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史

合集下载

中国园林史

中国园林史

第一章绪论一、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1、原始社会时期(实用第一、娱乐第二、雏形)2、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发展快、完善之前、向观赏、欣赏变化漫长)规整式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景式园林——中国古典主义园林3、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后19世纪初,现代园林的起源世界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纽约“中央公园”4、二次大战后至今,后现代园林时期(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环境、广义园林扩大)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1、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一个类型天然山水园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皇家园林——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私家园林——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寺观园林3、造园四要素:山、水、植物、建筑4、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发展的第二阶段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旨英国园林(理性的、客观的写实)、中国园林(感性的、主观的写意)同为风景式园林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尤其是人工造园,它是判断园林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中国古典园林讲究天人合一3、诗画的情趣4、意境的含蕴第二章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1、囿:王室专门圈养禽兽的场所2、台: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登高以观天象、通神明,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3、园:种植树木的场地以上为三个源头,视为古典园林的原始雏型促成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式的方向上发展的社会因素——山水审美观念的确立意识形态因素——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二、殷、周(最大的奴隶制国家)“贵族园林”周分为西周和东周(前半段为春秋、后为战国)这时候的宫苑游观已经上升到主要地位,植物成为造园要素,建筑结合天然山水地貌而发挥其观赏作用,开始有了游赏为目的的水体。

楚国的章华台——“高台榭”的典型吴国的姑苏台——山地园林两个都是利用大自然山水环境的优势三、秦皇家园林的起源1、上林苑——当时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是一个大型的宫殿建筑群,最主要的阿房宫,其中的兰池宫在生成期的园林发展史中占着重要的位置:首次见于史载的园林筑山、理水;堆筑岛山,求仙的功能四、西汉的皇家园林上林苑——山水;植物、动物;苑(园林);宫(宫殿建筑群);台(地势较高的建筑物);观;生产基地它是一个范围及其辽阔的天然山水环境,是一个多功能的皇家园林2、甘泉宫——类似后世的离宫御苑3、未央宫——相当于后来的宫城4、建章宫——类似于后世的大内御苑他的园林一区是历史上第一座具备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从此“一池三山”成为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5、兔园宫苑是当时皇家园林的普遍称谓,宫:以宫殿建筑群为主体,山池花木穿插其间;苑:建置在郊野山林地带的离宫别苑,占地广,规模大。

中外园林史

中外园林史

中外园林史绪论1、园林的生成期2、园林的转折期3、园林的全盛期4、园林的成熟初期5、辽金夏园林时期6、园林的成熟后期7、明清私家园林8、西方古代造园9、中古时期造园10、文艺复兴时期造园11、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12、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13、伊斯兰规整式园林14、日本造园绪论这些在各自母体文化长久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发展成了规整式园林和风景式园林。

<关于两个园林风格的介绍> 一: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体系:完全自由灵活而不拘一格,着重显示纯自然的天成之美,表现一种顺乎大自然景观构成规律的缩移和摹拟。

二: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大部分西方园林:讲究规矩格律、对称均齐,具有明确的轴线和几何对位关系,表现一种为人所控制的有秩序、理性的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中国的风景式园林在世界园林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中国的风景式园林与西方规整式园林、伊斯兰规整式园林式世界公认的三大园林体系。

其主体是以汉族文化为背景的风景式园林体系。

园林的形成离不开三大背景:1、大自然的造化西方传统观点认为:整形灌木、修剪树木,几何式花坛等经过人工处理的“自然”,与真正的自然本身比较,是美的提炼和升华。

中国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园林讲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反映一种对自然美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把人的情愫与自然美有机融合,以达到诗情画意的境界。

英国人则认为:可以模仿自然、表现自然、再现自然、回归自然,然后使人从自然的妙境中油然而生发万般情感。

2、社会历史的发展3、人们的精神需要<园林诸要素>建筑——建筑营造山石——筑山水体——理水植物——植物配置世界园林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原始文明时期的园林萌芽阶段农业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工业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现代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中国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1、园林的生成期夏、殷、周、秦、汉2、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3、园林的全盛期:隋、唐4、园林的成熟前期:两宋5、园林的成熟后期:元明清总结:所谓中国园林史,就是一部农业文明下的园林史。

读园林史心得(优秀5篇)

读园林史心得(优秀5篇)

读园林史心得(优秀5篇)读园林史心得篇1园林史读书心得《园林史》是一本全面解析园林发展历史的经典之作。

作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世界各地的园林艺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园林发展历史的机会,还为我们了解不同地域文化、建筑风格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园林艺术的重要性和价值。

园林不仅仅是人们居住、休闲的场所,更是地域文化、历史传承的载体。

不同时期的园林风格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审美观念和建筑技术。

此外,园林还具有调节气候、美化城市、陶冶情操等功能。

本书让我对园林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对西方园林和东方园林的区别和特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西方园林注重对称、规则、比例等美学原则,以人工美为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造园艺术”。

