补市场失灵的需要存在的原因实施社会政策的需要财政补贴管理顺利改革的需要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我国财政补贴的方式财政贴息税式支出其他补贴外援支出其他转移性支出管理债务支出其他支出五、转型期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完善1950-1979年:计划型财政管理阶段(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沿革 1980-1998年:计划型财政管理向公共财政管理过渡阶段 1999年以来:明确走向公共财政管理阶段公共财政管理尚未得到全社会足够的重视预算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矛盾(二)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公共收入管理不尽合理公共支出管理亟需规范公共财政管理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完善公共预算管理加强公共收入管理(三)转型期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完善改革现行公共支出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共财政管理的审计监督健全公共财政管理法律制度注重信息技术在公共财政管理中的运用第九章公共组织的文化与伦理一、组织文化概述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的共同认知系统组织文化的特征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都认可的习惯性行为方式组织文化是隐含在价值观背后的基本假设系统(一)组织文化的特征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的心理契约行政文化的定义行政文化与其他文化现象的关系——受其影响、制约又反作用于他们行政文化的特征: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变动性、连续性三个层次:器物层、制度层、精神层(二)组织文化的类型与结构四个层次:理念层、制度层、行为层、物质层三个不同层次:外显(物)、共同拥护的价值观、隐含的基本假设主体行政文化行政文化的关系构成客体行政文化行政心态(三)行政文化的构成行政文化的发生性构成行政意志行政规范行政评价行政文化的其他构成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组织文化的激励功能一般功能约束规范功能辐射功能(四)组织文化的功能对行政组织形式的影响行政文化对内向性行政的作用对行政观念的影响行政文化的对行政风气的影响特殊功能廉洁行政的保障行政文化对外向性行政的作用高效行政的保障民主行政的前提二、公共管理伦理定义公共管理主体成为行政公共管理主体是社会化角色伦理主体的客观依据公共管理主体具有接受伦理约束的特殊必要具有为自己作出的行为承担后果的责任能力主体不同(一)公共管理伦理的含义公共管理伦理与影响不同个人伦理的区别约束方式、依靠力量不同评价标准不同情感表达层次库珀划分的人们进行道德规则层次高度动态的系统伦理思考的方式(层次)伦理分析层次后伦理层次体制伦理定义地位指维护某种公共秩序所需的伦理规范含义指对于政府预制倡导的这些公共领域的伦理规范(二)公共管理伦理的类型政策伦理内容由惩罚手段禁止不道德行为有机由奖赏手段鼓励高尚的行为统一责任与义务体职业伦理实现责任伦理的基础指导行为的行政良心实现职业功能的能力客观责任:具体形式包括职责和应尽的义务客观责任与主观责任主观责任广义公共责任(三)公共责任广义公共责任与狭义公共责任狭义公共责任公共责任是一种义务公共责任的特征公共责任是一种任务公共责任是一种监督、控制和制裁行为外部控制——他律(四)公共责任的自律与他律内部控制——自律三、公共管理伦理建设交换公正公共管理伦理的选择原则分配公正程序公正和规则公正权利与义务的平等(一)公共管理伦理的选择取向权力冲突公共管理伦理的责任冲突与选择角色冲突利益冲突公共管理价值取向的新发展:新公共管理加大行政伦理建设的力度加强行政伦理教育加强公务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二)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途径强化公务员的道德自律意识教育内容应体现时代精神强调行政伦理立法发展公民社会对行政活动的干预和监督。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 思维导图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 思维导图

