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因素、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的区别
缺陷,隐患,故障,危险,风险,事故,安全的定义区别联系
缺陷,隐患,故障,危险,风险,事故,安全的定义区别联系1、隐患的定义隐患是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简称。
是指安全风险程度较高,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安全管理方面的缺陷。
包括三个方面的设备缺陷按其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威胁程度和设备健康状况分为紧急、重大、一般三大类。
紧急缺陷需要24小时内处理完毕。
重大缺陷国家电网公司规定7天、南方福建电网规定1个月,我编写的缺陷管理规定(正在走发文流程)15天。
一般缺陷3个月。
设备重大缺陷未按时消缺,应按隐患进行统计和管理(其目的就是引起关注进行督办尽快处理)。
具体缺陷的标准在“创一流”资料,设备缺陷台帐、记录的前几页上详细的说明。
故障、隐患、危险、风险、事故、安全的定义区别联系故障: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因某种原因“丧失规定功能”或危害安全的现象。
隐患:就是在某个条件、事物以及事件中所存在的不稳定并且影响到个人或者他人安全利益的因素。
危险:指材料、物品、系统、工艺过程、设施或场所对人、财产或环境具有产生伤害的潜能。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事故: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安全:免除不了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以上定义引自百度百科)这些概念是区别和联系的。
安全不是完全没有损害,只是这个损害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任何时候都会有大大小小的隐患存在。
如果及时发现消除隐患就能使系统处在一个正常的状态。
要是存在隐患而没有及时处理,就会发生故障。
故障不一定会有危险,也有可能是丧失一些功能,却也有可能导致危险。
而风险是指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不是指危险本身。
事故是意外情况,而不是意外情况的也有可能是危险,比如说工厂的有毒废气不是事故,却对人有害是危险。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 危险源的3个要素:(1)危险一般由于能量或毒物释放失去控制而引起。
故障、隐患、危险、风险、事故、安全的定义区别联系
故障、隐患、危险、风险、事故、安全的定义区别联系故障: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因某种原因“丧失规定功能”或危害安全的现象。
隐患:就是在某个条件、事物以及事件中所存在的不稳定并且影响到个人或者他人安全利益的因素。
危险:指材料、物品、系统、工艺过程、设施或场所对人、财产或环境具有产生伤害的潜能。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事故: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安全:免除不了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以上定义引自百度百科)这些概念是有区别和联系的。
安全不是完全没有损害,只是这个损害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任何时候都会有大大小小的隐患存在。
如果及时发现、消除隐患,就能使系统处在一个正常的状态。
如果存在隐患而没有及时处理,就会发生故障。
故障不一定会有危险,也有可能是丧失一些功能,却也有可能导致危险。
而风险是指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不是指危险本身。
事故是意外情况,而不是意外情况的也有可能是危险,比如说工厂的有毒废气不是事故,却对人有害是危险。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危险源的3个要素:(1)危险一般由于能量或毒物释放失去控制而引起。
在进行风险分析时,首先要确定危险源种类,如毒物释放、爆炸、火灾等,其次要确定系统中哪一部分是危险的来源,如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储罐、动力装置等;(2)环境、人员或其它生态系统、建筑物或构筑物暴露于危险区域的程度;(3)危险一旦发生,对暴露目标的有害作用或可能造成的损失。
这3个要素称为风险链,在进行风险分析时,要对链中的每个环节作具体分析和评价。
事故隐患:是指人的活动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或者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而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者经济损失的潜在危险。
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区别
1、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区别事故隐患与危险源不是等同的概念,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它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
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
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实际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
所以,在实际中有时不加区别也使用这两个概念。
根据上述对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
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
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
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
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
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的表现;(1) 安全防护装置——防护、保险、联锁、信号等装置缺少或有缺陷;(2)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3)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4) 生产(施工) 场地环境不良;(5)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6) 劳动组织不合理;(7)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8) 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9) 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知识;(10) 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11) 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12) 其它。
