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政治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朱力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2.物权的种类 所有权 用益物权

担保物权
• (三)专题三“信守合同与违约”的 重点、难点问题 • 1.合同的法律特征和合同的订立
• 法律特征:(1)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 法律行为;(2)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 (3)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 务关系为目的;(4)一经成立生效后 必须共同遵守。
• •
订立合同:要约和承诺 要约条件:(1)要约的内容必须具 体确定;(2)要约经受要约人承诺, 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3)要 约必须由特定人发出;(4)要约必须 向希望与之订立合同的受要约人发出; (5)要约应送达受要约人,要约到达 受要约人时生效。
• 承诺必须具备的条件:
•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2) 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 致;(4)承诺要表明受要约人决定与 要约人订立合同;(5)承诺的方式应 当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 (3)归纳总结。
二、各专题的框架结构和重点、 难点问题
• (一)专题一“生活在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的重点、难点问题

1.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 第一,我国法律是以工人阶级为领 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的体现。
第二,我国法律的内容归根结底是由
我国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 第三,经济以外的其他因素也对我国
• 4.以法律制约权力
一、《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课程的
性质、教材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 • (一)本课程的性质
• 通过法律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 性和长期性,懂得一些法学理论,树立 法治理念和增强法律意识,概括了解法 律体系的构成,提高法律素质,能够懂 法、守法和用法,自觉维护国家、社会 和集体的利益以及自身的合法权益,逐 步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
法律发生着重要的影响。

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广泛性
现实性


平等性
一致性
(二)专题二“民事权利与义务” 的 重点、难点问题 • • • • 1.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构成要素 和产生 特征 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内容 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需 要一定的法律事实 民事法律事实:事件和行为
关于思想政治选修5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朱力宇
•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 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
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
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
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
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
义。”
• (4)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 两审终审和陪审的制度。 • (5)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 讼的原则。 • (6)人民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实 行法律监督的原则。
2.各诉讼法的特有原则
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辩论原则 根据自愿和合法进行调解的 原则 处分原则 社会支持起诉的原则
内容。
• (4)专题四:与劳动和创业相关 的法律知识。
• (5)专题五:父母子女、夫妻之 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 (6)专题六:什么是法律救济、法律 救济方式、诉讼权利与义务、诉讼基 本程序。

(三)对本课程教学方法的一些 建议
• 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 具体实施环节:
• (1)选择和编写案例。
• (2)案例讨论。
3.对教材各专题安排的说明
• (1)专题一:一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的基本理论。
• (2)专题二:民事主体在实际生活
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民事法律关系,
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有关法律知识
基础上进行的更系统和更深入的阐
述。
• (3)专题三:对“课标”进行了
一定程度的整合,并增加了合同
的订立、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等
• 行政诉讼法的特有原则: • 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
• 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的原则 • 诉讼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原 则
• 不适用调解的原则
• 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
• 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分工负 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的原则
• 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 保护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的原则 •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 得确定为有罪的原则

(五)专题五“家庭与婚姻” 的重点、难点问题
• 1.如何区分家庭暴力与虐待? • 定义 • 区别:特征,表现方式
• 2.关于未办理结婚登记的“事实
婚姻”
• 含义 • 无效婚姻
• (六)专题六“法律救济”的重点、 难点问题 • 1.各诉讼法的共有原则 • (l)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 原则。 • (2)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的原则。 • (3)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 原则。
• 2.合同重在履行 • 合同履行的原则 • 全面履行原则
• 诚实信用原则
• 违约责任 • 强制实际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 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
• •
(四)专题四“劳动就业与守法经 营”的重点、难点问题 1.劳动争议的处理
• 含义和类型 • 处理的方式:调解、仲裁和诉讼
• •
2.经营者的义务 10项内容
三、《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课程涉 及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 • 1.“法制”和法治”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联系

2.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基本内涵
依法治国


执法为民
公平正义


服务大局
党的领导
• 3.关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权利 义务观 • 强化权利意识
• 培养守法精神
• 培养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念

ຫໍສະໝຸດ Baidu
(二)《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教 材的特点

1.本教材的编写思路
义法治国家”、“民事权利和义务 ” 、 “信守合同与违约”、“劳动就业与守法
• 本教材共分为六个专题:“生活在社会主
经营”、“家庭与婚姻”和“法律救济”
2.本教材结构设计的特点
• (1)不追求法律知识体系的完整
• (2)实用性很强
• (3)以活动导入,重视专题活动建议 的设计 • (4)专题活动建议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和综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