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最佳治疗秘方

合集下载

15 郭生白治疗心衰案例

15 郭生白治疗心衰案例

郭生白治疗心衰案例
郭生白治疗心衰的案例如下:
有一位76岁的男性患者,患慢性心衰已多年,经常心慌、心悸、气短,稍一活动即感喘憋。

观其脉象弦滑有力,舌红苔黄,小便短赤,大便
干结。

郭生白以“益元丸”加减为其治疗。

具体药方包括:人参6克(另煎),黄芪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当归15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五味子12克,酸枣仁20克,炙甘草6克。

同时,嘱
咐患者少活动,多休息。

服用此方几剂后,心慌、心悸减轻,喘憋有所好转。

郭生白根据患者
的病情,对药方进行了调整,继续服用几剂后,症状基本消失。

郭生
白在原方的基础上又加入了补骨脂12克、川芎6克,将“益元丸”再
次加减后给患者服用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师。

葛根汤治疗老年慢性心衰

葛根汤治疗老年慢性心衰
E-mail:wuwangqun@ 责编/吴王群
中医 药
葛根汤治疗老年慢性心衰
文/ 胡献国(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又称慢性充血 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功能不全,是指心脏 失去代偿能力后,心室舒张末期的容量超 过一定限度,心室排血阻力增加,心脏收 缩无力,不能充分排出静脉回流至心脏的 血液,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动脉系统内血 液供应不足、静脉系统内瘀血,继而出现 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家庭调护 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大多居家随 访治疗,故调护应注意以下几点: 树立信心,按时服药:由于本病的病 程长、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 命,因此患者及家属应认识到治疗的长期 性、艰巨性,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坚持 治疗;对需长期服药者,应制定服药时间 表,按医嘱规定,按时服药。 劳逸结合:患者可适当进行体育锻 炼,以不感心悸、气急、疲劳为度,可参 加轻工作,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愉 快,避免劳累和激动。 调整饮食:宜进清淡、易消化、 富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饮食,避免暴饮暴 食,戒烟、酒;伴有水肿者,应适当限 制钠盐的摄入,防止循环血量增加而增 加心脏负担;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 便通畅。黄芪、党参、白术、焦山楂、 三七、苍术、茯苓、丹参、桂枝等中药 可有效预防感冒、增强心功能,可根据 病情选取1~2种泡茶饮服,或制成药膳 食疗方如山楂肉丁、参芪炖鸡、三七药 蛋、茯苓饼、党参粥、桂枝粥等服用。 做好护理:应协助长期卧床患者定 期翻身、拍背及在床上活动下肢,经常 进行深呼吸和有意识的咳嗽,以促进痰 液排出。 注意监测病情:患者及家属应学会 观察病情变化,自我监测体温、脉搏变 化,一旦出现心悸、气促加重、严重水 肿、意识障碍、偏瘫、肢体剧痛、血 尿、便血、发热等异常表现时需立即到 医院就诊。■

心衰中医治疗方法

心衰中医治疗方法

心衰中医治疗方法心衰,又称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功能减退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气促、乏力、水肿等。

中医认为,心衰是由于心脏失去了正常的调节功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针对心衰,中医有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中药汤剂等,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心衰的中医治疗方法。

首先,药物治疗是中医治疗心衰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药物治疗心衰的主要原则是调整心脏功能,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和舒张力,改善心脏的供血和排血功能。

常用的中药包括补益心气、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等功效的药物,如丹参、黄芪、桃仁、山楂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调节心脏功能、改善心脏供血和排血功能,从而缓解心衰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针灸疗法也是中医治疗心衰的重要手段之一。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心脏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心衰的目的。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心俞穴、膻中穴、神门穴等,这些穴位可以调节心脏功能,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和舒张力,改善心脏的供血和排血功能,从而缓解心衰症状。

另外,中药汤剂也是中医治疗心衰的常用方法之一。

中药汤剂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调配,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常用的中药包括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等,这些药物可以补益心气、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从而缓解心衰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中医治疗心衰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针灸、中药汤剂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调节心脏功能、改善心脏供血和排血功能,缓解心衰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然,在接受中医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也应该注意饮食调理、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以及保持心情愉快,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中医治疗,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广大患者能够及时就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早日康复。

