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影响因素及其预防和控制的科学。
它是公共卫生和医学领域的重要学科,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人群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旨在教授学生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流行病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2、了解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3、掌握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实施和分析方法;4、能够运用流行病学知识解决实际的公共卫生问题。
三、课程内容1、流行病学概述1、流行病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2、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和公共卫生意义2、流行病学方法1、描述性流行病学2、分析性流行病学3、实验性流行病学3、流行病学数据分析1、描述性数据分析方法2、统计分析方法3、专业数据处理软件应用4、流行病学的应用领域1、传染病流行病学2、慢性病流行病学3、伤害流行病学4、公共卫生实践中的流行病学应用案例解析5、流行病学的未来发展与挑战1、新发传染病和全球健康问题的挑战2、精准医学与流行病学的融合发展3、数据科学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前景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讲解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结合案例分析;2、实践操作:进行数据分析练习,掌握流行病学软件应用;3、小组讨论:围绕公共卫生实际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4、课外辅导: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答疑解惑。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考研流行病学教学大纲题库一、引言本文旨在为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的考研学生提供一份完整的流行病学教学大纲题库。
流行病学是公共卫生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涉及疾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题库,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为未来的公共卫生实践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流行病学教学大纲1、流行病学概述2、1流行病学的定义和任务3、2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和方法4、3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5、疾病的分布6、1描述疾病分布的指标7、2疾病分布的特征8、3疾病分布的影响因素9、流行病学调查方法10、1个案调查和病例报告11、2流行病学调查的设计与实施12、3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13、病因推断14、1病因的概念和判断标准15、2病因推断的方法和步骤16、3偏倚和控制的措施17、流行病学研究设计18、1观察性研究设计19、2实验性研究设计20、3分析性研究设计21、公共卫生监测与干预试验22、1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和方法23、2干预试验的设计和实施24、3干预效果的评估和分析25、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26、1流行病学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27、2流行病学在健康相关行为研究中的作用28、3流行病学在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中的应用三、题库示例及答案解析(此处为示例,仅展示部分题库内容)1、下列哪一项不是流行病学的任务?()(A)确定疾病分布(B)研究疾病的病因(C)制定公共卫生政策(D)开展公共卫生监测。
流行病学重点知识总结

流行病学重点知识总结一、什么是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人群中某些健康问题的科学,主要关注疾病的发生、传播和控制。
其目标是了解人群中不同因素与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以便预防和控制这些问题。
二、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1. 疫情:指某种疾病在某个时间段内在某个地区或人群中发生的情况。
2. 发病率: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特定人群中新发生该种疾病的人数与该特定人群总数之比。
3. 患病率: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特定人群中患有该种疾病的人数与该特定人群总数之比。
4. 死亡率: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特定人群中死于该种疾病的人数与该特定人群总数之比。
5. 确诊率:指在一定时间内,被确诊为某种疾病的患者数量与所有可能患有该种疾病的患者总数之比。
6. 爆发:指某种疾病在某个地区或人群中,发生了比平常更多的情况。
三、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1. 横断面调查:通过对某个时间点或时间段内的人群进行调查,来了解该人群中某种健康问题的现状。
2. 纵向研究:通过对同一群体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观察,来了解该群体中某种健康问题的变化趋势。
3. 病例对照研究:通过比较患有某种疾病的患者和没有患有该种疾病的对照组,来探究该种疾病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4. 队列研究:选择一组无特定健康问题的人群,并进行长期跟踪观察,以了解他们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及其相关因素。
四、流行病学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1. 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用于描述数据集中每个变量在不同取值下出现频率和比例等基本特征。
2. 探索性统计分析:主要用于探索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通过绘制散点图、箱线图等图形来检查数据的分布情况。
3. 推断性统计分析:主要用于从样本中推断总体的特征,通过假设检验、置信区间等方法来判断样本统计量是否能够代表总体参数。
五、流行病学中常见的偏倚类型1. 选择偏倚:指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具有代表性,导致结果不可靠。
2. 信息偏倚:指收集到的数据存在误差或缺失,导致结果不准确。
流行病学实习五

详细描述
流行病学是公共卫生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的 是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包括发病率、 患病率、死亡率等指标。流行病学的研究重点在于揭示 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探究影响分布的原因,为预 防和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流行病学具有群体性、对 比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它以人群为基础,通过对比不同 组别的人群来揭示疾病分布差异,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对疾病的影响,从而全面地认识疾病的流行规律。
02
