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法律影视赏析论文
法律电影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电影类型,通过讲述法律事件、法律人物或法律制度,向观众传递法律知识、法律精神以及法律价值。
其中,《十二怒汉》作为一部经典的美国法律电影,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深受观众喜爱。
本文将从剧情分析、人物塑造、主题思想等方面对《十二怒汉》进行案例分析。
二、剧情分析《十二怒汉》讲述了一个关于陪审团制度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纽约,一位名叫丹尼的青少年因涉嫌谋杀自己的父亲而被起诉。
在陪审团审理过程中,12名陪审员需要共同决定被告是否有罪。
在讨论过程中,陪审员们对案件事实、证据以及法律原则产生了分歧,最终通过互相尊重、理性思考和民主协商,达成了共识,维护了法律的公正。
影片以一个法庭审判的场景为背景,将陪审团的讨论过程作为主线,通过紧张的节奏和紧张的气氛,展现了陪审团制度在维护法律公正方面的积极作用。
以下是剧情分析的几个关键点:1. 案件背景:影片以一起青少年谋杀案为背景,反映了社会对青少年犯罪的关注和担忧。
2. 陪审团组成:12名陪审员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职业,代表了社会的多样性。
3. 案件审理过程:在审理过程中,陪审员们对案件事实、证据和法律原则产生了分歧,展现了陪审团制度在维护法律公正方面的挑战。
4. 陪审团讨论:影片着重描绘了陪审员们在讨论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和妥协,最终达成共识。
三、人物塑造《十二怒汉》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各异,为影片增色不少。
以下是几个关键人物的分析:1. 丹尼:影片的主人公,一个青少年犯罪嫌疑人。
他的形象塑造体现了青少年犯罪的复杂性,引发了观众对青少年教育和法律制度的思考。
2. 陪审员们:12名陪审员代表了社会的多样性,他们的性格、背景和价值观各不相同。
在讨论过程中,他们互相影响、互相启发,共同推动了案件的审理。
3. 法官:法官在影片中扮演着监督和引导的角色,他的形象体现了法律的威严和公正。
四、主题思想《十二怒汉》通过讲述陪审团制度的故事,传递了以下主题思想:1. 法律公正:影片强调法律在维护社会公正方面的作用,要求人们在面对争议时,必须坚持理性思考和民主协商。
法律电影案例(3篇)
第1篇一、电影简介《辩护人》是一部韩国电影,由赵石执导,宋康昊、李善均、崔宇植等主演。
该片以1970年代韩国光州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一位普通律师宋佑硕在光州事件中勇敢地为政治犯辩护,最终揭开了一个惊天阴谋的故事。
二、电影案例分析1. 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在《辩护人》中,主人公宋佑硕是一名普通的律师,他原本过着平静的生活。
然而,在光州事件爆发后,他毅然决定为政治犯辩护,勇敢地站在了正义的一方。
在这个过程中,他面临着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首先,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体现在宋佑硕对政治犯的辩护。
在当时的韩国,政治犯被视为异类,他们因持有不同政治观点而被判刑。
宋佑硕明知这些政治犯的行为可能违法,但他仍然选择为他们辩护,因为他坚信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公正的审判。
这种坚守道德底线的行为与法律的要求产生了冲突。
其次,法律与道德的冲突还体现在宋佑硕与法庭的对抗。
在法庭上,法官和检察官都对宋佑硕的辩护提出了质疑,甚至威胁他放弃辩护。
然而,宋佑硕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最终成功地揭露了法庭的腐败和阴谋。
2. 法律的公正与腐败《辩护人》中,法律的公正与腐败是影片的核心主题之一。
在光州事件中,许多政治犯被冤枉入狱,他们的权利受到了严重侵犯。
宋佑硕的辩护行为,揭示了法律的公正与腐败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石。
在影片中,宋佑硕为政治犯辩护,正是为了维护法律的公正。
他坚信,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公正的审判,无论其政治观点如何。
这种信念体现了法律的公正精神。
另一方面,法律的腐败也是影片中的一大主题。
在光州事件中,法庭、检察官和法官都受到了政治压力,他们为了迎合上级,不惜牺牲法律的公正。
这种腐败现象不仅导致了政治犯的冤屈,还让整个社会陷入了混乱。
3. 法律与政治的关系《辩护人》中,法律与政治的关系也是影片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光州事件中,政治因素对法律的公正产生了严重影响。
一方面,政府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对政治犯进行了打压。
另一方面,法律制度本身也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
法律影视赏析
法律影视赏析第一篇:法律影视赏析《永不妥协》——电影观后感在《法律影视赏析》课上老师放了一部电影,电影讲的是美国诉讼历史上最大的一宗赔偿一亿三千三百万美元。
电影看后感触颇深。
电影讲诉了艾琳.布洛科维奇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她高中毕业之后就结束了学业,两次结婚,并且生了三个孩子,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收入,没有什么文化。
并且在赢得这一著名官司之前,她还刚刚输掉一场本该赢的人身伤害官司。
她很不幸,处境很糟糕,在走投无路之际,她去找替他打人身伤害官司的律师,想寻求他的帮助,不知是出于自责还是同情,那个律师给了她一份普通的工作——杂物文秘。
也就是这份工作给她带来了动力、希望和荣誉,她处理的是一桩污水处理案件,由于电力公司工厂排出的污水污染了周围居民的饮用水,致使六百多个附近的居民患上了癌症之类的绝症。
赋予正义感和同情心的艾琳,决定要帮这些人维护他们的合法权利,为他们讨回一个公道,与是她开始了艰难的调查取证和了解案件事实的过程,可想而知,这个过程的艰难和任务的艰巨。
但是天生的正义感和巨大的责任心驱使着她,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为这些受害者奔走。
