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
异曲同工的哀歌——论《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主题的悲剧性
异曲同工的哀歌——论《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主题的悲剧性异曲同工的哀歌——论《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主题的悲剧性引言:文学作品中悲剧是一种常见的主题,它能够引发读者内心最深处的共鸣。
《源氏物语》和《红楼梦》是两部来自日本和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它们都以悲剧的主题出名。
本文将旨在对比研究《源氏物语》和《红楼梦》两部作品的悲剧性主题,并分析彼此之间的异曲同工之处。
一、《源氏物语》的悲剧主题《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宫廷生活为背景,以源氏为主人公,讲述了源氏与不同女性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随之而来的悲剧。
1.1 所有爱情的必然失去《源氏物语》中的主要悲剧主题之一是“爱情的必然失去”。
无论是源氏与妻子之间的感情,还是他与许多妾室之间的感情,最终都会以分别或死亡告终。
紫式部以她独特的情感描写方式,展现了爱情无法永恒的悲剧。
1.2 世态炎凉与人生无常除了爱情的失去,紫式部还通过描写宫廷生活中的世态炎凉和人生无常突出了悲剧主题。
宮廷的权力斗争、亲友离散、生老病死等事件,构成了《源氏物语》悲剧性的背景,凸显了人生的脆弱和无常。
二、《红楼梦》的悲剧主题《红楼梦》是中国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巨著,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小说讲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动人的爱情故事,以及贾府衰落的悲剧。
2.1 爱情与命运的无奈《红楼梦》中的主要悲剧主题在于“爱情与命运的无奈”。
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是小说的核心,但最终却因宿命和外界力量的干扰而以悲剧收场。
曹雪芹以细腻的叙述和深入的情感,展现了爱情无法摆脱命运束缚的悲哀。
2.2 封建制度与家族衰落除了爱情的悲剧,曹雪芹通过描写贾府的衰落,凸显了封建制度的悲剧。
贾宝玉之家贾府作为一个大家族,代表了一个封建社会的缩影。
但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家族逐渐衰落,成为小说的悲剧主题之一。
通过对贾府衰落的描写,曹雪芹表达了对封建社会无情命运的关注。
三、两部作品的异曲同工之处3.1 女性命运的悲剧《源氏物语》和《红楼梦》中都存在着女性命运的悲剧。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对比的分析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对比的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红楼梦》和《源氏物语》的时空叙事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部作品在时空观念、人物塑造和叙事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
《红楼梦》以中国传统宇宙观念为基础,强调命运观念和家族传承,人物形象更加现实和具象化;而《源氏物语》则更注重日本传统雅致的感情描写和庶民生活细节,人物形象更加抽象和超现实。
本文认为对比分析时空叙事对于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对比分析,可以更好地探讨东方文学传统中时空观念的不同表达方式,丰富文学研究的视野。
【关键词】关键词:《红楼梦》、《源氏物语》、时空叙事、对比分析、时空观念、人物塑造、叙事结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是中国和日本文学史上的两部重要作品,分别代表了中国和日本文学的巅峰之作。
《红楼梦》是中国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小说的第一奇书”。
而《源氏物语》则是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所著的长篇叙事文学作品,被称为日本最早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小说之一。
这两部作品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意义,还在时空叙事方面表现出独特的魅力。
他们在描绘时空背景、构建人物形象、叙述结构安排等方面有着巨大差异,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趣味和文学风格。
对比分析《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时空叙事特点,不仅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这两部作品的内涵,还能揭示不同文化传统下人们对时空观念和人物形象的异同之处。
本文将通过对《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时空叙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部作品在时空观念、人物塑造和叙事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为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与日本古典文学中的两部杰作,其时空叙事特点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念与文学风格。
_红楼梦_与_源氏物语_比较研究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比较研究张铜学1, 龙菊英2(11怀化学院党委办,湖南怀化418008; 21《云箭之声》报社,湖南辰溪419503)摘 要:中国的《红楼梦》和日本的《源氏物语》出自不同时代、不同源地、不同作者,但隶属东方文化体系,都从中国古代文学中吸取营养,都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都对后代乃至当今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论文作者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在“情”的世界、“欲”的海洋、“悲”的色彩、“奇”的结构中将两部巨著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述,把大观园的男欢女爱、平安王朝的物哀审美意向,赋予下层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塑造了历久不衰的感人的美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古代文学; 东方文学; 对比研究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06)12-0104-03The R esearch and Comparison B etw ee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nd Y uan Shi