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一)专业培养目标社会工作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扎实、实务方法、技能熟练,政治觉悟高、职业操守好、专业素质过硬,能在各级学校、社区、企业、医院、部队、群团组织、社会行政机构和社会福利机构单位或领域从事专业社会工作或管理的相关实践和科学研究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工程师”重要作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专业培养规格及要求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工作专业及相关的基本知识,在社会学、社会工作理论、方法、技能等方面接受系统教育和训练,具有从事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基本能力,能迅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相关人才的需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2.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业务方法技能;3.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知识;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5. 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比较熟练的操作能力,并通过教育类二级国家统一考试;6.了解国内外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与现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7.在社会实践中能自觉践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和理念,接触和了解社会现实,利用专业方法和技能,积极开展旨在提高社会公众福利水平的各种社会服务活动。

并在此基础上能够积极反思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经验,以推动本土社会工作的成熟发展。

二、学制与修业年限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

三、毕业要求思想政治合格,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158学分,(必修课程 115学分,选修课程43学分),方能毕业。

四、授予学位要求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五、学分分配表课程类别性质学分数占总学分比例(%)必修4126.0通识课程选修7 4.0必修1610.0学科基础课程选修149.0基础必修7.5 5.0专业主干课程核心必修30.019.0专业方向课程选修23.515.0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必修1912.0必修113.572%合计158100总学分选修44.528%六、课程设置表(一)通识课程( 48 学分)1.通识必修课程( 41学分)学时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周开课学期开课单位003AA6001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36/23马克思主义学院003AAC001A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354/34马克思主义学院003AA4001A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5282马克思主义学院003AA6002A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36/21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实践课0+5.50+704或5马克思主义学院003AA2001A形势与政策1+118+1周/12-3宣传部003AA8002A大学英语I372/41003AA8003A大学英语II372/42003AA8004A大学英语III372/43003AA8005A大学英语IV372/44外国语学院003AA4002A计算机文化基础I1+136+36/41 003AA8001A计算机文化基础II3+154+36/52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参加全国统一考试)003AA2003A体育I118/11003AA2004A体育II118/12 003AA2005A体育III118/13 003AA2006A体育IV118/14体育学院003AA4003A文献检索与利用236/23或4图书馆003AA2007A军事训练0+10+2周/1武装部合计29.5+11.5650+(178+ 3周)2. 通识选修课程(学分,学生至少选修7学分)序号系列要求1人文社会科学系列任选2自然科学与技术系列本专业学生须在本系列中至少选修2学分3艺术、体育与健康系列任选4教师教育系列任选5综合素质教育讲座任选,6个讲座可计1学分学时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周开课学期开课单位003AA2008A军事课I120/12武装部合计120/1(二)学科基础课程(必修:16学分,选修:14学分)学时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周开课学期开课单位033BA6006A社会学概论352/41历史与社会学院033BA6007A西方社会学理论354/32历史与社会学院033BA6005A 社会心理学354/32历史与社会学院033BA6004A 社会问题研究(双语)236/25历史与社会学院033BA6003A 普通心理学352/41历史与社会学院必修033BA4001A 管理学原理236/23历史与社会学院合计16 033BB4003A 高等数学236/31数 学 学 院033BB4012A 线性代数236/31数 学 学 院033BB4014A 心理咨询1+154/32历史与社会学院033BB4004A 公共关系学236/22历史与社会学院033BB6002A 普通逻辑学354/33历史与社会学院033BB4009A 文化人类学236/23历史与社会学院033BB4019A 中国社会思想史236/23历史与社会学院063EB4042A 中西文化比较概论236/23历史与社会学院033BB4022A 宗教学236/24历史与社会学院033BB4013A 宪法与行政法236/24历史与社会学院033BB4008A 伦理学236/25历史与社会学院033BB4024A 民法学236/25历史与社会学院033BB4026A 刑法学236/26历史与社会学院选修033BB4021A 专业英语236/26历史与社会学院 此序列中要求选修14学分(三)专业主干课程(必修:37.5学分)学时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周开课学期开课单位033CA6010A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354/32历史与社会学院033CA5001A 社会研究方法2+0.554/32历史与社会学院基础必修033CA4001A 社会统计学1+154/33历史与社会学院033CA6013A 社会工作导论352/41历史与社会学院033CA6001A 个案社会工作2+172/43历史与社会学院033CA6018A 小组社会工作2+172/43历史与社会学院033CA6011A社会保障概论354/33历史与社会学院033CA6009A青少年社会工作354/33历史与社会学院033CA6015A社区社会工作2+172/44历史与社会学院033CA6019A学校社会工作2+172/44历史与社会学院033CA6012A社会福利思想354/34历史与社会学院033CA6014A社会工作行政354/36历史与社会学院核心必修033CA6022A社会政策概论354/35历史与社会学院合计37.5(四)专业方向课程(选修:23.5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开课单位总/周学期033EB2006A生命教育118/15历史与社会学院033CA3001A自我认知与人际沟通技巧1+0.536/25历史与社会学院033EB5003A矫治社会工作236/26历史与社会学院033EB4024A青少年心理学236/26历史与社会学院003EB4012A教育概论2365历史与社会学院033EB2004A三笔字技能118/15历史与社会学院033EB2008A职业规划118/11历史与社会学院033EB6003A人力资源管理354/35历史与社会学院033EB4036A市场营销学236/25历史与社会学院033EB6004A企业社会工作2+154/36历史与社会学院033EB5001A非营利组织管理2+0.554/35历史与社会学院033EB5002A家庭社会工作2+0.554/34历史与社会学院033EB5004A老年社会工作2+0.554/36历史与社会学院033EB4020A农村社会工作236/26历史与社会学院033EB4048A应用文写作236/26历史与社会学院033EB4047A移民问题研究236/28历史与社会学院033EB4040A项目评估与管理236/28历史与社会学院033EB4034A申论236/28历史与社会学院033EB4039A危机介入与管理236/24历史与社会学院033EB4038A外展社会工作236/24历史与社会学院033EB4046A医疗社会工作236/26历史与社会学院033EB4051A社会工作发展史236/28历史与社会学院033EB4002A残障社会工作236/28历史与社会学院注:专业方向课程中的若干课程系列课程的学分可以互认,可以单选一个系列的课程,也可从不同系列的课程中进行组合选修。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定稿)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定稿)