而东方园林则强调自然美,注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山水画”为特点。

这种差异反映了东西方文化、哲学、审美观念等方面的不同。

此外,本书还让我意识到了园林保护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园林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

许多古老的园林已经成为文化遗产,受到法律保护。

这些保护措施不仅保护了园林本身,还保护了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和民族精神。

总之,本书让我对园林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我更加珍视和热爱身边的园林景观。

我相信,随着人们对园林艺术的关注和保护,未来的园林事业将会更加繁荣和发展。

读园林史心得篇2园林史读后感我之所以对园林史产生兴趣,是因为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园林不仅仅是建筑的一部分,而且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是人们休息、娱乐和享受自然的地方,同时也是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因此,了解园林的发展历程对于我们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阅读园林史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关键的发展阶段。

首先是古代园林时期。

在这个时期,园林的主要功能是祭祀和礼仪。

园林中的建筑和景观都是为了彰显权力和财富,而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复习资料(中国古典园林史部分)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复习资料(中国古典园林史部分)

名词解释局部和填空题局部1、园林: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2、园林史:园林及其相关因素发生、开展演变的历史3、园林艺术:是通过园林的物质实体〔要素构成〕按照园林匠师的审美意识所创造出的时空的动静空间艺术4、园林美的衡量标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5、园林艺术的特征:艺术同性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特有特征有园林艺术的综合性,园林功能与审美的协调性,在工程技术、经济与艺术方面的统一性6、中国古典园林类型: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7、人工山水园:即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造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造,或借助于原有地形的营造,加以艺术的加工,把天然山水风景移缩模拟在一个小范围内,在城镇内居多8、天然山水园:局部或全部作为建园基址,然后再配置花木和建筑营造,将原始的地貌因势利导适当调整,加工,改造。

关键在于选择基址。

一般建在城镇附近的山野风景地带〔如避暑山庄〕8、皇家园林:秦汉至明清均有,皇帝个人和皇家私有;自然式但也要利用其建筑形象和总体布局以显示皇家气派和皇家至尊9、私家园林:属民间的官僚、文人、地主、富商们所有。

受到封建理法的制约。

无论内容或者形式方面都不同于皇家园林〔多为宅园,在邸宅后部,前宅后院。

如苏州网师园、拙政园〕10、寺观园林:佛寺与道观的附属园林,包括寺观内外的园林环境。

世俗住宅的扩大和宫殿的缩小,多以栽培名贵花木文闻名〔如杭州灵隐寺〕11、皇家园林的分类: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12、大内御苑:建置在皇城和宫城之内,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如故宫内御花园〕13、行宫御苑:建置在城都的近郊的风景地带,供皇帝偶一游憩或驻驿之用14、离宫御苑:建置在都城的远郊或者更远风景地带,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地方15、中国古典园林雏形源于商代:囿,台,园圃16、囿的定义:囿是围了一定的地域,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和收养其中,还筑台掘池,以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以及欣赏大自然的风光美景之处。

园林史(自己整理的课堂笔记)

园林史(自己整理的课堂笔记)

园林史中国古典园林史广义园林:在一定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配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世界园林史发展的四个阶段:原始文明阶段——以生产为目的的果木蔬圃农业文明阶段——统治阶级的乐园,宗教及神话的物化场所工业文明阶段——公共、开放、专业化,城市园林化信息文明阶段——生态园林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中国体系、西亚体系、欧洲体系。

3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以基址选择划分&以隶属关系划分)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建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天然山水园:利用天然山水局部进行改造或完全将天然山水苑围作为建园基址皇家园林:隶属皇帝个人和皇室所有,古籍称:苑、苑囿、宫苑、御园、御苑。

私家园林:民间的官僚、贵族、缙绅所私有。

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

寺观园林: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

其他园林:衙署、祠堂、书院、会馆、公共。

4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美与建筑美融糅;诗画情趣;意境的蕴涵。

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一、起源:1园林雏形(1)囿——狩猎、栽培、圈养(2)台——通神、望天。

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囿中主要建筑物。

(3)园圃园——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圃——人工栽植蔬菜的场地2风景式的发展方向的确立天宫崇拜山岳灵石园林物态要素:山水、植物、建筑灵水灵物崇拜天人合一思想君子必得思想意识形态因素(对自然的尊敬与喜爱)神仙思想主要园林实例殷周:贵族园林——皇家园林前身殷纣王“沙丘苑台”周文王“灵囿、灵台、灵沼”东周:台囿结合,以台为重楚国章花台a又名“章华宫”主体建筑章华台,四台相连,俗称“三休台”b宫苑“高台榭”的典型c山环水抱:人工开凿大型水体吴国姑苏台:a位于阖阊(今苏州)一带b因山成台,联台为宫c内有“海灵馆”、“馆娃阁”、“春宵宫”、“天池”等宫观池馆d观赏太湖e夫差、勾践、西施——响廊裥。

