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我们不乱扔》名师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
板书设计
我们不乱扔 《中小学生守则》提倡我们保持公共卫生
二次备课
道德与法治教育应关注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用活动的真实进程不断丰富和推进课堂教学的进行,以丰富的活动赋德育以情境、情感,让学生去实践、去体验,使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涌动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所以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生活小事中学习,贴近了学生的生活。
教学反思:
情境可以传递情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课堂情节,适当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也只有精心创设情景,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激学法、补学法学习方法:合作交流、实践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
教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件
教 学 流 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学的这首小诗《家》吗?(大屏幕出示课文《家》)学生:记得教师:谁来读一读 学生泛读小诗之后请同学们齐读。教师:同学们你们真棒,这首小诗写的真好,你们想做一名小诗人吗?课件出示:我们坐在教室里,()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市实验小学的学生,()就是我们的家;通榆县是我们长大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下面大家就跟随老师一起去看看我们美丽的实验小学吧!屏幕出示照片学生说出这是我们实验的哪些地方,请同学们说一说,在这样的美丽的校园里你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幅图片,大屏幕出示干净整洁的教室和垃圾遍地的教室,请同学们对比,你更喜欢哪一幅,干净整洁的环境给你什么样的情绪?结合38页图片,请你把喜欢的踢偏打上对号,引导学生说出:干净整洁的环境人人爱,脏乱的环境使人不愉快师生共同说出我们生活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去保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不乱扔》出示课题(学生书空课题) 二、学习新课:1、不只为了干净⑴小调查①提问:你会把垃圾放在哪?(垃圾也有自己的家)②思考:如果垃圾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出示:乱扔垃圾造成垃圾成堆的现场,教师出示触目惊心的调查数字。 ⑵导行,当我们产生垃圾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出示39页情境图片让学生分析你要怎么做才是正确的。三、总结每个人坚持做环保小卫士我们的生活环境会变得更加美好,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要靠大家来维护,我们要把自己的垃圾带走,因为这是文明的做法,也是我们的一份责任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把自己制造的垃圾带走是一种文明行为,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保护环境应该从我做起,那么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二、新课小活动:1、制定环保行为规范小探究:为了保护和美化我们的家园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①小组探究: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请学生汇报②介绍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纸杯、塑料袋等的危害,引导学生理解美化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2、废旧物品再利用[1]变废为宝活动图片欣赏。[2]出示老师做的变废为宝的小制作请同学们说一说,用了什么材料?怎么做的?你有没有更好的创意[3]看了这么多变废为宝的小创意,谈谈你有什么想法?三、反馈检测教师总结:从今天起,让我们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在学校里看到不合理的乱扔垃圾的现象我们要勇于向他们提出意见,在家里也要做父母身边的小小环保监督员,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美化我们的家园做一份贡献吧小作业:做一朵文明花把你做到的涂上颜色,让文明开花

10.我们不乱扔-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10.我们不乱扔-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10.我们不乱扔-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本节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第十课,主要教授学生们不要随意乱扔垃圾,爱护环境保持卫生。

本教案将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危害;2.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3.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们的环保意识;2.提高学生们的责任感;3.培养学生们的分类意识和分类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们的爱护环境的意识;2.激发学生们保护环境的信心。

教学重点1.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2.培养学生们的分类意识。

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2.培养学生们的分类能力。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互动式教学法;3.讨论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导入1.引入故事情节,激发学生们的情感体验。

学习内容知识点讲解1.“我们不乱扔”的意义;2.讲解不同垃圾的分类方法。

情境模拟1.分角色进行模拟,学习分类方法;2.环保法规、罚款等相关知识进行模拟。

互动探究1.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进行讨论;2.进行游戏,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总结1.总结课程内容;2.引导学生们积极落实环保意识。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多样性,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垃圾分类方法。

通过故事情节、情境模拟、互动探究等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并加深学生对保护环境的理解。

