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大寄生虫病

合集下载

我国的主要寄生虫病PPT课件

我国的主要寄生虫病PPT课件

我国流行现状
我国流行现状
•2015年,我国包虫病流行县约350个。
•流行县人群平均检出率约:0.5%,最高检出率约12%。
犬平均检出率约:4.4%。 家畜平均检出率约:4.8%。
细粒棘球蚴病(囊型)
多房棘球蚴病(泡型)
致病及症状
钩虫
钩虫是什么
• 钩虫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它只有1cm左右长,似
• 囊型包虫病: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内蒙和
四川以及云南、山西、陕西与河北部分地区,其它省份 也有散发病例
我国流行现状
Country/city with cases 囊型包虫病的病例分布
Case distribution of cystic hydatidosis
我国流行现状
• 泡型包虫病:宁夏、新疆、甘肃、四川
囊蚴
小肠
由肝或者直接由 腹腔穿过膈进入
胸腔入肺
1-3周
腹腔
移行
60-80天
成虫
后尾蚴
穿破 肠壁
肺吸虫的生活史和感染方式
•感染方式:
1、生食、半生食溪蟹、蝲蛄。 2、生食转续宿主。 3、生饮含囊蚴的水。
肺吸虫病的危害
•肺吸虫主要由童虫在组织器官中移行、窜扰和成虫
寄居或移行所引起。
•分期
脓肿期:虫体移行造成组织破坏、出血和感染。 囊肿期:由于渗出性炎症,组织细胞崩解液化,脓肿内充满赤 褐色果酱样液体。 纤维瘢痕期:虫体死亡或转移,囊内容物被排出或吸收,肉芽 组织填充形成瘢痕。
子宫和卵巢 并列
肺吸虫病的流行情况
• 肺吸虫病以亚洲最多,又以我国为主。 • 我国除西藏、新疆、内蒙、青海、宁夏外,其他省市
均有病例报道。

寄生虫学概述线虫

寄生虫学概述线虫
终宿主
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中间宿主
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储存宿主(也称保虫宿主)
某些蠕虫成虫或原虫某一发育阶段既可寄生于 人体,也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 可传播给人。
转续宿主:
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不能发 育为成虫,当此幼虫期有机会再进入正常终宿主 体内后,才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 称为转续宿主。
( 二 ) 钩 虫 生 活 史
丝状蚴 时间: 5~7W
过程:成虫→卵→ 丝状蚴→下一代成虫
钩虫生活史要点
1.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上段,借口 囊之齿咬附在肠粘 膜上。 以血液、组织液、肠粘膜为食。 2.感染阶段:丝状蚴。 3.感染方式:经皮肤 4.移行途径:幼虫进入机体后有心肺移行过程。 成虫寿命: 一般3-5年。
2.共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双方互相依赖,
彼此受益。
3.寄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
益,另一方受害。
营寄生生活的低等动物称 寄生虫(parasite)
寄生虫的类别
根据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可将寄生虫分为:
1.专性寄生虫 2.兼性寄生虫 如粪类圆线虫(成虫) 3.偶然寄生虫如某些蝇蛆进入人肠内而偶然寄生 4.体内和体外寄生虫 5.机会致病寄生虫
三、毛首鞭形线虫
(Trichuris trichiura Linnaeus,1771)简称鞭虫 。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可 引起鞭虫病。
(一)形态
1.成虫 形 似 马 鞭 。 雌 虫 长 3555mm ,尾端钝圆而直:雄虫 长 30-45mm , 尾 端 向 腹 面 卷 曲,有1根交合刺。
2.虫卵 形纺锤,黄褐色,大小为50-54×22-23μm。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诊断进展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诊断进展

人体寄生虫病诊断研究进展当前寄生虫学正处于一个从传统寄生虫学向现代寄生虫学过渡的知识更新时期,寄生虫的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抗寄生虫新药,疫苗和诊断技术及新的有发展前景的媒介防治技术是寄生虫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这里,我想就我国流行最为严重的五大寄生虫病的诊断现状进行讨论,归纳总结了目前研究人员对这五种寄生虫病诊断所取得的进展,以及一些临床检测技术,由于一些诊断方法正处于研究中,因此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中,但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方法终将成熟适用。

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诊断寄生虫种类繁多,据记载,可以感染人体的寄生虫在我国有229种,其中线虫35种,吸虫47种,绦虫16种,原虫41种。

血吸虫病、疟疾、幼虫病、黑热病和钩虫病列为重点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

根据2001年6月~2004年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开展了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钩虫、蛔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明显降低,感染人数显著减少;食源性寄生虫的感染率在部分省(区、市)明显上升;包虫病和黑热病在西部地区流行仍较严重。

全国31个省(区、市)共检查356629人,查出感染于人体的蠕虫26种。

蠕虫总感染率为21.74%,其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9.56%(钩虫6.12%;蛔虫12.72%;鞭虫4.63%),带绦虫感染率为0.28%,流行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2.40%。

