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赏析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赏析重点、难点1.主要是讲授“子路问津”“子路从而后”两则选文。
2.引导学生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3.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孔子与长沮、桀溺、荷蓧丈人两类人物,鉴赏“子路问津”“子路从而后”两段文字。
4.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问津辟人之士遇丈人,以杖荷蓧明日,子路行以告选文解读我国古老的神话说,远古时候,天柱断折,九州崩裂,天不能完全覆盖大地,大地不能全部承载万物;大火延烧而不灭,大水浩大而不止,猛兽攫噬善良的人民,恶鸟抓取老弱的百姓。
这个时候,有女娲炼五色石来补苍天,并砍下大龟的脚来作天柱,还积聚芦灰来治理洪水。
女娲补好了苍天,立好了天柱,诛灭了兴风作浪的水怪,使天下百姓得以保全生命。
作为神话形象,女娲把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当成自己必须担当的命运。
孔子当然不是女娲之类的神,但是也有强烈的勇于担当的精神。
选文第2则:“长沮、桀溺耦而耕。
”“长沮”和“桀溺”都不是真实的人名,而是指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身材高大魁梧的人。
“长”是高大的意思,“桀”通“杰”,也是高大的意思。
“沮”是低湿的洼地,“溺”是浸在水洼当中。
“耦而耕”指两人并力一起耕作。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是说孔子带着众弟子经过他们,并且让子路向他们打听渡口在哪里。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称季路。
“津”是渡口。
“问津”一词,这里用的是本义,后来引申为探求途径或尝试。
成语“无人问津”则是指没有多少人关心询问。
孔子及其弟子问路,那么长沮、桀溺有什么反应呢长沮问道:“夫执舆者为谁”意思是,那个手拉缰绳驾车的人是谁子路回答:“是孔丘。
”接下来的发问“是鲁孔丘与”还是“长沮”的话,并且十有八九是明知故问。
“是也。
”这是子路的回答,老老实实,尽管他可能知道长沮是明知故问。
长沮接着说:“是知津矣!”字面意思是说,这个人知道渡口在哪儿了!这是一个奇怪的回答。
孔子跟弟子们不知道渡口在哪里,所以才让子路来打听。
高中语文人教版《论语》原文与译文
《论语》选读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仪封人①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②。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③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④。
”【注释】①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
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②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
③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④木铎:木舌的铜铃。
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译文】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
”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
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评析】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
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2.长沮、桀溺①耦而耕②。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③焉。
长沮曰:“夫执舆④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⑤?且而与其从辟⑥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⑦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⑧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①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②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
③问津:津,渡口。
寻问渡口。
④执舆:即执辔(pi)。
⑤之:与。
⑥辟:同“避”。
⑦耰: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
⑧怃然:怅然,失意。
【译文】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
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子路说:“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
”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
”子路再去问桀溺。
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
(2021年整理)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原文和翻译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原文和翻译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原文和翻译)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原文和翻译的全部内容。
先秦诸子选读《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原文及译文1、【原文】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2).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sàng)(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duó)(4)。
”【注释】(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
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2)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
(3)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4)木铎:木舌的铜铃。
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译文】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
"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
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2、【原文】长沮、桀溺(1)耦而耕(2)。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
长沮曰:“夫执舆(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同“欤”)?"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5)?且而与其从辟(6)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而不辍.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文言文天下有道丘与不易也
文言文天下有道丘与不易也1.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的“与”什么意思与的意思是:和……一起【原文】长沮、桀溺耦(ǒu)而耕。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y,同“欤”)?”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y)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yōu)而不辍(chu)。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译文】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
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子路说:“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
