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勒文学理论入门
'后理论'时代下的理论与文学—— 浅析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
进入 20 世纪后,文学理论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形形 得不再重要 ;其次,原本属于文学的特性在非文学话语实践
色色的理论流派连接登场每一种理论都有自己的理论地位 中也已经具备,文学的概念依然在起作用,而“文学是什么”
和批评责任,基于这样的背景,卡勒指出“理论”这个词被 需要的不是界定,而是要做出分析。卡勒由此提出了他的“文
关键词 :乔纳森 • 卡勒 ;理论 ;文学 ;“后理论”
义等历史力量和个人经验的关系时提供借鉴和分析推测,即 从理论中得出“理论”;第三,理论是对于常识的批评,比 如说对于意义、作品、文学和经验的批评,是我们认识到观
[ 中图分类号 ] :I106 [ 文献标识码 ] :A
念只不过是一种历史的建构而已 ;第四,理论具有自反性,
[ 文章编号 ] :1002-2139(2017)-12-086-02
是关于“思维的思维”,它向文学和其他话语实践中创造意
义的范畴提出质疑。显然,卡勒对文学理论的定义并非给出
乔纳森 • 卡勒(JonathanCuller,1944—)是美国当代 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意义,而是一种对“终极意义”的
著名文学理论家,被誉为“对康奈尔大学人文学科研究影响 结构,对其唯一性提出质疑。“结构主义的最终目的是激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6
文学评论·外 国 文 学
漫长思索后的一个产物,“文学性”集中彰显于他的《文学 理论入门》一书中,卡勒借此探索“后理论”时期理论的出 路和未来。
一关于文学理论入门进入20世纪后文学理论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形形色色的理论流派连接登场每一种理论都有自己的理论地位和批评责任基于这样的背景卡勒指出理论这个词被赋予了综合性的意义人们谈论的大多也是关于综合性问题的争辩包括心理分析政治哲学等等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篇一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一本超厉害的书——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
哇塞,这可真是给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嘀咕呢,这能有多有趣?结果一读进去,我发现自己就像掉进了一个奇妙的文学世界。
卡勒在书里讲的那些理论,一开始我觉得有点晕乎,什么“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感觉像是一堆绕来绕去的线团。
但也许正是这种一开始的困惑,让我更想要去弄明白。
书里提到的各种文学分析方法,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我就想啊,以前读那些文学作品,可能只是看到了表面的故事,却没深挖背后的门道。
比如说,通过结构主义的视角去看,作品的结构和框架就变得超级重要,这可能会完全改变我们对作品的理解。
不过呢,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有时候会想,这些理论是不是有点太复杂啦?难道我们就不能简单地享受文学的美吗?但反过来又觉得,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理论,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学的魅力。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好像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地方看文学,视野一下子开阔了不少。
但我也知道,这只是个开始,可能我理解的还不够透彻,还需要不断地去探索。
你们说,文学理论这东西,到底是让我们更懂文学,还是有时候反而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呢?篇二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哎呀妈呀,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这书可真是让我又爱又恨!刚开始读的时候,我那叫一个懵圈,感觉自己就像走进了一个迷宫,到处都是弯弯绕绕的理论和概念。
我心里直犯嘀咕:这都是啥呀?能有用不?可是,读着读着,我好像有点摸到门道了。
比如说那个“读者反应批评”,让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读者的感受和理解对于文学作品的意义那么重大!以前我总觉得作者写啥就是啥,现在才知道,我们读者也有很大的话语权。
不过呢,有时候我又觉得这些理论有点玄乎。
就像那个“解构主义”,把作品拆得七零八落的,难道这样就能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了?我觉得可能有点过头了。
牛津通识读本:文学理论入门(中文版)
CIP文学理论入门/(美)卡勒(Culler,J.)著;李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1(2013.5重印)(牛津通识读本)书名原文:Literary Theory: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ISBN 978-7-5447-2966-6Ⅰ.① 文… Ⅱ.① 卡… ② 李… Ⅲ.① 文学理论 Ⅳ.① I0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133577号Copyright © Jonathan Culler 1997Literary Theory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English in 1997.This Bilingual Edition is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Oxford UniversityPress and is for sal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ly,excluding Hong KongSAR,Macau SAR and Taiwan,and may not be bought for ex-export therefrom.Chinese and English edition copyright © 2013by Yilin Press,Ltd著作权合同登记号图字:10-2007-046号书 名 文学理论入门作 者 [美国]乔纳森·卡勒译 者 李 平特约编辑 陆 赟责任编辑 於 梅原文出版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出版发行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译林出版社集团地址 南京市湖南路1号A楼,邮编:210009集团网址 出版社地址 南京市湖南路1号A楼,邮编:210009电子信箱 yilin@出版社网址 版 次 2013年1月第1版 2013年5月第2次印刷书 号 ISBN 978-7-5447-2966-6目录序言前言第一章 理论是什么?