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与录用的法律风险防范

合集下载

招聘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合规要求

招聘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合规要求

招聘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合规要求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但在招聘过程中,如果忽略了法律规定和合规要求,就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本文将从招聘发布、面试环节和录用过程三个方面阐述招聘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合规要求。

一、招聘发布在招聘发布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法律风险和合规要求:1. 公平性原则:招聘广告和招聘信息发布应公平、公正,不得存在明显的性别、年龄、种族歧视现象。

在招聘广告中不宜使用性别特定的用语,如“男工”、“女性专职”。

2. 职位描述:招聘广告中的职位描述要真实准确,不能夸大、虚假宣传。

避免夸大薪酬待遇和福利,以免引发就业纠纷或误导求职者。

3. 信息安全:企业在招聘发布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得泄露求职者的个人隐私信息。

合规要求包括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告知求职者信息使用目的和范围。

二、面试环节在面试环节中,要注意以下法律风险和合规要求:1. 平等待遇:招聘过程中要确保所有求职者受到平等待遇,不可对某些求职者进行歧视,包括但不限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方面的歧视。

2. 合理提问:面试官在提问时应谨慎选择问题,避免与个人隐私、法定禁止歧视的范畴有关的问题,如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

3. 笔试评估:如果面试中需要进行笔试或技能评估,要确保评估内容与岗位要求相关,并符合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

评估结果应进行记录和保留,为后续决策提供依据。

三、录用过程在录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法律风险和合规要求:1. 合同签订:对于录用的员工,应及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明确约定工作内容、工资待遇、工作地点、工作时间等相关事项。

合同内容要符合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引发劳动争议。

2. 薪酬支付:企业应按劳动合同约定的薪酬标准和支付周期及时支付员工工资,避免拖欠或少发工资,以免引起劳动争议。

3. 社会保险及福利:根据法律规定,企业应按时按比例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并履行相关职责。

此外,对于员工的福利待遇,企业也应按照法律规定执行,不得违规操作或拖欠。

招聘新员工入职时将有哪些法律风险及防范技巧

招聘新员工入职时将有哪些法律风险及防范技巧

案例分享招聘的同仁们,往往在招聘过程中感叹“招聘真难啊怎么就是招不到人呢”如果你在招聘新员工入职时不懂法律风险防范,即使你把人招到,你将会更难为了避免大家范相关的错误,给自己及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招聘新员工入职时将有哪些法律风险及防范技巧盲点1:发布虚假招聘信息1、法律规定: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提供虚假招聘信息,发布虚假招聘广告;2、法律责任:对提供虚假招聘信息的用人单位,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呢对此,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可见,用人单位提供虚假招聘信息,构成欺诈,劳动者可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除此之外,根据就业促进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第十四条第一、五、六项规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当事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即用人单位还可能因此被行政处罚,劳动者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赔偿经济损失;盲点2:发布就业歧视招聘信息1、法律规定:劳动法12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就业促进法27条规定,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就业促进法29条、30条、31条增加了对“残疾人”、“传染病原携带者”和“农村劳动者”的就业权利的保护;就业促进法第二十条也规定,用人单位发布的招用人员简章或招聘广告,不得包含歧视性内容;实践中,很多企业的招聘广告中包含有不少的歧视条款,如身高歧视、性别歧视、地域歧视、身份歧视、疾病歧视、相貌歧视、属相歧视等;此类的招聘广告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声誉甚者招惹上官司;2、法律责任对就业歧视的用人单位,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呢对此,就业促进法第六十二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六十八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盲点3:未制定录用条件或岗位说明书并让员工签收1、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因此,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举证责任在用人单位;2、法律责任:在用人单位无法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则构成了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对此,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盲点4:未主动履行告知义务1、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即用人单位应当主动将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条件、职业危害、安全等情况如实告之劳动者;现实操作中,很多企业HR为了吸引往应聘的人员,只挑好的讲,企业内不好的情况经常隐瞒;2、法律责任:对此不但对招聘工作没有帮助,还可能因为劳动者入职后发现企业的实际情况与HR先前描述的相差太远,反而造成离职率的上升;还因此造成合同的无效,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另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六条相关规定,还有可能承担赔偿责任;对此,企业可以事先制定岗位安全告知书,告知劳动者相应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条件、职业危害、安全防护措施等并要求签名确认;盲点5:未审查应聘者的身份、背景、是否还有劳动关系未解除;1、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2、法律责任:根据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六条规定,上述连带赔偿责任,其份额应不低于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总额的70%;其向原用人单位赔偿的损失包括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和因获取商业秘密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所以,为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用人单位最好不要招用兼职劳动者,所以,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必须查验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以及其他能够证明该劳动者与原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的凭证,方可与该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查验的方法就是要求劳动者提供与原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证明,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提供报到证,已经办理失业证的还可以提供失业证等;如果拟招聘的为公司核心岗位的工作人员,公司非常需要该应聘者的,在其无法提供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的情况下,可以如此操作:在公司的监督下,由该应聘者出示一份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通过邮政快递方式邮寄给单位C,并保留相关的快递详情单和回执原件;自该通知书送达原单位之日起30天期满后,才和该应聘者B签订劳动合同;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相信应聘者出具的承诺担保书之类的文件;因为该承诺担保书仅仅是该劳动者和新单位之间的内部协议,不能对抗原单位,因此,并不能因此免除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更况且,承诺担保书由劳动者自己出示,不排除其隐瞒实情的可能;盲点6:轻率发放Offer1、法律规定:录用通知书是用人单位的要约,对此,合同法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第十四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第十六条规定,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可见,当用人单位向决定录用的候选人发出录用通知也即要约而候选人表示接受该录用通知也即承诺后,则在用人单位与该员工之间劳动合同成立;2、法律责任:按照合同法上述规定,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在发放录取通知书后又反悔的,至少需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赔偿因此给劳动者造成的经济损失例如差旅费、住宿费,如果劳动者在接到录用通知书之后向原单位辞职的,还可以要求赔偿工资损失;盲点7:先入职,后体检根据前面第5点分析,企业发放录用通知,应聘者同意的,则劳动合同成立;因此,如果发录用通知书的时间和体检的时间颠倒,届时,体检显示他有精神病史或有心脏病史,能说这叫‘体检不合格’而拒绝录用告诉你,不可能如果你硬是要反悔,那按照现在的法律规定,会构成就业歧视;所以,发Offer后再要求员工去体检,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应该把体检放到发Offer之前来做,把体检作为面试考核整个流程的一个部分,对面试、体检等都符合公司要求的求职者,才能发给Offer;对于相对不符合公司要求的求职者,可以以‘择优录取’的理由而不是‘体检不合格’的理由在招聘环节淘汰掉;这样可以减少很多法律风险;盲点8:违法约定试用期1、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企业与劳动签定的一定要按照上述法律要求执行;2、法律责任:现实中,还是有部份企业,不论劳动合同期限的长短,很喜欢与劳动者一律约定3个月的试用期或超标约定试用期,以为对自已有好处;殊不知,如果劳动者知道下面这条规定,一定会在梦中笑醒;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盲点9:未收集员工的信息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第二十六条规定,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因此,如果劳动者提供了虚假信息,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但是,与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不同的是,劳动者的告知义务是被动的,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主动要求劳动者提供,则劳动者可以不提供;如此,在劳动者提供虚假入职信息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则可能无法因此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白白地浪费了大伙的时机;盲点10:没让员工确认法律文书送达地址很多企业招聘员工时,没有让员工书面确认法律文书送达地址,这看似小事,实则风险巨大,如果因此导致,法律文书不能送达,则可能发生如下不良影响:第一、法律文书例如违纪处罚单、续签意向书、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等对员工不发生法律效力,以此作出的扣减工资将视为克扣工资、以此作出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将视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第二、增加用工成本——不辞而别期间的社保费、期间发生的意外伤害;第三、增加离职成本——在有些地方例如广东,双方无法证明解除劳动关系的原因,视为用人单位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须支付经济补偿;建议:在劳动合同中注明员工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并注明如邮递地址和联系方式变动应当及时通知企业;员工邮递地址和联系方式变动未履行通知义务的,企业按照原地址邮递送达,无论是否退回均视为送达;因此造成的法律后果由员工负担;。