西方园林史一整套完整

西方园林史一整套完整
1.十字型水渠四分园。 2.建筑挺立在退后旳高台上,要点突出。
3.做工精细,整体协调。
泰姬陵旳平面图
泰姬陵。轮廓丰富旳白色建筑在蓝色天空旳烘托下显得十分庄重,水中 倒影加强了空间旳深度
左:中轴线条形水渠
右:主体建筑入口
泰姬陵前规则式绿地
中心大水池
陵墓主体建筑
侧面翼殿
阿尔罕布拉(Alhambra)宫苑夏花园喷泉林荫道
国王厅建筑内部精美细致旳墙面装饰
吉纳拉里弗园(Generalife)
• 为西班牙另一种宫廷花园。意为“Garden of the Architect”(建筑师旳花园)。
1.比阿尔罕布拉(Alhambra)宫苑高出50m,能够
纵览周围景色。
2.进入主庭园之前,有一长条形多姿多彩旳条形花 园。
四十柱宫与周围旳庭园
波斯王之庭旳凉亭
伊斯兰园林中常以十字型水渠将庭园提成四块,中心为方形水池,布局 简洁大方
栅栏和花窗
西班牙伊斯兰历史
• 公元723年阿拉伯人与摩尔人(阿拉伯人与 北非游牧部落柏柏尔人)经过地中海南岸 侵入西班牙,占领了比利牛思半岛旳大部 分。
• 13世纪末,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大致完毕。 阿拉伯人剩余半岛南部旳格拉那达王国。
• 波斯园林与伊甸园传 说模式有关。
1.十字形水系布局。如 ‘伊甸园’分出旳四 条河。
2.有规则旳种树,在周围 种植遮荫树林。
3.栽培大量香花。
4.筑高围墙,四角有了望 守卫塔。
5.用地毯替代花园。
波斯旳挂毛毯
16世纪,伊斯法罕(Isphahan)城中所建旳“四庭园大道”
“四庭园大道”中旳宫殿建筑“四十柱宫”旳门廊
尼夏特园
左:夏利马园平面

2023年园林史题库及答案

2023年园林史题库及答案

《园林史》习题集一、名词解释1. 一池三山: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 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一池指太液。

太液池是一个相称宽广的人工湖, 因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

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 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

“一池三山”就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

2. 文人园林: 士流园林经进一步发展以赏心悦目为重点, 形成侧重于寄托抱负、陶冶情操和表现隐逸的风格, 称之为文人园林, 在文人园林中, 受到书法绘画的影响, 例如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准则是: “外师造化, 内法心源”, 也被作为古典园林设计的准则。

宋代园林中多有流杯亭的设立, 象征(曲水流觞)。

3、囿:帝王专门豢养禽兽的场合, 除提供祭祀用的牺牲以及宫廷之需外尚有游猎的功能, 因此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园林形式之一4. 勒诺特尔式园林(法)7、5.苑:建置在郊野山林地带的离宫别苑, 占地广, 规模大6.意境: 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

台地园在风景秀丽的丘陵山坡上建造庄园, 并且采用连续几层台地的布局方式, 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台地园。

8、水庭9、中国古典园林指世界园林发展第二阶段上的中国园林体系。

110、园林在一定地段范围内, 运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 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 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欣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它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11.枯山水庭园“枯山水”平庭是具有写意风格的类型。

讲究置石、造型和石头间的配合。

一般面积不大, 或布置于墙角, 或布置于屋檐下, 或布置于两屋之间。

形式是以白沙铺地, 其上点缀石头, 石头上或有草或无。

象征的意义是白沙—海水, 石头—岛屿, 草—植被。

沙或平如镜或微微荡漾, 于咫尺之地幻化出千顷万壑的气势。

12.坞:小障蔽物, 防卫用的小堡。

亦称“庳城”13.廊: 指屋檐下的过道、房屋内的通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14、曲水流觞:人们在举行祓禊典礼后, 大家坐在水渠两旁, 在上流放置酒杯, 任其顺流而下, 杯停在谁的面前, 谁即取饮, 彼此相乐, 故称为“曲水流觞”。

园林史总结

园林史总结

一、世界园林的三大系统:中国园林、欧洲园林、伊斯兰园林。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3、诗画的情趣;4、意境的涵蕴。

三、中国历史上(现存的)最大一座皇家园林:颐和园。

四、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答:1、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2、按园林的隶属关系不同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五、一池三山产生于汉朝上林苑建章宫;分别代表东海及海上三座仙山。

六、粤中四大名园: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禺的余荫山房、佛山的梁园,苏州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网师园。

七、圆明园由哪三个园组成:圆明园、畅春园、绮春园。

八、唐代著名的二座别墅园:浣花溪草堂(杜甫草堂)和辋川别业九、伊斯兰造园的“十字水渠”代表哪四条生命之河:水、乳、酒、蜜。

[返回]十、北京三山五园:圆明园、畅春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

十一、中国古典园林的源头:公元前11世纪的囿、台、园圃。

十二、谐趣园仿无锡寄畅园建成。

[返回]十三、避暑山庄苑林区包括哪三个部分,创作意图是答:包括:湖泊景区、平原景区、山岳景区。

创作意图:1、表现“移天缩地在君怀”的政治意图2、以清王朝为中心的多民族大帝国的缩影。

3、象征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十四、扬州个园四季假山分别用什么材料?答:春山用石笋、夏山用太湖石、秋山用黄石、冬山用雪石。

