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亚非大陆上的古老文明(大河流域文明)知识点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笔记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笔记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笔记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一、古代亚非文明概述1. 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 古代亚非文明多起源于大河流域。

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例如:- 古埃及文明起源于尼罗河;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了肥沃的土壤,人们利用尼罗河的泛滥规律发展农业,孕育了古老的埃及文明。

- 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这里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 古印度文明源于印度河和恒河。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地形平坦,水源丰富,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古印度文明的摇篮。

- 古代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较早地发展起了农业,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2. 文明的特点- 农业发达:由于大河流域的自然条件适合农业,所以这些文明都是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农业的发展使得人口增加,城市兴起,为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中央集权制度:为了有效地组织人力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建设(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建造也需要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应对外部威胁,古代亚非文明大多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这种制度下,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能够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建设和发展。

二、古埃及文明1. 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地理位置: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中下游地区。

- 尼罗河的影响:- 农业方面: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泛滥后的土地富含腐殖质,十分肥沃,古埃及人在肥沃的土地上种植大麦、小麦等农作物,使得农业生产非常发达。

- 交通方面:尼罗河是古埃及的交通大动脉,它为古埃及人提供了便捷的水上运输通道,有利于货物的运输和人员的往来。

- 古埃及的统一: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初步统一了埃及,建立了埃及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 古埃及文明的成就- 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其中最著名的是胡夫金字塔,它是古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考点归纳汇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考点归纳汇总

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考点归纳二、基础知识三、知识阐释1、你认为尼罗河给埃及人民带来哪些好处?定期泛滥,留下肥沃土壤;为农业灌溉提供水源;便于航行,为为古埃及的统一提供有利的自然条件;古埃及人通过观察尼罗河的涨落,发展了天文学,如制定了太阳历。

2、你认为金字塔有何意义?对金字塔的修建你有什么样的认识?(1)意义: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2)认识: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金字塔的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体现了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压迫和剥削。

很多人为此失去了生命。

3、说说尼罗河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影响。

(古埃及人民为什么要赞美尼罗河?)(1)尼罗河便于航行,成为加强埃及南北方交流的纽带,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2)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古埃及的农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的发展(3)古埃及人观察尼罗河水定期泛滥,发现规律,发展了天文学,制定了第一部太阳历。

(4)尼罗河洪水退却后,对土地面积的重新测量使埃及人在几何学方面有突出成就4、《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价值(1)《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它体现了古巴比伦实行君主专制统治,维护汉谟拉比的专制统治地位;(3)它全面维护奴隶主阶级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5、种姓制度的影响(危害)(1)政治上不利于印度的统一和团结。

种姓制度,使社会四分五裂,人民之间缺乏团结。

(2)在历史上,它为异族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

印度的历史是一部不断被外族征服的历史,其原因与种姓制度造成的整个印度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性和利已性不无关系。

它妨碍了印度人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在面临外族入侵时,不能组织起强有力的抵抗力量。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9课知识提纲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9课知识提纲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王国、古印度、中国(自西向东)——大河流域文明第 1 课古代埃及1.兴亡:发源于尼罗河,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公元前3500年出现文明。

2.文明成果:狮身人面像、金字塔、太阳历、象形文字(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3.金字塔(法老的陵墓):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4.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神之子。

第 2 课古代两河流域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发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立: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出现文明,约公元前 2400 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3.文明成果:《汉谟拉比法典》、阴历、60 进制、楔形文字二.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BC18 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三.《汉谟拉比法典》——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楔形文字书写)1.目的(实质):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评价: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 3 课古代印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兴起:发源于印度河流域。

公元前 23 世纪出现文明。

2.文明成果: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数字、梵文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创立:公元前 6 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被称为“释迦牟尼”。

2.教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 4 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一.希腊城邦(海洋文明)1.兴起:公元前 8 世纪希腊出现城邦,特点是“小国寡民”;2.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1.背景:伯里克利主政时期(伯里克利改革),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表现:扩大公民的权利;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建立了津贴制度。