招聘简章法律风险案例(3篇)

招聘简章法律风险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知名企业(以下简称“甲公司”)拟招聘一批新员工,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甲公司发布了招聘简章。

在招聘简章中,甲公司对招聘岗位、任职资格、薪资待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

然而,在招聘过程中,甲公司因招聘简章中的某些条款引发了法律纠纷。

二、案例经过1. 招聘简章内容甲公司在招聘简章中明确规定了以下内容:(1)招聘岗位:销售经理、市场营销专员、财务会计等;(2)任职资格: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3)薪资待遇:底薪+提成,具体金额面议;(4)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每天8小时;(5)福利待遇:五险一金、带薪年假、员工体检等。

2. 案件起因在招聘过程中,甲公司收到一名应聘者(以下简称“乙”)的简历。

乙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相关工作经验,符合招聘简章中的任职资格。

甲公司经过筛选,决定邀请乙参加面试。

在面试过程中,甲公司向乙详细介绍了公司情况及招聘岗位。

面试结束后,甲公司与乙达成初步意向,约定在甲公司试用期为3个月。

3. 法律纠纷在试用期间,乙因个人原因提出离职。

甲公司以招聘简章中规定的“试用期离职需提前一个月提出”为由,要求乙支付违约金。

乙认为,招聘简章中的规定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遂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4. 仲裁结果劳动仲裁委员会认为,甲公司招聘简章中关于试用期内离职需提前一个月提出的规定,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关于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

因此,甲公司无权要求乙支付违约金。

仲裁委员会裁定甲公司败诉。

三、案例分析1. 招聘简章中规定试用期离职需提前一个月提出的法律风险《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

”甲公司招聘简章中规定试用期离职需提前一个月提出,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存在法律风险。

2. 招聘简章中规定薪资待遇面议的法律风险《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明确约定下列事项:(一)劳动合同期限;(二)工作内容;(三)工作地点;(四)工作时间;(五)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九)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十)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招聘法律风险案例(3篇)

招聘法律风险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某知名互联网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近期进行了一次招聘活动,旨在招聘一批优秀的技术人员。

在招聘过程中,该公司通过线上投递简历、初步筛选、笔试、面试等环节,最终确定了10名候选人进入下一轮面试。

然而,在面试环节,该公司发现其中7名女性候选人的综合素质与另外3名男性候选人相当,甚至某些方面更为突出。

然而,在最终决定录用时,该公司却以“团队性别比例不均”为由,拒绝了7名女性候选人,仅录用3名男性候选人。

二、法律风险分析1. 性别歧视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性别、民族、宗教信仰、年龄、身体残疾等因素歧视劳动者。

”本案中,该公司在招聘过程中以“团队性别比例不均”为由拒绝录用女性候选人,涉嫌违反了就业促进法的规定,存在性别歧视的法律风险。

2. 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在招聘过程中,该公司使用了部分候选人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联系方式、学历、工作经历等。