17.3.1 HLM的优点 17.3.2 研究问题与资料
17.3.3 HLM的分析程序
17.3 HLM的介绍
17.3.4 HLM的中心化议题 17.3.5 HLM的统计假设
17.3.6 HLM分析所需的样本数
17.3.7 HLM模型的延伸与应用
17.3.8 HLM的局限性
17.4 结语
第18章 纵向研究设计和分析
22.4.1 单层次被调节的中介作用 22.4.2 多层次被调节的中介作用
22.5 讨论
22.5.1 理论问题 22.5.2 统计问题
22.6 结语
第四部分
第23章 论文的写作和发表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
第一部分 科学研究的目的和过程
1.1.1 研究的第一步
1.1.2 科学的目标
1.1 引言与基本概念
1.1.3 求知的四种方法
1.1.4 看待现实的三种观念
1.1.5 规范的科学范式
1.2.1 科学过程包括两类研究的循环
第1章 科学过程与研究设计
1.2 科学研究过程
1.2.2 理论或模型中的变量类型 1.2.3 科学研究过程的实践指南 1.2.4 研究设计的两个目标
4.4.2 统计结论效度 4.4.3 内部效度
4.4.4 外部效度
4.5 结语
5.1 研究的类型
5.2.1 自变量
5.2 理论和假设
5.2.2 因变量
5.2.3 几种简单假设的形式
5.3 什么是好的假设
5.4.1 观察性研究
5.4.2 实验室实验
5.4.3 实地实验
5.4.4 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第5章 实验研究方法
4.2.2 研究方法的选择 4.2.3 研究问题与数据搜集计划的匹配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2021文档PPT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2021文档PPT
地区间财政投入不均衡 城乡间教育财政投入不均衡
义务教育经费负担结构不合理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资金补充不足
政府层级过多,转移支付关系理不顺 转移支付建设目标不明确 资金转移中缺乏制度规范和监督
3.2 四川梓潼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供给问题 的原因剖析
义务教育需求与财政供给之间的缺口 国家教育投入的城市与乡村供给差异 梓潼县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尖锐矛盾 梓潼县财政支出结构非均衡的体制弊端 义务教育经费分担不合理和财政转移失衡
重新界定各级政府财政职责,建立经费分类负担机制 重视地区差异,建立政府分级承担义务教育经费模式 提升中央和省政府的经费负担责任
加大财政转移力度,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明确指导思想:以公平为前提,充裕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进区域间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合并项目补助,调整补助结构,形成规范的转移支付体系 有效搭配不同补助形式,完善三级政府分担的转移支付模式 实行绩效拨款制度,建立地方财力均衡状况的监察机制
提供相关制度保障,加大贫困弱势扶持力度
落实义务教育财政“低保”政策,明确中央政府财政支持重点 完善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的资助制度 建立一系列扶持弱势群体的制度保障 建立针对城市农民工子女的经费保障制度
加强公共财政监督,完善相关配套财政制度
设立义务教育经费和使用的审计制度 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和质量的督导评估制度 改进和规范义务教育经费的预算管理制度
国内西部地区借鉴
西部地区不断增强获取财政转移支付的能力 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城乡统筹安排
4.2 四川梓潼县改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财政供给的战略设计 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供给机制 构建梓潼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财政投入模式 深化梓潼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财政管理体制 梓潼改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财政供给战略设计的验证

人民大2023《公共管理研究方法》PPT第6章 基本量化分析方法

人民大2023《公共管理研究方法》PPT第6章 基本量化分析方法
(3)Dሺ + )=D(X);
(4)D(X+Y)=D(X) +D(Y)。
6.2.1 概率分布基础知识
正态分布
= =
• 正态分布的表达式:
1
2

− 2 Τ22
• 正态分布的具有以下性质:
(1)概率密度函数在 的上方,即 >0;
(2)正态曲线呈钟形对称,最高点在均值 ,它也是分布的中位
VAR函数)与④标准差( EXCEL,STDEV函数)以及⑤离散系数
(数据分布离中趋势的绝对测度值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比)
③ 2 =
2
2
④ =
2
ሺ − ҧ ൯
σ
− ҧ ൯