附件1: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执笔人:叶良均审核人:教学院长:)
一.专业名称(中英文);专业代码
社会工作(Social Work)专业代码:030302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以及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够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团、社区、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工作的相关基本理论,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获得专业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社会工作的技能与方法;
2、具备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技能;
3、具备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社会工作实践等多方面的基本知识。

四.主干学科
社会学
五.主要课程
社会学原理、社会工作概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政策、心理咨询与治疗、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研究方法等。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践、调查实践、专业实习、专业实验、学年论文及毕业论文的设计。

七.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6年
八.授予学位
法学或哲学学士
九.毕业学分要求
最低学分要求:最低修读178.2学分,其中课内教学131.5学分,实践教学46.7学分。

十.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专业学时学分分配表(按开课学期)。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咱们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啊,那可是社会的小超人呢!目标就是让同学们成为既有爱心又有专业技能的全能型选手。

能够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发展、青少年服务、老年服务等各种领域大显身手。

简单说,就是不管社会哪个角落有需要帮助的人或者事,咱的毕业生都能冲上去,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去解决问题,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温暖、更美好。

二、课程设置。

1. 基础课程。

这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重要。

包括社会学概论、心理学概论这些课。

你想啊,要是不了解社会和人的心理,咋去做社会工作呢?就像你想和别人交朋友,总得知道人家大概是咋想的,社会的一些基本规则吧。

通过这些课程,同学们能对社会和人类行为有个宏观的认识,为后面的专业学习铺好路。

2. 专业核心课程。

这可是咱们的重头戏。

像社会工作概论,这是告诉同学们社会工作到底是干啥的,就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这三门课就像是三把宝剑,让同学们掌握不同层面帮助他人的方法。

个案工作就是一对一地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小组工作是把一群有相似问题的人聚在一起解决问题,社区工作就是把整个社区都发动起来,大家一起变得更好。

还有社会政策与法规,这是让同学们知道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要在规则里办事。

3. 专业选修课程。

这就像超市里的自选商品,可丰富了。

有儿童社会工作,专门针对小朋友的各种问题提供帮助;还有老年社会工作,现在老龄化社会了,懂得怎么让老年人的生活更有质量那可太重要了。

另外,像学校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等等,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去选择,就像给自己定制一套专属的超级装备。

