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公开课风来了教案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风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风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d14612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1.png)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风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探索自然》的第三章“奇妙的气象”,详细内容为“风来了”。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风的形成、特点及作用,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形成的,了解风的特点和作用。
2. 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风的存在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注气象变化,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风的形成、特点及作用。
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发现风的存在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风扇、气球、纸张、风车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感受风,观察风吹动树叶、旗帜等现象,让幼儿初步感知风的存在。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展示电风扇吹动气球、纸张的实验,引导幼儿观察风的形成。
(2)讲解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形成的,介绍风的特点和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风的存在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 小组讨论(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利用风的作用,设计一个有趣的游戏或作品。
5. 展示与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其他幼儿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风的形成:空气流动2. 风的特点:无色、无味、无形、有力3. 风的作用:吹动物体、影响气候、传播种子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风答案:幼儿可根据自己对风的认知和感受,用画笔表现出风的形象。
2. 作业题目:举例说明风在生活中的应用答案:幼儿可从风力发电、帆船行驶等方面进行举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引导幼儿关注气象变化,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风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风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d6dba2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7b.png)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风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详细内容为“风来了”。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风的成因、特点以及风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风的基本概念,知道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科学。
3. 提高学生对风的认识,了解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风的成因、特点以及风对生活的影响。
难点: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气球、风扇、纸张等)学具: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风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风的力量,引发学生对风的好奇心。
2. 讲解:介绍风的成因、特点,让学生了解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情况下风的形成,让学生亲身体验风的力量。
4. 例题讲解:讲解与风相关的实例,让学生了解风对生活的影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风现象,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风来了2. 内容:风的成因:空气流动风的特点:速度、方向、强度风的影响:生活、环境、气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举例说明风对生活的影响。
(2)设计一个利用风的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答案:(1)风对生活的影响:如风能发电、风吹动帆船等。
(2)实验设计:如利用风能使气球移动,记录气球移动的距离和速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了风的成因、特点以及风对生活的影响。
但在课堂实践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周围环境中的风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如风能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如何利用风能等。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风能发电等环保项目。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风来了》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风来了》](https://img.taocdn.com/s3/m/85ad3ad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d.png)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风来了》一、教学背景本次大班科学公开课主题为《风来了》,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并探究风是怎么来的,它对我们生活和自然的影响是什么。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探究风的形成原因;2.让学生认识和区分不同强度的风,并了解风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的影响;3.提高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风的形成原因和不同强度的风对人类和自然的影响。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观察、探究和实验的方法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教学内容1.风的定义;2.风的形成原因;3.不同强度的风对人类和自然的影响;4.观察、实验和探究问题的方法;5.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1. 热身环节通过播放《风之谷》动画片片段,引导学生感知风的存在和风对自然的影响,同时激发学生对于风这个话题的兴趣。
2. 引入环节让学生自然释放对风的思考和表述,通过引导和帮助,建立学生初步的认知;并介绍一些知识点。
3. 主体环节1.讲解风的定义,让学生了解风的存在和形态。
2.给学生两个固定地走弯曲路径的板子,让学生在板子一端吹气,通过运动实验让学生初步认识风的存在和风的作用。
3.知识传授: 解释气流形成与标题风的强弱大小的关系。
4.自主实验活动:设计若干种类型的实验器材,让学生通过实验排查不同气流种类的公共特征。
5.结合学生自主拓展认识风与生俱来的关系,引导学生初步意识到风对我们的生活是多么重要。
4. 总结环节总结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的风可以做的事(如驱走害虫、为发电)并归纳总结当下生活中常见的风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热身引入和实验结合探究,让学生了解风的形成原理、存放形态;让学生运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探究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让学生体验了解风对人类和自然的影响,提高了学生对于风这个话题的认知水平和观察、探究问题的能力。
