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复习提纲哲学

合集下载

高三哲学复习提纲

高三哲学复习提纲

《生活与哲学》哲理归纳一、辩证唯物主义第一部分:辩证的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一、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哲理(1)世界观即原理内容:物质确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气,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哲理⑴世界观即原理内容:①人能够能动地相识世界。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整和限制作用。

⑵方法论:要求我们确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气,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三、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哲理(1)世界观即原理内容: a,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定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普遍的,它既不能被创建,也不能被歼灭;b,人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能动地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方法论: a,要求我们必需遵循规律,依据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反规律。

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相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总之,要把敬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次部分:辩证唯物主义的相识论(实践、相识、真理)一、实践与相识的辩证关系的哲理⑴世界观即原理内容:①实践是相识的基础(实践确定相识):实践是相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相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相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相识的目的和归宿。

②相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相识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的相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⑵方法论:要主动参加实践获得正确相识,同时用正确的相识推动实践的发展。

二、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的哲理⑴世界观即原理内容:相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相识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哲学与人生复习提纲

哲学与人生复习提纲

哲学与人生复习提纲哲学与人生复习提纲冃U 言1、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02、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

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1、物质: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抽象。

2、世界的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物质性。

首先,自然界是物质的。

其次,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第三,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3、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4、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1)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2)人生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

(3)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际。

5、可能:可能是指包含在事物中、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6现实:是指实际存在着的事物。

7、可能与现实的关系:可能与现实具有质的区别。

一方面,可能与现实是对立的;另一方面,可能与现实是统一的。

8、人生发展:人生发展是一个可能与现实相互转化,即在现实中不断产生出可能,可能又不断变为现实的永无止境的过程。

客观实际的多样性为个人的人生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9、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要做到:首先,要学会选择。

其次,要善于选择。

第三,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不能与不为的关系。

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1、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运动是绝对的。

3、为什么人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最高产物?首先,人是自然界发展的最高产物。

其次,人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最后,人的意识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4、规律的概念: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020届(人教版必修四)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重难点知识速记

2020届(人教版必修四)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重难点知识速记

《生活与哲学》重难点知识速记1. 理解“哲学”的概念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注意:“哲学就是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2. 把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内容包括: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3.正确理解唯物主义①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②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③划分基本形态的依据:对物质的理解不同。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上的物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4.正确理解唯心主义①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觉得物质。

②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③划分基本形态的依据:对意识的理解不同。

主观唯心主义把意识理解为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把意识理解为客观精神。

5.全面理解哲学的作用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看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②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其次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020高考复习哲学4必背

2020高考复习哲学4必背

哲学必背一、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1、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A、意识能动性特点:⑴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⑵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B、意识能动性的表现: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⑵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推动物质世界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物质世界的发展,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唯物辩证法(总特征是联系观和发展观;实质与核心是矛盾观)1、联系观(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是客观的。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是多样的、有条件的,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高三政治复习提纲哲学

高三政治复习提纲哲学

高三政治复习提纲哲学高三政治复习提纲哲学(一)唯物论(5个)★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辨证唯物论)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辨证唯物论)1、〖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辨证唯物论)(1)〖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辨证唯物论)1、〖原理内容〗: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2、〖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五、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辨证唯物论)(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2020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哲学)

2020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哲学)

2020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哲学)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学考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1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的一般的普遍的规律。

联系: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1哲学的基本问题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问题作出肯定的回答是可知论,否定的回答是不可知论。

2.2哲学的基本派别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即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和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3.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哲学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哲学反作用于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

3.2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原因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3.3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它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套复习提纲(完整版)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套复习提纲(完整版)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套复习提纲(完整版)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新人教必修4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新人教必修4

2019-2020 年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纲要新人教必修 4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见解和根本看法哲学:哲学家依照必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想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系统。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表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离开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离开方法论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

3、哲学与详细科学的关系(1)差别: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想的各样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反省的一门学识。

详细科学揭露的是自然、社会和思想某一详细领域的规律和神秘,哲学则对个其余规律和特征进行新的归纳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广泛的规律。

(2)联系:①哲学是对详细科学的归纳和总结。

详细科学是哲学的基础,详细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详细科学供给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双方面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想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两个方面:一是思想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想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想可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5、唯物主义的基本看法:唯物主义以为,物质是根源,先有物质后存心识,物质决定意识。

6、唯物主义的基本看法:唯物主义以为,意识是根源,物质依靠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7、区分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独一标准思想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一样回答是区分标准。

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根源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变定律、生物进化论理论根源:德国古典哲学,主假如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就毛泽东思想:精华是脚踏实地,活的灵魂是脚踏实地、民众路线、独立自主。

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哲学核心知识精选梳理提纲(精华版)

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哲学核心知识精选梳理提纲(精华版)