通过这部影片,我还加深了对美国法律制度的了解。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文化概述美国是一个典型的英美法系国家,不论其立法风格还是司法程序都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陆法系国家有着巨大的差异。
《永不妥协》这部电影从头至尾都是以美国法律诉讼为主线的,因此,通过欣赏这部电影,观众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国等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文化特色和法律诉讼环节等。
美国具有世界上最发达的法律制度,其国内的民众对法律也有着很高的信仰,法律文化已经深入了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当发生各种纠纷之后,美国人往往倾向于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解决问题,诉讼已经成为美国人的定性思维。
(一)美国的陪审团制度在美国的司法体系中,陪审团制度在法庭审判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陪审团制度的引入使得美国司法更加具有亲民化的特点,更能够体现出社会普通民众对法律的理解和评价。
西方法律电影案例赏析(3篇)
第1篇一、电影背景及简介《十二怒汉》是一部由美国导演西德尼·吕美特执导,于1957年上映的经典法律电影。
影片改编自亨利·基辛格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在一个炎热的夏日,12名陪审员在陪审团会议室对一名被控谋杀罪的青少年进行审议的故事。
在这场关于正义与偏见、理性与情感的较量中,12名陪审员逐渐展现出各自的人性光辉。
二、电影赏析1. 人物塑造《十二怒汉》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鲜明。
12名陪审员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拥有不同的职业背景和性格特点。
在这12个人物中,既有经验丰富的律师,也有天真烂漫的学生;既有充满正义感的退休警察,也有自私自利的商人。
正是这些丰富的人物形象,使得影片在紧张的剧情中,穿插着轻松幽默的对话,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感受到人性的复杂。
(1)主角——陪审团成员影片的主角是12名陪审员,他们在审议过程中,各自展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
其中,扮演9号陪审员的李·乔姆斯基,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退休警察,他始终坚定地维护正义,为维护青少年无辜的声誉而努力。
而扮演10号陪审员的亨利·方达,则是一个充满偏见和自私的商人,他的言行举止在影片中引发了观众对人性弱点的思考。
(2)反派——被告及其辩护律师影片的反派是被告及其辩护律师。
被告是一个青少年,被控谋杀罪。
他的辩护律师在法庭上竭力为他辩护,但最终无法改变陪审团的判决。
这体现了西方法律制度中,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2. 情节设置《十二怒汉》的情节设置巧妙,紧凑有序。
影片以陪审团审议过程为主线,通过12名陪审员在审议过程中的辩论,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
在审议过程中,陪审员们经历了从怀疑、犹豫到坚信的过程,最终达成了共识,为被告洗清了冤屈。
3. 主题思想《十二怒汉》的主题思想深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正义与偏见影片通过陪审团审议过程,揭示了正义与偏见之间的较量。
在审议过程中,陪审员们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个人等多方面的偏见,但他们始终坚持正义,最终为被告洗清了冤屈。
影视中的法律论文
当事人主义模式下律师价值的彰显------观《金牌律师》关于美国法律的电影和电视剧数不胜数,《金牌律师》、《律政狂鲨》、《波士顿法律》等等,但是并没有因为其数量之多而导致重复的乏味,可以说每一部都能让你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惊叹美国律师出色能力的同时,也领略到美国法律制度的特色。
复杂的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让美国的公民不得不选择律师代为进行诉讼,此时的律师就担当了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利益的重任,当事人寄予的厚望和执业律师的道德促使他们尽自己全部力量完成委托任务。
《金牌律师》中荣恩律师就对他的搭档说过:“民事案是代表弱小群体对抗大公司、大企业,人们需要的是不戴拳套的拳手,敢于不择手段求胜。
”正是凭借这样的信念,荣恩跟他的团队才敢于突破帕哥农公司制造的重重障碍,在法庭上与之直接交锋。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当事人主义模式。
审理案件所需的内容资料和审理的技术程序全部由当事人主导,赋予律师更大的责任,促使他们履行一系列举证的义务,当他们通过千辛万苦的努力,最终在证据的较量中胜出,也是律师价值得以彰显之时。
让我们看到了一帮不畏强势,尽力维护当事人利益的善良法律人。
联系到我们中国民事案件律师的境遇,不得不哀叹。
法庭上的中国律师既没有美国律师那样丰富的肢体语言,也极少见到气势磅礴的慷慨陈词,我们静静地坐在那里,完成程序性的发言,而本应激烈的质证过程也变得更加和谐,仅仅提出自己的异议,然后等待法官的判断。
归根结底,问题出在现行的民事诉讼模式上,尽管我们一直呼吁对法院职权的弱化,但始终难以抹去职权主义的浓厚色彩。
我们的律师难道不知道要全力维护当事人利益吗?一帮年轻律师可谓是血气方刚,怀着满腔对公平正义追求的热情,可惜到了法院立马会被泼冷水。
以败诉相威胁的变相强制调解、纠问色彩依然明显……律师们不得不听从法院的指示,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律师水平的发挥,当然也让律师应有的价值大打折扣。
律师的价值在于社会对他们的承认,这种承认通常取决于能为当事人争取到多大的利益。
法律电影欣赏论文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法律电影欣赏》结课论文《一级谋杀》观后感《一级谋杀》观后感一、影片介绍1938年,犯人亨利试图从著名的阿尔卡特兹监狱逃出,但最终失败。
典狱长格伦对威胁自己地位的亨利恨之入骨,将其抛入封闭的地牢中长达三年,期间伴有不计其数的殴打行为。
亨利终于得以离开地牢,但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是用勺子杀死背叛自己的犯人,于是被控一级谋杀。