危险源、隐患、事
7
3 1
严重,重伤
重大,致残 引人关注,需要救护
2014-3-21
版权所有
47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5)
风险等级划分( D )
分数值 >320 160-320 70-160 20—70
风险程度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危险源、隐患、事故
生于忧患
危险源定义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 物质释放危险的、可能造成人员伤害、 财产损失或环境破换的,在一定触发因 素作用下可能转化为故障、事故的部位。 安全工程学:危险源是各种事故发生的 根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从而造成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损害的潜在的不安全 因素
隐患种类
隐患种类
隐患种类
隐患种类
隐患种类
隐患种类
隐患种类
隐患种类
隐患种类
常用危害危险源辨识方法
直接经验法
对照、经验法 类比法 事件树法 事故树法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是最早提出事故因果连锁理 论的,他用该理论阐明导致伤亡事故的 各种因素之间,以及这些因素与伤害之 间的关系。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伤亡 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 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即伤 害与各原因相互之间具有连锁关系。
危险源的三个特性
一、决定性:事故的发生是以危险源的存在 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危险源 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基础,离开了危险源就不 会有事故发生。如车 间旋风桶雨帽脱落事故是因为有旋风桶雨帽这 个危险源的存在,没 有了雨帽这个危险源的存在,就不存在雨帽脱 落这个事故。
危险源 风险 隐患 事故之间的区别和关系
危险源风险隐患事故之间的区别和关系危险源、风险、隐患和事故是安全管理中常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和关系。
危险源是指可能引发事故或造成损害的物质、能量、设备、工艺、环境等因素。
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先决条件,但并不一定会导致事故发生。
风险是指在危险源存在的情况下,人员、财产或环境受到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风险大小取决于危险源本身的危险程度以及与之接触的人员、财产或环境的易感性和暴露程度。
隐患是指存在于安全管理中的潜在问题,可能导致事故或引发风险。
隐患不一定会导致事故,但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演变成风险和事故。
事故是指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发生的、造成人员、财产或环境损失的非计划性事件。
事故是风险发生后的结果,其发生往往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危险源、风险和隐患等。
因此,安全管理需要对危险源、风险、隐患和事故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预防。
通过识别危险源和隐患,评估风险,采取措施控制风险,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
- 1 -。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区别及应对措施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区别及应对措施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区别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事故隐患与危险源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了解两者的区别对于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事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定义、着眼点、管理重点、范围、时效性、预防措施、预警和应急措施以及信息管理八个方面阐述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区别。
一、定义1.事故隐患:指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不安全因素或漏洞。
2.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潜在不安全因素或物质。
二、着眼点1.事故隐患:着重关注生产过程中可能影响安全的潜在问题,如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管理漏洞等。
2.危险源:更强调可能导致事故的物质因素,如化学品泄漏、机械伤害、火灾等。
三、管理重点1.事故隐患管理:重点是排查和消除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2.危险源管理:关注对危险源的辨识、评估、控制和监控,以降低事故风险。
四、范围1.事故隐患:主要存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设备设施、工艺流程、作业环境等多个方面。
2.危险源:可能存在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原料采购、生产过程、产品储存和运输等环节。
五、时效性1.事故隐患:具有不确定性和动态性,可能随着时间推移产生变化,需要定期排查和更新。
2.危险源:相对较为稳定,一旦辨识出危险源,需长期进行监控与控制。
六、预防措施1.事故隐患预防:针对不同类型的事故隐患,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如设备维护、操作规程制定等。
2.危险源预防:通过对危险源进行隔离、警示和消除等措施,以降低危险程度。
七、预警和应急措施1.事故隐患预警:通过对潜在事故隐患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2.危险源预警:针对不同等级的危险源设置相应的预警标准,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同时制定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时迅速采取应急救援。
3.八、信息管理4.事故隐患信息管理:建立事故隐患信息管理系统,记录和跟踪事故隐患排查和处理情况,及时汇总和分析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
