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道》课件概述
合集下载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件
的一项是(3分)( )
A.沉痛 留传 责无旁贷 全力以赴
B.沉痛 流传 义不容辞 全神贯注
C.沉重 流传 责无旁贷 全神贯注
D.沉重 留传 义不容辞 全力以赴
《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 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篇名只是摘取各篇 开头两三个字。
2/18/2020
❖ 了解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
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
❖ (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 的言论;
❖ (2)答问体,即先指出 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 录孔子的回答;
❖ (3)对话体,记录孔子 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 话经过情形;
❖ (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 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
意思为: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 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选文展示孔子主张入世救国,以改变天下 为己任,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和知其不可 为而为之的坚韧品质。
(4)止子路宿 (5)不仕无义 (6)欲洁其身 (7)歌而过孔子:
动作使动
名作动 形作使动 名作动。
(8)而乱大伦: 形作使动。
(9)杀鸡为黍而食之:动作使动。
2/18/2020
选文3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 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 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dài) 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bì) 之,不得与之言。
【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
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 德行怎么这么衰弱呢?过去的已经无可挽 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 吧。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很危险啊!”
•
子路行以告。
•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课件(27张ppt)共29页文档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课件(Fra bibliotek7张 ppt)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论语:《天下有道》课件
义和宿命论。
法
家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他是荀子的 学生。韩非,战国末期唯物主义哲学家,法 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法治,反对儒家 的礼治,受到秦王政(即秦始皇)的重视。 认为“法治、术治、势治”都是帝王之具。 但他主张的极权政治、高压政策、残酷 的刑罚等等,主要是针对劳动人民的,这又 是违反人民的利益的。
道
家
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另一位巨擘bò(喻杰 出的人物),大约和孟子同时或稍后。 主张人要以道为师,随顺造化。这种思想是基于 对社会人生的同情和关怀。感慨世人“皆知有用之用, 而莫知无用之用”。 庄子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 “道”是无限的、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 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 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
“十家九流” 《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 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 墨、道、法、阴阳、名、纵横、 杂、农、小说。西汉刘歆xīn 在《七略诸子略》中讲小说家 去掉,称为“九流”。 “三教九流” 本意是指三种宗教和九种 学术流派。“三教”:指儒教、 道教、佛教。“九流” 是先秦 的九个学术流派:儒家、道家、 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 纵横家、杂家、农家。
儒
家
儒家是由孔子开创。儒家思想是中 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 经或六艺,即《易》《书》《诗》《礼》 《乐》《春秋》。 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
儒 家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 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的创造者。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是可忍,孰不可 忍也?),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克己复礼), 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 确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影响我国古 代社会和文化的制度。
最新人教版选修《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件ppt课件
以强深就化 说而、流的 是言影 派宝 先 绝,响 风贵 秦 后是之 格遗 诸 的空远 之产 子 。前、 多。 都
的原、这是 ,创哲一我 也作思时国 可之之期文
意思为: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 道来从事改革了。
选文展示孔子主张入世救国,以改变天下为 己任,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和知其不可为而 为之的坚韧品质。
• 关于《论语》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 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 孔子言行的记录。
•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
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
孔子思想的资料。
•
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
《中庸》、《孟子》合为“四
书”。《论语》共20篇,每篇
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
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么
关联,篇名只是摘取各篇开头
儒家
儒家是由孔子开创。儒家思想是中 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 经或六艺,即《易》《书》《诗》《礼》 《乐》《春秋》。
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 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的创造者。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是可忍,孰不可 忍也?),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克己复礼), 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 确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影响我国古 代社会和文化的制度。
墨家
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 在战国初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 称为显学。
墨子(前468~前376年), 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他是一 位出身于小生产的手工业者阶层 的思想家。他主张“非攻”(反 对掠夺性战争)“兼爱”“非 攻”“尚贤”“明鬼”等。
道家
天下有道_丘不与易也__优秀课件
2.长沮(jù)、桀(jié)溺(nì (1)耦(ǒu)而耕(2)。 )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长沮曰:‚夫执舆 (yú) (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 ‚是鲁孔丘与(yú,同‚欤‛)?‛曰:‚是也。‛曰: ‚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 ‚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yì ) 之(5)?且而与其从辟(6) (bì )人之士也,岂若从辟 世之士哉?‛耰(7) (yōu)而不辍(chuò)。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wǔ)然(8)曰:‚鸟兽不可 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 与易也。‛
《论语》选读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先秦诸子:在这里所说的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 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 春秋时期,教育开始普及,这时候产生了一个新 的阶层,叫新士人。他们能文能武,博学多才, 多给大夫做家臣。这个阶层还包括大批受过教育 最终抛进平民阶层的没落奴隶主贵族。新士人有 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 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 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他们也 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
(4)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评析】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 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 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 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 极了。 借仪封之口,用‚木铎‛喻孔子,高度赞美孔 子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正面描写
【注释】