十五、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代表及代表作:安德列*勒洛特(Andre Le Notre)沃勒*维贡特庄园[返回]十六、颐和园前山景区规划布局特点答:1、中央建筑群的中轴线十分突出且明确,中轴线两侧由近及远逐渐减少建筑物的密度和分量,同时运用“正变虚实”的手法逐渐减弱左右均齐的效果,以自中心而左右的“退晕式”的渐变过程烘托中轴线的突出地位,强调建筑群体的严谨中寓变化的意趣,由于五条轴线的如此安排,也控制了整个前山景区的所有建筑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园林史

园林史

绪论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1)按隶属分类1.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的,都可以归属于这个类型。

按其不同的使用情况又有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之分。

大内御苑建置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紧邻着皇宫或距皇宫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幽美地带,行宫御苑供皇帝偶尔游憩或短期居住;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着的政治中心。

2.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面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大抵都可以归入这个类别。

3.寺观园林:即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

(2)按园林基址和开发方式分类1.天然山水园: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2.人工山水园:即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摹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二、其他:(1)祠堂园林:祠堂是祭祀祖先、先贤、哲人的建筑,遍及全国城乡,其中大部分为民间的宗祠,此类园林很重视绿化和园林化,从而形成祠堂园林。

(2)衙署园林:衙署也称作衙门,是封建时代各级官吏行驶统治权利的场所,另外衙署的庭院绿化点缀,衙署内的眷属住房的后院建置小园林,犹如住宅的宅园。

此两部分即为衙署园林。

(3)书院园林:封建时代的教育机构,因校址选择在山水风景优美之地又很重视建筑群的园林化,从而形成书院园林。

三、中国古典园林每个时期的特点:(1)原始文明时期特点:初期没有园林,后期园林处于萌芽状态。

1.种植、养殖、观赏不分; 2.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

3.主观上为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客观上有观赏功能。

所以不可能产生园林规划。

(2)农业文明时期特点:1.为统治阶级服务 2.相对封闭性和内向性 3.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愉悦。

环境设计中外园林史笔记

环境设计中外园林史笔记

环境设计中外园林史笔记一、中国园林史。

(一)先秦时期。

- 园林起源。

- 中国园林的起源与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最初的园林形式是“囿”,是供帝王狩猎游乐的场所。

例如商纣王的沙丘苑台,它具有一定的规模,里面有天然的植被和鸟兽。

- 除了“囿”,还有“台”,它既是登高望远、观天象、通神明的地方,也是一种军事防御设施。

- 思想基础。

- 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对园林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儒家倡导“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将山水与人的品德相联系,这种思想影响了后来园林中山水的象征意义。

-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提倡人们顺应自然,这种思想为中国园林追求自然之美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秦汉时期。

- 皇家园林。

- 上林苑:是秦汉时期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

它地跨长安、咸宁、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里面有众多的宫室建筑,如阿房宫。

园林内还开凿了许多池沼,像昆明池,用于训练水军,同时也具有观赏功能。

- 特点:规模大,功能多样,既有游憩娱乐功能,又有军事训练、生产等功能;园林内山水景观丰富,建筑分布较为疏朗,以自然山水为骨架。

- 私家园林。

- 开始兴起,多为贵族、官僚所建。

这些私家园林受皇家园林影响较大,但规模相对较小。

例如梁孝王的兔园,园内有山有水,建筑精美,还有奇花异草和珍禽异兽。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 园林发展的背景。

- 社会动荡不安,但思想文化却十分活跃。

玄学兴起,士大夫阶层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寄情山水成为一种风尚。

- 山水诗、山水画的发展,为园林艺术的变革提供了理论和艺术借鉴。

- 园林类型与特点。

- 皇家园林:规模不如秦汉时期宏大,但更加注重园林的精致性。

如北魏洛阳的华林园,园内的山水布局更加巧妙,建筑与山水的结合更加紧密。

- 私家园林:大量涌现,成为这个时期园林发展的主流。

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发展迅速,如谢灵运的始宁墅。

这些私家园林追求自然山水意境,造园手法更加细腻,注重对自然山水的模仿和提炼,以小见大,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无限的山水意境。

园林史知识点

园林史知识点

园林史知识点一、园林史的概念园林史是研究园林的起源、发展、演变和风格特点的历史学科。

通过对园林史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园林文化和艺术特点,以及它们与当时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关系。

二、园林史的时间线1. 古代园林(公元前2070年-公元476年)* 中国:商、周、秦、汉、唐等朝代的园林* 古埃及:金字塔、庙宇周围的园林*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古希腊:柱廊园、浴场园林等* 古罗马:别墅园、浴场园林等2. 中世纪园林(公元476年-公元14世纪)* 欧洲:修道院园林、城堡园林等* 伊斯兰:天房、清真寺周围的园林3. 文艺复兴园林(公元14世纪-18世纪初)* 意大利:台地园、水景园等* 法国:勒诺特式园林、古典园林等* 英国:自然风景园等4. 现代园林(公元18世纪末至今)* 欧洲:城市公园运动、景观建筑学等* 美国:国家公园、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等* 日本:禅意园林、枯山水等三、不同风格的园林特点1.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天人合一,注重自然与建筑的融合。