和 2 =
(未分组数据)
(分组数据)
σ=1 − 1
−1
σ ሺ
σሺ − ҧ ൯
和 =
(未分组数据)
−1

⑤ =
ҧ
2

σሺ − ҧ ൯
(分组数据)
σ=1 − 1
6.1.2 单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数据分布形态度量
(1)偏度 (Skewness)( EXCEL,SKEW函数)、
=
σ=1ሺ − ҧ ൯
൫ − 1)ሺ −
第6章 基本量化
分析方法
Part 1
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1.1 统计图表
统计表
• 统计表可以分为序列表和分类表。
• 序列表包括时间序列表和地域序列表。
按性别分 单位:万人
年份
总人口


(地域) (年末)
人口数 比重(%) 人口数 比重(%)

6.北大版《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公共管理研究设计资料

6.北大版《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公共管理研究设计资料

三、研究设计的要素和模式
1.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如表6-1所示。
研究的元素 基本理论的类型 研究设计 接触组织和回答者 对所研究的社会系统的控制 可用的资料类型 时间维度
研究的样本或总体 样本规模 资料来源 收集资料的方法 自变量的数目 因变量的数目 测量的水平 评价因变量的尺度选择 因变量的特征 研究周期 完成研究所需要的资源
选择 一般理论;中层理论;猜想 预实验的(调查) ;实验的;准实验的 需要个人的允许;需要组织管理的允许 无控制;部分控制;完全控制 仅有定量分析; 以个案和观察研究作为补充的定量研究; 其他 (历史的, 跨文化的等等) 来自单个社会单个时期的案例(横剖的) ;来自单个社会多个时期的案 例 (实践序列分析或纵贯研究) ; 来自多个社会单个时期的案例研究 (跨 文化比较) ;来自多个社会不同时期的案例(比较的纵贯研究) 初级群体(30 人或更少) ;次级群体(31 人以上) ;第三级群体(人群、 公众等等) ;州、国家或者社会 一个或很少几个个案;小样本(30 以下) ;大样本(30 以上) 需要研究者收集的原始资料; 现成的文献或二手资料; 需要收集的文献 或二手资料 直接观察;访问;问卷调查;测验或其他形式的测试 一个;一个以上 一个;一个以上 定类、定序、定距、定比 具有信度和效度的资料;缺乏信度和效度的资料 正态分布;非正态分布 短暂的(少于 6 个月) ;长期的(6 个月以上) 需要基金支持;不需要基金支持
2.根据研究中是否涉及“价值”
表 6-3:实证研究设计与规范研究设计的区别
实证研究设计 研究问题 是什么?为什么? 研究目的 描述、解释、预测 学科范畴 科学 资料 理论 要素 规范研究设计 应该怎么办?采用何种途径可以更好地实现特定的目标? 方案设定量的 价值前提和经验事实 因果关系 经验要素 优化 伦理规范要素和经验要素的组合

第一章 绪论.ppt

第一章 绪论.ppt

再次,强调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明确其重要意义和具体环节。 研究就是用系统的方法与步骤找出问题的答案。这一概念已经表明: – 第一,研究是与问题息息相关的; – 第二,研究要经历“找出答案”步骤,这一步骤起始于问题分析。 因此,研究与问题分析密不可分。在整个研究过程过程中,对问题的分 析至关重要,一个好的问题分析必须要有明确、详细的逻辑框架。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 策与管理学院
作者:吴建南 联系方式:jnw@
8
研究的对象: 问题” 研究的对象:“问题”
对“问题”的理解通常有两种 – 第一种是由于人们不掌握、不清楚某一事物的含义、内容、 特征等,因此需要解答的疑惑; – 第二种是在现实中遭遇的挑战、困难、矛盾。在公共管理领 域,不同类型的问题对应着对研究者的不同需求。 – 作为“需要解答的疑惑”,可能是知识的源泉,对应着学者、 专家的兴趣和特长所在,而“挑战、困难、矛盾”,则可能 是行动的直接对象,是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高度关注的内容所 在。所以,公共管理的研究,根本是在描述、分析和解决各 类问题。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 策与管理学院
作者:吴建南 联系方式:jnw@
7
公共管理中不同主体的研究
具体地讲,可以把主体按照目的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把行动作为主要目标的主体,他们高度关注公共管理问 题的解决,通过发现问题、调研讨论、设计方案以及政策合法化 等流程改变着政府的运行情况。对于这类主体,对问题的敏感程 度至关重要,其基本导向是生成现实公共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运用吸取的知识,凝练、提高自己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第二类是把知识作为主要目标的主体,对于这类主体而言,更需 要获取的是新的思路、观点和结论,以及由不同的思路、观点和 结论碰撞而引起的讨论。对于研究的结果,能否通过规范渠道公 开,提供给社会各界讨论,也是一个重要的专门目标。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课件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课件