翻译: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长官请求把自己引见 (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系镇守 给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 边疆的官。 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把他引见给了孔子。他 (2)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 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诸位何必为孔子 丧失官位而担忧呢?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 (3)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天将借孔夫子为圣人来宣扬大道。‛
《天下有道_丘不与易也》课件
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向他 作了报告。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叫 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里,老年男 子已经走了。 子路说:“不出来做官,就是违背了臣 对君应当秉持的政教伦理原则。长幼间的礼 节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 弃呢?老人家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 的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做官,只是为了实行 君臣之义的。至于道的行不通,早就知道 了。”
子路宿于石门(1)。晨门(2)曰: “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 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 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 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 不倦的执着精神。
孔子的人生态度
积极入世; 勇于担当;
家
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这一 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老子和庄子
墨
家
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 的学派,在战国初期,墨 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 代表人物:墨子
法
家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 他是荀子的学生。韩非,战国 末期唯物主义哲学家,法家思 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法治, 反对儒家的礼治,受到秦王政 (即秦始皇)的重视。认为 “法治、术治、势治”都是帝 王之具。
强深就化 而、流的 言影派宝 先 ,响风贵 秦 是之格遗 诸 空远之产 子 前、多。 都 的原、这 是 。创哲一 我 作思时国 之之期文
《论语》
语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 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 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
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
教育思想,是 “四书”之一。
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 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 之(2)。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sàng) (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 子为木铎(duó)(4)。”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学ppt
子路说:“不出来做官,就是违背了臣对 君应当秉持的政教伦理原则。长幼间的礼节 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 呢?老人家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 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做官,只是为了实行君 臣之义的。至于道的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 4【评析】
过去有一个时期,人们认为这一章中老丈所说: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劳动人民对孔丘的批判等等。
3【评析】孔子传道济世
的心情不被隐士接舆理解。
4、【原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hè)蓧(diào) (1)。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2),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shǔ) (3)而食(sì) (4)之。见 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 反见之。至,则行矣。
• 2【原文】
长沮(jù)、桀(jié)溺(nì) (1)耦(ǒu)而耕(2)。孔子 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
长沮曰:“夫执舆(yú) (4)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yú,同“欤”)?”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5)易(yì)之? 且而与其从辟(6) (bì)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 (yōu)而不辍(chuò)。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wǔ)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后:名词活用作动词,落在后 面。
2、“芸”通“耘”,除草。 3、见:通“现”,使……拜见。 4、明日:第二日。 5、“反”通“返”,回去。 6、其:表示反问语气副词。 7、洁:使……洁。 8、乱:使……乱。 9、仕:做官。
• 4【评析】
过去有一个时期,人们认为这一章中老丈所说: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劳动人民对孔丘的批判等等。
3【评析】孔子传道济世
的心情不被隐士接舆理解。
4、【原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hè)蓧(diào) (1)。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2),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shǔ) (3)而食(sì) (4)之。见 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 反见之。至,则行矣。
• 2【原文】
长沮(jù)、桀(jié)溺(nì) (1)耦(ǒu)而耕(2)。孔子 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
长沮曰:“夫执舆(yú) (4)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yú,同“欤”)?”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5)易(yì)之? 且而与其从辟(6) (bì)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 (yōu)而不辍(chuò)。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wǔ)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后:名词活用作动词,落在后 面。
2、“芸”通“耘”,除草。 3、见:通“现”,使……拜见。 4、明日:第二日。 5、“反”通“返”,回去。 6、其:表示反问语气副词。 7、洁:使……洁。 8、乱:使……乱。 9、仕:做官。
《天下有道_丘不与易也》 ppt课件
选文展示孔子主张入世救国,以改变天下为
己任,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和知其不可为而
2为020/1之2/2 的坚韧品质。
16
❖ 1【原文】 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
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2)。出曰:“二三 子何患于丧(sàng) (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duó)(4)。”
2020/12/2
18
❖1【评析】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
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 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 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 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 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借仪封之口,用“木铎”喻孔子,
高度赞美孔子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
2020/12/2
19
❖ 2【原文】 长沮(jù)、桀(jié)溺(nì) (1)耦(ǒu)而耕(2)。孔子过之,
使子路问津(3)焉。 长沮曰:“夫执舆(yú) (4)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yú,同“欤”)?”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yì)之(5)?且而与
“道”是无限的、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
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
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2020/12/2
9
2020/12/2
墨家
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 在战国初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 称为显学。
墨子(前468~前376年), 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他是一 位出身于小生产的手工业者阶层 的思想家。他主张“非攻”(反 对掠夺性战争)“兼爱”“尚 贤”“明鬼”等。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讲解ppt课件
作业
• 1、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 2、《固学案》练习一。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 孔子的这种思想后来成了历代儒家的理想和抱负,他们不 管世界变得怎样,总认为人应当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管 结果怎样,我活着就要实现我的理想:我心系天下,我要为 万民造福。 隐士就像生活中的那些智者,而孔子就是生活中 的那些仁者。 一代圣人带着遗憾离开了人间,但是他那“知 其不可而为之”的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却流传了下来。 对此,你有何感想?请以“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为主题写一 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古今中外都高度赞扬孔子,那么,他是怎 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呢?