流行病学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来源与收集方法
病例报告
通过医疗机构、实验室等途径报告病例 ,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诊
断和治疗情况等。
监测系统
利用公共卫生监测系统,收集特定疾 病或健康事件的数据。
流行病学调查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对目标人群 进行调查,收集与疾病相关的信息。
实验室检测
通过实验室检测,获取病原体的基因 序列、抗体水平等信息。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流行病学将与健康 大数据结合,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建议在学习流行病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和掌握。
关注前沿研究动态
建议多关注流行病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了 解学科发展方向。
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建议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培养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和 实践操作能力。
流感大流行
流感病毒不断变异,防控难度大,需要不断更新疫苗和治疗措施,同时加强国 际合作和信息共享。
05
公共卫生实践项目
项目选择与设计
项目背景
选择与当前公共卫生问题相关的项目,确保 项目的实际意义和可行性。
目标人群
明确项目的目标人群,以便制定合适的策略 和措施。
流行病学常用指标

02
发病率与患病率
发病率
定义
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
计算方法
发病率通常用“发病例数/总人口数”表示,但有时也使用“ 发病例数/可能暴露人数”来表示。
影响因素
发病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种族、职业、生 活习惯、环境等。
患病率
定义
在特定时间内,某病在某地区某人群中的 患病者所占的比例。
VS
分类
危险因素可分为两类,分别是可干预的危 险因素和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可干预的 危险因素是指可以通过改变个人行为或环 境条件来减少或消除的危险因素,如吸烟 、饮酒等。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是指无法 通过个人行为或环境条件改变的危险因素 ,如年龄、性别等。
流行病学研究的暴露与危险因素的联系
研究目的
流行病学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暴露与危险因素之间的联系,从而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病死率
定义
病死率是指某时期内某病患者因该病 死亡的百分比。
影响因素
病死率受到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水 平、患者年龄、并发症等因素的影
响。
计算公式
病死率 = 死亡人数 / 患病人数 × 100%
意义
病死率是衡量医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的重要指标,帮助了解疾病的严重 程度和医疗干预的效果。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与联系
DALYs(疾病负担)
定义
DALYs是一种衡量疾病负担的指标,代表一个疾病或伤害导致整个生命周期内损失的总健康年数。
计算方法
DALYs是通过计算疾病或伤害导致的死亡和伤残引起的健康年损失来得到的。具体计算方法是将死亡和伤残引起的健康年 损失分别乘以相应的生命年数和伤残年数,然后相加得到总健康年损失。
流行病学是什么

流行病学是什么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人群中疾病发生、传播和控制的学科。
它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揭示疾病的分布规律、发病原因以及疾病防治的策略。
本文将介绍流行病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并探讨它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性。
一、流行病学的定义和背景流行病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它结合了统计学、生物学、社会学和医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其核心任务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情况和分布规律,以及影响疾病的因素。
流行病学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年,当时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就观察到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然而,现代流行病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英国。
约翰·斯诺在1854年的伦敦霍乱疫情中,利用地理信息和病例分布图,成功找出了霍乱病原体的传播源头,这被誉为流行病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研究和实验研究两种。
观察研究是通过搜集大量的流行病学数据,如患病率、死亡率、感染源等,从而了解疾病的传播和发生规律。
这类研究常用的方法有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是选择一组已患病和未患病的人群,比较两组人群受暴露因素的差异;队列研究则跟踪一组人群,并研究暴露因素和患病之间的关系。
实验研究常用于评估某种干预措施对疾病发生的影响。
这类研究通常包括随机对照试验,通过将人群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通过对干预组施加某种干预措施,并观察两组人群疾病发生率的差异,以评估干预的有效性。
三、流行病学的应用流行病学广泛应用于公共卫生领域,对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改善公共卫生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1.疾病研究和预防流行病学通过深入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分析疾病的时空分布,可以确定高风险地区和人群,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此外,流行病学还能揭示慢性病和遗传性病变等疾病的发生规律,为疾病的早期筛查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2.公共卫生政策流行病学提供了公共卫生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流行病学概论

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定义
预防医学
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定义
预防医学
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定义
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定义
•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人群 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 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 略和措施的科学。
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定义
预防医学
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定义
流行病学概论
内容
1 流行病学的定义
2 流行病学发展简史 3 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定义