3.局限性:只有成年男性公民具有公民权,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知识梳理】
【知识要点】
►要点一四大文明古国都处在大河流域的原因及启示
(1)原因
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启示
①人类的活动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人类文明的早期更是如此。

②江河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我们应该爱护水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

►要点二种姓制度的地位及实质
(1)社会地位:婆罗门和刹帝利两个高级种姓,占有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他们依靠剥削为生,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

吠舍是由雅利安人的一般公社成员组成,主要从事农、牧、商等行业。

他们必须以供神和纳税的形式,供养完全不从事生产劳动的婆罗门和刹帝利。

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居民。

他们大部分从事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贱民,他们在社会上受到歧视和凌辱。

(2)实质:印度的种姓制度实质上是一种阶级制度,是保护新产生的贵族剥削阶级的工具。

►要点三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奴隶社会——人类进入文明时期)。

第一单元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1

第一单元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1

第一单元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1
第一单元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1
第一单元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
第一课时古代埃及
一、自主学习
1、古代埃及坐落于非洲的。

2、平缓的水流使得北上的航行变得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又使返航显得毫不费力。

这样,埃及人就拥有了一条宝贵而又可靠的交通运输线,它促进了整个流域的统一。

3、
古代埃及国王称为。

为了使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神圣化,他自诩为。

4、就是古代埃及文明的寓意。

5、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它形成于前后。

6、按照和,埃及人把一年份为、和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之5
天宗教节日,一年就是365天。

这就是人类历史上,它与地球紧紧围绕太阳运转一周的回
归年的天数仅有1/4天误差。

这一发明者对后世影响非常大,后来的以及我们今天通用型的,都来源于此。

7、古代埃及的医学也很发达,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他们初步知道了的知识,懂
得了与跳动的关系,并开始分科治病。

8、古代埃及人坚信“”,指出人死后还可以在冥间稳步生活。

因此,只要挽回躯体,灵魂就能够依附于它而万世长存。

9、公元前,埃及国力强盛,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帝国。

10、公元前6世纪,古代埃
及被灭亡。

二、小组探究
1、古代埃及是因为什么统一的?
2、为什么古代埃及的君主专制制度会逐步发展起来?
3、古代埃及的君主专制制度对古埃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古代埃及为什么会由盛而衰?
-1-。

古代亚非文明知识点总结重点

古代亚非文明知识点总结重点

古代亚非文明知识点总结重点一、古代亚非文明概述。

1. 定义与范围。

- 古代亚非文明是指古代亚洲和非洲地区最早产生的文明。

亚洲主要包括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国文明;非洲主要指古代埃及文明等。

这些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被称为大河文明。

2. 产生的共同条件。

- 水源充足。

- 大河流域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满足了人类生存和农业灌溉的需求。

例如,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为埃及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古埃及人在尼罗河两岸发展农业。

- 土壤肥沃。

- 河流泛滥带来的淤泥使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

两河流域的土壤肥沃,苏美尔人在此种植大麦、小麦等作物。

- 气候适宜。

- 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大多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和发展农业。

古代印度的印度河流域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孕育了哈拉帕文明。

二、古代埃及文明。

1. 地理位置。

- 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尼罗河由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其定期泛滥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2. 文明发展历程。

- 早期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100 - 2686年)- 埃及实现了统一,建立了早期王朝。

- 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86 - 2181年)- 以金字塔的建造为重要标志。

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体现了古埃及高超的建筑技术和宗教信仰。

例如胡夫金字塔,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

- 中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040 - 1786年)- 重新统一后,经济有所发展,水利灌溉工程得到修建。

- 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567 - 1085年)- 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对外扩张。

