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焦虑性心理障碍概述
焦虑障碍ppt课件
案例二:社交焦虑障碍
总结词
社交焦虑障碍表现为在社交场合出现强烈的恐惧和紧张感,影响个人正常的人际交往。
焦虑障碍ppt课件
目 录
• 焦虑障碍概述 • 焦虑障碍的成因 • 焦虑障碍的诊断与评估 • 焦虑障碍的治疗 • 焦虑障碍的预防与自我管理 • 焦虑障碍的案例研究
01
焦虑障碍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 ,主要表现为持续的、过度的担 忧和恐惧,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 和工作。
特征
焦虑障碍的主要特征包括紧张不 安、易怒、过度警惕、恐惧和忧 虑等情绪反应,以及自主神经系 统功能亢进的身体症状。
感谢观看
心理因素
个性特征
如自卑、完美主义、依赖性强等个性特点,可能增加个体患焦虑 障碍的风险。
认知模式
对危险和威胁的过度估计、悲观主义等认知模式可能导致焦虑情绪 的产生。
心理创伤与童年经历
早期心理创伤或不良的年经历可能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增加焦 虑障碍的风险。
03
焦虑障碍的诊断与评估
诊断标准
01
02
物理治疗
如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等,在 某些情况下可能对缓解焦虑症状
有帮助。
05
焦虑障碍的预防与自我管 理
预防措施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 眠,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有助于降 低焦虑的发生风险。
学习放松技巧
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有助 于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变态心理学讲课提纲
2、意志障碍 包括意志病理增强、意志减弱、意志丧失。 3、行为动作异常 (1)随意动作异常,包括木僵、蜡样屈曲、 违拗症、被动服从、刻板动作、作态等。 (2)意志和其他行为异常,包括强迫动作、 兴奋性行为等。
五、意识障碍与智力障碍 1、对外界的意识障碍 ①昏迷状态、昏睡状态、浑浊状态、意识 模糊、意识朦胧(包括神游症、梦游症) ②自我意识障碍,包括人格解体、交替人 格、双重人格及多重人格等。 2、智力障碍
五、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1、基本观点:强调心理异常的多维度因 素,认为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 因素导致了心理异常的产生,主张从三 方面去分析和矫治心理的异常。 2、贡献与不足
心理病理学
一、感知障碍 1、感觉错幻:①错觉;②幻觉 2、感知综合过程障碍:①空间知觉综合障 碍,如视物变形症、视物错位症。②时 间关系综合丈障碍,如时间飞逝、时间 停滞不前、非真实感等。③自身的知觉 综合障碍,如自身躯体结构的变形等。
3、两种动力学理论的比较 ①共同点 ②异同点 ③各种的贡献与不足
三、行为认知模式
1、行为主义理论 ①基本观点:强调环境及后天的学习在 行为获得中的作用,认为行为的异常是 不良学习的结果。主要原理包括经典条 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和模仿原理等。 主张通过行为学习和行为矫正的方法来 改变人的情绪和行为。 ②贡献与不足
维持因素: 1.随意停药; 2.病人角色的强化; 3.社会歧视
四、诊断与防治
1、特点 特点:①有重精神病症状;②社会功能 发病期基本丧失;③部分有人格改变; ④无自知力;⑤需要药物长期治疗。 2 . 诊断标准(见精神病诊断手册) 3、防治:三级防治
五. 案例分析
案例一: 案例二: 思考:怎样区别妄想症和妄想型精神分裂 症?
焦虑障碍名词解释
焦虑障碍名词解释焦虑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指的是个体在面临真实或想象的危险或威胁时,出现过度担心、害怕、紧张和不安的情绪。
这种情绪的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焦虑障碍包括多种类型,如广义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特定物质恐惧症、强迫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这些障碍的症状、病因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广义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焦虑障碍之一,主要特征是长期持续的、无法控制的过度担心和紧张。
个体通常对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产生过度担忧,担心未来发生的事情,对各种可能的危险情况感到恐惧。
广义焦虑障碍还常伴有其他症状,如肌肉紧张、疲劳、睡眠障碍和注意力集中困难等。
社交焦虑障碍是指在社交场合中,个体对他人的评价和评判感到极度恐惧和焦虑,认为他人会对自己的言行和外貌加以批评或嘲笑。
这种焦虑可能会导致个体避免社交场合,不愿意与他人进行正常交往,严重影响社交能力。
特定物质恐惧症是指个体对特定物体或情境产生过度恐惧的症状,如恐高症、恐鸟症等。
个体在接触到特定物体或情境时会出现剧烈的焦虑反应,甚至伴有恐慌症状。
强迫症是一种由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组成的疾病。
个体会被困扰于重复、不必要的思维,为了消除焦虑,会进行一些强迫性的行为,如反复洗手、检查门窗是否关好等。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经历过创伤性事件后,个体长时间受到创伤经历的困扰,出现持续性的回忆、噩梦、避免刺激和高度警觉等症状。
这种障碍会对个体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焦虑障碍的发病原因可能涉及遗传、环境和生化因素。
遗传因素可能使个体对焦虑情绪更敏感;环境因素可能包括童年时期的不良经历和家庭气氛;生化因素可能涉及大脑中神经递质的不平衡。
治疗焦虑障碍的方法包括心理疗法和药物治疗。
心理疗法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等,旨在帮助个体改变消极思维和行为模式、增强应对能力和自信心;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以减轻焦虑情绪和症状。
总之,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对个体的生活和工作能力造成很大的影响。
焦虑性人格障碍的特征与干预
焦虑性人格障碍的特征与干预焦虑性人格障碍(ANPD)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以人格内外表现的持续性焦虑和担忧为主要特征。