危险源、危害因素、风险、事故隐患之间的关系
事故、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安全措施、事故隐患之间的关系预防危险源发生事故,需要全面分析危险源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而在危险源的装置、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安装、施工生产等过程中,针对各种危险有害因素,预先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危险源发生事故的所有特征。
1、事故隐患:指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是控制危险源的安全措施失效或缺少。
2、危险有害因素:危险因素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3、安全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和防止事故扩大的各种技术措施及管理措施。
4、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5、危险源分两类,第一类指能量和危险物及其载体,第二类指人、机、环、管。
6、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危险源不一定是事故隐患。
案例图解-违章切割砂轮崩飞事故经过:1、2005年4月2日,某厂钳工徐某准备用砂轮切割机切下一批45毫米的角钢料。
2、徐某将角钢放入已调好高度的切割机夹料钳口槽,但未紧固。
3、切割中徐某用一只脚踩住角钢,因嫌切割太慢,徐某有时用力压把。
在一次重压操作中,只听“砰”的一声响,砂轮崩飞,碎片造成徐某全身二十多处重伤,险些丧命。
事故原因因下料量大,徐某嫌麻烦,没有每次紧固夹板夹料,而是调好钳口将角钢档住。
但是角钢被切割时一侧立脚朝上,容易颤动不稳。
虽然徐某用脚踩住协助加压,但操作中用力不匀,按压过猛,被切割料发生震跳移位,造成伤人事故。
防范措施1、被切割材料必须用夹钳夹持牢固方可切割。
2、角钢类的材料最好不要竖刃朝上进行切割。
除型材外,2毫米以下厚度的单片薄板材料严禁用砂轮切割机切割。
3、切割时的按压操作应均匀用力,不得用力过猛或撞击。
问题:上述原因分析完整吗?还需要补充那些?防范措施有针对性吗?还需要补充那些?。
缺陷,隐患,故障,危险,风险,事故,安全的定义区别联系
1、隐患的定义隐患是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简称。
是指安全风险程度较高,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安全管理方面的缺陷。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场所、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三是管理方面缺陷。
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二种: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人身死亡事故,重大及以上电网、设备事故,或由于供电原因可能导致重要电力用户严重生产事故,整改难度较大,或需经较长时间、较大投入方能治理的事故隐患。
特点是可能造成后果大、整改难度大、时间长,投入多。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人身重伤事故,一般电网和设备事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整改消除的事故隐患。
特点是后果小、整改容易、时间短。
2、隐患的形成隐患的大体上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备重大缺陷未及时处理形成隐患,二是历史欠账较多形成隐患,三是管理严重不到位形成隐患,人员长期习惯性违反规章制度形成隐患。
四是经试验、检查、设备评估等手段发现隐患。
从以上四个方面发现的问题,还不能确定为安全隐患、可能叫做设备缺陷、管理漏洞、人员违章等。
需要经过一个评估的程序确定是不是隐患,评估一般结合安全例会进行评估,确定后的隐患按照隐患的管理流程进行管理。
就是发现、评估、挂牌监督、限期整改、验收、消号。
目前公司安排生产部对进行隐患统计,我们就有责任将大家所报回的隐患,进行分类并送有关部门、单位限期进行整改,并对处理,并对处理情况进行跟踪,对未按要求进行处理的单位、部门进行通报,经通报后仍无进展的单位向公司提出建议给予相应的自处份。
3、隐患和缺陷的区别缺陷定义:缺陷是指运用中的电气设备(含监控、消防、安防设备、五防装置)及其相应的辅助设备在运行及备用时,出现影响电网安全运行或设备健康水平的一切异常现象。
设备缺陷按其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威胁程度和设备健康状况分为紧急、重大、一般三大类。
紧急缺陷需要24小时内处理完毕。
重大缺陷国家电网公司规定7天、南方福建电网规定1个月,我编写的缺陷管理规定(正在走发文流程)15天。
风险,危险源,隐患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风险,危险源,隐患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关于风险、危险源和隐患的词汇。
虽然这些词语通常与潜在的危险相关,但它们在含义上有所不同。
本文将探讨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风险风险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结果。
它通常是指由于某种潜在威胁或危害而可能造成的损失或伤害的可能性。
风险可以是负面的,也可以是积极的。
在安全领域中,我们通常关注的是负面风险,即可能导致损失或伤害的风险。
风险的评估和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过程,用于识别和分析可能的风险,并采取适当措施来减轻或消除这些风险。
风险评估通常基于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事件或灾害发生的物质、装置、活动或环境因素。
它们是潜在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风险。
危险源可以是某种物质,也可以是某种特定的装置或活动。
举个例子,化工厂中的化学物质、建筑工地上的高空作业、驾驶员疲劳等都可以被视为危险源。
它们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可能会引发各种类型的事故或伤害。
了解和识别危险源对于及时采取措施来减少或消除相关的风险至关重要。
在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中,对于危险源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是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的关键。
隐患隐患是指存在于特定环境、事物或活动中的潜在风险或危险。
与危险源类似,隐患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可能导致事故、伤害或损失。
隐患通常与特定的工作环境有关,可能由于一些不明显的缺陷、不当的操作或不合适的设备而存在。
它们可能不易察觉,并且可能在不经意间导致事故。
