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第2节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合集下载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2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2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气候的基本特征,包括气候的定义、分类、气候因素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气候相关知识。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气候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天气、地形等有所了解。

但气候与天气有所区别,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因此,学生需要通过本节内容,进一步深化对气候的认识。

此外,学生需要掌握气候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气候的定义、分类、气候因素等基本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图表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气候的定义、分类、气候因素等基本知识。

2.难点:气候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实例,让学生分析气候特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引导探究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候知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辅、课件等教学资源。

2.相关图片、图表、实例等素材。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4.小组合作任务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实例等,引导学生关注气候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我国南北气候差异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原因。

2.呈现(10分钟)介绍气候的定义、分类、气候因素等基本知识。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气候的基本特征,包括气温、降水、湿度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气候的基本特征,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章节前,已经学习了地图、地球的相关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气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对气候的具体特征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理解气候的基本特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气候的基本特征,包括气温、降水、湿度等。

2.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观察和理解气候现象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知。

四. 教学重难点1.气候基本特征的概念和定义。

2.气温、降水、湿度等气候基本特征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从问题中发现和理解气候的基本特征。

2.使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地区为例,让学生了解气候基本特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示气候基本特征。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相关案例资料。

3.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节的内容,让学生思考气候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从而引出本章节的主题——气候基本特征。

2.呈现(1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气候基本特征的定义和概念。

然后,分别介绍气温、降水、湿度等气候基本特征,并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这些特征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教材提供的案例,分析案例中地区的气候基本特征。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总结的方式,了解气候基本特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气候基本特征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气候基本特征的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气候现象。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气候的基本特征(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重点、难点)2、运用中国温度带分布图,说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教材分析】气候的复杂多样这一部分内容编写上采用了“分—总”的写法,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把握了我国的气温和降水两大气候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而他们的组合形成了复杂的气候类型,从而得出我国气候类型多样的特征。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根据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我国的温度带,根据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我国的干湿地区,从而组成我国复杂的气候类型,沿着这条主线学习,学生进而对我国复杂的气候类型有了深刻的了解。

【教学模式】图案导学。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黑龙江海南我国的气温具有什么特点呢?1、运用中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重点、难点)用相同方法读图2-2-7,完成学案自主学习二点拨:播放我国温度带视频,进一步了解我国气温的特点及温度带等内容。

1月份0℃等温线【当堂达标】1、(目标1)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A、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B、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D、巫山—长江2、(目标1)我国夏季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A、黑龙江北部门B、青藏高原内部C、新疆北部D、内蒙古北部3、(目标1)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的根本原因是( )④②③⑥⑤①A.南北跨纬度广 B.南部临海,北部靠陆地C.受夏季风的影响 D.受冬季风的影响4、(目标2、3)华北平原属于()A.中温带、半干旱地区B.暖温带、半湿润地区C.亚热带、湿润地区D.热带、干旱地区5、(目标1、2、3)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_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温度带中_____带与_____带的分界线,干湿地区中_____地区与_____地区的分界线。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1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1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气候的基本特征,包括气候的定义、气候类型、气候的形成因素等。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气候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气候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图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气候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让学生掌握气候类型的划分和特点。

3.让学生了解气候的形成因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培养学生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和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气候的基本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划分。

2.气候的形成因素和气候变化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气候的基本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划分。

2.图像教学法:利用图像和图表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气候的形成因素和气候变化的情况。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图像资料。

2.准备气候类型和气候变化的图表。

3.准备学生分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或展示相关的案例,引起学生对气候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呈现(10分钟)利用图像和图表呈现气候的基本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划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气候的形成因素和气候变化的情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回答与气候基本特征和气候类型相关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通过填写气候类型的表格或进行气候变化的模拟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进行小组讨论,了解气候变化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气候基本特征和气候变化的理解。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说课稿2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说课稿2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围绕气候的基本特征展开,包括气候的定义、气候要素、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等内容。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气候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这一节的学习之前,已经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

但是,对于气候这一块的内容,可能还存在一些认知上的盲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气候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让学生掌握气候要素、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气候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气候要素、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气候的定义和特征。