图特摩斯三世时期,埃及的版图达到最大。

3. 文化成就。

- 象形文字。

- 是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

它被刻在神庙、陵墓等建筑上,记录了古埃及的宗教、历史等信息。

- 宗教信仰。

- 多神崇拜,太阳神拉被视为最高神。

古埃及人认为法老就是神在人间的化身,法老死后会成为奥西里斯神。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知识点+练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知识点+练习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知识点:1.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有利于农业生产,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3.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

4.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被认为是“神之子”。

5.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起源于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6.《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7.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8.雅利安人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9.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10.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

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11.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联合周围农村组成小国,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12.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建立津贴制度以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

但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13.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亚历山大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复习 课件(23张PPT)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复习 课件(23张PPT)
⑤数学:测量河流水位和建筑计算过程中发展了数学。
(二)金字塔
1.简介及代表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__王__(__法__老___的陵墓,是国王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反映
古 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__胡__夫__金__字__塔___。(古
代 埃
埃及最大的金字塔)
及 2.地位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
2.发展历程
古 代
3.文明成就
两 (二)古巴比伦王国:1.简介


2.成就
域 (三)《汉谟拉比法典》: 1.目的
2.地位
3.意义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发源地
古 代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又称_“__美__索__不__达__米__亚__”。
两 河
2.发展历程
流 开始产生 域 国家(约前
_3_5_0_0__年)
初步统一 (大约前24
世纪)
汉谟拉比建立了统 一、强大的奴隶制 国家(前18世纪)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 (前1595年)
3.文明成就
古 ①文字:_楔__形__文__字__;
代 ②历法:阴历;
两 河
③计数法:60进制计数法;
流 ④法律:《__汉__谟__拉__比__法__典__》_;
度 3.文明成就
雅利安入侵 入印度(前 1500年左右)
_孔__雀__王__朝__统治时期是 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 时期(约前324前187年)
(1)数字:从0到9的计数法;
(2)宗教:佛教;
(3)文学: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和《__罗__摩__衍__那__》

外族侵扰 文明衰落

第1课_亚非大河文明

第1课_亚非大河文明

阿育王石柱
阿育王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1、创立时间:
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 2、创立背景: 锐…诞生了
3、创立人:
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等苦难的办法 4、创立目的: 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摩尼) “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 5、教义: 宣扬“众生平等”的政治动机(目的):
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


首陀罗(第四等级) (奴隶阶层)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 奴役,从事最酷、最累、最脏的职业
种姓制度
阅读课本p8资料,探究课本中的三个问题。 1)婆罗门贵族宣扬造物主创造等级说的目的是什么?
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2)理发师儿子的故事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当时不同种姓之间壁垒分明、 等级森严的社会状况
公元前 3500年
出现小国
进入文明时代
发明和传播腓尼基字母文字
腓尼字母 希腊字母 拉丁文字
犹太人的祖先
“没有国家的民族”
两河流域古文明的奠基者 楔形文字的创造者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被发现的经过: 1901年,法国考古学家在伊朗的 苏撒考古时发现,后被劫夺到巴 黎的卢浮宫博物馆
1)法典颁布者: 汉谟拉比 2)法典目的: 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秩序 3)法典价值/影响/地位:
摩亨佐•达罗遗址
一支外来民族改变 了一切
雅利安人入侵
——“出身高贵的人 ”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地位,必然要采取许多 措施。其中最有特色的 是种姓制度,又叫“婆 罗门制度”。
“不平等是神的旨意”
婆罗门(第一等级) (宗教祭司阶层)
祭司和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第二等级) (军政王公阶层)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生产平民阶层) 吠 舍(第三等级) 社会等级制度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 一、二等级

八上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知识点(填空)

八上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知识点(填空)

班级:姓名:八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知识点1.1亚非大河文明1.1.1古代埃及地理位置:位于非洲的,在埃及东北部的茫茫沙漠中河流:公元公元前3000年,形成象形文字。

公元世纪,埃及的国力强盛,对外征战,开疆扩土。

公元世纪,被波斯灭亡。

公元7世纪,这片土地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古埃及人逐渐与融合。

文明:1.埃及的统治者被称为2.法老为自己修建了宏大的陵墓——,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3.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