第二章 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重要吗?第三章 文学与文化研究第四章 语言、意义和解读第五章 修辞、诗学和诗歌第六章 叙述第七章 述行语言第八章 身份、认同和主体附录 理论学派与流派索引赵宪章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1944——),1966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74年获牛津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1975年任耶鲁大学教授,后执教于康奈尔大学,当代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欧洲理论在美国的权威阐释者之一。
对常识的阐释和消解——读《文学理论入门》
对常识的阐释和消解——读《文学理论入门》作者:任柯颐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20年第10期任柯颐《文学理论入门》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1944- )的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通识类“小书”。
它和一般的理论类煌煌巨著不同,如封面上所写的“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是一本简洁、宏观性的扫盲读本。
值得注意的是,卡勒将怎样以短小的篇幅,引导读者入门文学理论?作为一名解构主义大师,他在文中又是以什么立场来看待西方的文学理论发展历程的?除了帮助读者了解文学理论的发展状况,本书还有什么现实意义?一、逻辑、例证兼备的阐释文学理论是一门百家争鸣的学问,众多理论批评你方唱罢我登场,宛如一团毛线球,难以找到线头的所在。
在卡勒眼里,线头就是最平常、最普适的“常识”——某个词语的概念,某个被视为理所应当的传统观念,某种现实现象。
从最平易的起点开始,像是剥洋葱一般,层层递进,最终获得核心——达到解释的目的。
卡勒的书写便是如此:找到一个恰当的起点,接着进行顺藤摸瓜式的阐释和解读。
富有逻辑,显得简洁而井井有条。
以第八章“身份,认同和主体”为例。
开头即抛出现代理论中关于主体的争论:如何理解“主体”(“自我”)的形成?接着将理论界已有的相关理论搬上台面,核心观点有四,其根本分歧在:先天还是后天形成,个人还是社会主导。
此外还有关于主体优先性的争论。
至此关于身份问题的争论的情况已经交代完毕。
接着则将文学拉入讨论:它怎样与身份问题相联系?这又不得不涉及到怎样塑造处理人物身份、建构读者身份等问题。
横向发散,话语与身份是何关系?是再现,还是创造?此外,身份问题又常常与心理分析相结合。
纵向挖掘,身份问题又涉及群体身份的塑造和认同。
最后,将所有关于身份问题的理论综合起来,得出一个普遍的结构——“各个领域的研究似乎都在探讨主体是如何通过不可避免,也无法为之辩解的统一和身份的假设形成的。
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
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直犯嘀咕:“文学理论,这得多枯燥啊!”可卡勒就像是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老朋友,一下子就把我拉进了文学理论的奇妙世界。
书里的内容就像是一把把小钥匙,每一把都能打开一扇通往不同文学天地的门。
比如说,关于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以前觉得不就是那些写故事、写诗的东西嘛。
但卡勒可不会这么简单地放过这个问题,他从各种角度去剖析,一会儿从文本结构,一会儿从读者反应,一会儿又从历史文化背景。
就像他拿着一个放大镜,把文学这个概念放大了无数倍,让我看到了里面密密麻麻的构造。
这让我意识到,文学可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单纯,它像是一个有着无数个小机关的魔方,每个面都有不同的花样。
不过呢,这本书也不是那种让你一路顺顺当当就能读懂的。
有些地方就像走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一不小心就会迷失方向。
比如说那些关于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部分,我感觉自己就像掉进了一个文字迷宫里,那些概念绕来绕去的。
但是,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就像爬山一样,虽然过程有点艰难,但当你好不容易爬上一个小山头,看到了更广阔的风景时,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
读完这本书,我再看周围的文学作品,就感觉像是戴上了一副神奇的眼镜。
以前看小说就是看个热闹,看诗歌就是看些优美的词句。
现在呢,我会不自觉地去思考作品背后的那些理论元素,像是作者是怎么构建人物关系来体现某种意识形态的,或者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是怎么和它要表达的情感相呼应的。
这就像是从一个只看表面的游客,变成了一个想要探究每个角落秘密的探险家。
文学理论入门卡勒读书笔记
文学理论入门卡勒读书笔记卡勒是美国的文学批评家、文学理论家和语言学家。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他的文学理论著作就被翻译成汉语,在中国引起了巨大反响。
《文学理论入门》正是这一时期卡勒最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
它运用语言学的方法研究了文学作品的结构问题、形式问题和文学作品的内容问题。
本书通过四个方面:艺术作品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诗歌与散文;文学作品中的时间性;从自然语言向人工语言转换。
并且提出了几个新的概念,如“巴赫金”式的理论建构。
这一系列的“巴赫金式”的理论主张在当时并不为人所重视。
卡勒曾经认为:“巴赫金思想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还有些陌生。
但是,一旦你读到这本书,读懂了他的著作,你也会发现,巴赫金也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理论家,而且比我们所能想象的更加丰富和深刻。
”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到许多西方学者的重视。
正如他自己所说:“不管有多少次人们曾经重复讲过的事情,在新的听众来说总是新的。
”现在看来这些观点,可能并不算什么新见解。