What’s epidemiology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与健康有关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及决 定因素,以及应用这些研究以维持和促进健康的问题。
——Last.《流行病学辞典》
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定义
低阶层的城市白 人
阴囊癌发病率高
职业(扫烟囱)
行为模式与 疾病的关系
媒介(烟灰,不 完
全燃烧的产物)
扫烟囱工人的 阴囊癌的调查
疾病的产 生
易感的宿 主
致病因子
学科形成期
• 显微镜的发明与应用,发现了病原生物,推 动了流行病学的发展。
• 19世纪末,北方的国家向南方扩展,推行殖 民化,入侵者感染了“热带病”,一定程度 阻碍了殖民化的进程。
学科形成前期
萌芽阶段
• 公元前1350年在埃及—Hitter战争中,天花被首次 记载。十八世纪和二十世纪埃及王朝(公元前 1570—1085年)的木乃伊和死于公元前1157年的 Ramses V木乃伊的脸上可见到很典型的天花疤痕。
学科形成前期
萌芽阶段
• 公元前369至明末2013年中,正史记载疫年达238 年份。
学科形成前期
流行病学概述PPT课件

失年。
二、疾病的三间分布
疾病的地区分布 疾病的时间分布 疾病的人群分布 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地区分布
判断 疾地方病性在疾国病家的间依与据国家内的分布 1随.居年住疾龄在的病当增的地长城的而乡各上分人升布群,组相该反病,发居病住率在均其高他,地并区的且 相似 疾人群病组的该地项方病聚发集病率性均低,甚至不发病。
死亡专率
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
死亡专率=-------------------------×K
同期平均人口数
死亡频率的测量--病死率 (fatality rate)
表示在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病人中因该 病而死亡者的比值。
一定时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病死率= -------------------------×K
疾病频率的测量-罹患率 (attack rate)
与发病率一样,也是测量新发病例的指 标, 但它常用于较小范围或短期间的疾病流行。
观察期间的新病例
罹患率= 同期暴露人口数
×K
疾病频率的测量--患病率 (prevalence rate)
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 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某时间内某病病例数
2. 外来健康人在地进方入性当地居自住然一地定方性时间后可发病, 其经一发定病时率间同后当该地输病居入的民性发相病似率;自可自然下该疫降地源区,性 迁患出者的症居状民减,
轻或呈自愈趋势。
统计地方性
3.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也可能发生类似的疾病。
时间分布
1、短期波动(rapid fluctuation) 2、季节性(seasonal variation) 3、周期性(cyclic change) 4、长期变异(secular change)
流行病学完整版ppt

用于推断某种疾病病因的数学模型,如元分 析、Poisson回归模型等,有助于确定主要 影响因素和关键控制点。
03
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的流行规律
传染病流行过程
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传播途径
包括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虫媒传播等多种途径。
效果评价
对控制措施进行效果评价,以便及时调整和改 进控制方案。
04
非传染病流行病学
非传染病的影响因素
总结词
研究非传染病发生和分布规律,分析影响 疾病传播的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背景对非传染病的发生和转归具有重 要影响,如基因多态性和易感基因的研究 。
影响因素分类
包括宿主因素、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等。
环境因素
实验性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01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干预措施,以
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临床试验
02
在患者中开展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估药物、疗法或其他干预措
施的效果。
社区干预试验
03
在社区整体水平上开展实验性研究,通过改变社区环境或实施
健康促进计划,以降低疾病发病率和改善健康状况。
流行病学模型
03
控制措施
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隔离治疗患者、追踪密切接
触者、加强卫生防疫等。
传染病监测与控制
1 2 3
监测
通过疫情报告、定点医院监测、社区监测等多 种方式,对传染病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疫 情并采取相应措施。
控制
包括隔离控制和群体控制两种方式,根据疫情 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封锁疫情 发生区域、组织疫苗接种等。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包括伤害)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的因素,借以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流行病学、观察流行病学(分描述流行病学和分析流行病学)、理论流行病学(又称数学流行病学)。
[观察性研究包括横断面研究、生态学研究、队列研究和疾病控制研究。
[实验性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临床试验)和非随机对照试验(类别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和集群随机试验)。
【疾病的分布:是以疾病的频率为指标,描述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群的分布现象,即三间分布。
散发性疾病:指在某一地区的人群中发现的一种疾病,发病率一般。
病例在人群中分散或散发,病例之间没有明显联系。
它们的分布是为了描述更大人口的流行病强度。
【流行: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爆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称爆发。
【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常用术语包括:散发、流行和暴发。
【描述疾病地区分布的常用术语:自然地方性、统计地方性、自然疫源性。
【自然地方性:主要指一些传染病(如血吸虫病、疟疾等)因传播媒介受自然环境影响,表现为只在一定地区生存,使该病分布呈地方性。
统计地区:由于生活习惯、健康状况或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一些地区某些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这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无关。
【自然疫源性: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仅靠人,而且依靠自然界野生动物或家畜来蔓延繁殖,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可传染人。
[疾病时间分布的变化主要包括短期波动性、季节性、周期性和长期趋势。
【短期波动:又称爆发或时点流行,是指在一个集体或固定人群中,短时间内某病发病数突然增多的现象。
【季节性:疾病发病率在某个季节增加的现象称为~。
严格季节性是指某些疾病的发生严格限制在一年中的某个特定季节,但在其他季节不会发生。
主要见于节肢动物传播的传染病,如乙脑;季节性增加是指疾病可以通过一年中,但不同月份的发生频率可能会有很大差异,例如呼吸道传染病——冬季,肠道传染病——夏季和秋季;无季节性:疾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增加。
什么是流行病学?

