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爱国运动教案新部编本
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统编版】1
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统编版】 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中国历史》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五四运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及其历史意义。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一章第三节“五四运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及其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史料分析和综合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民族独立、民主和科学而奋斗的信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及其历史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民族命运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新课:(1)背景:讲述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动荡,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以及民众对民主、科学的渴望。
(2)过程:讲解五四运动的爆发、发展及取得的初步胜利。
(3)影响: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当时的热血青年,如何参与到五四运动中。
4. 例题讲解:解析一道关于五四运动的选择题,指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第13课五四运动一、背景1. 政治动荡2. 北洋政府黑暗统治3. 民众渴望民主、科学二、过程1. 爆发:1919年5月4日2. 发展: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3. 胜利:北洋政府拒绝签字、释放被捕学生三、影响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 推动中国历史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五四运动的背景。
(2)分析五四运动的过程及其影响。
2. 答案:(1)背景:政治动荡、北洋政府黑暗统治、民众渴望民主、科学。
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教案】【统编版】1
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教案】【统编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统编版教材《中国历史》第13课中,深入探讨五四运动背景、过程和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五四运动爆发背景、主要经过、各阶层人民参与情况,以及这场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历史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并掌握五四运动背景、过程和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能力。
3. 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五四运动背景、过程和影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五四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历史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一事件对中国影响,从而导入新课。
2. 讲解新课:(1)背景:讲述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民族危机加深等情况,引导学生解五四运动爆发背景。
(2)过程:详细讲解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具体情况,让学生解五四运动主要经过。
(3)影响: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推动作用,以及在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方面历史地位。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阶层人物,模拟五四运动中游行示威活动,体验当时氛围。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五四运动题目,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后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13课五四运动2. 内容:(1)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民族危机加深(2)过程: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3)影响: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五四运动背景、过程和影响。
(2)谈谈你对五四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历史地位认识。
2. 答案:(1)见板书设计。
(2)示例: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影响一次伟大革命,它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奠定基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五四运动理解程度,以及对课堂活动参与度。
【教学设计】五四运动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使学生认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悟五四运动的精神。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使学生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3、通过学习五四爱国运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让每一名学生受到爱国情感的熏陶,养成新时代不断践行五四爱国精神的情操。
二、教材分析(一)内容分析《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好本课,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三、教法学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情境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自主学习、思考评价、分析归纳、情景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学习本课内容。
四、课前准备上课前学生提前预习,了解收集中国传统节日及纪念性的节日,讨论哪些节日来源于近现代的历史事件;教师准备好PPT设计,相关练习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生:喜欢。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案五四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❶教学分析➷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重点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
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学生讨论后回答略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
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课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课教案_1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基本知识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理解五四精神的实质。
二、能力和方法1、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结合文中所给的史料,培养学生从历史史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五四运动作出价值判断,由此感受到民族精神的觉醒对一个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并由此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难点:理解五四精神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本课第一目“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概述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重点叙述了北洋政府和日本签订的“二十条”和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所受到屈辱。
第二目“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讲述了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第三目“五四精神”,讲述了五四运动的所体现的精神和影响。
教学过程:(上课伊始,播放ppt图片人民英雄纪念碑五四运动的浮雕间,并引入课题,1919年五月四日这一天,青年学子带头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即五四爱国运动。
那么五四运动一场怎样的运动呢?它为什么会发生呢?它体现了什么精神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回顾这段历史吧!一、探源五四在我们走进五四运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呢?[设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子目的内容,试归纳,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爆发的?1、国际方面:民族危机大大加深[讲解]:一战期间,日本和美国趁西方列强无暇顾及在华利益之机,加紧侵略中国,尤其是日本,更是企图独霸中国。
主要体现在它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向袁世凯提出了“二十一”条。
[设问]:通过教材第二三段小字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二十一条”的实质是什么?[提示]:灭亡中国变中国为日本的殖民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3课五四运动》是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过程和意义,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辛亥革命,对、自由、平等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在时间上相隔不久,学生可能会对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产生困惑。