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文化的代表———— 孔子,走进他的《论语》世界。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
至圣孔子
华
中
夏
华
思
传
想
统
智
文
慧
化
的
的
源
先
泉
师
教学目标
• • 一、理解字句,疏通文意。 • 二、解读形象,学习精神。 • 三、联系现实,学以致用。
第二课时
• 教学目标: • 1、解读形象,学习精神。 • 2、联系现实,学以致用。
一、复习巩固 默写下列语句
• 1、鸟兽不可与同群, ___________________? 天下有道,_______________ 。
• 2、凤兮,凤兮!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来着犹可追。
• 2、孔子与长沮等人的处世态度有什么不同? • 3、长沮等人对待孔子的态度一样吗? • 4、这几则文字围绕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现隐士对现实的 不满,也表现孔子对隐 士的尊重。
• 4【原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hè)蓧(diào) (1)。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2),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shǔ) (3)而食(sì ) (4)之。见 (通“现”)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 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 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 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后:名词活用作动词,落在后面。
2.“芸”通“耘”,除草。
3.见:通“现”,使……拜见。 4.明日:第二日。 5.“反”通“返”,回去。 6.其:表示反问语气副词。 7.洁:使……洁。 8.乱:使……乱。 9.仕:做官。
•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 一个老年男子,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 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吗?” 老丈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 谁是老师?”说完,便把他的拐杖插在田头 去除草。 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 老年男子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 做了小米饭给他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 路见面。 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向他 作了报告。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叫 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里,老年男 子已经走了。 子路说:“不出来做官,就是违背了臣对 君应当秉持的政教伦理原则。长幼间的礼节 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 呢?老人家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 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做官,只是为了实行君 臣之义的。至于道的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选文展示孔子主张入世救国,以改变天下为己任,勇 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品质。
孔子是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发生了最深远影响的学者、教育 家和思想家。太史公:“《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卡尔· 雅斯贝尔斯 说:“(苏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稣)四大圣人,在历史上 具有无可伦比的影响。” 在中国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中,他 又是对世界历史和文化发生过最深远影响的一个。在中国历史 上,还没有谁能像他这样有着如此深远的国内和国际影响,没 有谁能像他这样带领中国文化走得如此之久、如此之远。这是 我们高度重视孔子的一个重要原因。有趣的是,孔子在当时虽 然赢得了众多弟子的推尊,并且得到了社会上部分人士的支持, 可是不解、讥讽和困厄一直伴随着他。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他是怎样抉择人生的吧。
关于《论语》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 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 孔子言行的记录。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 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 孔子思想的资料。 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 《中庸》、《孟子》合为“四 书”。《论语》共20篇,每篇 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 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 关联,篇名只是摘取各篇开头 两三个字。
先秦诸子概说
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 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
能文能武,博学多才的新士人有独立的人 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 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先秦诸子包括儒、道、法、墨(名、阴阳)等。
儒
家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2【注释】 (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 (3)问津:津,渡口。寻问渡口。 (4)执舆:即执辔(pèi)。 (5)之:与。 (6)辟:同“避”。 (7)耰: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 (8)怃然:怅然,失意。
2【译文】
长沮、桀溺(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并力一起耕 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 长沮问子路:“那个手拿着缰绳驾御车马的人是谁?” 子路说:“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 子路说:“是的。” 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 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 子路说:“我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 子路说:“是的。” 桀溺说:“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谁去 改变它呢?况且你与其跟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上追 随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桀溺用耰松土,仍旧不停地做田 里的农活。 子路回来后把情况告诉了孔子。孔子怅然若失地说:“人是 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我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 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参与 变革了。”
道
家
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 老子:思想核心 “道”。(“道”是宇宙中的终 极存在,是一种有规律性的东西) 提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的社会观。提出 “为而不有”“至公无私”“致虚守静”“柔弱 胜刚强”人生观。
庄子:主张人要以道为师,随顺造化。安时处顺, 逍遥自得.
