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
社会工作(专业代码:650101)
【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大专
【学制】
三年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心理健康,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区(县)、街道(乡镇)的民政、团委、妇联、残联、工会、教育、人口计生、司法、信访等部门、社会福利机构、社会救助机构、学校、社区、企业以及NGO组织的社会工作管理岗位和社会工作服务岗位,具有“爱心助人、公义务实、助人自助”专业理念和诚信敬业精神,掌握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管理与服务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 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要求
3. 课程结构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开设公共课和专业课两类课程。
3.1公共课(基本素质课程)
本类课程为高职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和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
3.2专业课(职业能力课程)
本类课程为本专业学生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3.2.1专业必修课
本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具体细分为:职业通用能力课程、职业专门与综合能力课程。
3.2.1.1职业通用能力课程
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课程。
3.2.1.2 职业专门与综合能力课程
针对对应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的要求,通过专业见习、假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实习)等系列专业实践途径,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课程。
3.2.2专业选修课
职业拓展能力课程,是职业专门与综合能力课程的拓展和深化。
本专业课程结构表
4. 毕业条件与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学生毕业条件:
5. 专业核心课程及说明
5.2 核心课程说明
5.2.1 个案工作
课程代码:24003673;3学分;54学时。
核心能力目标:
能理解、掌握个案工作各阶段的相关原理并正确运用。
核心知识目标:
(1)接案与建立关系阶段;(2)资料的收集与判断阶段;(3)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阶段;(4)服务计划的实施阶段;(5)结案与评估阶段。
课程内容:
(1)接案的工作内容;接案的技巧;接案的目标;专业关系。(2)掌握收集资料的重点和技巧;案主问题评估的技巧。(3)工作目标确定技巧;工作计划撰写技巧;介入方法选择技巧。(4)个案介入技巧;直接工作技巧;间接工作技巧。(5)掌握结案与评估技巧;结案时案主情绪处理技巧。
5.2.2 小组工作
课程代码:24003693;3学分;54学时。
核心能力目标:
正确理解小组的结构、过程和发展,并在熟练掌握各个不同实施阶段的原则和特点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小组社会工作的各种方法和技巧组织小组社会工作的实施。
核心知识目标:
(1)小组工作的阶段模式;(2)小组计划书的撰写;(3)小组的沟通与互动;(4)小组的决策与问题解决;(5)小组评估。
课程内容:
(1)掌握小组工作的主要发展阶段;(2)掌握小组计划书的撰写要求及内容;(3)掌握引导小组沟通的技巧;(4)掌握小组决策与问题解决在小组发展中的作用;(5)掌握小组评估的内容及方法。
5.2.3 社区工作
课程代码:24003703;3学分;54学时。
核心能力目标:
掌握社区工作的基本过程,正确运用社区社会工作的各种方法和技巧以推进社区社会工作的开展。
核心知识目标:
(1)社区分析技巧;(2)社区组织工作方法与技巧;(3)社区工作关系的建立和问题介入等技巧;(4)社区建设的技巧。
课程内容:
(1)掌握社区分析的方法与技巧;(2)掌握社区组织工作方法与技巧;(3)掌握社区工作关系的建立和问题介入等方法与技巧;(4)掌握社区建设的方法与技巧。
6. 实践教学设计
本专业实践教学主要以以下方式进行:
6.1理论+实践: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
6.2教学做一体化:
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一体化设计,且实践部分达到50%以上的课程,在专业实训室或机房进行。
6.3 实际项目:
以真实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过程,达到学用结合的目的。
6.4 实习:
毕业综合实践、顶岗实习、其他各类实习等。
7. 教学进程安排
【说明】实践教学安排:A-理论+实训,B-教学做一体化,C-实际项目,D-顶岗实习、其他实习,E-其他
8. 其他说明
8.1 实践教学时间安排
本专业尝试与社会工作机构建立深度合作,以“服务—学习”的角度,促进专业理念和专业技能的形成。故要求在每学期的周二、三、四下午不排课,利于学生参加义工服务。
8.2 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四级实践教学制度
社会工作专业将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专业见习——假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四级实践教学制度,促进专业理念不断强化,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理念,促进专业服务技能的掌握,使专业专业知识向职业化能力转化,达到和超过国际社会工作者通用的800小时专业实践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