此外,通过互动探究,让学生们得到积极的参与体验。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该教材为小学二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第10课,主要针对学生身边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学会对身边物品的正确使用和处理,保护环境及人类健康。

课本主要内容有:1.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知识介绍;2.对丢垃圾影响的阐述;3.通过图表分析和小故事引入,引导学生认识对垃圾的处理方法;4.引导学生掌握小红旗的使用规范;5.对环保的意义进行解释。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垃圾分类及回收的知识;•学生能够明确乱扔垃圾对环境和人的伤害。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根据生活场景选择垃圾分类;•学生能够运用小红旗的使用规范。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将垃圾分类与保护环境、健康联系起来,形成环保意识;•学生能够讲述不乱扔垃圾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垃圾分类及回收的知识;2.学生能够根据生活场景选择垃圾分类;3.学生能够运用小红旗的使用规范。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小红旗;2.如何通过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垃圾分类的正确方式。

四、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环节(15min)1.引入问题:大家在家里、学校、公园中看到过哪些垃圾?2.提问引导:有哪些垃圾我们可以回收利用?为什么需要回收利用?3.引入话题:本课将教大家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就是——我们不乱扔。

2. 过程安排(30min)第1步:环境保护小故事(5min)1.背景介绍:小故事——《环境变了》;2.引导问题:环境变化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问题?我们能够做什么来保护环境?3.提问交流:引导学生回忆小故事,共同讨论这个问题。

第2步:垃圾分类的知识介绍(10min)1.引入图示教学:通过图示引导学生认识垃圾分类和回收,并针对图示学生进行提问互动,梳理分类和回收的知识;2.教学解读:通过图示介绍垃圾分类的知识,并引导学生品味分类对于我们环境的意义。

第3步:小红旗的使用(5min)1.激发兴趣:通过图片与视频的方式展示小红旗的使用规范;2.引导演示:让同学们进行实物演示,彼此进行交流和磨合;3.提高建议:针对小红旗的使用进行投票,并收集同学们的意见。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张校园环境优美和一张垃圾满地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更喜欢哪一张图片?为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来维护。
2.教师接着提问:那么,为什么我们的校园会变得脏乱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们不乱扔》这节课,探讨如何保持环境的整洁。”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理解乱扔垃圾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垃圾分类知识,了解不同种类垃圾的分类方法。
3.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
4.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参与环保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c.你还知道哪些环保小知识或做法?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看法。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给予评价。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一系列垃圾分类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4.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如校园捡拾垃圾、制作环保标语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环保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行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倡导绿色生活,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不乱扔垃圾的具体做法,如:在校园内、家庭中、公共场所等地如何做到不乱扔垃圾。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垃圾分类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能正确分类垃圾。

•增强垃圾分类的意识,明确自己对环境保护的责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约束的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形成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垃圾分类的概念和意义。

•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

•学生如何正确分类垃圾,提高学生的生活习惯和环保意识。

2.教学难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环保意识不同。

•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分类垃圾、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1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城市中的垃圾问题,引发学生注意。

•与学生交流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了解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理解。

2.理论授课环节(20分钟)•讲解垃圾分类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

•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并进行示范操作。

•利用教学幻灯片展示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

3.互动探究环节(35分钟)•分组进行教学活动,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感受垃圾分类的实施。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垃圾分类的好处,增强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理解。

4.延伸拓展环节(10分钟)•通过阳台绿植、水壶、分别手机充电器等实际例子,帮助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和节约用水的紧密联系。

•引导学生思考环保习惯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四、教学策略1.感性认识策略•通过多种视觉、听觉、触觉等方式,呈现垃圾分类的方法和好处。

•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感受垃圾分类的实际效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2.启发式教学策略•在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环保意识。

•利用互动探究环节,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创造性思维。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不乱扔》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不乱扔》优质教学设计

10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懂得公共环境卫生需要共同维护,知道爱护公共环境卫生是文明的表现。