什么是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一门关注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规律的学科。
在现代医学中,它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早期预防、控制及处理应对等方面。
那么,流行病学究竟是什么呢?现在,就跟着小编来一探究竟。
1. 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流行病学是关注人群中某种特定疾病的流行情况的一门学科,涉及疾病的发生、流行和最终消退的全过程,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预测。
它包括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地理分布规律、高危群体以及疫情研究等方面。
2.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流行病学主要运用的方法包括调查、统计、研究等,可以通过对患者的生活方式、疾病症状和就诊病史等进行检测和记录,然后在人群中进行汇总和分析。
除此之外,流行病学还运用模型进行预测和仿真,提高防疫和疫情控制的预报能力。
3. 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的关系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是紧密相关的两个领域。
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和并且可以用于公共卫生上的防疫,如传染病的监测、控制和治疗等。
而公共卫生方面的干预和科学管理,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感染率和疾病扩散的速度。
4. 流行病学在疫情中的应用流行病学在疫情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它可以通过调查和监测人群健康状况等手段,追踪疫情的蔓延和病人数量、病例报道、病变的趋势等数据的变化。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及时更新疫情信息和重要政策建议,提出更好的预防和治疗途径。
5. 流行病学在个体健康管理中的应用除了流行病学在疫情中的应用外,个体健康管理亦可以借助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
比如,有些人想要知道某种疾病可发生于其身上的概率,可以通过流行病学分析相应的病因,从而做出预测并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
总之,流行病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不仅可以应用在疫情的防控中,更可以借助科学的方法对人群或个体进行健康管理。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并且关心它,以此保障自身的健康和做出合理的个人规划。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名解】1、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包括伤害)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2、发病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3、罹患率:与发病率同样是测量新发病例的频率指标,多用于描述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4、患病率:亦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5、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6、病死率:表示一定期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7、生存率:是指患某种疾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病人)经N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总数的比例。
8、散发:是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物明显联系。
9、流行: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10、暴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段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称为暴发。
11、周期性: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称为周期性。
12、长期趋势:又称为长期变异,是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通常为几年十几年或几十年)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表现、病原体种类及宿主等随着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变、医疗技术的进步、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
13、普查:是指为了了解某人群健康状况或某疾病的患病率,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内(某一地区或具有某种特征)人群中每一成员所做的调查或检查。
14、随机化抽样:是指研究总体中每个个体均有同等的机会呗抽到并组成样本。
15、队列研究:又称前瞻性研究、随访研究、发生率研究,指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亚组,追踪观察一定的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和分布的科学。
以下是一些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
1. 疾病:具有特定病因和临床表现的异常生理状态或症状。
2. 流行病学调查:对人群中疾病或症状的发生、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调查。
3. 发病率:单位时间内人群中新发病例的数量。
常见的指标有患病率、年发病率和季节性发病率等。
4. 流行病学三要素:指疾病的发病率受到宿主(人群)、环境和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5. 传染病:由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给健康人群的疾病。
6.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包括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等,用于确定疾病的发生率、风险因素和病因等。
7. 流行病学图表:如流行病曲线、流行病学三角和病例爆发图等,用于表达疾病的发展趋势和分布特点。
8. 预防措施:根据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制定和实施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措施,包括个体层面的干预和公共卫生政策。