但是,本次教学过程中,缺少对于与生物的关系、化学物理的作用以及如何用消防器材对付有点突发风灾情况等方面的关注和深入探究,需要在以后的科学教育过程中进一步的教学探究。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风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风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a7ae03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8.png)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风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秘密》第三节“风来了”。
详细内容包括:风的成因、风的力量、风的分类、风的作用以及风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基本概念,知道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形成的。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风的能力,能够通过实例说明风的力量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风的成因、风的力量和作用。
难点:风的分类及风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实验器材(气球、风扇、纸张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学生们谈谈他们对风的了解。
(2)通过播放风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风的现象。
2. 例题讲解(1)讲解风的成因,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风的形成。
(2)介绍风的力量,举例说明风对事物的影响。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画出风的作用,如风吹树叶、风车转动等。
(2)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画中的风的作用。
4. 知识拓展(1)讲解风的分类,如季风、台风等。
(2)讨论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关爱自然。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成因:空气流动2. 风的力量:推动、吹动、带动3. 风的作用:改变气候、影响生活、促进生物传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风的力量”为主题,画一幅画,展示风的作用。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学生对风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讲解风的影响时,部分学生注意力有所分散,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关于风的诗句、故事等,下节课分享,提高学生对风的兴趣。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风的现象,感受风的力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的学生参与度。
2. 例题讲解中对风的成因、力量和作用的阐述。
3. 作业设计中学生对“风的力量”主题的理解和表达。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风来了》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风来了》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9988c8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5.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风来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中的第三节《风来了》。
内容包括:风的成因、风的作用、风的影响以及与风相关的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风的成因,理解风的作用和影响。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及合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风的成因、风的作用和影响。
难点:如何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风的相关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实物模型、风向计、风速计。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气球、塑料袋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风,观察树叶、旗帜等受风影响的现象。
(2)邀请幼儿分享感受,引导幼儿思考:风是从哪里来的?风有什么作用?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风的成因、风的作用和影响。
(2)教师结合实物模型,讲解风向、风速等概念。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风向计、风速计,讲解使用方法。
(2)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观察、记录,并引导幼儿思考风的作用和影响。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气球、塑料袋等材料,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活动,体验风的作用。
(2)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实践成果。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减少风害。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成因2. 风的作用3. 风的影响4. 风向、风速5. 实践活动:感受风、制作风向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风的画,并简单描述风的作用和影响。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风向计,并记录一周内的风向变化。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风的成因、风的作用和影响。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如制作风筝、观察风车等,让幼儿在实践中深入了解风的相关知识。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风来了》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风来了》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089331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9.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风来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风来了》,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节,详细内容包括:风的概念、风的产生、风的作用、风的分类以及如何感知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概念,知道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自然现象。
2. 使学生掌握风的作用和分类,能描述风对生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践等方式,提高对风的感知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自然现象,以及风的作用和分类。
重点:培养学生对风的感知能力,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关注风的存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风扇、气球、风车、各种树叶等。
学具:纸张、彩笔、胶棒、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打开电风扇,让学生感受风的存在,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风?风是如何产生的?2.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风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2)介绍风的作用和分类。
(3)展示如何感知风,如观察树叶、气球等。
3. 随堂练习(15分钟)(1)让学生用纸张制作简易风车,观察风车转动。
(2)分组讨论:在生活中,我们还能通过哪些方式感知风?4. 小组活动(10分钟)(1)每组学生选择一种树叶,观察风吹动时树叶的变化。
(2)记录观察结果,分享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风的作用和感知风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概念、产生、作用和分类。