园中有山、水、石、花、木等多种元素,布局变化无穷,意境深远。

2. 欧洲古典园林:以几何图形为构图基础,轴线对称,布局严谨。

园中有规则的花坛、草坪、喷泉、雕塑等,表现出一种理性主义的美学观点。

3. 伊斯兰园林:受宗教影响,以水为主要元素,多采用十字形水渠将园子分成四部分,形成“天园之四衢”。

园中常有亭台楼阁、喷泉雕塑等,富有浪漫情调。

4. 日本园林:分为禅宗园林和茶道园林两大类。

禅宗园林以简约、枯寂为美,茶道园林则以自然风光为主,注重细节和空间感。

两者都强调与自然的融合和心灵的体验。

5. 现代园林:注重功能性和人性化设计,强调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

园中有多种多样的景观元素,如草坪、花坛、雕塑、座椅等,注重空间感和视觉效果。

同时,现代园林也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和创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通过对园林史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时期和地域的园林文化特色和发展趋势。

(完整)园林史名词解释

(完整)园林史名词解释

1、园林: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畜,从而构成一个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

2、士流园林:唐代,山水园林、山水风景区蓬勃发展。

其中,尤其是文人、名士们所经营的园林,因直接受到时代思潮的哺育启示而茁壮成长,比较普遍,是当时造园活动的主流,被称为“名士园囿”、“士流园林”。

假山一词也是现于唐代。

3、大内御苑:建置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紧邻皇帝的居所,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的皇家园林。

4、人工山水园:即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砌假山,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摹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这类园林均修建在平坦地段上,尤以城镇内的居多。

在城镇的建筑环境里面创造摹拟天然野趣的小环境,犹如点点绿洲,故也称之为“城市山林”.5、苏州的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狮子林6、奥姆斯台德:是美国园林学家,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首先把保护自然的理想付诸实现的人。

主要作品有纽约“中央公园”、“斐蒙公园”和华盛顿特区的国会山园林绿化等,开创性地提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7、天然山水园: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园冶:作者计成,成于明代,全面论述江南私家园林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局部处理的综合性著作。

8、文人园林:士流园林经进一步发展以赏心悦目为重点,形成侧重于寄托理想、陶冶情操和表现隐逸的风格,称之为文人园林,在文人园林中,受到书法绘画的影响,例如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准则是:“外师造化,内法心源”,也被作为古典园林设计的准则。

宋代园林中多有流杯亭的设置,象征(曲水流觞)。

9、舫:又称旱船,是一种船形建筑,又称不系舟,建于水边,前半部多是三面临水,船首一侧与岸相连,船体部分有石材构筑。

10、一池三山: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一池指太液。

中外园林史

中外园林史

中外园林史中国园林史一、中国古典园林概况萌芽时期夏~东周出现了囿,台,沼,苑生成时期秦汉出现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山水园林出现转折时期三国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寺观园林,中国园林体系完成全盛时期隋唐宋园林技术发展迅速,写意山水园发展迅速成熟时期元明清皇家,私家园林得到长足发展,三大私家园林区域的确立二、总论园林类型:构园方式: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从属关系:皇家,私家,寺观,陵寝,公园功能:综合性,专门性,专题性,纪念性,自然保护区体系:东方,西方,伊斯兰园林要素:山石,建筑,植物,水体,动物中国园林特点:1.本与自然,高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3.浓郁的诗情画意4.深邃高雅的意境三、萌芽时期(夏~东周)一.专有名词解释囿:蓄养动物观赏狩猎,在空地上种植树木,经营果蔬,开凿水渠作灌溉,还简单的建筑物与构筑物。

台:用土堆积而成的高台,沼:囿中水体建筑物二..填空与选择1.中国古典园林孕育完成于囿,台的结合2 狩猎与通神是中国古典园林最早具备的两个基本功能3 囿,台,沼的完美结合:灵台,灵囿,灵沼4.城郭建筑的确立的基本原则:四面三门,九经九纬,左祖(庙)右社,前朝后市,王室居中,前朝后寝5 .宫室建筑的完备:1).宫室制度2).明堂,辟雍6 .指导思想: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神仙7 .由囿发展到苑的建筑标志:台苑。

举例:姑苏台,荆台,章华台,丛台,冀阙,惠庄公宫室四、生成时期(秦汉)一.名词解释一池三山:最早出现在西汉,其中一池为太液池,三山为方丈,瀛洲,蓬莱二.选择与填空1. 秦代皇室宫苑:信宫(极庙),阿房宫,兰池宫2. 长安宫苑:长乐宫,未央宫(存在时间最长),建章宫,甘泉宫,上林苑,3. 洛阳宫苑:鸿池苑,上林苑,广成苑4. 两汉私家园林:王侯官僚的苑囿(梁孝王的兔园,梁冀的苑囿)富商巨贾的苑囿(袁广汉园,樊重园)5. 皇家园林的特点:广阔,壮丽,豪放6.假山的首创形式:土石的结合。

