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角子宫

合集下载

残角子宫妊娠2例误诊临床分析

残角子宫妊娠2例误诊临床分析

5中外医疗IN FOR IGN M DI L TR TM NT 中外医疗2008NO.25C HI NA FORE I GN ME DI C AL T REATME NT 交流园地参考文献[1]杨菊贤,张熙明.实用身心疾病学[M ].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2:308.[2]张明园.精神科量表判定手册[M ].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4.[3]徐斌.身心医学[M ].北京:中国医疗科技出版社,46~48.[4]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 ].第10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846.[5]林爱娣,柴正杰.对5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J ].浙江临床医学,2003,6(5):427.[6]陈晓蓓,杨丽华,龚作炯病毒性肝炎患者S L 的相关调查[]中国行为医学科学,,()6.[7]张雷,靳士立,韩道国.慢性乙肝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3):294.[8]苏亚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3):170.[9]阎克东,张月娟,张文彩,等.心理神经免疫学[J ].心理科学,1997,20(4):357.[10]肖莉,黄海英,左虹.心理干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当代护士,2008,1:87.【收稿日期】2008-07-051病例报告例1患者28岁,住院号1847。

已停经28+4周,胎动消失4d 入院。

查体:T 36.8℃,P 84次/min ,BP 110/70m mH g,无贫血貌,心肺正常,肝脾未及,宫底脐上二指,胎位不清,胎心音无。

B 超提示:胎死宫内,臀位,双顶径68m m ,羊水指数80m m 。

实验室检查:Hb 120g/L,W BC 11.4×109/L 。

内诊:宫颈未消,宫口未开。

诊断:妊娠28+4周、孕1产0臀位、胎死宫内。

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表现

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表现

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表现郁卫群【摘要】目的:尝试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声像特征.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3例不同时期的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例残角子宫妊娠完全破裂,盆腔内见两个子宫样回声,孕囊位于腹腔内且周边无肌层包绕.1例残角子宫妊娠不完全破裂,孕囊紧靠腹壁,部分未见明显肌层覆盖,盆腔内另见子宫声像且与宫颈相通.1例为残角子宫妊娠早孕期,与宫颈相通的正常子宫腔内未见孕囊,子宫外见孕囊,孕囊周边见肌层包绕.结论:不同时期的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表现虽各不相同但有共同的特征声像,盆腔内均有一个近似正常的子宫图像,与宫颈相通,孕囊与此宫腔无关联,孕囊所在宫腔与宫颈不相通.【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年(卷),期】2012(023)006【总页数】2页(P432-433)【关键词】妊娠,异位;超声检查,产前【作者】郁卫群【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江苏南通226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224;R445.1残角子宫是一种女性生殖系统的先天性畸形,残角子宫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和发育于残角子宫的一种异位妊娠,发生率极低,约占妊娠的1/10万[1],但一旦发生极易在中晚期造成子宫破裂,危及孕妇的生命,所以及早诊断相当重要。

目前术前诊断主要依赖超声检查,本文就我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3例不同时期的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尝试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诊断要点。

1 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诊断为残角子宫妊娠的3位患者,1例孕妇28岁,G1P0孕13.6周,1例孕妇30岁,G2P0孕17.2周,有人流史,这两例均突发下腹剧痛伴晕厥,血压下降,急诊入院检查。

1例孕妇33岁,G3P1孕10.1周,稽留流产、足月自然分娩各一次,无不适,常规产前检查就诊。

3例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无明显痛经。

残角子宫妊娠1例分析

残角子宫妊娠1例分析
个 案报道

29 3第6第 期 0年 月 1 5 0 卷
残角子宫妊娠 1 分析 例
孙 素 芳
( 宁省 营 口市经 济技术 开 发 区中心 医院 , 宁 营 1 15 0 ) 辽 辽 : 3 10 7
【 关键词】 角子 宫 ; 位妊 娠 ; 裂 残 异 破
【 中图分类号】R 1 . 7 1 1
残 角 子 宫妊 娠 一旦 发 生破 裂 , 腔 内 出血 严重 。 及 患 腹 危
后果 。
2 . 腔镜 5腹
在胚 胎 发育 过 程 中 , 中 肾管 中段 融 合 不 良 , 侧 副 中 副 一
肾管 发育 功能 正常 形成单 角子宫 , 而另一 侧 副 中肾管发 育 不 全而 形成 一个 无峡 部 , 无宫 颈 的残角 子宫 。 按 残 角子 宫 有无 宫 腔 及 是否 与 正 常 子宫 相 通 ,分 为 三 型 : 型 , 角子 宫 腔 与 正 常宫 腔 相 通 ; I 残 I , 相 通 ;I 型 , I型 不 II 残角 子宫 无 官腔 。 以 I 型最 多见 . I 本文 两例 患 者均 属 I 型 。 I 如果 残角 子宫 内膜 有功 能 , 则受 精卵 在单 角子 宫输 卵管 受精
1 2月 9日。检 查 : 底 脐上 二 横 指 . 1 未 开 , 宫 宫 : 3 阴道 未 见 流
血 。入 院当时 B超 示子 宫增 大 , 见一 死胎 儿 位 , 顶径 内 头 双 61e 羊水 过 多 。因 患者 腹痛 消 失 , 2 0 . m, 于 0 5年 7月 1 0日行 利 凡诺 羊 膜腔 内穿 刺 引产 。因无 宫缩 , 20 于 0 5年 7月 1 2日 予 米索 前 列醇 引产 。 0 5年 7月 1 20 3日患 者 仍 无官 缩 , 2 用 % 的催 产 素 引 产 , 药 后仍 无 规律 宫 缩 . 体 区 压 痛 . 次 B 用 宫 再 超 检 查示 : 胱后 方 见 一 子宫 影 像 , 膀 体长 59c l厚 46c . n ; . m; 宽 60c 内膜 厚 约 09 e 子 宫体 与 宫颈 相延 续 , . m, . m, 子宫 右 侧 方 见 一 死胎 儿 , 位 , 头 双顶 径 62c 胎 盘附 着 处 向 下 未 见 . m, 明确 与宫 颈相延 续 影像 。考虑 为异 位妊 娠 . 即 在连 续 硬膜 立 外 麻 醉下 行剖 腹 探查 术 ,术 中见子 宫 正 常 大小 ,右侧 附 件

子宫发育异常有八个类型 四个方法检查诊断(健康前行,医路护航)

子宫发育异常有八个类型 四个方法检查诊断(健康前行,医路护航)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
子宫发育异常有八个类型四个方法检查诊断(健康前行,医路护航)
子宫是女性身体当中重要的部位,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平时我们也要注意子宫的保养,不过子宫也会有不正常的情况,其中子宫发育异常就是一种。