但是孩子自控力不足,在教室、校园等监督力度较强的公共场所,能自觉爱护并遵守,但在其他公共场所,就会随意一些。

因此,教学中需加强保持公共环境卫生的意识,帮助他们解决维护公共环境卫生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重点是促使他们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

针对以上学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不同公共环境带来的不同感受,知道应该保护公共环境卫生。

2.理解保持公共环境的干净整洁,不乱扔垃圾既是一种文明习惯,也是公民的责任。

3.初步了解垃圾分类,具有垃圾分类的意识。

【评价设计】1.通过引入身边的脏乱环境和干净环境的对比,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谈话法了解教学目标1的达成情况。

2.设计情境体验活动“不只是为了干净”,通过完成“出游准备”学习任务单、讲述绘本故事,情境表演、行为辨析等方式检测目标2的达成情况。

3.设计了“垃圾分类我能行”的卡片实践活动检测目标3的达成情况,拓展了“垃圾回家要文明,保护环境我行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明理导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不乱扔垃圾、保护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初步了解垃圾分类。

【教学方法】课前:自学法、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社会实践等。

课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情境渲染、讨论研究、交流汇报、媒体教学、以情激情、故事明理等【课前准备】学生准备:课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同伴之间的环保行为,调查垃圾扔地上的原因,填写“身边的好地方”调查表带到课堂。

教师准备:微视频、动画片、PPT课件、垃圾桶、卡片垃圾、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活动一:别把垃圾随便丢1.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

瞧他来了——【播放王勇录音】谁想和王勇打个招呼?他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礼物。

我们一起去瞧瞧。

2.播放动画片《乱扔垃圾的小斑马》3.师生交流:看完动画片,你想对小斑马说什么?你身边有没有乱扔垃圾的小伙伴?你还想对伙伴说什么?看看自己周围,有小纸片吗?小结:我们都要不乱扔。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我们不乱扔》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我们不乱扔》部编版
在教学方法上,我也在不断地尝试和调整。例如,通过引入生活案例,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不乱扔垃圾的重要性。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最后,关于课堂氛围的营造,我觉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不乱扔垃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难点解析:针对垃圾分类的各个类别进行详细讲解,并通过小组合作、互动问答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
(3)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习惯;
难点解析:通过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家校合作等多方面,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养成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教学难点与重点进行充分讲解和引导,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透彻,将知识内化为自身行为。同时,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公共场所环解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让学生明白保持环境整洁的必要性。
(2)掌握垃圾分类和投放的正确方法;
举例:详细讲解垃圾分类的标准,如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如何正确投放。
二、核心素养目标
《我们不乱扔》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为:1.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个人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形成爱护环境的责任感;2.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学会遵守公共卫生规范,自觉维护公共秩序;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解决不乱扔垃圾的方法;4.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垃圾分类和投放融入日常生活,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化为自身行为,促进其全面发展。

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五四制)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五四制)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课题:我们不乱扔课时:1课时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在公共场所保持环境整洁的重要性,认识乱扔垃圾的危害。

学会正确处理垃圾,养成不随地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在公共场所正确处理垃圾。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爱护公共环境的责任感,培养公共场所讲文明、讲卫生的道德品质。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形成绿色生活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在公共场所保持环境卫生的必要性,掌握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

难点:帮助学生树立“不乱扔垃圾”的自觉意识,内化为自身行为规范。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乱扔垃圾的图片、视频)。

2. 准备垃圾分类箱与模拟垃圾(图片或实物)。

3. 环保小故事或相关公益广告片段。

(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展示一组图片或播放短视频,内容为乱扔垃圾后产生的各种不良现象,如街道上的垃圾、河流被污染等。

教师提问:“你们看到这些图片或视频,有什么感受?这些垃圾会对我们生活造成什么影响?”预设学生回答:“看起来很脏。

”“影响环境。

”“会有细菌,可能会生病。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强调乱扔垃圾带来的视觉污染和卫生问题。