”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
”子路再去问桀溺。
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说:“是的。
”桀溺说:“像洪水一般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而且你与其跟着躲避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
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
孔子很失望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评析】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
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
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2.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之意思就是,天下如果有道,我孔丘(孔子)就不这样折腾(到处游说希望改变)了.易:改变. 希望对你有帮助【原文】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目录
• 引言 • 天下有道 • 丘不与易也 • 当今社会的启示 • 总结
01
引言
主题介绍
天下有道
指天下有道,即社会秩序良好, 人们安居乐业。
丘不与易也
孔子认为自己不会参与改变这种 状态,因为这是他所追求的理想 社会。
背景介绍
春秋时期
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的形成期。
弘扬传统文化
孔子认为,要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需要弘扬传统文化,让人们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 优秀的文化遗产。
倡导道德教育
孔子提倡道德教育,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从而促进社会 的道德建设。
推动社会变革
孔子认为,社会的变革需要从道德和教育入手,通过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来实现。 他希望未来的社会能够更加注重道德和教育,实现和谐、稳定和繁荣。
孔子对于变革的态度
审慎对待
孔子认为变革应慎重考虑,不能轻率行事。在变革之前应充分评 估其利弊,以及是否符合道义和民心。
强调仁爱
孔子倡导仁爱思想,认为变革应以人为本,关注人民的福祉,而非 仅仅追求功利目的。
循序渐进
孔子主张变革应逐步推进,通过逐步改善来达到理想的社会状态, 而不是通过剧烈的变革来达到目的。
孔子的处世之道
1 2
中庸之道
孔子提倡中庸之道,主张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事务 时应保持平衡和适度,避免走极端。
谦虚谨慎
孔子认为做人应谦虚谨慎,不应自以为是、骄傲 自大,而应时刻保持虚心学习的态度。
3
重义轻利
孔子强调道义和仁爱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的价 值不应仅仅取决于其财富和地位,而更应看重其 品德和行为。
天下无道,社会矛盾激化,贫富差距 扩大,道德沦丧。
高中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译文 学生版)
《先秦诸子选读》译文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第一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原文】1.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官员请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说:“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不曾有不得见面的。
”随行的弟子把他引见给了孔子。
这位官员出来,说:“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担忧呢?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夫子来宣扬大道。
”2.【原文】2.长沮、桀溺(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并力一起耕种,孔子从那儿经过,叫子路去打听渡口。
长沮说:“那个手拉缰绳驾御车马的人是谁啊?”子路道:“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道:“是的。
”(长沮)说:“这人吗,早就知道渡口在哪儿啦!”(子路又)问桀溺。
桀溺说:“你是谁啊?”(子路)道:“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子路)回答说:“是。
”(桀溺)说:“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谁改变它?况且你与其追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上追随(我们这些)避世之士呢?”(桀溺)用耰松土,没停下(手中的活儿)。
子路走去把(事情)告诉(老师)。
夫子怅然若失地说:“人不可以跟鸟兽同群,我不跟世间众生(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孔丘(就)不会参与到变革中了。
”3.【原文】3.楚国狂人接舆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子),说:“凤啊凤啊!你的德行怎么这么衰微呀?过去的不能挽回,将来的还可以赶得上。
(劝你)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危险啊!”孔子下(车),想要跟他说点什么。
(接舆)快步走着躲避孔子,(孔子)没法同他说活。
4.【原文】4.子路跟随(孔子)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年男子,用拐杖背着除草的农具。
子路问道:“您见到我老师了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把他的拐杖插在田头,开始锄草。
子路两手在胸前相合(恭敬地)站着。
(老人)留子路住下来,杀了鸡做了黍米饭来给他吃,把他的两个儿子引见给子路。
实用性强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一、指出孔子时代的特征。 仪封人: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桀溺: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孔子:天下有道,丘不与易 楚狂接舆:已而,已而!今 之从政者殆而! 子路: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当堂检测:
请举出你所知道的 现实生活中体现勇于 担当精神的事例。
当堂检测:
孔子“知其不可而 为之”的精神对我们 现实人生有很多启示, 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 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孔子的人生态度
积极入世;
勇于担当; 以天下为己任;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孔子时代:天下无道
•
• 孔子重视对社会道义的 担当,在选文中有多处 表现,试选择一处进行 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一:第1则【二三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患于
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 子为木铎】
仪封人是孔子屈指可数的知己之一, 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 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 服至极了。 借仪封之口,用“木铎”喻孔子, 高度赞美孔子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
参考答案五:【第5则】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 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 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 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担当精神。从这 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 孔子的评论。