刚离开校门的律师詹姆斯受命为亨利辩护,长年的折磨让后者几乎丧失沟通能力,詹姆斯不放弃任何机会,逐渐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并建立了友谊。
初次开庭,詹姆斯将矛头对准非人道的狱方,引发媒体关注,也招惹来各方阻碍,女友与亲兄在压力下先后背离他而去。
詹姆斯唯一仰仗的只剩下对正义的执着,但最后关头,亨利却表示自己宁愿被判死。
不过后来经过詹姆斯的一直努力,在法庭上他扭转了不利局面,将矛头指向了阿尔卡特兹监狱和监狱长,并使本一心求死的亨利为自己辩护,最终他们取得了胜利,监狱被调查并关闭。
二、法律制度《一级谋杀》这部电影主要揭露了当时阿尔卡特拉斯监狱所存在的司法黑暗面,表现了社会人性的泯灭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忽视和严酷的制度,透过这部电影我们能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些人性的不好的一面,最后的结局也许有点不太那么完美,不过这样的结局反而显得更加真实。
这部影片里主要涉及到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陪审团制度是当今美国司法制度中最为重要和独特的一部分,也是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重要区别之一。
在美国法庭审理中取胜的关键是说服陪审团,因为最后做出裁决的是陪审团,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法官。
陪审团裁决被告有罪还是无罪,然后由法官量刑。
法官只是一个控制法庭节奏、维持秩序,决定陪审团应该知道什么,什么证据能够呈堂,对证人的提问是否恰当的裁判。
由最普通公民组成的陪审团来决定一个嫌犯的命运,这样做符合美国的平等公正精神。
作为一个美国公民,他有可能在一天醒来以后接到个电话,要求他担任陪审员,这是他的义务。
法律电影赏析
法律电影赏析第一篇:法律电影赏析道德在法律面前的隐退蛮喜欢看冯小刚的电影的,不仅给人欢欣愉悦,更从他大胆的夸张中看到了人间百态。
看《天下无贼》也一样,反讽与调侃带给人愉悦轻松,但看完后却有种莫名的感动,在笑声中想流泪,故事太过无奈凄美。
故事情况很简单,王薄和王丽,一对恋人,也是作贼中最好的合作伙伴,在骗得一辆名车后,驱车驶上高原。
也许曾经他们志同道合,刻骨铭心,但在这美丽的青藏高原上,王丽的心境已然不同。
她厌倦了贼的生活,要决断往日的生涯,因为她已经怀孕,为了孩子不带着罪孽来到这个世界,她开始憧憬美丽而安宁的未来,并要为孩子积德行善。
她的转变与王薄继续作贼的筹划截然相反,王薄的不知情导致了两人之间的冲突。
她在短暂离开王薄后的时间里,认识了傻根,一个怀有天下无贼梦想的半大孩子,并被傻根那种对人毫无戒备之心的天真深深打动。
此后,他们与傻根乘上了同一列车,这似乎给了她期待的改恶从善的机会。
王薄在知道王丽怀孕后,沉默良久,他知道自己“不配做一个父亲”,于是他开始改变,愿意成全傻根的梦,为了他的孩子,也为了爱人。
曾经的盗贼成了天使,他们开始保护傻根,圆他一个天下无贼的梦。
傻根可以深信“天下无贼”,但世界绝非美好宁静,两个改恶从善的人要保护傻根,就必须应付车上以胡黎为首的盗窃团队,而这些人正对傻根六万元钱虎视眈眈。
警察在故事中引退,叙述者给了我们另外的结局,为了傻根“天下无贼”的梦想,王薄惨死在贼王黎叔的铁钩之下,王丽则必须一个人带着孩子在将来的痛苦之中生活。
我相信很多人都对王薄死亡这个结局颇为不解:一个改过自新的人,一个为了亲情爱情可以去捍卫傻根“天下无贼”梦想的人,为什么不给他一个重整河山的机会。
如果他活下去,他可以做一份平凡的工作,像平凡的丈夫一样陪伴妻子,像平凡的父亲一样照顾孩子,这难道不是对道德自救的一种鼓励吗?可是……如果王薄没有死,作为一名惯偷,他将在监狱里呆至少十年。
这更不是人们愿意看到的结局,所以,王薄是必须死去的,因为他并非从来善良,在实际中他没有生存的空间,惟有他的死才可以使故事凄美而荡气回肠,也惟有如此电影才会给我们美的感染和震撼。
影视案例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我不是药神》是一部于2018年上映的中国电影,讲述了一位普通中年男子程勇,在印度购买廉价仿制药“格列宁”回国卖给国内患者的感人故事。
该片在中国上映后,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关于药品专利、医药改革等法律问题的讨论。
二、案例涉及的法律问题1. 药品专利法律问题《我不是药神》中涉及的药品“格列宁”是一种治疗癌症的特效药,其专利权属于瑞士制药巨头诺华公司。
在我国,药品专利法律制度较为完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他人不得实施专利权人的专利技术。
然而,在《我不是药神》中,程勇从印度购买廉价仿制药“格列宁”回国销售,涉嫌侵犯诺华公司的专利权。
2. 药品进口法律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进口药品必须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并取得进口药品注册证书。
在《我不是药神》中,程勇购买的印度仿制药并未在我国取得进口药品注册证书,其行为涉嫌违法。
3. 医药改革法律问题《我不是药神》揭示了我国医药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药品价格高昂、患者负担重等。
这些问题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多部法律法规。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等。
三、法律分析1. 药品专利法律分析《我不是药神》中,程勇购买印度仿制药回国销售的行为,从法律角度分析,涉嫌侵犯诺华公司的专利权。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在审理类似案件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仿制药的成本、疗效、对患者的影响等。
因此,程勇的行为可能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2. 药品进口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药品进口必须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
在《我不是药神》中,程勇购买的印度仿制药并未取得进口药品注册证书,其行为涉嫌违法。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药品价格昂贵,患者往往难以承受,仿制药市场存在一定的市场需求。
影视中的法律期末论文
影视中的法律期末论文简评《肖申克的救赎》11级国贸3班刘青20111276 在很多人的定义里,这首先是一部嘲讽美国司法制度和狱政制度的电影。