9. 流行病学数据:包括人口统计数据、疾病报告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等,用于评估人群健康状况和制定公共卫生措施。
10. 流行病学指标:如相对危险度、风险比、人群属性评估等,用于研究和比较不同群体之间的疾病风险差异。
预防医学第二讲(流行病学概论)课件

健康状况的评估与预测
健康状况评估
流行病学研究可以全面评估人群的健 康状况,包括各种疾病的患病率、死 亡率等指标,以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 素。
健康预测
基于历史数据和流行病学模型,可以 对未来疾病流行趋势进行预测,提前 制定应对策略。
健康相关行为干预
行为干预
流行病学研究揭示了影响健康的各种行为因素,如吸烟、饮 酒、饮食和运动等,通过行为干预措施改善这些不良习惯, 降低疾病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预防医学第二讲(流 行病学概论)课件
目录
• 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 • 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 • 流行病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的定义
01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 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并研究如何制定、实施和评价预 防和控制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健康促进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可以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 ,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05
流行病学的发展趋势与挑 战
大数据与流行病学
总结词
大数据技术为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更高效、更精确的数据分析方法,有助于揭示 疾病的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
详细描述
大数据技术可以整合多来源、多维度的数据,对疾病流行趋势进行实时监测和预 测,提高预警和应对能力。同时,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疾病的传 播途径和影响因素,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病因和病因模型
病因
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包括生物、环境、 行为和遗传等因素。
因果推断
根据流行病学证据,确定病因与疾病之间的 因果关系。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发病率:是指一定期间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病例出现的频率。
爆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很多症状相同的病人。
发病密度:用人时为单位计算出来的率带有瞬时频率性质。
混杂偏倚或称混杂:是指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一个或多个潜在的混杂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之间的联系,从而使两者之间的真正联系被错误地估计的系统误差。
求同法:是指在发生相同事件的不同群体之间寻找共同点,即根据患同种疾病的不同患者的共同特点,寻找可能的病因。
填空题1常见的随机抽样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多阶段抽样。
2队列研究的基本特点:①属于观察法②设立对照组③由“因”及“果”④能确证暴露与结局的因果联系3常见偏移:①选择偏倚②失访偏倚4.试验设计的原则:1)对照2)随机化 3)盲法 4)重复5.信息偏移的种类:一、回忆偏倚二、报告偏倚三、暴露怀疑偏倚四、诊断怀疑偏倚五、测量偏倚6.因果推断的标准:(一)关联的时序性(二)关联的强度(三)关联的可重复性(四)关联的特异性(五)剂量-反应关系(六)生物学合理性(七)关联的一致性(八)实验证据7.病例研究分为:1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是将队列研究与病例研究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2病例队列研究:又称病例参比式研究,也是一种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结合的设计形式。
8流行病学三角是:宿主、环境、致病因子。
简答题1. 比较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普查的优点①调查对象为全体目标人群,不存在抽样误差。
②可以同时调查目标人群中多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③能发现目标人群中的全部病例,在实现“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的同时,全面地描述疾病的分布与特征,为病因分析研究提供线索普查的缺点①不适用于患病率低且无简便易行诊断手段的疾病②由于工作量大而不易细致,难免存在漏查③调查工作人员涉及面广,掌握调查技术和检查方法的熟练程度不一,对调查项目的理解往往很难统一和标准化,较难保证调查质量④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一般较大,费用往往较高抽样调查的优点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资源,同时由于调查范围小,调查工作易于做得细致抽样调查的缺点①抽样调查的设计、实施与资料分析均比普查要复杂②资料的重复或遗漏不易被发现③对于变异过大的研究对象或因素和需要普查普治的疾病则不适合用抽样调查④患病率太低的疾病也同样不适合用抽样调查,因为需要很大的样本量,如果抽样比大于75%,则不如进行普查2. 比较现况研究与生态研究的异同点及优、缺点现况研究的优点首先,研究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以样本估计总体的可信度较高其次,有来自同一群体自然形成的同期对照组,使结果具有可比性最后,一次调查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现况研究的缺点首先,收集的信息通常只能反映调查当时个体的疾病与暴露状况,难以确定先因后果的时相关系。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疾病及健康有关状态在人群中发生、发展的原因和分布的规律,以及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这些疾病及促进健康的对策与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的科学。
疾病分布(distribution of disease):通过观察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消退,描述疾病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的频率与分布的现象。
发病率 (incidence rate):是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新发病例的频率。