如果该公司在未经候选人同意的情况下,将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或用于其他非法用途,可能涉嫌侵犯候选人的知识产权,引发知识产权侵权纠纷。

3. 劳动合同纠纷如果该公司在招聘过程中与候选人签订了劳动合同,但由于性别歧视等原因导致候选人未能入职,候选人可能以违反劳动合同为由,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

三、应对措施1. 加强法律意识培训针对公司内部招聘人员进行法律意识培训,使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在招聘过程中出现违法行为。

2. 完善招聘流程在招聘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操作,确保招聘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

对于候选人的个人信息,要严格保密,防止泄露。

3. 优化招聘策略针对性别歧视问题,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性别平等政策,鼓励男女平等就业;(2)在招聘广告中明确表示公司对性别无歧视;(3)在招聘过程中,对男女候选人进行同等对待,确保招聘过程的公平性。

4. 加强内部监督设立专门的招聘监督部门,对招聘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招聘活动的合规性。

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与管理手册

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与管理手册

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与管理手册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然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也潜藏着各种法律风险,如果不加以妥善管理和防范,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和经济损失。

因此,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是企业管理者和人力资源从业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招聘与录用环节的法律风险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环节,也是容易引发法律风险的关键环节。

在招聘过程中,如果企业未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可能会面临以下风险:1、就业歧视企业在招聘广告中如果出现性别、年龄、种族、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等方面的歧视性条款,或者在招聘过程中对求职者进行不合理的区别对待,可能会引发就业歧视纠纷。

例如,明确要求招聘男性而排除女性,或者限定招聘 35 岁以下的员工,都可能构成就业歧视。

2、虚假招聘信息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如果存在虚假内容,如夸大薪资待遇、工作条件等,可能会导致求职者产生误解,从而引发纠纷。

此外,如果企业在招聘过程中隐瞒重要信息,如工作的危险性、职业危害等,也可能会被求职者追究法律责任。

3、背景调查不当企业在对求职者进行背景调查时,如果未经授权获取个人信息,或者对获取的信息使用不当,可能会侵犯求职者的隐私权。

此外,如果背景调查的结果不准确,导致企业做出错误的录用决策,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

为了防范招聘与录用环节的法律风险,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合法、合理的招聘政策和流程,明确禁止就业歧视,并确保招聘广告和招聘流程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2、对招聘信息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其真实、准确、完整,避免使用可能引发就业歧视的语言和条款。

3、依法进行背景调查,在获取求职者授权的前提下,通过合法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核实。

4、保存好招聘过程中的相关文件和记录,如招聘广告、求职者简历、面试记录、背景调查报告等,以备可能的法律纠纷。

二、劳动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法律文件。

招聘中的法律风险

招聘中的法律风险

招聘中的法律风险在招聘中,企业面临着各种法律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会导致企业面临法律纠纷、经济损失以及声誉受损等问题。

为了避免这些风险,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平等就业机会法律风险根据平等就业机会法规定,雇主不能因为候选人的种族、性别、年龄、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等原因拒绝或歧视某些候选人。

如果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歧视行为,将可能面临法律诉讼的风险。

因此,企业在面试和录用过程中应该公正对待所有候选人,遵守法律要求,确保选择最合适的人员。

二、虚假招聘广告法律风险如果企业发布虚假的招聘广告,吸引了大量候选人并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将面临法律风险。

虚假广告可能包括虚假职位描述、错误的薪资待遇和错误的福利待遇等。

为了避免这种风险,企业在发布招聘广告时应该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确保与候选人的沟通和预期保持一致。

三、违反隐私法律风险在招聘过程中,企业可能会收集和处理候选人的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号码、家庭状况、教育背景等。

如果企业未经候选人授权或违反隐私法律要求擅自使用这些信息,将面临法律风险。

为了避免违反隐私法律的风险,企业应该在收集、存储和使用个人信息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候选人的隐私权益。

四、雇佣合同法律风险签订雇佣合同是雇主与员工之间的法律约束关系,如果合同条款不合法或不完善,将会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

企业应该咨询专业人士,确保雇佣合同合法合规,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降低法律纠纷的风险。

五、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在招聘过程中,企业可能会接触到候选人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版权等。

在录用人员时,企业应该与候选人明确约定知识产权归属和保密义务,以防止未来出现利益纷争和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律风险。

在招聘中,法律风险是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企业应该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公正招聘,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遵守隐私法律,签订合法合规的雇佣合同,并与员工明确约定知识产权归属。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效地管理法律风险,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企业招聘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企业招聘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企业劳动人事管理本部分内容共分为四个板块:企业招聘及劳动合同管理、工资休假及社保福利管理、企业员工离职管理、工伤处理。

板块一、企业招聘及劳动合同管理劳动争议的发生与处理,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员工个人来说,都需要付出成本。

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出现劳动争议,会对其他员工产生潜在的心理影响,会使员工对企业的用人观念产生质疑,与所发生的劳动争议相类似的情况也更易转化为劳动争议,诸多负面影响对企业正常的管理极为不利。

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应提高规范化运作人事管理的行为、防范法律风险的意识。

员工的招聘、录用是企业人事管理行为中的重要环节,构建员工招聘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极具现实意义。

在这个环节,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法律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 企业招聘过程中的法律问题1.1 招聘过程中民族、性别、地域或其他方面歧视的行为对于企业来说,招聘中出现一些不平等条款,不但显示其招聘过程公平性的缺失,而且也可能损失可用人才。

更重要的是,这些招聘中的“偏见”一旦上升到“歧视”与诉讼层面,必然会对自身的形象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影响企业的社会认可度,更为严重的是遭遇法律纠纷。