因为如果不是因为司法制度上的错判的话,安迪是不会进入肖申克监狱;而如果不是因为狱政制度上阴暗腐败的话,安迪也不会成为诺顿的洗黑钱机器也不会有了后面的整个故事。
然而在我的定义里,这部电影首先定义上应该是一部有关人性黑暗以及救赎的电影,如果把它定义在司法制度和狱政制度上的讽世之作的话反正局限了这部电影本身的那种更深一层的意义而让这部电影显得肤浅了。
在我看来,不论是司法制度上的漏洞或者是狱政制度上的阴暗腐败,其根本依旧还是人性上的阴暗和贪婪。
如果说,安迪的错判入狱还仅仅只是因为司法制度上的错判,那么后来安迪得到了一个推翻错误回归到自由社会的机会,可是这个机会却威胁到了典狱长诺顿的安全和洗黑钱系统的整体流程的话,那么,这个机会被诺顿的彻底扼杀就完整地体现了这种人性上的黑暗。
人性是所有一切社会规则和法规的根本。
不管多健全的制度最终依旧只能靠人去操作运转,而如果操持着整个制度的人本身依旧带着贪婪的欲望去观摩这一切的时候,他们总能找到可乘之机或者错漏之处。
安迪的入狱也许还能说是司法制度上的的漏洞以及客观证据的指证。
可是他的出逃却只能是一种极其无奈的选择。
因为除了这样的方式来完整他高洁的灵魂,他已经找不到其它的任何方式去完成本该就属于他的自由和梦想了。
可以说,所有左右这一切的仅仅只是诺顿的一念之善或者一念之恶罢了。
当一个人身陷于冤狱而诉求无门的时候,我不知道他所面对的是一种怎么样的绝望。
黑暗也许并不是最可怕的,而真正可怕的是这种绝望带来的对于人生一眼所看到的没有光亮的前路。
我也不知道在瑞德平静的语调里所讲的安迪呆在他狭小的牢房里沉默不语的第一个夜晚里他是如何度过的,他的思索中的那些又会是什么。
他即将开始的是一种永远也没有光亮的生活,他即将在这个黑暗的夜里开始他漫长而没有前路的人生。
影视案例法律评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陈情令》是一部根据魔道祖师改编的古装仙侠剧,自2019年播出以来,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然而,在剧播出后不久,原著作者魔道祖师粉丝与电视剧制作方之间就版权问题产生了纠纷。
该剧的改编方和出品方并未获得原作者的正式授权,而是通过购买网络平台的独家改编权来进行制作。
因此,原著粉丝认为该剧侵犯了其著作权,要求制作方停止侵权行为。
二、案件焦点1. 著作权归属2. 网络平台的改编权效力3. 侵权责任的承担三、法律评析1. 著作权归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条,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权利。
在本案中,魔道祖师作为小说作品,其著作权归属于作者。
因此,电视剧制作方在未经原作者授权的情况下,改编并制作该剧,侵犯了原作者的著作权。
2. 网络平台的改编权效力网络平台的改编权是指网络平台对作品所拥有的改编、出版、发行等权利。
在本案中,电视剧制作方通过购买网络平台的独家改编权来进行制作。
然而,网络平台的改编权仅限于网络平台本身,并不具备对整个作品著作权的授权效力。
因此,电视剧制作方在未经原作者授权的情况下,使用网络平台的改编权制作该剧,同样侵犯了原作者的著作权。
3. 侵权责任的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在本案中,电视剧制作方未经原作者授权,改编并制作该剧,侵犯了原作者的著作权。
因此,电视剧制作方应当承担以下侵权责任:(1)停止侵害:电视剧制作方应立即停止播放、发行、传播该剧,并采取措施消除侵权行为的影响。
(2)消除影响:电视剧制作方应通过公开道歉、删除侵权作品等方式,消除侵权行为给原作者造成的负面影响。
(3)赔偿损失:电视剧制作方应根据原作者的实际损失,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
四、案例分析本案中,电视剧制作方在未经原作者授权的情况下,通过购买网络平台的独家改编权进行制作,侵犯了原作者的著作权。
这提醒我们在影视创作过程中,应重视版权问题,尊重原作者的权益。
刑事法律的影视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刑事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工具。
影视作品往往通过具体案例来展现法律的威严与正义的力量。
本文将以香港著名电影《无间道》为例,分析其中的刑事法律元素,探讨犯罪与正义之间的较量。
二、案例背景《无间道》是一部由刘伟强、麦兆辉执导,刘德华、梁朝伟、黄秋生、曾志伟等主演的犯罪动作片。
该片讲述了香港警察与黑帮之间一场生死较量,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渗透、互相利用,最终在正义的指引下揭开真相。
三、刑事法律元素分析1. 刑事主体在《无间道》中,主要涉及的刑事主体包括香港警方和黑帮组织。
警方代表正义,致力于打击犯罪;黑帮组织则代表着邪恶,从事非法活动。
2. 刑事行为(1)警方行为:在电影中,警方通过卧底、线人等手段,逐步揭开黑帮组织的罪行。
他们依法行事,维护社会治安,体现了刑事法律的威严。
(2)黑帮行为:黑帮组织从事绑架、贩毒、洗钱等非法活动,严重破坏社会秩序。
这些行为触犯了刑法,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3. 刑事责任在电影中,警方和黑帮组织在长期的较量中,都有人因为触犯刑法而受到法律的制裁。
如黑帮头目最终被警方逮捕,警察内部人员因违反纪律被开除等。
4. 刑事程序电影中,警方在调查案件过程中,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立案、侦查、起诉、审判等程序。
这体现了刑事法律的严谨性。
四、犯罪与正义的较量1. 卧底与线人在《无间道》中,卧底和线人是警方与黑帮之间较量的重要手段。
警方通过卧底深入黑帮内部,获取情报;黑帮则利用线人了解警方动态。
这种较量体现了犯罪与正义之间的智谋与手段。
2. 警察内部的斗争电影中,警察内部也存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一方面,警察为了维护正义,勇敢地与黑帮斗争;另一方面,部分警察因为各种原因,如权力诱惑、利益驱动等,背叛了警察身份,成为黑帮的一员。
3. 正义的胜利在电影结尾,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
黑帮头目被警方逮捕,警察内部的叛徒也被绳之以法。
这体现了刑事法律的威严和正义的力量。
法律影视赏析论文(电影控方证人的法律问题赏析)
法律影视赏析论文(电影控方证人的法律问题赏析)《控方证人》是一部由英国导演比利·怀尔德执导的法律题材电影,于1957年上映。
这部电影是根据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
故事情节紧凑,主人公们在法庭内外展开了一场鏖战。
