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高中语文课堂作业教案课后拓展学案课时练习与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字词梳理

1.正音

舞榭.歌台()寻常巷陌.()

封狼居胥.()

答案:榭xiè,陌mò,胥xū。

2.辨音

寻常巷.陌()巷.道()

答案:xiànɡ,hànɡ。

3.辨形

亭()(xiè)凋()(xiè)

输()(yínɡ)()弱(léi)()政(yínɡ)答案:榭,谢;赢,羸,嬴。

词语积累

1.词语释义

风流:流风余韵。

金戈铁马:比喻战争和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的雄壮威武。

封:古代帝王筑坛祭天。

赢得:落得。

北顾:向北回望。顾,回头看。

烽火:本指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这里喻指战火。

路:宋代的行政域名。

可堪:不堪。

2.词义辨析

衰退衰萎

衰退:指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出现衰落。

衰萎:衰败和萎缩,程度较重。

自咎自疚

自咎:自己责备自己。

自疚:对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不安。

捉摸琢磨

捉摸: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句)。

琢磨:思考,考虑。

资料园地

1.走近作者

词中之龙——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出生在金人统治下的山东历城一个官僚家庭,北方人民的悲惨生活和爱国精神给他以深刻的教育。从年轻时候起他就积极参加抗金活动,而且组建了“义军”,立志恢复中原,坚决主张抗金。南渡后他曾经向南宋王朝进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提出自己的抗金建议,陈述收复大计,但都没有被采纳,而且他还多次被贬官。42岁后落职闲居长达20多年。辛弃疾一生壮志难酬,最后在大喊“杀贼”声中与世长辞。辛弃疾的词现存600多首,题材广泛,意境深远,手法多样,善于用典。他横刀跃马登上词坛,拓展出了一类虎啸生风、气势豪迈的英雄形象。辛词

内容多与战争和军事相关,相应的使词的意象群也出现了一个大转折:刀、枪、剑、弓、钩、箭、铁马、将军、骑兵等屡屡出现,构成了词史上罕见的军事景观,使词中女性的柔婉美让位于血性男儿的力度美和崇高美。他把爱国抱负和满腔忧愤倾注到词作中,形成雄奇豪壮、苍凉沉郁的风格,因而被后人称为“金戈铁马的词豪”。

2.探寻背景

此词是辛弃疾登临镇江北固亭时所作。当时韩侂胄把持朝廷权力,企图用北伐中原来提高自己的声誉,于是起用闲居八年的抗金派代表人物辛弃疾。先任命其为绍兴知府、浙东安抚使,次年调任镇江知府。镇江古名京口,素来是军事重镇,处于抗金前线。韩侂胄抗金的主张符合辛弃疾雪耻复国的一贯志愿。但是,他认为伐金一定要充分准备,不能草率从事,否则会重蹈覆辙,使北伐陷于失败。在任时,他制军服,派遣间谍,搜集情报,招壮丁并进行训练,为伐金准备条件。可是韩侂胄一伙,政治腐败,奢糜淫乐。辛弃疾对于这种政治局面忧心忡忡,在登临北固亭时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杰作。

3.辛弃疾词名句集录

(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菩萨蛮》)

(2)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

(4)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

(5)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鹧鸪天》)

(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

(7)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

(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

(9)壮岁旌旗拥万夫,锦〖XC字6.TIF;%130%130,JZ〗突骑渡江初。(《鹧鸪天》)(10)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

(11)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

(12)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踏莎行》)

(1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乡子》)

(14)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南乡子》)

合作探究

1.辛弃疾词的创作方法,有一点和他以前的词人有明显的不同,就是多用典故。有人因此说他的词缺点是好“掉书袋”。有人认为“用事多”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的毛病,对这种说法,你怎么认为?