2.新课导入:介绍气候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3.案例分析: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要素和类型。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气候的分布规律。

5.知识拓展:介绍我国的气候特点和分布。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7.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气候的定义、气候要素、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等内容。

通过板书的展示,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方面进行。

同时,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我将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八年级地理上册 2.2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2.2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1、运用1月份和7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2、运用中国温度带分布图,说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教学重点】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特点2、我国主要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教学模式】五环节教学模式、问题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点拨法【教具准备】地图册、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稍后,收起天气预报图,提出问题:刚刚在阅读天气预报时,你都关注了哪些信息?随后,回答问题,可能关注的信息有:气温:最低气温只有16℃,要多穿些衣服;降水:近几天都是晴天,天气不错;空气:空气质量良好助学生发现平时所关注的天气信息,导入今天的学习。

衔接过渡通过刚才的天气预报我们发现,我们平时所关注的天气信息主要有气温、降水等,降水影响我们的出行,而气温决定了我们衣着。

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过了我国的降水规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国的气温分布规律。

首先来看一下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掌握哪些知识、技能:预习展示教师向学生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1、运用1月份和7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2、运用中国温度带分布图,说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随后,向学生提出“通过课前对本节内容的预习,结合本节课的学生结合预习中的困难以及本节教学目标,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总体的认识,知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提高听课效率。

学生反映课前完成《助学丛书》中“学习过程”部分时遇到的困难,结合出示的教学目标,提出本节课的疑惑(及授课的重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最近降水较多,为什么通过学生课前的预习,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并对本节内容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

气候的基本特征(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运用中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重、难点)2.运用中国温度带分布图,说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意识。

(难点)3 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教材分析】气候的复杂多样这一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把握了我国的气温和降水两大气候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知识的获取是通过读图得来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教学方法】注重引导自主学习、读图分析、讨论分析【学法指导】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学、读图、讨论等方式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

【教具准备】课件及地图册【教学过程】1.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是根据某地的_____量与_____量的对比关系划分的,枣庄属于_____地区。

2.我国的干湿地区有_____区、_____区、_____区、_____区。

追问:华北平原属_____区,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区属_____区,某某高原东部属_____区,西部属_____区,塔里木盆地属_____区。

区与半干旱区的界限是____,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限是_____。

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小结秦岭—淮河一线一月份0°C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暖温带与亚热带的湿润与半湿润区的【板书设计】【反馈达标】1、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的根本原因是()A.南北跨纬度多 B.南部临海,北部靠陆地C.受夏季风的影响 D.受冬季风的影响2、枣庄市属于()A.中温带半干旱地区B.暖温带半湿润地区C.亚热带湿润地区D.热带干旱地区3、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A.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B.0°C等温线经过的地方C.湿润与半湿润区的界线D.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4、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月____°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_____毫米年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温度带中_____带与_____带的分界线,干湿地区中_____地区与_____地区的分界线。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案)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案)
学生读图分析、讨论探究,回答问题: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相对于华北地区,纬度偏高,地势也较高,气温较低,降水量虽少,但蒸发量也小,所以为湿润地区。
学生看图:
湿润地区:森林
半湿润地区:森林、草原
半干旱地区:草原
干旱地区:沙漠
学生读图:湿润与半湿润分界线基本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大致穿过秦岭——淮河一线。
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主要是集中在夏秋季节;
水的空间分布主要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地形、海陆位置、季风因素
强化对上节课重点知识点的识记,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
讲授新课
(二)气候复杂多样
探究一:
(1)气温的季节分布规律
活动1:
1.在图上描出8ºC、0ºC、-8ºC、-16ºC等温线,说说它们与纬线是什么关系?
2.28-16=12(ºC)
说明我国夏季南北温差不大,全国普遍高温。
3.夏季,太阳高度高,获得的太阳热量多;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南方少不了多少。所以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并不大。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完成问题。
学生读图回答问题:
1.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的高原气候区。
4.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1月0º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B.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D.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学生读图说出。
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和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对自主学习内容的展示,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最新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精品教案 (20)