4.按照尼罗河的和农作物的,埃及人把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

5.古代埃及的发达,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6.尼罗河流域自然环境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影响有哪些?①对农耕经济的影响②对国家统一的影响③对科技文化的影响1.1.2.古代西亚国家:地理位置:亚洲,诞生于河和河畔。

从地图上看,它形似一弯新月,所以有“”之称。

发展历程:公元年,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了很多小国。

公元,王国国王文明:1.汉莫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

法典的实质是维护的工具,其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状况。

2.两河流域的人发明了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3 人发明了字母,为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1.1.3古代印度:地理位置:在南亚次大陆上,周围有两条重要的河流——和。

公元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

著名代表是和哈拉帕。

历史文明:1. 雅利安人入侵后,出现了“”,分别从高到低被分为:(是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由国王、武士和官吏组成),(广大的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被征服者和贫困破产的人)。

2佛教(1)产生时间:地点:创立者:后被尊称为,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2)教义:宣扬“”,反对宣扬的制度。

它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

苦的根源是人的,只有消灭,忍耐服从,刻苦修行,才能摆脱苦,到达“”。

(3)发展与传播:公元前3世纪,国王 在位时,佛教得到大力发展并开始向外传播。

第一单元听写 亚非大陆上的古老文明(大河流域文明)知识点

第一单元听写 亚非大陆上的古老文明(大河流域文明)知识点

第一单元亚非大陆上的古老文明(大河流域文明)知识点
亚非大陆上的古老文明(大河流域文明)知识点
第一单元
2.【考点】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3.【考点】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

①建筑:希腊的,既是宗教崇拜中心,也是国家的象征。

罗马人修建的,给城市人口供应清洁的水。

罗马的建筑在许多方面继承了希腊的特点,最著名的建筑有、。

②公历:,成为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

③法律:罗马人创造了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欧洲法学的渊源。

古代亚非文明知识点简表

古代亚非文明知识点简表
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问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亚里士多德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
法学
罗马
《十二铜表法》
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罗马法学包括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构成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历法
儒略历
凯撒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采取四年一闰,二月增加1天的办法纠正误差。4世纪作为罗马基督教历法,后来成为公历的基础。
疆域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侵略性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影响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积极性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知识点简表(1)





地理位置
非洲东北角尼罗河下游。




产生
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
衰落
后来,印度多次受到外族的侵扰。
主要成就
阿拉伯数字实际起源于印度;
创立佛教;
神话史诗《摩可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古代印度




建立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
内容
①最高等级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此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②同时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贵族和富人的支持。
传播
时间
公元前3世纪后向外传播。
路线

人教部编教材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知识点

人教部编教材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知识点

第一单元考点知识点
1、古代埃及文明发源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

3、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4、太阳历史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5、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

6、古埃及的国王称为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7、古代两河文明流域发祥于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

8、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莫拉比建立了统一的、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9、《汉莫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从中可以清晰的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10、古代印度最早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是早期文明遗址。

11、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12、种姓制度包括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

各等级世代相袭,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13、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被称为“释迦牟尼”。