[案例] 张某原是一家电脑公司的工程师。

在顺利通过甲公司的录用测试后,张某得到甲公司的答复,可以接收他任职。

之后,张某办理了离职手续,来到甲公司参加了培训、体检。

因张某的体检结果显示为乙肝小三阳,甲公司拒绝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张某认为,甲公司的行为使他在长达半年时间内无收入来源,并在精神上承受了很大的痛苦。

为此,张某起诉到法院,要求甲公司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与精神损害抚慰金8万元。

法院经审理后判决,甲公司向张某书面道歉,赔偿经济损失2万余元、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元。

[评析] 上述案例中,甲公司拒绝录用有乙肝小三阳的张某,该歧视行为导致甲公司承担了败诉的法律后果,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此外,企业的招聘歧视行为,也会给企业形象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

因此,企业应预防出现乙肝歧视、性别歧视、身高歧视等相关法律问题的发生。

《招聘、面试、录用环节常见法律风险与防范》

《招聘、面试、录用环节常见法律风险与防范》

劳动合同订立前三大环节法律风险及防范1招聘环节法律风险及防范2录用环节法律风险及防范3 面试环节法律风险及防范1招聘环节法律风险及防范应当包括用人单位基本情况、招用人数、工作内容、招录条件、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内容。

1.招聘广告中注明“薪酬面议”是否合法?2.招聘广告可否注明工资:5000-8000元,同时薪酬面议?职位描述要求:具体、准确、有针对性 内容招用人员简章应当包括用人单位基本情况、招用人数、工作内容、招录条件、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内容,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三、用人单位公开发布人才招聘广告,应出具有关部门批准其设立的有效证明文件或营业执照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文件,如实公布拟聘用人员的数量、岗位、条件和待遇等相关信息。

------《北京市关于加强人才招聘广告管理的通知》众鑫公司在58同城发布招聘广告,对外招聘销售团队经理月薪为8000-12000元。

2015年1月29日周小金入职众鑫公司,工作岗位为团队经理,双方口头约定月薪7500元+提成,但并未签订劳动合同。

2015年3月16日,众鑫公司支付周小金2月份工资2269.66元。

因月工资标准问题,双方发生争议。

招聘广告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招聘广告VS劳动合同招聘广告不得出现的情形----1.提供虚假招聘信息,发布虚假招聘广告;2.包含歧视性内容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不得歧视残疾人;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地中海贫血患者、姓名、身高、相貌、身材、非京籍户口、跨性别……手挽手公司在×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标题为“北京邮政速递员3千加计件”,内容为:岗位职责:北京邮政快递员;任职资格:男,年龄:18-45岁,身体健康、无纹身、无前科。

该招聘信息注明该职位系手挽手公司介绍、代招,工作单位为邮政公司。

企业招聘过程中存在法律风险及防范

企业招聘过程中存在法律风险及防范

浅谈企业招聘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及防范一、企业招聘时要注意的法律风险1、企业发布招聘信息的法律风险企业的招聘信息一般都会发布于电视、报纸、求职网站等公众传媒场所。

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通常都会详细的在招聘信息中阐明,学历,性别,年龄,工龄等。

因此企业发布的招聘要求可能隐含某些歧视性的招聘条款,最常见的就是性别歧视和学历歧视以及对有乙肝求职者的歧视,这些歧视极其容易与求职者发生法律纠纷。

2、员工入职的法律风险企业对于求职者面试后有意向签订劳动合同的,在签订劳动合同前要注意求职者可能与原单位未解除劳动关系或者求职者与原单位有竞业禁止协议或者保密协议。

如果与有协议或者未与原单位解除关系的求职者建立劳动关系的话,一旦求职者的原单位因为一些商业秘密上的泄露使得求职者原单位的利益受到侵犯,这时企业有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风险。

3、企业应尽告知义务的法律风险企业在招聘时的信息不对称,会使得求职者做出错误的判断。

我国《劳动合同法》中明确了企业与求职者双方都应当有相应的知情权,如果双方有一方隐瞒或者欺诈而令对方做出违背自身意愿的情况下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会被认定为无效。

在实务中,一些中小企业在劳动合同中未写明或者未告知求职者具体的劳动时间、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等情况,存在一定的欺诈风险,容易被求职者在应聘成功入职后,以未尽告知义务而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要支付一定的劳动赔偿金,更大的损失在于企业的形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防范告知义务的法律风险尤为重要。

4、企业发布录用通知书的法律风险劳动合同的建立一般以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生效,但目前越来越过的企业采用录用通知书的形式。

录用通知书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外资企业聘用员工,现在很多大型的国有企业也开始适用,录用通知书的本质是一个合同,具有合同的效力。

我们可以把企业的录用通知书看成一个企业给求职者发出的要约,要约里明确各种岗位职责、工作地点,薪酬福利等并愿意与求职者达成劳动关系。

一旦录用通知书发出,只要求职者承诺了企业发出的要约,该劳动合同就此生效,而且录用通知书发出后内容不可以更改,这样有可能会导致法律风险。

招聘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和合规问题

招聘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和合规问题

招聘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和合规问题在招聘管理中,法律风险和合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一不小心,一家企业可能会陷入诉讼泥潭,甚至承担巨大的赔偿责任。

因此,在进行招聘工作时,企业必须时刻关注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合规操作。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招聘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和合规问题。