本文将介绍焦虑性人格障碍的特征以及现有的干预方法。
一、特征描述焦虑性人格障碍的个体在行为、情绪和认知上表现出以下特征:1. 过度担心和紧张:焦虑性人格障碍个体往往表现出过度担心和紧张的情绪,常常担心自己的表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各种事情的结果。
2. 自卑和不安全感:焦虑性人格障碍个体通常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缺乏信心,对待他人的批评和否定过度敏感,容易因此产生自卑感和不安全感。
3. 完美主义和过分自律:焦虑性人格障碍个体常常要求自己完美无缺,并过分自律,没有容忍自己的错误和不完美的能力。
4. 固定的行为模式:焦虑性人格障碍个体倾向于坚持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对变化持抵触态度,并在面对新事物和未知情况时表现出明显的焦虑。
二、干预方法针对焦虑性人格障碍,可以采取以下干预方法:1. 药物治疗:医生可以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药物治疗,如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但要注意,药物治疗只是缓解症状的一种手段,并不能根治该障碍。
2.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是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用于改变焦虑性人格障碍个体的消极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促进积极健康的心理变化。
此外,心理治疗还可以包括情绪调节技巧、应对策略等。
3. 社交支持:提供良好的社交支持对于焦虑性人格障碍个体尤为重要。
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求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减少焦虑情绪,提高自信和安全感。
4. 生活调整:焦虑性人格障碍个体可以通过个人行为的改变来减轻焦虑症状。
例如,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进行适度的身体运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等。
5. 自我管理:焦虑性人格障碍个体可学习一些自我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情绪调节等,以应对焦虑情绪的发作和控制。
三、结语焦虑性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对个体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
第五章 焦虑障碍(神经症)
第五章焦虑障碍(神经症)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学习神经症及有关焦虑障碍的内容。
课时安排:讲解6课时,讨论2课时重、难点:神经症和焦虑障碍教学目标:掌握神经症的基本概念,着重了解焦虑障碍。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多媒体教学第一节神经症概述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本障碍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
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
各种神经症性症状或其组合可见于感染、中毒、内脏、内分泌或代谢和脑器质性疾病,称神经症样综合征。
CCMD-3将神经症分类如下:(1)恐惧症(包括场所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和特定的恐惧症);(2)焦虑症(包括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3)强迫症;(4)躯体形式障碍(包括躯体化障碍、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症和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5)神经衰弱;(6)其他或待分类的神经症。
一、神经症的发病原因目前人们倾向于用多病因模式来解释神经症的发病及转归,其中包含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并认为神经症是一组异源性疾病。
神经症的发生有内在的基础和外在的条件,内在素质的缺陷被认为是病因因素,外在的精神刺激是重要的促发因素。
1、外在因素主要指生活事件、应激和社会支持。
有不少研究提示神经症的发生与生活事件有关,患者本人也倾向于将疾病的原因归于社会心理刺激或不良事件。
神经症发生的扳机假说认为,对于具有易感素质的个体来说,生活事件可作为神经症发病的促发因素。
大量的研究表明,重大生活事件与神经症的发病相关。
与正常人相比,神经症病人在发病或症状复发前的一段时间内经历乐严重的生活应激。
此外多项研究指出,神经症患者在遭遇应激事件后社会支持源贫乏,从而导致应激反应的持续时间延长和应激强度的增加。
2、内在因素主要指人体的人格和遗传学特征。
有些研究指出,神经症患者的生活事件并不比正常人多,只是由于他们对生活事件更易感,致使较低水平的应激即可致病。
第五章心境障碍
(徐俊冕等 1983)
继发于身体疾病的抑郁障碍
内科住院者 外科住院者 癌症住院者 中风后 心肌梗塞后 帕金森症 糖尿病住47% 45% 39% 40.43% 74.47% 35%
单相和双相图示
单相 双相
躁狂相
情感 思维 动作语言
抑郁相
高涨 欣快 低落 忧伤 联想快 联想慢 增多 减少
临床分型
轻躁狂 躁狂症 双相障碍 轻度抑郁 抑郁症 环性心境障碍 恶劣心境
临床分型—轻度抑郁
抑郁症状较轻 一般无生物性症状 无精神病性症状 社会功能无明显受损
临床分型—抑郁症
抑郁症状明显 (中重度) 可伴有精神症状:幻觉、 可伴有精神症状:幻觉、妄想 生物性症状 :晨重晚轻、体重下降、 晨重晚轻、体重下降、 性欲减退等
抑郁症与焦虑症共病
58%惊恐发作合并抑郁 Panic disorder PTSD 48%PTSD合并抑郁
42%特殊恐惧合并抑郁
Specific phobia
GAD 58%GAD合并抑郁
Depression
SAD 37%SAD合并抑郁 OCD 37%OCD合并抑郁
抑郁障碍的特殊类型
季节性抑郁障碍(秋冬季) 产后抑郁症(产后4 产后抑郁症(产后4周内起病) 更年期抑郁症
躯体症状
交感神经亢进的症状 食欲增加 性欲亢进 睡眠需求减少
其他症状
主动和被动注意力均有增强 但不能持久,易被周围事物所吸收( 但不能持久,易被周围事物所吸收(随境转 移) 可有片断幻觉、 妄想( 可有片断幻觉 、 妄想 ( 夸大观念或夸大妄 想)
第五章:焦虑障碍
– 认知学派的观点