但是,在当时却很少有人敢于挑战,而卡勒是第一个将其推广到世界范围的人。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人类社会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
整个世界的人们都被这场灾难所震惊,整个人类似乎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大多数的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似乎都已经沉默了。
但卡勒却不同。
在卡勒的一篇文章中,他提到了20世纪60年代时,“欧洲的文学批评家是沉默的一群,只有两位敢公开表示惊讶”。
由此,卡勒开始了自己的新探索,开始了文学理论研究的创新。
正如他在其晚期的《声音与现实》一书中所说:“最早出现的惊愕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有些人天生愚蠢。
在1960年代,大多数的批评家被占领运动吓得噤若寒蝉。
那时候,像我这样的学者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失踪的文学批评家。
”但是,这些风暴却在此时开始慢慢地平静下来,人们也开始冷静下来,重新审视“疯狂”的岁月,重新思考“疯狂”的人。
第二个“巴赫金”式的理论建构。
卡勒文学理论入门第二章读后感
卡勒文学理论入门第二章读后感这一章一开始就给我一种感觉,像是要把文学从我们平时那种想当然的理解里拽出来,然后好好地审视一番。
卡勒提到了一些关于文学的基本属性的探讨,比如说文学与虚构的关系。
以前我就觉得,虚构嘛,那就是文学的一个大特点,写小说的人可以天马行空,创造出各种不存在的世界和人物。
但是卡勒这么一分析,我才发现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他让我意识到,不是所有虚构的东西都是文学,新闻报道有时候也会有虚构的成分(当然这是不应该的啦),可我们不会把新闻报道当成文学作品。
这就好比,不能因为一个东西有四条腿就说它是桌子,还有可能是椅子或者狗呢!然后,关于文学的语言,卡勒的讲述也让我耳目一新。
文学语言好像有一种魔力,它和我们日常交流的语言不太一样。
日常语言就像是白开水,解渴就行,但是文学语言像是一杯精心调制的鸡尾酒,有各种味道在里面。
它可能会用一些奇特的修辞手法,让我们的思维像坐上过山车一样,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我就想起那些经典文学作品里的描写,有时候一句话就能让你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幅绝美的画面,或者让你感受到角色内心深处的那种复杂情感,就像有个小钩子,一下子就把你的心给钩住了。
在阅读这一章的过程中,我还发现自己以前对文学的理解真是太狭隘了。
我总是单纯地从故事内容、人物形象这些表面的东西去看文学作品,就像只看到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一角。
卡勒让我明白,文学背后的那些规则、结构以及它在整个文化语境里的位置,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就好比我们看一场魔术表演,不能只看魔术师变出来的兔子或者鸽子,还要去琢磨他是怎么做到的,背后隐藏着哪些技巧和机关。
不过呢,这一章也不是那么好读的。
有些概念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我的脑海里跳来跳去,我得费好大的劲儿才能抓住它们的尾巴。
但是一旦抓住了,就有一种成就感,就好像我在和卡勒这个文学大佬进行一场深度的思想拔河比赛,当我理解了他的某个观点时,就好像我在这场拔河中赢了一小局。
总的来说,第二章读完,我感觉自己像是刚刚拿到了一把打开文学更深层次大门的钥匙,虽然我还不能熟练地用这把钥匙去开启所有的锁,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探索门后面的世界了。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
本文旨在介绍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是一种可以用来解释文学作品和作者所使用的技巧以及文学分析的方法。
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是一位拥有博士学位的美国学者,研究文学和语言学的学者,他在文学理论的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建构在某种语言系统上的,它对文学的理解也包括文学的使用以及文学所表现出的技巧方面。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把文学放在一个语言系统里,认为文学主要是一种言语表现,可以使用不同的文学技巧来表现作家的思想和观点。
他把文学活动作为理解文学作品和作者所使用技巧的基础。
他认为,语言和技巧是有关系的,文学技巧是受语言影响的,而文学分析就是理解这种关系的方法。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的文学分析法包括语义分析、语用分析以及文体学的思想,以及阐释学等理论,这些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和其中使用的技巧,同时这些理论也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研究文学作品的含义。
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学作品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理解和分析它。
文学分析通过使用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提供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意义。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对文学分析的改革和提高,也是文学理解的重要发展动力。
总而言之,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是一种可以用来解释文学作品和作者使用的技巧以及文学分析的方法。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把文学放
在一个语言系统里,它使用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等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意义,从而给文学理解带来重要的改革和提高。
文学理论入门乔纳森卡勒读后感
文学理论入门乔纳森卡勒读后感卡勒这本书,不像那些故作高深、一上来就把人绕晕的理论书籍。
他的文字像是一个特别有耐心的朋友,在你耳边轻声细语地说:“文学理论这玩意儿没那么可怕。
”从最基础的“什么是文学”开始讲起,我才发现原来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情况。