Wu Y uZH ANG T ong -xue , LONGJu -ying(11The Communist Committee Office o f Huaihua Univer sity ,Huaihua ,Hunan 418008;21《Sound o f Cloud Arrow 》Newspaper Office ,Chenxi ,Hunan 419503)Abstract :A Dream o f Red Mansions in China and Yuan Shi Wu Yu in Japan came from different times ,places and authors ,but both belong to oriental cultural system.Both of them absorbed nutrition from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and achieved great achievement in literature and created im portant in 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 or even on the life of m odern society.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deeply analyzes these tw o m onumental w orks in the aspects of the w orld of emotion ,the sea ofdesire ,the color of tragedy ,and the structure of strange from the angle of com parative literature.The author also puts the lovebetween men and w omen in Daguanyuan and the intention of tragic figures in aesthetic sense in Ping πan Dynasty into the tragedy destiny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 at lower status ,and m odelled artistic images who never fade.K ey w ords :ancient literature ; oriental literature ; research and com parison收稿日期:2006-10-22作者简介:张铜学(1969-),男,湖南溆浦人,怀化学院党委办政工师,从事高教管理方面的研究。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空间和时间表示的都是事物间的位置关系,时间用以描述动作或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空间用以描述物体的位形。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同属传统的情节小说,都遵循时间的自然持续和与情节要求相对应的空间转换,按主人公的先后经历,来安排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两部小说缺乏现当代小说时空交错的叙事特点,但都不乏相对同时代小说来说先时的叙事技巧。
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线性时间叙事技巧对比研究。
“在现实世界里,即使恰好在同一时间里发生了两件事,用语言表现它们时,也就必须采取先说其中一件事,然后再说另一件事的形式;或者部分交替着说两件事。
总之都需要变成线性形式。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都继承发扬《春秋》与《史记》两种文学体裁的线性时间叙事特征,将朝代纪年、世代时间与人物年纪三者有机结合,体现出东亚古典小说典型的线性时间叙事特征。
《源氏物语》线性时间叙事是直线的单一绵延,不枝不蔓,“骤看之,有如无物,及至细寻,其中便有一条线索,拽之通体俱动”。
《红楼梦》时间叙事技巧向现代小说靠拢,但不能因其局部对时间的切割、打碎和穿插,否定其主体叙事时间的连贯性。
《红楼梦》叙事时间技巧不及《源氏物语》明确,但所言之事如丝以待,丝于络成之后,方知作茧之精,与《源氏物语》略显板滞的时间叙事技巧比较,《红楼梦》时间叙事技巧更为灵活多变,是清朝小说时间叙事艺术迅猛发展的标识。
实际上《红楼梦》中不可回溯的主干时间流对文本进行着整体有效的操控。
二、时间情态化叙事技巧比较研究。
“日月忽其不掩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中国人传统思维中,时间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理现象,时间流变与心理感受密切相连。
季节交替变换推动事态演变,是提供《红楼梦》和《源氏物语》情节展开的必备条件。
两部小说将事态变迁与自然季节变化紧密结合,使得景物描写与人物情感的矛盾纠葛描写有机融合。
在时间情态化的文本诠释过程中,中日两位作者均擅长“喻情于景,借景抒情”,叙事表现艺术中形象先于逻辑,感性强于思辨。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对比的分析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对比的分析《红楼梦》和《源氏物语》,分别是中国和日本古典文学中的两大巅峰之作。
两部作品均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它们成就了东方文学的辉煌。
在宏大的叙事背景下,《红楼梦》和《源氏物语》展现出了巨大的时空感,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本文将从时空叙事的角度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在叙事结构、时空观念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异同。
从叙事结构上看,《红楼梦》和《源氏物语》都以流转的时空为叙事脉络,展现了丰富的历史和社会生活。
《红楼梦》以宁国府为中心,通过宁国府与贾家、王家的交往,描绘了封建社会的繁华与暮落。
《源氏物语》以平安京为舞台,通过源氏和女性们的情感纠葛和宫廷生活,勾画出了平安时代的风貌和人情世故。
在叙事结构上,《红楼梦》更加注重人物的关系和家族的兴衰,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影响。
而《源氏物语》则更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关注了人性的情感和内心的矛盾。
虽然两部作品的叙事结构各有侧重,但都展现了宏大的时空观和深厚的历史背景。
在时空观念上,《红楼梦》和《源氏物语》体现出了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邃智慧。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主要人物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描绘他们的生活遭遇和情感纠葛,借鉴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理念,强调了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苦难。
《源氏物语》则以源氏和他身边女性的情感纠葛为主线,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情感的展现,体现了日本人对自然和情感的崇敬和深沉。