此外,学生可能对五四运动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教学加以补充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过程和意义,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主义革命的开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的起因、过程和意义。
2.难点:五四运动与中国新主义革命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教学课件:包括历史图片、视频、问题引导等3.学习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4.历史资料:关于五四运动的相关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知识面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巴黎和会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巴黎和会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经过,包括学生示威游行、请愿、罢工等场景。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教材历史上册《五四运动》教案
第13课五四运动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重点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
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学生讨论后回答:略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
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统编版】1
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统编版】 1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统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
本课主要介绍了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具体内容包括:五四运动的起因,即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的过程,包括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抗议活动;以及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促进了中国的民主和进步。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认识到它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其能够从多元的角度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3. 引导学生学习五四运动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历史地图、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笔、历史课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巴黎和会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出五四运动的主题。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介绍五四运动的起因,即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 讲述五四运动的过程,包括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抗议活动。
3. 阐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促进了中国的民主和进步。
三、随堂练习(10分钟)(1)五四运动是什么时候发生的?(2)五四运动的原因是什么?(3)五四运动中,哪些群体参与了抗议活动?(4)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什么意义?2. 学生互相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四、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五四运动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过程: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促进了中国的民主和进步作业设计:1. 根据课堂所学,绘制五四运动的时间轴,并简要描述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3课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3课五四运动》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的一章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新主义革命的兴起。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新主义革命的兴起有一定的了解。
但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复杂,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较多,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分析问题,理解五四运动的深层含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新主义革命的兴起。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爱国、进步、、科学的五四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深层含义。
五.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通过展示相关的历史史料,引导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和过程。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五四运动的深层含义。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史料准备:收集与五四运动相关的史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2.课件准备:制作课件,展示五四运动的相关内容。
3.学生活动准备: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巴黎和会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五四运动的相关史料,包括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五四运动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问题,理解五四运动的深层含义。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五四运动的理解和感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
答案:(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青年学生应该具有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时刻关心国家命运,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要做有理想、善学习、讲道德、要自立、勇奋斗的青年。
A.自强、求富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3.下列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发生于1919年
B.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C.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五四运动波及范围广,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4.“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于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B)
过渡语:6月5日后,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并且登上了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板块三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小组合作: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答案:(1)从革命的领导阶级来看,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到了领导作用。
A.自由B.爱国C.平等D.博爱
教材图
片分析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3 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举行游行示威。
史料
积累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教学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 13.五四运动 教案 教学设计
13.五四运动【教材分析】五四运动是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事件。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使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真正彻底的革命力量所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下节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基础。
本课内容分为三目: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扩大、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这三目明显是按时序安排的,即历史本身的发展脉络。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有热情、有朝气、有一定的历史知识的积累和判断是非的基本能力,也有对历史学习方法的强烈求知欲望,因此,应特别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同时注意培养论丛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基于核心素养的三维目标设计:(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二)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学会归纳教材的方法,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课堂上以史料创设情境,以问题探究引发思考,实施分组教学、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有关历史知识的理解,从而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正确方法,为以后学好历史打下基础。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与难点】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及学生学情确定重、难点如下: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及重大意义难点:五四精神的理解【教学方法与手段】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本课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史料研读法、问题探究法等。