2005年公布的全国第二次寄生虫病调查结果与1990年第一次调查结果相比,蛔虫、钩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下降了63.65%,推算感染人数比1990年减少了4.07亿人。

寄生虫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以下几种方式,病原学诊断技术,免疫学诊断技术,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测。

一、病原学诊断技术:1)粪便检查:a:直接涂片法b:厚涂片透明法c:浓聚法d:毛蚴孵化法e:肛门拭子法f:钩蚴培养法g:定量透明法h:淘虫检测法i:带绦虫孕节检查法2) 血液检查:a:检查疟原虫b:检查微丝蚴3)排泄物与分泌物的检查: a:痰液b:十二指肠液和胆汁c:尿液d:鞘膜积液e:阴道分泌物4)其他器官组织检查:a:骨髓穿刺b:淋巴结穿刺c:肌组织活检d:皮肤及皮下组织活检e:直肠粘膜活检二、免疫学诊断技术:1)一般免疫学诊断技术:a:皮内试验e:对流免疫电泳法b:免疫扩散电泳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间接红细胞凝集g:免疫酶染色试验d:间接荧光抗体试验h:免疫印迹2)染色实验3)沉淀实验4)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三.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1)DNA探针技术2)PCR技术四.临床表现五.其他检查:如超声检查、CT检查我国五大寄生虫病诊断进展(一)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之一,因此血吸虫病的诊断在其防治过程中举重若轻。

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1.我国有五大寄生虫病,它们是:疟疾、血吸虫病、钩虫病、丝虫病、黑热病。

2.人体寄生虫包括:原虫、蠕虫、节肢动物。

3.宿主是指:寄生生活的两种生物中受害的一方。

4.寄生物是指:寄生关系的两种生物受益的一方。

5.机会致病寄生虫是指:常致宿主体内陷性感染,于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致病的寄生虫。

6.土源性蠕虫在生活史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

名词解释: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和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因素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共栖commensalism: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

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称为共栖。

互利共生mutualism;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在营养上互相依赖,长期共生,双方有利,称为互利共生。

例如,牛、马胃内有以植物纤维为食物的纤毛虫定居,纤毛虫能分泌消化酶类,以分解植物纤维,获得营养物质,有利于牛、马消化植物,其自身的迅速繁殖和死亡可为牛、马提供蛋白质;而牛、马的胃为纤维虫提供了生存、繁殖所需的环境条件。

直接型: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到期后直接感染人。

如人体肠道寄生的蛔虫、蛲虫、鞭虫、钩虫等。

在流行病学上,常将直接型生活史的蠕虫称为土源性蠕虫.间接型:完成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幼虫在其体内发育到感染期后经中间宿主感染人。

如丝虫、旋毛虫、血吸虫、华支睾吸虫、猪带绦虫等。

在流行病学上,将间接型生活史的蠕虫称为生物源性蠕虫。

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活关系称寄生。

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物(parasite),受损害的一方称为宿主(host)。

例如,病毒、立克次体、细菌、寄生虫等永久或长期或暂时地寄生于植物、动物和人的体表或体内以获取营养,赖以生存,并损害对方,这类过寄生生活的生物统称为寄生物;而过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则称寄生虫。

寄生虫病学(预防医学中级疾病控制)

寄生虫病学(预防医学中级疾病控制)

寄生虫总论我国五大寄生虫病:疟原虫(疟疾)、血吸虫(血吸虫病)、钩虫(钩虫病)、丝虫(丝虫病)、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病)世界卫生组织五大寄生虫:疟原虫、血吸虫、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锥虫(伊氏锥虫病)人体寄生虫包括:原生动物(原虫)、线形动物(蠕虫类)、扁形动物(蠕虫类)、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宿主:是能给病原体提供营养和场所的生物。

最终宿主:是指寄生物的成虫或者有性生殖阶段赖以寄生的物种。

这类宿主通常为寄生物提供长期稳定的寄生环境,包括营养和生物上的保护。

中间宿主:指寄生物的幼虫、童虫或无性生殖阶段用以寄生的物种。

这类宿主也可为寄生物提供营养和保护,不过寄生物不能在中间宿主体内成长为成虫,寄生物透过中间宿主为媒介,将自己送到最终宿主。

寄生虫:特征为,寄生其方式称为寄生,在宿主或寄主体内或附著于体外以获取维持其生存、各种寄生虫发育或者繁殖所需的营养或者庇护的一切生物。

机会致病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在人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受损时则大量增殖并引起疾病,这些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

例如,蠕虫中的粪类圆线虫和原虫中的刚地弓形虫,肺孢子虫等。

土源性蠕虫: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 其虫卵或幼虫直接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期即可感染人的一类蠕虫。

包括蛔虫、钩虫、鞭虫、蛲虫等人体常见寄生虫。

寄生虫生活史指寄生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

非消除性免疫:大多数寄生虫感染可引起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是,对宿主体内原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被清除,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临床表现为不完全免疫。

消除性免疫指的是宿主能消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抵抗力。

保虫宿主又称为储蓄宿主、储存宿主。

一般来说,保虫宿主都会传播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

有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感染的脊椎动物传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脊椎动物为保虫宿主。