法
家
代表人物:韩非、李斯、商鞅。 作品:《韩非子》 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 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 家。反对儒家的礼治,受到秦王政 (即秦始皇)的重视。认为“法治、 术治、势治”都是帝王之具。
名家
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作品: 《公孙龙子》 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 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
阴阳家
代表人物:邹衍 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
以强 深 就 化 说而 、 流 的 是言 影 派 宝 先 绝, 响 风 贵 秦 后是 之 格 遗 诸 的空 远 之 产 子 。前 、 多 。 都 的原、这是 ,创哲一我 也作思时国 可之之期文
【原文】 1
仪封人(1)请见(xiàn),曰: “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 见也。”从者见之(2)。出曰: “二三子何患于丧(sàng) (3)乎?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 为木铎(duó)(4)。”
【注释】 (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 境内。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请见 (xiàn):引见 (2)君子之至于斯也。之,定语后置标志。相
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 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 孔子:思想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主张中庸之道. 孟子:思想要点1.张扬性善说.2.宣扬民本思想.3.提倡仁政 荀子:他提出了人能依据礼义征服自然的思想。 ——性恶论
墨
家
代表人物:墨子 主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 “兼爱”“非攻”“尚贤”“明鬼”等。
3【原文】 楚狂接舆(1)歌而过孔 子,曰:“凤兮凤兮!何德 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 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 者殆(dài)而!”孔子下, 欲与之言。趋而辟(bì )之, 不得与之言。
3【注释】 (1)楚狂接舆:一说楚国 的狂人接孔子之车;一 说楚国狂人姓接名舆。 本书采用第二种说法。 (2)殆(dài):危险。 (3)趋:快步走。 (4)辟(bì ):通“避”, 躲避。
【译文】
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长官请求把自己引见给孔 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 孔子的随从学生把他引见给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 的学生们)说:“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而担忧呢? 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孔夫子为圣人来宣 扬大道。”
【评析】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 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 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 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 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 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 2【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 观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 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 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 的人。 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 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 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 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以天下为己任,为 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 识和历史责任感。
• 3【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 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 唱道:“凤凰啊,凤凰啊, 你的德行怎么这么衰弱呢? 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 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 吧,算了吧。现在参与政 治事务的人很危险啊!” 孔子下车,想同他谈 谈,他却快步走着躲避孔 子,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评析】 既有接 舆对孔子品格的虚假尊 重,又有对孔子人生选 择的讥嘲;既有对孔子 的最后规劝,也有对当 时执政者的斥责。连用 三个“而”表示斥责、 贬斥之深。
借仪封之口,用“木铎”喻孔子, 高度赞美孔子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
• 2。子路问津【原文】
长沮(jù)、桀(jié)溺(nì ) (1)耦(ǒu)而耕(2)。孔子过之,使子 路问津(3)焉。 长沮曰:“夫执舆(yú) (4)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yú,同“欤”)?”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yì )之(5)?且而与 其从辟(6) (bì )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 (yōu)而 不辍(chuò)。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wǔ)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 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二十篇:
《学而》《为政》《八修》
《里仁》《公冶长》《雍也》
《述而》《泰伯》《子罕》 《乡党》《先进》《颜渊》 《子路》《宪问》《卫灵公》 《季氏》《阳货》《微子》 《子张》《尧曰》
• 书名来源: • 班固《汉书· 艺文志》中有 这样的解释:“《论语》 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 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 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 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 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 语》。” • 论lún:编纂。语:言论。
了解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 书,主要体式有四种: (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 言论; (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 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 子的回答; (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 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 过情形; (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 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