创造了石假山的记录在袁广汉园三.简答与综述1.简述秦汉园林概况初期为皇帝王侯富商所专有,建筑宏伟壮观,装饰穷其奢华,规划宏放。

园林史的现实意义

园林史的现实意义

园林史的现实意义
园林史是一门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学科,在现实中具有多重意义。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看,园林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利用方式。

通过对园林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个历史时期人类对园林的理解和运用,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继承传统园林文化。

其次,园林史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然环境,以及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园林史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时期人类对美化环境和利用自然的方案和技术,从而更好地认识到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依存。

此外,园林史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观察城市化、工业化等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绿化的策略和方法的角度。

通过对园林史的研究和借鉴,可以更好地促进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优美、更舒适、更健康的城市生活环境。

总之,在现代社会中,园林史作为一门跨学科学科,对于我们认识历史、自然、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园林史整理

园林史整理

一、名词解释1.园林:以山石,水体,建筑,植物为题材,遵循美学原理与科学规律,建造的可供人们游憩和玩赏的地域。

园林: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园林: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2、大内御苑:即皇帝的宅园,建制在皇城和宫城之内,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大内御苑;建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以内,紧邻皇居,便于日常临幸,西苑和慈宁宫花园和大明宫。

3、行宫御苑: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供皇帝偶尔游憩,静宜园和静明园和南苑。

4、离宫御苑: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畅春园和避暑山庄和圆明园和颐和园。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

不同点: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

5、文人园6、囿:人们对一定的地域用篱笆或墙加以范围,让天然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也可在其中空池筑台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

二、填空1、园林四要素:山、水、建筑、植物。

2、“一池三山”:太液池,蓬莱,瀛洲,方丈。

一池三山,其为创作池山的一种传统模式。

3、北京“三山五园”:1】玉泉山,静明园2】香山,静宜园3】畅春园4】圆明园5】万寿山,清漪园。

4、皇家园林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5、岭南四大园林:佛山梁园,顺德清晖园,余荫山房,东莞可园。

6、苏州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元),沧浪亭(宋内山外水)。

江南四大名园:南京的瞻园苏州的留园拙政园无锡的寄畅园。

中国四大名园:颐和园留园拙政园避暑山庄。

中国四大名园是: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

中国园林史

中国园林史

中国园林史第一章绪论园林: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园林: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第一节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人类社会的原始文明大约持续了二百多万年。

原始文明后期,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公社和人类聚居的部落。

人们把采集到的植物种子选择园圃种植,把猎获的鸟兽圈围起来养殖。

于是在部落附近及房前屋后有了果园、菜圃、兽场等在逐渐满足了人们祭祀温饱需要之后,其中某些动、植物的观赏价值日益突出,园林由此得到孕育,进入萌芽状态。

原始文明后期的园林萌芽状态的特点:1、种植、养殖、观赏不分;2、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3、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赏功能,所以不可能产生园林规划。

第二阶段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此阶段内,园林经历了萌芽、成长而臻于兴旺的漫长过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最后终于三分天下,形成具有一定的国家地域范围、一定的造园思想与规划方式、一定的园林类型和形式,风格特征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⑴欧洲园林体系:基督教的《圣经》里记载的“伊甸园”;《旧约·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

⑵伊斯兰园林体系:《古兰经》中的“天园”的旖旎风光:长久不浊的“水河”、滋味不变的“乳河”、味道纯美的“酒河”、清澈见底的“蜜河”。

⑶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瑶池”和“悬圃”;文字记载的“囿”、“圃”。

第二阶段园林的特点:⑴绝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所私有;⑵主流是封闭型、内向型的;⑶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的愉悦,没有体现所谓社会、环境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园类型●按构园方式分:●规则式园林自然式混合式●按园林的从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贵族)园林寺观园林陵寝园林公园●按园林的功能区分:●综合性专门性专题纪念性自然保护区●按园林的国别分:●中国英国法国。

世界景园历史阶段划分●第一阶段:萌芽时期●原始社会:●第二阶段:形成时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特点:●一、直接为少数统治者所有●二、封闭的内向型的●三、追求视觉效果和精神享受为主,并不体现社会和环境效益●四、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第三阶段:发展时期●工业社会:●特点:●一、除去私人所有的园林外,还出现政府出资建设,属于政府所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二、规划设计已摆脱私有的局限性,由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三、不仅追求视觉效果和精神享受,同时注重体现社会和环境效益。