公元前3世纪,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知识点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知识点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约前3500年~前6世纪)基础知识第一课古代埃及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位置:非洲东北角2.自然环境1)世界上最长河流尼罗河贯穿南北2)定期泛滥,留下肥沃黑土3)尼罗河孕育埃及文明(“赠礼”)3.发展历程1)开始:公元前3500年奴隶制国家出现2)统一:公元前3100年3)强盛:①法老:图特摩斯三世时期(前15世纪)②强大奴隶制军事帝国③版图:北:叙利亚、小亚西亚、幼发拉底河上游南:尼罗河第四瀑布地跨亚非4)衰落:分裂、外族入侵5)灭亡:①公元前525年(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灭之②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占领4.科学文化成就1)特点:很高成就2)表现:天文学、数学、医学①历法:太阳历②文字:象形文字③医学:木乃伊④建筑:金字塔二、金字塔1.名称由来:外形呈角锥体状,侧面形似汉字“金”中国人称之2.用途:法老的陵墓3.意义:1)古埃及文明象征2)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3)古埃及人民智慧结晶4.代表:1)最大:胡夫金字塔2)狮身人面像:哈夫拉金字塔前三、法老的统治1.法老:古埃及国王2.实行君主专制1)权利象征:金字塔2)政治统治: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最高)3)宗教统治:“神之子”无上权威3.王权衰落:1)原因:社会矛盾激化,王权受挑战2)时间:胡夫金字塔之后第二课古代两河流域一、两河流域文明1.位置:西亚东:两河流域新月沃地西:地中海东岸1)两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2)冲击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3)今天:伊拉克·巴格达2.文明开始: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3.初步统一:公元前24世纪4.屡遭外族入侵,内部战乱5.代表居民:苏美尔人1)文字:楔形文字2)历法:阴历3)计数法:60进位制4)法典:《汉谟拉比法典》5)建筑:“空中花园”二、古巴比伦王国1.建国:前19世纪(苏美尔人)2.统一1)时间:前18世纪2)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3)策略:各个击破4)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5)性质:强大奴隶制国家3.强盛1)时期:汉谟拉比统治时2)表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定法典4.灭亡:前1595年(前16世纪)外族所灭三、《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意义):迄今已知世界第一部较完整成文法典2.内容:1)前言,正文282条2)社会三个军级①有公民权的自由民②无公民权自由民(平民)③奴隶3)奴隶制发达①来源:战俘,买卖②家庭奴隶制:男性家长绝对权威4)其他内容: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商品经济活跃)3.意义:1)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2)人类社会法治传统源远流长4.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第三课古代印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位置:南亚次大陆2.起源:印度河流域(发展到恒河流域)3.奴隶制文明1)开始:公元前2500年2)早期文明①名称:哈拉帕文明(摩亨佐·达罗文明)②时间:公元前23世纪-公元前18世纪③表现:一度繁荣,后不明原因衰亡3)外族入侵①时间:公元前1500年②中亚·雅利安人(游牧)③表现:征服印度,恒河流域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建立奴隶制小国4)强盛:孔雀王朝①时间:公元前324年-公元前187年②政治:基本统一南端的印度半岛③经济:农业工商业繁荣许多工商业城市首都:华氏城④国王:阿育王(公元前3世纪)5)衰落:多受外族侵扰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产生:雅利安人入侵后形成2.实质:严格社会等级制度3.内容:1)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祭祀神权2)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官吏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3)第三等级:吠舍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农业、手工业、商业、畜牧业4)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奴隶)5)贱民:不可接触者卑贱、歧视、凌辱4.特点:1)各等级世袭贵贱分明2)低等级不能从事高等级职业3)不同等级不得通婚三、佛教1.时间:前6世纪2.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3.教义:1)反对婆罗门特权2)“众生平等”3)宣扬“忍耐顺从”(国王,富人支持)4.发展:教众增多,成为最重要宗教之一5.传播(前3世纪阿育王统一定为国教)1)北:中亚中国(前1世纪西汉末年)→朝鲜,日本,越南2)南:锡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四、文化1.阿拉伯数字(印度发明0~9 十个)2.种姓制度,佛教3.佛像艺术4.(梵文)史诗《摩柯婆罗多》《罗摩衍那》易混易错、知识点拔与拓展1、【易错易混】1).国王虽然在印度把持着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但在种姓制度上属于第二等级。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亚非大河文明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亚非大河文明