子宫发育异常的症状
1、月经异常:先天性无子宫或始基子宫患者无月经。

幼稚型子宫患者可无月经,亦可有月经过少、迟发、痛经、经期不规则等表现;双子宫、双角子宫患者常可出现月经量过多及经期持续时间延长。

2、不孕:无子宫、始基子宫、幼稚型子宫等子宫发育不良者,常为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

3、病理妊娠:妊娠后往往引起流产、早产或胎位异常。

偶可发生妊娠期自发性子宫破裂。

残角子宫如输卵管通畅,则孕卵可着床于残角子宫内,但由于其子宫肌层发育不良,常于孕期破裂,症状同宫外孕。

4、产时、产后病理:常并存子宫肌层发育不良。

分娩时可因产力异常、宫颈扩张困难,而造成难产甚至子宫破裂。

经阴道分娩可能发生胎盘滞留、产后出血或产后感染。

双子宫患者妊娠后,妊娠之子宫发育成长,非妊娠之子宫如位于子宫直肠窝,分娩时可造成阻塞性难产。

双子宫、双角子宫或纵隔子宫患者,于产后可因非妊娠侧宫腔排出蜕膜而发生出血。

子宫发育异常的8种类型
1、先天性无子宫:两侧副中肾管向中线横行伸延而会合,如未到中线前即停止发育,。

残角子宫妊娠五例诊治体会

残角子宫妊娠五例诊治体会

残角子宫妊娠五例诊治体会(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残角子宫妊娠胎死宫内假临产征象残角子宫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残角内着床并生长发育,多发生于初产妇。

临床上较为少见,而且由于误漏诊率很高,术前确诊率很低,往往延误治疗,导致残角子宫妊娠破裂,腹腔内出血,严重者休克,甚至危及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现将我院1997年至2006年间的残角子宫妊娠5例诊治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能早发现、早诊断并及时做出相应处理提供借鉴。

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5例孕妇为本院住院病人,年龄21~30岁,孕周16~39周,均为初产妇。

术前诊断为残角子宫妊娠仅1例,4例发生残角子宫破裂,其中3例考虑为宫外孕破裂,1例中孕诊断为双子宫左侧子宫妊娠并子宫破裂,入院后行手术治疗证实为残角子宫妊娠。

5例中均没有1例胎儿存活。

临床表现在孕早期均有“早孕”反应,如恶心、呕吐,腹部随妊娠月份而增大,孕4月余始有自觉胎动;发生破裂者腹部剧痛为撕裂状疼痛,伴头昏眼花、肛门坠胀感。

实验室检测血常规WBC 7.7×109~14.7×109/L,RBC 1.67×1012~2.94×1012/L,HGB 54~87 g/L,B超仅示胎死宫内,母体腹水。

心电图示心动过速2例,余正常。

1例晚孕39周临产入院,入院后检查发现胎心音消失,给予常规催产素静滴催产,虽能发动有效宫缩,但2天后宫颈管仍未消失,宫口无开大,胎儿未能娩出,方考虑残角子宫妊娠,遂给予行剖腹探查术,并取出死胎,术中见妊娠的左侧残角子宫与阴道及右侧子宫均不相通,故胎儿无法经过阴道娩出。

2.治疗方法及结果1例剖宫取出胎儿后切除残角子宫,4例残角子宫破裂,手术取出死胎后切除残角子宫,贫血者予纠正贫血,住院7~8天伤口愈合出院,无孕产妇死亡,而胎儿均为死胎。

讨论残角子宫为先天性发育畸形,是由于一侧副中肾管发育不全所致[1]。

残角子宫妊娠手术一例

残角子宫妊娠手术一例
通道与外界相通 。故诊断 : P G4 2孕 2 +周 L 0 OA,死胎 ,
发育差, 妊娠后多于孕中期破裂, 至足月者临床少
( 下接 6 页 ) 4
残角子宫妊娠杂 志 2 0年 1 0l 0月 第 l 7卷 第 5期 5 7
生 妊 娠 ,是 为 少见 的异 位 妊 娠 。 由于 残 角子 宫肌 层
m, 未闻及胎心,肛查,宫 口未开 ,胎头高浮。 B超
检 查 : 胎 ,胎 儿水 肿 ,双 子 宫 ( 侧子 宫妊 娠 、左 死 右 侧 子 宫增 大 ,内膜 增 厚 ) 在 B 超 引导 下 经 阴道 行宫 腔 探 查时 见 探 针 经 宫 颈 进 入 左 侧 宫 腔 , 右 侧 宫 腔 无
图4残 角子宫切 除后恢 复正常解剖结构的正常子宫
宫妊娠患者临床资料 总结如下 : 1 临床资料
患者 2 5岁 , 孕 4产 2 因停经 2 + 周 , 。 0 发现 死
下行剖宫取胎 术 、残 角子 宫切除术 、右输 卵管切 除 术、右 卵巢悬 吊术 ( 详见照片) 。术中见大小两个子
宫 , 残 角妊 娠 子宫 位 于 盆 腔正 中稍 偏右 侧 ,与正 常 子 宫 峡 部 相连 。 下 段 未 探 及 宫 颈 内 口 ,亦 未 与 正 常 子宫 内 有通 道 。正 常子 宫如 2 + 月妊娠 大 。纵 行切 开 妊 娠 子 宫肌 壁 , 出一 死 男婴 。 行右 侧 残 角子 宫及 娩
种 , 在 腹 腔 妊 娠 中 更 为 少 见 。 异 位 妊 娠 部 位 最
多 见 于 输 管 ,少 数 也 可 见 于 卵 巢 、 宫 颈 、 阔 韧 p
带 、腹 腔 脏 器 等 处 ¨ 。 极 少 数 病 人 的 腹 腔 妊 娠 为 ,