2. 感知风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观察并记录一周内每天的风力、风向和温度,结合所学内容,分析风对生活的影响。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描述每天的风力、风向和温度,分析风对出行、穿衣等方面的影响。
2. 作业题目:以“风的作用”为主题,绘制一幅画。
答案:学生可根据所学内容,发挥想象力,绘制一幅表现风的作用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风的概念、产生、作用和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实践环节中,部分学生对风的感知能力较弱,需要加强引导。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风来了》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风来了》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12ded6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d.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风来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第二节《风来了》进行设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风的形成、风的作用、风的分类以及如何观察和感知风。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风的基本概念,知道风的形成和风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提高幼儿对风的感知和认知。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风的形成、风的作用、风的分类。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感知风,理解风与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风扇、气球、风车、树叶、纸张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树叶飘动、气球摇摆等现象,引导幼儿感知风的存在。
2. 例题讲解(10分钟)回到教室,教师通过展示电风扇吹动纸张、风车转动等实例,讲解风的形成和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发一个气球,让幼儿们通过吹气球、观察气球摇摆的方式,体会风的作用。
4. 互动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风的分类(如自然风、人造风),讨论风对生活的影响。
5. 动手实践(15分钟)幼儿用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风车、纸飞机等,感受风的力量。
六、板书设计1. 风的形成空气流动产生风2. 风的作用使树叶飘动、气球摇摆带来雨水、调节气温3. 风的分类自然风:如春风、夏风、秋风、冬风人造风:如电风扇、吹风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风作业内容:请幼儿在家长的协助下,观察并记录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风速、风向和风力。
答案:例:今天我观察了风,早上风很轻,树叶微微摇摆;中午风大了一些,吹得我的裙子飘起来;下午风又变小了,吹得树叶沙沙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讲解、互动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风的基本概念,提高了幼儿对风的认知。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风来了》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风来了》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aa9d85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c.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风来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课程,涉及教材的第四章《自然现象》中的第三节《风来了》。
详细内容包括风的成因、风的力量、风的方向、以及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够理解风的成因,认识到风的力量和方向,了解风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实验操作和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风的成因和风的方向。
教学重点:风的力量和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风扇、气球、小纸船、风向标、图片、视频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风的声音,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声音,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风。
2. 讲解:利用图片和视频,讲解风的成因、力量、方向和作用。
3. 实践: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风的力量和方向。
a. 使用电风扇吹动气球,观察气球的运动。
b. 放置小纸船在水面上,用电风扇模拟风,观察小船的运动方向。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制作风向标,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5. 随堂练习:幼儿动手制作风向标,观察并记录风的方向。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成因2. 风的力量3. 风的方向4. 风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天中不同时间风的方向和力量。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描述风的方向和力量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实践,让幼儿对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避免直接告诉答案。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风的现象,如树叶的摆动、旗帜的飘扬等,让幼儿亲身感受风的力量和方向。
同时,开展环保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风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
2. 例题讲解和幼儿动手操作风向标的步骤。
3. 作业设计中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风来了》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风来了》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24d053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6.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风来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探索自然》的第三章《天气的变化》,详细内容为“风来了”。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风的形成、风的力量以及风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形成的,了解风的力量。
2. 培养幼儿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风的形成原理。
重点:了解风的力量以及风对生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力计、风向标、气球、彩纸、多媒体设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风,观察树叶、国旗等随风飘动的现象。
2. 讲解风的形成(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风的形成过程,让幼儿了解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形成的。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为什么风能把树叶吹动?解答:因为风具有力量,当风吹过树叶时,空气流动产生的力量使树叶摆动。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气球和彩纸制作小风车,观察风吹动时风车的转动。
5.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风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
7.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风的力量以及对生活的影响,提醒幼儿注意环保。