接着引入今天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做一个文明的人,在公共场所不乱扔垃圾,保护我们的环境。

”2. 设置问题,激发思考教师继续提问:“那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这些垃圾呢?难道只能扔掉吗?”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二)、新授环节(15分钟)1. 环节一:讨论乱扔垃圾的危害(8分钟)1) 乱扔垃圾的现象: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现实生活中的乱扔垃圾的现象,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

提问:“你们平时在公园、学校、马路上有没有见到过垃圾被随意丢在地上?这些垃圾都是怎么处理的?你觉得这些行为对环境有什么影响?”预设学生回答:“有人随手丢垃圾。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掌握“我们不乱扔”的基本内涵。

b. 识记相关语言知识,如“环境污染”、“环保”等。

c. 能够自觉地遵守环保的基本规则。

2. 能力目标:a. 能够通过图片或物品感知乱扔的现象,自然生成保护环境的情感。

b. 能够在团队中合作,探讨有关环保的问题,提出个人观点。

c. 能够写作短文或画图表达对环保的理解和保护环境的方法。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情感体验。

b.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c. 帮助学生树立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三、教学重难点:1. 学生能够建立环保意识的形成和加强;2. 学生能够合作探讨环保主题;3. 学生能够书写短文或绘画,表达对环保的理解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Step1:导入新课1. 通过照片或物品感知乱扔的现象,自然生成保护环境的情感。

2. 以问答、谈论等方式引出课程主题。

Step2:学习重点环节1. 阅读课文《我们不乱扔》,关注语言表达,组织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加深理解。

2. 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探讨环保主题,提出个人观点。

Step3:拓展延伸1. 学生能够书写有关短文、画有关图片等绘画的形式表达对环保的理解和方法。

2. 学生能够用视频、图片、音乐等形式学习环保知识。

3. 学生观看环卫工人如何保护环境。

Step4:作业布置请学生书写有关短信、绘画等形式表达对环保的理解和方法。

五、教学评价:1. 通过任务的设计,检验学生是否通过学习和讨论了解了有关环保知识;2. 检查学生是否培养对环保和爱好环境的情感和责任感。

六、教学策略:采用讨论、互动、情感体验、观摩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作业中自主学习和实践,培养其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责任感。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我们不乱抛掷》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我们不乱抛掷》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们不乱抛掷》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乱抛掷的危害性。

- 培养学生保持环境卫生的良好惯。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保持环境卫生的良好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教学准备- 教案框架- 《我们不乱抛掷》教材- PPT幻灯片- 小黑板或白板、粉笔或马克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呈现一幅乱丢垃圾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

2. 提问:你们在学校或者家里有没有见过这种场景?这样做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步骤二:研究课文1. 呈现《我们不乱抛掷》教材内容,播放PPT。

2. 引导学生一起读课文,并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步骤三:探究1. 分组讨论: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为什么我们不应该乱抛掷垃圾,并列出相关理由。

2. 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并课堂上进行小组间互动。

步骤四:总结归纳1. 教师总结学生们的讨论成果,并呈现关键词和主要观点。

2. 根据学生们的讨论内容,与学生共同总结出我们不乱抛掷垃圾的原因和重要性。

步骤五: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身边关于环境保护的故事或感受。

2. 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

步骤六:作业布置1. 给学生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持环境卫生的短文。

2. 提醒学生在家里或学校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呈现实际场景、引导讨论和个人分享,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乱抛掷垃圾的危害,并培养了他们保持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良好习惯。

同时,通过学生的互动与讨论,有效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他们今后的行为提供了指导。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们不乱扔》优秀教学案例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们不乱扔》优秀教学案例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们不乱扔》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公德心尤为重要。本案例以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们不乱扔》为主题,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行为习惯,旨在引导他们认识到乱扔垃圾的危害,养成爱护环境、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良好习惯。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互动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将道德行为融入日常生活。教学内容与学科紧密关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道德素养,充分体现了教育的人性化和实用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认识到遵守公共卫生规定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价值观,使他们自觉为维护公共卫生和环境做出贡献。
4.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一)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本案例通过生动的故事、形象的图片和真实的案例,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这种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激发了他们对环保问题的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二)问题导向,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环保问题。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道德与法治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准则。
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旨在让二年级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提高道德素养。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爱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奠定基础。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二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我们不乱扔》教案