●四、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第四阶段:多元化兴盛时期●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特点:●一、私有园已不占主导地位,区域性的公共景园和绿化保护带建设成为每个国家和城市的重点,并确立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二、景园绿化以创造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为根本目的,景园领域进一步拓展;●三、景园艺术已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联合协作,公众参与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四、注重科学的、量化的、有针对性和预测性的景园系统设计,并建立了相应的方法学、技术学、价值观体系。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以古希腊、古埃及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代表●伊斯兰园林:以古巴比伦、古波斯为渊源,以印度、西班牙中世纪园林风格最为典型●中国园林:●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诗画的情趣●意境的蕴涵中国传统景园发展概述公元前11世纪—公元19世纪●经济上以血缘家族的地主小农经济为主体,工商业经济始终处于附庸的地位●政治上的君主集权,依靠封建礼制与官僚机构相结合的国家机器,有效的控制着全国的广大地域●儒家倡导的以礼让为中心的封建秩序、尊王攘夷的大一统思想,始终占着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三者的平衡与再平衡促成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使得中国古典园林持续演进●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期● 1.生成期——殷、周、秦、汉(公元前11世纪—220年) 春秋、战国、秦汉是发展期● 2.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20——589年)● 3.全盛期——隋、唐朝(589——960年)● 4.成熟期——宋、元、明、清初(960——1736年)● 5.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1736———1911年)●若从宏观的、总体的高度来加以审视,宋代以前的一段,造园思想与造园技术均展示其十分活跃的态势,两者同步发展、相辅相成。

园林的演进充满了向上的活力和旺盛的生机,有时甚至呈现为波澜壮阔的局面。

宋代以后的一段,园林的演进则显示更多的平和、稳重,仿佛江河之缓缓流淌,积淀了辉煌灿烂的成就,同时也缓慢的暴露其由平稳而趋于衰减的势头。

造园技术得到长足发展,造园思想却相对的日益萎缩。

到成熟后期,技术失去了思想的支撑,园林终于脱不开其衰微的命运。

●三大类型中,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乃是最成熟因而也是最具个性的两个类型。

●经济、政治是制约园林发展的根本因素;经济结构、政治体制的运作运作相应地也就成为园林演进地主要推动力量。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封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其内容的深度‘而言,涉及到文化的所有层面—物态层的文化、制度层的文化、心态层的文化;就其内容的广度’而言,它包涵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三个主要领域—宫廷文化、士流文化、市民文化●科技之与园林有关者,主要表现在建筑、植物、筑山、理水这四个造园要素上面。

中国古典园林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园林的规模,由大而小∙2园林的景观,由单纯的粗放宏观逐渐成为以精致的微观为主∙3园林的创作方法由单纯的写实,逐渐过渡到写实与写意相结合,最终转化为以写意为主∙4园林的范山摹水,早期为单纯的“再现”大自然山水风景,两晋南北朝至宋代则是通过直观的方式而“表现”大自然山水风景。

∙5园林的人工要素与自然诸要素的关系,早期园林的自然诸要素始终占着主导的地位。

后来,人工要素比重大为增加,妙造自然的主旨多少有所削弱。

●一)皇家园林●1、概述●又称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

园林作为物质财富和艺术创作,首先用来满足封建统治阶级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要求。

●皇家园林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金碧辉煌,建筑体形高大,表现了封建帝王拥有四海的权威。

●皇家园林按照不同的使用情况分为:●①大内御苑→(如西苑)位于城内,紧邻皇居,便于皇帝日常游憩。

●②行宫御苑→位于城郊风景优美的地方,供皇帝游憩或短期停留。

●③离宫御苑→(如圆明园)位于远离都城的风景区,皇帝可长期居住并处理朝政。

●皇家园林的分布●西安→(包括陕西省南部)是西周、秦、汉、隋、唐建都的地方,伴随着城市和宫殿的建设,也兴建了大量的皇家苑囿。

是我国造园艺术滋生的摇篮。

如上林苑规模达300多里。

●洛阳→古代重要都城之一,有洛水、伊水贯城,有利于引水造园,气候温暖,适合花木滋长。

隋唐在此建西苑。

●●开封→(宋称汴梁)作为北宋都城,建有艮嶽、金明池。

●北京→在城内,元朝开太液池,明清扩建太液池为西苑。

在西北郊,建有畅春园、静明园、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还有香山行宫。

还在承德建造的离宫避暑山庄。

●皇家园林的特点●①规模宏大●②园址选择自由●③建筑富丽●④浓重的皇权象征寓意●⑤全面吸收江南园林的诗情画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广泛引进江南园林的造园技艺。

●b、再现江南园林的主题。

●c、仿制复制名园。

例如清漪园内的惠山园,系仿无锡寄畅园;避暑山庄的狮子林,系再现苏州狮子林。

私家园林(府宅园林)∙1、概述∙又称园、园亭、园墅、池馆、山庄、别业、草堂等。

∙私家园林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且居住和游览合一。

园林色彩淡雅素净,表现主人悠游林下,寄情于山水之中的心态。

∙私家园林按照内容和形制的不同分为:∙①宅园→一般依附于邸宅。

或紧邻邸宅后部呈前宅后院格局;或位于邸宅一侧成跨院。

∙②游憩园→单独建置,不依附邸宅。

∙③别墅园→建在郊外山林风景地,供园主人避暑、修养或短期居住。

∙3、私家园林的分布∙私家园林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比较集中的地方有:∙北方→北京∙南方→苏州、扬州、杭州、南京等。