虽然两部作品的时空观念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宇宙的崇敬。
这种东方文化的时空观念,为作品赋予了高度的艺术魅力和永恒的情感价值。
在文化内涵上,《红楼梦》和《源氏物语》都展现了东方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红楼梦》以庭院生活和宴会交际为背景,描绘了古代中国的家族生活和社交习俗。
在这些生活和社交背景下,贾宝玉与林黛玉、王熙凤等人的爱恨情仇和家族生活的兴亡,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命运观和家族伦理。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的比较研究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的比较研究《源氏物语》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散文长篇小说,它比中国最早的长篇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早出世300多年,比西方最早的小说集《十日谈》也早了300多年,它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毋庸质疑的。
《源氏物语》出自与中国有深厚文化渊源的日本,在与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比较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
《源氏物语》同中国古典文学关系密切,这早有定论。
据统计,它引用中国文学典籍共计185处,涉及20多种著作。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同样作为日本和中国的古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两者都是百万字左右的宏篇巨著,虽然成书时间相距700多年,但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它们殊途同归,一起谱写了一曲缠绵哀婉的封建社的挽歌。
它们拥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在中日两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社会上流传之广,影响之深,至今还很少有作品能与之媲美。
而且在国际文坛上,他们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取得了享誉世界的非凡反响。
主题思想《源氏物语》与《红楼梦》都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在主题思想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
李力认为:两部作品都以“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内容,揭示了“聪明灵秀地,无可奈何天”那种残破不可补的现状。
在轰轰烈烈的场面中,见出的是“白茫茫一片天地”,作者于盛世中揭示出末世的必然。
两位伟大的作家正是在希望与绝望的矛盾中,唱出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都有着相同音调的末世的哀歌。
李芒认为:《源氏物语》的主题并非在于描写平安朝宫廷政治势力的斗争,而是刻画宫廷贵族的恋情。
它以当时的宫廷生活为舞台,试图描写贵族生活的各种情况,而且获得成功,这部作品的最大兴趣在于以源氏为中心,分别刻画刻画种种恋爱活动。
陶力认为:《源氏物语》所侧重展示的是传统伦理道德的崩溃过程,而《红楼梦》所着力显现的则是新的人生价值和在旧势力压迫下的毁灭过程。
两部都是现实主义的大悲剧,但其主题不尽相同,紫式部是面对过去,为光源氏唱的是哀歌,曹雪芹面向着未来,对贾宝玉唱的是赞歌。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的比较研究纵观我国文学史上,有一部巨作不得不提,那就是影响中外的由曹雪芹著,高鄂续的《红楼梦》。
我们惊叹于作者笔下复杂的人物关系与众多的故事场景,有感于诸多人物的不同命运。
他是中外学者孜孜不倦的研究对象,是权威学者争论不休的焦点。
无独有偶,早在700多年前,日本出现的《源氏物语》与《红楼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被称为日本版的《红楼梦》。
在日本,关于《源氏物语》的研究,与中国的红学研究而且十分相似。
下面就以我的理解谈谈我的观点。
一、是人物形象的设定。
首先是男主人公的设定。
我想大家读《红楼梦》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生于富贵之家的贾宝玉了吧。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面,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他的美貌可以与女子媲美。
可以这样说,贾宝玉是在胭脂水粉中成长起来的,他在人生的不同历程遇到了相貌美丽又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诸如秦可卿、王熙凤、林黛玉、薛宝钗等等。
是她们逐步引导了贾宝玉的人生走向成熟,从而使该人物的性格更突出,形象更为丰满。
而《源氏物语》中的源氏公子同样是贵族出身,也是在懵懵懂懂中遇到了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
而且,这两位男主人公都是聪慧过人、品貌出众、能诗善文、惹人喜爱的“情痴情种”;他们都不热衷于仕途经济;都没有“男尊女卑”的念头,却有“怜香惜玉”的思想。
最后均遭爱妻早丧的苦痛,遁入空门逃开世间的纷纷扰扰。
虽然贾宝玉与源氏公子身上有诸多的相似点,但在情爱是追求上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
魏凤娥认为:源氏是以“肉欲之爱”为内涵,所追求的境界不过是“悦容貌、喜云雨”;而宝玉却是以“灵性之爱”为内涵,所追求的境界是对女子们“敬而昵之、恐拂其意”的尊重和体贴。
的确,《源氏物语》中对源氏公子亲近女子时的描写无不透漏着他对女子身体的渴望,行床笫之欢成为该情种的最终追求。
可能因为中日两国的文化底蕴不同,所以对爱情的追求也不近相同。
相比之下,贾宝玉那种精神灵魂之爱才能更加打动人吧。
当然,在当今的我物欲横流的社会,随着思想的开放性,源氏公子的对爱的诠释同样会令人产生共鸣。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对比的分析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对比的分析【摘要】《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是两部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作品,它们都涉及到时空叙事的呈现。
本文分析了两部作品中时空叙事的特点,探讨了它们在叙事结构、时空跳跃运用和角色关系呈现方面的异同。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红楼梦》更注重描绘人物内心情感,而《源氏物语》更注重描绘外部环境;《红楼梦》善于运用梦境、回忆和幻想来实现时空跳跃,而《源氏物语》则更加注重自然景色和季节变化的描绘;两部作品都通过细致的人物刻画展现了不同的角色关系。
这种时空叙事风格的异同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启示,不同的呈现方式可以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