六、板书设计1. 风的形成:空气流动2. 风的力量:吹动树叶、国旗等3. 风对生活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风的画,展示风对生活的影响。
2. 答案:幼儿发挥想象,画出风吹动树叶、国旗、小草等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风的形成和风的力量,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社区中观察风的现象,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幼儿对风的直接感受。
2. 例题讲解中关于风的形成原理的阐述。
3. 小组讨论中幼儿对风对生活影响的思考与表达。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风来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风来了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2b1db1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3.png)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风来了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气象小侦探”,详细内容围绕“风来了”这一主题,通过实践活动和观察探索,让学生了解风的概念、特性以及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风的形成原因,掌握风的分类及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欲望。
3.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风的形成原因及风的分类。
教学重点:风的特点和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速计、风向标、气球、塑料袋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学生到户外感受风,让学生闭上眼睛,体会风吹在脸上的感觉。
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讲解风的概念、形成原因、分类及作用。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用气球和塑料袋制作简易的风速计和风向标,观察风的现象。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4. 知识巩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学生回答问题,加深对风的知识点的理解。
5.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画出风的示意图。
六、板书设计1. 风来了2. 内容:风的概念风的形成原因风的分类风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风的示意图,包括风的形成原因、分类和作用。
风的形成原因:空气流动产生风。
风的分类:按方向分为东风、南风、西风、北风;按强度分为和风、微风、大风、暴风。
风的作用:促进空气流通、调节气温、传播种子、风力发电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和观察探索,学生对风的概念、特性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课后组织学生开展“寻找风的足迹”活动,让学生在家庭、社区等地观察风的现象,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风来了》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风来了》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a034c6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e.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风来了》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风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2.培养幼儿观察、探究和合作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风的特征和作用。
2.观察和探究风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风的特征的描述。
2.风的作用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教具:风车、风筝、气球、树叶、小旗子等。
2.环境布置:在教室内摆放一些与风有关的物品,如风铃、风信鸡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在操场上观察风,让幼儿感受风的存在。
(2)引导幼儿说出风的特征,如无色、无味、无形等。
2.基本环节(1)观察风车教师展示风车,让幼儿观察风车在风中转动的现象,引导幼儿思考风是如何产生的。
(2)讨论风的作用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风的作用,如:风能吹动树叶、风能帮助风筝飞高等。
(3)制作风铃教师发放材料,指导幼儿制作风铃,让幼儿体验风的魅力。
(4)实验探究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探究风的力量。
例如:用气球、树叶、小旗子等物品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风的力量。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1.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在操场上观察风,让幼儿感受风的存在。
师:小朋友们,你们感受到了吗?风吹在我们的脸上,感觉凉凉的。
风是无色、无味、无形的,但它确实存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关于风的知识。
(2)引导幼儿说出风的特征,如无色、无味、无形等。
师:谁能告诉我,风有什么特征呢?幼儿:无色、无味、无形……2.基本环节(1)观察风车教师展示风车,让幼儿观察风车在风中转动的现象,引导幼儿思考风是如何产生的。
师:你们看,风车在风中转动得多快呀!那你们知道风是怎么来的吗?幼儿:风是由空气流动产生的……(2)讨论风的作用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风的作用,如:风能吹动树叶、风能帮助风筝飞高等。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风有什么作用吗?幼儿:风能吹动树叶、风能帮助风筝飞高……(3)制作风铃教师发放材料,指导幼儿制作风铃,让幼儿体验风的魅力。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风来了》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风来了》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7f6c64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6.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风来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探索大自然》的第四章《气象万千》,详细内容为“风来了”。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让幼儿感知风的存在,了解风的基本特性,并引导幼儿观察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体验,认识风,了解风的基本特性。
2. 培养幼儿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表达与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风的概念,以及风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体验风的存在,了解风的基本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风扇、气球、纸张、风车、图片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打开电风扇,让幼儿感受风的存在。
提问:“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这个现象是由什么引起的?”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气球、纸张、风车等,让幼儿观察风对这些物体的影响。
(2)讲解风的定义,引导幼儿了解风的基本特性。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讨论,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探讨风对它们的影响。
(2)每组派代表分享观察结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4. 创作环节(1)让幼儿用画笔、彩泥等学具,创作一幅关于“风来了”的画。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1)让幼儿谈谈他们对风的了解。
六、板书设计1. 风的定义和特性2. 风对环境的影响3. 幼儿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用绘画或泥塑的形式表现。