私家园林的特点●①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亩至十几亩,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

造园家的主要构思是“小中见大”,即在有限的范围内运用含蓄、扬抑、曲折、暗示等手法来启动人的主观再创造,曲折有致,造成一种似乎深邃不尽的景境,扩大人们对于实际空间的感受。

●②大多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筑,构成一个个景点,几个景点围合而成景区。

●③以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园林主要功能。

●④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能诗会画,善于品评,园林风格以清高风雅、淡素脱俗为最高追求,允溢着浓郁的书卷气寺观园林●1、概述●即佛寺、道观和宗祠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部附属的园林环境。

●寺庙园林最晚出现于东晋太元年间(公元376-396),僧人慧远在庐山营造东林寺。

其后寺庙园林的营造几度繁荣。

寺庙园林小则只有方丈之大,大者也可延绵数百里。

例如五台山、普陀山、武当山就是著名的宗教胜地。

●寺观布局大体依轴线布置,但并不刻板,因势随形,庭前常有古木参天,周围栽植成片松竹。

●寺观园林的分布寺观园林相对集中在佛、道两教比较流行的地区。

且多建在自然环境优美的山林地带,因而寺观园林多与自然风景区融为一体。

“天下名山僧占多”,“深山藏古刹”寺观园林的特点①在性质上,它不同于禁苑的专供君主享用和宅园的属于私人专用,而是面向广大的香客、游人,除了传播宗教以外,带有公共游览性质。

∙②相对来说,寺庙园林具有较稳定的连续性。

一些著名寺观的大型园林往往历经若干世纪的持续开发,不断地扩充规模,美化景观。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交织,使寺庙园林包含着历史和文化的价值。

∙③在选址上,寺庙则可以散布在广阔的区域,使寺庙有条件挑选自然环境优越的名山胜地,“僧占名山”成为中国佛教史上带规律性的现象。

寺庙园林的范围可小可大,伸缩的弹性极大,寺庙园林小者往往处于深山老林一隅的咫尺小园,取其自然环境的幽静深邃,以利于实现“远者尘世,念经静修”的宗教功能。

大者构成萦绕寺院内外的大片园林,甚至可以结合周围山水风景,形成大面积的园林环境,形成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

∙④由于寺庙园林主要依赖自然景貌构景,在造园上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设计手法。

我国园林的类别(按地域文化)●江南园林:●指的是分布在长江三角洲一带,历史上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私家园林。

●其主体为明清时期江南一带的私家园林。

主要以苏州、扬州、杭州、无锡、常熟、南京、湖州、上海等城市为主。

其中又以苏州和扬州最为著称。

●我国南方山清水秀,气候温和,经济文化发达,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地域文化上的优势,有助于形成秀丽而又多样化的江南园林艺术风格。

●江南园林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略感局促。

●(1)苏州→●春秋时是吴国首都,隋朝开运河变为重要商埠,到明清,随着农业、手工业的长足发展,成为江南头等富庶之地。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私家园林兴盛原因----●一方面,经济的繁荣必然促进文化的发展,清代考中状元的人数为全国之最。

这些人一旦官场失意或告老还乡,便修宅筑园,休养生息,致使造园之风极盛。

●另一方面,苏州地处江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①引水:河道纵横、水网交错,为庭园引水提供方便条件。

●②花木:土地肥沃、气候温暖,适合花木生长。

●③叠石:附近盛产湖石、黄石等,为叠石提供条件。

●因此,明清时期苏州成为私家园林的集中地,造园之风达300余年之久。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

●(2)扬州→●扬州虽然不是都城,但地理条件优越,南有长江,东临运河,是南北交通枢纽,隋唐起就十分繁华,到了清代盐业繁荣,盐商利用清政府给予他们的特权—盐引制,通过垄断经营,贱买贵卖等手段巨富,是不折不扣的官商。

垄断两淮盐业的八大商总都聚集在扬州。

为了巴结讨好清政府,利用皇帝南巡江南之际,大肆造园,供皇帝玩山游水,瘦西湖两岸一时园林连成片。

●扬州地处南北之间,融合了南北造园的艺术手法,工艺细部既有南方的秀丽精细,造型线条又有北方的厚重率直,形成了北雄南秀的独特园林风格。

●●江南园林叠山石料品种很多,以太湖石和黄石两大类为主,手法多样,技艺高超。

园林花木种类繁多,以落叶树为主。

园林建筑个体形象玲珑轻盈,具柔媚气质。

园林空间丰富。

园林景观恬淡雅致。

●文化底蕴深厚,艺术格调高雅,造园技巧精湛●①园林规模较小,个性主题突出●②园林小巧别致,色彩朴素淡雅●③寄情山水园林,满足诗画雅逸北方园林∙建筑形象稳重敦实,具刚健之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