• 金字塔用来干什么的? 法老的陵墓
• 埃及法老们为什么要给自己修筑 金字塔?
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修筑豪 华的陵墓,以备在冥世间继续生活, 同时也是为了宣扬法老至高无上的宗 教神权和世俗专制统治的权力。反映 了宗教信仰 • 金字塔的外形、高峻威严体现了 什么?
王权的神圣权威
• 金字塔的精密程度体现了什么?
发展: BC3100年,美尼斯初步建立起统一的埃及国家。
强盛: BC15世纪时,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帝国。
衰亡: BC6世纪,它被波斯灭亡。
出现小国 美尼斯统一埃及
被波斯灭亡
BC BC 3500年 3100年
BC
15世纪
BC
6世纪
8
三、古埃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古埃及创造了哪些突出的文明成果?(看书,在书上画出关键词 )
古埃及文明的代表——金字塔
1、胡夫金字塔现高150米,我们现在每层楼房 的平均高度是2.8米,那么请你计算一下它相当
于几层楼房的高度?
150÷2.8≈54(层)
2、胡夫金字塔用了230多万块 大石头建成,每 块平均重2.5 吨,假如用100辆载重5吨的卡 车每天运两次,要运多少天?
(折合多少年)
2300000×2.5÷(100×5×2)=5750(天) 合15年多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根据传闻写道:“他(胡夫)强 迫所有的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 一个大群都要工作3个月, ……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
算一算,建造一座金字塔需要多少人?
100000×(20×12个数字你有什么感想?
800万
10
★君主专制的表现:
法老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表现:
①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②百姓见他时,只许趴在底墒吻他脚前的土地。 ③被允许吻法老脚的贵族会感到无上的荣光。 ④法老独揽国家行政大权,主宰国家经济,控制国 家军队和司法。 ⑤法老还动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为自己修筑宏大 的陵墓——金字塔。

中图版初三数学上册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知识点

中图版初三数学上册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知识点

中图版初三数学上册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知识点大约5000年以前,中国、印度、埃及、两河流域以及地中海的克里特岛几乎同时进入文明社会。

下面是整理的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知识点1、国家河流特色特点古埃及尼罗河金字塔非洲的古老文明古巴比伦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汉谟拉比法典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古印度印度河和恒河种姓制度面积广大的青铜文明古代中国长江和黄河从未间断的古老文明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3、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地位:是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

4、印度的种姓制度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②被统治阶级:吠舍(雅利安平民) 首陀罗(被征服的印度人);课后练习1.希罗多德认为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那是肯定因素对埃及文化的影响。

( )A.地理环境B.宗教信仰C.死而复活的思想D.金字塔工程2.早期的文明大多产生在大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的是:( )A.长江B.尼罗河C.两河流域D.亚马逊河3.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四个同学争论最著名的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他们所说的是正确的。

( )A.金字塔B.狮身人面像C.木乃伊D.国王谷4.在古老的印度,人们传说诸神分割原始巨人普鲁沙时,他的口、手臂、腿、脚分别产生不同的人,在这些人中,地位最高的是:(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5.最早的文明出现( )A.埃及B.中国C.印度D.西亚6.阅读材料:第一是苦谛,说明人生所经历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皆苦;第二是集谛,说明一切苦的原因在于欲望,有欲望就有行动,有行动就会造业(即通常所说的造孽),造业就不免受轮回(转生)之苦;第三是灭谛,说明必须消灭一切欲望,达到不生不灭的涅磐境界,才能消灭苦因,断绝苦果;第四是道谛,说明要达到涅磐必须修道。

华东师大初三历史上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知识点

华东师大初三历史上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知识点

华东师大初三历史上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知识点知识点1、金字塔:(1)、亚非上古四大文明:埃及、两河流域、印度、中国。

(四大文明古国是:中国、印度、巴比伦、埃及)。

(2)、古埃及奴隶制国家出现于前3100年,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阶级社会的地区之一。

(3)、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2、《汉谟拉比法典》:(1)、两河流域文明的开始:前3000年兴起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后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

(2)、《汉谟拉比法典》:①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

②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③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种姓制度:(1)、古印度文明最早起源于印度河流域,后扩展至恒河流域。