范文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哲学核心知识精选梳理提1/ 10纲(精华版)1 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哲学核心知识精选梳理提纲(精华版)是什么为什么哲学① 从本义上看,哲学是指爱智慧和追求智慧② 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③ 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④ 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⑤ 从与生活的关系看:是美好生活的向导,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从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地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⑤(期中卷26题)时政意义: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哲学的思想库作用,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利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①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它是一切哲3/ 102 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一切哲学的始终。

③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区别联系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 主体不同:世界观自发形成,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

哲学常识总复习提纲

哲学常识总复习提纲
3、 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的必要性:
(1) 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2) 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3) 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4、 反对主观主义
(1) 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出发点是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
(2) 经验主义:出发点是狭隘的局部的经验。
(2)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离开了人脑这一高度发达、高度完善的物质,意识就不会产生。
(3) 从意识的内容和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3、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而且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哲学常识总复习提纲
唯物论
一、 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是什么?
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一是认识世界,一是改造世界。
二、 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
1、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2、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1)“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指明了物质的客观性。
(2)“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指明了物质的可知性。
(3)“客观实在”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东西,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4)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基本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
2、 意识的含义:
(1)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实践发展的产物,因而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哲学部分常识复习提纲

哲学部分常识复习提纲

一、唯物论部分(主要原理、观点)1、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们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做到按规律办事。

3、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1)辨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原理:一方面,客观规律性始终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辩证法部分(一)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可变性、多样性)1、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事物的联系还具有客观性。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

2、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唯物辩证法认为,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中,整体或系统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所以在一切活动中,要求我们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出发,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 .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整体和部分存在着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关系,所以要达到整体的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结果,就必须在强调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十分重视搞好局部,以便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2020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

2020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

2020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高三的学生在备战高考的过中,需要复习大量的政治知识,你知道哲学的知识点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0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2020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一、辩证)唯物论1、物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的主观能动性①意识能能动的认识世界,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这要求我们有目的、有计划的去认识世界,透过现象看本质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物质世界的发展。

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③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这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作用,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④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规律①规律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这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②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求索真理的历程)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这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②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发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则会把实践引入歧途。

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认识。

2、真理的特点①真理是客观的,具有唯一性。

这要求我们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实践中检验认识。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镇里都有自己的条件和适用范围,这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③真理是具体的,这要求我们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3、认识的特点①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几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向前无限发展③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在实践中超越自身,向前发展。

必修四哲学生活复习提纲

必修四哲学生活复习提纲

必修4哲学考点归纳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运动、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辩证否定)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人生价值、贡献付出)价值观(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价值实现)总论(1、2、3课)1.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人们在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论(3)二者的辩证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联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强调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系统化、理论化。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相互区别:(1)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2)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共同的、普遍的性质和规律相互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个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关系问题。

(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5.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两大阵营)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基本形态:唯物主义分为三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哲);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分为两种,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P1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高三政治哲学常识复习提纲

高三政治哲学常识复习提纲

高三政治哲学常识复习提纲高中政治复习提纲哲学常识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一节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2.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3.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指示的概括和总结。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

5.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物质的;世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物质的;意识也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和反映。

6.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7.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2)人类有意识的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虽然体现了人的本质能力,但人们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有益成果,都是首先肯定自然的客观存在观并服从自然的属性与规律的结果。

(3)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8.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方式是客观的;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客观的。

9.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支配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10.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做物质,指明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第二节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1.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技能;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本质)(无论正确与否,无论具体与否,无论发生的时间如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概述)一、哲学是什么(一)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离不开生活)(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指导生活)(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2)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二)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它们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四)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原因: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或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1)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五)哲学的作用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三、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优点: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缺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优点: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缺点: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缺乏辩证法思想,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四、唯心主义及其形态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于意识。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例如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例如: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朱熹)五、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三大工人运动)(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哲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唯物论)一、哲学的物质概念1.整个世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人类社会的产生(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存在和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构成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③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自然界物质性(客观性)原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这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①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观点(慧能“仁者心动”)。

②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观点(刻舟求剑)。

三、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静止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2)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①一是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②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四、规律1.规律的含义: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特征: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如何做到按规律办事)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③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五、意识的本质:从起源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生理基础来看,意识是人脑的特有的机能。

从内容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六、意识的能动作用(微观考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七、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物质的决定作用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能动的反作用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这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八、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原因:①哲学依据:物质决定意识,规律的客观性。

②重要性: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要尊重物质运动的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革命热情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认识论)1.实践(1)概念: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只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

)(2)特点:①客观物质性;(实践的主体、对象和手段都是客观的。

实践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和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也具有客观性。

)(实践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界中原本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

)(离开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事件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2.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途径有两个: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来源只有一个:实践)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微观考点:①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认识器官;③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提高判断和推理能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处于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能够把主观认识与实践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社会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真理(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原理: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要求我们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求我们随着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和发展真理,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正确对待犯错误。

5.认识的过程(1)认识的反复性原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原因: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②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③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其本质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2)认识的无限性原理: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原因:①认识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②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③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