新发病例数:指观察时间内新发生的某病的病人数暴露人口数:必须符合两个条件:必须是观察时间内观察地区内的人群,必须有患所要观察的疾病的可能罹患率 (attack rate):量新发病例频率的指标,通常指在某一局限范围内,短时间内的发病率患病率 (prevalence rate):又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时点患病率(point prevalence):指群体中个体在某时点为病例的概率期间患病率(period prevalence): 是群体中个体在给定期间内任一时点为病例的概率。
死亡率 (mortality rate):指某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死亡专率按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种族、婚姻状况、病因等分别计算的死亡率。
分母必须是与分子相对应的人口病死率(fatality rate):指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者的比值存活率(survival rate)散发 (sporadic):指某病发病人数不多,病例间无明显的相互传播关系,或在一定地区的发病率呈历年一般水平。
适用于范围较大的地区。
流行 (epidemic):指某地区某病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大流行 (pandemic):指某疾病的发病蔓延迅速,涉及地域广,人口比例大,在短时间内可以越过省界国界甚至洲界形成世界性流行。
流行病学PPT

人信服。
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与可解释性问题
研究结果可重复性差
由于流行病学研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不同的研究团队可能得出不同的研究结果 ,这使得研究的可重复性成为一个挑战。
研究结果解释困难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往往需要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解释,而结果的解释有时会面临着 种种困难,如多重因素影响下的因果关系判断、研究结果的外部有效性等。
03
疾病流行趋势预测
基于历史数据和流行病学模型,预测 疾病未来的流行趋势,为防控策略制 定提供参考。
健康相关行为研究
行为影响因素
研究影响人们健康行为的 各种因素,如社会环境、 文化背景、个人经历等。
行为干预措施
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 的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措 施,如控烟、限酒、合理 饮食等。
行为效果评估
监测疾病传播
对传染病、慢性病等疾病 的传播进行密切跟踪,及 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监测健康影响因素
通过对环境、生活习惯、 饮食习惯等因素的监测, 评估其对健康的影响,为 干预措施提供方向。
疾病负担评估
01
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通过统计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指标,评 估疾病的负担和危害程度。
02
疾病经济负担
计算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直接和 间接成本,评估其对个人和社会的经 济负担。
队列研究
根据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将研究对象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并观察两组在结局上 的差异,从而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
实验性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通过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到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在干预 措施和结局上的差异,从而评估干预措施对疾病或健康状况 的影响。
流行病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论一、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二、流行病学定义的基本内涵1、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群,是研究所关注的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2、它不仅研究各种疾病,而且研究健康状态;(3、它的重点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4、最重要的是,它的落脚点是为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第二节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分类第三节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关系}一、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临床医学以单个病人为研究对象,以解决单个病人的诊断、治疗为主要任务。
流行病学则从研究疾病或健康在人群中的频率分布人手,研究其分布的原因和有关影响因素以及疾病的原因等,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流行病学可称之为“群体诊断”(mass diagnosis)。
二、流行病学与基础医学的关系流行病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探讨病因。
在建立病因假设、设计、调查等过程中都涉及许多基础医学的知识,有时还需要直接应用基础医学的知识。
基础医学研究同流行病学研究互相补充,互相提供线索。
基础医学偏重于直接病因的研究,流行病学研究则侧重于病因线索的探讨。
第四节流行病学的用途流行病学的用途1、研究人群健康、疾病消长以及疾病特征变化的规律(2、对社区和人群健康做出诊断3、用于卫生决策和评价4、完整揭示疾病自然史5、利用流行病学方法探讨原因不明疾病的病因6、疾病预防7、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方法或措施的效果评价第五节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1、群体观点流行病学是从宏观的角度认识疾病和健康状态,研究疾病的发生及动态分布。
从群体角度宏观观察事物的动态变化,是流行病学区别于其他医学学科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群体和分布是流行病学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
2、社会医学和生态学的观点流行病学认为,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与环境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流行病学方法概述

第六章流行病学概述学习目标说出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阐述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简述流行病学的用途及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常见偏倚。