转续宿主:有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继续发育,但可长期处于幼虫状态,如有机会进入正常终宿主体内,则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我国的主要寄生虫病

我国的主要寄生虫病

钩虫危害
• 成虫致病:
贫血:①虫体吸血后血液迅速经其消化道排出; ②吸血时分泌抗凝素; ③更换咬附部位。
美洲钩虫:0.02-0.1ml/天。 十二指肠钩虫:美钩的10倍。
钩虫危害
• 成虫致病:
消化道症状:大出血。引起腹泻、便秘。 消化道大出血与消化道溃疡出血症状类 似,易误诊。
异嗜症:吃生米、生豆、泥土、碎纸、破布…… 原因不明。
绣花针大小,寄生于人的十二指肠及小肠里。每条钩虫 一天就可产卵上万个,这些钩虫卵随粪便排出人体外, 在适当的条件下就可孵出幼虫。
• 感染人体的主要是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
我省钩虫病流行情况
• 我省寄生虫病感染者中超过8成是钩虫感染。 • 全省推算钩虫感染者人数超过300万人。 • 我省105个县均有钩虫感染者。 • 我省钩虫皖南山区美洲钩虫较多,其余地区以
钩虫危害
• 婴幼儿钩虫病:
多由十二指肠钩虫引起。 母体感染后经胎盘或乳汁感染胎儿。 柏油样黑便,腹泻,食欲减退,精神不振,面色苍 白,哭闹不安。 严重可并发支气管肺炎、肠出血、心功能不全,引 起死亡。 目前国内有数百例报道。
预防和治疗
• 预防:普查普治,消除传染源;
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 农业生产做好个人防护; 注意饮食卫生。
褐色果酱样液体。 纤维瘢痕期:虫体死亡或转移,囊内容物被排出或吸收,肉芽
组织填充形成瘢痕。
肺吸虫病的危害
• 分型
急性期:童虫窜扰引起的广泛腹膜炎和胸膜炎(1-3个月)。 慢性期
胸肺型:咳嗽、胸痛、血痰、果酱样或铁锈色痰(最常见)。 肝腹型:腹痛腹泻、大便带血;肝脏肿大、恶心呕吐、严重
者可出现腹水(约1/3)。 皮下型:皮下游走性包块,常发生在腹壁、胸背,头颈处

我国的五大寄生虫病

我国的五大寄生虫病

我国的五大寄生虫病姓名:何庆加学号:1409503109专业班级:生物科学14摘要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寄生虫病是传染性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病原寄生虫种类繁多,不少可在人兽之间自然地传播,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所以寄生虫不仅危害人类健康,而且还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因此,本文就我国的典型的五大寄生虫病作简要论述,旨在了解和懂得防治这五大寄生虫病。

关键词:五大寄生虫病,防治目录一、五大寄生虫及五大寄生虫病二、寄生虫病的防治三、总结参考文献一、五大寄生虫和五大寄生虫病(一)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利什曼原虫是原生动物门,鞭毛纲中的动鞭亚纲的动物。

有分为前鞭毛体(细滴虫型)和无鞭毛体(利什曼型),细滴虫型,体梭形,中央有一个核,核前有一基体,由基体伸出一根鞭毛。

利什曼型外具有细胞膜,里面有胞质、胞核、和基体。

繁殖的方法是二分裂。

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个时期。

前者寄生于节肢动物(白蛉)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的细胞内,通过白蛉传播。

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常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贫血、鼻衄等。

在印度,患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有发热。

防治:1.病原治疗 2.脾切除治疗药物治疗无效、脾高度肿大,伴有脾功能亢进者,可考虑脾切除治疗。

(二)钩虫(hookworm)钩虫是属动物界——原体腔动物门——线虫纲——尾感器纲寄生人体的钩虫,主要有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简称十二指肠钩虫;美洲板口线虫,简称美洲钩虫。

钩虫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

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钩虫的危害性最严重,由于钩虫的寄生,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及与贫血相关的症状。

钩虫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

据估计,目前,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达9亿左右。

中国五大寄生虫病

中国五大寄生虫病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及哺乳动物静脉血管内所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血吸虫也称裂体吸虫,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埃及血吸虫三种;患者粪便中的活卵为主要传染源,通过皮肤、黏膜与疫水接触感染;血吸虫发育阶段中的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均可对宿主引起不同的损害和复杂的免疫病理反应,虫卵沉积在宿主肝脏及结肠等组织中引起肉芽肿和纤维化是其主要病变特征。

疟疾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肝细胞和红细胞所致的寄生虫病。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主要有四种: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我国流行的病原体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疾,临床以周期性寒战、发热、头痛、出汗和贫血、脾肿大为特征,夏秋季节流行。

利什曼病利什曼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经白蛉叮咬传播。

我国流行的主要杜氏利什曼原虫,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种形态,前鞭毛体寄生于白蛉体内,无鞭毛体寄生在人的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