残角子宫妊娠三例报告

残角子宫妊娠三例报告

回声 及无 回声 暗 区, 侧 附件无 异 常 。考虑 子 宫腺 肌 病 , 右
左侧 附件 区异 位妊娠 可能 , 收入 院。查体 : 体温3 . ̄ 脉 6 6C, 搏 7 / n 呼 吸 1/ n 血 压 10 6 mH 。腹 软 , 下 6 mi, 9 mi, 0/0m g 左 腹轻 压痛 , 反跳痛 , 部移动性 浊音 阴性 。专 科检查 : 无 腹 外 阴、 阴道无异 常 , 阴道 内有 少量 暗 红 色血 液 , 宫颈 , 痛 单 举
符合 4个月妊 娠大 小 , 左侧残角 子宫切 除术 。术 后病 理 行
报告 : 角子宫妊 娠破裂 、 残 胎盘 植入 。术后痊 愈 出院 。
提 示双 子宫 畸形 。停经 3 9 d超声 检 查示 双 子宫 , 右侧 子
宫 妊娠 。停 经 4个 月 自觉 胎 动 。2周前 无 明显 原 因胎 动
2 讨论
【 2 2 岁 , 产。 因停 经 1 周 , 痛 1 h 例 】 8 孕 。 5 下腹 1
急诊入 院 。 素月经 规律 , 末次 月经 4个半 月前 。1 h前 1 无 明显 诱 因突发 下 腹 部 撕 裂样 疼 痛 , 肛 门排 便感 及头 伴
残角子 宫是 指一 侧 副 中 肾 管 中下 段 发 育 缺 陷 , 另 与
【 3 4 岁, 产 例 】 2 孕 。因停经 4 , 8d 阴道流血 1 d 7
入 院。平素 月经规 律 , 次月经 1个半月前 。1 末 7d前无 明 显诱 因 阴道 流血 , 少 、 量 暗红 , 恶 心 、 伴 胃部疼 痛 , 下 腹 无
痛, 自服调经 药物 , 阴道流血淋 漓不止 , 但 就诊 我院 。门诊 查血人 绒 毛膜 促 性 腺 激 素 ( — G)4 8U L, 超检 查 B HC 6 6 / 彩 示子宫体 积增 大 , 层 回声欠 均匀 , 肌 内膜 线规整 居中 , 左侧 附件有 一 7 5c . m×5 2 c 大小 不均 质 区 , . m 内见条 索 状强

残角子宫足月妊娠1例

残角子宫足月妊娠1例

残角子宫足月妊娠1例(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残角子宫妊娠;误诊;诊治残角子宫又称为遗迹性双角子宫,受精卵种植在残角子宫内称为残角子宫妊娠,1994年法国Star报道发病率是1/40 000~1/10 000,也有报道为0.001%~0.0082%,而残角子宫残角部并发症则更为罕见。

且诊断极为困难,术前诊断者更少,低于5%受精卵附着在输卵管口近宫腔内处或在输卵管间质部,并向宫腔侧发育,称为宫角妊娠。

宫角妊娠仅占所有异位妊娠的1.5%~4.2%,但病死率却占异位妊娠的20%,严格讲宫角妊娠不应属于异位妊娠。

1 病历摘要孕妇,27岁,G1P0,既往月经规律,现停经38+3周,无下腹痛,未见红,无阴道流液及流血,于2009年7月23日9∶20入院。

入院查体:T 36.8 ℃,P 80次/min,R 20次/min,BP 150/100 mm Hg。

头颅未见明显异常,甲状腺无肿大,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胸廓对称,无畸形,心脏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心率规整,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肝脾肋下未触及,乳房丰满,乳头凸,腹部隆起,呈纵椭圆形,四肢活动自如,双下肢水肿Ⅰ度,膝反射存在,无静脉曲张,脊柱无畸形。

产科检查:腹围106 cm,子宫底高度33 cm,估计胎儿4 000 g,骨盆外测量未见明显异常,胎位RSA,胎心150次/min,胎先露臀,衔接浮,无规律性宫缩,产妇拒绝阴道检查。

辅助检查:血型B型,Rh(+);血常规:WBC 9.5×109/L,RBC 4.21×1012/L,Hb 120 g/L,HCT 37.8%,PCT 144×109/L;尿常规:蛋白(++),余未见异常。

超声示:双顶径9.3 cm,腹围36 cm,股骨长7.4 cm,羊水深度5.1 cm,诊断:单胎、臀位、晚孕。

初步诊断:38+3周妊娠G1P0,RSA,轻度子痫前期处理经过:孕妇婚后2年,第一胎,孕妇及家属要求剖宫产结束分娩。

残角子宫妊娠破裂一例报告

残角子宫妊娠破裂一例报告

症 状 和体征 不典 型 , 临床 上误诊率 高 , 故 其破 裂可致严 不 良, 底蜕膜 发育不 良, 为获取血供, 胎柱组 织从底 蜕膜 发育不 全处 深 A子 宫 肌层 , 甚至 达 到浆 膜层 . 损 作者简介 】 叶伟萍(9 7 1 6 一) 女 L 海人 . 主治医师 学 t
[ 陈灏珠 , 3 主编 内科 学 M’ 第 4版 北京 : 陀 — l ^ t 临社 . ' L
1 9 1 9 7 93—2 5 5
【 收稿 日期 】ll 0 t 2 】 7 l 一 M 4
【 文章编号】 05 —59 (020 — 2 28 88 20 )1 0
残 角子 宫妊娠破 裂 一例 报告
妊娠应重视早孕时 1超 , 3 追踪随访 , 早期诊 断后可在内窥镜下行刮宫术 免引起 残角子宫妊娠 破裂
结话 践 角子 宫
I 关键词】 残角子宫妊娠破裂 ; 诊断 【 中图分类 号】 R 1 2 4 742 【 文献标识码】 A
残角 子 宫 妊娠 临床 罕 见 ,94年 法 国 Sa I 19 tr 报 道 其发病率 为 四万 分之 一 ,9 2年 北 京 友 谊 医 院 王 18 祖 汶 曾报道 为 0 0 6 ,9 6年 上海 市 第 ~ 人 民 1 % 19 医院 谢 培 珍 报 道 患 病 率 为 1 1 4 , 其 早期 :86 5 因
从 而打断 了恶性 循 环 。该 患 者 的治 疗 经 过 说 明 对
端比远端血管狭窄的危险性 高, 特别是 L D近端狭 A 窄) 心绞 痛 有 室 性 心 律 失 常 或 传 导 阻 滞 者 预 后
较差 , 以不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更 易 发 生 猝 死∞ 。冠 心 尤 病猝死 的最 常 见 和 最 严 重 因 素 是 室 颤 , 室 颤 有 多 而 种 因素 引起 。凡导致 或加 重心 肌 缺 血 和 ( ) 茶 酚 或 儿 胺 释 放增 多 , 引起 心 室 电不 稳 定 , 肌 自律 性增 高 , 心 复极 不一致 时 . 均易 引起 室颤I 。 1 3 本例 冠 脉造 影 显示 , A开 口处 及 L D 近端均 RC A 有 9 % ~9 %的狭 窄 , 明冠 脉 病 变 程 度严 重 及病 0 5 说 变部 位重要 。心绞痛 导 致 阿一 斯 综 合征 反 复 发作 的

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诊断分析

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诊断分析

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诊断分析残角子宫妊娠是指胚胎着床在子宫残角位置的妊娠。

由于子宫残角的解剖特点和血液供应较差,残角子宫妊娠容易引起妊娠道破裂、出血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超声诊断是残角子宫妊娠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提供临床医生必要的信息,帮助进行早期诊断、干预治疗和手术决策。