隐患的管理涉及对工作环境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及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来消除或减少潜在的危险因素。
有效的隐患管理有助于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区别与联系虽然风险、危险源和隐患之间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它们在定义和范围上有所不同。
首先,风险是一种可能性,指的是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结果。
它关注的是结果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危险源和隐患则是潜在的危险因素,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
故障、隐患、危险、风险、事故、安全的定义区别联系[1]
故障、隐患、危险、风险、事故、安全的定义区别联系:故障: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因某种原因“丧失规定功能”或危害安全的现象。
隐患:就是在某个条件、事物以及事件中所存在的不稳定并且影响到个人或者他人安全利益的因素。
事故: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安全:免除不了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区别和联系:安全不是完全没有损害,只是这个损害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任何时候都会有大大小小的隐患存在。
如果及时发现消除隐患就能使系统处在一个正常的状态。
要是存在隐患而没有及时处理,就会发生故障。
故障不一定会有危险,也有可能是丧失一些功能,却也有可能导致危险。
而风险是指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不是指危险本身。
事故是意外情况,而不是意外情况的也有可能是危险,(吸烟不是事故,却对人有害是危险。
)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是具有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有害物质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两者区别:事故隐患与危险源不是等同的概念:事故隐患:它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如人走路不稳、路面太滑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危险源: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
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
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核发电就是一个危险源。
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美国白蛾)危险:遭受损失、伤害、不利或毁灭的可能性。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和收益成正比,所以一般积极性进取的偏向于高风险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
2023版危险源、风险、隐患、事故隐患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全]
危险源.风险、隐患、事故隐患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一)危险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11》中,把其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危险源一般分可为两类:一类是能量或有害物质所构成的第一类危险源,如行驶车辆具有的动能、高处重物具有的势能以及电能等等,都属于第一类危险源,它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源头。
另一类是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监管缺陷等在内的第二类危险源,也即危险源定义中的不安全的状态、行为。
它就是防控屏障上那些影响其作用发挥的缺陷或漏洞,正是这些缺陷或漏洞致使约束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屏障失效,导致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失控,从而造成事故发生。
例如,煤气罐中的煤气就是第一类危险源,它的失控可能会导致火灾、爆炸或煤气中毒;煤气的罐体及其附件的缺陷以及使用者的违章操作等则为第二类危险源,因为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煤气罐中的煤气泄漏而引发事故。
(二)隐患与安全生产有关系的隐患称为〃事故隐患〃,一般也称为〃隐患〃。
《现代劳动关系词典》把〃事故隐患〃定义为:企业的设备、设施.厂房、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能够造成人身伤害的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1994)把〃事故隐患〃定义为: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
1995年,劳动部出台的《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定义〃事故隐患〃为:劳动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008年,国家安监总局颁布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定义〃事故隐患〃为: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综上所述,〃隐患〃一词最初的含义就是隐藏的祸患,而安全生产领域所指的〃隐患〃,并非是隐藏的祸患,而是指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管理上的缺陷。
安全隐患、事故隐患、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联系
安全隐患、事故隐患、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联系安全隐患定义是指在生产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其他因素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伤的工作相关的事情)或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如:用电,用火等,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从性质上分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事故隐患定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安全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危险源定义: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按安全科学理论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