临床上以长期不规则发热、肝脾肿大、消瘦、贫血、白细胞减少及血浆球蛋白增高为特征,引起皮肤或内脏器官的严重损害或坏死。

患者皮肤上常有色素沉着,又称黑热病(kala-azar)。

丝虫病丝虫病是由丝虫寄生于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心血管等部位所致的寄生虫病,蚊为其传播媒介。

我国有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两种流行。

丝虫因虫体细长如丝而得名,幼虫在蚊子体内、成虫在人体内发育。

雌虫产出微丝蚴,当蚊子叮吸人血时便把微丝蚴吸入体内发育为感染性幼虫,于蚊子再叮人时侵入人体淋巴管,逐渐移行到淋巴结发育为成虫。

丝虫病临床急性期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发热,慢性期表现为淋巴水肿和象皮肿。

钩虫病钩虫病是由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或美洲钩口线虫寄生于小肠内所引起的疾病。

当人体接触钩虫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各种疟原虫红细胞内期比较间日疟原虫临床表现脾肿大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左)和无鞭毛体(右)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下肢象皮肿班氏微丝蚴和马来微丝蚴咬附于小肠壁上的钩虫的传染期幼虫(丝状蚴)时,幼虫即钻入皮肤而引起感染。

寄生虫重点整理

寄生虫重点整理
·脾肿大(虫体代谢物刺激、充血、纤维组织增生)
·凶险性疟死亡率高·疟性肾病
带虫免疫、免疫逃避
病原学诊断:厚薄血涂片法—— P.v:环、滋、裂、配P.f:环、配
流行病:
·流行环节:
传染源:周围血中带有配子体的病人
传播途径:疟疾患者和带虫者+感染血
易感人群:无免疫力的
·流行因素
自然、社会、。。。
P.S描述虫卵:
生活史小结:
1、第一:川卷螺第二:石蟹、蝲蛄终:人(肺)保虫:食肉哺乳动物
2、感染阶段:嚢蚴感染方式:经口
3、自感染到产卵:2个月成虫寿命:五六年
·致病:机械损伤、免疫反应
分期:急性期(幼虫移行期):酸性粒——脓肿期——嚢肿期——纤维瘢痕期
·防治:吡喹酮
布氏姜片虫(肠吸虫)——小肠
·形态:椭圆扁肥,腹面有皮棘、腹吸盘;肠管分支,子宫分支
·形态:体长2—7mm,四部分:头颈部、幼节、成节、孕节(各一);
头节:顶突、两圈小钩、四个吸盘孕节:子宫不规则分支、侧囊
·生活史:虫卵——六钩蚴——棘球蚴——原头蚴
终宿主:犬、狼等……中:人、食草动物
感染途径:虫卵经口——肝、脑、肺
·虫卵:球形;卵壳:薄、无色透明、易脱落;胚膜:较厚、棕黄色、放射状条纹;
内容
集中、两端新月形间隙
散布
·生活史:
卵:小肠(卵内蜕皮)—静脉、淋巴管—肝、肺(二、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蜕皮)、咽—吞咽:(蜕皮)成虫
·致病:幼虫移行:发热、酸性粒增高、过敏、出血性肺炎
成虫(钻孔习性):营养性发育不良、腹痛、磨牙,肠梗阻等
·实验诊断: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流行:虫卵:经手——口途径·防治:阿苯达唑、伊维菌素