采用的学习方法有:自主学习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共青团团歌》教师活动:好一曲激情澎湃的青春之歌,在这首歌上为什么写上“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五四”指什么?学生活动预设:五四运动教师活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那段历史。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4.13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难以绕过核心素养这一重要问题。
本课设计中,以“寻源五四: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走进五四:北京学生的壮举”“见证五四:全国民众的斗争”“追忆五四:不同时代的声音”为框架,多层次、不同角度的再现五四运动的细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史料史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培养学生历史学习方法与能力的同时,注重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对五四运动中标语、口号和斗争史实的了解,理解北京学生的爱国精神即五四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问题连续体理论落实。
此理论主张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本课设计了四个核心问题,“为什么会爆发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怎么推进的?五四运动的影响是什么?五四精神是什么?”通过这三个核心问题,再层层设问,使问题贯穿课堂始终,学生跟随问题设置,不断思考,迸发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教与学的状态发生根本性转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开发和发展。
二、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中国近代史具有两条明显的主线,其中之一就是中国人民的不断抗争,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阶段。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本课内容在全册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生情况: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所以结合智慧学伴的内容给学生进行了课前的检测,通过检测发现学生听说过五四运动,知道爆发的时间和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的决定,但对于五四运动的具体经过和历史意义不明确,所以根据检测结果,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方式: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启发探究教学模式。
运用文字材料、图片、节选视频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再结合问题导读、启发诱导、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在复杂历史现象中把握历史史实的能力。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智慧学伴辅助教学技术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视频三、教学目标(内容框架)1.知识与技能知道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了。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一、导入新课出示周令钊1951年作品《五四运动》,赏析作品并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从第一个图片可以看出:释放被捕的学生,看第二个图片: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第三个图片: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结果: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3.归纳总结:请同学们快速熟悉教材60页,小组合作3分钟,讨论交流后回答。
阶段时间地点主力军口号结果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扩大1919年6月初上海工人板块四:五四运动的评价1.根据课件中三幅图片概括总结其性质。
(1)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地反帝国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2)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3)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2.根据材料分析其特点。
(1)6月3日上海机器纺纱等行业六七万工人大罢工(2)6月5日上海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罢市救国”等标语。
(3)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谁无义愤?(4)济南青岛烟台聊城泰安济宁曲阜临沂等地响应。
农民抵制日货和断绝粮源的斗争。
(5)不准在路行丐,免妨碍国人救国行动;罢市期内,无失窃之事五四运动以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
3.根据材料归纳其意义(1)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2)毛泽东主编《湘江评论》(3)五四运动后,更多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全国建立了许多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五四运动》是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教材通过详细的叙述,使学生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主义革命的开始,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五四运动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并深入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五四运动在中国新主义革命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信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难点:五四运动在中国新主义革命中的地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分享学习心得。
3.案例分析:分析五四运动中的典型事件,深入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音频等多媒体素材。
3.学习资源:搜集与五四运动相关的资料,如历史文献、新闻报道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五四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五四运动在中国新主义革命中的地位,分享学习心得。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
4.巩固(10分钟)针对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及时反馈,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5.拓展(10分钟)分析五四运动中的典型事件,深入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4.13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教案(1)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理念落实课标理念,用好课本教材。
教材是课程理念的载体,是课堂教学依托,所以,在备课中教师必须围绕课程标准,充分研读教材,理清教材中各子目的逻辑关系,充分使用教材中的教学资源,例如引言、正文、注释、相关史实、图片、材料研读等,并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以问题引领,引导学生更好的突破课文重难点。
教材分析(一)课标要求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历史学科学业水平达标要求了解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时间、地点、领导者、主力、结果;阅读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和爱国学生奋起抗议的相关史料,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从五四运动的口号、参与者、斗争目标和结果等方面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受五四青年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材的内容和地位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的第二课,课文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扩大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主线比较清晰完整。
本单元主要阐述近代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与发展。
从内容看,本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的宣传和铺垫的作用,而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下一课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所以,五四运动是近代反侵略斗争和近代化探索的继续,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和教师的讲述,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领导者、主力、结果;阅读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和爱国学生奋起抗议的相关史料,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通过阅读“材料研读”、提取《五四运动》《上海商人罢市游行》《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热烈欢迎》等图片信息,还原和感悟历史,分析和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感悟和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感受五四青年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部编版初中历史《五四运动》教案精品(2022版)
第13课五四运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根本情况;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学生答复: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防止的涉及中国。
