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零件装配技巧专业知识讲座

合集下载

模具装配工艺PPT课件

模具装配工艺PPT课件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修改编辑,欢迎下载收藏。
(3)复合选配法 复合选配法是以上两种方法的结合,先将零件预先测量分组,装配时再在各对应组内凭工人的经验直接选择装配。这种装配方法的特点是配合公差可以不等,装配质量高,装配速度快,能满足一定生产节拍的要求。
3.修配装配法
修配装配法是指各相关模具零件按经济精度加工制造,装配时,则根据需要,再修去指定零件的预留修配量,来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 修配装配法的优点是各零件可以按照经济精度制造,但却可以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缺点是增加了修配工作量,生产效率低;对装配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
7.3.1 紧固件法
斜块固定法适用于不便于在凸、凹模上加工出螺孔的场合,加工中应注意斜度面要准确配合。
7.3.2 斜块固定法
钢丝固定法在凸模固定板上铣出安放钢丝的长槽,再将凸模和钢丝一起从上向下装入凸模固定板。这种方法结构紧凑,适用于在同一固定板上安装多个凸模的场合。
7.3.3 钢丝固定法
4.调整装配法
(1)可动调整法 可动调整法是指在装配时用改变调整件位置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如图5—2 所示是用螺钉作为调整件调整滚动轴承的间隙。转动调整螺钉,可使轴承外环做轴向移动,使轴承外环、滚动体、内环之间保持适当的配合间隙。
(2)固定调整法 固定调整法是指在装配过程中选用合适的调整件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图5-3 所示为塑料注射模滑块型芯水平位置的装配调整示意图。根据预装配时对间隙的测量结果,从一套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中,选择一个适当厚度的调整垫片进行装配,从而达到所要求的型芯位置。
7.3 模具主要零件的固定
模具的各个零件、部件是通过定位、固定联接在一起的。零件的固定方法会对模具装配工艺路线产生影响,因此必须掌握常用模具零件的固定方法。

模具装配概述、装配方法和讲解

模具装配概述、装配方法和讲解
源自配合形式 滑动配合 滚动配合
导柱直径 /mm
≤18 >18~25 >28~50 >50~80
>18~35
符合精度
(Ⅰ级) (Ⅱ级)
配合后的间隙值/mm
≤0.010 ≤0.011 ≤0.014 ≤0.016
≤0.015 ≤0.017 ≤0.021 ≤0.025


配合后的 过渡量 /mm

0.01~ 0.02
二、装配内容
选择装配基准,组件装配、调整,修配、研磨抛光、 检验和试模等环节,通过装配达到模具各项精度指标
和技术要求。
三、装配要求
1、 位置精度:动定模之间、上下模之间的位置精度; 2、 运动精度:进料装置的送料精度,顶块和卸料装置; 3、 配合精度: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和过程度; 4、 接触精度:弯曲模的上下成型表面的吻合一致性等; 5、 标准件互换:紧固螺栓和定位销钉; 6、 模具在设备上的安装尺寸须符合选用设备的要求 零件的精度将直接影响产品的精度。若干个零件的制造精度决 定模具某项装配精度,这就出现误差累积问题。要用装配尺寸 链分折模具的有关组成零件的精度对装配精度的影响,
适用于冲裁板厚t≤2mm的 冲裁凸模和其它轴向拉力 不太大的零件
(四)、热套法
凹模和固定板配合孔的过盈量为: 0.001~0.002mm。加热温度硬质合 金凹模块为200~250℃,固定板为 400~450℃。(对于钢质拼块一般 不预热)
(五)、低熔点合金浇注法
又称冷胀法,去除油污,零件进行定位找正。然后将浇注 部位预热至100-150度并浇主低熔点合金,放置24小时 进行充分冷却固化。用于凸模、凹模、导柱和导套
装配前 分析
组件 装配