第一节流行病学的定义与学科特点一、流行病学的定义由于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使得医学科学得以迅速发展。
这一方面增进了对疾病与健康现象的认识,同时也促进了医学工作者从深度与广度扩展医学知识的欲望与要求。
如从最初着眼于疾病治疗,到想知到如何预防疾病发生,再到目前又在研究如何在复杂的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中达到自我保健的目的。
这种对医学知识的不断探求以及生物社会学等的发展对医学的渗透,极大地丰富了医学的内涵,使医学逐渐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四大组成部分。
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临床医学和保健医学中常用的方法学,在近代医学发展中占有一定地位,在卫生保健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流行病学学科内涵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定义也不断发展变化。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一词来自于西腊语(epidemic),其意为“流行的”,“在人群中发生的”,最早使用该词的是Hippcrote撰写的“空气、水、地点”一书中。
真正使流行病学一词成型的重要演变发生于16世纪,在过去的50多年中其内容得以迅速发展。
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流行病学的定义随着现实防病需要的变化及方法学进展而逐渐演变。
流行病学研究内容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以研究传染病为主阶段。
2.以研究心脑管理病、肿瘤等慢性病为主阶段。
3.研究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及如何改善环境,增进健康。
流行病学定义的演变与流行病学研究内容的转变是相适应的。
虽然国内外流行病学专家先后提出了颇多的定义,但其基本涵义与上述流行病学研究内容的演变相一致。
目前,关于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以及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上述定义基本内涵有四点::①以人群为研究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0.05(1)
3.84
P>0.05 差异无显著性
(二)计算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
1. OR及其95%可信区间的估计
病例对照研究中表示暴露与疾病之间联系强度的指 标为比值比(odds ratio,OR)又称优势比,即病例 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比,说明病例 组的暴露比例为对照组的多少倍。
常用于评价某些慢性病的远期疗效。
n年生存率=随访满随访n年满后n仍年存的活病的例病数例数 100%
三、 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
散发:sporadic 某病在一定地区发病率呈现历年一般水平。
暴发:outbreak 短时间,小范围人群中突然出现许多相同病例的
现象。 流行:epidemic
某病在一定地区发病率明显超过历年散发水平。 大流行:pandemic
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年某病新病例/同期暴露人口数
(二)罹患率(attack rate) 罹患率和发病率一样,也是人群新病例数的指
数,与发病率最主要的区别是观察时间短而灵活。
(三)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指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患 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研究“三间分布”的目的是:
(1)通过对疾病流行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2)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3)为疾病的研究提供病因线索并指出进 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途径;
(4)确定卫生服务的重点,为合理制定疾 病的防制、保健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描述性研究
descriptive study
(二) 病死率(fatality rate)
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 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它可表明疾病的严重程 度,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 病死率=某时期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患病人数
(三) 生存率(survival rate)
又称存活率,是指患某种疾病的人(或 接受某种治疗的某病病人)经n年的随访, 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抽样方法
抽样分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如典型调查)
常用随机抽样方法 (1)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抽签法、随机数字表法 (2)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按一定顺序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 (3)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这种研究是在疾病发生后回顾追查其原因,是 一种由果及因的调查。
病例组 对照组
有暴露 a
b
无暴露 c
d
合计 a+b c+d
合计 a+c b+d
n
Exposed Not Exposed
病例-对照研究特点: 1.是观察法而非实验法; 2.按患病与否设病例组和对照组; 3.观察方向由“果”及“因”; 4.难以验证因果关系(只是关联); 5.通过两组暴露水平的比较,分析暴露与疾
时点率病率=某一时点现患病例数/该时点人口数
患病率取决于发病率和病程。
患病率=发病率 病程 P I D
患病率下降既可由于发病下降,也可由于病程缩 短如病人恢复快或死亡快所致。有时尽管发病率增高, 但病程缩到很短,患病率仍可减低。
(四)感染率(infection rate)
指在调查时受检查的人群中某病 现有感染人数所占的比例。
(一)暴发或短期波动 (二)季节性 (三)周期性 (四)长期变异
三、地区分布
* 疾病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分布,往往与致病因子 分布有关。
* 疾病的发生受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 影响,研究疾病地区分布,有助阐明影响分布 的因素,制定防制对策、措施。
* 可根据行政单位划分,如洲、国家、省、市、 县
* 可根据地理条件划分,如山区、平原、湖沼、 森林。
2.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