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时空叙事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红楼梦》、《源氏物语》、时空叙事、叙事结构、时空跳跃、角色关系、风格异同、文学创作、启示、总结1. 引言1.1 介绍《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是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分别被认为是两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在贾家的生活经历和爱恨情仇。
该作品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妙的叙事结构而闻名于世。
相比之下,《源氏物语》则是日本平安时代女性作家紫式部所著的小说,讲述了光源氏和他周围人物的爱情故事。
这部作品以其细腻的描写、深刻的心理分析和独特的叙事手法吸引着读者。
两部作品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文学表达,被誉为东亚文学史上的瑰宝。
在时空叙事的概念中,《红楼梦》和《源氏物语》都展现了时间和空间的交错与重叠,使得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多变,引人入胜。
它们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处理,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时光流转和空间变幻的奇妙感受,给人以超越现实的审美享受。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探讨《红楼梦》和《源氏物语》中时空叙事的特点,以及它们在叙事结构、时空跳跃和角色关系等方面的异同。
1.2 时空叙事的概念时空叙事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叙事方式,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处理,展现出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发展。
文化的交融与分流_浅论_红楼梦_与_源氏物语_的全面比较研究
导思想 。
九
关键词 :红楼梦 源氏物语 全面比较 交融 分流
年
第 一 辑
作为东方文化圈中的典范之作 《, 红楼梦》与《源氏物 语》之间有着许多“共通点”,更因诸多缘由而呈现出纷繁多
变的“同中之异”。本文提出的是将《红楼梦》与《源氏物语》
进行全面比较研究的理由及设想 。
一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比较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台湾林文月译本进行研究的同时 ,最好还应备有《源氏物
文 化
语》的原始文本以作依据 ,比如 ,由阿部秋生教授等校注的
的 交
小学馆《日本古典文学全集》本《源氏物语》,就具有较强的
融
学术权威性 。这样 ,方有望纠正国内有些“《源》《红》比较”
与 分
研究者的误解误读处 。其次 ,是翻译并评述日本学者所撰
流
的有关代表性论文 ,同时 ,全面梳理中日两国学者的有关论
据笔谈可知 ,源辉声等日本学者当时对《红楼梦》已经大致
熟悉而且理解 ,所以能说出《源氏物语》和《红楼梦》“作意”,
也即二者“创作意图”“相似”的话 。但没有证据表明 ,黄遵
宪等人在听了源辉声的介绍后 ,有过接触《源氏物语》的经
历。
为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源氏物语》的渊源关系 ,笔
二 零
者自 2005 年下半年起 ,在日本京都从事研究工作半年多 ,
1922 年 ,达夫结束了长达九年的留日生活 ,从神户乘海船
归国 ,望着神户附近“风光明媚”的须磨和有着“蓝苍的海
浪 ,洁白的沙滨 ,参差雅淡的别庄”的明石《( 源氏物语》中的
光源氏 ,曾流放须磨 ,并娶了明石道人的女儿明石姬) ,不禁
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到了 1929 年 ,谢六逸先生始在《日本
源氏物语比较
源氏物语比较《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的比较研究综述摘要:《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的瑰宝,《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泰斗,因两者有着极其多的相似或相近的地方,两部作品之间的比较研究一直是研究界比较热门的课题,本文主要结合目前国内现有的的研究作品分析论述了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两者比较研究的未来的趋向\方向.关键词:《源氏物语》《红楼梦》比较研究《源氏物语》有“日本的《红楼梦》”之称,《红楼梦》亦有“中国的《源氏物语》之说”足见两部作品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目前国内学者对《源》和《红》的比较研究基本上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总体上进行比较分析,另一种是分别针对主题、思想、内容、人物形象或创作方法、艺术特色、美学、结构的某一方面作比较论述。
一、人物形象比较对《源》与《红》中的人物形象的比较主要集中在男主人公源氏与贾宝玉、女主人公紫姬与薛宝钗或林黛玉身上。
1、源氏与贾宝玉的比较研究关于源氏与贾宝玉比较主要是大多数论文主要着意分析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生态度、思想观念、精神归宿等问题来寻找两个人物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在分析两人的性格特征时,人们都喜欢用的一个词是‘泛爱’,“泛爱论”似乎一时之间成了分析男一号的首选代名词。
源氏与宝玉都具有泛爱的特性,有关两人泛爱的异同问题成为评论者关注的一个焦点。
沈新林《两部惊人相似的巨著———论〈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异同》较早指出宝玉和源氏具有相似的泛爱特征。
陶陶在《异曲同工的哀歌—─论〈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主题的悲剧性》一文中,把两位主人公的“泛爱”特征作了比较,她指出:“光源氏的‘泛爱’,与封建等级制度密切相连,贾宝玉的‘泛爱’,则与新兴的民主要求息息相关。
”以上两人较早地对“泛爱”做了诠释。
冯茜《贾宝玉与光源氏之比较》指出,贾宝玉与光源氏“是博爱和泛爱主义者的典型”,但同是对女性的泛爱,两人的态度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贾宝玉对女孩子的态度是尊重的,注重情感的交流,而疏于两性关系。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悲剧比较研究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悲剧比较研究一、本文概述《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分别是中日文学史上两部璀璨的明珠,它们以其深刻的人性描绘和丰富的艺术表现,赢得了世界文学的赞誉。
两部作品都以女性角色为中心,展现了丰富的女性悲剧,这使得它们成为比较文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课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两部文学经典中的女性悲剧进行细致的比较研究,揭示它们在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对女性悲剧的不同理解和表现。
