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面试真题-《原子的构成》教案、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的构成》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深入认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而核外电子带负电;学习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对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关系的研究,初步应用由现象到本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3.体会到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入、艰难曲折的,科学实验在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原子的构成,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难点】

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以及原子不显电性。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讲述】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人类揭开了原子内部结构的秘密。

【提出问题】原子由哪些部分构成?电子是带负电的,为什么原子显电中性性呢?接下来我们学习了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后就有答案了。

(二)探究新知

【动画演示】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这些电子绕着原子核的中心运动,就像太阳系的行星绕着太阳运行一样。同学们可以看动画模拟演示。

【提出问题】结合动画,提问:原子是由什么微粒构成?原子核又是由什么微粒构成呢?

【学生回答】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

【提出问题】原子内各微粒的带电情况如何?

【视频播放】多媒体播放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结合实验现象分析带电情况。

【学生回答】原子核内存在带正电的粒子,核外电子带负点。

【教师讲解】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而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展示图片】呈现表3-1中几种原子的构成。

【小组讨论】为什么原子显电中性?

【学生回答】同一原子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数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教师总结】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也等于核外电子的数目。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提出问题】由表格还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有些原子不含中子数;不同的原子质子数不同。

(三)拓展提升

【提出问题】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学生回答】氧:8,8;硫:16,16;镁:12,12。

(四)小结作业

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原子的构成,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作业:预习核外电子的排布方式。

四、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