该电影唯美的画面和悬疑的情节,让观众们一遍又一遍地思考、分析每一个情节,直到影片的结尾才真正揭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犯罪发生真相。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该电影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随后分析了在本片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并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电影情节介绍该电影的故事情节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伦敦,主角是一位著名的刑事律师艾伦·图雷。
在电影开始之初,艾伦收到了一名富有的土豪勒诺克斯的委托,要求艾伦为自己的侄子里昂勋位辩护。
原本该案件已经安排好了辩护律师,但是在该律师病倒之后,勒诺克斯便敦促艾伦前来帮助他的侄子。
在法庭上,勒诺克斯的侄子里昂被指控谋杀自己的养母。
艾伦通过一系列逐渐揭示出的情节,逐渐揭露出真相,证明意图谋杀的真凶是勒诺克斯夫人。
本案的最后指控被推翻,最终里昂以无罪获释。
二、电影中的法律问题分析1、证人证言的可信性在本片中,关于证人证言的可信性一直是困扰艾伦和法官的问题。
一个诀窍对于证人证言的判断是对其进行交叉询问。
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够绝对保障证人证言的可信性。
在电影中,勒诺克斯夫人和温斯顿证言时表现得很有说服力,但当艾伦展示出更多的证据后,这些证人证言就被证明是错误的。
2、律师职业道德问题在电影中,艾伦用拒绝分类证人的姿态来表明律师的职业精神。
但事实上,律师在辩护过程中往往需要面对这些分类,因为这些分类将证据转化为具体的事实或暗示。
律师在利用符合他们目标的事实的同时,不得不同时保留那些不符合他们目标的事实。
3、法庭上的证据在电影中,艾伦在法庭内外搜集所有必要的证据来揭示真相。
通过分析证据,他解决了许多问题,并推翻了控方的指控。
在现实生活中,证据常常是导致案件得到解决的一个关键因素。
法律电影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电影背景及概述《辩护人》是一部韩国电影,由李俊益执导,宋康昊、李钟硕、金惠子等人主演。
该片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了韩国律师宋在石(宋康昊饰)在1980年代韩国民主运动时期,为政治犯辩护并逐渐揭开政府真相的故事。
二、电影主题及法律分析1. 主题分析《辩护人》以韩国民主运动为背景,通过律师宋在石的辩护经历,展现了当时韩国社会的黑暗面,揭示了政府对于政治犯的迫害和压制。
影片旨在唤醒人们对民主、正义和自由的追求,引发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2. 法律分析(1)律师辩护权在《辩护人》中,宋在石作为一名律师,积极行使自己的辩护权,为政治犯提供法律援助。
这体现了律师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捍卫司法公正方面的职责。
在我国《律师法》中,明确规定律师享有独立的辩护权,有权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独立的辩护意见,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
(2)言论自由权影片中,宋在石为政治犯辩护的过程中,多次受到政府的打压和威胁。
这反映了当时韩国社会言论自由的受限。
在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政府应当保障公民依法行使言论自由权。
(3)人权保障《辩护人》揭示了政府对于政治犯的迫害,体现了人权保障的重要性。
在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
三、电影中的法律问题及启示1. 法律问题(1)律师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的冲突在《辩护人》中,宋在石在为政治犯辩护的过程中,面临道德与法律责任的冲突。
一方面,他作为一名律师,有义务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另一方面,政府对他的威胁和打压,使他不得不在道德和法律之间作出选择。
(2)言论自由与国家安全的平衡影片中,政府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对政治犯进行打压,限制了言论自由。
在我国,言论自由与国家安全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又要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2. 启示(1)加强律师队伍建设,提高律师职业道德《辩护人》提醒我们,律师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捍卫司法公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影视剧中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影视剧开始关注法律题材,通过生动的剧情和角色塑造,向观众普及法律知识。
其中,《人民的名义》作为一部反映当代法治建设的电视剧,以其真实、生动的表现手法,引发了观众对职务犯罪与法律制裁的关注。
本文将结合《人民的名义》中的案例,分析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法律制裁措施。
二、案例背景《人民的名义》讲述的是在高压反腐的背景下,一批官员因贪污腐败被查处的故事。
剧中,主要角色之一的祁同伟因受贿、滥用职权等罪名被查处,其背后的腐败链条也一一被揭开。
本案例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包括职务犯罪、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等。
三、案例分析1. 职务犯罪的特点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挪用、侵占公共财物或者收受贿赂,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
职务犯罪具有以下特点:(1)犯罪主体特定。
职务犯罪的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犯罪目的明确。
职务犯罪的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挪用、侵占公共财物或者收受贿赂。
(3)犯罪手段多样。
职务犯罪手段包括受贿、贪污、挪用公款、滥用职权等。