答案示例:画出风中的树叶、旗帜、头发等,表现出风的力量和方向。
2. 家庭作业: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物品在风中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观察和体验,引导他们主动探索风的现象。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风对大自然的影响。
(2)开展“风的力量”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实验、游戏等形式,进一步了解风。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风来了》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风来了》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f1a4f3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8.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风来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第二节“风”的内容进行设计,详细内容涉及风的成因、风的力量、风的方向以及风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风的基本成因,知道风的方向和力量,认识到风对生活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实践操作和思考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关爱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风的成因及风的方向变化。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风的现象,了解风对生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车、气球、纸张、风向仪、图片、视频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感受风,观察风吹动树叶、风车等现象,引发幼儿对风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风的形成、风的方向和风的力量,引导幼儿了解风的基本成因和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两人一组,用气球和纸张制作简易风向仪,观察并记录风的方向。
4. 讨论与分享(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观察到的风的现象,引导幼儿讨论风对生活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风的基本成因2. 风的方向和力量3. 风对生活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周内风的变化,画出风向仪。
2. 答案:风向仪可根据实际观察到的风向和风力进行绘制,体现出风的方向和力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观察风的现象,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幼儿对风的直接体验。
2. 例题讲解中风的形成、方向和力量的理解。
3. 随堂练习中幼儿制作和使用风向仪的实践活动。
4. 讨论与分享环节中幼儿对风对生活影响的认知和表达。
5. 作业设计中幼儿对风向和力量的观察记录。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选择风力适中、安全的户外环境,确保幼儿在感受风的同时不会受到强风的侵扰。
2024年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风来了》范例
![2024年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风来了》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0282a56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2.png)
2024年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风来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探索自然》第四章《气象万千》第二节《风来了》。
详细内容包括:风的成因、风的种类、风的作用以及风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风的成因,知道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2. 认识不同种类的风,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风的成因及不同种类风的特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实践,了解风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风扇、气球、风车、纸张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使用电风扇吹动纸张,让幼儿观察纸张飘动的现象,引发幼儿对风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风的成因,引导幼儿理解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介绍不同种类的风,如微风、大风、龙卷风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制作风车:指导幼儿用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制作风车,观察风车在风中转动的现象。
拓展讨论:让幼儿思考风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风力发电、帆船等。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成因:空气流动形成风。
2. 不同种类风的特点及作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画一幅关于风的画,并简单描述画中的风。
2. 答案示例:画中描绘了一片树叶在微风中飘动,描述为:“微风轻轻吹过,树叶在空中翩翩起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风的成因、种类和作用。
课后反思如下:1.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风的知识,如风能利用等。
3. 课后作业可以增加一些创意元素,让幼儿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时,确保幼儿能直观感受到风的存在。
2. 例题讲解中,风的成因和不同种类风的特性的解释需要清晰易懂。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风来了》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风来了》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508874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f.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风来了》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风的基本特点,知道风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
2.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及合作意识。
3.激发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重点1.了解风的特点。
2.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1.风的形成原理。
2.合作完成风力实验。
四、教学准备1.教具:风力计、风筝、气球、纸片、塑料袋等。
2.环境布置:在教室内设置风力体验区。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风车,引导幼儿观察风车转动的原因,引发幼儿对风的兴趣。
2.基本概念教师简要介绍风的特点,如:无色、无味、无形等。
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风的形成原理。
3.风力体验教师带领幼儿到风力体验区,感受不同级别的风力。
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风的感觉,如:轻、重、快、慢等。
4.风力实验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准备实验材料。
教师讲解实验步骤,指导幼儿进行风力实验。
实验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及时给予指导。
5.实验分享6.风力应用教师出示风筝、气球等物品,引导幼儿思考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风力实验和体验活动,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风的特点,达到了教学目标。
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教学改进在风力实验环节,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幼儿更好地参与到实验中。