寄生虫选择和填空

寄生虫选择和填空

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倡议的热带病特别规划要求防治的五大类寄生虫病为: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利什曼病、锥虫病2、在我国曾被称为“五大寄生虫病”的是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钩虫病3、生活史中至少有某一发育阶段必须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叫专性寄生虫4、兼性寄生虫是指既可营自生生活又可营寄生生活5、机会致病寄生虫是指免疫功能低下时致病的寄生虫6、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叫中间宿主7、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有既有地方性又有季节性8、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温度9、人体寄生虫的感染阶段是感染人体的阶段10、寄生虫侵入人体并能长期或暂时在人体内生存的现象称寄生虫感染11患蛔虫病是由于误食了感染期蛔虫卵12、蛔虫导致的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胆道蛔虫症、肠梗阻13、蛔虫引起并发症是由于钻孔习性14、蛔虫最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为粪便生理盐水涂片法15、某地区因人群生吃带有感染性虫卵的胡萝卜而发生爆发流行性哮喘,分析病原体是蛔虫幼虫16、蛲虫与蛔虫的相同点是感染途径17、蛲虫病的主要症状为肛门及会阴部皮肤瘙痒18、钩虫引起异嗜症可能与那种因素有:铁质缺乏19、蛔虫卵的形态与其他线虫虫卵主要不同是有明显的凹凸不平的蛋白质膜20、钩虫成虫引起的临床症状,下列错误的是皮炎21、钩虫排离人体阶段和感染阶段分别是虫卵和丝状蚴22、成虫以血液为食的线虫是十二指肠钩虫23、目前已知寄生人体的丝虫有8种24、班氏丝虫成虫引起慢性阻塞性病变,出现下列哪种症状是错误的:丝虫热25、旋毛虫的感染阶段是囊包26、人是旋毛虫的既是终末宿主又是中间宿主27、旋毛虫幼虫移形期可引起的主要症状是腓肠肌酸痛28、寄生人体吸虫繁殖方式是有性生殖29、吸虫生活史第一中间宿主多为淡水螺类30、寄生于人体血管内的吸虫属于裂体科31、新鲜粪便中查到的日本血吸虫卵内含有毛蚴32、血吸虫的感染阶段是尾蚴33、血吸虫的保虫宿主主要是牛等哺乳动物34、人感染血吸虫是由于与疫水接触35、血吸虫的最重要的治病阶段是虫卵36、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在人体肝内导致肝病变的特点是干线型肝硬化37、异位血吸虫病最常见的部位是脑和肺38、日本血吸虫尾蚴从钉螺体内逸出后,主要分布在水体表面39、日本血吸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40、日本血吸虫卵能进入肠腔并随粪便排出体外的最主要原因是卵内毛蚴的分泌物破坏肠壁的作用41、晚期血吸虫病人粪便中难以查到虫卵的主要原因是病灶周围瘢痕形成,肠壁增厚42、血吸虫病的病源诊断最好选用集卵孵化法43、COPT是那种寄生虫病的特殊诊断方法:日本血吸虫病44、吸虫生活史过程中离不开水45、在卫氏并殖吸虫的生活史中,野猪为转续宿主46、卫氏并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为溪蟹和蝲蛄47、下列各项,除了感染了卫氏并殖吸虫的野猪外,可作为卫氏并殖吸虫病的传染源48、卫氏并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川卷螺49、卫氏并殖吸虫对人体的感染阶段是囊蚴50、感染肺吸虫是由于是如未煮熟的溪蟹51、幼虫期可侵入人体的寄生虫是血吸虫、丝虫、钩虫52、绦虫体壁可分为皮层和皮下层53、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54、绦虫消化系统为无口无消化道55、关于绦虫形态描述错误的是雌雄异体56、细粒棘球绦虫,链状带绦虫和肥胖带绦虫属于圆叶目57、祖国医学中记载的寸白虫是指链状带绦虫和肥胖带绦虫58、虫卵不能鉴别绦虫虫种59、带绦虫卵内含六钩蚴60、人误食肥胖带绦虫的虫卵不得病61、再生能力极强不断向后长出绦虫体节的部位是颈部62、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体积可长得很大63、链状带绦虫病确诊的依据是粪便中发现链状带绦虫孕节64、能引起癫痫发作的寄生虫病时猪囊尾蚴病65、棘球蚴砂组成部分有生发囊,子囊,孙囊,圆头蚴66、细粒棘球绦虫的圆头蚴在终末宿主体内可发育为成虫67、细粒棘球蚴绦虫对人的感染阶段是虫卵,主要致病阶段是棘球蚴68、关于细粒棘球绦虫病传染源错误的是羊69、棘球蚴在人体内最多见的寄生部位是肝70、棘球蚴病确诊依赖于手术取出棘球蚴或检获棘球蚴碎片71、在确定一个地区是否有包虫病流行,检测人群粪便标本是无意义的72、棘球蚴病在我国西北易于流行主要是因为受染的犬等食肉动物的粪便污染牧草和水源73、诊断性组织穿刺在棘球蚴病曾作为禁忌原因是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和继发性棘球蚴病74、链状带绦虫头节形态特点四个吸盘及2圈小钩75、关于链状带绦虫形态描述错误的是囊尾蚴头节无小钩76、对链状带绦虫描述错误的是人误食猪肉可患囊尾蚴病77、链状带绦虫的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小肠78、人体囊虫病的传染源错误的是生吃豆猪肉79、人患囊尾蚴病是因为误食了猪带绦虫卵80、人体囊虫病感染途径和感染阶段经口食入链状带绦虫卵81、猪囊尾蚴进入人体后的移行途径是口→小肠82、预防猪带绦虫的关键是不吃生的或不熟的猪肉83、猪囊尾蚴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的时间为2-3个月84、确诊带绦虫病的方法是观察孕节子宫侧支数85、诊断脑囊虫病最有效的方法脑补ct86、链状带绦虫对人体危害性大于肥胖带绦虫的原因是囊尾蚴寄生组织器官所造成的损害87、猪带绦虫病驱虫治疗后,掏粪检查,头节最适合确定疗效88、肥胖带绦虫对人体的感染阶段是囊尾蚴89、肛门轼子法检获带绦虫卵的机会比粪检多的原因是孕节溢出肛门时虫卵散布在肛门周围90、感染阶段是虫卵不是链状带绦虫和肥胖带绦虫的生活史共同特点91、虫卵胚膜两极有丝状物的绦虫是微小膜壳绦虫92、微小膜壳绦虫即可经中间宿主传播,又可不经中间宿主完成生活史93、虫卵,似囊尾蚴是微小膜壳绦虫的感染阶段94、微小膜壳绦虫的终末宿主是人或鼠1、寄生原虫的细胞核多为泡状核2、属人际传播型生活时的原虫生活史只有滋养体或滋养体和包囊3、属循环传播型原虫的生活史需一种以上的脊椎动物4、刚地弓形虫生活史属循环传播型5、医学原虫指寄生于人体的致病性和非致病性原虫6、医学原虫基本结构表膜,胞质和胞核7、医学原虫分类依据类型和有无运动细胞器8、原虫免疫的类型多属于带虫免疫9、溶组织阿米巴不是细胞内寄生的原虫10、寄生原虫细胞膜最主要的功能保持虫体形态和自身稳定11、间日疟原虫不属于机会致病原虫12、疟原虫生活史有世代交替现象13、杜氏利曼原虫生活是属于虫媒传播型14、原虫感染临床过程大多表现为初期急性症渐转入慢性持续性感染,因为宿主免疫应答,免疫调节,与虫体免疫逃避的综合结果。