第四章_模具的装配

第四章_模具的装配

4、卡销固定式
适合固定形状复杂、壁厚
较薄的凸凹模,固定板与凸 槽深
凹的配合长度为固定板厚的 2/3,凸凹模两边磨出凹槽,
略小 于挂 销到
用两圆柱销或钢丝将凸凹模 凸模
卡紧在固定板的槽内。
底部
的尺
两槽间的距 离不大于两 卡销与凸凹 模装配后的
尺寸
18
5、台肩固定式
适合固定截面有直边的复杂 凸模,在直边处做出台肩。凸模 型面和台肩面线切割加工。固定 板型孔线切割加工,沉孔铣削加 工,凸模装配后尾部与固定板磨 平。
本章要点 概述 装配方法 冲模装配 塑模装配
模具装配是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关键 工序。模具装配的质量将影响制件的 质量及模具的使用、维修和模具的寿 命,又将影响模具的制造周期和生产 成本,是模具制造中的重要环节。
3
第一节 概 述
一、装配目的 模具装配是根据模具的结构特点、各零件间的
相互关系和技术条件,以一定的装配顺序和方法, 将符合图样技术要求的模具零件连接固定为组件、 部件,直至装配成满足使用要求的模具。模具装配 可分为组件装配和总装配等。
常用螺钉和销钉直接固 定。螺纹配合长度取螺 钉直径的1.5~2倍。销 钉配合长度取销钉直径 的2~4倍。
模座上的螺孔 和销孔与凹模
配钻
销钉孔钻通, 便于打出销钉
17
3、挂销固定式
适合固定形状复杂、截 面细长的直通式凸模。凸模 型面和销孔线切割加工。固 定板型孔线切割加工,挂销 固定沉孔铣削加工,凸模装 配后尾部与固定板磨平。
7
5、凸凹模装配后的间隙要求: ①模具冲裁间隙应均匀,误差不大于规定间隙的20%; ②模具弯曲、成形、拉深等到间隙应均匀,误差不大 于料厚的偏差。
6、顶出、卸料件装配要求: ①装配后,卸料板、推件板、顶料板应露出凸模顶端、 凹模口、凸凹模顶端0.5~1mm。 ②同一模具的顶杆、推杆长度应一致,误差小于0.1mm ③卸料机构和打料机构动作要灵活,无卡阴现象。 7、模柄装配要求: 模柄与上模座应垂直,垂直度误差不大于100:0.05。

典型模具的装配与维护相关知识

典型模具的装配与维护相关知识

典型模具的装配与维护相关知识典型模具通常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成,提供了工业生产中所需的零件的制造过程。

为了确保模具的正常运作和生产的高效性,对于典型模具的装配与维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文档将对典型模具的装配和维护相关知识进行详细讲解。

一、典型模具的装配1.前期准备在进行典型模具的装配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对零件的清洗、检查是否存在裂纹或变形、零件之间的互相搭配调整等。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相关的工具和设备,如起重器材、测量工具、专用扳手等。

2.组装在进行典型模具的组装时,应按照安装图纸的要求进行操作。

在组装过程中需要确保各个零件之间的安装的正确性和互相间的渗透性。

并且在组装过程须保证对接的部位充分配合,并进行严格的调整和检查。

在驱动机构方面,同步带非常关键,同步带的缺陷或失调与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关系。

在选择同步带时,需要注意符合规定的标准,且要按照同步带的经验值来合理选型。

同时,为了确保模具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在模具组装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调整,检查是否存在故障点,并进行必要的修复和调整。

在测试过程中充分采取安全措施,以防止发生工伤和设备故障。

二、典型模具的维护1.日常维护在典型模具日常生产中,应随时注意维护工作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维护。

包括对模具表面的清洗,零件的润滑和保养、以及消除局部磨损和换下失效部位等。

必要时要进行定期更换,检查和替换坏掉或严重损坏的部件,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2.定期维护除了日常维护之外,定期维护也是典型模具维护的重要环节。

定期维护包括根据生产周期和使用寿命进行适当的维护,并在必要时进行审查和检测。

在维护过程中还应仔细检查加工零件的表面、加工尺寸的准确度,以及加工工艺所需的设备和工具的状况。

并且对模具和其相关部件进行必要的修复和调整。

在进行模具维护时,应注意防止成为工伤,包括保持安全距离、适当使用起重器材、在维护结束后彻底清理作业场地等。

此外还要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以使操作人员具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危险的能力。