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学生讨论后答复:略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
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一般特征分析
学
学习特征分析
习 1、初始能力分析
者
起点知识能力:
分
析
目标技能:
学习态度:
2、学习风格分析
二、学生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经过一年的中学历史学习,初步的形成
了历史学科学习能力,且已经培养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特别是经过前一段时间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对近代中国
口号,用自己的语言流利地讲述出五四爱国运动的经过和
结果。
教
通过听老师对五四爱国运动历史意义的讲解,学生
学 陈述出五四爱国运动有哪些历史意义。
目
2、过程与方法:
标
学生通过对五四爱国运动的学习后,能对它的经过
进行讲述,提升自己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在老师播放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的视频
并总结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后,学生能学到通过视频
小 回顾 思想感情; 认识,把握 深刻理解; 分钟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结
诗歌所蕴含
的思想感
情;
巩 固 练 习
资源和媒体设计
媒体类型 视频
媒 体 功 能 分 析
教学作用
使用方式 使用时间
内容
学习评价设计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类型 功能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学反思
育人犹如春动》教案
课程名称
五四爱国运动
科目
历史
教学时数
一个课时
年级 初中八年级
授课教师
课型 新授课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在听老师讲完课以后,能结合自己的课前预习
与课后复习,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
景。
在老师讲完课后,学生能对五四爱国运动的口号、
经过和结果有记忆性的学习,能说出一些关于五四运动的
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学生通过听老师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
革命的比较,以及五四运动伟大意义的讲解后,比较和分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析问题的能力能得到培养,在今后学习历史的过程能用这 种方法去比较和分析其他历史问题。
中心:北京 主力:学生 中心:上海
以 6 月 3 日为界
国
第二阶段
主力:工人
运
释放了被捕的爱国学生
动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罢免了卖国贼职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意义: 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
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5、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师教法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内容,即通过对五四爱国运动中青年学生爱国行为的学 习,使学生理解五四精神,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培 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影响 《五四爱国运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课本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 10 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是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开篇课中的一 节内容,它从内容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辛亥革命 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是中 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 定了基础。随着本节内容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 主义革命时期。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整个第三单元 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它与前面的新文化运动和后面的中国 共产党成立都有着紧密联系。因此本课在教材中具有重要 地位。 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及其依据 1、教学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 依据:课标中关于五四运动学习的规定是“知道五四 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属于 五四运动的意义,由此可知道本课的重点是五四运动的历 史意义之一。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
讲授法:通过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讲授本课的内容,让
学生掌握本课的基本知识。
问答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回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答一些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的知识,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 与学习,加深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思考深层次原 因,学生能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这一事实,在今后的学习过 程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坚持不懈,励志努力学习以提高 自己的综合能力。 学生通过对五四爱国运动中青年学生行为的学习, 在今后的生活中若遇到有损国家利益或尊严的行为时要 能勇敢地站出来批评并制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的社会责任感,当国家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学生要能 团结在一起进行反抗。 ④通过本课五四精神的学习,当学生到其他国家或地 区见到有损国家形象的行为时,要能理直气壮的站出来阻 止,学会在实际生活中爱国。
学生活动
设计 教学 备
环节 内容
意图 用时 注
课 回顾 教师通过回顾 学生通过跟 回顾知识, 1—2
前 知识 以往学过的知 随教师回顾 引发学生 分钟
导 引入 识,引发学生兴 知识;开始 思考;
入 新课 趣,导入新课; 学习新课;
1.教师说明本 1.学生翻开 1.明确本
课的主题; 课本;
课内容;
2.简单介绍作 2.学生了解 2.为诗歌
课
教师让学生进 学生选择人 通过角色
环
行人物扮演,深 物进行角色 扮演让学
节 4.巩固 刻理解诗中人 扮演,汇报 生切身体 2—3
物的心理活动; 扮演结果; 会诗中人 分钟
物的心理
活动;
教师对诗歌进 在教师指导 让学生对
课
行整体回顾,高 下学生对诗 诗歌形成
堂 整体 度凝练诗歌的 歌形成整体 整体认识, 1—2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封建的革命运动,它的伟大功绩在国际国内都有深远影 响,而五四精神则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需要学生学习。
2、教学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依据:八年级学生在经过一年的中学历史学习,初步 的形成了历史学科学习能力,且已经培养了对历史学习的 兴趣。但是他们仍以直观思维为主,五四精神属于抽象概 念,对于以直观思维为主的学生而言,较难理解,而五四 精神又是课标规定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因此需要教师做相关的引导和说明。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4、教材内容的整合优化
日、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民族矛盾
国际 背景
十月革命的影响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国内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五
新文化运动促使思想解放
四
爱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第一阶段 经过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 20 – 20 学年度 第__学期 ]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 市实验学校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2、学生学法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对本课内容的预习,并将预习 结果与教师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6、教学内容组织安排的策略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
黑板;
学
粉笔;
媒
PPT 课件;
体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教学 教师活动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落后挨打的国情有了一定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爱国之情。 但是他们依然停留在以形象思维为主,对重大历史事件的 分析尚缺乏理性思考,需要教师做相关的引导和说明
1、本节课教学内容 就本节课来说,课标规定的内容标准是:知道五四爱 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教 的开端。通过分析,可以明确本课关于知识方面学生应学 学 到的内容是五四爱国运动,需要我们具体知道有关五四爱 内 国运动的内容是什么(包括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容 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以及五四爱 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通过课标规定的“知道” 、 “认识”等行为动词, 我们可以明确本课能力培养的基本内容应该是对学生进 行识记和初步理解层次的能力培养。从课标提供的五四爱 国运动的基本史实中,可以提炼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
诗歌的理解;
4.让学生 发挥想象;
1.教师举例说 学生在教师 让学生深
明语言美; 的指导下分 刻理解诗 3—4
2.理解 2.教师讲解结 别理解语言 歌内涵,并 分钟
构美;
美、结构美、 让学生学
3.教师分析意 意境美; 会分析诗
境美;
歌的方法;
3.运用 教师提问; 授
学生思考; 引发学生 思考;
1—2 分钟
者;
作者情况; 的学习打
3.教师让学生 3.学生朗读 下基础;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