15个中医慢病秘方,专家推荐-

15个中医慢病秘方,专家推荐-

灸此二穴,印堂穴温肺扶正、宣肺通窍以实内;风府穴祛风散寒,以防外邪。

二穴一前一后,故能治脑冷肺寒,鼻塞不通。

人迎脉弱,表阳亏虚不足,故取膀胱经之肺俞穴温灸以充实表阳,同时又能助风府散寒通窍。

脉口脉寸弱不及,肺阳气不足,取两肺之间任脉上的玉堂穴主之。

玉石者西方金之精气,玉堂者,肺金精气所聚之堂也,又能宣肺止咳,散寒通窍。

临床医案男,40岁。

患者九年前患鼻炎至今未愈。

症状:鼻塞不通而头胀,伴恶心喜呕,头部闷塞不爽,面部觉热,常常感觉压力大,咽干略有白粘痰,胸闷心慌。

看医后经常喝清热解毒泻火药加重脾胃症状,出现脾胃虚寒,食欲不振,需要吃热的食物,哪怕吃正常温一点的食物也会觉得凉,大便不成形,尤其畏惧再吃寒凉药。

脉象:左右脉口皆沉弦而寸弱无力;左右人迎皆弦而有力大脉口一倍。

舌苔:苔少,舌下略瘀。

辨证:人迎一盛弦而有力,病在足少阳,为胆经气盛不降;脉口沉弦双寸弱无力为肝郁不及脾经阳气亏虚,木郁不生心火,心气血不足。

头胀者胆经不降,咽干喜呕,少阳胆火不降;肝经不升情志不畅压力大,导致心虚而胸闷心慌。

前医开苦寒药太过,导致脾阳亏虚,而喜热食。

鼻塞,脾阳气亏虚不足土不生金,导致肺阳虚不能卫外,遇风寒则肺气宣发不及故鼻塞。

处方:以小柴胡汤疏肝利胆、健脾和胃,合理中汤温补脾肺阳气,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调达情志,三方加减,并随证加小茴香温脾阳、合欢皮疏肝、辛夷花宣肺通窍等。

复诊:三付药后头胀减轻,睡眠食欲改善,胸闷心慌改善,但鼻塞不通头部发闷依旧。

自言平时经常觉得风府部位有凉风进入头部就会导致鼻塞头闷不畅。

遂以灸法以通鼻窍:印堂、风府、玉堂。

灸后头部前后通畅,鼻塞消失而呼吸通畅,艾灸时明显感觉鼻窍内有气机流通的感觉。

但腹部皮肤容易进凉风而脾胃不适,加灸神阙穴。

连续艾灸五次以后,鼻炎症状基本消除。

继续开汤药以巩固善后。

按:鼻鼽如果表里阳虚而有寒,笔者经常处以麻黄附子细辛汤,药效良好。

但此方患者言前医已处此方并喝过一星期而无效;后又改为小青龙汤,亦无疗效。

心衰怎么治疗

心衰怎么治疗

心衰怎么治疗心衰是心脏部位一种常见的疾病,心衰也叫心力衰竭,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所以出现心衰症状是很严重的问题,那么心衰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一般治疗1、生活方式管理心衰患者及家属应得到准确的有关疾病知识和管理的指导,内容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平稳的情绪、适当的诱因规避、规范的药物服用、合理的随访计划等。

日常体重监测能简便直观地反应患者体液潴留情况及利尿剂疗效,帮助指导调整治疗方案,体重改变往往出现在临床体液潴留症状和体征之前。

部分严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临床或亚临床营养不良,若患者出现大量体脂丢失或体重减轻,称为心源性恶液质,往往预示预后不良。

心衰患者血容量增加,体内水钠潴留。

减少钠盐摄入有利于减轻上述情况,但在应用强效排钠利尿剂时过分严格限盐可导致低钠血症。

2、作息方式管理急性期或病情不稳定者应限制体力活动,卧床休息,以降低心脏负荷,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

但长期卧床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甚至肺栓塞,同时也可能出现消化功能减低、肌肉萎缩、坠积性肺炎、褥疮等,适宜的活动能提高骨骼肌功能,改善活动耐量。

因此,应鼓励病情稳定的心衰患者主动运动,根据病情轻重不同,在不诱发症状的前提下从床边小坐开始逐步增加有氧运动。

二、病因治疗1、病因治疗积极的寻找病因,这也是最关键的,导致心衰的常见病,主要就是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这些病。