以前我觉得文学嘛,就是那些写得很美的文字,什么诗歌、小说之类的。
但卡勒告诉我,这可不一定。
有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文字,比如大街上的广告语,要是从某个特殊的角度去看,也能有文学性呢。
这就好比是突然发现,你家楼下卖煎饼果子的大爷要是把做煎饼的过程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写下来,也许就是一篇充满文学韵味的小短文。
书里讲到的各种理论,像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这些,一开始我真是觉得像看天书。
但是卡勒总能找到特别巧妙的例子来解释。
比如说结构主义,他用搭积木的方式来类比,说文学作品就像是用各种元素搭起来的积木建筑,每个元素之间都有特定的关系。
这一下子就把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了。
就像我小时候玩的积木,不同形状的积木块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就能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文学作品里的情节、人物、语言这些元素也是如此。
而且这本书让我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特别有底气。
以前大家聊到文学作品,我只能说个“好看”或者“不好看”。
现在我能像个小专家一样,把书里学来的理论知识搬出来,分析得头头是道。
比如说朋友觉得某部小说的结局很烂,我就可以从叙事结构的角度跟他解释,这个结局也许是作者故意打破常规,为了引起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呢。
朋友们都对我刮目相看,我心里那叫一个得意。
这本书也不是完全没有让人头疼的地方。
有些地方的理论阐述还是有点绕,就像走在迷宫里,我得反复读几遍才能明白卡勒的意思。
但是这也像是一场挑战,当我最终搞懂的时候,那种成就感就像是攻克了一个超级难的游戏关卡。
文学理论入门读书笔记
文学理论入门读书笔记在阅读文学理论入门的相关书籍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文学理论的魅力及其重要性。
文学理论不仅仅是关于文学的知识,更是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学问。
通过理解文学理论的脉络和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揭示其背后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
这里是我对几本重要书籍的读书笔记。
1.《文学理论入门》 by 乔纳森·卡勒这本书是文学理论入门的经典之作,对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方法和问题进行系统而深入的阐述。
卡勒运用清晰、生动的语言,以及丰富的实例,使得理论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他强调了文学理论的核心是理解和解释文学作品,而这种理解和解释又受到文化、历史、政治等因素的影响。
这本书不仅让我对文学理论有了全面的认识,也启发我思考如何以理论为工具,深入挖掘文学作品的意义。
2.《文学理论》 by 韦勒克和沃伦这本书被认为是文学理论领域的经典教材,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文学理论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学的本质、功能、意义、价值等。
作者们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各种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同时对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文学理论的发展和多样性,也让我明白了理论和批评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
3.《当代文学理论》 by 拉尔夫·科恩这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当代文学理论的著作,它展示了当代文学理论的主要流派、方法和思想。
科恩以清晰、简洁的语言阐述了当代文学理论的一些重要概念和观念,例如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理论等。
这本书让我对当代文学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启发我思考如何在文学作品的分析中运用这些理论。
4.《如何阅读文学》 by 哈罗德·布鲁姆布鲁姆是一位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他的这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布鲁姆认为,阅读文学作品需要具备一种“审美同情”,即对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的共鸣和理解。
同时,他也强调了文学作品应该超越个人的审美经验,成为人类文化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作为文学体裁的理论——我读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
作为文学体裁的理论———我读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汤拥华《文学理论入门》,乔纳森·卡勒著,李平译,译林出版社,2008 实际上我并不确定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LiteraryTheo ry:AVeryShortIntroduction)是不是对我产生了最大影响的书,但它的确是我最希望自己也能写得出的书。
作为从事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的学者,恐怕很少人不会被这本书的论说风格打动,深入浅出,举重若轻,既简洁又丰富,既清晰又深刻。
比卡勒更具原创性的理论家不在少数,但卡勒是天生的理论教师,在为他人讲解理论这件事情上,很少有人能做得跟他一样好。
尤为重要的是,写《文学理论入门》的卡勒给自己设定的任务,不是系统地介绍当代文学理论的某家某派(就像他在《结构主义诗学》和《论解构》两书中所做的那样),而是要“讨论共同存在的问题和共有的主张”,这样他就可以凭借亲身的体会告诉年轻人,理论不是相互对立的研究方法或解读方法,作为一个整体,理论是有力的,也是诱人的,它可以服务于严肃的目的,但首先是令人快乐的。
20年前我初读此书,便强烈地感受到这种快乐,此后时时重读,以求温故而知新。
一《文学理论入门》给我的第一印8读书生活象,是他在全书首章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论观。
明明是“文学理论入门”,卡勒却宣称理论不是文学理论,不是对于文学的本质和文学分析方法的系统解释,理论就是理论。