三、实践教学。

光说不练假把式,咱们这个专业的实践教学可是相当重要的。

1. 实习。

实习就像是一场实战演练。

我们会安排同学们到不同的社会工作机构去实习,像社区服务中心、福利院、慈善组织等等。

在实习期间,同学们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真正用起来,和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面对面交流,去策划活动,去解决实际问题。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定稿)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定稿)

附件 1:社会工作专业人材培育方案(执笔人:叶良均审查人:教课院长:)一.专业名称(中英文);专业代码社会工作( Social Work)专业代码:030302二.培育目标本专业培育拥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以及较娴熟的社会检查研究技术和社会工作能力,可以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和其余社会福利、服务、公益集体等机构,从事社团、社区、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型人材。

三.培育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工作的有关基本理论,建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获取专业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专业技术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取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社会工作的技术与方法;2、具备进行社会检查研究的方法与技术;3、具备理论剖析、实证研究、社会工作实践等多方面的基本知识。

四.骨干学科社会学五.主要课程社会学原理、社会工作概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政策、心理咨询与治疗、社会检查研究方法、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研究方法等。

六.主要实践教课环节包含课程实践、检查实践、专业实习、专业实验、学年论文及毕业论文的设计。

七.修业年限标准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6 年八.授与学位法学或哲学学士九.毕业学分要求最低学分要求:最低修读178.2 学分,此中课内教课131.5 学分,实践教课46.7 学分。

十.课程设置及教课进度表类型通识课程、基础教育平台及专业教育平台课程组课程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归属备注代码学期学院通识课程平台(47 学分)公共必修课(31.5 学分)公共选修课(15.5 学分)中国近现代史大纲2思想道德涵养与法律基础21马克思主义基来源理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点社会主5义理论系统概论局势与政策1-8今世世界政治与经济7( 文科类专业必选 )大学语文1军事理论2体育基础课1-2大学英语121-4大学英语模块3网络自主学习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1-8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8信息技术基础1农林概论1文件检索类2体育类3-6外语类3-73-7信息类还有 4学分思政实践不计入总学分不计入总学分不计入总学分不计入总学分不计入总学分基础教育平台(31 学分)专业教育平台(学分)科类基础课(14 学分)专业基础课(17 学分)专业核心课(27.5 学分)创新创业类素质类形式逻辑社会学原理法理学初阶伦理学政治学高等数学Ⅳ心理学原理社会工作专业导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组织概论中国社会思想史西方社会思想史社会福利思想社会意理学社会统计学外国社会学理论(双语课)社会研究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心理咨询与治疗社会保障社会问题社会检查理论与方法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评估社会政策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3-73-72121212222222212224222332322242225444532232252 42 62 6专业选修课(共 34学分,学生任选,需要起码修满 26学分)青少年社会工作26城市社会工作25社会工作综合能力25公司社会工作26公事员写作与申论26手语基础27交际礼仪27社会工作专业英语27社会组织能力培育学27民政学概论27性别社会学26管理学原理27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专题讲座25乡村社会工作25婚姻与家庭26实验实践课程编号实验实践(46.7学分)课程名称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军事训练社会工作项目运作实践思政实践与素质拓展专业理念培育Spss 软件剖析与应用实验个案工作技术技巧训练实验小组工作技术技巧训练实验社会工作专业技术综合设计性实验社会工作实务模拟操作综合设计性实验社会检查与研究社区工作实践社会服务机构组织运作实践认识特别集体社会工作实务训练专业综合能力测试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公益劳动生产劳动 ( 农事操作 )学分周数18661113 34 4336 61781-81-8建议开查核方备注课学期式181考察3考察创新实践学分1-61考察35考察4考察综合性、设计5考察性大实验4-5考察3考察课程实习4考察3考察6考察专业实习6考察8考察8考察考察不计入总学分考察不计入总学分专业学时学分分派表(按开课学期)类型开课学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公共课必科类基础课68基础课修专业基础课64课专业核心课7共计1910公共选修课14基础选修课选专业选修课26修专业方向课课其余选修课(实验课等)共计40入学和毕业教育1军事训练2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课6其余课程实践教课11创新实践学分专业实习12417毕业实习7毕业论文3共计1013711。