在以上行为主义观点的基础上,学者们提出了惊恐发作的认知模型。这一 模型的要点是惊恐障碍的患者对自己的 躯体感受过度敏感,并易于对这些 感受作出灾难化的解释和评价。例如,患者出现心跳加 快时,就可能草率 地下出结论———“我得了心脏病”;或者仅仅有些头晕,就会认为“我 将 会晕倒”。这种灾难化的想法,可导致更多的焦虑性躯体症状,而这些 躯体症状又可激发 更可怕的想法,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并最终出现惊 恐发作
9
• 患病率 • 美国:
– 社交恐怖症终生患病率:11.1%(男)和15.5% (女) (Magee,1996) – 特殊恐怖症的终生患病率大约为 11% (其中男性 7% , 女性16%) ( Keller,1994) – 广场恐怖症终生患病率为 5.3% (其中女性约占 75% ) ( Keller,1994) 中国: –全国12地区调查时点患病率为0.059‰ (1986,1978以前 无此诊断)
12
• 三个特点:
1、焦虑症状 担心昏倒,或失去自控;植物性神经功能激活 的表现;惊恐发作 2、焦虑均在特定情境中发生 人群拥挤的场合、封闭场所、难以立即逃到安 全的地方等情境 3、回避行为 立即从恐怖情境中逃走或回避恐怖情境
13
社交恐怖症 (social phobias)
– 对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具有持久的强烈恐惧和 回避行为 – 恐惧的对象可以是某个人或某些人,也可以相 当泛化,如恐惧被别人注视 – 恐惧自己会做出丢脸的言谈举止或表情尴尬
32
1、概述
广泛性焦虑:对多种事件或活动 (例如工作或学习)呈现出过分的 焦虑和担心(一种提心吊胆地等待 和期待),患者感到难以控制自己 不去担心。
33
• 患病率 一般:2%-5% 我国:1.48‰ (1986) • 共病: – 其它焦虑障碍 (如恐怖症和惊恐障碍) – 抑郁障碍
第五章 焦虑性心理障碍概述
第五章焦虑性心理障碍焦虑性心理障碍,又称神经官能症,这类心理障碍的共同特征是:焦虑是其核心的症状,而内心的矛盾冲突是其主要的原因。
具体来说,焦虑性心理障碍包括各种神经症、身体症状性障碍和解离型异常等。
本章将围绕这三类心理障碍进行讨论,分别阐述其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同时对焦虑性心理障碍的一般成因及治疗取向给予概括。
一、焦虑障碍(一)焦虑和焦虑障碍什么是焦虑,心理学和精神医学上至今没有精确的定义。
一般认为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担心、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
美国的迈耶—格罗斯等人从临床的角度对焦虑做了较为完整的描述,他们把焦虑反应看作是带有不愉快情绪色彩的正常的适应行为,把它们描述为包含着对危险、威胁和需要特别努力但对此又无能为力的、苦恼的、强烈的预期。
在生理上表现为: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增加,肾上腺素输出量提高,血压和心率增强,皮肤出汗,面色苍白,口干,呼吸加深、加快,肌肉失去弹性,大便和小便的频率增加等。
如果这种状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那么坐立不安的运动就开始,而且会进一步影响到消化和睡眠。
因此,个体出现焦虑这种情绪状态时,一般都伴随有生理、行为及认知方面的异常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感到焦虑、担忧和害怕。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情绪反应是恰当的,不会造成身体和心理的损害,甚至有利于我们的生存。
焦虑、担忧和害怕,作为应激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正常的反应,仅在反应过分强烈或焦虑体验与事实严重不相符时,才会产生危害。
例如,在荒野里遇见一只老虎时,我们会感到焦虑,体验到紧张和害怕,这种反应完全是有益的,它能激发和调动个体能量以应付外来的突发事件对生命的威胁,从而增加个体生存和延续的机会;但如果我们在动物园里看到了关在铁笼里的老虎时,也会产生类似的反应,那这种反应是过分的、有害的。
当焦虑严重、持续且破坏到正常的生活时,就可能是焦虑障碍的前兆。
焦虑障碍是以焦虑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具体表现为持续性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但此状态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惊恐程度与现实事件不相称。
第五章:焦虑障碍
有些女性惊恐障碍患者报告说她们在 行经前期和产后的焦虑症状更严重 (2001)。原因可能是卵巢激素,特 别是黄体激素,对惊恐障碍的易致病 性有影响。
认知理论:认为容易惊恐发作的人们 (1)十分关注自己的躯体感觉; (2)错误地理解这些躯体感觉; (3)思考问题时倾向于夸张和灾难化。 认为躯体症状会导致有害结果的信念被命 名为焦虑敏感性。与焦虑敏感性低的人比, 焦虑敏感性高的人更容易患惊恐障碍,惊 恐发作频率更高,或者时间更长。
三个特点:
1、焦虑症状
担心昏倒,或失去自控;植物性神经功能激 活的表现;惊恐发作 2、焦虑均在特定情境中发生 人群拥挤的场合、封闭场所、难以立即逃到 安全的地方等情境 3、回避行为 立即从恐怖情境中逃走或回避恐怖情境
特殊恐怖症(specific phobias)
又译特定恐惧症,更符合人们对恐惧的认识。 指对存在或预期的某种特殊物体或情境 而出现的不合理焦虑
惊恐发作 发作常突然产生 l0分钟左右到达高峰 通常持续20一30分钟 极少超过1小时 通常每周1一2次
病程: 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 或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CCMD-3) 预后 约50%患者完全缓解,20%基本无变化 病前功能状况良好,症状持续时间短暂者,大 多预后较好。 共病 抑郁症、其它焦虑障碍 (如广泛性焦虑、广场 恐怖症、其他恐怖症等)
2、诊断分类
DSM-IV中焦虑障碍的主要类型
惊恐障碍(伴有或不伴广场恐怖) 广场恐怖(无惊恐障碍) 特殊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 强迫症 广泛性焦虑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CCMD-3中神经症的主要类型 恐惧症(恐怖症) 场所、社交、特定恐惧症 焦虑症 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 强迫症 除惊恐障碍之外,病程要求: DSM-Ⅳ -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 CCMD-3 -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
焦虑性人格障碍的不同表现与症状
焦虑性人格障碍的不同表现与症状焦虑性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具有一系列特定的表现和症状。