首先针对缺血性心肌病主要是改善心肌供血,高血压性心脏病,严格规范的控制血压,如果是因为心脏瓣膜病导致的心衰,应该积极的处理心脏瓣膜的问题,如果是重度瓣膜疾病建议进行瓣膜置换。

原发性心肌病要注意营养心肌,改善心肌代谢,逆转心肌重构,针对心衰的程度一般就是需要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但是要注意结合患者的血压心率情况,将血压心率控制平稳,如果有严重的感染要积极的抗感染治疗。

2、消除诱因常见的诱因为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应积极选用适当的抗感染治疗,对于发热持续1周以上者应警惕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

中医治疗心衰医案

中医治疗心衰医案

中医治疗心衰医案心衰是由于心脏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来满足身体需要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包括疲劳、呼吸急促、水肿等。

中医认为,心衰与肾虚、阴虚等有关。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位中医师的成功治疗心衰的医案。

患者是一名60岁的女性,她一直感到疲惫乏力,呼吸困难,胸部有压迫感,夜间出汗,并且有时会出现手脚发凉,腰膝酸软等症状。

她有高血压病史,已经服用了多年的降压药,但效果并不好。

经过中医师仔细询问和检查,发现该患者肾虚、心阴虚,以及经络不畅。

医师根据中医诊断,制定了具体的治疗方案。

首先,医师从药膳方面入手,给患者开了一剂补肾养心的药膳,包括枸杞、红枣、淮山、山药等。

这些食材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健脾的功效,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体力,补充失去的能量和营养。

另外,在中药治疗方面,医师开了一剂心脾气药方,包括人参、黄芪、白术、麦冬等。

这些中药不仅可以调和脾胃,增强免疫力,还可以滋润心脏,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帮助患者恢复心血管功能。

此外,在针灸方面,医师采用了“四神针”的针灸疗法。

通过针刺患者的足三里、关元、太溪、神阙等穴位,可以调整人体的能量平衡,促进血液循环,达到增强身体免疫力和恢复心脏功能的目的。

经过数次的中医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得到了改善。

她的疲劳感减轻了,呼吸也变得容易了,胸部的压迫感也消失了。

患者感到非常满意和感激,并且坚持继续中医治疗。

总之,中医治疗心衰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从整体的角度来调节人体机能,恢复身体健康。

同时,中医诊疗也强调因人而异,因病制宜,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各类患者的病症问题。

因此,患者在治疗心衰时可以考虑中医治疗,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中药辨证治心衰]治心衰的中药秘方

[中药辨证治心衰]治心衰的中药秘方

[中药辨证治心衰]治心衰的中药秘方心力衰竭按中医理论属本虚标实之证,心气(或阳)虚损失调为本,淤血、痰饮内停为标,为虚实夹杂之重症,临床治疗应标本兼顾,辨清虚实缓急;补虚、温阳、活血、利水为其治疗总则,运用时应根据虚实的侧重不同灵活运用。

●心肺气虚临床表现:心悸,气短,乏力,活动后加重,神疲咳喘,面色苍白,舌质淡或边有齿痕,脉沉细或虚数。

方药:养心汤加减(炙甘草10克,地龙15克,肉桂、五味子各5克,丹参、泽泻、黄芪各20克,茯苓、当归、太子参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温阳益气,活血化淤,健脾利水。

加减:气虚自汗者,加白术15克以益气固表;兼淤血者加桃仁、赤芍各10克以活血�淤。

●气阴两虚临床表现:心悸,气短,疲乏,动则汗出,自汗或盗汗,头晕心烦,口干,面色暗红,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方药:加味生脉饮(熟地20克,人参、麦冬各15克,白术、五味子各10克,黄芪、丹参、茯苓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益气养阴,补血活血。

加减:口干,心烦内热者,加知母15克以养阴清热;胸痹胸闷者加川芎、薤白各10克,瓜蒌20克;胁下有痞块者,加三棱、莪术各10克。

●心肾阳虚临床表现:心悸,短气乏力,动则气喘,身寒肢冷,尿少浮肿,腹胀便不成型,面色灰青,舌淡胖,或有齿痕,脉沉细或迟。

方药:真武汤加减(丹参15克,茯苓20克,白芍、白术、炙附子、五加皮、桂枝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温阳益气,健脾利水。