• 阅读《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周游列国所遇到的 困难,加深学生对孔子精神理解。 • 1、 孔子贫且贱。及长,…已而去鲁,斥乎齐,逐 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 • 2、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 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 3、 孔子遂适卫,居顷之,或谮孔子于卫灵公。灵 公使公孙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 去卫。 • 4、 将适陈,过匡, 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 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子状类阳虎,拘焉 五日,孔子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原文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2、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尔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己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返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5、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原文和翻译精编版
先秦诸子选读《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原文及译文1、【原文】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2)。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sàng)(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duó)(4)。
”【注释】(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
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2)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
(3)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4)木铎:木舌的铜铃。
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译文】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
”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
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2、【原文】长沮、桀溺(1)耦而耕(2)。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
长沮曰:“夫执舆(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同“欤”)?”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5)?且而与其从辟(6)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
(3)问津:津,渡口。
寻问渡口。
(4)执舆:即执辔。
(5)之:与。
(6)辟:同“避”。
(7)耰:用土覆盖种子。
(8)怃然:怅然,失意。
【译文】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
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子路说:“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
”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
”子路再去问桀溺。
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原文和翻译
先秦诸子选读《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原文及译文1、【原文】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2)。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sàng)(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duó)(4)。
”【注释】(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
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2)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
(3)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4)木铎:木舌的铜铃。
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译文】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
”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
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2、【原文】长沮、桀溺(1)耦而耕(2)。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
长沮曰:“夫执舆(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同“欤”)?”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5)?且而与其从辟(6)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
(3)问津:津,渡口。
寻问渡口。
(4)执舆:即执辔。
(5)之:与。
(6)辟:同“避”。
(7)耰:用土覆盖种子。
(8)怃然:怅然,失意。
【译文】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
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子路说:“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
”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
”子路再去问桀溺。
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
先秦诸子选读原文+翻译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八佾》2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微子》)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曰,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5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二、当仁,不让于师1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2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先秦诸子选读原文+翻译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八佾》2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微子》)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曰,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5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二、当仁,不让于师1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2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整体把握
这五个选段,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 现实?表现了孔子的什么精神?
反映了社会动荡,诸侯纷争,有志
之士皆避世隐居的社会现实。
表现了孔子主张入世救国,以改变
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 神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品质。
发现创新
有人说,孔子生活的时代已经决定了 他的理想不可能得到实现,孔子“知其不 可为而为之”,最终他只能是一个孤独者, 一个理想主义者。
你是怎么认识的?