2. 职务犯罪的成因(1)制度缺陷。
我国在职务犯罪治理方面存在一些制度缺陷,如权力过于集中、监督机制不完善等。
(2)监管不到位。
一些部门和单位对职务犯罪的监管不到位,导致职务犯罪行为得以滋生。
(3)个人道德败坏。
部分国家工作人员道德沦丧,丧失党性原则,追求个人私利。
3. 法律制裁措施(1)刑事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职务犯罪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如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等。
(2)行政处罚。
对于职务犯罪行为,除了刑事处罚外,还可以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如警告、记过、降级、撤职等。
(3)党纪处分。
对于党员职务犯罪,党组织可以给予开除党籍、留党察看等党纪处分。
四、启示与建议1. 完善制度。
经典法律影视欣赏论文
经典法律影视赏析论文XXX《秋菊打官司》秋菊该不该告--法治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冲突看完《秋菊打官司》这部电影,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秋菊到底该不该告。
故事的大体内容是:在中国西北一个小山村,秋菊的丈夫王庆来因为要盖辣子楼与村长发生了争执,被村长踢中要害。
秋菊怀着身孕去找村长说理,村长不肯认错。
秋菊又到乡政府告状,村长答应赔偿秋菊家的经济损失。
村长把钱扔在地上,受辱的秋菊没有捡钱,而是又一次踏上了漫漫的告状路途。
秋菊先后到了县公安局和市里,最后决定向人民法院起诉。
除夕之夜,秋菊难产。
在村长和村民的帮助下,连夜踏雪冒寒将秋菊送进医院。
秋菊顺利地产下了一个男婴,秋菊与家人对村长感激万分,官司也不再提了。
正当秋菊家庆贺孩子满月时,传来市法院的判决,村长被拘留。
由此,秋菊陷入了深深的茫然。
众所周知,中国社会分为两套秩序,一是乡土社会的民间秩序,一是官方的秩序,这在中国农村体现得尤其明显。
在农村,民间舆论是评判行为的最主要力量,人情是联系人们关系的最大纽带。
面子是他们所追求的东西。
而在现代秩序中,评判行为的力量是法律,是国家强制机关,联系人之间关系的是合作或者利益。
秋菊想要的是一个说法,但是村长不给他说法,于是秋菊一次又一次踏上漫漫的告状路途。
但是秋菊的告状,是要通过现代秩序,法律程序来解决一个乡土内的问题,因为通过乡土秩序无法解决,她就认为法律、公安这些外来的官方事物是高高在上的,是有效的,可是法律上没有这东西,法律也许适合城市社会,它能给你的只是它们觉得重要的东西,比如钱,那两百块钱就是最好的赔偿,但是,你若要赔礼道歉,这是面子问题,是乡土社会看重的东西,法律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在这部影片中,这两套体系的冲突到了极其尴尬的地步。
村长不计前嫌半夜抬难产的秋菊去生孩子,还是大雪天的,如果没有村长,秋菊可能就死了,儿子也可能没有了。
秋菊感谢村长,要村长来喝满月酒,可是在喜乐的热闹气氛中,村长却被抓走了,因为按法律程序,村长构成了犯罪,要坐牢。
法律影视赏析论文 电影控方证人的法律问题赏析
控方证人赏析建环1302班陈文博U201315938一.【电影介绍】《控方证人》是1958年的美国老电影,曾获第30届奥斯卡奖多项提名,本片改编自“侦探小说皇后”阿嘉莎·克莉丝蒂的同名原著。
阿加莎·克里斯蒂开创了侦探小说的“乡间别墅派”,即凶杀案发生在一个特定封闭的环境中,而凶手也是几个特定关系人之一。
欧美甚至日本很多侦探作品也是使用了这一模式。
她始终以动机和分析人性,为读者展现一个个特异怪诞的丰富心理世界,由此揭露人心之丰富,展现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深层揭示曲折摇曳的人性迷宫。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
因为她的推理小说,她也被称为“推理女王”。
代表作品有《东方快车谋杀案》和《尼罗河谋杀案》等,当然,还有这里[1]介绍到的控方证人。
巧匠导演比利·怀尔德执导本片,比利是一位犹太裔的美国导演、制作人与编剧家,是美国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导演之一。
比利·怀尔德曾经两度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共入围奥斯卡奖21个奖项,其中有8次是最佳导演奖。
而本片主演是泰隆·鲍华、玛琳·黛德丽,其中玛琳·黛德丽为德裔著名美国演员兼歌手。
她有着动人的容貌、优雅冷艳的气质,是一位具有特殊魅力的明星,一生共拍了五十多部电影,扮演过风尘女子、舞女、吉普赛女郎、贵妇人、女皇等各种角色,是好莱坞二三十年代唯一可以与葛丽泰·嘉宝分庭抗礼的女明星。
虽然没有得到过奥斯卡奖,但其芳名在美国家喻户晓。
她曾经演唱过的英文版《莉莉玛莲》则成为了二战中美、德双方士兵的最喜爱的歌曲。
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选[2]为百年来最伟大的银幕女影星第九名。
此片剧情布局十分巧妙,台词风趣,当年的大腕级明星表演炉火纯青,是比利·怀尔德执导的一部美国剧情片。
二.【剧情回顾】剧情内容大致是:被告人沃尔结识了一位56岁的富婆,两人相谈甚欢,富婆对他充满爱意,甚至为他修改了遗嘱,把8万英镑留给他。
影视作品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2018年,中国上映了一部名为《我不是药神》的影片,该影片讲述了主人公程勇在印度购买低价仿制药,帮助患有癌症的中国患者的故事。
影片因其真实反映社会问题、触动人心而广受好评。
然而,影片中涉及的药品进口、销售、知识产权等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本文将以《我不是药神》为例,分析影视作品中的法律问题。
二、案例分析1. 药品进口问题《我不是药神》中,主人公程勇通过非法途径从印度购买低价仿制药,并在中国销售。
这种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药品进口单位应当依法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并在规定的经营范围内从事药品经营活动。
而影片中,程勇并未取得相关许可证,属于非法进口。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禁止进口、销售、使用未经批准的药品。
影片中,程勇销售的仿制药并未在中国获得批准,涉嫌违法行为。
2. 药品销售问题影片中,程勇将低价仿制药销售给患者,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影片中,程勇低价销售仿制药,可能对国内药品市场造成不正当竞争。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影片中,程勇并未提供相关证明,涉嫌虚假宣传。