二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我们不乱扔》教案

二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我们不乱扔》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的危害,树立保持环境整洁的意识。

2.引导学生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学会正确处理垃圾。

3.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共同为创造美丽的生活环境努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乱扔垃圾的危害,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

学会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不乱扔垃圾,并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三、教学方法故事讲述法、图片展示法、视频播放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活动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美丽的自然风景视频,然后展示一些被垃圾污染的环境图片。

提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哪一种环境呢?为什么会出现垃圾污染的情况呢?”引出课题。

2.乱扔垃圾的危害讲述一个关于乱扔垃圾导致环境恶化的故事,如《垃圾王国的烦恼》。

组织学生讨论:乱扔垃圾会带来哪些危害呢?引导学生从污染环境、危害健康、影响美观等方面进行思考。

展示一些具体的案例和数据,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乱扔垃圾的严重性。

3.我们应该怎么做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做到不乱扔垃圾呢?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归纳一些方法,如随身携带垃圾袋、将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垃圾分类等。

播放一些关于环保行动的视频,如小朋友们在公园里捡垃圾、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等,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

4.正确处理垃圾介绍垃圾分类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垃圾应该如何分类投放。

开展垃圾分类小游戏,让学生将不同的垃圾卡片分类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里,巩固垃圾分类的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垃圾分类,我们还可以怎样正确处理垃圾呢?如减少垃圾产生、回收利用等。

5.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小卫士”活动,一起到校园或社区里捡垃圾,清理环境。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环保行动的意义,同时也增强他们的环保责任感。

6.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不乱扔垃圾的重要性和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宣传环保知识,一起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二班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第10课《我们不乱扔》第一课时第2课时前段时间,媒体上有个公共卫生的争议大事,现在老师也想请你谈谈你的感受,说说你们自己的看法吧。

(课件呈现图片。

)先让同学观看画面的内容,提问:你发觉了什么不文明的行为吗?老师简介图片:一女子在地铁站带着小孩随地大小便。

同学分组争辩。

老师提示:你觉得这个女子的行为合适还是不合适?你能帮她想出什么方法?然后让每个小组都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和老师做出评判。

(可能会消灭正反两方的不同看法。

假如有的小组说,孩子尿急可以理解。

老师作出总结引导:到底是公共场所,莫非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吗?)同学小组争辩后,发言:地铁站都有厕所,可以下去上完厕所,再上车来。

用塑料袋应急。

用空瓶子应急。

下车或车上找个垃圾桶应急。

的卫生,疼惜公共卫生环境。

向同学介绍活动流程及规章,观看几个图片情境,辨别哪个是文明的行为,哪个不是应当做的,为什么?推断正确的小组获得“卫生之星”嘉奖。

评价内容评价等级正确推断行为的对错说出理由或演出来引导同学针对不文明的三张图片进行争辩。

先让小组争辩随地吐痰有哪些危害,让几个代表说一说。

课件播放视频:兔小贝请勿随地吐痰课件打出卫生小贴士:吐出的痰中,含有很多细菌,假如随地吐痰,地上会很脏,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会变多,很多传播多种病菌,我们平常要留意讲究卫生。