最新模具拆装和调试实训专业知识讲座

最新模具拆装和调试实训专业知识讲座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项如目有不三当之典处,型请冲联系压本人模或具网站拆删装除。 任务一、单工序落料冲压模具结构
一、拆装前 1.拆卸前准备 仔细观察分析准备好的模具,了解各零部件
的功用及相互装配关系。 2. 开始拆卸 掌握该模具各零部件的结构及装配关系后,接下来
拆装爆炸图
文二1档用、来工拆源具装于从过网分程络仿型(,。面案文文处例档档将)所如动提有模供不与的当定信之模息处分仅,开供请参联考系之本用人,或不网能站作删为除科。学依据,请勿模
2 动模部分
(1)取下动模上的推板
(2) 取下动模座板、垫块
(3)卸下顶杆垫板
(4) 取下复位杆、拉料杆及顶杆固定板
(5) 拆下型芯、导柱
1—定位环;2—主流道衬套;3—定模底板;4—定模板;5 —
动模板;6 —动模垫板;7 —模脚 ;8—
9—顶出底
板;10— 拉料杆;11—顶杆;12—导柱;13— 型芯;14 —
型腔 ;15—冷却水嘴 ;16—推杆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3)动模部分拆卸顺序 拆下推件板5→拆卸型芯固定板(动模板)6、支承板7和模脚8三 块板间的紧固螺钉→取下模脚8→拆卸推出机构(拆推板9上紧固螺钉→ 推板9→推杆11→推杆固定板10)→支承板7→动模板6→凸模→导柱12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6)取下动模板和支撑板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模具装配图与零件图的绘制(精)

模具装配图与零件图的绘制(精)

职业教育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其他金属材料成型技术课程模具装配图与零件图的绘制主讲教师:王嘉一、模具装配图的绘制模具装配图是拆绘零件图的依据,应清楚表达各零件之间的相互装配关系及固定连接方式。

模具总装图的一般布置情况如下图所示。

1.主视图主视图是模具总装图的主体部分,一般应画上、下模合模状态的剖视图。

主视图中应标注模具闭合高度尺寸,条料和工件剖切面应涂黑,以使图面更清晰。

2.俯视图俯视图一般反应模具下模的上平面。

对于对称零件也可以一半表示上模的上平面,一半表示下模的上平面。

非对称零件如果需要,上、下模俯视图可分别画出,均绘制俯视可见部分。

有时为了了解模具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对未见部分用虚线表示。

俯视图与主视图的中心线重合,并标注前后、左右平面轮廓尺寸。

下模俯视图中的排样图轮廓线用双点划线表示。

3.侧视图、局部视图和仰视图这些视图一般情况下不要求画出。

只有当模具结构过于复杂,仅用上述主、俯视图难以表达清楚时,才有必要画出。

4.工件图工件图是经模具冲裁后所得冲件的形状和尺寸。

零件图应严格按比例画出,其方向应与冲裁方向一致,同时要注明零件的名称、材料、厚度及有关技术要求。

5.排样图对于落料模、含有落料的级进模和复合模,必须绘制排样图。

排样图的绘制方向应与操作时的送料方向一致。

6.标题栏和明细表标题栏和明细表应放在总图的右下角,总装图的所有零件(含标准件)都要详细的填写在明细表中。

标题栏和明细表的格式各工厂也不尽相同,下图的标题栏和明细表格式仅供参考。

7.技术要求技术要求中一般仅简要注明对本模具的使用、装配等要求和应注意的事项,例如冲压力的大小、所选设备型号、模具标记及相关工具等。

当模具有特殊要求时,应详细注明有关内容。

应当指出,模具总装图中的内容并非一成不变,在实际设计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允许做出相应的增减。

二、模具零件图的绘制模具零件图是模具加工的重要依据,对于模具总装图中的非标准零件,均需绘制零件图。

模具装配和拆装的知识要点

模具装配和拆装的知识要点

模具装配和拆装的知识要点引言模具装配和拆装是模具制造和维修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正确进行模具的装配和拆装可以保证模具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了模具制造和维修的效率。

本文将从模具装配和拆装的步骤、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模具装配和拆装的知识要点。

模具装配的步骤模具装配是将模具的各个零件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具。

下面是模具装配的一般步骤:1.准备工作:熟悉模具的各个零件以及装配的顺序,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

2.清洁和检查:将模具零件清洗干净,并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没有损坏或缺损的零件。

3.零件预配:根据装配顺序,将各个零件按照工艺要求进行预配,方便后续的装配操作。

4.零件装配:将各个零件按照预定的顺序和方法进行装配,确保零件之间的配合良好。

5.试装和调整:装配完成后,进行试装和调整,检查模具的工作性能和配合情况。

6.换模试模:对装配完成的模具进行换模试模,验证模具的使用效果和稳定性。

7.记录和整理:记录各个零件的装配情况和问题,整理装配过程中的工具和设备。

模具装配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模具装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仔细阅读装配图纸:在进行模具装配前,应详细阅读并理解装配图纸,了解各个零件的装配顺序和方法。