探究:这是不准确的批评。我们应该作具体的分析,辛弃疾原有许多词是不过度贪用典故的,但这首词却并不是如此。本词虽然用典较多,但都关合时事,用得十分贴切,艺术感染力很强。它所用的故事,除了廉颇一事以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眼前风光,是“京口怀古”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和一般辞章家用典故不同。况且他用这些故事,都和这词的思想感情紧密相联,就艺术手法论,环绕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使用许多史事,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宋词里是不多见的,这正是这首词的长处。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主旨表现在结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上。根据上下片内容谈谈此句的具体含义。

探究:上片通过追慕古代英雄,感慨昏聩不振的南宋现状;下片则是从嘲讽古人着笔,汲取历史的借鉴。南宋的不抵抗主义,带来令人目不忍睹的现实,投降派没有丝毫的敌情观

念,更无收复国土的雄才大略,谁可改变这令人痛心的现状呢?词人想起了历史上曾与自己处境相似的廉颇来。廉颇当着赵王派来的人一顿吃了一斗米,十斤肉,披甲上马,以显示自己尚能领兵作战。辛弃疾以廉颇自喻,表达了希望被朝廷任用,继续为国杀敌立功的悲壮苍凉心情。这几句意思是:我虽然老了,还有廉颇一样的雄志,可是有谁来关心我、重用我呢?特别是“凭谁问”三字,含有无限悲辛,反映了作者报国无门的悲哀。《词诘》评此词曰:“发端便欲涕落,后段一奔注,笔不得遏。廉颇自拟,慷慨壮声,如闻其声。”

3.《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怀古词,试比较这两首词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探究:共同点:一是格局基本相似,都是即景抒情,由景、事生议;二是议论有一定的深度,与现实有一定的联系。

这两首词表现手法的不同点:一是结构上有微小的变化。《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中,用“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和“一时多少豪杰”,从景中逐层托出人物,为下片的议论作好铺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前片写景中就含有议论,后面议论中也有写景的地方。二是议论涉及的问题不同,深度不同。苏轼词作纵横决荡,议论能上升到形而上的层面上来,思索宇宙人生的意义。辛弃疾词作扣紧现实,借咏史谈自己的战略见解,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三是苏词多铺叙,显得显豁;辛词用事多,层层转折,显得隐晦。

文苑小憩

【美文欣赏】

夜读稼轩

豪气、悲歌、剑影、刀光;细语、思念、忧伤、怀想。深远的意蕴,五彩的华章,在我心中汇聚成宋词的形象。

偏爱宋词,由于温婉的宋代词坛里被辛弃疾注入了忠诚的力量。他将自己的豪气,化为满腹愁肠,将宋词吟咏成人间的绝响。

文武双全的稼轩,空怀一身抱负,却只能听任年华虚度,将无尽的才华浸泡在杯中,独自啜饮;把缕缕忠魂,化为无尽的哀伤,和着英雄的鲜血流淌。醉酒吟风中,漫不经心就将宋词推向了文学的高峰,让后人无限景仰。

无眠的夜,我以稼轩的壮词下酒,品出了无数的豪放,其中还有丝丝缕缕挥之不去的无奈和忧伤。

今宵梦醒无酒,我用一个文人真诚的灵魂,与你沟通和你交流。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却将梦想失落在远方,纵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也听不见朝廷呼唤的轻微声响,只能唤取红巾翠袖,揾一把英雄泪。稼秆,在你迷离的泪光中,我读出了忧愁风雨,也读懂了人世的变幻、沧桑。

空负了一身惊人艺业,却没有将军百战声名裂,委靡的南宋朝廷,因其短浅的目光,失去了一位出色的将领,但却让文学史上从此拥有一座丰碑。如果宋代词坛失去了你,就要丧失多少雄壮!

还在怀念七八个星天外,刹那间风云突变,弓如霹雳弦惊。此时你一定想拔出手中的剑,但你只能无奈地端起杯中的酒,此刻,认为“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的你,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山河依旧秀美,只是已沦落敌手的大好河山,似一片乌云,遮挡了词人遥望祖国的视线。有经天纬地之才,却一次次失去为国建功的机会,因为你的正直,因为你的武艺,因为你的华彩,完美得让人生嫉。但文坛一定会为你的到来而喝彩,多年以后,人们会遗忘很多将军的名字,但更多的人记住了你——一个词人的无限风光。

西风猎猎。江水苍苍。

今夜以酒为伴,醉读你的文采。欣赏你“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沙场秋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