加减:气虚甚者加人参10克;水肿甚者加泽泻10克;淤血日久者可加用三棱、莪术各10克,水蛭5克。

编辑/于嘉男。

【朱良春:治心力衰竭的三个良方】

【朱良春:治心力衰竭的三个良方】

【朱良春:治心力衰竭的三个良方】
1.
消水圣愈汤
【药物组成】
桂枝、甘草、干姜、大枣、麻黄、杏仁、附子、知母。

【功效主治】温阳益气、活血利水。

【方义】方中麻黄能通心气,舒发心阳,破坚积,并有利尿作用;桂枝通阳利水;附子强心;细辛散陈寒;加知母育阴化气;遂成阴阳既济之功。

2.
心痹汤
【药物组成】
生黄芪、党参、炒白术、茯苓各15g,当归尾、丹参、桃仁、红花各9g,水蛭粉1.2g(分吞),虻虫1.5g,炙甘草10g。

【功效主治】心衰属心气不足,心脉瘀阻,心下痞坚,唇绀足肿者。

【方义】水蛭粉治此证效著,盖化瘀即所以利水也,配合益气扶正之品,遂无耗伤气血之弊。

3.
银翘白虎汤
【药物组成】
连翘20g,金银花、防己、木瓜、知母、粳米各25g,生石膏10g,甘草10g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通络利痹,用于风湿性心肌炎阶段。

【加减应用】湿重者加苍术25g,薏苡仁40g,厚朴10g;热重者加枙子、黄柏各15g,黄连5g:心前区闷痛者加全瓜蒌、薤白各25g,桃仁、丹参各15g;心悸者加茯神、枣仁、远志各15g,柏子仁25g 《国医大师验案良方》,学苑出版社。

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由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变化,使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发生障碍。

患者在患病之后会表现出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等症状,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表现,若不及时治疗,会增大患者死亡的概率。

在对心衰患者治疗时,应以防止和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为目标,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实现优势互补,满足临床个体化诊疗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一、慢性心力衰竭的危害心衰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直接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心力衰竭好发于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冠心病、心肌缺血、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患有心力衰竭的概率更高。

而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治疗不当等都有可能诱发心力衰竭疾病发病。

患者在患病之后会出现左心衰竭、右心衰、全心衰等症状,多数老年慢性患者还会表现出咳嗽乏力、疲倦、肾功能异常等症状。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肾功能不全、肝功能异常、血栓形成等,直接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从中西医的角度看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西医学认为:心肌病理性重构是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心肌死亡事件的发生以及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导致的系统反应,会使心衰进一步发展。

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较多,其中包括心肌本身疾病带来的影响,比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脏负荷过重、心室前负荷不足有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

①心肌损害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性心肌损害,包括由冠状功脉疾病而导致的缺血性心肌损害、炎症心肌损害、遗传性心肌病等。

另一种是继发性心肌损害,具体包括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系统性沁润性疾病。

②心脏负荷过重:压力负荷过重多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疾病。

容量负荷过重常见于心脏瓣膜关闭不全的患者中。

患者可能还会存在全身循环血量增多的疾病,比如慢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中医学中提出的“心水”“心衰”与心力衰竭类似,慢性心衰属本虚标识之证,心衰的病机可用虚、瘀、水概括。

心衰病 辩证分型、症状、方选、方义

心衰病 辩证分型、症状、方选、方义

心衰病1.心肺气虚,心血瘀阻症状:胸闷气喘,心悸,活动后诱发或加重,神疲乏力,咳嗽,面色苍白,或有紫绀,舌质淡或边有齿痕,或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沉细、虚数或涩结代。

治法:补益心肺、活血化瘀方药:保元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人参10g、黄芪25g、茯苓15g、白术15g、桂枝3g、桃仁12g、红花12g、当归15g、川芎15g、赤芍15g、葶苈子15g、甘草6g、大枣5枚。

全方以人参、黄芪补气,桂枝温阳散寒,茯苓、白术健脾益气兼以利水,桃仁、红花、川芎、赤芍行气活血化瘀,当归养血,葶苈子泻肺利水平喘,甘草培补中气,大枣补气养血。

诊断依据:综合脉证,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心衰病”范畴,证属“心肺气虚,心血瘀阻”。

患者老年?性,久病心肺两虚,心肺气虚,无力推动血行,留而为淤,血行受阻,而出现喘憋、胸闷、神疲乏力等症,舌淡苔白,脉沉细俱为佐证。

2.气阴两虚、心血瘀阻症状:胸闷气喘,心悸,活动后加重,乏力自汗,两颧泛红,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或有紫绀。