孔子生于两千五百多年前,处于一个“礼乐崩坏”
天下大乱的时代。面对皇室的衰落,诸侯的割据 混战,人民遭受巨大的创伤和痛苦,这位生于没 落贵族选择了挺身而出。
就当时而言,孔子站在了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的
前面,因为如果他的一整套理论能够谨行不已 的话,中国无疑将结束战乱,实现治世,人民 将从此永享太平。
文天祥 史可法
李大钊
布鲁诺 西西弗斯 ……
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1掌握下列通假字。 (1)仪封人请见:“见”通“现”,引见之意。 (2)桀溺:“桀”通“杰”,形容高大。 (3)是鲁孔丘与:“与”通“欤”,句末语气 词,表疑问。 (4)而谁以易之:“而”通“尔”,第二人称代 词。 (5)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辟”通“避”。 (6)植其杖而芸:“芸”通“耘”。
但当时的形势是:人人拥兵自立,或者就是
垂帘听政,成为一国政治的真正把持者。各 个国家为了百姓和土地,杀伐扰攘战火不熄。 失去了武力便失去了继续生存的权力。从这 个角度上看,孔子的思想又是多么的脆弱不 堪。因为在一个只相信武力的时代里,呐喊 和呼吁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虽然它有时还 可以一些零碎的呼应。然而这种呼应相对于 战马的长鸣声、金戈的相交声、统治者胜利 后那狰狞的笑声,太过微弱渺小了。因此, 即便孔子发出了“知其不可为而之”的浩叹, 我们还是将其列为“理想主义者”。
新人教版选修《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原文和译文
先秦诸子选读《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文辅导1、【原文】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2)。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sng)(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du)(4)。
”【注释】 (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
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2)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
(3)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4)木铎:木舌的铜铃。
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译文】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
”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
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评析】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
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2、【原文】长沮(j)、桀(ji)溺(n)(1)耦(ǒu)而耕(2)。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
长沮曰:“夫执舆(y)(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y,同“欤”)”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y)之(5)且而与其从辟(6)(b)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yōu)而不辍(chu)。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wǔ)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 (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
(3)问津:津,渡口。
寻问渡口。
(4)执舆:即执辔(pi)。
(5)之:与。
(6)辟:同“避”。
(7)耰: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
(8)怃然:怅然,失意。
先秦诸子百家(名句翻译)
先秦诸子百家第一单元《论语》选读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文翻译】1.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担忧呢?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孔子来宣传大道。
2.“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尔)谁以易之?且而(尔)与其从辟(避)人之士也,岂若从辟(避)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和谁来改变它呢?而且你与其跟从躲避与自己志趣不同的人(指孔子),怎么比得上跟从出世隐居的人呢?“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人不可以跟鸟兽同群,我不和世间众生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3.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啊,孔子!德行怎么这么衰弱?过去的不可挽回,未来还可以改变,罢了,罢了,如今的从政者危险啊!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跟随孔子而落在后面,遇到一个老年男子,(他)拄着拐杖背负着农具。
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不出来做官,就违背了君臣之间的政教伦理原则。
长幼的礼节,不能废弃,但君臣的道义,又怎么能废弃呢?想要使自身高洁,但是使君臣的行为准则乱了。
君子做官,目的是推行道术主张。
道术不能推行,我们已经知道了。
5.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欤)?这是知道不能做到但是去做的那个人吗?2.当仁,不让于师【课文翻译】1.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这样做没有用。
孔子是不能够诋毁的。
他人的才德像是丘陵,还是可以超越的;孔子的才德像是太阳月亮,没有办法超越。
有人即使想要自行断绝和他的关系,那对日月有什么关系呢?仅仅是体现出他不知道高低轻重罢了。
2.君子一言以为知(智),一言以为不知(智)。
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新人教版选修《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原文和译文
先秦诸子选读《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文辅导1、【原文】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2)。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sng)(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du)(4)。
”【注释】 (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
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2)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
(3)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4)木铎:木舌的铜铃。
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译文】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
”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
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评析】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
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2、【原文】长沮(j)、桀(ji)溺(n)(1)耦(ǒu)而耕(2)。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
长沮曰:“夫执舆(y)(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y,同“欤”)?”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y)之(5)?且而与其从辟(6)(b)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yōu)而不辍(chu)。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wǔ)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 (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
(3)问津:津,渡口。
寻问渡口。
(4)执舆:即执辔(pi)。
(5)之:与。
(6)辟:同“避”。
(7)耰: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
(8)怃然:怅然,失意。
《论语》(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5.子路宿于石门(1)。晨门(2)曰:“奚自?”子路曰: “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注释】 (1)石门:地名。鲁国都城的外门。 (2)晨门:早上看守城门的人。
【译文】 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从哪里
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人说: “那位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5【评析】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 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 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 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从这 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 孔子的评论。
孔子的为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一种勇于担 当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对真 理的坚决捍卫、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一种对不 平现实的勇敢抗争……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一种面对 困难敢于知难而进的积极进取精神,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一种不 抛弃、不放弃的坚定信念……
【翻注译释:】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长官请求把自己引见 给(1)孔仪子封人,:他仪说为:地“名凡,在是今君河子南到兰这考里县境来内,。我封从人没,有系镇见守 边不疆到的的官。。”孔子的随从学生把他引见给了孔子。他 出(2)来从后者见(之对:孔随子行的的学人见生了们他)。说:“诸位何必为孔子 丧(3)失丧官:失位去而,担这忧里呢指?失去天官下职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 天将借孔夫子为圣人来宣扬大道。”
▪ 3.楚狂接舆(1)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 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 已而!今之从政者殆(dài)而!”孔子下,欲 与之言。趋而辟(bì)之,不得与之言。
先秦诸子选读原文+翻译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八佾》2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微子》)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曰,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5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二、当仁,不让于师1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2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君子之至于斯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④子路从而后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没有人能否定你的梦想,即使是你自己。知其不可而为之,逆风追梦,就是成功!
