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最新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优秀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优秀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现代史》第四章第一节《解放战争》,详细内容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历史事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在长江战场的英勇事迹,理解横渡长江对于解放全中国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英勇、团结、拼搏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

难点:分析长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的战术策略及英勇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黑板。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长江战役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长江战役的背景,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介绍长江战役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当时国共双方在长江战场的对峙情况。

(2)详细讲解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过程,包括渡江战役的发起、各个部队的作战任务、渡江成功的原因等。

(3)分析长江战役在解放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其对于解放全中国的重要意义。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模拟长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的渡江过程,体会英勇、团结、拼搏的精神。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长江战役的选择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简答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2. 内容:(1)长江战役背景(2)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过程(3)长江战役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长江战役的背景。

(2)描述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过程。

(3)谈谈你对长江战役意义的理解。

2. 答案:(1)长江战役背景:国共双方在长江战场的对峙,国民党军队防线严密,人民解放军面临巨大挑战。

(2)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过程:人民解放军在党的领导下,英勇善战,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优秀8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优秀8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优秀8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质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利用文本学习,感受新闻的文体知识和结构特点。

2、把握文章内容,准确概括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

3、欣赏文章主体部分结构安排的匠心所在。

过程与方法: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和欣赏文本语言“在准确简洁的基础上突出感情色彩”的特色;引导学生领悟文章强烈的感情色彩。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语言的品味和鉴赏。

教学难点:文章主体部分结构安排的匠心所在。

三、教学策略通过任务性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通过巧妙设问,引导学生把握文本核心问题,充分领会文本的主旨及语言特色。

四、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把握文本内容,了解新闻结构特点组织学生初次朗读课文,提示学生想象模仿播音员的感觉,并思考:如何用一句话、一段话、几段话的方式来说出新闻的内容。

【设计意图】把握文本内容、了解新闻结构特点。

(二)再次朗读,概括要素,体会情感组织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想象模仿“人民解放军新华社长江前线播音员”的感觉,结合背景,抓住并概括新闻的六要素,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设计意图】把握文本内容,了解新闻文体知识。

(三)深入探究引导学生领会主体部分报道三路大军渡江情况顺序安排的匠心所在。

课堂提问: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分述三路战况,为什么又能一气呵成?【设计意图】把握文本内容,理清作品思路。

(四)语言品味和鉴赏1、先看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重点品鉴“百万”一词。

(1)设问:这是“号称百万”,还是“确实百万”?【明确】用加法计算,中路军30万,西路军35万,东路军35万,一共100万。

这是准确数字。

引导学生想象:在“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大江之上,(可随手画出九江到江阴的战线示意图)我百万大军“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在“西起九江,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历史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秀教案范文(9篇)

历史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秀教案范文(9篇)

历史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秀教案范文(9篇)历史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

3.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理解新闻内容,把握课文的主题。

2.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视频导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历史画面。

2.过渡语:刚才同学们看到的就是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历史画面,你们看得专心,毛泽东主席更是满怀豪情,当时就写了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初中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优秀篇二教学目的:一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二体会本文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

三了解渡江战役的经过,接受革命教育。

教学设想:一学生初学新闻这种体裁,有必要弄清楚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二为了便于学生尽快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在教学方法上遵循由感性到理性这样的认识规律,不从知识概念切入,而从对课文内容的复述和概括入手,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三本文语言简洁、准确,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教材,因此,语言的学习与训练列为教学重点之一。

四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生自读课文(包括读“预习提示”,以了解背景知识)。

读书时,画出生字词(或自己解决)。

[说明]熟悉历史背景,大致了解全文内容。

二朗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

对照书上的示意图,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经过。

提出要求:对照示意图,能够复述渡江战役的大致过程。

三两位学生一组,彼此照着示意图复述渡江战役的经过。

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复述较好的同学,准备请他(她)上黑板前面复述。

四教师出示一张较大些的渡江战役示意图(照教材绘制即可),请刚才发现的复述较好的一位同学指图复述,其他同学静听。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设计思想:新闻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文体,电视、报纸、网络都是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

但是,学生只是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并没有真正了解这种文体的特点和结构,所以,我想通过让学生模拟新闻播报的形式,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去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结构明显,容易分辨。

