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主要观点是“仁”“义”;知道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是孟子、荀子;知道汉武帝时代董仲舒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知道汉代“经学”兴起;知道汉以来儒学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过程与方法
学习儒家文化与大一统统治的内容,基本了解文化与政治之间的辩证关系,初步掌握运用哲学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基本了解从历史文献中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孔孟之道”懂得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基本内涵"初步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
道德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与普世意义,从而学会正确地认识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儒学演变中的几个重要阶段;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难点:理解儒学演变过程及其与社会、思想文化变化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回顾第二分册“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中”关于周公“制礼作乐”的相关内容由此导入教学。礼源于原始先民的习俗仪式,礼制则起源于西周周公,“制礼作乐”,周公把尊礼视为德治的重要内容,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对后世儒家学说和我国古代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再回顾第二分册“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的相关内容,简单回顾其内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段,礼崩乐坏、列国纷争,连年战乱
A政治领域变革(分裂到统一,封邦建国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化)
礼崩乐坏,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列国进行富国强兵的内政改革B经济领域变革:
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新水平;井田制崩溃,土地被大量开垦、转让买卖和争夺;各国奖励耕战争策促进自耕农和新型地主产生(他们推动内政改革);私人手工业、商业活跃。社会出现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C文化领域: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灿烂活跃
2、孔孟之道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战国时期孟子继承、发展后人习称“孔孟之道”)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a.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春秋时期,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段,儒家创始人孔子针对礼崩乐坏、动荡纷争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治国救世的主张。
b.孔子的主张
①“礼”,重建周礼的权威,遵循宗法制度的原则,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使社会成员安分守己,恪守传统的等级秩序。
“复礼”的目的在于消除人欲横流、名分紊乱的时弊,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看小字)。
孔子认为春秋社会动荡的根源——人们不守本分、出于私欲而争权夺利
解决办法:正名(原因: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事不成;事不成,礼乐不兴”),根据宗法制度的原则,辨正礼制等级的名称、名分,使人人明白。
回顾:第二分册知识“礼”在先秦时期的演变趋势
祭神(祭祖先)的习俗仪式——共同遵守的规范——周公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将礼的重心从神事转到人事,把尊礼看作“德治”的重要内容——孔子发展周公礼治思想,创造出“仁”的概念,融入伦理道德的内容——荀子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
礼:是一种规范,礼制下的规范表现为等级秩序,礼的本质、特征就是等级,即“贵贱有序”、上下有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名)
复礼:“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孔子认为没有发自内心的道德追求和自我约束,礼和乐只能徒具形式。
③“义”,孔子以“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人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就是“义”。正人君子应重义轻利。
孟子继承发展儒家学说
a.背景:战国时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局面。
b.孟子的主张
①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是儒家道德准则仁、义、礼、智的基础与开端。
②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③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希望统治者以民为本,推行仁政,结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局面。
民本思想的评价: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普世价值的瑰宝之一,民本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它要求统治者减轻剥削,爱惜民力,这有利于发展生产,缓和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使百姓安居乐业。但孟子是地主阶级思想家,其民贵君轻主张的出发点依然是为了保证君主长久稳固地统治人民。民本思想在注重实力竞争的战国时代不受重视;但在后世受到仁人志士、开明君主的推崇,成为他们施政的指导思想,如唐太宗贞观之治,因为有利于君主实现长治久安,有利于发展生产、缓和社会矛盾。
由孔子创立,孟子继承发展的儒家学说,后人习称“孔孟之道”。
荀子的思想
①“性恶论”
②更注重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刑罚制度对人的制约作用
③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3、儒学的经学化
a.原因(背景):
①汉武帝继位后,锐意进取,经营开拓,需要积极有为的思想学说为其治国安邦提供理论依据(儒家地位迅速上升的契机)。
复习:汉初
政治——汉承秦制、形成布衣将相之局,分封同姓王,实行郡国并行制;实行宽简舒缓的政策。
经济——与民休息、轻徭薄赋
思想——无为而治、崇尚黄老
民族关系——屈尊和亲,与匈奴结好,这些举措对大一统帝国的重建、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②董仲舒兼采阴阳五行学说,糅合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系统提出“天人感应”之说,政治上倡导“君权神授”,伦理上强调“三纲五常”。顺应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的主张,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思想上的统一维护政治上的统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说的影响:
政治:1)为加强皇权,实行中央集权制提供了理论基础。(神化皇权)
2)一定程度上也考虑到了用天命来制约君权。对君权的制约,西方采用法律,董仲舒主张通过君主必须服从天意(近代是民意、公意)。
伦理:在严格的宗法制度不复存在的社会背景下,为儒家的道德准则和封建礼制重新奠定基石。恪守君、臣、父、子的等级秩序,不仅出于“血缘亲情”,更是遵从“天意安排”。
科学: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纲五常——是对孔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发展(伦理思想)
A内涵: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认为君臣、父子、夫妻的等级差别出于天的安排。“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三纲加上有意志的“天”,构成神权、政权、族权、夫权四种统治权力。
五常——仁、义、礼、智、信。董将五常视作为人处世永恒的道德准则。
B影响:三纲五常成为封建伦理道德的准则,成为束缚人民的精神枷锁,但五常的某些内容仍是人类的精神财富。三纲五常在当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加强中央集权,和谐人际关系。
b.结果:
儒学在各家学说中获得“独尊”地位,成为统治者极力推崇的官方意识形态。
c.措施:
①儒家典籍被称为“经”,解释和阐发儒家经典成为专门的学问,称为“经学”。
②武帝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设立五经博士。
③在长安兴办太学,教授五经,入学者完成学业经考试合格,即可担任官职。郡县也建立地方学校,以培养官吏的后备人选。
d.影响:
①由于经学的研习、传授位学者的入仕开辟了通途,因此通经致用成为文人学士的普遍追求。
②汉代以来,儒学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广泛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