现在回过头看,此言一出,全书成功大半。
在文学理论之外另立理论,并不完全是卡勒别出心裁,在美国学界一如在中国学界,的确会有一些人被称为“做理论的”或者“理论家”,而无须具体到“做某某理论”“某某理论家”。
不过这种说法明显带有一点讽刺意味,其潜台词是“我不知道你是不是研究文学(或其他什么)的,只知道你是搞理论的”。
20世纪中期的“理论热”席卷了西方各大学术文化机构,深刻地塑造了20世纪60年代之后人文社会科学的样貌,在英语世界同样如此。
文艺学系列课程(2.1.32)--《文学理论》参考读物4
读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Literary Theor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出版于1997年,翌年就有了中译本,即使对中国读者来讲也是将近二十年前的旧作了。
此书在研究文学理论问题的著述中有着比较高的引用率,也是讨论各种文学研究“转向”话题——如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从“文学理论”到“理论”的转向——往往都会涉及的一本书;许多文艺学的研究生更是将其作为专业基础书列入学位论文的参考书目中……凡此种种,都表明这本书在圈内已经相当熟识,今天再拿来作为谈资,又有多少可说的东西能让人不至落入过时的老生常谈。
其实,一本理论书能给人带来多少新意,有时候并不完全取决于该书本身,和出版时间的长短好像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倒是读者自身的知识状况和阅读取向会起更大的作用;当书中涉及的思想来自域外文化,又与别样的知识系统相关联时,尤其如此。
就像萨义德说的,旅行中的理论若要找到归宿,“接受条件”所起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1]。
回顾几次翻阅《文学理论入门》留下的不同印象,不由想起清人孙宝瑄曾经言及的读书心得,他说:“以新眼读旧书,旧书皆新书也;以旧眼读新书,新书亦旧书也。
”[2] 细细想来,此书给予我的感受所以会有前后不同的变化,应该说都和读书的眼界有点关系。
一、注重不同文论“共识”的梳理第一次阅读《文学理论入门》是在中译本刚刚面世的1998年[3]。
虽然用“思想淡出,学术凸显”来描述九十年代中国学界的说法未必确切,因为关注思想和研究学术并不一定是相互排斥的两件事,有时候转向学问其实是深究思想的另一种方式和选择;不过专注于消化八十年代接受的各种域外知识,在追求学问的层面上反思和梳理当年匆匆读过的文字,倒真是许多学人在进入九十年之后都有的选择。
在这样的状态中接触卡勒的新作,关注点自然会落在他以解构思想对文学理论的重新阐释上。
书中围绕“理论”反复阐发的那些观点,如“理论的主要效果是批评‘常识’”;“理论的本质是通过对那些前提和假设提出挑战来推翻你认为自己早就明白了的东西”,“激励你重新思考你用以研究文学的那些范畴”;以及“理论”对“文学理论”的解构“已经使文学研究的本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4]等等,都让阅读一直游走在“新知”与“旧说”尖锐冲突的语境中,不断激起你企图弄懂解构主义文学思想的欲望。
推荐几本关于文学批评的书
推荐几本关于文学批评的书在文学的广袤世界里,文学批评宛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与价值。
对于热爱文学、渴望提升文学鉴赏能力的朋友来说,阅读优秀的文学批评书籍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推荐几本备受赞誉的文学批评著作。
《文学理论入门》(Introducing Literary Theory)作者: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这本书以清晰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例子,介绍了 20 世纪以来主要的文学理论流派,如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等。
卡勒没有陷入复杂的理论术语和抽象的概念中,而是通过对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让读者理解这些理论如何应用于文学批评实践。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对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基本认识。
《批评的解剖》(Anatomy of Criticism)作者:诺思罗普·弗莱(Northrop Frye)弗莱在书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神话和原型的文学批评理论。
他认为文学作品存在着一些反复出现的原型模式,通过对这些模式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
这本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宏观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文学作品,让我们看到文学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性。
《如何读,为什么读》(How to Read and Why)作者: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布鲁姆在书中分享了他对于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他强调了阅读的主观性和创造性,认为真正的阅读是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是一种自我发现和自我提升的过程。
书中对许多经典作品的分析深入浅出,充满了智慧和激情,能够激发读者对阅读和文学批评的兴趣。
《小说修辞学》(The Rhetoric of Fiction)作者:韦恩·布斯(Wayne Booth)布斯在这本书中探讨了小说中的叙述技巧和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是有点打鼓的。
毕竟“文学理论”这四个字听起来就很唬人,感觉像是那种让人读得云里雾里,满是高深莫测术语的书。
但卡勒就像是个贴心的朋友,他没有上来就把那些高大上的理论一股脑儿地砸向你。
他从一些很基础、很有趣的问题开始,比如说“什么是文学?”这问题看似简单,就像问“什么是苹果”一样,但真要回答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卡勒就像个调皮的孩子,把那些传统的、我们想当然的答案一个个地拿出来调侃。
他告诉我们,光说文学是有想象力的作品可不行,那童话故事算,可科学幻想小说也算,这样定义就太宽泛了。
然后他又举了好多例子,像广告文案有时候也很有文学性,这就把我们原本清晰的概念搅得一团乱,可这种乱又特别有趣,让你忍不住跟着他的思路继续走下去,想要找到那个真正能定义文学的答案,哪怕最后发现这个答案可能根本不存在或者非常复杂。
书里讲到的各种文学理论也不是那种干巴巴的阐述。
他说结构主义的时候,就像在讲一个神秘的侦探故事。