人体寄生虫:钩虫、丝虫

人体寄生虫:钩虫、丝虫

班氏吴策线虫
(班氏丝虫)
Wuchereria bancrofti
Brugia malayi
(马来丝虫)
马来布鲁线虫
01
02
03
04
05
06
一、形态 (Morphology) (一)成虫 (adult)
a female worm
a male worm
123
1 Adults of W. bancrofti. Male (left); Female (right)
目前,除黑龙江和青海外均有原发病例报告,钩虫病主要流行于淮河及黄河以南的农村地区,南方高于北方。
五、流行(Epidemiology)
土源性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根据感染率的高低,将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区分为3类: Ⅰ类地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20%。 对3周岁以上居民每年服药1次(人群感染率在50%以上的地区,第1年服药2次),连续3年,每次驱虫覆盖率不低于60%。 Ⅱ类地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5%且<20%。 对重点人群每年服药1次,连续3年,每次驱虫覆盖率不低于80%。以钩虫感染为主的地区,重点人群为职业暴露人群;其他地区重点人群为3-14周岁儿童。 Ⅲ类地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5%。 通过健康教育,引导居民自愿查病驱虫。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结合常规粪便检查项目开展寄生虫虫卵检查,对查出的感染者给予药物驱虫。
三、致病 (Pathogenesis and Symptomatology) (二)成虫的致病
成虫咬附肠粘膜
Adult hookworms attaching to the intestinal mucosa
01
02
四、诊断 (Diagnosis)
病原学诊断: 直接涂片法 饱和盐水浮聚法 钩蚴培养法:25-30℃,5-6天

寄生虫学

寄生虫学

总论我国―五大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钩虫病寄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获利,另一方受害。

寄生虫---一些低等动物长期地或暂时地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获得营养,并因此使对方受到损害。

宿主---被寄生虫所寄生的生物寄生虫的分类: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体内寄生虫、体外寄生虫、机会致病寄生虫习惯上分为:蠕虫(吸虫、绦虫、线虫)、原虫、医学昆虫三大类。

原生动物门——原虫,扁形动物门——吸虫、绦虫,线形动物门——线虫,棘头动物门——棘头虫,节肢动物门——医学昆虫宿主种类1. 终宿主: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2. 中间宿主: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3. 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在一定条件下可传给人,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这些动物称保虫宿主。

4. 转续宿主:有些寄生虫幼虫寄生于非正常宿主,不能继续发育,但可长期处于幼虫状态,当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便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生活史类型: 直接型间接型寄生虫的感染阶段是指寄生虫生活史中能够感染人体的发育阶段。

即:寄生虫感染人体的阶段(一)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寄生虫的致病作用)1. 掠夺营养2. 机械性损伤(入侵—移行—定居—繁殖)3. 毒性作用与免疫病理损害(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幼虫移行症定义: 一些蠕虫的幼虫侵入人体(非适宜宿主)不能继续发育,但较长时间存活,并可在组织中长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损害,引起幼虫移行症。

⏹临床类型:皮肤幼虫移行症;内脏幼虫移行症⏹异位寄生:定义: 有时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和发育的过程中,可在常见寄生部位之外的组织内寄生,这种现象叫做异位寄生。

1.传染源:寄生虫病的患者、带虫者及保虫宿主2. 传播途径:经口感染经皮肤感染经节肢动物感染经人体接触感染经呼吸道感染经输血(胎盘)感染体内重复(自身)感染3. 易感者一、扁形动物门,吸虫纲成虫形态特征:大多数背腹扁平、两侧对称,呈叶状或舌状有吸盘无体腔雌雄同体(血吸虫除外)内脏各系统(消化、生殖)虫卵形态特征:卵盖。

人体寄生虫病学课本总结精简版2023年执业医师预防医学中级疾病控制医学类考试重点标记

人体寄生虫病学课本总结精简版2023年执业医师预防医学中级疾病控制医学类考试重点标记

寄生虫病学★机会致病寄生虫是指:常致宿主体内隐性感染,于★土源性蠕虫★两种生物中受害的一方。

◎寄生虫的类型12、根据在体内寄生的部位,有①消化道寄生虫:如蛔虫、钩虫、鞭虫、绦虫等;②组织寄生虫:如利什曼原虫;③血寄生虫:如疟原虫;④淋巴寄生虫:如班氏丝虫、马来丝虫。