(2)、雅利安人南侵入印度并建立众多的雅利安人国家。

(3)、古印度的种姓制度:①分为第一种姓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宗教大权,是精神统治阶级);第二种姓刹帝利(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军事大权,是世俗统治阶级);第三种姓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第四种姓首陀罗(被征服地区的居民)。

②实质:是古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

4、佛教的产生:(1)、原因:人们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不满,社会矛盾尖锐。

(2)、①时间:前6世纪;②地点:古印度;③创始人:乔答摩悉达多,又名释迦牟尼。

④早期教义:倡导众生平等。

作用:有利于打破四大种姓间的严格界限;但极乐世界的平等,也产生了麻醉民众的消极作用。

⑤对外传播:前3世纪,主要向东亚和东南亚传播。

小结:1、教材P15课外学史:《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自由民(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其目的是保护奴隶主贵族的权势和私有财产,调整自由民的内部关系。

从法理的角度看:它虽然保留了同态复仇的陋习,但强调了证据的重要性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为何亚非四大上古文明会诞生于大河流域?这给我们留下什么启示?(这是因为大河流域气候湿润、水源充足、土地平整肥沃,灌溉便利、交通运输便利,为以农业和畜牧业为基础的上古文明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古代两河流域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古代两河流域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知识框架古代两河流域{发源地:两河流域文明古国:古巴比伦王国文明成就: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重点梳理 两河流域 “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兴起 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统一 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此后;两河流域几度统一;也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2.古巴比伦王国崛起 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强盛 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3.汉谟拉比法典 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主要内容 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评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价远流长知识延伸1.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给古代当地人民的带来了什么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给古代当地人民带来了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还带来了能建筑房屋的材料;使其成为一个适合人类定居生活的地方;但洪水泛滥;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不便甚至灾难..2.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的浮雕是什么含义浮雕中古巴比伦人崇拜的太阳神沙马什端坐在宝座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恭谨地站在它的面前..沙马什正在将一柄象征帝王权力的权杖;授予汉谟拉比..汉谟拉比用这一浮雕说明自己的权力来自神授;这样会让他的法典更具权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亚非大陆上的古老文明(大河流域文明)知识点
亚非大陆上的古老文明(大河流域文明)知识点
第一单元
2.【考点】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3.【考点】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

①建筑:希腊的,既是宗教崇拜中心,也是国家的象征。

罗马人修建的,给城市人口供应清洁的水。

罗马的建筑在许多方面继承了希腊的特点,最著名的建筑有、。

②公历:,成为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

③法律:罗马人创造了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欧洲法学的渊源。

第五单元迈入近代社会(资本主义制度的酝酿、确立、扩展)
一、知识点
1.世界近代史时序:
2.【考点】资本主义的兴起
(1)手工工场:14—15世纪,地中海和的部分城市如:佛罗伦萨、安特卫普等地,出现了一些的。

手工工场的影响:促进了,为后来的。

(2)租地农场:西欧因素出现较早的地区为和尼德兰。

(3)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影响:促进了和,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

3.【考点】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核心思想:
(2)代表人物:
但丁(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作揭开了序幕文艺复兴的序幕;
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
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
(3)文艺复兴意义:促进了人的和,有力地推动了,,为欧洲奠定了基础。

4.【考点】新航路开辟
A. B.
C. D.
(1)路线:发现美洲;环球航行。

(2)目的:追求财富。

实质:是殖民掠夺、殖民扩张的侵略活动。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使世界上原来的地区,世界开始联成一个整体;为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人类的视野,使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促进发展。

②消极影响:揭开了西欧各国进行、的序幕,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5.【考点】三角贸易(新航路开辟后16世纪——19世纪)
(1)殖民扩张:最早的殖民国家:、
(2)三角贸易: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3)影响:
对西欧:促进了的发展。

对北美:为美洲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客观上促进。

对非洲:丧失近亿劳动力,造成非洲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