a、第一类危险源。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
b、第二类危险源。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轮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引起物的故障和人的失误)。
重大危险源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对危险源的分类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以及计算重大危险源辨识临界量和最大量的方法定义:依据安全生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辨识确定的危险设备、设施或者场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贮罐区(贮罐);2)库区(库);3)生产场所;4)压力管道;5)锅炉;6)压力容器;7)煤矿(井工开采);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9)尾矿库。
15-5.21-故障、隐患、危险、风险、事故、安全等定义区别联系
故障、隐患、危害、危险、风险、事故、安全危险源、安全隐患、事故隐患许亨权整理,建议在全厂安全员、部门负责人、重要岗位人员等组织学习一、故障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因某种原因“丧失规定功能”或危害安全的现象。
二、隐患就是在某个条件、事物以及事件中所存在的不稳定并且影响到个人或者他人安全利益的因素。
它是一种潜藏着的因素,“隐”字体现了潜藏、隐蔽,而“患”字则体现了祸患,不好的状况。
隐患可存在于许多事情中,比如学习,男女间的关系,但最多的还是社会上的各种危险分子所造成的危害。
潜藏或不易发现的危险或祸患。
隐患是实质性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比如螺栓断裂,焊点开焊,煤气浓度过高等。
三、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危害辨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四、危险遭受损失、伤害、不利或毁灭的可能性。
是指材料、物品、系统、工艺过程、设施或场所对人、财产或环境具有产生伤害的潜能。
危险是有确定性的损失。
五、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是概念化的,被认为的,确实存在确看不见摸不着的。
强调了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没在狭义风险的理解上说风险只会有损失,只是损失不确定。
风险有两种定义:一种定义强调了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而另一种定义则强调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
若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说明风险只能表现出损失,没有从风险中获利的可能性,属于狭义风险。
而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说明风险产生的结果可能带来损失、获利或是无损失也无获利,属于广义风险,金融风险属于此类。
风险和收益成正比,所以一般积极性进取的偏向于高风险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稳健型的投资者则着重于安全性的考虑。
风险的特点:1、客观性2、偶然性3、损害性4、不确定性5、相对性(或可变性)如何判断风险、选择风险、规避风险继而运用风险,在风险中寻求机会创造收益,意义更加深远而重大。
六、事故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
编号:SY-AQ-08051(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Accidents, hidden dangers, dangers, hazard sources and major hazard sources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事故《现代汉语词典》将“事故”解释为:多指生产、工作上发生的意外损失或灾祸。
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将“生产安全事故”定义为: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将事故分为20种。
(二)事故隐患根据安监总局颁布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将“事故隐患”定义为: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按危害和整改难度分,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三)危险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
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的程度。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R=f(F·C)*R——危险度;*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事故、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安全措施、事故隐患的含义及彼此的关系
事故、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安全措施、事故隐患的含义及彼此的关系
简要论述事故、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安全措施、事故隐患5个术语的含义,并论述彼此之间的关系。
1.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是具有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和(或)危险物质的生产装置、设施和场所。
2.危险有害因素是导致危险源发生事故的各种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导致危险物质和(或)能量意外释放的各种因素;二是何种事故应急措施的缺失,或导致事故应急失效的各种因素。
3.事故是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后果的、违背人们意愿的意外事件。
对于内有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后果的意外事件,可称为险肇事故,国内也叫未遂事故。