最新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精品教案 (20)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气候复杂多样)【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课标解读』【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简要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重点、难点)2.运用中国温度带分布图,说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教材分析】气候的复杂多样这一部分内容编写上采用了“分-总”的写法,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把握了我国的气温和降水两大气候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而他们的组合形成了复杂的气候类型,从而得出我国气候类型多样的特征。

【学情分析】本课是在上节学生知道我国气候基本特征——季风气候显著,同时介绍了气候的要素——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学生进一步了解气候的另一要素——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这两方面知识学生在七年级已学习过,学生利于理解。

根据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根据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划分出不同的干湿地区,从而组成我国复杂的气候类型,沿着这条主线学习,学生进而对我国复杂的气候类型有了深刻的了解。

【课型】新授课【教学模式】读图探究【教学方法】读图思考、对比分析、讨论分析【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册【教学过程】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哈尔滨的人们穿着厚厚的冬装在冰雪世界里欣赏美景,广州的市民却正忙着在迎春花市里挑选鲜花。

这反映出我国气候的什么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学生思考,发表各自见解。

生答:气候要素中气温的差异,形成这种差异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决定的。

以生活中的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由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

强调地理知识的应用,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衔接与过渡那么我国的气温具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让我们学习气候的基本特征——气候复杂多样。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中国的气候
第二节 气 候 基 本 特征
春节时的海南
春节时的黑龙江
中国地大物博,气候多样,同一时间, 在中国各地所呈现的景观,截然不同,让 我们揭开它美妙神秘的面纱吧!
教学目标
中国的气候
• 1.运用中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冬夏气温 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重、 难点) 2.运用中国温度 带分布图,说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 原气候区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意 识。(难点) 3 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找出 中国夏季 气温最低 的地区。
中国的气候
相差4~16℃ 全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中国的气候
玲玲和贝贝对中国冬、夏季气温最低区域作出 了如下判断。他们的说法对吗?说出你的理由。
冬季气 温最低区 域在北方。
冬、夏 季气温最 低区域都 在北方。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 物才能活跃生长。把大于等于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 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活动积温。
中国的气候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 0℃等温线
相差约 32~48 ℃
冬季北国风光
冬季南国椰林
中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
冬季,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白昼短,得 到的太阳光热少。同时,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的源地,寒 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而冬季风在翻越重重山岭 到达南方时,风力大大减弱。因此,黑龙江省北部冬季低 温可达 -30~ -40 ℃,滴水成冰,大地白雪皑皑;而海南省 冬季平均气温在20 ℃左右,气候暖热,到处绿树成荫。
一个地区气候的干湿程度,与当地的降水 量和蒸发量有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 润;反之,气候干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的基本特征(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
1、运用中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重点、难点)
2、运用中国温度带分布图,说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教材分析】
气候的复杂多样这一部分内容编写上采用了“分—总”的写法,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把握了我国的气温和降水两大气候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而他们的组合形成了复杂的气候类型,从而得出我国气候类型多样的特征。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根据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我国的温度带,根据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我国的干湿地区,从而组成我国复杂的气候类型,沿着这条主线学习,学生进而对我国复杂的气候类型有了深刻的了解。

【教学模式】图案导学。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堂合作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解读图
2-2-6,然后让学生读图获
取我国1月份气温分布特
点.
利用图2-2-6,读图方法如
下:在图2-2-6中对照左下
角图例,不同的颜色表示不
同的温度,蓝色说明气
温,蓝色越深说明
越,黄色说明气温,
黄色越深说明越。

各种
颜色之间的分界红线是等
温线,那么请大家读图,完
成学案自主学习一
自主学习一:(目标1)
1、读课本P33图2-2-6中国
1月平均气温分布:完成:
(1)观察16℃、8℃、0℃、
-8℃、-16℃、-24℃等温线
并描画0℃等温线,说明0℃
等温线经过 - -
__高原的东南边缘,冬季等
温线大致与平行,越
往北,纬度越___,气温越
___,说明冬季气温分布受
影响大。