《红楼梦》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批判,展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尤其是对女性命运的无情摧残。
而《源氏物语》则以其优美的文笔和丰富的情节,展现了平安时代宫廷生活的风貌,其中也包含了对女性悲剧的深刻描绘。
两部作品的女性悲剧,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从社会背景、文化语境、文本分析等多个角度,对两部作品中的女性悲剧进行比较研究。
我们将深入探讨女性在封建社会和宫廷生活中的地位与命运,分析她们如何被社会规范所束缚,如何在挣扎与抗争中展现出人性的光辉。
我们也将关注两部作品在描绘女性悲剧时所采用的艺术手法和文学技巧,以此来揭示它们对女性悲剧的不同理解和表现。
通过对《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中女性悲剧的比较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化对这两部文学经典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借此反思现代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和命运,以期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为女性的权益和地位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红楼梦》中的女性悲剧《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深刻的文学价值在于对女性悲剧的描绘和探讨。
曹雪芹笔下的女性形象丰富多彩,她们不仅美丽聪慧,而且个性鲜明,命运多舛。
在《红楼梦》中,女性悲剧不仅仅是个人命运的坎坷,更是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悲剧人物之一。
她身世悲惨,自幼失去母亲,寄人篱下,饱受欺凌。
她聪慧敏感,才华横溢,却因爱情受挫而身心俱疲,最终病逝。
林黛玉的悲剧命运,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的象征。
红楼梦 与 源氏物语 的 比较研究
比较两部作品的女性观,各有其特点。作为女性作家紫式部认为女性形象要出身高贵,有娇好的容颜,有才气,有良好的内在品格。即评判女性的四个标准为门第、相貌、才华、气度。这如果对照作家的经历,可以说是她自己形象的流露。这种观点既反映了作者本人潜意识的标准,亦是代表了当时具有时代性的标准,即日本上层贵族社会对女性的评判标准。可以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贯彻了这一女性观,形象的丰满与缺陷来源于此,优劣的依据也在于此。
值得注意的是,《源氏物语》着重描写的是当时日本贵族女性(即上、中、下三等)的形象,因此,就日本社会的整体而言,其女性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红楼梦》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则涉及面较广,较充分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女性观,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二、道德观
在女性观中具有决定性的大概要数道德观。在中国道德似乎从来就专为女性而言的,其中在婚姻道德方面最为明显。
在《红楼梦》中,女性的道德观的总依据虽然已发展到“失命事小,失节事大”的程度,但是在婚姻形态上追求婚姻自主已成为人物追求的重要目标,象宝玉和黛玉固然这样,紫娟、金钏等奴婢也是如此。尽管在封建条件下成功的希望是十分渺茫的。
尤三姐以前虽是一个“淫奔女”,但自“改行”觉醒以后,对爱情忠贞不渝。她对贾琏把她说与贾珍一事表现得极为愤慨,笑骂贾琏:“你们哥儿俩拿着我们姐儿俩个权当粉头来取乐儿。你们就打错了算盘了”?。她尖刻、泼辣地回敬了贾琏的无耻行经,拒嫁贾珍,思嫁柳湘莲,是一个性格刚烈、果敢冷静、憎恶淫奢、思慕英雄、追求美好婚姻的女性形象。
中国自秦汉以后,道德往往以儒家道德为核心,三纲、五常的道德观对日本有较大影响,但是在反映平安贵族社会的《源氏物语》里我们还看不到源于中国北宋景德年间的情道德,唯一相同的是男尊女卑。
当时日本社会婚姻形态还比较落后,除了男尊女卑以外,还盛行一夫多妻制,婚姻中的男女关系亦极为松散,男女结合后,女方仍留在娘家,并无家庭这种形式来维系男女双方的关系。在一夫多妻制下,男女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感情,女性往往成了男人的玩物。《源氏物语》主人公正是利用这一制度,频繁娶妻,从女性形象来说,一方面是受侮辱,另一方面又构成她们的幻想依据。在《源氏物语》中最为突出的是“乱伦”事件的发生。一是源氏同继母藤壶皇后之间的乱伦。藤壶原为先帝的女儿,入宫前就有“容貌姣好”的名声。因她长得酷似桐壶更衣(源氏的生母),被桐壶帝迎入宫中做了皇妃,她仅比源氏年长5岁,在天皇面前根本得不到真正的爱情,于是她同源氏乱伦生下冷泉,桐壶帝还以为是自己的骨肉,老来得子犹为喜悦。倒是藤壶皇后深感内疚。一方面不断自我悔恨,另一方面又止不住对源氏的思念。二是源氏的妻子三公主(即女三宫)和柏木(内大臣之子)的通奸事件。三公主原是朱雀帝(桐壶帝的长子)的三女儿,当她嫁给源氏时,年仅13、4岁,源氏已过四旬,年龄相差悬殊。辈份也不对(源氏和朱雀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况且,源氏家中收养了许多妻子,朱雀帝让位给冷泉,为了拉拢源氏而一手造成的这个可悲的政治婚姻。当三公主与柏木之间生下熏君被源氏发觉后,柏木忧郁交加,郁郁而死。女三宫则出家为尼。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对比的分析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对比的分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而《源氏物语》则是日本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尽管两者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时代,但它们在叙事结构上都采用了时空的对比,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学效果。
本文将对《红楼梦》和《源氏物语》的时空叙事对比进行分析。
两部作品都在时空叙事上具有明显的对比。
《红楼梦》以清代中期为背景,描绘了贾府和女儿红的兴衰沉浮;而《源氏物语》则描写了平安时代的贵族社会,通过对源氏及其他贵族男女形象的塑造,展现了日本古代社会的精神面貌。
两者均反映了各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内涵,具有历史独特性。
两部作品在时空概念上的运用也有所不同。
《红楼梦》以贾府为主要场景,通过对四大家族的群像描绘和贾府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出清代社会的风土人情。
小说中还穿插了梦幻空间的叙事,将现实与理想、现实与虚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时空感。
而《源氏物语》则通过描写贵族社会的日常生活和宴会场景,展示了平安时代贵族社会的繁华与虚浮。
在两部作品中,时空概念的运用让读者感受到不同的时代气息和文化意蕴。
两部作品在叙事结构上也存在差异。