本文将对焦虑性人格障碍的不同表现与症状进行探讨。
一、过度紧张担忧焦虑性人格障碍患者往往表现出过度的紧张和担忧。
他们常常担心一切事情的发展,包括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
这种过度的担忧会导致他们难以放松、难以专注,甚至出现失眠等睡眠问题。
二、对批评和否定过度敏感焦虑性人格障碍患者对外界的批评和否定非常敏感,往往过度解读他人的意图。
他们会认为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都是负面的,会轻易地被批评击垮,因此对自己的表现感到不安和焦虑。
三、社交焦虑焦虑性人格障碍患者往往对社交场合感到极度的不适。
他们害怕与陌生人交流,害怕被他人评价,因此往往避免社交活动。
他们对自己的社交技巧缺乏信心,常常有公众场合尴尬的感觉。
四、过分依赖他人焦虑性人格障碍患者往往过度依赖他人,不敢独立面对生活的挑战。
他们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总是担心自己不能应对困难。
因此,他们需要他人的支持和鼓励,否则会产生强烈的焦虑感。
五、完美主义焦虑性人格障碍患者常常以完美主义的标准要求自己。
他们追求完美,对一切事情都要求做到最好,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当无法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时,他们会感到沮丧和焦虑。
六、低自尊焦虑性人格障碍患者通常具有较低的自尊心。
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持怀疑态度,经常把自己看作是不合格、不成功的人。
这种自卑心态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焦虑和压力。
七、过度谨慎焦虑性人格障碍患者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表现出极度的谨慎。
他们害怕犯错,害怕做出错误的决策,因此在做决策时常常犹豫不决。
这种过度的谨慎让他们感到极度的不安和焦虑。
八、生活质量下降焦虑性人格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他们常常无法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整天陷入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中。
他们的人际关系也常常受到影响,往往难以建立和保持健康的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焦虑性人格障碍表现出一系列特定的表现和症状,包括过度紧张担忧、对批评和否定过度敏感、社交焦虑、过分依赖他人、完美主义、低自尊、过度谨慎以及生活质量下降等。
焦虑性人格障碍的特征与辅导
焦虑性人格障碍的特征与辅导焦虑性人格障碍(Anxious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持续和普遍的焦虑、不安和紧张情绪。
这种障碍常常影响个人的生活和人际关系,因此,了解焦虑性人格障碍的特征以及有效的辅导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I. 焦虑性人格障碍的特征焦虑性人格障碍的特征体现在以下方面:1. 过度忧虑:患者往往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过分担心和忧虑,无法轻松应对日常压力。
2. 自我质疑:焦虑性人格障碍患者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容易感到自卑和无助。
3. 完美主义:他们对自己和他人都有非常高的期望,追求完美,但却对自己的表现过度挑剔。
4. 社交困难:焦虑性人格障碍患者常常害怕与他人交往,担心自己的社交能力不足和被他人拒绝。
5. 与抑郁障碍的关联:一部分焦虑性人格障碍患者同时伴有抑郁症状,如消极情绪、对未来的绝望等。
II. 辅导焦虑性人格障碍的方法针对焦虑性人格障碍患者的特点,以下是一些辅导方法的建议:1. 调整认知: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过于担心和忧虑的倾向,通过认知重构等技术,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
2. 深度放松:教导患者一些深度放松和冥想练习,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情绪和恢复内心平静。
3. 行为疗法:通过行为暴露和行为实验等技术,逐渐帮助患者面对和应对他们担心的情境,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
4. 情绪管理:帮助患者学会辨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通过情绪调节训练来控制焦虑情绪的表达和影响。
5. 社交技巧训练:通过角色扮演、社交训练等方式,帮助焦虑性人格障碍患者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III. 辅导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焦虑性人格障碍的辅导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尊重患者:与患者保持平等和尊重,建立信任关系,对其情感和困扰进行积极倾听和理解。
2. 个性化辅导方案:根据每个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灵活调整和选择适合的技术和方法。
3. 长期支持:焦虑性人格障碍通常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支持,辅导师应与患者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持续关注和帮助他们。
医学心理学第五章情绪
荷尔蒙与情绪
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各种 荷尔蒙来调节情绪,如肾 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皮质醇等。
免疫系统与情绪
情绪状态可以影响免疫系 统的功能,长期的负面情 绪和压力可能导致免疫抑 制和疾病易感性增加。
情绪的心理机制
情绪的认知理论
04 情绪的评估与测量
情绪的自我评估
自我报告法
通过问卷、量表等书面形式,让被试者描述自己 的情绪体验,从而对其情绪进行评估。
日记法
要求被试者记录一段时间内自己的情绪变化,以 便了解其情绪的波动情况。
回忆法
让被试者回忆过去的情绪经历,并对其情绪进行 评估。
情绪的他人评估
观察法
01
通过观察被试者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声音语调等非言语信
注意部署