本文将从超声诊断的角度出发,对残角子宫妊娠进行分析。

一、超声检查的方法1、经阴道超声经阴道超声是目前诊断残角子宫妊娠的首选方法。

由于子宫残角位置较为隐蔽,经阴道超声可以更准确地观察到子宫残角的解剖结构和血流情况,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对于疑似残角子宫妊娠的患者,首次排除宫内妊娠后应立即行经阴超检查。

2、腹部超声对于无法耐受或不适合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患者,可采用腹部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子宫及其附件结构,判断妊娠囊位置、大小和血流情况,帮助诊断残角子宫妊娠。

二、超声图像的表现1、子宫残角的特点正常情况下,子宫残角是一个三角形的区域,其中几乎不会有任何组织或血管。

而在残角子宫妊娠的患者中,子宫残角会出现异常的血流信号,甚至出现妊娠囊的影像。

2、妊娠囊的表现在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图像中,妊娠囊通常位于子宫残角区域,可以观察到囊内胎芽、胎心搏动等特征。

由于残角区域的血流供应不足,妊娠囊的形态常常不规则,和周围组织之间的分界模糊。

3、相关并发症残角子宫妊娠在超声图像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妊娠囊的破裂、出血和组织坏死等,医生应密切关注这些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

三、诊断及临床意义通过超声诊断,可以准确判断残角子宫妊娠的位置、大小和血流情况,帮助临床医生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

对于怀疑发现残角子宫妊娠的患者,超声诊断的结果对于手术决策和术前评估非常重要。

超声检查还可以帮助排除其他妇科疾病,如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诊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者应具有丰富的超声诊断经验,能够正确识别残角子宫妊娠的特点,准确判断异常情况。

残角子宫妊娠临床处理与分析

残角子宫妊娠临床处理与分析

中外医疗I N FOR I GN M DI L TR TM NT 中外医疗2008NO .26CHI NA FO REI GN M EDI CAL TREATM ENT临床医学1资料与方法1.1定义子宫残角妊娠,指受精卵着床和发育于残角子宫的一种异位妊娠。

在胚胎发育期间,子宫是由一对纵形的副中肾管(即苗勒氏管)的中段经发育与合并而构成,如果在发育的过程中,双侧副中肾管的中段未合并,且在双侧副中肾管之中,只有一侧副中肾管发育成为功能较正常的单角子宫,而另一侧副中肾管发育不全而形成一个无峡部与无宫颈的残角子宫。

子宫残角妊娠属异位妊娠中的一种。

1.2检查与诊断B 超检查时应适当充盈膀胱,显示与子宫相连的子宫颈。

在正常子宫腔内无妊娠囊声像,而在子宫一侧可见一圆形或椭圆形包块,包块周围为均匀的肌样回声包绕,包块内可见妊娠囊或胚胎,妊娠包块与子宫颈不相连接。

B 超检查时,应与间质部妊娠及双子宫、纵膈子宫等鉴别。

有学者提出,在B 超监视下由宫颈内置入金属探针则更有助于诊断。

患者有闭经史,如早孕期间行人流术无法吸出胚胎。

多于妊娠4~5个月出现剧烈下腹痛伴休克。

妇科检查可于子宫旁触及增大质软包块。

B 超可见腹腔内游离液体,一侧为正常子宫,在子宫另一侧上方有内含妊娠囊肿物。

因残角子宫妊娠破裂症状与输卵管妊娠很难区别,很少有病例能在术前确诊。

2临床处理例1患者,女,28岁,4年前足月分娩1次,50d 前因停经42d,以“早孕”在当地医院行“人流”术,术中见绒毛不清,术后感下腹部逐渐增大,坠胀不适,查尿H C G 阳性,以人流漏吸再次给予米索前列醇药流而失败,患者因下腹剧痛伴少量阴道流血转入我院。

查体:子宫前位,大小正常,活动好,压痛,子宫右侧可触及一孕3个月大小的包块,压痛。

B 超示残角子宫妊娠,腹腔积液,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大小正常,子宫右侧见一如孕3个月的残角子宫,与子宫右侧壁相连,并见残角子宫有长约5cm 的破口,活动出血,即行残解子宫切除及同侧输卵管切除术,清出腹腔积血500m L 。

手术讲解模板:腹腔镜下残角子宫切除术

手术讲解模板:腹腔镜下残角子宫切除术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残角子宫切除术
手术步骤:
高说明气腹针的位置不正确或麻醉过浅及 肌肉不够松弛,要做适当调整。当腹部开 始隆起和肝浊音界消失时,可改为高流量 自动充气,直至达到预定值13~15mmHg,
3~4L,病人腹部完全隆起, (图1.11.1.3-2)可以开始手术操作。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残角子宫切除术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残角子宫切除术
手术步骤:
用电凝,以免误伤胆总管。用电凝钩上下 游离胆囊管。并看清胆囊管和胆总管的关 系。在尽量靠近胆囊颈的地方上钛 夹,两个钛夹之间应有足够的距离,钛夹 距胆总管至少应有0.5cm(图1.11.1.38)。在两钛夹之间用剪刀剪断,不能用 电切或电凝以防热传导而损 伤胆总管。而后在其后内方找到胆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残角子宫切除术
手术步骤:
管中,让出脐部切口,以便下一步从结构比较松弛、容易扩张的脐部切口 取出>1cm的含结石的胆囊,如果结石较小也可以从剑突下的戳孔取出。 11.4 4.取出胆囊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残角子宫切除术
手术步骤:
从 脐部的套管中将有齿抓钳送入腹腔,在监 视下抓住胆囊管的残端,将胆囊慢慢地拖 入套管鞘内,连同套管鞘一起拔出。在抓 胆囊时要注意将胆囊放在肝上,以避免锋 利的钳齿误伤肠管。如果结石腹腔。这时可用血管钳将 切口撑大后取出,也可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残角子宫切除术
适应证: 4.急性胆囊炎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有手术 指征者。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残角子宫切除术
适应证: 5.估计病人对手术的耐受良好者。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残角子宫切除术
手术禁忌: (1)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残角子宫切除术
手术禁忌: (2)慢性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

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诊断分析

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诊断分析

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诊断分析残角子宫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妊娠类型,其发生概率约为1/3000至1/4000。

它是一种高风险的妊娠并发症,容易引起子宫破裂和大出血,对孕妇和胎儿都存在严重危险。

超声诊断是残角子宫妊娠的首要诊断方式之一,本文将对其超声诊断分析进行详细介绍。

一、残角子宫妊娠的定义残角子宫妊娠是指受孕卵巢把将引起妊娠的卵子输送到切除子宫的一侧,使其移位到盆腔内。

由于受孕卵子不能附着在子宫内壁,而是附着在子宫切除处或者输卵管残端上,所以会出现残角子宫妊娠。

残角子宫妊娠最常见的原因是子宫切除术后,也可能与先天畸形、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相关。