舌红少苔,或紫暗,有瘀点脉沉细、虚数或涩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方药:生脉散合血符逐瘀汤加减:人参10g、麦冬15g、五味子12g、黄芪30g、黄精15g、玉竹10g、桃仁10g、红花10g、柴胡15g、当归15g、川芎10g、赤芍15g、车前子15g、冬瓜皮20g。

全方以人参、黄芪补气,麦冬、五味子养阴,共为君药,玉竹、黄精以养阴,桃仁、红花、赤芍、川芎以活血化瘀,当归活血养血,柴胡以理气,车前子、冬瓜皮以利水消肿。

诊断依据:综合脉证,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心衰病”范畴,证属“气阴两虚,心血瘀阻”。

患者老年?性,患者年事已高,阴气自半,加之久病,气阴化源不足,气虚无力推动血行,留而为淤,而出现喘憋、胸闷等症,舌红少苔,脉细俱为佐证。

3.心阳亏虚,心血瘀阻症状:胸闷气喘,心悸、咳嗽、肢冷、畏寒,尿少浮肿,自汗,汗出湿冷,舌质暗淡或降紫,苔白腻,脉沉细或涩、结代。

慢性心力衰竭怎样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怎样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慢性心力衰竭应该吃什么药。

*慢性心力衰竭怎么治疗?*一、西医*1、心力衰竭的治疗:1、减轻心脏负荷。

1)休息。

2)控制钠盐摄入:减少钠盐的摄入,可减少体内水潴留,减轻心脏的前负荷,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措施。

3)利尿剂的应用。

常用利尿剂:(1)噻嗪类:双氢克尿塞、氯噻酮等。

(2)袢利尿剂:速尿,利尿酸钠,丁苯氧酸。

(3)保钾利尿剂:安替舒通,氨苯喋啶。

(4)碳酸酐酶抑制剂:醋氮酰胺。

4)血管扩张剂的应用:血管扩张剂治疗心力衰竭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减轻前或(和)后负荷来改善心脏功能。

可为分;①静脉扩张剂,如硝酸甘油和硝酸盐类等;②小动脉扩张剂,如肼苯哒嗪、敏乐啶等;③小动脉和静脉扩张剂,如硝普钠、酚妥拉明、哌唑嗪、巯甲丙脯酸等。

静脉扩张剂可减轻后负荷。

2、加强心肌收缩力。

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常用制剂:如毒毛旋花子甙K、G、西地兰、地高辛、洋地黄叶、洋地黄毒甙等。

3、其他治疗。

1)有呼吸困难者可给予吸氧。

2)并发症及其治疗:心力衰竭时常见的并发症及其治疗如下:(1)呼吸道感染:较常见。

(2)血栓形成和栓塞。

(3)电解质紊乱。

二、积极防治病因及诱因。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怎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慢性心力衰竭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慢性心力衰竭”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升陷汤在治疗慢性心衰病中的应用

升陷汤在治疗慢性心衰病中的应用

摘要 : 慢性 心衰病是现代 医学的病名 ,根据 临床症状及体征特 点,主要 归属 于中医学 “ 喘证” 、“ 肺胀” 、“ 心悸 ” 、“ 怔忡” 、
“ 水肿” 、“ 痰饮” 、“ 阴水”等 范畴。 慢性心 衰病是指 由各种心脏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 临床综合征 。该病病程往往较 长, 早期到终 末期 ,症 状、证候 演 变多,在 阴阳、脏腑 、气血 、津液等 多个层次产生很 多复杂盛衰虚 实变化 。但 大多数心衰病 人的病机 演变有较 强规律性 ,应执 简驭繁加 以总结。
… …
指 的是人身之气 。 《 灵枢 ・ 邪客》 日: “ 故宗气积于胸 中, 出于喉咙, 以贯心脉 , 而行 呼吸焉 。 ” 《 金匮要略》 亦 日: “ 大气一转 , 其气乃散。 ” 而至清代喻 昌《 医门
法律 》 则指 出 : “ 五脏 六腑 , 大经小络 , 昼夜循行不 息, 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 ” 张锡纯在前人认识 的 基础上 , 进一步明确指出大气 即胸中之气 , 亦 即《 内 经》 所 言之 “ 宗气” 。其 在《 医学衷 中参西录》 一书 中指出: “ 大气不但为诸气之纲领 , 并可为周身血脉 之纲领矣。至大气下陷之说 , 《 内经》 虽无明文 , 而 其理实亦寓于《 内经》 中。 ” 并援引《 灵枢 ・ 五色》 来说 明“ 大气 ” 的重要性 。经过临床多次分析 , 他得出导 致大气下陷之证 的原 由是“ 其证多得之力小任重 , 或枵腹力作 , 或病后气力未复勤于动作 , 或泄泻 日 久, 或服破气药太过 , 或气分虚极下陷种种病 因不 同。 ” 针 对 这些 原 由 , 他 一 针见 血 指 出该 证在 临床 所 表现 的特证 : “ 气短不足 以息 , 或努力呼吸 , 有似乎 喘; 或气息将停 , 危在倾刻 。 ” 张锡纯先生据大气下 陷的病 因病机 , 创 升 陷 汤治 大气 下 陷证 以升提 胸 中