结构主义者就像是那些寻找隐藏线索的侦探,他们在文学作品里找那些深层次的结构,就像在找犯罪团伙的作案规律一样。
而读者呢,在这个过程中就像是被赋予了特殊能力的助手,不再是单纯地看故事,而是要和这些侦探(理论家)一起去挖掘作品背后的那些秘密代码。
这种解读方式让我对那些以前读过的文学作品有了新的看法,就好像突然戴上了一副特殊的眼镜,能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东西。
还有他讲读者反应批评的时候,那感觉就像是在开一场读者的狂欢派对。
以前我总是觉得作品是有一个固定的意义的,就像蛋糕只有一种正确的吃法。
但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告诉我,每个读者都是带着自己的经历、喜好和价值观去读作品的,所以就像蛋糕可以被不同的人吃出不同的味道一样,作品的意义也是多种多样的。
这让我觉得自己作为一个读者突然变得很重要,我的阅读体验和理解不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和那些大作家、大理论家们平起平坐的。
这本书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被完全消化的。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介绍
乔纳森·卡勒是一位美国知名的文学批评家、文学理论家,他的推动了浪漫主
义的技术、现代人类主义的流派和实用语言学的研究。
他最著名的理论著作是《诗学中的新视角》。
在《诗学中的新视角》中,卡勒把他的文学批评理论系统化起来,以及他独特
的文学批评方法。
他把他的理论从三个层面上来研究把文学作品的形式分解:语言结构层,文本结构层和表达结构层。
在语言结构层,卡勒指出,批评者必须要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
他认为语言结构可以和社会语言结构相关联,用以避免由社会观念带来的批评偏差。
在文本结构层,卡勒指出,一切文本都有它自己的解释框架存在,并将这些解
释框架归入“内容”、“意义”和“本质”三个大类,即根据其本质而分类。
在表达结构层,卡勒认为,文学作品中的表达结构更多的是一种上下文的关系,关系的扩展表达结构的理解,从而简化文本结构的理解和分析。
总的来说,卡勒的文学理论注重以语言结构的视角来解读和分析文学作品,因
此即使不熟悉文学作品的形式而只从语言上分析文学作品,他的理论仍然能够执行起来。
乔纳森·卡勒提出的文学理论对于新时代文学领域也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从而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审美感受。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有点打鼓,想着文学理论这东西是不是又高深又枯燥,像那种老学究在书斋里鼓捣出来专门折磨人的玩意儿。
可是读着读着,就发现卡勒这个家伙还挺有趣的。
他就像是一个特别耐心的导游,带着我在文学理论的大花园里溜达。
这个花园里各种奇花异草,每一种都代表着一种文学理论。
比如说,他讲结构主义的时候,就好像是在介绍花园里一种造型特别奇特的植物。
我开始理解到原来文学作品就像是一个有复杂结构的建筑物,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就像建筑物里的柱子和横梁,相互支撑着。
这让我再去看那些经典的小说、诗歌的时候,就忍不住想找找里面的结构框架,就像个好奇的小侦探。
书里还提到了读者反应理论,这可太有意思了。
以前我觉得文学作品就是作家写出来放在那里,我们读者就只是接受者。
但卡勒告诉我,读者可不是那么被动的。
读者就像是一群厨师,拿到作家提供的食材(作品),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经验去烹饪出不同的菜肴(解读)。
我突然就想起以前和朋友们一起读同一本书,结果大家的看法五花八门,当时还觉得奇怪,现在才明白原来这就是读者反应理论在生活中的体现啊。
这本书也不是一路平坦的大道,有些地方确实有点难懂。
就像花园里有些小路七拐八拐的,一不小心就会迷路。
有时候卡勒阐述一些比较复杂的理论概念时,我得停下来反复读几遍才能有点感觉。
但这种挑战也有一种别样的乐趣,就像是攻克一道道谜题一样。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个武林小菜鸟得到了一本武功秘籍,虽然还没有完全参透其中的奥秘,但已经学会了不少新招式。
再看文学作品的时候,不再是只看表面的故事,而是能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
比如说看到一首诗,我可能会先从它的结构看起,然后再想想诗人这么写可能是想引起读者什么样的反应。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篇一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这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在文学的神秘花园里转了一圈,又迷了路,然后又突然找到了出口。
一开始,我觉得这书肯定超级枯燥,什么理论啊、概念啊,想想都头疼。
但真读进去了,我发现它就像一个宝藏盒子,每翻开一页都能找到让我眼前一亮的东西。
比如说,卡勒对于“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探讨,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文学不就是那些诗歌、小说、散文嘛。
但卡勒可不这么简单地认为,他让我开始思考,文学是不是一种特定的语言运用?是不是一种文化的表达?这让我脑袋里的问号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
我觉得吧,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有时候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可能我理解错了一些观点,也可能我走偏了方向。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不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我对文学理论更加好奇吗?就像我们平时看小说,有时候会想,作者到底想表达啥?是爱情的美好,还是人性的复杂?读了这本书,我发现,这种思考不仅仅是我们的随意猜测,而是有一套理论在背后支撑着。
不过,说实在的,有些地方我真的读得云里雾里,心里就想:“这到底是啥意思啊?” 但我又告诉自己,慢慢来,也许再读一遍就能懂了。
这书啊,就像一座高山,我才刚刚开始攀爬,不知道上面还有多少风景等着我呢!你们说,文学理论到底是让我们更懂文学,还是把文学变得更复杂了呢?篇二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我这心里头那叫一个五味杂陈!一开始,我是抱着一种“我倒要看看这书有多厉害”的心态去读的,结果读着读着,我发现自己像是掉进了一个无底洞。