选择性地关注某些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以影响 情绪体验。例如,专注于积极方面而忽视消极方 面。
表情抑制
通过控制面部表情、声音和身体语言来抑制情绪 表达。例如,保持冷静和镇定的外表,尽管内心 感到焦虑或愤怒。
情绪的他人调节
情绪感染
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情绪表达,从而引发相似的情绪反应。例 如,看到别人笑,自己也会感到开心。
情绪的社会建构理论
情绪的产生与个体对情境的认知评价 有关,不同的评价会导致不同的情绪 体验。
情绪是在社会互动中建构的,受到文 化、社会规范和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 响。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情绪被视为动机的源泉,能够激发和 维持行为,不同的情绪对应着不同的 行为倾向。
情绪的神经机制
情绪的大脑回路
大脑中的多个区域共同参 与情绪的处理和调节,包 括杏仁核、前额叶皮层、 扣带回等。
第五章 心境障碍
编辑版pppt
16
五、认知观点
• 1. 习得性无助:Sligman提出抑郁症的习得性无助模型,指出与习得 性无助一样,抑郁症是对不能逃脱(或看起来不能逃脱)的应激源的反 应。
• 2. 无望理论:Abramson认为当一个人相信应激不可控制,负性事件 会持续存在或再度发生,而自己对之毫无办法时,他就会变得无望,从 而导致抑郁。 他根据这一理论,又提出了著名的归因假设:如果一个人将负性事件归因 为自身的、整体的和持久的原因,而将正性事件归因于他人的、局部的 和暂时的原因,那么他便很可能变得无望,从而便会患抑郁症。
• 2. 更年期抑郁症(menopause depreion):首 次发生在更年期,女性多件,常有某些诱因,多有 消化、心血管和自主神经系统症状。早起表现为神 经衰弱症状,而后出现各种躯体不适。患者明显抑 郁,常悲观消极的回忆往事、对比现在和忧虑未来。 焦虑、紧张和猜疑是本病的重要特点。
编辑版pppt
编辑版pppt
24
恶劣心境
• 诊断标准:以持久而轻度至中度的抑郁为主要临床相, 有下列7项中至少3项:⑴兴趣减退,但未丧失;⑵对 前途悲观失望,但不绝望;⑶自觉疲乏无力或精神不 振;⑷自我评价下降,但愿接受鼓励和赞扬;⑸不愿 主动与人交往,但被动接触良好,愿接受支持和同情; ⑹有想死的念头,但又顾虑重重;⑺自觉病情严重难 治,但主动求医,希望能治好。
编辑版pppt
21
三、双相情感障碍
• 1. 目前发作以躁狂和抑郁症状混合或迅 速交替(即在数小时内)为特征,至少 持续2周躁狂和抑郁症状均很突出;
• 2. 以前至少有1次发作符合某一型抑郁 标准或躁狂标准。
编辑版pppt
22
四、持续性心境障碍
心理学每章知识点
心理学每章知识点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理论。
以下是心理学的每章知识点的概述,以及每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和应用。
第一章:心理学的历史和方法学在这一章中,学生将了解心理学的起源、发展和研究方法。
重要的知识点包括心理学的不同流派和学派、研究设计和方法、伦理原则和数据分析。
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心理学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心理学研究的应用价值。
第二章:神经科学和生物心理学这一章主要介绍神经系统和大脑对行为和思维的影响。
学生将学习大脑的解剖结构、神经元的功能以及神经递质的作用。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大脑如何控制我们的行为、思维和情感,并了解神经系统的疾病和障碍。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感觉与知觉是我们获取和理解世界信息的过程。
这一章介绍了感觉系统、感觉心理物理学以及知觉的构造。
学生将了解到感觉和知觉如何被我们的感官器官、大脑和心理过程所影响。
这些知识对于理解人类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过程以及知觉错觉的形成非常重要。
第四章:意识和觉醒这一章主要涵盖人类意识和觉醒的研究。
学生将学习到意识的定义、意识状态的变化和意识的神经基础。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意识状态(如睡眠、梦境、催眠和药物影响)对我们的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第五章:学习学习是心理学中的关键概念,它涉及到我们如何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这一章将介绍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认知学习的理论和实践。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学生理解人类学习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原理来改善教育和培训方法。
第六章:记忆记忆是指我们将信息存储和检索的能力。
这一章将讨论记忆的组织、存储和检索过程。
学生将了解到记忆的类型、记忆的修正和记忆问题的原因。
这些知识对于学生理解记忆是如何影响学习、决策和问题解决的过程非常重要。
第七章:思维和语言思维和语言是我们生成和表达思想的工具。
这一章将介绍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思维错误,并探讨语言的组织和发展。
焦虑障碍概述培训材料
• 焦虑障碍可导致患 者受教育程度低、 收入低甚至失业
广泛性焦虑
抑郁症
惊恐障碍
强迫症
社交焦虑症
创伤后应 激障碍
惊恐障碍
(Panic Disorder, PD)
概念
惊恐发作是一种突然出现的强烈的恐惧体验,往往伴有心悸、 急促、头晕、震颤及出汗等多种躯体生理症状,有时伴有濒死感。 发作常无明显诱因,可以突然出现和消失,持续时间较为短暂, 症状约持续5-20分钟,常突然发生,自行缓解,并可在短期内反复 发作多次。 以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反复发作的精神障碍即为惊恐障碍 (Panic Disorder,PD)。
正常焦虑
• 有一定原因 • 可以理解 • 反应适度
病理焦虑
• 是指不适当的焦虑表现,指没有明确的致焦 虑因素,或者是因素和反应不相称,严重的 或持续的焦虑反应。后者可以反映于他们的 感受、行为或功能状态中,他们本人、亲属 或周围人,也能觉察到这类反应/状态,非同 寻常
病理焦虑
• 无明确致焦虑因素 • 致焦虑因素和反应不相称 • 程度严重 • 持续时间过长
鉴别诊断
惊恐发作作为一组综合病征,可见于多种精神疾病和躯体 疾病,只有在排除这类疾病之后,才能下惊恐障碍的诊断。
惊恐障碍患者约50%首次在急诊室就诊,90%以上患者先去 看内科,很少先去看精神科的。在诊断本病之前,请心内 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医师除外心脏、呼吸和神经系统 疾病是必要的,如果没有内科和神经科情况再考虑为本病 是基本的诊断思路。