3. 知识产权问题影片中,程勇销售的仿制药可能侵犯原药品企业的知识产权。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得以复制、发行、出租、展览、表演、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使用作品。
影片中,程勇未经授权销售仿制药,可能侵犯原药品企业的著作权。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不得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法律电影赏析论文
法律电影赏析论文浅谈法律电影赏析之情与法的碰撞在学术界一直又有一种争论,叫做: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似乎是一个没有胜负的辩论。
在法律审判当中往往也会遇到这种两难的境况,譬如:情与法。
到底是要以法律为准绳,还是以人情为根本?这个问题不断敲打着法官与世人。
在本学期看过的法律电影中,情与法的冲突也格外的严重。
有些问题,如果只是从我们普通人的情感来判断非常容易,因为那种情况下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法官的眼中却是不容许的,是法律绝对要惩罚的,但这种判决又会使人厌恶、令人含冤、世人叫屈。
所以到底法律的严格执行是真的维护了人们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正义,还是令人厌烦呢?到底法律的做法合不合理,对与不对呢?恐怕这种问题没人能简单解答,因为在有些时候他就像鸡与蛋谁先谁后的问题一样。
本学期的法律电影赏析看的影片有《审死官》、《东京审判》、《费城故事》、《失控陪审团》、《刮痧》。
每部影片都在从不同的角度讲述着自己的法律故事,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反映了情与法的问题,反映了情与法的冲突。
尤其是《审死官》与《刮痧》在这个问题上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式展现了这个问题。
《审死官》为我们展示了官吏的昏庸,群众的无知,宋仁杰的机智,还有其滔滔不绝的辩才。
看过之后细细品味,才发现它留给我最深印象不是它的讽刺而是它所揭露的社会中丑陋的现象——法律的尊严已被遗忘,还有其恶果。
在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里,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由此可见,法律的尊严不可侵犯。
《审死官》出现在清末,当时官僚腐败,法律被践踏。
其结果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然而世间没有完美的法律。
无论是因时代进步,还是因观念更新,总有一些法律条款变的不近人情。
但人间有情有爱。
只要有颗正义的心,人间处处都是温暖的。
结合现实,我们发现德治与法制同等重要。
古人云:“法施与已然之后,礼施与未然之前”一针见血指出只有德治与法制相辅相承,社会才能稳定,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法律影视赏析论文(电影控方证人的法律问题赏析)
控方证人赏析建环1302班陈文博U201315938一.【电影介绍】《控方证人》是1958年的美国老电影,曾获第30届奥斯卡奖多项提名,本片改编自“侦探小说皇后”阿嘉莎·克莉丝蒂的同名原著。
阿加莎·克里斯蒂开创了侦探小说的“乡间别墅派”,即凶杀案发生在一个特定封闭的环境中,而凶手也是几个特定关系人之一。
欧美甚至日本很多侦探作品也是使用了这一模式。
她始终以动机和分析人性,为读者展现一个个特异怪诞的丰富心理世界,由此揭露人心之丰富,展现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深层揭示曲折摇曳的人性迷宫。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
因为她的推理小说,她也被称为“推理女王”。
代表作品有《东方快车谋杀案》和《尼罗河谋杀案》等,当然,还有这里[1]介绍到的控方证人。
巧匠导演比利·怀尔德执导本片,比利是一位犹太裔的美国导演、制作人与编剧家,是美国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导演之一。
比利·怀尔德曾经两度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共入围奥斯卡奖21个奖项,其中有8次是最佳导演奖。
而本片主演是泰隆·鲍华、玛琳·黛德丽,其中玛琳·黛德丽为德裔著名美国演员兼歌手。
她有着动人的容貌、优雅冷艳的气质,是一位具有特殊魅力的明星,一生共拍了五十多部电影,扮演过风尘女子、舞女、吉普赛女郎、贵妇人、女皇等各种角色,是好莱坞二三十年代唯一可以与葛丽泰·嘉宝分庭抗礼的女明星。
虽然没有得到过奥斯卡奖,但其芳名在美国家喻户晓。
她曾经演唱过的英文版《莉莉玛莲》则成为了二战中美、德双方士兵的最喜爱的歌曲。
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选[2]为百年来最伟大的银幕女影星第九名。
此片剧情布局十分巧妙,台词风趣,当年的大腕级明星表演炉火纯青,是比利·怀尔德执导的一部美国剧情片。
二.【剧情回顾】剧情内容大致是:被告人沃尔结识了一位56岁的富婆,两人相谈甚欢,富婆对他充满爱意,甚至为他修改了遗嘱,把8万英镑留给他。
法律电影欣赏小论文
法律电影欣赏小论文------观《Erin Brockovich》有感《Erin Brockovich》中文名《永不妥协》,由朱莉娅·罗伯茨(Julia Roberts)及阿伯特·芬尼(Albert Finney)主演, 2000年上映,7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改编自真实事件,描述了一个没有法律背景的单身母亲,历尽艰辛,以永不妥协的勇气和毅力打赢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宗民事赔偿案。
艾琳·布罗克维奇(朱莉娅·罗伯茨饰)是一位经历了两次离婚并抚养三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在一次十分无奈的交通事故之后,这个一贫如洗,无工作,也无前途的可怜妇女几乎到了走投无路的绝境。
无奈之下,艾琳恳求自己的律师埃德.马斯瑞(阿伯特·芬尼饰)雇用她,在律师事务所里打工。
艾琳在一堆有关资产和债务的文件中很偶然地发现了可疑的医药单据,引起了她的困惑和怀疑。
在埃德的支持下,艾琳开始展开调查,并很快找到线索,发现了当地社区隐藏着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一处非法排放的有毒污水正在损害居民的健康,是造成一种致命疾病的根源。