一、人员招聘的程序合规人员招聘是企业招聘管理中的核心环节,也是法律风险最高的环节之一。

在招聘流程中,企业需严格遵守平等就业原则、劳动法和就业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

招聘广告不得歧视任何特定群体,招聘过程中要避免任何不合理的要求和歧视行为。

同时,应规范面试程序,遵守面试守则,并保护应聘者的隐私权。

二、不当招聘与误导行为不当招聘与误导行为是招聘管理中的常见法律纠纷。

例如,虚假广告和虚假宣传。

企业在招聘广告中应遵循真实、准确、明确的原则,不得夸大职位的吸引力,不得虚假宣传招聘需求。

此外,招聘人员不能明知或应知某一候选人不符合职位要求,却依然录用该候选人,否则企业可能面临雇佣歧视、误导招聘等法律风险。

三、薪酬福利的合规问题薪酬福利是招聘管理中另一个容易引发纠纷的焦点。

企业在制定薪酬政策时必须合法合规,并且公正公平。

不得进行性别歧视、年龄歧视、身体条件歧视等。

企业要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经验和能力合理制定薪酬水平,确保与市场竞争力相符。

此外,福利待遇也必须合法合规,企业不得随意变更或剥夺员工的福利权益。

四、劳动合同的合规性劳动合同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法律依据,招聘过程中签订的劳动合同必须合规。

劳动合同应遵守劳动法规定,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企业应根据岗位需求和员工特点,选择合适的用工形式,如固定期限合同、无固定期限合同、劳务派遣合同等,并确保劳动合同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五、员工隐私与信息保护在招聘管理中,企业需要处理大量的员工个人信息。

为保护员工隐私,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信息保护制度,确保员工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企业需要明确告知员工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目的,并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得私自泄露、修改或滥用员工个人信息。

人力资源法律知识及风险防范完整版

人力资源法律知识及风险防范完整版

人力资源法律知识及风险防范完整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然而,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着诸多法律风险,如果不加以防范和妥善处理,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和经济损失。

因此,了解人力资源法律知识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是企业管理者和人力资源从业者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

一、招聘与录用环节的法律知识及风险防范(一)招聘广告招聘广告是企业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但如果内容不当,可能会引发法律风险。

例如,招聘广告中不得包含性别、种族、宗教信仰、年龄等歧视性内容,否则可能会面临法律诉讼。

此外,招聘广告中的岗位职责、任职要求等内容应当明确、具体,避免模糊不清导致的纠纷。

(二)背景调查在录用员工之前,进行背景调查是必要的。

但背景调查需要遵循合法的程序和方法,不得侵犯员工的隐私权。

例如,未经员工同意,不得擅自调查员工的个人银行账户、信用记录等敏感信息。

同时,对于背景调查获取的信息,应当进行核实和评估,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录用通知录用通知是企业向拟录用员工发出的正式邀请,具有法律效力。

因此,录用通知中的内容应当准确、完整,包括入职时间、工作岗位、薪资待遇等关键信息。

一旦发出录用通知,企业不得随意撤销,否则可能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二、劳动合同订立环节的法律知识及风险防范(一)劳动合同的形式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并且应当由企业和员工双方签字盖章。

对于一些非全日制用工等特殊情况,可以订立口头劳动合同,但也应当符合法律规定。

(二)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包括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

必备条款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

约定条款包括试用期、培训、保守商业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十大法律风险及防范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十大法律风险及防范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十大法律风险及防范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关乎员工的发展和满意度,更涉及到一系列法律风险。

如果企业未能妥善处理这些风险,可能会面临法律纠纷、经济损失甚至声誉损害。

以下将详细探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的十大法律风险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招聘与录用环节的法律风险在招聘过程中,如果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存在歧视性内容,如性别、年龄、种族等方面的限制,可能会引发法律纠纷。

此外,如果对应聘者的背景调查不充分,导致录用了有不良记录或资质不符的人员,也会给企业带来潜在风险。

防范措施:制定规范的招聘流程和标准,确保招聘信息合法、公平、客观。

对应聘者进行全面、准确的背景调查,包括学历、工作经历、职业资格等。

二、劳动合同签订的法律风险未及时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中的条款不规范、不完整,如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约定模糊,都可能引发劳动争议。

防范措施: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间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确保合同条款清晰明确、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三、试用期管理的法律风险试用期的约定不符合法律规定,如过长或重复约定试用期;在试用期内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等。

防范措施:严格遵守法律对试用期的规定,明确录用条件,并在试用期内进行有效的考核评估,保留相关证据。

四、规章制度制定的法律风险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不合法,未经过民主程序和公示告知程序;规章制度的内容违反法律法规,对员工的处罚规定过于苛刻等。

防范措施:制定规章制度时,遵循民主程序,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并向员工公示告知。

确保规章制度的内容合法合理,具有可操作性。

五、加班与工时管理的法律风险安排员工超时加班,未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加班费;对员工的工时记录不准确,导致劳动纠纷。

防范措施:建立健全工时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加班时间,依法支付加班费。

准确记录员工的工作时间,保存相关证据。

六、薪酬福利管理的法律风险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员工工资、奖金、福利等;薪酬计算方法不明确,导致员工误解。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关乎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员工的满意度,还涉及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法律风险,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

因此,了解并防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法律风险至关重要。

一、招聘与录用环节的法律风险1、就业歧视在招聘过程中,企业如果基于种族、性别、宗教、年龄、残疾等因素对求职者进行不合理的区别对待,就可能构成就业歧视。

例如,明确规定只招聘男性或只招聘 35 岁以下的人员,而没有合理的职业需求依据,可能会引发法律纠纷。

2、虚假招聘信息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如果存在虚假内容,如夸大薪酬待遇、工作条件等,可能导致求职者基于错误的信息做出决策,从而引发法律纠纷。