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具有扎实的社会工作和社会调查研究技能,系统掌握法学基本原理,能够在民政、司法、公共管理、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公司人力资源,公共关系部门,以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管理、服务及理论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一)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努力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与团队精神;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遵纪守法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二)业务素质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想,学习和掌握开展社会工作的技能与方法,使学生具备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技能,了解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掌握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社会工作实践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应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知识,了解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2、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各种技能和方法,善于运用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方法帮助困难群众走出困境,使他们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3、熟练掌握社会调查方法和技能及社会统计方法;4、了解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有通过社会工作实践和社会工作研究影响社会政策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能力;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善于了解国情,善于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较强的论文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6、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7、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使外语成为获取新知识和对外交流的工具。

(三)身体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本科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本科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模块)名称及专业代码专业中文名称:社会工作专业英文名称:Socia1Work专业代码:030302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人文科学素养和专业伦理意识,掌握“助人自助”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巧,能运用专业方法协助老人、残疾人、青少年等弱势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克服障碍和实现自我转变,胜任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社区综合服务岗位需要的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经过在本专业领域五年左右的锻炼,毕业生在专业和职业上预期达到以下目标: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人文科学素养及责任心、敬业和奉献精神,认同社会工作价值观,恪守社会工作伦理,保持对专业、性别和社会等边界的敏感性;培养目标23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工作、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以及社会调查研究等有关理论与方法,分析、评价与改进社会工作实务。

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掌握有关业务知识前沿;培养目标3,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与方法评估老人、残疾人、青少年等等社区弱势对象的需求与问题,设计服务方案,链接社会资源,实现“助人自助”,并对服务过程及效果进行监测、评估与改进;培养目标4: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及五邑侨乡实际,具备沟通协调、文案写作、项目策划、团队合作、活动开展、以及管理统筹等方面的能力,胜任社工督导与项目管理等工作。

三、毕业要求经过在校四年以上的系统专业学习,本专业毕业生需要达到以下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毕业要求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了解、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认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理解、接受并运用接纳、尊重、知情同意、自决、保密等专业伦理原则;毕业要求2:掌握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等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国际视野、了解本专业的知识前沿,具备国情意识,联系中国实际分析与评价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毕业要求3:掌握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等直接与间接介入方法,熟悉社会政策状况及趋势,在督导指导下结合老年、儿童、残障等社区弱势对象特点和机构情境适当运用理论与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并对服务过程加以规范评价;毕业要求击掌握定性与定量研究逻辑以及文献述评、抽样、定性资料搜集、定性资料分析、问卷制作、定量数据分析等研究技术,提出本专业领域内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有效执行并完成研究计划;毕业要求51就本专业领域现象与问题与教师、同学、服务对象、同工、志愿者、社区等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毕业要求6,参与或负责本学科及多学科团队活动,与其他团队成员合作共事,有效发挥个人作用;毕业要求71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意识,具备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毕业要求8:身体及心理素质良好,掌握适当的身心调节技巧,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社会工作专业(Social Work Majors)专业代码:030302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拥有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掌握专业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技能,能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基本规格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建立专业态度,具有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2. 掌握社会工作的各种技能和方法,善于运用社工理论、知识和方法帮助弱势人群走出困境,从事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的能力;3. 了解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有通过社会工作实践和社会工作研究影响社会政策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能力;4. 熟练使用专业统计软件,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初步的获取知识和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创新的能力;5. 熟悉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技能,掌握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的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善于了解国情,善于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较强的调查报告撰写和论文写作能力;6. 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交流、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较强的计算机操作和熟练应用外语的能力。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8年五、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六、专业核心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政策、社会心理学、社会保障概论、社会福利思想、社会行政七、全学程时间分配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表Ⅰ必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社会工作专业4567表Ⅱ选修课课程设置一览表社会工作专业89表Ⅲ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一览表社会工作专业11。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社会工作专业(Social Work Majors)专业代码:030302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拥有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掌握专业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技能,能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基本规格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建立专业态度,具有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2. 掌握社会工作的各种技能和方法,善于运用社工理论、知识和方法帮助弱势人群走出困境,从事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的能力;3. 了解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有通过社会工作实践和社会工作研究影响社会政策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能力;4. 熟练使用专业统计软件,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初步的获取知识和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创新的能力;5. 熟悉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技能,掌握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的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善于了解国情,善于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较强的调查报告撰写和论文写作能力;6. 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交流、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较强的计算机操作和熟练应用外语的能力。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8年五、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六、专业核心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政策、社会心理学、社会保障概论、社会福利思想、社会行政七、全学程时间分配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表Ⅰ必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社会工作专业4567表Ⅱ选修课课程设置一览表社会工作专业89表Ⅲ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一览表社会工作专业11。