再由学生模拟“天气预报”讲解员来讲解各路军的渡江经过,体会新闻语言的简明、准确的特点,感受这则消息给当时中国军民的巨大鼓舞作用。

印象会更加深刻。

并以此文为例文,学习消息的写作,进一步加深对新闻特点和结构的理解和把握。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都是战争题材的文章,让学生理解我们不要战争,要和平的深挚愿望。

这则新闻是第一篇课文,《课标》上要求只需初步了解新闻文体,学会读新闻,体会课文洋溢的胜利激情。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也初步具备了,因此,我想更多的训练他们的表达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四、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2、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3、理解本则新闻的巨大鼓舞作用五、重点难点1、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2、体会新闻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3、了解渡江战役的经过,4、难点,体会这则消息对中国人民的巨大鼓舞六、教学策略与手段学生引导学生,学生挑战学生,合作讨论,共同总结。

七、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预习朗读指导:朗读时应庄重,平稳,略带喜色,标题要读出气势;语速不宜过快,也不宜过慢;要注意标题、导语、主体部分之间及主体部分三个层次之间的停顿。

关键在于把握节奏。

2、教师:研读教材,立足文本,力求问题深入浅出、准备投影仪、小教鞭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找班上朗读较好的男女生各一名,模拟《新闻联播》的新闻主播,播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读到导语部分,停止。

历史人民XX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秀教案范文

历史人民XX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秀教案范文

历史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秀教案范文第一章:导入1. 课程背景:回顾已学知识,如解放战争的发展,国共两党的军事对峙等,为学习本节课做好铺垫。

2.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背景、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二章: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背景1. 教学内容:分析国共两党军事对峙的形势,解放战争的发展,以及国民党军队在长江防线上的布局。

2. 教学方法:利用地图、图片等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战争背景。

第三章: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准备1. 教学内容:介绍人民解放军在战略、战术、兵力等方面的准备情况。

2. 教学方法:通过史料展示、战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战争的准备工作。

第四章: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过程1. 教学内容:详细描述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过程,包括战役部署、战斗经过等。

2. 教学方法:以时间为主线,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战争过程。

第五章: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意义1. 教学内容:分析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对于解放战争的影响,以及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分析战争意义。

教案编写过程中,要注意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

还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

六章:战争背后的英雄故事1. 教学内容:讲述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过程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

2. 教学方法:通过故事分享、视频资料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

七章:战争中的普通士兵1. 教学内容:探讨战争背景下普通士兵的生活状态、心理变化及其在战争中的作用。

2.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心理辅导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士兵的艰辛。

八章:战争对后世的影响1. 教学内容:分析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战争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 教学方法: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战争对后世的影响。

九章:战争遗址与纪念活动1. 教学内容:介绍横渡长江战争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以及相关的纪念活动。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新闻通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新闻通讯的基本概念、写作特点以及在课文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新闻通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和报道身边的事物。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导入新课的问题,我成功地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使得学生们愿意主动去探索课文的奥秘。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
3.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
4.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情况?”(如集体完成一项任务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4.体会作者对人民解放军的崇敬之情,培养爱国情怀。
5.掌握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如:渡江时间、地点、过程、成果等。

2024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精选

2024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精选

2024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现代史》教材第七章第一节《解放战争》,详细内容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历史事件。

通过对该事件的讲述,让学生了解解放战争时期我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事迹,以及国共两党在长江流域的军事对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基本史实,了解解放战争时期我国军事斗争的背景。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

3.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长江战役的背景、过程及意义。

教学重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历史事件,以及该事件在我国解放战争史上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解放战争的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 讲解新课:(1)讲述长江战役的背景,分析国共两党在长江流域的军事对峙。

(2)详细讲解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过程,强调其英勇事迹。

(3)阐述长江战役在我国解放战争史上的意义。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选取一道关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例题,进行讲解。

(1)简述长江战役的背景。

(2)描述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过程。

(3)谈谈长江战役在我国解放战争史上的意义。

六、板书设计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2. 主要内容:(1)长江战役背景(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过程(3)长江战役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长江战役的背景、过程及意义。

(2)谈谈你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认识。

2. 答案:(1)长江战役背景:国共两党在长江流域的军事对峙,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

过程:人民解放军分三路横渡长江,成功突破国民党军的防线。

意义:长江战役的胜利,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我国解放战争进入胜利阶段。

《人民解 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教学设计

《人民解 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教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