此外,越往北,离冬
季风的源地也越,受冬季
风的影响也越,加剧气温
寒冷。

(2)我们家乡1月平均气温
在℃~ ℃之间。

(3)海南省海口市与黑龙江
省漠河县的1月平均气温相
差近℃。

(4)总结:我国冬季气温分
布特点:总体上气温自
向降低,南北很大。

通过读
图分析,
得出我
国冬季
气温分
布特点
用相同方法读图2-2-7,完
成学案自主学习二
自主学习二:(目标1)
2、读课本第34页图2-2-7
通过读
图分析,
“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回答:
(1)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高原,主要原因是。

(2)我们家乡7月平均气温大致在℃~ ℃。

(3)为什么我国夏季的南北温差不大呢?原因是这样的:夏季,太阳高度高,获得热量多;越往北,白昼时间就越,获得太阳的光热就____。

所以,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除青藏高原等地外,夏季普遍。

得出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学案第(3)小题点拨:
课堂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读图2-2-8,
然后让学生读图获取我国
温度带知识,完成学案自主
学习三:
自主学习三:(目标2)
3、读课本第35页图2-2-8
“中国的温度带”,完成下列
要求:
(1)根据各地的情
况,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
我国可划分为带
带带带带
和区。

通过读
图分析,
掌握我
国温度
带及作
物熟制
点拨:播放我国温度带视频,进一步了解我国气温的特点及温度带等内容。

(2)我们的家乡处于 ___带,种植___作物:冬小麦、棉花、花生等,可以两年___熟至一年___熟;东北平原处于___带,种植___作物:春小麦、马铃薯、甜菜、大豆等,可以一年___熟;长江中下游平原处于___带,种植___作物:水稻、甘蔗、油菜等,可以一年___熟至___熟。

教师引导学生解读图2-2-9: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完成学案自主学习四自主学习四:(目标3)
4、读课本第35页图2-2-9
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完成下
列要求:
(1)我国四类干湿地区是根
据某地___量与___量的对比
关系来划分的。

我们的家乡
枣庄属于___地区。

(2)找出四类干湿地区,看
看它们之间分界线大致与多
少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干湿地区有________区、
________区、________区、
________区。

分界线是___毫
米、___毫米、___毫米年等
通过读
图分析,
掌握我
国干湿
地区
降水量线。

衔接过渡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合作探究,我们的主要问题是否得到了充分的解决呢,请停下来,我们开始展示一下学习成果。

课堂交流展示1、教师多媒体提供中国1
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让学生上讲台指图讲解:
(强调0℃等温线)
2、教师多媒体提供中国温
度带分布图,让学生上讲台
指图展示交流。

(举身边的例子让学生说
出所属温度带及作物熟制
等知识点)
3、教师多媒体提供中国干
湿地区分布图,让学生上讲
台指图展示交流。

利用板图,边指板图边把上
述问题的学习结果进行展示
交流。

为学生搭
建展示学
习成果的
平台,让
学生上黑
板展示自
己的学习
成果,同
时其他学
生补充,
教师结合
多媒体课
件精讲点
拨。

点拨延伸课堂小结
【当堂达标】
1、(目标1)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
A、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B、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巫山—长江
2、(目标1)我国夏季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
A、黑龙江北部门
B、青藏高原内部
C、新疆北部
D、内蒙古北部
3、(目标1)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的根本原因是( )
A.南北跨纬度广 B.南部临海,北部靠陆地
C.受夏季风的影响 D.受冬季风的影响
4、(目标2、3)华北平原属于()
A.中温带、半干旱地区
B.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C.亚热带、湿润地区
D.热带、干旱地区
5、(目标1、2、3)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_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温度带中_____带与_____带的分界线,干湿地区中_____地区与_____地区的分界线。

6、(目标2、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温度带的名称。

①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④ ______ ⑤ ______ ⑥ ______
(2)在②温度带内,农作物可以一年______ 熟,
在③温度带内,农作物可以两年______熟至一年
______熟,在④温度带内,农作物可以一年______ 熟。

【课后反思】:
本节教学设计以图贯穿始终,重点提高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学会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并分析应用。

本节设计最突出的特点是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学生成为
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只起到主导和点拨的作用,这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由于本节课涉及到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温度带和干湿地区,需要描画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学生有时候会判断不准,需要老师结合多媒体一起描画,并给学生配置空白地图辅助练习,效果会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