2010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0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社会工作(专业代码:)【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层次:大专【学制】三年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心理健康,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区(县)、街道(乡镇)的民政、团委、妇联、残联、工会、教育、人口计生、司法、信访等部门、社会福利机构、社会救助机构、学校、社区、企业以及NGO组织的社会工作管理岗位和社会工作服务岗位,具有“爱心助人、公义务实、助人自助”专业理念和诚信敬业精神,掌握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管理与服务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 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要求3. 课程结构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开设公共课和专业课两类课程。

3.1公共课(基本素质课程)本类课程为高职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和科学素质、身心素质。

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

3.2专业课(职业能力课程)本类课程为本专业学生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3.2.1专业必修课本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具体细分为:职业通用能力课程、职业专门与综合能力课程。

3.2.1.1职业通用能力课程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课程。

3.2.1.2 职业专门与综合能力课程针对对应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的要求,通过专业见习、假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实习)等系列专业实践途径,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课程。

3.2.2专业选修课职业拓展能力课程,是职业专门与综合能力课程的拓展和深化。

本专业课程结构表4. 毕业条件与职业资格证书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学生毕业条件:5. 专业核心课程及说明5.2 核心课程说明5.2.1 个案工作课程代码:;3学分;54学时。

核心能力目标:能理解、掌握个案工作各阶段的相关原理并正确运用。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实务能力,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以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规格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较好的共处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具有扎实的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审美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素养。

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较好的适应能力并具备从事本专业及相邻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3.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国防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达到国家有关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

5.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各种技能和方法,善于运用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技能,帮助服务对象走出困境、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

熟练掌握社会调查及统计方法,具有较强的公关策划与协调交往能力。

二、学制、学位与学分要求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学生必须修满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144学分方能毕业。

其中公共必修课程42学分、专业必修课程58学分、专业选修课程44学分。

达到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注:1. 计算机信息技术(二)师范类学生、音乐、体育、美术专业学生不开设;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学专业不开设;3.大学英语(一、二、三、四)外国语学院不开设。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咱们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出一群超棒的社会工作人才,这些人才就像社会的小太阳、小天使一样。

他们得具备一颗超级有爱的心,能够理解不同人的困难和需求,不管是老人、小孩,还是那些生活遇到挫折的小伙伴。

而且呢,他们要有很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像游戏里的超级英雄,一出现就能把各种社会问题这个大怪兽给打败,让社区、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温暖。

二、招生要求。

# (一)基本条件。

1. 年龄嘛,最好是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啦,毕竟这时候心智相对成熟一些,不过要是有特别优秀的小年轻,也可以考虑考虑。

2. 学历呢,至少得是高中或者中专毕业吧,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才能更好地学习社工知识嘛。

3. 身体得健康,毕竟这份工作有时候还挺累的,得跑来跑去帮助别人,要是身体不好可不行哦。

# (二)软性条件。

1. 要有爱心,这可是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啦。

如果对人都没有爱心,那怎么能做好社会工作呢?就像你要是不喜欢小动物,就很难去做动物救助的工作一样。

2. 要有耐心,因为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可能比较啰嗦,或者比较固执,这时候就得有耐心去倾听他们、引导他们。

3. 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就好比是一把钥匙,能打开和不同人交流的大门。

要是沟通不好,就像两个频道的收音机,根本没法正常工作呢。

三、课程设置。

# (一)基础课程。

1. 社会工作概论。

这门课就像是一张地图,给大家展示社会工作这个大领域都有啥。

从它的历史发展到现在的各种工作模式,都要让学员们搞清楚。

就像我们去一个新城市旅游,得先看看地图知道哪里有好玩的一样。

2. 社会学基础。

了解社会的结构、文化、人际关系这些东西。

这就好比是了解游戏规则,知道社会是怎么运作的,这样才能在这个大社会里做好社会工作呀。

3. 心理学基础。

人是很复杂的动物,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心理原因。

学习心理学基础,就能知道人们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就像有了透视眼一样,能更好地理解服务对象的内心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
社会工作(专业代码:650101)
【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大专
【学制】
三年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心理健康,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区(县)、街道(乡镇)的民政、团委、妇联、残联、工会、教育、人口计生、司法、信访等部门、社会福利机构、社会救助机构、学校、社区、企业以及NGO组织的社会工作管理岗位和社会工作服务岗位,具有“爱心助人、公义务实、助人自助”专业理念和诚信敬业精神,掌握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管理与服务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 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要求
3. 课程结构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开设公共课和专业课两类课程。