2.注意零件的配合关系:在装配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各个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确保零件的配合良好,避免出现过紧或过松的情况。

3.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根据模具装配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和设备进行装配操作,避免使用过大或过小的工具导致零件的损坏。

4.保持清洁和整洁:在装配过程中,保持工作台面和零件的清洁和整洁,避免杂物或灰尘进入模具内部,影响模具的工作效果。

5.注意装配顺序:按照装配图纸上的顺序进行装配操作,避免错位或遗漏零件。

6.小心操作,防止损坏零件:在装配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碰撞或过度力的施加,以防损坏零件。

7.保持沟通和合作:在模具装配中,多与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和合作,及时解决装配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模具装配调试和课件

模具装配调试和课件
根据内容需要,嵌入相关音频和视频, 丰富课件表现形式。
字体与颜色搭配
选择易读性高的字体和舒适的颜色搭 配,降低视觉疲劳。
互动式教学方法探讨
提问与讨论
案例分析
在课件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 讨论,增强课堂互动。
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 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角色扮演
小组活动
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实际操作技能考核
02
要求学生进行模具装配、调试等操作,检验其实际动手能力。
综合应用题
03
设计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
答,以考察其综合应用能力。
成绩评定与反馈机制
01
平时成绩占比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60%,具体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02
06
课程考核方式与标准
平时成绩考核标准
课堂参与度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等活跃度进行考 核。
作业完成情况
对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实验报告等进行评分,考察其完成情况、 正确率和创新性。
考勤情况
记录学生的出勤率,对迟到、早退、旷课等行为进行扣分。
期末考试内容及形式
理论知识测试
01
采用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考察学生对模具装配调试和课件
模具冲压件质量不稳定 可能是由于模具磨损、间隙过大或材料问题导致的。解决 方法是对模具进行修复或更换,调整冲压工艺参数或更换 材料。
03
课件制作与展示技巧
课件内容策划与设计
确定教学目标
明确课件要传达的核心信息和知识点,确保 内容紧扣主题。
结构化组织
采用总分总、因果关系等逻辑结构,确保内 容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模具制造工艺学--模具装配

模具制造工艺学--模具装配
触紧密。
4) 装配中尽量保持原加工尺寸的基准面,以便总装 合模调整时检查。
5) 组装导向系统,并保证开、合模动作灵活,无松 动、卡滞现象。
l)型芯装入型芯固定板成为型芯组件。 2)安装导块。 3)安装定模板锁楔。 4)闭模,检查间隙x值是否合格。 5)锉导柱孔。 6)松开模具,安装斜导柱。 7)修整滑块上的导柱孔口为圆环状(即倒角) 8)调整导块,使其与滑块松紧合适。 9)镶侧型芯。
三、塑料模总装配 1、塑料模常规装配程序
1) 确定装配基准。 2) 装配前要对零件检测,合格零件后去磁和清洗。 3) 调整修磨零件组装后的累积误差,保证分形面接
定板沉孔深度小0. 05mm左右。 3)装配推杆时将有导套4的推杆固定板7套在导
柱5上,后将推杆8和复位杆2穿入推杆固定板、 支撑板和型腔镶块推杆孔,而后盖上推板6, 并用螺钉紧固。
4)将导柱台肩修磨到正确尺寸 。 5)修磨推杆和复位杆的顶端面时。
装配时应注意的问题:
➢是应将推杆与推杆孔选配,防 止组装后,出现推杆动作不灵活、 卡紧现象。 ➢ 是必须使各推杆端面与制件相 吻合,防止顶出点的偏斜,推力 不均匀,使制件推出时变形。