《红楼梦》通过回忆和叙述的方式进行叙事,通过贾府中众多角色的互动与对话,交织出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感纠葛。
小说的后半部分描写了女主角林黛玉的死亡和贾府的衰败,给整个故事带来了一种悲剧色彩。
而《源氏物语》则采用了线性叙事,通过描述源氏及其他贵族男女的生活经历和情感故事,呈现出一种华丽而缥缈的世界。
小说以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为背景,描绘了源氏的成长与变故,展示了他对女性的追求和悲剧命运。
两部作品还在主题和意义上呈现出差异。
《红楼梦》以宦官贾政的庆贺宝玉为起点,揭示了社会风气的腐败和家族的衰败,通过对宝玉、黛玉及其他角色的描写,展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冷酷。
小说通过对人生的拷问和世态炎凉的展示,呈现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的慨叹。
而《源氏物语》则以源氏的浪漫情感和对美的追求为主线,强调了虚幻和变幻的世界观,揭示了人情世故和人生的无常。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对比的分析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对比的分析《红楼梦》和《源氏物语》是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古典文学中最著名的两部作品。
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和日本古典文学的巅峰,是各自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代表作品。
本文将从时空叙事的角度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它们在叙事结构、时空设置、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差异和联系。
我们来看看这两部作品的叙事结构。
《红楼梦》的叙事结构非常复杂,包含了大量的人物关系和情节,主要分为前四十回和后六十回两部分。
前四十回主要是描写贾宝玉等主要人物的成长和家族内部的纷争,后六十回则是贾宝玉的离世和家族的没落。
整个故事通过大量的对话和情节展开,呈现了一个庞大的家族画卷。
而《源氏物语》则是以紫式部为原型的日本女性作家撰写的作品,其叙事结构非常清晰,按照《续后曲》、《末摘花》、《初音》等三部分分为五十四个回目。
每一个回目都明确地描写了某个特定情节或事件,通过对源氏和其他角色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变化的刻画,将一个关于爱情和人性的细腻画卷呈现在读者面前。
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部作品的时空设置。
《红楼梦》的时空背景是康熙年间的封建社会,主要发生在大观园和贾府这两个庄园内。
作品中大量描写了庄园内的建筑、园林、宴会和生活细节,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富丽堂皇和生活习俗。
而《源氏物语》则发生在日本平安时代的贵族社会,通过对宫廷礼仪、歌舞、画艺等细致描写,展现了平安时代贵族社会的奢华和繁荣。
两部作品的时空背景都非常有特色,都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描绘。
我们来谈谈这两部作品的人物塑造。
《红楼梦》的人物塑造非常丰富多彩,每一个角色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特点,比如贾宝玉的多愁善感、林黛玉的聪明伶俐、王熙凤的机智勇敢等等。
这些人物形象都非常立体丰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源氏物语》的人物形象虽然少了一些,但每一个角色的性格和命运都被描写得非常细腻。
源氏的风流倜傥、光源氏的温柔善良、昭君的坚贞独立,这些形象都是作者用心描绘而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感动。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红楼梦和源氏物语同属日本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可以相互借鉴。
本文将就其时空叙事进行分析。
一、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主题概念比较《红楼梦》和《源氏物语》都是日本平安朝物语文学的代表作品。
二者均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都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讽刺。
从二者对自然风光的描写来看,《红楼梦》偏重于大观园的设计,追求超然物外的仙境;而《源氏物语》则偏重于园中的细节,旨在把理想中的宫廷环境淋漓尽致地展示给读者。
二、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叙事方式比较1.场景设置上的差异一般来说,日本物语文学的叙事模式是单线型结构,因为物语文学是以大自然的日常生活为素材,反映生活中的种种情况。
但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作品不满足于此,选择将故事置于不同的空间中,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刻画人物性格。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作为一个世外桃源,既没有体现出“高处不胜寒”的疏离感,又表达出作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第五十六回中,作者特意选取“秋爽斋”这样一个带有独立空间的居所,将贾宝玉和薛宝钗作为整个故事的男女主角,表现出他们在梦幻的“太虚幻境”中展开的情感故事。
在《源氏物语》中,宫廷生活同样作为故事的发生背景,它的存在暗合了整部书的基调:奢华和孤寂。
例如在源氏物语中,源氏由小公主的王子成长为一位出色的皇帝,并最终失去爱人,这些内容均与王室贵族的宫廷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2.角色塑造上的差异《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在时间叙述方面也有所不同。
《红楼梦》的第三回中,便介绍了秦可卿和王熙凤两个人物。
作者极力想要在第一章便用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的全貌,以凸显曹雪芹对这两位人物性格的精心塑造。
相较于《红楼梦》,《源氏物语》的情节要平淡得多,人物关系也更加简单。
通常情况下,源氏由早期天真烂漫的形象逐渐演变成为后期的阴险狡诈的权臣。
在《源氏物语》中,武士的形象受到重视,其人物性格更加复杂,其对国家的贡献也更大。
二者在整体人物设定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也从侧面反映出二者创作时间的先后顺序。
_源氏物语_和_红楼梦_比较研究综述与思考
《源氏物语》和《红楼梦》比较研究综述与思考饶 道 庆一《源氏物语》和《红楼梦》比较研究概况在中国比较文学界,自从大陆于1980年至1983年出版了丰子恺翻译的《源氏物语》之后,近20年来有关《源氏物语》和《红楼梦》(除了引文外,下面简称“《源》”和“《红》”)这两部长篇小说之间的比较研究便成了一个较热门的课题。
在把《红》与某部外国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的论文中,《红》与《源》的比较在这一段时间内可能是最多的。