可怕的是居民们对此并未察觉,甚至起初对艾琳的结论表示怀疑,但是不久就被艾琳的执着和责任感打动了,大家在一个目标下紧紧团结起来,艾琳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全体居民的信任,成了他们的代言人。
艾琳挨家挨户的做动员工作,终于得到600多个人的签名支持。
艾琳和埃德在一家大型法律事务机构的帮助下,终于使污染事件得到了赔偿,创造了美国历史上同类民事案件的赔偿金额之最,达3.33亿美元。
女主角艾琳·布罗克维奇虽不是律师,但在她调查取证过程中,历时18个月,获得了大量的证据。
在众人羡慕和敬佩艾琳·布罗克维奇同时,我想更多关注是艾琳·布罗克维奇身后的律师团队。
影片用了大量的篇幅去勾画艾琳·布罗克维奇如何去艰难取证,包括靠她的美艳获得辛克利镇拉罕登区水利会管理人员提供了查档的便利,从而获得了该水利会出具的NO:087-160清除及废除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法律影视赏析心得
姓名:王福禄
学号:201006030062
系部: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专业:10生物工程
学期: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摘要:社会规范主要依靠法律和道德规范人民的行为。
依法治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已经写入了我国宪法。
我们应该重视法律,维护法律,遵守法律,发挥其作用,为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挥它应有的效用。
法的作用是指法对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所发生的一种影响,它表明了国家权力的运行和国家意志的实现。
法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规范作用是从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这一角度提出来的,而社会作用是从法在社会生活中要实现一种目的的角度来认识的,规范作用是手段,社会作用是目的。
而利用这种手段达到这种目的的有效方法就是通过影视来向而人民进行宣传教育。
滚滚长江东逝水,犹如那时光一去不复回;转眼已到弱冠之年我却对法律还涉猎甚少,感觉这样对我的人生是极为不利的,更何况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对我国法律应该知晓,作为民族希望的大学生坚决不能做法盲;于是在2011~2012学年的下学期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经典法律影视赏析这门课并开始了我的“扫盲”行动。
事实证明,我选择门课选对了。
课堂上老师慷慨激昂、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确实让我学到了不少法律知识,而且感悟也颇深刻。
法律所维护的公平正义是对大多数人的公平与正义,可能会有很多坏人逍遥法外,因为我们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完美,只能不断追求完美。
电影中一直在表现人性,人性的尊严与爱、人性的懦弱与邪恶,人是天使与魔鬼的两面体,人是靠不住的。
我们只能依靠法律并且设计出一整套互相制约的程序,才能保护到我们,即使偶尔法律也可能被滥用,可是这毕竟是人类迄今所知的最好的办法了。
由于国家对程序正义的重视,很多时候法律所追求的真实不一定是事实上的真实,但是,这个社会有了法律的约束总比没有的好,对于某些个人的经历不可能来抗衡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法律真正的目的是指引人们去理性
地选择,对于一些社会败类的不理性甚至不人性的行为,法律可以去制裁,但制裁的效果也许不能让当事人满意,可是法律对所有人都一样的,也许当人真正面临困境时,就会有更理性的方式来解决。
电影直面社会中一些阴暗面并真实记录的巨大勇气,以及对势要查明真相和为权利正义斗争的高度赞美。
敢于反思并有所行动的社会才是有希望的,电影中也许没有什么学院中高深的法学理论,但却坚定地告诉我们,法治的路要靠社会每一个人的坚守信仰、勇敢介入、不懈斗争才能换来的。
法律电影也从一定层面告诉了我们一些不能说出来的东西。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寻求公平公正”并不是法律的真实面孔,只是法律在公众面前的“皇帝新装”。
只要稍通世故的人,就会知道法律的贴身内衣是“寻求社会平稳”。
和解是法律的最大本质。
通俗一点地讲,法律存在的目的,就是让社会各阶层、各势力、以及形形色色的人们趋于“和谐”,以便于社会的稳定,人民生活的幸福。
客观的来说,法律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是要让让“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一则法律条文的弹性很大,再加上执法过程中人为因素,让法律根本做不到公平公正,就如前一段闹得沸沸扬扬的“李刚门事件”,网络盛行的“我爸是李刚”,又何尝不是从侧面说明了这点。
除非公平公正的司法结果与寻求社会平衡的目标正好契合,法律才可能显出它公平公正的一面。
而一旦“公平公正”与“社会平衡”背道而驰,法律将毫不犹豫地撇开它的“公正性”。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制度,每一种制度总有其阴暗面。
就像民主制度,丘吉尔就评价民主制度是非常糟糕的制度——如果没有专制的话。
但是有句名言说的好:一个制度优不优越不在于这个制度之下有没有黑暗,而在于这个制度能否尽可能揭露黑暗,同时尽可能惩治黑暗。
相对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文化以及国民整体素质的发展却显得不容乐观,可以说是背道而驰的。
现在的公民,冷漠、麻木;大部分人根本就不懂法,连基本的法律常识都不知道。
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比起来相差甚远,尤其是法律意识,极其的模糊。
中国的法盲何其多!一个原因就是缺乏有效地宣传方法,而法律影视恰恰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种方式,可以通过观看与自己相近法律电影来普及宣传法律知识,以提高法律意识。
当然,这也不失为教育学生的一种极好的方法。
我认为应该大力提倡与发展。
以上就是我的法律影视赏析心得体会,与君共享!
参考文献:《法律的中国经验与西方样本》许章润主编著
《法律之内的正义》郑成良著
冯象:“法律与文学”《北大法律评论》第2卷第2辑,法
律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