二、超声诊断分析1. 临床症状残角子宫妊娠患者常常会出现阴道流血和腹痛症状。

由于孕囊位于子宫切除处或输卵管残端,所以会引起盆腔疼痛和不规则阴道出血。

2. 超声表现超声检查是残角子宫妊娠的确诊方法之一。

在超声图像上,残角子宫妊娠的表现常常为单侧子宫切除处或输卵管残端内呈现出孕囊样结构,其形态呈不规则的囊状物,并且与周围组织有清晰的分界。

孕囊内可能出现胚芽以及胎儿心跳等。

3. 注意事项在进行超声检查时,由于患者已经进行了子宫切除术或者输卵管残端可能较短,所以需要进行非标准的盆腔超声探头检查,以充分观察残角子宫妊娠的孕囊形态和周围组织的情况,避免漏诊和误诊。

三、临床意义残角子宫妊娠属于高危妊娠并发症,对孕妇和胎儿都存在严重危险。

孕囊在残角内生长,容易导致子宫破裂和大出血,严重危及孕妇的生命安全。

由于孕囊固定于残角位置,胎盘易遭受损伤,导致胎儿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

残角子宫妊娠的及时诊断对于进行早期处理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四、处理原则针对残角子宫妊娠,完整的孕囊往往不能被保存,需要进行紧急手术处理。

手术方式通常为残角子宫切除术,如果胎儿生长较快或者出现出血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终止妊娠手术。

手术时需要尽可能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避免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过大影响。

残角子宫妊娠是一种高风险的妊娠并发症,临床上需要对其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处理。

单角子宫和残角子宫的超声图像特征和误诊分析

单角子宫和残角子宫的超声图像特征和误诊分析

单角子宫和残角子宫的超声图像特征和误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及三维超声对单角子宫和残角子宫的诊断价值。

方法27例考虑子宫发育畸形的妇科患者,通过超声图像、腹腔镜及宫腔镜术后诊断及门诊超声随访进行回顾性综合对比分析。

结果27例患者,其中确诊单角子宫和残角子宫10例,误诊17例。

结论二维超声结合三维超声对残角和单角子宫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单角子宫;残角子宫;超声诊断【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and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for unicornuate uterus and rudimentary uterine horn. Methods A retrospectively 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made for 27 gynecological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uterine malformations,who received diagnosis by ultrasound image,laparoscope,hysteroscope and ultrasound follow-up. Results Among the 27 case,10 of them had diagnosed unicornuate uterus and rudimentary uterine horn,and the other 17 cases were misdiagnosed. 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two -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contains certain clinical significance for diagnosis of unicornuate uterus and rudimentary uterine horn.【Key words】Unicornuate uterus;Rudimentary uterine horn;Ultrasonic diagnosis单角子宫和残角子宫作为特殊类型的子宫发育异常,在工作中极易发生误诊和漏诊。