(3)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气势磅礴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2)认识渡江战役的历史意义,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新闻的结构和特点。

(2)体会文中语言的准确、简洁、生动。

2、教学难点(1)理解主体部分中各路军渡江情况的顺序安排。

(2)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渡江战役的相关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提问学生对渡江战役的了解,从而引出课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请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这则新闻报道的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战况。

(三)分析新闻结构1、引导学生回顾新闻的结构特点,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2、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并分别进行分析。

标题:简洁明了地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开始,简述渡江战役的概况。

主体:详细地报道了三路大军的渡江战况。

背景:文中关于敌军毫无斗志的原因的分析属于背景材料。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这则新闻没有明显的结语。

(四)研读主体部分1、请学生默读主体部分,思考三路大军渡江的顺序安排有什么特点。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与反思第1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正确拼读“溃退、督战、要塞、锐不可当”等词语,掌握“塞、当”等多音字。

2.知道新闻的历史背景。

3.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正义感、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积极向上的内驱力。

【学情分析】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战役,而学生的中国近代历史知识储备有限,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不是很了解,需要适当的补充背景材料;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但对新闻这一题材比较陌生,学生具有好奇心,因势利导,在分析记叙文的基础上导入新闻这一题材,学习新闻结构,很容易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能够自主学习,认知水平有所提升,对知识的把握有一定的深度,对知识的运用也较熟悉。

【教学重难点】1.理解新闻主要内容及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

2.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品析新闻的特点。

3.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叙事性作品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导入教师:在互联网+的年代,能够及时获取与整理比别人更多的信息,已经成为一个人强能力的标志。

那么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呢学生:网络,app,手机,电视,广播,电台,收音机,报纸……教师:是的,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给了我们很多方式,但是,如果将时间向前推移半个多世纪,解放战争时期,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呢报纸。

是的!播放1944年4月各地报纸和毛泽东写的一首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教师:1949年4月,当时很多地方的日报上都以大字号刊登了相同的一件事。

点击PPT。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毛泽东写了一首关于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诗词,有一句“百万雄师过大江”。

1.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

1.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
小组内讨论该话题的内涵、意义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话题的内涵、意义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生动展示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战争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能力。
2. 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3. 教学软件辅助:运用教学软件进行课堂测试和互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长江大桥》:介绍长江大桥的历史和建设过程,让学生了解这一重要基础设施的背后故事。
视频资源: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纪录片:通过视频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渡江战役的壮丽场景。
- 解放战争相关的历史讲座:让学生聆听专家的讲解,加深对解放战争的理解。
2. 拓展要求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
教师反馈:
- 教师应定期检查学生的课后拓展成果,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分享学生的优秀成果,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感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深刻内涵和教学价值。在导入新课时,我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成功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这表明我成功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军队在人民解放军的攻势下,防线崩溃,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历史背景。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的伟大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综合史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解放战争后期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的经过、意义。

2. 教学难点: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的战术运用、战略意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关注史料中的关键信息,分析解放战争后期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部署。

2. 运用多媒体展示史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的经过。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1.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的困境2.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部署3.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的经过4.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的意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的困境。

2. 讲授新课:讲解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部署,引导学生了解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的背景。

3. 案例分析:通过多媒体展示史料,引导学生分析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的经过。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讨论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的意义。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的历史意义。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困境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人民解放军战略部署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对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经过的熟悉程度。

4. 评价学生对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意义的认识。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了解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的历史实物和资料。

2. 邀请革命后代或历史学者进行讲座,分享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的亲身经历或研究成果。

3. 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讲述自己家族或家乡与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相关的故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精选13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精选13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精选13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篇1 【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结构和特点。

标题通常是新闻内容的提要;导语是事件的概述;主体是具体事件的介绍。

能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别指出相关部分,划出主体部分层次,并进行有表情的朗读。

新闻报道要遵循真实、及时、准确的原则。

2.学会阅读新闻。

读标题,能迅速抓住主要内容;读导语,能较详细了解新闻要素(内容概述);读主体,能细致全面了解新闻内容。

3.尝试新闻的写作。

4.在了解文章背景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自己从中获得的启示。

【教学重难点】1.了解新闻的结构和特点。

2.学习阅读新闻的方法。

3.主体部分材料的组织和结构的安排(难点)。

【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听读、默读、朗读等多种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