焦虑定义
核心症状
恐惧
不安 过度担心 紧张
焦虑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
有植物神经系统反应如颜面潮红、出汗、心悸、 胸闷、气短、颤抖等表现称焦虑的躯体表现。
焦虑性人格障碍的症状和特征
焦虑性人格障碍的症状和特征焦虑性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造成严重的困扰。
本文将介绍焦虑性人格障碍的症状和特征,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种心理疾病。
焦虑性人格障碍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的、过分的担忧和恐惧,常伴有紧张、不安和易激动的情绪。
患者会频繁出现顾虑的情绪,如害怕被拒绝、害怕被忽视、害怕犯错等。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往往对小事情过度担忧,对于不确定的情况感到无法承受,常常避免参与社交和人际交往活动。
除了过分的担忧和恐惧外,焦虑性人格障碍的患者还表现出其他症状和特征。
首先,他们对自己的表现和成就过分关注,总是担心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被他人否定。
这种过度关注自我的行为导致他们在社交场合中缺乏自信和自信心。
其次,焦虑性人格障碍的患者在面对社交和人际交往时往往担心他人的评价和批评。
他们对于他人的评论和批评过分敏感,容易因为他人的一句话或一举一动而受到打击和影响。
这种对他人看法的过度关注常常使他们产生社交恐惧症状,害怕与他人发生互动和交流。
此外,焦虑性人格障碍的患者常常缺乏自信和独立性,对于做决定常常犹豫不决。
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持怀疑态度,担心自己的决策会带来负面后果。
这种缺乏自信和独立性的特征使他们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常常处于被动和顺从的地位。
最后,焦虑性人格障碍的患者常常对变化和不确定性缺乏应对能力。
他们喜欢事先计划和事先准备好每一个细节,对于突发事件和不可预测的情况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这种对变化的不适应使他们容易产生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反应。
综上所述,焦虑性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症状和特征主要表现为过分的担忧和恐惧、自我关注、对他人评价的敏感、缺乏自信和独立性以及对变化的不适应。
了解和认识这些症状和特征有助于及早发现和干预焦虑性人格障碍,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人际关系。
焦虑症ppt课件
ppt课件完整
22
(5)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况或某一类环 境(不可预测性),大多数病人在间歇期因担 心再次发病而紧张不安,并可出现一些植物神 经活动亢进症状,称为预期性焦虑。在发作间 歇期,多数病人因担心发作时得不到帮助,因 此主动回避一些活动,如不愿单独出门、不愿 到人多的场所、不愿乘车旅行等,或出门时要 他人陪同(此时并有广场恐惧症)。惊恐发作 病人也可并有抑郁症状,有的有自杀倾向,需 注意防范。
16
(2)病人常处于心烦意乱,怕有祸事降临的 恐慌预感之中
ppt课件完整
17
(3)常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如心慌、心跳加速、 胸闷、气急、头晕、多汗、面部潮红或苍白、 口干、吞咽梗阻感、胃部不适、恶心、腹痛、 腹胀、腹泻、尿频等植物性焦虑。有的病人表 现为易惊吓,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跳反应,注 意集中困难,难以入睡、容易惊醒、易激惹等 过分警觉表现。有的可出现阳痿、早泄、月经 紊乱和性欲缺乏等性功能障碍。
ppt课件完整
13
(2)脑电图研究资料表明焦虑病人的α节律较正常 对照组少,且α活动多在较高频率范围,提示焦 虑病人常处于高度警觉状态。有人对13例频繁 惊恐发作病人进行一系列生理测验,发现惊恐 障碍病人处于基础状态时前额肌电活动较多、 收缩压较高、心率较快,皮肤电反应变化较正 常对照组小,提示病人心血管系统警觉性增高。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6个月。
【排除标准】
(1)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疾病的 继发性焦虑;
(2)排除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物,或抗焦虑药的戒 断反应,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神经衰弱、躁狂症、 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等伴发的焦虑。
ppt课件完整
25
惊恐发作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惊恐发作需符合以下4项: ①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 ②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 ③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
焦虑性人格障碍的症状和表现
焦虑性人格障碍的症状和表现焦虑性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长期存在的焦虑、紧张和担忧,而这些焦虑与观察到的情况并不符合现实。
本文将介绍焦虑性人格障碍的症状和表现,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心理障碍。
症状一:过度担忧焦虑性人格障碍患者常常对各种事情过度担忧,无法放松和放下内心的不安。
他们常常会预见到各种不良后果,即使并没有真实的依据。
这种担忧不仅出现在具体的事件上,还会泛化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患者往往难以控制这种过度担忧,并感到无法摆脱。
症状二: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焦虑性人格障碍患者往往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
他们容易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过度的怀疑和否定。
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人际关系中,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出错或被别人看不起。