今义:一个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⑤明日,子路行以告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明天。
2.词类活用
(1)耰而不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句翻译
(1)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本名句
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4.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5.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文外名句
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子路从而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洁其身,而乱大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鲁孔丘与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植其杖而芸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使子路反见之通“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释文题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是《论语·微子》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如果天下有正道,我孔丘就不会同你们一道从事变革了。孔子热心救世,遭到不少隐士泼来的凉水,像选文中的长沮、桀溺、楚狂接舆、荷蓧丈人等。这句话反映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可以说是“不识时务”,但也可以说是坚韧不拔。这种精神是极难得的,也是值得敬佩的。
(3)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其不可而为之
①即使知道飞翔时会受风的阻力,鹰仍会冲向那片广袤的蓝天;纵使明白前行的道路上有乱石阻挡,溪流仍义无反顾地奔向海洋。人亦如此,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唯有知其不可而为之,永不言败,才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1)
②《像犹太人一样思考》一书中曾提到“不要看别人都做了什么,而要看别人还有什么没有做”,(2)这是犹太人经商致富的一个秘籍。唯有开阔自己的视野,拥有创新思维,不断进取,才能拥有意料之外的收获,正如20世纪美国掀起的淘金热,当大多数淘金者空手而归时,却有一个男孩另辟蹊径靠卖水致富。人生一世几十年,为何跟从别人的步子而不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羊肠小道?别人骑马我骑牛,独辟蹊径自己走,坚定地向自己的目标进发,即使困难重重又何妨?
(2)一词多义
与
易
见
(3)古今异义
①遇丈人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岳父。
②子见夫子乎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无畏,是一种精神。猪不可杀,曾子却为诚信依然将其宰杀;自己被禁止回国,钱学森却毅然踏上曲折的回国之路……这是因为曾子有义,钱学森有情,因为即使各方否定,其决定也不动摇分毫,即使困难重重,也决不后退一步。
⑤当初有谁会想到落魄的中国会在几十年内雄起?没有!但中国几代领导人抱着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念带领全中国人民将其实现。当初有谁会想到在跑道上会有中国人的一席之地?没有!但刘翔抱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信念摘得了金牌。当初有谁会想到诺奖还有中国一份?没有!但莫言抱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信念击碎了世人对中国的评价。
③若没有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敢进取,怎会有如今机器轰鸣、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在哥白尼发现“日心说”并向全世界宣告时,他知道自己必定会受到教会的打压,可他坚持着,从未放弃对这一学说正确性的证明,最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他永不言弃,取得最终的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邀毛泽东重庆会谈,即使最终和谈破裂,毛泽东也没有放弃,取得全国解放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知其不可而为之,需要勇气,需要坚持,需要积极进取,需要不畏流言,否则便只是一句空话而已。(3)
明主旨
本课五则选文均体现了孔子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通过孔子的言行及别人的评价,我们不难看出孔子极力主张入世救国,以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为己任,具有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更具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与坚韧的品质。
1.词语理解
(1)通假字
①长沮、桀溺耦而耕通“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