罕见Ⅱ型残角子宫妊娠一例

罕见Ⅱ型残角子宫妊娠一例

[8]MaC,ChengX,XueF,etal.Validationofanapproachusingonlypatientbigdatafromclinicallaboratoriestoestablishreferenceinter⁃valsforthyroidhormonesbasedondatamining[J].ClinBiochem,2020,80:25-30.[9]HorowitzGL,AltaieS,BoydJC,etal.Defining,establishing,andverif⁃yingreferenceintervalsintheclinicallaboratory;approvedguideline thirdedition[M].USA:CLSIandIFCC,2010:12-20.[10]WangD,YuS,ChengX,etal.NationwideChinesestudyforestab⁃lishingreferenceintervalsforthyroidhormonesandrelatedtests[J].ClinChimActa,2019,496:62-67.[11]UribeRM,ZacariasM,CorkidiG,etal.17β⁃Oestradiolindirectlyinhibitsthyrotrophin⁃releasinghormoneexpressioninthehypothalamicparaventricularnucleusoffemaleratsandbluntsthyroidaxisresponsetocoldexposure[J].JNeuroendocrinol,2009,21(5):439-448.[12]PorcuE,MediciM,PistisG,etal.Ameta⁃analysisofthyroid⁃relatedtraitsrevealsnovellociandgender⁃specificdifferencesintheregu⁃lationofthyroidfunction[J].PLoSGenet,2013,9(2):e1003266.[13]LiZZ,YuBZ,WangJL,etal.Referenceintervalsfor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andthyroidhormonesusingtheaccessTSH3rdISmethodinChina[J].JClinLabAnal,2020,34(5):e23197.[14]CaiJ,FangY,JingD,etal.Referenceintervalsofthyroidhor⁃monesinapreviouslyiodine⁃deficientbutpresentlymorethanade⁃quateareaofWesternChina:apopulation⁃basedsurvey[J].EndocrJ,2016,63(4):381-388.[15]刘少正,张㊀青,张㊀庆,等.本院区医务人员促甲状腺激素参考范围的建立[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17):213-215,230.[16]袁㊀瑞,楚淑芳,余文辉,等.基于大数据建立第三代促甲状腺激素生物参考区间及其与年龄和气候的相关性[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21,15(7):491-496.[17]王丹晨,禹松林,尹逸丛,等.4种促甲状腺素免疫法检测系统结果的一致性评价[J].临床检验杂志,2019,37(1):62-66.[18]张㊀虹,张国文,朱㊀伟,等.促甲状腺素(TSH)试剂盒批间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及纠正措施[J].当代医学,2020,26(20):130-132.[19]贺㊀江,刘育欣,代㊀娟,等.泸州地区健康妊娠女性促甲状腺激素一致性参考区间的建立及验证[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2,43(18):2238-2243,2248.[20]王立秋,张凤侠,刘方鹤,等.大庆地区469例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参考区间的建立[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8,11(12):1216-1218.[21]SpencerCA,HollowellJG,KazarosyanM,etal.NationalHealthandNutritionExaminationSurveyⅢ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thyroperoxidaseantibodyrelationshipsdemonstratethatTSHupperreferencelimitsmaybeskewedbyoccultthyroiddysfunction[J].JClinEndocrinolMetab,2007,92(11):4236-4240.[收稿日期㊀2022-11-09][本文编辑㊀余㊀军㊀吕文娟]本文引用格式吴㊀坤,蒙恩绩,覃裕祺,等.河池市金城江区健康成人促甲状腺激素正常参考值范围的建立[J].中国临床新医学,2023,16(6):620-623.㊀㊀[关键词]㊀残角子宫;㊀妊娠;㊀子宫破裂㊀㊀[中图分类号]㊀R711 1㊀[文章编号]㊀1674-3806(2023)06-0623-03㊀㊀doi:10.3969/j.issn.1674-3806.2023.06.181 病例介绍患者,39岁,因 停经44d,B超提示残角子宫妊娠(rudimentaryhornpregnancy,RHP)4d 于2022年9月20日收治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㊂患者平素身体健康,2021年5月因 左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行腹腔镜下左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术中诊断残角子宫(右侧),未予治疗㊂2022年1月因 足月妊娠 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㊂G2P1L1A1(人工流产1次,剖宫产1次)㊂平素月经规律,周期26d,经期7d,末次月经为2022年8月7日㊂患者4d前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无腹痛腹胀等不适,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㊂B超检查示:子宫右侧见2 6cmˑ2 1cm低回声团,其内见1 1cmˑ1 0cm的囊性回声,内见卵黄囊样组织,内膜厚约1 8cm,呈管状,偏向左侧宫角,内回声欠均匀,子宫右侧低回声团合并其内囊性回声,考虑RHP可能;子宫内膜不均质增厚(见图1)㊂建议急症住院,患者未遵医嘱㊂1d前感下腹持续性坠痛,无其他不适,急诊入院㊂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㊃326㊃㊀㊀中国临床新医学㊀2023年㊀6月㊀第16卷㊀第6期查,行妇科检查示:子宫右侧可触及一直径约3cm包块,质中,压痛明显㊂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β⁃hCG)水平为12716 75mIU/ml,泌尿系统彩超㊁肝肾功㊁血常规等均未见异常㊂综合患者病情及手术意愿,排除手术禁忌证,2022年9月21日行腹腔镜下残角子宫切除术+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宫腔镜检查术+输卵管通液术㊂术中见子宫饱满,表面光滑,右侧见残角子宫直径约3cm,左侧卵巢呈术后改变,右侧卵巢及双侧输卵管外观未见明显异常(见图2)㊂宫腔镜检查见宫腔呈长筒状,仅可见左侧输卵管开口,未见与右侧残角子宫相通处,未见妊娠组织(见图3)㊂行输卵管通液术,左侧输卵管伞端见美蓝液体流出,右侧残角子宫及右侧输卵管无蓝染,伞端无液体流出㊂提起右侧输卵管,双极电凝并切开右侧输卵管系膜至右侧输卵管根部,沿残角子宫基底部切除残角子宫,0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浆肌层,查无活动性出血㊂腹腔引流管一根自左下腹引出㊂术中出血量约为20ml,术后病理:部分绒毛组织,增生的滋养叶细胞㊁蜕膜㊁平滑肌组织符合妊娠改变(见图4)㊂术后第1天拔除导尿管,第2天拔除腹腔引流管,第2天β⁃hCG水平降至1807 00mIU/ml㊂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恢复良好㊂术后31d复查β⁃hCG水平3 9mIU/ml,降至正常㊂患者分别于术后35d㊁61d月经来潮㊂图1㊀患者B超检查所见图2㊀患者腹腔镜检查所见图3㊀患者宫腔镜术中所见图4㊀患者术后病理检查所见(HEˑ200)2㊀讨论2 1㊀RHP作为临床上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类型,发病率极低,仅为1/140000 