【课前准备】1.自我解决生字词,查阅有关渡江战役的背景材料。

2.学生每人准备一份报纸。

3.开展“校园采访”活动,收集校园内新近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事。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今天,人民生活幸福,祖国繁荣富强,在改革开放的的年代里,流水发出了欢笑,山岗也变得年轻,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巨人的雄姿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可是,我们怎能忘记那过去的一页,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景。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你从朗读中听出了哪些信息?(理清新闻六要素)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

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

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秀教案设计3篇

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秀教案设计3篇

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秀教案设计3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把我们带到了二十世纪40年代炮火连天的日子。

学习这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了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好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秀教案设计3篇一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学生讲述有关解放南阳的历史背景,教师作适当补充。

二、整体感知范读课文,出示下列问题,四人小组讨论交流:a.在文中圈点标记出新闻的六要素。

b.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和主体。

a.人物:中原我军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地点:南阳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溃败,_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

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_弃城南逃。

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大意正确即可)b.导语为“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其余部分为主体。

三、重点研讨1、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并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a.题目为“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还概述了一年多来南线解放军的战绩?b.*可分为哪几个部分?试概括出各层大意。

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上述题目。

提问,教师总结。

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时机。

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守敌为什么弃城南逃。

第一层为第一句话,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第二层:“南阳为古宛县……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的重要战略地位。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初中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优秀篇一一、教材分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篇消息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主席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

它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情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

报道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和这一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揭示了“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的深刻含义。

根据教材特点和初一学生首次接触新闻这种体裁的实际,以及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等,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准确,简明,及时等特点;掌握新闻的结构,进行创作实践。

教学中,我将新闻的结构与本文具体层次的对接作为本文教学的重点,将新闻语言特点的领悟作为全文的难点进行突破。

二、说教法学法教法:在讲课时,教者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真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我准备采用“媒体互动,图表演示〞帮助学生分析当时形势,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指导分层,填充表格〞引导学生理请课文脉络,掌握新闻的结构;通过“模拟播音〞,在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法:学生在本课中,通过“看看﹑读读﹑想想﹑说说﹑写写〞主动参与课堂,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内容呈现导入:教师出示《百万雄师过大江》图片,学生说出画面内容,了解时代背景,进而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师生互动,理清课文层次,掌握新闻结构。

1、自由朗读课文。

提出要求:(1)注意多音字、易混淆的字在文中的读音。

(2)从文中找出最能概括这那么新闻内容的句子。

这一过程目的在于明确学习内容,集中注意方向,顺势进入学习情境。

学生在文中找出概括新闻内容的句子,意在使学生加深对导语的内容及其在新闻全文中的位置与作用的了解。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积累“阻遏、锐不可当”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2.掌握新闻相关知识。

3.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培养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正义感、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难点:1.理解新闻内容,把握战争的主题。

2.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教学方法:1.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2.延伸拓展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录音机、中央电视台新闻录音磁带(对学生进行情景导入)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放映《百万雄师过大江》选段)如果让时空倒流,把历史的镜头定格在解放战争中的渡江战役,人类战争史上的空前奇观便又在我们眼前重现。

浩浩长江的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的百万雄师在弹火纷飞中,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那冲杀的场面,那搏击的气势,恢弘如诗,壮美若虹,只要一想起它,无论是革命先辈还是我们这些后来人,无不感到壮怀激烈,豪情倍增。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当年渡江战役的最高统帅毛泽东主席亲笔撰写的一则新闻,一起重温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

(板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二、整体感知1字词:要塞(sài)阻塞()塞子()荻港()获得()溃退()歼灭()阡陌()纤维()锐不可当():不含:业已:2新闻播音(现场)。

要求:读准字音,标出重音,注意语调。

a、在课文中圈出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从20日夜)地点(1000余华里的战线)事情的起因(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事情的经过(分三路大军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事情的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3当当军事家:如果你来当军事家,你应该向观众介绍哪些方面的情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大全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大全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大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质教案篇一学生初次接触“消息〞这种文体,应知道消息的最根本要求,一是内容要真实,要用事实说话,来不得半点虚假;二是报道要迅速及时;三是要简明扼要。