概念:随机抽取某研究人群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 (样本),以样本信息估计总体特征(该人群的患 病率或某些特征)的调查方法。
原则:随机化、样本量适当
*优点: (1)省时间、省人力、物力 (2)调查范围小,调查工作易做得细致 *缺点: (1)设计、实施和资料分析都比较复杂 (2)重复和遗漏不易发现 (3)不适用调查变异过大的资料 (4)患病率很低的疾病,小样本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
描述性研究 现况调查(横断面研究)
观察性研究
比例死亡比研究
生态学研究
分析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实验性研究 临床试验
现场试验
社区干预和整群随机试验
理论性研究 理论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方法学研究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一)描述性研究 研究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特征中疾病 分布的方法,提出关于致病因素的假设。
根据专门设计的调查所获得的资料或已 有的各类资料,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 不同的人群特征分组,将疾病或健康状况的 分布特点真实地展示出来,为进一步的流行 病学研究奠定基础。
病例调查:个别病例或相应个体及周围环境
现况调查:一定范围人群,个人为单位;
生态学研究:群体为基本单位。
现况调查
概念
1.现况调查:在某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 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有关变量、疾病或健 康状况的资料,以描述目前疾病或健康状况 的分布及某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因为所用的 指标主要是患病率,故又称患病率调查 (prevalence survey);
2.在某一时点或一个短暂时间内收集资料,故 称横断面调查(cross-sectional study);
3. 在病因分析中只能对病因提出初步线索,而 不能得出有关病因因果关系的结论。
现况调查
目的
1. 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 2. 发现病因线索; 3. 适用于疾病的二级预防; 4. 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 5. 疾病监测; 6. 衡量国家或地区的卫生水平和健康状况,
先按某种特征把调查对象分为若干“层”,在各 层中作随机抽样 (4)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5)多级抽样(multistage sampling)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是选择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作为 病例组,和未患这种疾病的人群作为对照组,调 查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可能的比例,分析暴 露是否与疾病有关,如病例组的暴露比a/a+c ,大 于对照组的暴露比b/b+d,且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 意义,则暴露与疾病有联系。
病例组 有暴露 a 无暴露 c
合计 a+c
实例1中
对照组 b d
b+d
合计 a+b c+d
n
病例组暴露比值 a /(a c) a
c /(a c) c
对照组暴露比值 b /(b d) b
OR ad d /(b d) d bc
OR ad 30155 1.48 bc 45 70
比值比的可信区间:即按一定的概率(可信 度)来估计总体的OR在哪个范围。
(二)分析性研究 对致病因素的假设进行检验
(三)实验性研究 在人群中消除某因素或施加一些手段以观察对发 生疾病的影响。它能对病因假设作出可靠的验 证。
(四)理论性研究 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定性或定量的研究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与用途
(一) 描述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 分布的差异提示:发病因素的不同 寻找影响分布的原因 (二) 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和病因 探讨促成发病的因素及流行因素 (三) 揭示疾病的自然史
如果OR的95%可信区间包含1,则表明 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无统计学意义或 暴露所致病的危险性并不显著高于非暴露。
Miettinen法
ORL , ORU OR (11.96/ 2 )
如:x2=45.3 OR95%可信区间 115(11.96/ 45.3)
28.9 ~ 457.9
病的联系。
用途: 1.广泛探索疾病可疑的危险因素; 2.深入检验病因假说; 3.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病例对照研究的种类:
按研究目的分类 1.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2.检验性病例对照研究
按研究设计的病例与对照的配比分类 (一)成组病例对照研究 (二)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配比(matching)是以对结果有干扰作用的某些 因素或特性作为配比因素,使对照组与病例组在 配比因素上保持相同的一种方法。常用的配比变 量有性别、年龄、种族、住址等。 1.成组配比(category matching) 2.个体配比(individual matching)
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指标
一、描述疾病频率的指标 发病率(incidence rate) 罹患率(attack rate)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感染率(infection rate) 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
(一)发病率(incidence rate) 发病率表示一定时期(一般为年)内,特定人群
实例1
表1 母亲围产期放射暴露与儿童白血病的非配比 病例对照调查
放射暴露 病例组 对照组
合计
有+ 无— 合计
30(a) 45(b) 70(c) 155(d) 100 200
75 225 300(n)
1.统计学检验
2
(ad bc)2 n
(a b)(c d )(a c)(b d )
(30155 45 70)2 300 2 75 225100 200
感染率=调查时某病感染人数 调查时受检人数
100%
二、描述死亡频率的指标 (一)死亡率(mortality rate)
死亡率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死于所有原因的 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死亡率可反映一个 人群总的死亡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经 济和文化水平的综合反映。 死亡率=某人群死亡总数/同期该人群平均人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