配合后的过 渡量/mm

0.01~ 0.02
2、装配后的精度等级

检查项目
A
上模座上平面对下模 座下平面的平行度
B
导柱轴心线对下模座 下平面的垂直度
被测尺 寸/mm
≤400 >400 ≤160 >160
精度等级
OI级、I级
OⅡ级、Ⅱ 级
公差等级
5
6
6
7
4
5
4
5
3、装配后的模架上模相对下模上 下移动时,导柱和导套之间应滑动 平稳,无阻滞现象。 4、模架各零件的工作表面不允许 有裂纹和影响使用的砂眼、缩孔、 机械损伤等缺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铆接法
0.01~0.03mm 的过盈量
适用于冲裁板厚t≤2mm的 冲裁凸模和其它轴向拉力 不太大的零件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四)、热套法
凹模和固定板配合孔的过盈量为: 0.001~0.002mm。加热温度硬质合 金凹模块为200~250℃,固定板为 400~450℃。(对于钢质拼块一般 不预热)
根据已知条件对A0的数值进行验证。
答案:不满足要求,须对组成环进行调整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第三节 装配方法及应用范围
一、模具装配的组织形式及方法
(一)模具装配的组织形式
⒈ 固安定徽机式电职装业配技术学院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第四节 冲模的装配
一、模具工作零件的固定方法
(一)、紧固件法
H7/m6和 H7/n6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螺钉紧固式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压块紧固式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六)、粘结法
1.环氧树脂粘结法 在硬化状态下,对金属和非金属
表面附着力非常强,而且固化收缩 小,粘结时不需附加力,应用于固 定模具的凸模和导套以及浇注成型 卸料孔安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无机粘结剂固定法 是采用氢氧化铝的磷酵溶液与氧化 铀粉混合为粘结剂 ,粘结强度高,不 变形,抗高温的特点但其韧性较低
式中 n ——包括封闭环在内的尺寸链总环数; m——增环的数目;
。 n-1——组成环(包括增环和减环)的数目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三、例题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已知:A1=
, A2=
, A3=
A4=
为了保证顺利卸料,须使A0=0.3~0.5,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第一节 概 述
一、装配目的
模具装配是根据模具的结构特点、各零件间的相互 关系和技术条件,以一定的装配顺序和方法,将符 合图样技术要求的模具零件连接固定为组件、部件, 直至装配成满足使用要求的模具。模具装配可分为 组安件徽装机电配职、业部技件术装学院配和总装配等。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第二节 装配尺寸链
一、装配尺寸链的概念
模具装配中,将与某项精度指标有关的各个零件尺寸 依次排列,形成一个封闭的链形尺寸组合,称为装配尺 寸链。其特征是封闭性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本章知识要点
1、模具装配方法及尺寸链; 2、冲模、塑模装配:
(安徽1机)电职技业技术术学要院求的了解; (2)装配基准的选择 (3)组件的装配方法及检测; (4)整模的装配步骤及检测 (5)试模及质量分析
(二)、压入法
H7/m6和 H7/r6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适用于冲裁板厚≤6mm的冲裁凸模与各类模具零件,压入 时台阶结构尺寸,H>Δ D应为( Δ D ≈1.5~2.5mm, H=3~8mm )。特点是联接牢固可靠,对配合孔的精度 要求较高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配精度
(1)完全互换法
≥ 1+2+ +n
(2)部分互换法(概率法)
2、修配装配法 修去指定零件的预留修配量 达到装配安徽精机度电职业技术学院
指定零件修配法 合并加工修配法
3、调整装配法 可调整零件的相对位置或变化 一组固定尺寸零件(如垫片、垫圈)来达到装配 精度要求
可动调整法
固定调整法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五)、低熔点合金浇注法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又称冷胀法,去除油污,零件进行定位找正。然后将浇注 部位预热至100-150度并浇主低熔点合金,放置24小时 进行充分冷却固化。用于凸模、凹模、导柱和导套
二、装配内容 选择装配基准,组件装配、调整,修配、研磨抛光、
检验和试模等环节,通过装配达到模具各项精度指标
和技术要求。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三、装配要求
1、 位置精度:动定模之间、上下模之间的位置精度; 2、 运动精度:进料装置的送料精度,顶块和卸料装置; 3、 配合精度: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和过程度; 4、 接触精度:弯曲模的上下成型表面的吻合一致性等; 5、 标准安徽件机互电换职:业紧技术固学螺院栓和定位销钉; 6、 模具在设备上的安装尺寸须符合选用设备的要求 零件的精度将直接影响产品的精度。若干个零件的制造精度决 定模具某项装配精度,这就出现误差累积问题。要用装配尺寸 链分折模具的有关组成零件的精度对装配精度的影响,
1.封闭环的确定 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A0尺寸
2.组成环的查找 增环 、减环
3.快速 确定增环和减环的方法
如图
二、用极值法解装配尺寸链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基本公式如下: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零件装配成部件或模具的全过程是在固 定的工作地点完成。集中装配ຫໍສະໝຸດ 分散装配⒉ 移动式装配
安徽机电职每业技一术装学院配工序按一定的时间完成,装配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二)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
1.互换装配法 通过控制零件制造加工误差来保证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