of biology .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
• Marie Curie ( 1 8 6 7 - 1 9 3 4 ) , discover of radium ( Mother of radiology) .
• Albert Einstein ( 1 8 7 9 - 1 9 5 5 ) .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 Father of
个 案 中 , 归 纳 出 一 个 一 般 性 的 普 遍 真 理 . 而 演 绎 法 ( deductive
reasoning) 则 从 一 般 到 个 别 , 从 普 遍 真 理 出 发 , 来 证 明 个 别 的 真 实 性 .
具体例子有,在归纳法中,
大前提:柏拉图是人;
小前提:柏拉图的生命不是永恒的; 大前提: 亚里斯多德是人, 小前提:亚里士多德的生命不是永恒的;
Y = 1/ (1/u + b0×b1X )
7
8
Dependent
y
y
y y y
Mth
曲线估计综合输出结果
Rsq d.f. F Sigf b0
b1 b2 b3
LOG
.596
51
75.15
.000
-57565
20784.4
INV
.034
51
1.79
.187
30709.7 -31044
QUA
.989
18
因果关系
• 1 )。 X >Y 好的教育(X)可以导致好的工作(Y) ; • 2)。 X –> Y -> Z 好的教育(X)可以导致好的工作(Y),好的工作带来
好 的 学 习 机 会 ( Z) ;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思维方式和基本原理讲义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思维方式和基本原理讲义
二是委托代理,公民将权力自愿委托给权力 使用者代理,代理者以更大利益来回报公众 路漫漫其悠,远 这是公共权力的运行法则要求。
现代公共管理是在民主制度的框架中进行的
在现代民主制度下,公民通过特定程 序、选举代表参与公共管理来转让权力, 因此,民主权力是通过代议制度产生,它 具有合法性,能获得民众的认可和服从。
公共管理的研究领域和实践范畴一一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和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三三土地资源管理和我国土地资源功能的发挥二二财政管理和我国财政体制的完善四四社会管理和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构建路漫漫其悠远五教育科技文化管理和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六依法行政和中国司法行政改革八八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七行政伦理和中国行政伦理保障体系形成路漫漫其悠远第一部分公共管理学科的思维方式和基本原理路漫漫其悠远一管理及其基本理念1管理及其要素组合管理管
尽管影响力人皆有之,权力的使用者要支配 别人,其影响力必须超过常人。
路漫漫其悠远
影响力
权力性影响力
非权力性影响力
(社会赋予)
(自身具有)传职资统位来自历因因因
素素

人才 格能 因因 素素
情技 感艺 因因 素素
观念性 社会性 历史性 本质性 科学性 心理性 实践性
服敬

从畏

感感

敬敬 爱佩 感感
主体分离化
路漫漫其悠远
指向变异化
功能双重化 保证强制化
权力运行中的自我分化:
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社会活动更加复杂, 公共权力运用要求更加精细、迅速推动了 公共权力的加速分化。
具体表现如下: 不同层次的权力 不同运作的权力
不同性质的权力 不同方式的权力
路漫漫其悠远
使用者出现层次的分离 政府和各个公共组织 权力的分离与制衡 抽象的法权和具体的治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