3.1公共课(基本素质课程)
本类课程为高职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和科学素质、身心素质。

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

3.2专业课(职业能力课程)
本类课程为本专业学生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3.2.1专业必修课
本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具体细分为:职业通用能力课程、职业专门与综合能力课程。

3.2.1.1职业通用能力课程
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课程。

3.2.1.2 职业专门与综合能力课程
针对对应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的要求,通过专业见习、假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实习)等系列专业实践途径,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课程。

3.2.2专业选修课
职业拓展能力课程,是职业专门与综合能力课程的拓展和深化。

本专业课程结构表
4. 毕业条件与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学生毕业条件:
5. 专业核心课程及说明
5.2 核心课程说明
5.2.1 个案工作
课程代码:24003673;3学分;54学时。

核心能力目标:
能理解、掌握个案工作各阶段的相关原理并正确运用。

核心知识目标:
(1)接案与建立关系阶段;(2)资料的收集与判断阶段;(3)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阶段;(4)服务计划的实施阶段;(5)结案与评估阶段。

课程内容:
(1)接案的工作内容;接案的技巧;接案的目标;专业关系。

(2)掌握收集资料的重点和技巧;案主问题评估的技巧。

(3)工作目标确定技巧;工作计划撰写技巧;介入方法选择技巧。

(4)个案介入技巧;直接工作技巧;间接工作技巧。

(5)掌握结案与评估技巧;结案时案主情绪处理技巧。

5.2.2 小组工作
课程代码:24003693;3学分;54学时。

核心能力目标:
正确理解小组的结构、过程和发展,并在熟练掌握各个不同实施阶段的原则和特点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小组社会工作的各种方法和技巧组织小组社会工作的实施。

核心知识目标:
(1)小组工作的阶段模式;(2)小组计划书的撰写;(3)小组的沟通与互动;(4)小组的决策与问题解决;(5)小组评估。

课程内容:
(1)掌握小组工作的主要发展阶段;(2)掌握小组计划书的撰写要求及内容;(3)掌握引导小组沟通的技巧;(4)掌握小组决策与问题解决在小组发展中的作用;(5)掌握小组评估的内容及方法。

5.2.3 社区工作
课程代码:24003703;3学分;54学时。

核心能力目标:
掌握社区工作的基本过程,正确运用社区社会工作的各种方法和技巧以推进社区社会工作的开展。

核心知识目标:
(1)社区分析技巧;(2)社区组织工作方法与技巧;(3)社区工作关系的建立和问题介入等技巧;(4)社区建设的技巧。

课程内容:
(1)掌握社区分析的方法与技巧;(2)掌握社区组织工作方法与技巧;(3)掌握社区工作关系的建立和问题介入等方法与技巧;(4)掌握社区建设的方法与技巧。

6. 实践教学设计
本专业实践教学主要以以下方式进行:
6.1理论+实践: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

6.2教学做一体化:
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一体化设计,且实践部分达到50%以上的课程,在专业实训室或机房进行。

6.3 实际项目:
以真实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过程,达到学用结合的目的。

6.4 实习:
毕业综合实践、顶岗实习、其他各类实习等。

7. 教学进程安排
【说明】实践教学安排:A-理论+实训,B-教学做一体化,C-实际项目,D-顶岗实习、其他实习,E-其他
8. 其他说明
8.1 实践教学时间安排
本专业尝试与社会工作机构建立深度合作,以“服务—学习”的角度,促进专业理念和专业技能的形成。

故要求在每学期的周二、三、四下午不排课,利于学生参加义工服务。

8.2 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四级实践教学制度
社会工作专业将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专业见习——假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四级实践教学制度,促进专业理念不断强化,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理念,促进专业服务技能的掌握,使专业专业知识向职业化能力转化,达到和超过国际社会工作者通用的800小时专业实践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