卡勒提出的那些理论,一会儿让我觉得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啊!”一会儿又让我眉头紧皱,“这啥呀?怎么这么难懂!”比如说他讲到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我就在想,难道我们读的每一本书都带着深深的文化烙印?那我们读的时候是不是得像考古一样去挖掘背后的文化内涵?也许是吧,可这也太累了吧!还有啊,关于文学作品的解读,他说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卡勒文学理论入门第二章读后感
卡勒文学理论入门第二章读后感读了卡勒文学理论入门的第二章,就像是在文学的迷宫里又找到了一条新的小径,既新奇又有点小纠结。
这一章刚开始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导游,带着我一头扎进了“诗学”这个概念里。
诗学这个东西,以前我就觉得是研究诗歌的学问呗,可卡勒告诉我,没那么简单!它可是关于文学形式和技巧的一个大集合,就像是一个装满了各种文学创作工具的魔法盒子。
比如说,怎么安排故事的结构,怎么选择合适的词汇让句子闪闪发光,这些都是诗学要管的事儿。
这就好比厨师做菜,诗学就是告诉厨师怎么切菜、怎么搭配调料、用什么火候的那本秘籍。
然后呢,我又跟着卡勒去探讨了文学作品中的叙事。
哇哦,原来叙事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魔术表演。
作者就像魔术师,他要决定从哪个角度开始讲故事,是像个全知全能的上帝一样啥都知道然后一股脑儿告诉读者呢,还是装作自己也只是个摸不着头脑的旁观者,带着读者一起去探秘。
我突然想到我以前看过的一些小说,有些小说就是用那种多视角叙事,就像好几个摄像机同时在拍摄一样,从不同的人的眼睛里看同一个故事,这感觉就特别奇妙,像是在玩一个复杂又有趣的拼图游戏。
这章里有些地方也让我挠头。
比如说那些关于文学作品中重复元素的讨论。
卡勒说重复可不只是作者偷懒或者词穷,而是有着深层次的意义。
我一开始真的有点蒙,心里想:“不就是重复嘛,能有啥大不了的?”但是他举了好多例子,像诗歌里某个意象的反复出现,就像音乐里的主旋律一样,不断地奏响是为了加深某种情感或者表达某个隐藏的主题。
这就好比你走在路上,不断地看到同一个标志,这个标志肯定是在给你传递一个特定的信息。
这么一想,还真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
在这章里,我还像是在参加一场文学的化装舞会。
每个文学元素都像是戴着面具的舞者,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样子,实际上背后都有着复杂的意图。
我原本以为我看懂了很多文学作品,读了这章才发现,我可能只是看到了那些舞者漂亮的衣服,还没搞清楚他们面具下的真正模样呢。
总的来说,这第二章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个文学世界的新窗口,让我看到了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机关和密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书有理论是什么,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重要吗?,文学与文化研究,语言,意义和解读,修辞,诗学和诗歌,叙述,述行语言,身份,认同和主题等内容。
理论是什么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重要吗?、文学与文化研究、语言,意义和解读、修辞、诗学和诗歌、叙述、述行语言、身份,认同和主题、附录:理论学派和流派、索引、英文原文乔纳森·卡勒向我们解释了什么是“理论”。
他没有描述各个“学派”之间的争斗,而是勾勒了理论所倡导的各个关键的“流变”,直接阐述了文学理论的内涵。
这本入门读物会让每个想要了解当代文学的读者受益匪浅。
很难想象会有另一本文学理论简述比这一本更加明晰,也不会有另一本在这样有限的篇幅内能囊括更多的内容。
卡勒的阐述技巧一直备受赞誉。
在这本书里卡勒找到了讲述文学理论的最佳方式和风格。
——英国批评家Frank Kermode《文学理论入门》读书笔记——叙述问题之焦距本学期的文学概论课,常老师让我们阅读了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并试图给我们信心去阅读:“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其实我觉得大多的理论书对我而言都差不多,有趣不有趣取决于我能够从其中的理论部分所联想到的感性部分的多少。
读完这本小书,我最感兴趣的部分就是作者对于讲述故事的聚焦的分析。
可能是与我们的所接触到的文学作品关系比较近的缘故吧,我看到这部分的时候一下子想到了很多东西。
【聚焦】关于聚焦,无非是谁再看?关于叙述的论述经常提到“一个故事是从什么视角讲述的”,而我们在进行诗歌赏析或者做阅读题的时候也会遇到相似的问题。
那我们就会说,这篇xx 是从一个小孩儿或者一个成人的角度论述的,这就够了。
但其实这是两个问题:谁在讲话?所表述的是谁的看法?通常而言,应该是作者通过某个笔下的某个角色进行表述自己的看法或者代表一个阶层的看法。
亨利·詹姆斯在他的小说《梅西所知道的》里用了一个叙述者,他不是一个儿童,但他却是通过一个儿童的感觉来讲述故事的。
但我们必须明确的是,梅西不是叙述者,叙述者是作者,是亨利·詹姆斯,梅西只是他选择的一个角度,以此来讲述书中的许多事情。
而在对梅西的描写时,作者也用了第三人称“她”。
举例说来,梅西并不完全懂的她身边的那些成年人之间的性关系。
这个故事通过她来聚焦,这是两位叙述理论家米克·巴尔和热拉尔·热内特发明的术语。
通过梅西的意识或者位置对事件进行聚焦。
日本小说《恋空》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这部小说分为两部,一本是从女孩子的角度写的,一本则是从男孩子的角度。
同一件事情,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两者对此的不同的或相同的感觉和反应。
但是这两本书都是作者美嘉,美嘉才是叙述者。
不过这部作品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这是作者本人的真实故事。
我们可以说,美嘉既是他们的故事的叙述者,又是他们的故事的聚焦人。
讲这么多,这个问题就可以简化为“谁说”“谁看”两个独立存在的问题。
那么事情通过谁的看法聚焦并得以表述的?聚焦人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叙述者。
这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变化因素。
【时间的因素】叙述可以是在事情发生的当时聚焦这些事件,可以是事件发生后不久,也可以是时间过后很久。
它可以集中在聚焦人在事件发生时知道些什么、想些什么,也可以集中在时间过后他们如何看待那些事情,事后总会看得更加清楚一些。
还是《梅西所知道的》,梅西是个孩子,在描述那些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时,叙述者可以根据她这个孩子的角度去看事件,把叙述限制在她当时的想法和感觉上,或者由她自己根据在叙述当时她的只是和理解去看事件。
当然她还可以把这些感觉看法结合起来,在她当时的所知所感和现在的认识之间转换。