3、背景调查不当对拟录用人员进行背景调查时,如果未经授权获取个人信息、调查内容不合法或不准确,可能侵犯求职者的隐私权或导致错误的录用决策,进而引发法律问题。

防范措施:1、制定明确的招聘政策,确保招聘过程公平、公正、非歧视。

2、对招聘信息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其真实、准确、完整。

3、合法合规地进行背景调查,事先获得求职者的书面授权,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二、劳动合同订立与履行环节的法律风险1、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企业应当在员工入职一个月内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如果超过一个月未签订,企业可能需要支付双倍工资。

2、劳动合同条款不合法劳动合同中的条款如果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约定低于法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过长的试用期、不合理的竞业限制条款等,可能导致合同部分无效。

3、劳动合同变更不规范企业在变更劳动合同内容时,如果未与员工协商一致或未采取书面形式,可能引发劳动纠纷。

防范措施:1、及时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妥善保存相关文件。

2、确保劳动合同条款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必要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3、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变更劳动合同,与员工充分沟通并取得书面同意。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如何防范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如何防范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如何防范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诸多法律风险。

这些风险不仅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因此,如何有效地防范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法律风险,成为了企业管理者和人力资源从业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招聘与录用环节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环节,也是容易产生法律风险的环节之一。

在招聘过程中,企业如果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歧视性招聘条件或在招聘流程中存在不规范操作,都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首先,企业应确保招聘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招聘信息中不得包含虚假或夸大的内容,如虚假的职位描述、薪酬待遇等。

同时,招聘信息中也不能包含任何歧视性条款,如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年龄歧视等。

其次,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求职者的合法权益。

例如,在面试过程中,不得询问与工作无关的个人隐私问题,如婚姻状况、生育计划等。

最后,企业在确定录用人员后,应及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应包含必备条款,如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

二、劳动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法律文件。

在劳动合同管理方面,企业常见的法律风险包括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条款不合法、劳动合同变更不规范等。

为防范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企业应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否则,企业可能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企业应确保合同条款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例如,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试用期不得超过法定上限,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等。

劳动合同变更也是容易引发法律风险的环节。

企业在变更劳动合同时,应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

如果企业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薪酬福利管理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薪酬福利是劳动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容易产生法律纠纷的领域。

企业在招录员工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企业在招录员工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企业在招录员工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有的企业管理者认为,不就招录个员工员吗,这能有什么法律风险!实则不然,在招工简章撰写时至劳动合同签订前的整个过程中都充斥着法律风险,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企业在招录员工过程的法律风险。

一、招工简章风险;有的管理者认为,招工简章只起宣传作用,根本不会产生法律效力。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事实上风险总在不经意间产生,如果招工简章对录用条件写得不明确,不合法,就有可能给企业种下“不良的种子”,一旦纠纷发后,企业会自食苦果。

因为在试用期内,企业与劳动者都有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但法律为了保护劳动者,对企业在试用期内解除权是有限制的:那就是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时企业才能行使随时解除权。

而举证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责任则由企业承担。

如果企业在招工简章上的录用条件不明确,企业则要承担举证不能而败诉的结果。

所以在招工简章中,单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招聘条件,并注意将此简章存档备查,同时让应聘者在招工简章上签字。

这样,一旦在试用期解雇员工而产生纠纷时,就可使单位处于主动地位,防止出现举证不能而败诉的风险。

二、对“准员工”审查时的风险企业对面试合格的“准员工”一定要进行仔细审查,如果审查不周则可能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增大招聘成本,甚至“赔了夫人又折兵”。

因为招聘工作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成本,如果招工审查不慎,还有可能惹官司上身,赔偿别人损失。

因此,在员工招录过程中,一定要把好对“准员工”的审查关。

1、对身份、学历、资格、工作经历等信息的审查。

企业应要求“准员工”将自己的身份证、学历证、相关的资质证书的原件、复印件一一提交,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从相关部门对以上证件进行印证。

另企业还应与“准员工”签订一协议:让“准员工”保证其所提供的证件的真实性,否则要担心违约责任。

这样就会将企业在招录过程的成本降低。

2、对潜在疾病、残疾的审查。

《劳动法》第29条的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限内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第26条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哪些潜在的法律风险

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哪些潜在的法律风险

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哪些潜在的法律风险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的成功运营至关重要。

然而,在这一领域中,存在着诸多潜在的法律风险,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和经济损失。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一、招聘与录用环节1、就业歧视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种族、性别、宗教、年龄、国籍、残疾等因素而对求职者进行不公平的区别对待。

例如,明确规定只招聘特定性别的员工,或者对年龄较大的求职者设置不合理的限制。

这种就业歧视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还可能损害企业的声誉,引发求职者的法律诉讼。

2、虚假招聘信息企业发布的招聘广告如果包含虚假或夸大的信息,如夸大薪酬待遇、工作条件、职业发展机会等,可能会导致求职者基于错误的信息做出决策,并在入职后发现实际情况与预期不符,从而引发纠纷。

3、背景调查不当对求职者进行背景调查是招聘过程中的常见环节,但如果调查方式不合法、调查内容超出必要范围,或者未获得求职者的合法授权,可能会侵犯求职者的隐私权,甚至导致法律诉讼。

4、录用通知的法律约束力企业发出的录用通知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企业在发出录用通知后又无故撤销,可能会被求职者追究违约责任。

二、劳动合同管理1、合同签订企业未及时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的条款不符合法律规定,如缺少必备条款、约定的劳动条件低于法定标准等,可能会面临支付双倍工资、补正合同条款等法律后果。

2、合同变更企业在未经员工同意的情况下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如工作岗位、工作地点、薪酬待遇等,可能会被认定为违法行为,员工有权要求恢复原状或解除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3、合同解除与终止企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程序和理由不符合法律规定,如违法辞退员工、未提前通知员工等,可能需要支付赔偿金或经济补偿金。