1/76000[1⁃2]㊂其发病原因为在女性胚胎期2条苗勒氏管未能正常融合,其中一条发育欠佳者最终发育为残角子宫,另一条发育良好者发育为单角子宫[3]㊂目前临床上将残角子宫共分为3种类型:Ⅰ型为残角子宫的宫腔与单角子宫的宫腔相通;Ⅱ型为残角子宫存在宫腔及内膜,但与单角子宫的宫腔不相通;Ⅲ型为残角子宫无宫腔㊂以Ⅱ型最常见[4]㊂残角子宫肌层发育不良,孕期肌层延展性受限,一般难以支持胎儿的生长发育,且残角子宫内膜发育欠佳,蜕膜的屏障作用有限,RHP常在妊娠中期发生破裂[5]㊂腹痛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患者就诊主诉,可发生于各个孕周,疼痛程度可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㊂当RHP发生破裂时,患者顿时可感到剧烈的撕裂样疼痛,并可进一步出现腹膜刺激症状(如呕吐㊁恶心等),以及头晕㊁面色苍白㊁生命体征不稳等急性失血性贫血相关症状[3]㊂当盆腔内出血积聚于道格拉斯陷凹时,可出现类似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表现(如宫颈举摆痛㊁宫旁压痛等)㊂但有研究表明,在临床上,实际有40% 50%的RHP患者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仅8%的患者可在无症状期被明确诊断[2]㊂另外,个别RHP患者可合并泌尿系统畸形(如同侧肾缺如㊁输尿管走行异常等)㊂本例患者在既往手术中确诊为残角子宫,此次术中行宫腔镜检查,未发现残角子宫的宫腔与单角子宫宫腔相通,遂确诊为Ⅱ型RHP㊂考虑本例患者可能的受精方式有2种:(1)精子从单角子宫经该侧输卵管向外游走,游走至残角子宫侧输卵管内,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并在该侧宫腔内着床发育;(2)精子于单角子宫侧输卵管内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后,向外游走至残角子宫侧输卵管内,并在该侧宫腔内着床发育㊂本例患者因既往手术中曾确诊为残角子宫,且此次就诊B超多次提示RHP的可能,术前即诊断明确,但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整体RHP术前的确诊率较低,仅为22% 29%[2]㊂2 2㊀RHP主要与输卵管妊娠㊁先兆流产㊁卵巢囊肿蒂扭转㊁黄体破裂等妇科常见急腹症相鉴别㊂目前RHP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㊁月经婚育史㊁血β⁃hCG及超声检查等,RHP在孕早期时相对容易诊断㊂叶明桃等[6]提出超声检查时应注意:(1)非对称的双角子宫;(2)包绕妊娠囊的肌层与子宫颈分离;(3)子宫肌层包绕妊娠囊㊂但有报道显示普通超声检查灵敏度低,仅为26%左右,且随着孕周的增加,灵敏度逐渐下降[7]㊂因此,普通超声检查对RHP的诊断能力一般㊂目前有学者通过三维超声[8]㊁生理盐水灌注超声[9]等超声检测方法提高了对残角子宫及RHP诊断的准确性㊂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清楚地显示孕囊位置及子宫异常结构,还可以通过三维重建进一步明确诊断[5]㊂㊃426㊃ChineseJournalofNewClinicalMedicine,June2023,Volume16,Number6㊀㊀由此可见,当患者血β⁃hCG阳性,普通超声不能明确孕囊具体位置和(或)高度可疑RHP时,应及时行三维超声及盆腔MRI进行联合检查以求尽早明确诊断㊂2 3㊀鉴于RHP的风险性较高,随时可能面临残角子宫破裂致大出血的风险,确诊后需尽早干预治疗㊂由于RHP发病率极低,国内外报道的病例数少,无标准的保守治疗方案,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案仍然为手术治疗㊂Ⅰ型或Ⅱ型RHP的手术方式多选择残角子宫+该侧输卵管切除术㊂对于手术途径,Thakur等[10]提出孕早期RHP患者应首选腹腔镜手术㊂但也有研究认为,腹腔镜手术不仅可以在RHP孕早期应用,也可以在孕中期应用[11]㊂但当出现RHP发生破裂致大出血等情况时,无论孕周大小,均应选择开腹手术尽快止血,抢救患者生命㊂由于残角子宫可能合并泌尿系统畸形,术前需常规行泌尿系统检查,排除畸形㊂对于输尿管走行异常者,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必要时可行泌尿系统造影或放置输尿管支架预防损伤㊂2 4㊀对于本例患者,超声已明确探及残角子宫及妊娠囊,术前β⁃hCG水平为12716 75mIU/ml,因不能明确残角子宫类型且有明显腹痛,存在急性残角子宫破裂的风险,不可盲目行保守治疗㊂考虑患者手术意愿,且需明确RHP类型,因此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㊂残角子宫血供丰富,且肌层发育不良,术中出现分离困难㊁大出血㊁腹腔镜手术失败转开腹手术等风险极高,因此在术前进行了充分评估㊂残角子宫类型仅凭腹腔镜镜下所见难以区分,联合宫腔镜检查及输卵管通液术可直接明确类型及可能的病因㊂术后腹腔引流管总引流量仅为30ml,提示术中止血有效㊂术后31d复查β⁃hCG降至正常,且规律月经来潮,提示本次治疗成功㊂综上所述,Ⅱ型RHP临床罕见,目前主要治疗方案为残角子宫切除术㊂因手术风险高,术前需充分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加强早期诊断和多学科协作㊂超声及MRI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㊂及早发现RHP并尽快行手术治疗是防止残角子宫破裂,降低患者风险的关键,术中联合宫腔镜检查及输卵管通液术是明确RHP类型及病因的重要方法㊂截至目前,尚无RHP的标准治疗方案㊂对于未来的研究,最重要的是孕前及早发现残角子宫并给予个体化治疗,防止发生RHP㊂参考文献[1]MishraN,YadavN,KoshiyaD,etal.Rupturedrudimentaryhornpregnancywithahistoryofanuneventfulvaginaldelivery[J].JMedUltrason(2001),2015,42(1):117-120.[2]ChengC,TangW,ZhangL,etal.Unrupturedpregnancyinanon⁃communicatingrudimentaryhornat37weekswithalivefetus:acasereport[J].JBiomedRes,2015,29(1):283-286.[3]张多多,朱㊀兰,郎景和.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特点[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8,53(4):274-277.[4]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23,371.[5]TsafrirA,RojanskyN,SelaHY,etal.Rudimentaryhornpregnancy:first⁃trimesterprerupturesonographicdiagnosisandconfirmationbymagneticresonanceimaging[J].JUltrasoundMed,2005,24(2):219-223.[6]叶明桃,奚㊀杰,杨凤云,等.二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发生残角子宫妊娠破裂1例报告[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7,33(8):872-873.[7]JayasingheY,RaneA,StalewskiH,etal.Thepresentationandearlydiagnosisoftherudimentaryuterinehorn[J].ObstetGynecol,2005,105(6):1456-1467.[8]TolaniAD,Kadambari,DeenadayalA,etal.Timelyidentificationofpregnancyinnoncommunicatinghornofunicornuateuterusbythree⁃dimensionaltransvaginalultrasonography[J].JClinImagingSci,2018,8:39.[9]ErcanCM,CoksuerH,PehlivanH,etal.Salineinfusionsonographyintheaccuratediagnosisofarudimentaryhornpregnancy[J].JObstetGynaecol,2012,32(3):311-312.[10]ThakurS,SoodA,SharmaC.Rupturednoncommunicatingrudimen⁃taryhornpregnancyat19weekswithpreviouscesareandelivery:acasereport[J].CaseRepObstetGynecol,2012,2012:308476.[11]ContrerasKR,RothenbergJM,KominiarekMA,etal.Hand⁃assistedlaparoscopicmanagementofamidtrimesterrudimentaryhornpregnancywithplacentaincreta:acasereportandliteraturereview[J].JMinimInvasiveGynecol,2008,15(5):644-648.[收稿日期㊀2022-12-18][本文编辑㊀韦㊀颖]本文引用格式宋冰冰,赵孔媛,高冬梅.罕见Ⅱ型残角子宫妊娠一例[J].中国临床新医学,2023,16(6):623-625.㊃526㊃㊀㊀中国临床新医学㊀2023年㊀6月㊀第16卷㊀第6期。