再争辩我们有痰时,怎么办呢?小组争辩,同学自由回答。

播放猫小帅视频:有痰吐在哪里儿歌:小病菌四处窜乱吐痰易传染要吐痰纸包严讲卫生好习惯你平常观察过四周或家里人有吸烟的吗?同学自由举手回答。

你知道吸烟有哪些危害吗?老师呈现图片说明:假如你的家人或四周的人有吸烟的,你怎么做?同学自由回答。

针对口香糖,老师问:图上的人随地吐口香糖,有什么危害?同学回答。

你有什么好方法吗?同学自由回答:扔到垃圾桶里。

老师:假如旁边没有垃圾桶呢?同学自由发言:可以先用纸巾包起来。

老师总结确定:同学们想到的方法真不错。

10 我们不乱扔 ( 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0 我们不乱扔 ( 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0 我们不乱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保护环境的意义;
2.能够正确识别垃圾的分类;
3.培养良好的环境卫生意识,做到不乱扔垃圾。

二、教学内容
1.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
2.垃圾的分类和投放;
3.垃圾桶和其使用。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保护环境的意义,培养良好的环境卫生意识;
2.能够正确识别垃圾的分类并进行垃圾投放;
3.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垃圾桶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教师与学生互动,问学生们平时可能产生哪些垃圾,让学生列出来,并讲述灵魂拷问:“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是什么?”
2. 课堂讲解
1.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投放方式,如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等;
2.要求学生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3.教授垃圾桶的使用,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模拟投放垃圾。

3. 案例分析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垃圾乱扔带来的环境危害,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4. 小结
复习当天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五、教学效果评价
1.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垃圾,正确进行分类和投放;
2.逐步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意识,不乱扔垃圾;
3.能够正确使用垃圾桶,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六、板书设计
1.垃圾分类和投放方式:
•有害垃圾
•可回收物
•厨余垃圾
2.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
七、教学延伸
1.计划组织学生参观环保博物馆,了解环保知识;
2.通过广播、电视等形式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
3.前往志愿服务机构,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10 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10 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播放一段乱扔垃圾的视频
师: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很不好,环境变得很脏。
师:没错,乱扔垃圾会让我们的环境变得脏乱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 我们不乱扔》。
(二)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引起学生对乱扔垃圾现象的关注,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的情感,引出课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的不良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公共意识,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乱扔垃圾的危害,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乱扔垃圾。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指出每个同学在情景模拟中的优点和不足。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模拟和小组互评,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乱扔垃圾的危害,学会了正确处理垃圾和保持公共环境整洁的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做一个环保小卫士。
2. 播放一段垃圾分类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习惯。
(三)保持公共环境整洁的方法
1. 师:除了正确处理垃圾,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持公共环境整洁呢?
生:不随地吐痰。
生:不乱涂乱画。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要保持公共环境整洁,不仅要正确处理垃圾,还要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涂乱画、不破坏公共设施等。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存在乱扔垃圾的行为。他们对乱扔垃圾的危害认识不够深刻,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活动来加深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喜欢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容易被故事和图片所吸引。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乱扔垃圾”行为对环境的危害;–掌握正确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讨论、阅读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分组合作、互动交流的能力。

3.心理与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1.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

2.培养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为《我们不乱扔》,通过阅读故事,引导学生讨论“乱扔垃圾”的危害以及正确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故事书籍《我们不乱扔》。

2.板书工具。

五、教学过程与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环保相关的短视频,激发学生对环保的兴趣和热情。

2.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如果我们随地乱扔垃圾,会发生什么事情?”第二步:讲解故事(10分钟)1.教师出示故事书籍《我们不乱扔》的封面,引导学生猜测、讨论故事内容。

2.教师朗读故事,并适时展示故事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第三步:讨论与思考(10分钟)1.教师提问:“小新为什么乱扔果皮和纸屑?”2.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乱扔垃圾会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什么危害?”第四步:垃圾分类与处理方法(15分钟)1.教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常见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

2.学生观察图片,根据内容进行分类,讨论每种垃圾的处理方式。

3.教师纠正学生错误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环保观念。

第五步:角色扮演与总结(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并进行角色扮演,讨论如何将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提问。