此外,如果企业在员工离职时未依法办理离职手续,如出具离职证明、转移社保和档案等,也可能会给员工造成损失,从而引发法律纠纷。

企业招聘录用过程中法律风险与控制

企业招聘录用过程中法律风险与控制

企业招聘录用过程中法律风险与控制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个关口,它一般包括人员的招募、甄选与录用等企业如果在这一环节存在疏忽或效率低下,不仅不能给企业招到合适的人员,还可能使企业承担更大的人力成本,甚至可能会给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埋下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进而使企业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因此,企业若想在今后的用工过程中减少风险,首先必须把好招聘这一关。

一、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条【告知义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的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第九条【用工担保】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八十四条【违法担保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的标准予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九十一条【连带赔偿责任】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合同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九条用人单位依法享有自主用人的权利。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委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职业中介机构招用人员,或者参加招聘洽谈会时,应当提供招用人员简章,并出示营业执照(副本)或者相关部门批准其设立的文件、经办人的身份证和受用人单位委托的证明。

招用人员简章应当包括用人单位基本情况、招用人数、工作内容、招录条件、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内容,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企业招聘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及对策

企业招聘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及对策
第二十六条 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 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第四十二条 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企 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即便医疗期届满,企业也不能随意解除 劳动合同。只有在员工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企业另 行安排的工作的情况下,企业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要支付 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年龄的审查
根据我劳动法律法规及政策之规定,适合的劳动者须年满16 周岁,女性不超过50岁,男性不超过60岁。文艺、体育等特殊 行业单位要招用未满16周岁的运动员、文艺工作者等的必须报 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批准。我国法律对劳动者的年龄要求只 规定了最近的限制,没有规定最高的限制。
(3)双重劳动关系的审查 双重劳动关系是指一个劳动者同时和两个不同的用人单位建
第九十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 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 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 带赔偿责任。
(2)《劳动法》 第十五条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
企业知情权: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 者应如实告知。
歧视
2.2涉及法律法规
(1)《劳动合同法》
第八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 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 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 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2.3对策
(1)基本的身份信息审查

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识别及防范

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识别及防范

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识别及防范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诸多法律风险。

如果不能及时识别和有效防范这些风险,不仅可能导致企业面临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还可能对企业的声誉和运营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深入了解并妥善处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法律风险至关重要。

一、招聘与录用环节的法律风险1、招聘歧视在招聘过程中,企业必须避免基于种族、性别、宗教、年龄、残疾等因素的歧视行为。

否则,可能会引发求职者的投诉和法律诉讼。

例如,如果在招聘广告中明确限定只招聘男性或特定年龄段的人员,就可能构成歧视。

2、虚假招聘信息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应真实、准确,不得包含虚假或夸大的内容。

如果应聘者因虚假招聘信息而遭受损失,企业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背景调查不当对应聘者进行背景调查时,应遵循合法的程序和规定。

如果未经应聘者同意擅自调查其个人隐私信息,或者调查结果不准确导致错误录用,都可能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

4、录用条件不明确企业在录用员工时,应明确录用条件,并以书面形式告知应聘者。

如果在试用期内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但又无法提供明确的录用条件依据,可能会被认定为违法解除。

二、劳动合同签订与履行环节的法律风险1、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企业应在员工入职一个月内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否则,企业需要向员工支付双倍工资。

2、劳动合同条款不合法劳动合同中的条款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如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

如果合同条款违反法律规定,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3、劳动合同变更不当企业在变更劳动合同内容时,如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等,应与员工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

如果企业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可能会引发劳动纠纷。

4、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法律风险企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

例如,在员工无过错的情况下,企业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通知或支付经济补偿。

如果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企业需要向员工支付赔偿金。

企业招聘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对策

企业招聘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对策

企业招聘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对策1、招聘广告撰写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招聘信息的发布离不开招聘广告的撰写,在招聘的宣传广告材料上,一定要注意不要虚拔单位的地位,颜色和版式要符合公司的性质和文化内涵,同时在对应聘人员的要求上,不能出现如性别、年龄、民族等歧视性要求,以免影响企业的对外形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法律风险。

《就业促进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的不同而受歧视。

此外,《就业促进法》第三章专门规定了公平就业的内容,明确了反对就业歧视的具体内容,如性别歧视、民族歧视、疾病歧视等。

关于疾病歧视,《就业促进法》第三十条明文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

但是,经医学鉴定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治愈前或者排除传染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在撰写招聘广告时,应为劳动者提供公平就业的机会,避免包含有意或无意的身高歧视、性别歧视、地域歧视、身份歧视以及疾病歧视等内容。

2、员工背景调查时的法律风险防范当前由于求职人员在市场上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用人单位招聘门槛也越来越高,求职者面临极大的压力,求职者被迫对自己进行包装,在简历的制作当中为了迎合用人单位的需要,难免会有弄虚作假的成分。