3.教学感悟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意识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教学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关于自然现象的课程,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自然。
加强家园合作,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共同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本节课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重难点补充:1.风的形成原理对话设计: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风是怎么来的吗?”补充内容:通过简单的动画演示,向幼儿介绍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空气流动的原因可以是温度差异、气压差异等。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风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风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67246b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4.png)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风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启蒙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第三节“风来了”。
详细内容包括:风的成因、风的力量、风的方向、风的利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风的成因,知道风的力量和方向。
2. 培养幼儿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 教育幼儿珍惜自然资源,学会保护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风的成因和方向。
重点:风的力量和利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向标、风车、气球、吹风机、图片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吹风机吹动风车,引导幼儿观察风车转动现象,激发幼儿对风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风的成因:讲解空气流动形成风的过程。
(2)风的力量:通过吹动气球,让幼儿感受风的力量。
(3)风的方向:展示风向标,讲解风向的概念。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画纸、彩笔制作风向标,巩固风向的概念。
(2)分组进行吹气球比赛,体验风的力量。
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风来了2. 板书内容:(1)风的成因:空气流动(2)风的力量:吹动气球(3)风的方向:风向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周内的风向变化。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每天的风向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幼儿对风有了直观的认识,但在讲解风的成因时,部分幼儿理解困难,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观察风对不同物体的影响,如吹动纸张、树叶等。
(2)开展户外活动,让幼儿感受不同方向的风,增强对风向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例题讲解中关于风的成因和方向的解释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本次教学中,风的成因和方向被确定为难点和重点。
对于幼儿来说,理解风的成因涉及到物理知识,较为抽象,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形象的比喻来帮助幼儿理解。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风来了》及教学反思(最终五篇)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风来了》及教学反思(最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e2822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6.png)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风来了》及教学反思(最终五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风来了》及教学反思《大班主题教案《风来了》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主题教案《风来了》含反思!设计背景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也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一种自然现象。
从风的形成、风的种类到风的作用,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科学知识。
让幼儿浅显地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强科学素养。
通过动手“制造风”,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等,从而开发幼儿的潜能。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风的利与弊,引导幼儿辩证的看待事物,从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2.知道怎样做才能减少风灾,可以利用风来做什么。
3.在活动中能和同伴协调配合,在合作中互相学习。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点难点怎样做才能减少风灾,可以利用风来做什么。
活动准备1.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观察一些与风有关的现象:挂在室内的装饰小花、小鸟挂件在飘动;树的摇动;水中的浪等。
2.物品准备:注射器、气球、扇子、羽毛、吹管、细绳、喷雾器、电吹风、蚊香、风扇、碎纸屑、纸板、饮料瓶等。
3.知识准备:风的谚语;寻找不同的风等。
活动过程一、动手实验,了解风产生的原因1.教师用注射器吹起一个气球,并用细绳扎好。
在吹气球的过程中,与幼儿互动。
师:气球有什么变化?幼:变大了。
师:为什么变大了?幼:因为有“气”进入气球。
师:“气”从哪儿来?幼:从针筒中来。
师:针筒中的“气”从哪儿来?幼:从空气中来。
小结:我们周围都是空气(为下面认识风产生的原因打下基础)。
2.教师打开电风扇,让幼儿感受到“风”。
师:现在将风扇关闭,小朋友还能感觉到风吗?幼:没有风了。
小结:当打开电风扇时,由于空气流动,我们感觉到了风,当关闭电风扇时,空气不流动,所以就没有风了。
因此,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
二、幼儿实验,加深对风产生原因的认识1.各组小朋友从自己的工作台上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试一试如何让空气动起来产生风。
2024年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风来了》
![2024年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风来了》](https://img.taocdn.com/s3/m/cb7d2a4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b.png)
2024年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风来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中的第三节《风来了》。
详细内容包括:风的成因、风的作用、风的分类、以及如何感知风的存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成因和作用,培养他们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
2. 使学生掌握风的分类,提高他们的分类思维。
3. 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风的成因和分类。
教学重点:感受风的存在,了解风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车、气球、风扇、纸张、视频播放设备。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到户外,让学生站在风中,感受风的存在。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风车、气球、风扇等物品,引导学生了解风的成因和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4. 小组汇报(15分钟)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创作环节(30分钟)学生利用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学具,创作一幅关于风的画作。