4.安全措施就是事故预防措施,包括预防事故发生和防止事故扩大的各种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5.事故隐患是控制危险源的安全措施失效或缺少的状态。
具体地说,隐患是指任何能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场所环境破坏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安全管理缺陷。
事故、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安全措施、事故隐患五者主要关系为:当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安全措施缺少或失效,就产生了事故隐患,隐患的存在会导致正常生产工作程序的偏离,相当于为危险源的危险物质或能量意外释放打开了一条通道,这是发生事故的前奏。
所以,要预防危险源发生事故,需要全面分析危险源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而在危险源的装置、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安装、生产等过程中,针对各种危险有害因素预先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或管理措施,消除危险源发生事故的所有途径。
防止危险源出现隐患,及时消除危险源出现的隐患,是事故预防和危险源监控的关键。
故障、隐患、危险、风险、事故、安全的定义区别联系
故障、隐患、危险、风险、事故、安全的定义区别联系故障: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因某种原因“丧失规定功能”或危害安全的现象。
隐患:就是在某个条件、事物以及事件中所存在的不稳定并且影响到个人或者他人安全利益的因素。
危险:指材料、物品、系统、工艺过程、设施或场所对人、财产或环境具有产生伤害的潜能。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事故: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安全:免除不了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以上定义引自百度百科)这些概念是区别和联系的。
安全不是完全没有损害,只是这个损害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任何时候都会有大大小小的隐患存在。
如果及时发现消除隐患就能使系统处在一个正常的状态。
要是存在隐患而没有及时处理,就会发生故障。
故障不一定会有危险,也有可能是丧失一些功能,却也有可能导致危险。
而风险是指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不是指危险本身。
事故是意外情况,而不是意外情况的也有可能是危险,比如说工厂的有毒废气不是事故,却对人有害是危险。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危险源的3个要素:(1)危险一般由于能量或毒物释放失去控制而引起。
在进行风险分析时,首先要确定危险源种类,如毒物释放、爆炸、火灾等,其次要确定系统中哪一部分是危险的来源,如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储罐、动力装置等;(2)环境、人员或其它生态系统、建筑物或构筑物暴露于危险区域的程度;(3)危险一旦发生,对暴露目标的有害作用或可能造成的损失。
这3个要素称为风险链,在进行风险分析时,要对链中的每个环节作具体分析和评价。
事故隐患是指人的活动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或者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而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者经济损失的潜在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危险因素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
它表示劳动生产过程的物质条件(如工具、设备、机械、产品、劳动场所、环境等)的固有危险性质和它本身潜在的破坏能量。
2、危险因素所固有的危险性质,还决定了它受管理缺陷和外界条件激发转化为事故的难易程度,这种难易程度称为危险因素的感度。
感度愈高,危险因素愈容易转化为事故。
结构和能量容易发生形变和转化的物质,也容易转化为事故。
3、有危险因素存在就有发生事故的可能,事故的严重程度(单元事故的经济和劳动力的损失)与危险因素的能量成正比。
因此首先要采取防止发生事故的措施,防止第一次激发,作为第一道防线;还要采取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防止第二次激发,作为第二道防线。
4、危险因素随着物质条件的存在而存在,也随着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5、危险因素转化为事故是有条件的,只要控制住危险因素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事故就可以避免。
6、危险因素在未被人认识之前,无从采取防范措施,危险因素能直接转化为事故,因之事故的发生虽不能绝对避免,但可以避免一切能避免的事故,或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7、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
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
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
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
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
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8、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对于预防特大安全事故有重要的意义。
1995年原劳动部颁布了《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对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组织管理、整改等要求作了具体规定。
9、重大事故隐患与重大危险源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事故隐患与危险源不是等同的概念,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它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人走路不稳、路面太滑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如检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
10、危险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是不能绝对消灭的。
因此,为清除危险因素向事故转化的科研工作是无止境的。
危险因素和管理缺陷是事故隐患的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