这就需要对应聘者的背景进行调查。

而且《劳动合同法》也明确赋予了用人单位背景调查的权利,即《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从法律的角度,对员工背景的调查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年龄是否达到16周岁:根据《劳动法》第15条的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公司的说法有道理吗?劳动仲裁会支持小李的主张吗?
面试
告知义务,知情权 入职登记表中声明:公司已经告知本人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 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其他情况,签名确认。
劳动者声明:本人保证提供的学历证明、资格证明、工作经历等资料真实, 如有虚假,公司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并不予经济补偿。
(4)无法提供公司办理录用、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所需要的证明文件的;
(5)未经用人单位书面许可不按劳动合同约定时间到岗的; (6)与原用人单位存在竞业限制约定且用人单位在限制范围之内的。
如何制定录用条件
3、身体健康条件 在录用条件中,可以约定不得患有精神疾病或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应禁止工作的传染病等。 4、岗位职责条件 建议用人单位在制订试用期的录用条件时,将岗位职责的要求,具体、明确的量化至录用条件当 中,以备在试用期解除时,直接适用“不符合录用条件”进行解除,降低成本,减少风险。 5、遵守规章制度条件 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均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以及适合自身情况的规章制度,劳动者在试用期期间, 也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规定制度。因此,在录用条件中与劳动者明确应遵守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条件,并愿意在劳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及时查收、阅知、学习,且受其约束,不能以不知晓为由
入职审查
作用: 1、劳动者以欺诈手段入职的,可能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2、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 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入职审查
应对:
1、要求提供与前单位的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经过司法机关处理的裁决书、
判决书,并保留原件。如尚未解除的,要求其原单位出具同意该员工入职的书面 证明; 2、核实劳动者个人资料的真实性,如学历证明、从业经历,要求劳动者承诺未 承担竟业限制义务,以免发生不可预测的诉讼风险;
招聘与录用
案 例 小赵受聘到一家软件公Fra bibliotek从事销售工作,试用期三个月,试用期快结果
时,公司通知小赵,以小赵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与小赵解除劳动关系。
小赵认为公司是违法解除,因为公司没有告诉过他公司的录用条件是什 么,而且自己工作也是挺好的。 公司说因为是试用期,当然可以随时解除。
思考:公司可以在试用期随便解除劳动合同吗?
入职审查
审查内容 1 2 3 4 5 6
学历与工作经历 外语语言能力 是否存在潜在疾病 是否达到16周岁 双重劳动关系 竞业限制义务
可能导致的风险
招聘到不符合要求的员工 无法适应语言工作环境 解除合同受到医疗期限制 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承担连带责任 承担连带责任
应对措施
主动查询审查 资格证书上加外语口试 入职前体检 查验身份证件 查验离职证明等 询问前任职企业
就上述具体情形制定录用条件时,用人单位还应当注意避免使用“工作能力较强、工作积极性较
高”等模糊性的语言,尽量使用明确、量化的数字或指标。如果涉及无法直接评定或判断是否合 格的情形,还应当规定参考标准或计算方法以及考评方式等试用期考核制度的内容,以利于评定 时有章可循。
招聘广告
案例 小李是南京某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某公司招聘广告称为受聘员工提供住房 补贴、通讯补贴。小李与公司签订了三的劳动合同,在合同中没有约定住 房补贴和通讯补贴,小李认为在招聘广告中已经有这样的条款,便没有提 出加在劳动合同中。后为公司没有发放住房补贴和通讯补贴,小李向公司 提出补贴,公司认为合同中没有约定,所以不应当发放相关补贴。小李遂 提起劳动仲裁。
录用条件是指应聘者符合某一职职位的具体要求所包括的全部条件。 招聘条件是指用人单位招收员工的基本条件。 录用条件 前提不同 招聘条件
必须要告知劳动者才能生 用人单位单方面确定 效 拟聘用的特定应聘者 不特定的应聘者
适用主体
适用阶段
试用期
招聘阶段
法律性质
决定能否在试用期解除劳 设定招收员工的初步资格,对 动关系 劳动者不产生影响
招聘与录用
汪正楼律师
汪正楼律师
江苏千树律师事务所律师、企业法律事务部主任。 富建集团总裁办、财务部、全资子公司从事法务管理工 作,具有丰富的办案和公司法律风险管理经验。 江苏苏商律师事务所、北京市中银(南京)律师事务所、 江苏胜衡律师事务所从事专职律师工作。 主要从事企业法律顾问、民商事诉讼仲裁等法律事务。 专注于企业法律事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法律风险防 范服务。
如何制定录用条件
1、诚信信息,也即防欺诈信息 身份信息、身体信息、学历信息、专业技术信息、历史背景、工作经验、求职 简历与入职登记表中的信息及其他由本人提供的资料信息等等。 2、入职手续条件 办理入职是劳动者进入用人单位必经的程序,一般可将如下条件视为不符合录 用条件: (1)被查实不符合公司招聘条件的; (2)无法提供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证明的; (3)不具备政府规定的就业手续的;
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
条件要求:教育背景、身体状 况、工作经历、资格证书等
明确、细致、具体 不符合录用条件 公示、告知
能力、素质、技能,定量指标 分析 公示、签字确认、劳动合同 或规章制度中明确
过失性解除 非过失性解除
严重违纪、严重失职 长期病假无法从事工作、 不能胜任工作
(非试用期也能使用)
录用条件
而不遵守等条件。当劳动者在试用期期间,出现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形时,用人单位则可以据此
“录用条件”直接做出解除。 6、兼职条件 用人单位在制订试用期的录用条件时,即应当明确兼职情况一经发现,视为不符合录用条件,用
人单位随时可以解除。
如何制定录用条件
7、档案存放情况以及社会保险缴纳情况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应当在十五日之内,为劳动者 办理社会保险或档案的转移手续,此规定无形当中加大了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因此,用人单位 在劳动者的准入条件上,即应做好把关,将劳动者不愿意缴纳社会保险或不按企业规定存放档案 的情形,作为不符合企业的录用条件加以明确。 8、绩效考核条件 针对一些主要依靠业绩衡量是否胜任的职位来说,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的绩效考核显得至关重要, 此时,用人单位不能仅约定试用期,或用长期的绩效考核标准与业绩达成目标来代替试用期的考 核标准或录用条件。应当将试用期内完成多少业绩目标具体、明确至录用条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