中国人喜欢把《源》称为“日本的《红楼梦》”①,丰子恺64岁时开译《源》,曾戏填一首“浣溪沙”,其后半阕说:“彩笔昔曾描浊世,白头今又译‘红楼’,时人将谓老风流。
”②他心目中的《源》就像是《红》。
日本人则把《红》叫做“中国的《源氏物语》”③。
《红》与《源》的相似性和可比性在此也可略窥一斑。
《红》与《源》确实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清乾隆五十八年即日本宽政五年(1793),《红》从浙江乍浦漂洋过海传入日本长崎,这是目前所知的《红》流传到国外的最早记载④。
1878年,黄遵宪、源桂阁等中日文人在笔谈中畅谈两国文化渊源时,在《戊寅笔话》第二十一卷中有一段评论就涉及到了《红》与《源》的比较。
当黄遵宪等人向日本友人推介《红》时,源桂阁说:“敝邦呼《源氏物语》者,其作意能相似。
他说荣国府、宁国府闺闱,我写九重禁庭之情。
其作者亦系才女子紫式部者,于此一事而使曹氏惊悸。
”⑤这也是目前我们所知的把《红》与外国文学进行比较论述的较早的记载。
然而,国内有关《源》和《红》的比较研究并不尽如人意,这与我国对《源》的译介滞后、研究不够以及在《源》和《红》的比较研究中采用的研究范式单一等有很大的关系。
其一,与日本对《红》的译介相比,中国对《源》的译介显然大大落后了:1892年,《红》在日本就有了森槐南摘译的一段楔子;1916年,出版了岸春风楼节译本《新译红楼梦》;1940至1951年,出版了松枝茂夫全译本《红楼梦》⑥。
而成书于11世纪初比《红》早七百多年的《源》,在中国于1929年才有谢六逸发表在《日本文学》一书中的简要而完整的介绍文字;1957年才刊登钱稻孙选译的该书第一回《桐壶》;1974至1978年,台湾大学外文系中外文学月刊社出版林文月翻译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1980年至198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丰子恺翻译的《源氏物语》⑦,这是大陆出版的第一个全译本。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对比的分析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对比的分析《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分别是中国古典小说和日本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品,两者都是东亚文学的珍贵遗产,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
在文学史上,《红楼梦》和《源氏物语》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们不仅在东亚地区广为流传,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两部作品都以时空叙事为特色,通过精妙的叙述手法和丰富的内在含义,展现了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通过对《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的对比分析,深入探讨这两部文学作品的共性和差异,以及它们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需要了解《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背景和基本情节。
《红楼梦》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中心,描述了贾府的兴衰和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宏大画卷,表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
《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所著的一部长篇叙事文学作品,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
《源氏物语》以源氏为中心,讲述了他与各种女性之间的纠葛,揭示了平安时代社会的风尚和道德观念,也展现了日本古典文学的精湛艺术和思想深度。
在时空叙事方面,两部作品都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的手法,通过时空跳跃和多重叙述的方式来展示故事的发展和人物关系。
《红楼梦》以贾宝玉作为核心人物,通过回忆和闲话等手法,将故事情节展开在一个复杂的时空网络之中。
作者曹雪芹通过插叙、转折等手法,使得故事既有纵深感又有层次感,使得整个叙事过程充满了悬念和惊喜,给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而《源氏物语》也是如此,紫式部在作品中穿插了各种插叙和时空跳跃,通过当时的宫廷生活和社交场景来展现平安时代的人物形象和道德观念。
《源氏物语》通过这种非线性叙事的手法,使得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多样,也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和情感。
在叙事结构上,《红楼梦》和《源氏物语》也有着一些共性和差异。
《红楼梦》的叙事结构是十分复杂的,全书涉及多条主线,多个子情节以及众多人物,这种复杂和庞大的叙事结构使得整个故事呈现出了宏大的气势和绵延的气质。
宝玉明珠共欣赏--《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比较研究
中图分 类号 : l 1 0 6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4 ) 0 9 — 0 0 0 5 — 0 2
一
、
引 论
担任江 宁织造 四十 四年。幼年家境 富贵无边 , 奢华无 比 , 财富和
无疑是群芳之首。 品性高洁 、 有时善解人意但又经常拈 酸使小性
的女子是一种不加伪饰 , 未经世俗沾染 的“ 纯真” 。 她有 着追求 自
己幸福的勇气 , 用 自己的爱情跟那个社会抗 争 , 但是她虽然征服
了宝玉的心 , 但在那样的社会和大家族制 度中 , 爱情不仅不是婚 姻基础 , 还是离经叛 道的另一种表现 , 所以, 这一场爱 情与家族 制度的战争中 ,她最终 以痛苦而死做为对 自己爱情 的最后 的捍
两 书简 介 :
做 的骨 肉,女儿称为水做 的骨肉 ,当唯一能 给他美好感觉 的东 西——爱情也被偷梁换柱时 ,他终 于以出家 的形式跟 这个 世界 彻底告别 。源氏公子的生母 出身寒微却为皇帝所 宠爱 而被 群妃
《 红楼梦 》 是 中国最伟大 的一部小 说 , 它在 中国文 学史上 的
三、 两 书 主 人 公
贾宝玉是一个什么样 的人 ?是古今第一 大“ 淫人” 还是一个 勇敢跟封建儒家思想做斗争的“ 斗士” ?是作 者的理想 化身还是
一
衣带水的中 E t 两 国 自古 以来交流不断 , 往来频繁 , 其政治
经济制度 、 文化风俗习惯 、 艺术语言文学极多相容相似之处 。现 在, 我们 分别就 两 国文学 史上 的丰碑—— 《 红 楼梦 》 和《 源 氏物
透过大观园和六条院,看《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空间叙事
透过大观园和六条院,看《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空间叙事引言:著名学者余英时在论及《红楼梦》曾这样说道: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创造了两个基本点鲜明而对立的世界;这两个世界,我想叫他们“乌托邦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两个世界,落实到《红楼梦》这部书中,便是大观园世界和大观园以外的世界。