残角子宫妊娠临床(附7例报告)论文

残角子宫妊娠临床(附7例报告)论文

残角子宫妊娠临床分析(附7例报告) 【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235-01【摘要】目的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诊断方法,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对残角子宫妊娠的认识,减少误诊。

方法对我院1997至2009年收治的7例残角子宫妊娠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7例残角子宫i型2例,ii型5例。

残角子宫妊娠最长时间可维持到足月,误诊率很高,因未能及时诊断可造成妊娠的残角子宫发生破裂。

结论残角子宫妊娠是罕见的异位妊娠,患者在非孕时期无明显症状,临床上妊娠后诊断较困难,常易误诊宫内妊娠因终止妊娠失败后考虑异位妊娠或剖宫产手术时于术中确诊。

治疗上行残角子宫及同侧输卵管切除。

【关键词】残角子宫;子宫畸形;异位妊娠/宫外孕;阴道/直肠超声残角子宫妊娠是一类罕见的异位妊娠,临床上误诊率高,残角子宫未妊娠患者常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未就诊,妊娠后病人多因终止妊娠失败或因诊断异位妊娠、或妊娠足月于剖宫产手术中确诊。

本文对在我院最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7例残角子宫妊娠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患者年龄最大年龄47岁,最小年龄19岁。

1.2 婚育情况未婚未育1例,已婚已育3例,已婚未育3例。

1.3 诊断时停经月份 7例患者中有4例就诊时为早期妊娠,1例为中期妊娠,2例为晚期妊娠足月。

1.4 诊断经过 4例早期妊娠患者中有2例因有阴道少量流血就诊,b超检查提示宫内妊娠给予保胎治疗一段时间后出现腹痛,复查b超考虑宫外孕而行手术,术中发现为残角子宫妊娠行残角子宫切除加同侧输卵管切除;另外2例因要求人工流产反复刮宫2次,术后检查均未发现绒毛,再仔细复查b超检查疑宫外孕行手术治疗。

1例19岁未婚中期妊娠患者因在外院行羊膜腔穿刺引产术后1周,出现不规则腹痛5天胎儿未产下而转入院,采取多种引产方法宫颈口不扩张,考虑子宫畸形或破裂改行剖宫取胎,术中发现右侧残角子宫妊娠破裂,被大网膜包裹,腹腔内出血不多,肌层坏死,娩出胎儿后行残角子宫加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出血量多予输血治疗。

9例残角子宫的治疗的体会

9例残角子宫的治疗的体会

9例残角子宫的治疗的体会作者:张立伟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讨残角子宫的治疗。

方法 200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残角子宫9例。

5例残角子宫妊娠,4例行残角子宫切除术+同侧输卵管切除术+圆韧带缝合固定术,1例行残角子宫切除术+圆韧带缝合固定术;例非妊娠残角子宫,3例行残角子宫切除术+圆韧带固定,1例因家属拒绝残角子宫切除术而行结扎残角子宫侧输卵管。

结果 9例残角子宫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

结论残角子宫一经确诊应及早手术治疗。

治疗原则为切除残角子宫。

关键词:残角子宫;治疗;体会残角子宫系因一侧副中肾管发育正常,另一侧发育不全形成残角子宫,可伴有该侧泌尿系发育畸形[1]。

残角子宫为女性生殖器官少见的畸形。

由于残角子宫临床症状不典型,无症状残角子宫容易误诊为子宫肌瘤,残角子宫子宫发生宫内积血,易误诊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残角子宫子宫内妊娠时易误诊为异位妊娠,严重时危及生命。

200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残角子宫9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9例患者中,年龄16~35岁,1例未婚,8例已婚。

5例为残角子宫妊娠,4例为非残角子宫妊娠(指未发生妊娠或妊娠不发生在残角子宫内)。

残角子宫分类:A.两侧宫腔相互连通(存在内膜腔)。

B.两侧宫腔不连通(存在内膜腔)也称为梗阻性残角子宫。

C.残角子宫没有内膜腔。

D.未发育的残角子宫[2]。

本文A型3例,B型2例。

1.2临床表现 5例残角子宫妊娠,除1例因轻微腹痛,阴道少量流血来医院检查B超提示宫角(残角)妊娠外(未破裂),余4例患者均表现为停经后突发剧烈腹痛伴晕厥。

体格检查均有重度贫血貌,下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腹腔穿刺均抽出不凝血,术前均误诊为异位妊娠破裂伴失血性休克。

残角子宫妊娠只有8%的病例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得以诊断,而术前诊断率为29%[3],本文的误诊率为25%。

破裂的4例中,有1例于我院行人工流产术,未清出绒毛组织,因患者有阴道流血症状,考虑流产可能,未进行复查。

残角子宫

残角子宫
• III型残角子宫 • 为实体始基子宫,无宫腔,无宫颈,仅以
纤维带相连于单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 诊断 • 超声检查:最常用 • 磁共振成像:检查子宫畸形的最佳方法 • 子宫输卵管造影 • 腹腔镜检查:直观的对子宫输卵管检查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 I型残角子宫(少见) • 有宫腔,无宫颈,并与单角子宫宫腔相通;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子宫畸形(残子宫)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 II型残角子宫(多见) • 有宫腔,无宫颈,但与单角子宫宫腔不相
通;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 残角子宫如输卵管通畅,则孕卵可着床于 残角子宫内,由于子宫肌层发育不良,不 能承受胎儿生长发育,常于妊娠中期时发 生残角破裂,症状同宫外孕。(可发生妊 娠,发生率1/10万,10%妊娠可达足月)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李以盛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 又称子宫发育异常,是一种先天性疾患,
也是生殖器官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 正常发育的子宫 • 两个阶段:性未分化阶段
性分化阶段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 病因 • 在女性生殖器官形成、分化过程中,由于
体,同时切除同侧输卵管,避免发生输卵 管妊娠 • III型残角子宫,无症状,无需处理
某些内源性因素(如生殖细胞染色体不分 离、嵌合体、核型异常等),或外源性因 素(性激素药物的使用等)影响,原始性 腺的分化、发育、内生殖器始基的融合、 管道腔化和发育可能发生改变,导致各种 发育异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临床表现
若有内膜功能,且宫腔与单角子宫腔不相 通,往往因经血倒流或宫腔积血出现痛经, 也可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 若残角子宫宫腔积血时可扪及肿块,并有 触痛。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残角子宫治疗 I型残角子宫,无症状可不予处理 II型残角子宫,常伴有痛经,需手术切除宫 体,同时切除同侧输卵管,避免发生输卵 管妊娠 III型残角子宫,无症状,无需处理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李以盛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 又称子宫发育异常,是一种先天性疾患, 也是生殖器官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正常发育的子宫 两个阶段:性未分化阶段 性分化阶段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病因
在女性生殖器官形成、分化过程中,由于 某些内源性因素(如生殖细胞染色体不分 离、嵌合体、核型异常等),或外源性因 素(性激素药物的使用等)影响,原始性 腺的分化、发育、内生殖器始基的融合、 管道腔化和发育可能发生改变,导致各种 发育异常。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根据残角子宫与单角子宫的解剖关系,可 分三种类型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I型残角子宫(少见) 有宫腔,无宫颈,并与单角子宫宫腔相通;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II型残角子宫(多见)
有宫腔,无宫颈,但与单角子宫宫腔不相 通;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III型残角子宫
为实体始基子宫,无宫腔,无宫颈,仅以 纤维带相连于单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诊断 超声检查:最常用 磁共振成像:检查子宫畸形的最佳方法 子宫输卵管造影 腹腔镜检查:直观的对子宫输卵管检查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Fra bibliotek
临床表现 无任何自觉症状 月经异常 不孕 病理妊娠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残角子宫如输卵管通畅,则孕卵可着床于 残角子宫内,由于子宫肌层发育不良,不 能承受胎儿生长发育,常于妊娠中期时发 生残角破裂,症状同宫外孕。(可发生妊 娠,发生率1/10万,10%妊娠可达足月)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残角子宫病因
一侧副中肾管中下段发育缺陷,形成残角 子宫。


残角子宫侧有正常的卵巢及输卵管,常伴 有同侧的泌尿系器官发育异常。 常与单角子宫同时存在,约65%,一侧副中 肾管发育为单角子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