7. 展示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风来了》2. 板书内容:风的成因:空气流动风的作用:推动风车、使气球飘动、带来气候变化等风的分类:微风、大风、龙卷风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风,记录下你的感受和发现。
2. 答案示例:今天我在操场上看到了一个风筝在空中飘动,这是因为风的存在。
我还感受到了微风拂过脸颊的凉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亲身感受风的存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例题讲解环节,通过展示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风的成因和作用。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还需加强学生的纪律意识,提高课堂效率。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户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风对植物、建筑物等的影响,进一步了解风的作用。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风来了》教案+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风来了》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c46ba8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c.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风来了》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第三节《风来了》。
内容包括:风的成因、风的力量、风的利用、风的影响以及安全防护。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风的成因,知道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自然现象。
2. 培养幼儿观察、体验和表达风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3. 教育幼儿学会在风来时注意安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风的成因及风的力量。
教学重点:观察和体验风,学会在风来时注意安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车、气球、吹风机、安全提示卡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风,观察树叶、旗帜等随风飘动的现象。
(2)请幼儿用身体感受风的力量,如张开双臂、闭上眼睛等。
2. 例题讲解(1)讲解风的成因:空气流动产生风,如太阳照射地面,地面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形成风。
(2)展示风的力量:用气球和吹风机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气球的运动。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画纸、彩笔记录下感受风的过程。
(2)分组讨论:风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如何保护自己在风来时不受伤害?4. 安全教育(1)讲解在风来时如何保护自己,如避开危险区域、注意高空坠物等。
(2)让幼儿扮演安全小卫士,提醒身边的小伙伴注意安全。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成因:空气流动2. 风的力量:气球实验3. 风的影响:生活实例4. 安全防护: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在风中的样子。
答案:幼儿需用画笔表现出自己在风中的感受,如头发飘动、衣服飞扬等。
2. 作业题目:列举三种风的影响。
答案:如树叶飘动、风筝飞舞、船只行驶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风的成因、风的力量和风的影响,同时加强了安全教育。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风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风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bddcb2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7.png)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风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活动教材《探索自然》中的第四章《奇妙的气象》,详细内容为“风来了”。
通过本章的学习,幼儿将了解风的形成、分类以及风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形成的,了解不同类型的风,如和风、暴风等。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风的外部特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关注气象变化,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风的基本概念,了解风的形成原因和分类。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描述风的能力,以及理解风对生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车、气球、纸张、吹风机、天气预报视频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感受风,观察树叶、旗帜等随风飘动。
邀请幼儿分享对风的感受。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风车、气球等教具,引导幼儿探讨风的形成原因。
讲解不同类型的风,让幼儿了解和风、暴风等概念。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用吹风机制造风,观察纸张飘动的情况。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互动(10分钟)教师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让幼儿关注风力的变化。
幼儿讨论风对生活的影响,如穿衣、出行等。
5. 巩固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制作风车,加深对风的认识。
幼儿分享制作过程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风来了风的形成:空气流动风的分类:和风、暴风等风的影响:生活、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周内每天的风力变化,与家长分享。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互动等形式,让幼儿掌握了风的基本概念,但部分幼儿在描述风的特点时,表达能力仍需加强。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了解风对植物、动物等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幼儿的亲身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公开课风来了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公开课风来了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了解风产生的原因、风的特征和风的种类,动手制造风,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风来了教案吧。
设计意图:
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也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一种自然现象。
从风的形成、风的种类到风的作用,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科学知识。
让幼儿浅显地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强科学素养。
通过动手制造风,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等,从而开发幼儿的潜能。
活动目标:
1.了解风产生的原因、风的特征和风的种类。
2.动手制造风。
3.感受风的力量和等级。
活动准备:
1.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观察一些与风有关的现象:挂在室内的装饰小花、小鸟挂件在飘动;树的摇动;水中的浪等。
2.物品准备:注射器、气球、扇子、羽毛、吹管、细绳、喷雾器、电吹风、蚊香、风扇、碎纸屑、纸板、饮料瓶等。
3.知识准备:风的谚语;寻找不同的风等。
活动过程:
一、动手实验,了解风产生的原因
1.教师用注射器吹起一个气球,并用细绳扎好。
在吹气球的过程中,与幼儿互动。
师:气球有什么变化?