消息报道主要是用事实说话,但也可以插入简单的议论。

主要文体局部的第二层写完战况后,插入了简要的议论,应引导学生反复思考、细细品味它的作用。

本文语言极富特色:准确、简明、概括性强;用时又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

应引导学生欣赏、学习。

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由时代背景入手。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1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消息,就是毛泽东同志当时满怀豪情写的一那么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

二、学生自读课文,并完成以下问题1、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概括这那么新闻的内容。

2、用一小段话概括这那么新闻的内容。

3、用几小段话具体介绍这那么新闻的内容〔讨论后总结〕:标题:用一句话简单的概括新闻的内容。

导语:用一小段话较简洁的说出新闻的内容,常放在新闻的开头。

主体:用几段话详细的介绍新闻的具体内容。

标题、导语、主体,这是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组成局部。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第一局部〔导语〕:简述渡江战役成功。

第二局部〔主体〕:具体介绍三路军的作战情况,点明渡江战役的意义。

四、探索课文1、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明确:电头写明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

新闻的特点:真实、及时、简洁。

2、新闻的根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那么是否可融入作者自己的感情呢?明确:渡江人数〔百万〕,渡江区域〔1000余华里〕,渡江结果〔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这些都表达了渡江气势的雄壮和战线之长。

表达了作者的自豪感。

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导语。

3、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根据地图讲述作战情形。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参考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参考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新闻报道的基本格式和特点;(2)能够分析新闻报道中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3)能够掌握新闻报道的阅读和理解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新闻报道的写作流程;(2)通过合作学习,分析新闻报道中的关键信息和表达方式;(3)通过探究学习,提高对新闻报道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新闻事业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3)培养学生正确的新闻观念和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新闻报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新闻报道的写作流程和技巧3. 新闻报道中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4. 新闻报道的阅读和理解方法5. 新闻报道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新闻报道的基本格式和特点,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新闻报道的阅读和理解方法。

2. 教学难点:新闻报道中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新闻报道的批判性思维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闻报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新闻报道的写作流程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闻报道中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新闻报道的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新闻报道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讲解新闻报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新闻报道的写作流程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新闻报道中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4.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新闻报道的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和价值。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新闻报道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2024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精彩教案附板书

2024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精彩教案附板书

2024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精彩教案附板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现代史》教材第七章第四节“解放战争”,详细内容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历史事件。

通过对这场战役的剖析,让学生了解我国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战争过程以及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过程及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现代史》学习手册、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长江天险图片,引入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如何克服困难,实现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壮丽场景。

2. 新课内容展示:详细讲解《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

3. 例题讲解:分析长江战役的关键战役,阐述战役胜利的原因。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长江战役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2. 内容:a. 历史背景:解放战争时期b. 横渡长江:时间、地点、过程c. 历史意义:推翻国民党统治、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基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历史背景。

b. 请详细描述人民解放军如何克服长江天险,实现横渡。

c. 请阐述长江战役的历史意义。

2. 答案:a. 历史背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进行战略决战。

b. 横渡长江:人民解放军采取多种方式,如偷渡、强渡等,克服长江天险,实现百万大军横渡。

c. 历史意义:长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统治的覆灭,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基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长江战役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掌握程度较高,但对战役细节了解不足,需要在下节课加强讲解。

历史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秀教案范文(优秀5篇)

历史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秀教案范文(优秀5篇)

历史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秀教案范文(优秀5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篇一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

3、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重点:目标2、3。

难点: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文体知识新闻:从广义上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狭义来讲指消息;新闻六要素(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特征:1.真实性: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2.时效性:报道迅速及时。

3.简明性:简明扼要。

消息——是简明概括和迅速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

消息的结构: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新闻结尾。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电头就是在报道开头用括号或黑体字表示,交代槁子的来源和发稿的时间时代背景: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

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

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以便卷土重来,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支撑残局,并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

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头,毛主席在1948年12月31日为新华社写了一篇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指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已经是确实无疑了,国民党反动派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的胜利,已不能用单纯的军事斗争的方法加以阻止,就大搞“和平”阴谋。