3、根据蠕虫进入人体之前的发育阶段是在土壤或动物体内,可分为①土源性蠕虫:如蛔虫、钩虫,在生活史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②生物源性蠕虫:如血吸虫、华支睾吸虫、并殖吸虫、绦虫等。

○寄生虫的生殖方式123、有性和无性生殖呈世代交替,宿主也随之转换:如各种吸虫、疟原虫等。

2、离开宿主的途径1、⑴不需要中间宿主的直接型:如钩虫、蛔虫⑵需要中间宿主的间接型:如日本血吸虫、并殖吸虫、丝虫等2、寄生虫不同的发育阶段可分别寄生于不同的宿主⑴终宿主或成虫宿主:有性繁殖阶段寄生的动物⑵中间宿主:幼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动物345脊椎动物与61、非消除性免疫:是指机体对某些寄生虫保持21、传染源;12第2节疟疾◆病原学1、分类: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2、生活史·间日疟的复发1、传染源:现症患者和带虫者。

2、传播途径:按蚊叮咬吸血传播,我国主要是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等。

34、影响疟疾流行5◆临床表现12周期一致,间日疟、卵形疟为隔日;三日疟为隔3、复发4、复燃:疟疾发作停止后,5、并发症◆诊断标准与处理原则1、诊断标准:⑴疑似病例:流行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或有输血史,间歇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多次发作后脾肿大、贫血、重症出现昏迷等症状者。

⑵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用抗疟药假定性治疗3天内症状控制,或血清免疫学检查(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⑶2、根治药3、预防:灭蚊、防蚊;预防服药。

第3节血吸虫病◆病原学1、分类: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52、生活史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7终宿主,血吸虫在其体内进行有性生殖;②另一是中间宿主螺蛳,血吸虫在其体内进行无性生殖。

五大寄生虫简介

五大寄生虫简介

五大寄生虫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分别定义了五大寄生虫。

我国五大寄生虫:疟原虫、血吸虫、钩虫、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世界卫生组织五大寄生虫:疟原虫、血吸虫、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锥虫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的生活史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个时期。

前者寄生于节肢动物(白蛉)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的细胞内,通过白蛉传播。

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常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贫血、鼻衄等。

在印度,患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有发热。

钩虫(hookworm)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

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钩虫的危害性最严重,由于钩虫的寄生,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及与贫血相关的症状。

钩虫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

据估计,目前,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达9亿左右。

在我国,钩虫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

疟原虫(Plasmodium)是一类最低等最原始的原生动物,它们的整个身体虽则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却是引起疟疾的罪魁祸首。

疟原虫种类繁多,遍及全球,但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在我国较常见的有三种:引起疟疾每隔一天发作一次的间日疟原虫;引起疟疾每隔三天发作一次的三日疟原虫;引起疟疾周期不规则的恶性疟原虫。

丝虫(filaria)是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

成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

雌虫为卵胎生,产出带鞘或不带鞘的微丝蚴。

大多数微丝蚴出现于血液中,少数出现于皮内或皮下组织。

幼虫在某些吸血节肢动物中间宿主体内进行发育。

当这些中间宿主吸血时,成熟的感染期幼虫即自其喙逸出,经皮肤侵入终宿主体内发育为成虫。

血吸虫(schistosome)隶属于吸虫纲、复殖目、裂体科、裂体属。

成虫寄生于哺乳动物(包括人)的静脉血管内,亦称裂体吸虫或住血吸虫。

寄生虫理论温习题目

寄生虫理论温习题目

总论部份(包括一部份综合性试题)1. 为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的原虫是:A丝虫 B 蛲虫C蓝氏贾第虫 D 疟原虫E包虫2.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五大寄生虫病:A 血吸虫病B钩虫病C蛲虫病D疟疾E黑热病3. 人体寄生虫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三大类:A 吸虫、绦虫、线虫B 绦虫、节肢动物、原虫C 蠕虫、原虫、节肢动物D 吸虫、原虫、节肢动物E 线虫、节肢动物、原虫4.寄生关系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路,其中:A 一方受害,一方受益B 一方受益,另一方无害C 两边都受益D 两边都受害E两边既无害也无利5. 诊断人体寄生虫最常常利用的方式是:A 病原学检查B 血清学检查C问病史 D PCR,DNA检测E 免疫学检测6.人体寄生虫虫病的传染源包括:A 仅有病人和带虫者B 医学节肢动物C 所有野生动物D 所有家畜E 病人、带虫者、感染的动物7.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类型,最多见的是:A 细胞免疫B体液免疫C 消除性免疫D非消除性免疫E 缺少有效的取得性免疫8. 下列哪项尽是机缘致病寄生虫:A 蛔虫、蛲虫、钩虫B 钩虫、日本血吸虫、阴道毛滴虫C牛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蓝氏贾第鞭毛虫 D 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E 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疟原虫9. 能够引发肝脏病变的寄生虫有:A 华支睾吸虫B 血吸虫C包虫D溶组织内阿米巴 E 以上都能够10.下列需要同肝癌进行辨别的寄生虫病是哪一种:A 包虫病B华支睾吸虫引发的肝脏损害C泡球蚴病D黑热病引发的肝肿大、肝硬化E疟疾引发的肝肿大、肝硬化11.引发脾肿大的寄生虫有:A日本血吸虫、钩虫、杜氏利什曼原虫B杜氏利什曼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C溶组织内阿米巴、日本血吸虫、疟原虫 D 间日疟、杜氏利什曼原虫、日本血吸虫E钩虫、疟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12. 生活史中能够不需要中间宿主的是:A微小膜壳绦虫B牛带绦虫C细粒棘球蚴D疟原虫E丝虫13.下列与吃肉类食物无关的寄生虫病是:A 包虫病B猪带绦虫病C牛带绦虫病D肝吸虫病E以上都不是1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路,一方获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称为共生。