这种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往往影响了他们的行动和决策,使他们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症状三:回避社交场合焦虑性人格障碍患者常常回避社交场合,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会出糗或被别人拒绝。
他们害怕与他人交流,往往感到不知如何与人相处。
这种回避行为会导致他们与社会隔离,错失很多机会。
另外,他们对于公众场合也感到不适,担心自己会成为他人关注的焦点。
症状四:过分谨慎焦虑性人格障碍患者通常表现出过分谨慎的行为。
他们会对每个决定进行过度的思考和评估,生怕自己做出错误的选择。
即使是小到不需要过多考虑的事情,他们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权衡利弊。
这种过分谨慎使他们难以做出决策,并且增加了他们的焦虑感。
症状五:容易紧张和烦躁焦虑性人格障碍患者常常感到紧张和烦躁,即使在没有明显压力的情况下也如此。
他们很难保持内心的平静,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困扰。
这种紧张和烦躁的情绪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使他们难以专注和放松。
症状六:对批评过度敏感焦虑性人格障碍患者对他人的批评和负面评价过度敏感。
他们会过度解读他人的言行,往往认为对方的批评是针对自己的。
这种对批评过度敏感使他们更加焦虑和紧张,对自己的自尊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焦虑性心理障碍焦虑性心理障碍,又称神经官能症,这类心理障碍的共同特征是:焦虑是其核心的症状,而内心的矛盾冲突是其主要的原因。
具体来说,焦虑性心理障碍包括各种神经症、身体症状性障碍和解离型异常等。
本章将围绕这三类心理障碍进行讨论,分别阐述其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同时对焦虑性心理障碍的一般成因及治疗取向给予概括。
一、焦虑障碍(一)焦虑和焦虑障碍什么是焦虑,心理学和精神医学上至今没有精确的定义。
一般认为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担心、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
美国的迈耶—格罗斯等人从临床的角度对焦虑做了较为完整的描述,他们把焦虑反应看作是带有不愉快情绪色彩的正常的适应行为,把它们描述为包含着对危险、威胁和需要特别努力但对此又无能为力的、苦恼的、强烈的预期。
在生理上表现为: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增加,肾上腺素输出量提高,血压和心率增强,皮肤出汗,面色苍白,口干,呼吸加深、加快,肌肉失去弹性,大便和小便的频率增加等。
如果这种状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那么坐立不安的运动就开始,而且会进一步影响到消化和睡眠。
因此,个体出现焦虑这种情绪状态时,一般都伴随有生理、行为及认知方面的异常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感到焦虑、担忧和害怕。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情绪反应是恰当的,不会造成身体和心理的损害,甚至有利于我们的生存。
焦虑、担忧和害怕,作为应激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正常的反应,仅在反应过分强烈或焦虑体验与事实严重不相符时,才会产生危害。
例如,在荒野里遇见一只老虎时,我们会感到焦虑,体验到紧张和害怕,这种反应完全是有益的,它能激发和调动个体能量以应付外来的突发事件对生命的威胁,从而增加个体生存和延续的机会;但如果我们在动物园里看到了关在铁笼里的老虎时,也会产生类似的反应,那这种反应是过分的、有害的。
当焦虑严重、持续且破坏到正常的生活时,就可能是焦虑障碍的前兆。
焦虑障碍是以焦虑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具体表现为持续性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但此状态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惊恐程度与现实事件不相称。
由于焦虑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状态,理论界对其的真正系统研究始于1895年弗洛伊德第一次提出焦虑性神经症这一概念,因此,目前从定义上尚难以将正常焦虑和病理焦虑区分开来,一般是根据具体的临床表现去描述焦虑障碍的。
焦虑障碍并非指单一的心理异常,而是多种与焦虑有关的心理异常的总称。
DSM-Ш-R中将焦虑障碍主要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又称泛虑症)、恐怖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
(二)广泛性焦虑障碍。
到目前为止,心理学和精神医学上所描述的各种焦虑性心理异常的核心都是焦虑体验,但在其它形式的焦虑异常中,个体都会采用一定的防御机制以降低痛苦的焦虑。
而在泛虑症中,这种防御机制并不健全,个体的主要症状是焦虑本身,个体的威胁感和焦虑不安表现得非常明显。
泛虑症的特征是:①持续性,广泛性焦虑障碍是持续存在、而非发作性的,个体的病态烦恼心情至少持续一个月之久。
这种持续性的焦虑会从身体和心理上慢慢地折磨着患者;②弥散性,广泛性焦虑是弥散、而非集中的,个体有急性的或慢性的焦虑体验,但这些体验都不是来自某种具体的威胁,患者本人无法说合理的焦虑理由,因此其又被称作“游离性焦虑”;③由前两者引起的身体和心理上的持续不适,广泛性焦虑会使个体产生许多非特定性反应,例如发抖、极度不安、紧张、出汗、头晕目眩、恐惧情感、烦躁等。
以下是一位患者的主诉,从中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上述特征。
“我每天总是提心吊胆,难以放松,每时每刻都感到全身酸痛,肌肉紧张,心里想的几乎都是令我担忧的事,但这些事非常零散,说不清具体指哪些。
几个月来,这种状况一直缠绕着我,使我烦恼,注意力无法集中,以至难以入睡,无法正常工作,身体健康状况也不佳。
这种状况以持续了半年多,我沮丧极了,不知这种糟糕的状态何时才能结束……”患有广泛性焦虑的个体大多数时间里生活在一种紧张、忧虑和恐惧不安的生活中:他们对人际关系非常敏感,并经常表现出信心不足和抑郁;他们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做决策,总是过分地担心会出差错以及后果;有时尽管事情做得非常顺利,他们也会紧张不安,即是不再担心已经顺利完成的事,他们也会找到其它的与己有关或无关的事去担心;他们在晚上入睡前仍不能从白天的忧虑中解脱出来,他们通常会反复回忆各种目前的或过去的,真实或想象中的失误……这种恐惧、幻想、过分的敏感以及无端的担心会使他们一直处于一种不能放松、失望和不满的状态中。