我们不能让敌人有喘息的机会,卷土重来,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

初中语文人民XX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范文

初中语文人民XX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范文

初中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把握新闻的结构和语言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新闻背景,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新闻中的真实情感,体会作者对人民解放军的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把握新闻的结构和语言风格。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了解新闻背景,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新闻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解放战争吗?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新闻背景,回答导入环节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3. 思考:新闻报道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如何提高自己的新闻素养?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新闻实例,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和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
2、分清课文层次,理解新闻的结构;
3、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准确、简明、及时等特点。

[自学感悟]
一、一九四九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

但国民党反动派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月的苦心经营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战况。

22日夜,毛泽东又写了这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二、新闻的特点: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2.报道迅速及时。

3.简明扼要。

三、新闻的要素: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四、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结构有五部分,即标题(分为:主标、引标、副标)、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五、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自我检测]
一、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要塞()阻塞()堵塞()塞子()
荻港()获得()溃退()
歼灭()阡陌()纤维()
锐不可当()当真()
不含:业已:
二、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在课文中圈出记叙的六要素。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找出本文的标题、电头、导语、主体。

4、主体部分分层,找出主体中的议论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

三、本文语言方面的特点:
[合作探究]
一、填空
1.新闻又称________,它________、________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2.一篇新闻稿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部分。

从表达方式上看,它以________为主,也可以适当穿插________。

3.本文依次写了中、西、东三路大军渡江情况,为什么这样安排顺序?
二、判断
1.对本文标题和导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标题点明了军名、军队的数量,并概括了事件。

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导语和标题扣得很紧,导语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D.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2.对本文中第⑧⑨句议论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赞扬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B.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
C.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
D.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
三、阅读与简析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1.电头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2.导语部分概括地介绍了报道的事实的词语是:
3.将文中的“大军”改为“军队”,“冲破”改为“攻进”,“横渡”改为“渡过”好不好?为什么?
4.导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训练拓展]
一、请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34个字)
[《湖南日报》5月27日讯]今日又有一种新型客机在长沙升空。

自此从长沙乘坐航班机飞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旅客,就可以坐上由南航公司引进的首架波音737—800型客机,开始更加舒适的空中之旅了。

据南航湖南分公司总经理张和平介绍,南航公司斥资13亿元引进的波音737—800型客机,是波音公司737飞机系列中最优良的机型。

据悉,另外两架客机年内到货后,也将投入湖南分公司运营。

二、根据下列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

《扬子晚报》6月1日消息今日零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水库正式下闸蓄水,奔泻千年的滔滔江水被揽入大坝与群山的怀抱。

从孙中山起,几代中国人近一个世纪的梦想终于从诗境变为现实。

三、本报华盛顿1月28日专电记者张允文报道:今天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是美国进行56次载人宇宙飞行活动中,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

1967年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发射台上的爆炸,造成三名宇航员丧生。

……
美国宇航局官员表示,在搜集和彻底研究全部数据之前,他们对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不作任
何推测,不表示任何看法。

然而据来自宇航局的消息,宇航局的专家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航天飞机的两个固体燃料助推器和庞大的主燃料箱上面。

据研究了录像带的专家说,问题可能出现在外挂燃料箱上。

燃料箱中存放着200万升液态氢和液态氧,用以推动航天飞机进入轨道。

爆炸时,外部燃料箱的尾部首先断裂,把两个固体燃料助推火箭猛推到相反方向。

有的专家认为,助推器有燃料外泄的迹象。

1.选文第一段电头部分都交代了什么?
2.选文第一段电头之后的文字是这则新闻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这句话中,“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4.选文第一段明确说明“1967年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爆炸”,为什么又说“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是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呢?
5.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意思。

6.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后,美国宇航局官员表示了什么态度?
7.对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原因,宇航局的专家们作了几种推测,各是什么?8.选文第二段中哪些语句表明事故原因未有定论,只是推测?
9.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的意思。

1.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时间及记者姓名。

2.导语3.“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4.因为阿波罗飞船的爆炸是在发射台上,并没有升空;而“挑战者”号是升空后在空间爆炸的,所以说是“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

5.概述“挑战者”号爆炸情况及事故严重的程度。

6.在搜集和彻底研究全部数据之前,美国宇航局官员对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不作任何推测,不表示任何看法。

7.两种:燃料箱尾部断裂;助推器燃料外泄。

8.“据……专家说”“可能”“有的专家认为……的迹象”等词语表明事故原因未有定论,只是推测。

9.报道事故原因的调查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