《我国五大寄生虫现状及其危害》

《我国五大寄生虫现状及其危害》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的危害及现状传统上认为寄生虫病属于热带病范畴,但事实证明,经济和社会条件对寄生虫病流行的影响远大于气候的影响。

在不发达地区,特别是乡村贫困人群中,一种或多种寄生虫同时感染的现象屡见不鲜。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动物区系分属于古北界和东洋界,动物群类极为丰富,寄生虫种类也繁多。

寄生虫病的危害仍是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定义了五大寄生虫:疟原虫、血吸虫、钩虫、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一.我国五大寄生虫是什么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的生活史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个时期。

前者寄生于节肢动物(白蛉)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的细胞内,通过白蛉传播。

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常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贫血、鼻衄等。

在印度,患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有发热。

钩虫(hookworm)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

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钩虫的危害性最严重,由于钩虫的寄生,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及与贫血相关的症状。

钩虫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

据估计,目前,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达9亿左右。

在我国,钩虫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

疟原虫(Plasmodium)是一类最低等最原始的原生动物,它们的整个身体虽则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却是引起疟疾的罪魁祸首。

疟原虫种类繁多,遍及全球,但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在我国较常见的有三种:引起疟疾每隔一天发作一次的间日疟原虫;引起疟疾每隔三天发作一次的三日疟原虫;引起疟疾周期不规则的恶性疟原虫。

丝虫(filaria)是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

成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

雌虫为卵胎生,产出带鞘或不带鞘的微丝蚴。

大多数微丝蚴出现于血液中,少数出现于皮内或皮下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五大寄生虫病
1 / 1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及哺乳动物静脉血管内所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血吸虫也称裂体吸虫,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主要
有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埃及血吸虫三种;患者粪便中的活卵为主要传染源,通过皮肤、黏膜与疫水接触感染;血吸虫发育阶段中的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均可对宿主引起不同的损害和复杂的免疫病理反应,虫卵沉积在宿主肝脏及结肠等组织中引起肉芽肿和纤维化是其主要病变特征。

疟疾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肝细胞和红细胞所致的寄生虫病。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主要有四种: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
我国流行的病原体主要是
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疾,临床以周期性寒战、发热、头痛、出汗和贫血、脾肿大为特征,夏秋季节流行。

利什曼病
利什曼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人兽共
患寄生虫病,主要经白蛉叮咬传播。

我国流行的主要杜氏利什曼原虫,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种形态,前鞭毛体寄生于白蛉体内,无鞭毛体寄生在人的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

临床上以长期不规则发热、肝脾肿大、消瘦、贫血、白细胞减少及血浆球蛋白增高为特征,引起皮肤或内脏器官的严重损害或坏死。

患者皮肤上常有色素沉着,又称黑热病(kala —azar).
丝虫病
丝虫病是由丝虫寄生于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心血管等部位所致的寄生虫病,蚊为其传播媒介.我国有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两种流行。

丝虫因虫体细长如丝而得名,幼虫在蚊子
体内、成虫在人体内发育。

雌虫产出微丝蚴,当蚊子叮吸人血时便把微丝蚴吸入体内发育为感染性幼虫,于蚊子再叮人时侵入人体淋巴管,逐渐移行到淋巴结发育为成虫。

丝虫病临床急性期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发热,慢性期表现为淋巴水肿和象皮肿。

钩虫病
钩虫病是由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或
美洲钩口线虫寄生于小肠内所引起的疾病。

当人体接触钩虫的传染期幼虫(丝状蚴)时,幼虫即钻入皮肤而引起感染。

临床上以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重者可致发育障碍及心功能不全.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
各种疟原虫红细胞内期比较 间日疟原虫临床表现脾肿大
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左)和无鞭毛体(右)
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
下肢象皮肿 班氏微丝蚴和马来微丝蚴 咬附于小肠壁上的钩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