3.教师总结讨论,强调正确的环保观念和行为习惯。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的讲述和角色扮演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乱扔垃圾”的危害和正确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我们不乱扔》名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我们不乱扔》名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名师教学设计片段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学目标在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学校就针对新生实施了一周的“幼小衔接课程”学习。

其中,讲卫生、爱环境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经过一年的小学生活,学生已基本具备了较好的行为习惯。

但也有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公共卫生习惯尚未养成。

为了纠正部分学生不讲公共卫生的行为,让所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树立公共卫生的意识,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通过比较不同公共环境带来的不同感受,知道应该保护公共环境卫生。

2. 通过反省自己过去一年在维护公共卫生方面的情况,产生乐意保持公共卫生的情感。

我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喜欢干净整洁的公共环境;愿意保持公共环境卫生,并以此为荣。

这是因为在我们班级中,大部分学生都有较好的卫生习惯,但仍有一小部分学生的卫生习惯不是很好,他们讲卫生、爱环境的意识很薄弱,认为这些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并不重要。

所以,我觉得应该让学生充分感受整洁的环境带来的舒适,意识到公共场所卫生需要每个人来维护,并以保护环境为荣。

主要教学环节设计片段1:图片展示,“看看身边的环境”(1)教师利用PPT展示和播放学生在身边公共场所中收集的图片。

(2)学生讨论交流:看了这些图片,你愿意身处哪个环境?为什么?(3)讨论:我们身边有哪些地方也是干干净净的呢?(4)小结:干净的环境让人感觉舒适美好,肮脏的环境让人觉得恶心不适,环境对于我们的生活多么重要啊!点评:本环节可以作为课堂导入,用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利用课件播放了学生收集到的脏乱的和整洁的街道、广场、社区等图片。

直观的图片,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让他们发出了“真脏啊”“太可怕了”“我喜欢这里”的感慨。

再由发现身边整洁的公共场所的活动,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使他们热爱整洁环境的情感油然而生。

同时,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充分调动起来了,为学好本课的主题打好基础。

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这样的设计基于教材思路,却不限于教材资料,而是回到了学生自己的生活环境中,用事实唤醒学生的公德心,使他们愿意改变不良的公共卫生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我们不乱扔》名师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们不乱扔》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注意公共卫生的行为
习惯,并提出改进建议,自觉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

2.树立文明的公共环境卫生意识,学习爱护公共环境卫生
的行为,提醒他人参与到自觉维护公共环境中来。

教材分析:
《我们不乱扔》这一课共设计了四个活动主题:“我喜欢
哪种情景”“不只是为了干净”“这样可不行”“我能做到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干净整洁的美好环境给人带来愉悦,并通过发
现身边不讲公共卫生的不良行为及其引发的不良影响,引导学生初
步树立保持公共场所卫生的意识,愿意自觉维护公共环境,用自己
的行动保护美好家园。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孩子已经初步懂得公共环境卫生需要共同维护,知
道爱护公共环境卫生是文明的表现。

但是孩子自控力不足,在教室、校园等监督力度较强的公共场所,能自觉爱护并遵守,但在其他公
共场所,就会随意一些。

因此,教学中需加强保持公共环境卫生的
意识,帮助他们解决维护公共环境卫生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重
点是促使他们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在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

教学难点:
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发现身边不讲公共卫生的不文明行为,并及时提醒。

教学准备:
“我的观察记录表”中不讲公共卫生的行为;“告诉你”:一口痰的危害;“文明之花”的板书和小组花瓣;宣传小标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要保持公共环境的干净整洁,必须要做到不乱扔垃圾,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这是文明的做法,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出示课题:我们不乱扔
二、观察讨论:“这样可不行”
1.除了乱扔垃圾,生活中还有很多不讲公共卫生的现象。

出示图片
讨论交流:图上的小朋友怎么了?(“有痰不吐难受”和“想扔垃圾没有垃圾桶”)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设计意图
利用教材例举的“有痰不吐难受”和“想扔垃圾没有垃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