他们的紧张不安还反映在躯体运动姿势刻板、僵化:如眉毛皱起、脸部扭曲、肌肉紧张等;生理的反应明显:头昏、心跳加快、尿频、腹泻、手脚发冷、出汗等;对意外刺激反应强烈。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持续的广泛性焦虑呢?一种普遍的观点是,由于个体对多种生活环境的担忧或对各种现实危险性的错误认识,直接导致了广泛性焦虑症。
美国心理学家贝克等(1974)研究了32位焦虑性神经症患者的症状,发现他们的焦虑水平与他们对伤害的不现实的期望和幻想有关。
所期望或幻想的伤害越严重,他们的焦虑水平就越高。
患者的期望和幻想包括各种躯体的和心理的被伤害的危险,例如遇上事故,生病,受到人身伤害,被别人侮辱或拒绝等。
研究者们还发现,患者的期望和幻想往往与他们的过去经验有关。
例如,一位妇女的母亲死于心脏病,于是她就特别担心自己也会得心脏病。
在广泛性焦虑障碍中会间以急性的焦虑症状出现。
在DSM-Ш-R中,这种急性的焦虑被列为单独的一类,称之为惊恐发作。
急性焦虑通常是在没有任何明显诱因的情况下突然发作,达到极高的程度,然后缓解。
症状表现因人而异,但都会感到莫名的紧张恐惧,有一种濒死感,并伴有心悸、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头昏、昏厥、震颤、多汗、腹泻,尿频等生理反应。
惊恐发作可能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常常自行终止,但可能再次发作,发作的严重程度也不同。
多数患者预后较佳。
(三)恐怖症恐怖症是个体对某些特定事物、特定情景或要从事的特定活动产生强烈、持久的恐惧,并主动采取回避的方式来解除这种焦虑不安的焦虑障碍。
恐惧症之所以被试为焦虑障碍之一,是因为患者每次遇到引起他恐惧反应的情境时,就同时会产生焦虑反应,但恐怖症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焦虑是由特定刺激情境激活的,因此又区别于广泛性焦虑。
恐怖症作为一种心理异常,它与一般的害怕或恐怖是有明显区别的。
面对危险的情境,如火灾、地震、建筑物突然倒塌等,个体感到害怕并产生逃避反应是正常的,有利的;但对正常人而言,一些对象根本不可能引起恐惧,或者恐惧的程度很轻,完全可以自我控制,如面对一个手拿木制玩具枪的男孩,一只小花猫,动物园里的大型动物等。
而恐怖症患者的恐惧则显得不切实际,极度夸张,尽管患者也能从理智上认识到这种恐惧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但由于无法控制恐惧感,患者总是尽量回避引起其恐怖的对象,因此,恐惧症患者是对不该恐惧的事物而过分恐惧。
在临床上,恐惧症的主要特征是:①某种外在(体外)的客体情境引起强烈的恐怖;②患者明知过分、不合理、不必要、却又无法控制;③患者发作时往往伴有明显的焦虑不安及植物性神经症状,如出汗、心悸、面红或气短或气促、头晕甚至晕倒、颤栗;④因尽力回避所恐怖的客体或情境而患者的正常生活或工作,回避行为越明显说明病情越严重。
在DSM-Ш-R中,恐惧症被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简单恐怖症、广场恐怖症和社交恐怖症。
1.简单恐怖症简单恐怖症是恐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也称物体恐怖症,是患者面对特定对象或情境,所产生的害怕。
恐惧的对象各式各样。
根据这些恐惧对象,简单恐怖症又通常被分为三类:动物恐怖症,尤其是对狗、猫、蛇、鼠的恐惧,偶尔也有对鸟和昆虫的恐惧,如对老鹰、蜜蜂、蜘蛛等的恐惧;伤害或疾病恐怖症,如见到血就产生莫名的惧怕等;非生物性恐怖症,如害怕登高、坐飞机、暴风、雷电、黑暗、拥挤、幽闭等。
许多正常人也经常会有类似恐惧症的感受,但真正的简单恐怖症患者的反应非常极端,都竭力逃避恐惧源。
2.广场恐怖症广场恐怖症不仅指对公开场所发生恐怖,而且对人群集聚的地方产生不合理的恐惧,因而逃避外出,更不敢参与旅游之类的活动。
患有这类恐惧症的人担心在人群聚集的地方不易离开;恐惧自己会晕倒或发生其它例外,而身边却没有亲人或朋友相助;幻想在公众场合下,自己会不能自控地表现出愚昧或过激行为,因此,他们在多数情况下不愿意离开家门,更不敢轻易去公共汽车站、火车站、书店、超市等人多、拥挤的场所;理发时,或者偶尔去看一场电影,患者也不愿坐在任何不能迅速离开的地方,即是这样,他们仍会感到焦虑不安或烦躁。
这种恐怖主要是对观念中即将发生的危险的一种不良预期,预感到自己或所爱的人或财产将会发生可怕的后果。
3.社交恐怖症社交恐怖症不同于简单恐怖症和广场恐怖症,它表现为对社交场合和与人接触的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在社交场所感到害羞、局促不安、尴尬、笨拙、迟钝,进而怕进教室、会议室,怕在人前抛头露面等。
社交恐怖症的基本特点是恐惧暴露在可能被他人评价的场合。
怕见人脸红被别人看见,或坚信自己脸红已被他人察觉,故焦虑不安者,称为赤面恐怖症;而害怕与人对视,怕人家看出自己眼神不好,或自认为眼睛的余光在窥视别人因而不宁者,称为恐人症。
社交恐惧情绪出现时,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行为和生理方面的异常反应,心理方面:出现焦虑不安、反应迟钝、暂时性遗忘、严重时会产生心力萎顿和自我失控感,失败的交往会持续影响患者的心情,并使其自信心受挫;行为方面,动作僵化、变形,语言断续不流畅、甚至会出现口吃现象;生理方面,脸红、心跳加快或发慌、心悸、气短、发抖、出汗、呼吸困难等。
这些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对患者的人际交往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恐怖症的产生原因,一般认为与童年时期的特殊恐怖体验有关。
过去的痛苦的经历被压制到潜意识中,到成年后由于某种因素的诱发,继而产生与过去体验有关的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则多见于性格过分内向、场依存性高、以及对自己有不切实际期望值的个体,另外,也与个体的人际交往方式、认知特点和归因风格有关。
(四)强迫症强迫症是指患者强迫自己反复完成某些特定的动作,或强迫自己思考某些特定的观念或想法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焦虑障碍。
有强迫性想法和强迫行为的个体,在其想法或行为中得不到任何满足,患者虽然也意识到这种强迫观念、意向和动作是不必要的,但不能为主观意志所控制,因此感到痛苦和不安。
强迫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强迫观念①强迫性怀疑。
患者对业已完成的事仍然放心不下,如信已寄出,却总是怀疑是否贴了邮票;医生开了处方后,却总是怀疑剂量是否过小等。
②强迫性回忆。
患者对于往事、经历,不能摆脱地反复回忆,明知缺乏实际意义,没有必要,但不断萦回在脑海里。
③强迫性联想。
对于所见所闻的某一事物,患者总是立刻联想到接近、相似或相对立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