幼:变大了。
师:为什么变大了?
幼:因为有气进入气球。
师:气从哪儿来?
幼:从针筒中来。
师:针筒中的气从哪儿来?
幼:从空气中来。
小结:我们周围都是空气(为下面认识风产生的原因打下基础)。
2.教师打开电风扇,让幼儿感受到风。
师:现在将风扇关闭,小朋友还能感觉到风吗?
幼:没有风了。
小结:当打开电风扇时,由于空气流动,我们感觉到了风,当关闭电风扇时,空气不流动,所以就没有风了。
因此,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
二、幼儿实验,加深对风产生原因的认识
1.各组小朋友从自己的工作台上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试一试如何让空气动起来产生风。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玩的(各组选出代表)。
2.教师将吹起的气球发给幼儿,请他们两人一组,将气球里的气放出,感受空气被压迫出来的动力,是否形成了风。
3.羽毛比赛。
1)羽毛放在桌子上,提问:如果让羽毛动起来(不用手触到)怎么办呢?(扇,吹动)
(2)幼儿分两组,老师同时从高处放下两片羽毛,看哪一组的羽毛在空中停留的时间长。
(幼儿共同向羽毛吹气,运用手中的物品扇动空气)4.分组讨论: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能在什么时候发现风或制造风(骑车,汽车开动,快跑的时候)。
三、归纳总结,分析风的种类
1.根据活动准备,寻找生活中不同的风。
现在就请大家来说一说,你们都找到了哪些风。
(1)空调吹凉风;(2)刮大风时很冷;(3)打开冰箱有凉风;(4)台风;
(5)妈妈洒完香水后有香风;(6)电吹风里的风很热。
教师小结:生活中有许多不同的风,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了这些风。
风是一个大家族,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型的风可以按等级分,按季节分,按风向分。
如一级炊烟随风偏,二级风来
吹脸面,三级风吹叶动彩旗飘,四级风吹飞纸片;夏季的风温暖潮湿,冬季的风寒冷干燥。
请幼儿根据儿歌判断现在室外风的等级。
2.实验风的干湿、风向。
用风扇将喷出的水雾吹向孩子,让大家感受风潮湿的感觉,并引导孩子回忆下雨时风的特点(有点凉,吹在身上有湿的感觉)。
再用电吹风吹向幼儿的头,感觉风很热很干燥!
点燃蜡烛,让孩子拿着站在窗口、门口和走廊上,观察火苗的方向,并说出风是从哪儿吹来的。
教师总结:小朋友了解了判断风的等级、风向和风的干湿的方法,这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你们以后的生活有重要的作用。
进一步提问:你们知道负责天气预报的科学家是怎么预测风的等级和风向的吗?(风向标,测风仪)3.动手制作风向标。
(1)将红蜡光纸条两头对折剪出头,粘在细木棍儿上。
(2)将吸管插入装有沙子的饮料瓶中,再将细木棍儿插入吸管。
四、作品展示鼓励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风向标,最后把孩子们的作品摆放起来集中展示。
活动延伸:
带幼儿用自制的风向标到户外观测风向。
教学反思:
风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虽然每天都能遇到,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事物。
上这节教育活动,就是为了让幼儿了解关于风这一自然现象的一些简单常识。
我最大限度的调动自然资源,选择生活中可利用的实物进行了此堂课,让幼儿可以亲身感受到风,只有让幼儿亲自感受到风的存在,才可以体会到单凭口说理解不了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