当第三人称叙述是通过某个具体任务看待事件时,它可以运用类似的变换手法,描述对这个人物来说,事情当时是怎样的,之后他又是如何理解这些事情的。
聚焦时间的选择可以创造出极为不同的叙述效果。
作者举例说侦探故事就是只描述聚焦人在每一个调查阶段所了解的事情,而把所知的结果留到高潮时托出。
电影《赎罪》中也是从一个小女孩Briony的角度进行叙述的。
小时候是个喜欢生活在自己幻想中的小女孩,看到自己暗恋的人和自己的姐姐在一起,心生嫉妒,说了一句颠覆姐姐和那个男人命运话。
长大的过程中,她开始知道自己的嫉妒心及其所造成的无法弥补的伤害,便开始赎罪。
这是一个由心理和认知的成熟所带来的同一个叙述者的不同的时间段对事物的认识。
另外在叙述的手法上,在《赎罪》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闪回镜头,每一次的闪回镜头都对前面的镜头做出了明确的解释。
导演通过正叙来设置悬念,随后通过闪回来给出答案,从而推动着整部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
但是这种叙事方式在开头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极不自然,前20分钟里,剧情具体要讲的是什么完全不知所云。
随着剧情的发展,谜题开始不断地被揭开,对剧情的了解也就更加地深入起来。
在结尾的时候却又给了观众当头一棒,原来前面两人团聚的剧情完全是Briony所杜撰的,故事瞬间变成了凄美的爱情悲剧。
这就是时间因素给我们带来的惊喜。
【距离和速度】在某种程度上,故事可以用显微镜来看,也可以从望远镜来看,可以缓缓地详细道来,也可以很快地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
书中举例说“感激万分的国王把女儿嫁给了王子,国王去世后,王子继承了王位,统治着这个国家,幸福地过了许多年”。
而我所理解的这段大概就是我们在写作中所指的详略问题吧。
讲述一个故事,不需要每个细节都讲得那么详尽,太过详尽让人觉得流水账或者无重点,那样不利于我们把握作者的中心思想,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缺少那种起伏跌宕的感觉而觉得索然无味。
你可以像鲁迅先生在《社戏》中以缓慢细腻的笔调去描写前往看社戏的路途中的风景和伙伴们的言谈,你也可以选择用戛然而止的方式去结束一个故事。
在电影《霸王别姬》(啊啊啊啊啊,我又提到霸王别姬了,怎么办!我摆脱不掉程蝶衣啊摆脱不掉张国荣啊!)的结尾,陈凯歌就是以段小楼的面部表情的定格结束了整个故事,其后的发展由我们自行想象。
这种空间让人十分留恋,有种不可言说的吸引力。
但千万不要乱了对节奏的把握。
不要在该慢的时候快,而在该略写的地方流连许久。
那样整个故事的叙述会让人觉得很软很无力。
与速度有关的是各种不同的频率:比如可以告诉我们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发生了什么,或者每个星期二发生了什么。
最独特的是热拉尔·热内特称之为“伪重复”的频率,某些事情非常特殊,以至于不能一次又一次地发生,而这种事却被描述成定期发生的。
【知识的局限】卡勒说,在一个极端,一次叙述可能会通过一个非常有限的视角调节故事的视点——从“摄像机镜头”或者是从一只“墙头上的苍蝇”的角度,只描述行为,而不向我们提供任何可以接近人物思想的机会。
即使这样,仍然可以根据“客观”或者“外部”描述按时的理解程度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变化。
因此,“那个老人点燃了一支烟”这句话,看来是根据一个熟知人类活动的旁观者的视点,而“那个头上顶着花白头发的人把一只燃烧的小棍拿近他自己,然后一股烟雾便开始从一个和他的身体贴在一起的白色的管状物中飘散开来”这样的描写看来就是根据一个外星人或者是根据一个“相隔甚远”的人的视点。
后者的描写让我阅读理解的时候感觉很无力很脱离常态。
此外,写作课的许金林老师曾经让我们看过一个电影《朋友在何处》,其中所用的手法便是尽情给我们镜头给我们画面,可是就仅仅是用镜头和画面讲述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故事,没有人物的内心活动,也没有给出多少人物的特写。
可是我们在看到最后的时候,还是觉得内心充斥着某种感觉。
你可能觉得小男主角好傻,何必要那么让自己那么累去给伙伴送作业;你也可能觉得小男主太可爱了,为了伙伴不受老师的批评,来来去去走了那么多路也觉得很值得。
只是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可是我们就是在这种纯讲述的过程中也可以得到不同的感受,并且能够对人物和他们的思想做出自己的评价,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另一个极端,是所谓的“无所不知的叙述”,聚焦人是像上帝一样的人物,他掌握着了解所有角色内心世界和隐秘欲望的方法,“国王看到这一切喜出望外,但他想要金子的贪婪欲望仍然没有得到满足”。
在无所不知的叙述中,从原则上说可以知道和可以讲述的东西似乎没有止境,这种叙述不仅在传统故事中很常见,在现代小说中也很普遍。
在现代小说中,选择要切实际讲述的内容是很关键的。
关于这一点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大多数小说采取的都是第三人称,从第三方的视角讲整个故事叙述开来。
你可以在叙述中看到所有人的行动,他们的内心活动。
这样的阅读一般来说难度不大,因为你可以有很多角色去选择切入文章中心。
比如说《红楼梦》。
《红楼梦》中人物繁多。
纵观整部著作,作者就是以第三方的视角给我们画面,我们可以知道宝玉看到黛玉的时候的心理活动,可以看到黛玉那小心翼翼地言行举止及内心矛盾,也可以看到刘姥姥在憨厚老实的表面下存在的为了生存的私心。
这些东西,也许故事中的人物彼此间不甚了解,可是作为读者,就是在笔者的这样的一种描述下看得清清楚楚。
而在以单一角色的意识进行聚焦的故事中,我们按人称又可以分开来看,一种是第一人称,一种是第二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者讲述他想些什么,看到些什么,做了写什么;而第三人称叙述,也就是我们经常能够说的第三人称的有限视角。
作者举例:像小说《梅西所知道的》里的情景一样。
视角的局限可能会产生靠不住的叙述,也就是我们有一种感觉,即据以聚焦的认识不能或不愿像老练的故事读者们那样去理解事件。
在《赎罪》中的而一个画面,Briony从窗户看到姐姐和自己暗恋的那个仆人的儿子,姐姐在对方面前开始脱衣服,然后画面转为对Briony 的面部表情特写,等再转向窗外的时候,已经是姐姐浑身湿漉漉得从男子身边走过去了。
对于Briony 和观众,我们都会觉得那在那个画面转换的过程里。
姐姐与男子之间有了身体接触或者其他亲密动作。
我们会和小女主一样觉得气愤,甚至一个暗恋者的嫉妒和愤怒。
而事实上,姐姐只是跳入水池中拿不小心丢入里面的花瓶的碎片,然后上岸穿好衣服离开。
多有趣的切入视角!【最后小小的总结一下吧】作者可以用不同的聚焦点写故事,而读者们可以通过一位作者的聚焦点了解这位作者的写作习惯和看待问题的方式,同时作为读者我们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福利,不同的聚焦点可以让同一个故事有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我们在欣赏阅读的时候也必然会觉得十分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