余先生此语道出了大观园在《红楼梦》中的真实功用,它表面上是贾家为元妃所造的别院,但实际上却是曹雪芹为贾宝玉及众姐妹所造的理想居所。
大观园好比是唱戏前搭起的舞台,它将分散各地的人物聚集在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并且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因而我们看到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卧……黛玉葬花在另一部东方古典名著《源氏物语》中同样存在一个“大观园”,那就是源氏从须磨归京后为众情人建造的六条院。
六条院跟大观园一样,自建成之后就成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主舞台。
事实上,六条院本身就是《源氏物语》的艺术结晶,它不仅存在诸多与人物交相辉映的空间化的审美对象,更在整体叙事上将小说中几大相对独立的叙事系统整合在了一起。
大观园亦是如此,它不仅呈现了诸多极具美感的自然景观,更是将宝黛之恋、宝玉心路历程及贾府命运结合在了一起。
下文笔者即从大观园和六条院的空间之美及大观园和六条院在整体叙事上的功用两个方面入手,分析《红楼梦》和《源氏物语》中最为重要的空间叙事。
一、大观园和六条院的空间之美曹雪芹用笔建造的大观园是中国小说庭院描写的最高成就,它不仅令诸多读者流连其中,还令诸多研究者试图画出它的原貌,甚至令建筑家们在现实空间重建大观园。
紫式部笔下的六条院则是日本庭园美的典范,对日本后世园林设计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如川端康成即在《我在美丽的日本》中指出:和歌自不消多说,甚至从工艺美术到造园艺术,无不都是深受《源氏物语》的影响,不断从它那里吸取美的精神食粮。
1968年获诺别尔文学奖后,川端康成在瑞典文学院发表了题为《我在美丽的日本》的演讲1. 大观园之美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通过建筑、山石、水体和植物等要素呈现主人的精神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空间和时间表示的都是事物间的位置关系,时间用以描述动作或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空间用以描述物体的位形。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同属传统的情节小说,都遵循时间的自然持续和与情节要求相对应的空间转换,按主人公的先后经历,来安排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两部小说缺乏现当代小说时空交错的叙事特点,但都不乏相对同时代小说来说先时的叙事技巧。
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线性时间叙事技巧对比研究。
“在现实世界里,即使恰好在同一时间里发生了两件事,用语言表现它们时,也就必须采取先说其中一件事,然后再说另一件事的形式;或者部分交替着说两件事。
总之都需要变成线性形式。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都继承发扬《春秋》与《史记》两种文学体裁的线性时间叙事特征,将朝代纪年、世代时间与人物年纪三者有机结合,体现出东亚古典小说典型的线性时间叙事特征。
《源氏物语》线性时间叙事是直线的单一绵延,不枝不蔓,“骤看之,有如无物,及至细寻,其中便有一条线索,拽之通体俱动”。
《红楼梦》时间叙事技巧向现代小说靠拢,但不能因其局部对时间的切割、打碎和穿插,否定其主体叙事时间的连贯性。
《红楼梦》叙事时间技巧不及《源氏物语》明确,但所言之事如丝以待,丝于络成之后,方知作茧之精,
与《源氏物语》略显板滞的时间叙事技巧比较,《红楼梦》时间叙事技巧更为灵活多变,是清朝小说时间叙事艺术迅猛发展的标识。
实际上《红楼梦》中不可回溯的主干时间流对文本进行着整体有效的操控。
二、时间情态化叙事技巧比较研究。
“日月忽其不掩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中国人传统思维中,时间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理现象,时间流变与心理感受密切相连。
季节交替变换推动事态演变,是提供《红楼梦》和《源氏物语》情节展开的必备条件。
两部小说将事态变迁与自然季节变化紧密结合,使得景物描写与人物情感的矛盾纠葛描写有机融合。
在时间情态化的文本诠释过程中,中日两位作者均擅长“喻情于景,借景抒情”,叙事表现艺术中形象先于逻辑,感性强于思辨。
《红楼梦》以情节的跌宕吸引读者,季节的变化辅助情节的发展,向现代小说叙事手法靠近。
《源氏物语》注重通过季节变化来抒发个人感情,注重小说叙写的“散文式抒情特色”。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两书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抒”与“叙”紧密结合。
同时,两书均采用既能抒发“意”,又不被“意”所束缚的灵活多变的譬喻性话语体系。
中日古典小说的抒情叙事特质恰好与西方古典小说注重情节的叙事传统形成鲜明对比。
三、地志空间叙事技巧比较研究。
时间是流动、变化的,暗含新生与幻灭之意,空间是静止、平稳的,在静止的某一时刻凝注文本。
两部小说中故事发生的地志空间,即人物的外部环境是相对封闭的,这些“深宫帐纬”的场所一般人不可企及,都是发生在一小块区域内,由一小群身份颇高人的人引领,发生在“院子里”的故事,是一方水土的缩影,都具备地方志的特征。
“文笔园林”是两书有别于其他典籍作品的重要叙事特征,“文笔园林”因人/事设景、因景设置植被,以不同的植物烘托人物的性情、渲染气氛。
紫式部与曹雪芹旨在作品构筑的虚构世界中逃避现实、逃避纷争,在曲径通幽的还乡之路上品尝人生的甘美,构建了一处诗意
的栖居地、理想的乌托邦。
两部作品在花园意象的描写上均体现出求真、求善、求美。
另一方面,日本古园林是中国古园林建筑的分支,中国人文因素自古以来对园林影响大,讲究园林艺术中的立意,饱含伦理教义。
日本园林的趣旨在于通过事物外部,冥思事物内在,重视心与心的人天对话,讲究的是悟性。
两书不同地志空间特征,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基于中日两国彼邻而居,文化渊源流传,两国文化有若干相似与迥异。
反映在文本当中,就是各自既具备独特的民族风情,又能相互得以共识处。
四、文本空间结构叙事艺术比较研究。
该部分研究,一是对两书的文本叙事结构进行对比研究,二是对两书的文类模型进行对比研究。
《红楼梦》的叙事主线争议繁多,切入视角及赏析角度的差异造成各式审美取值及其价值认同。
《红楼梦》分为“家运”、“神瑛与绛珠草恋情”、“宝玉运程”三条主轴,第三条叙事主轴(“宝玉运程”)有力地将前两条叙事主轴扭合。
《源氏物语》以“冷泉帝构想系统”、“明石姬构想系统”、“女三宫构想系统”、“紫上构想系统”为叙事主轴,前三条主轴为先后承接关系,第四条主轴(“紫上构想系统”)一直与前三条主轴相互缠绕,齐头并进。
通过两部小说叙事主轴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两书特质结构惊人相似,一是,两书主体构架简单明了,基本都为平铺直叙型,事态的发展循序渐进。
文本叙事主梁由几股主轴构成,其中一条主轴又贯穿于其他几条主轴当中,将其他几条主轴紧密扭合,叙事主梁呈麻绳状。
二是,在这些连绵不间断的主体构架当中,又有若干条叙事暗线埋伏其间。
两书中这些大大小小的叙事系统互为参照、明暗相间、紧密结合、同步
共进,在交错展开的过程中搭建有机的叙事空间。
两书都是在时空交错的网状结构中定型,最后都达到了“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叙事效果。
该部分还将对古典小说叙事的各种文类模型进行比较研究,例如:预叙式总纲、情史与恋爱模式、神谕与预言、皇权、神话与传奇、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