心衰病中医诊疗方案

心衰病中医诊疗方案

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方案(2022 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内科学》 (张伯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年出版)。

(1) 以胸闷气喘、心悸、水肿为主症。

(2) 早期表现为劳苦后气短心悸,或者夜间突发喘咳惊悸、端坐后缓解。

随着病情发展心悸频发,动则喘甚,或者端坐呼吸,不能平卧,水肿以下肢为甚,甚则全身水肿。

常伴乏力、腹胀等。

(3) 多有心悸、胸痹、真心痛、心痹(风湿性心脏病)、心瘴(心热病) 等病史。

2. xx 诊断标准指南》。

(1) 主要条件:①阵发性夜间呼吸艰难或者端坐呼吸;②颈静脉怒张;③肺部罗音;④心脏扩大;⑤急性肺水肿;⑥第三心音奔马律;⑦静脉压增高>1.57kpa(16cmH2O);⑧循环时间>25 秒;⑨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

(2) 次要条件:① 踝部水肿;②夜间咳嗽活动后呼吸艰难;③肝肿大;④胸腔积液;⑤ 肺活量降低到最大肺活量的;⑥心动过速;⑦治疗后5 天内体重减轻〉 4.5kg。

同时存在2 个主项或者1 个主项加2 个次项,即可诊断为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指标:①收缩功能:以收缩末及舒张末的容量差计算射血分数( EF 值),虽不够精确,但方便实用。

正常EF 值>50%,运动时至少增加5% 。

②舒张功能:目前大多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二尖瓣血流频谱间接测定心室舒张功能,心动周期中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为E 峰,舒张晚期心室充盈最大值为A 峰,E/A 为两者之比值。

正常人E/A 值不应小于1.2,中青年应更大。

舒张功能不全时,E 峰下降,A 峰增高,E/A 比值降低。

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方案,主要是根据患者白觉的活动能力划分为心功能四级,心力衰竭三度:I 级(心功能代偿期):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普通活动不引起疲惫、心悸、呼吸艰难或者心绞痛。

参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22 年发布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II 级( I 度心衰):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歇息时无白觉症状、但平时普通活动下可浮现疲惫、心悸、呼吸艰难或者心绞痛。

略论慢性心衰的经方辨治

略论慢性心衰的经方辨治

略论慢性心衰的经方辨治略论慢性心衰的经方辨治2014-06-08 20:05慢性心衰的经方辨治思路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中的一个病理过程,也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

慢性心衰归属中医的“惊悸怔忡”、“胸痹”、“喘咳”、“水肿”、“虚劳”等范畴。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慌气喘, 不得平卧, 烦躁不安, 腹大胫肿, 小便短少, 恶寒肢冷, 皮肤紫绀, 舌胖, 脉数。

在祖国医学文献中, 对心衰早有论述。

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云:“心病者, 日中慧, 夜半甚, 平旦静。

”明确指出心水病人常在夜间发作或加重的显著特点。

在《金匮要略》里描述心衰:“心水者, 其身重而少气, 不得卧, 烦而躁, 其人阴肿。

”明确指出了心水病的病名和主要症状与体征。

《伤寒论》认为心衰虽然病情复杂,表现不一,但病位多在少阴,病性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

本虚表现心之气、血、阴、阳虚衰,标实表现为痰饮、血瘀、水停互结。

心主血脉,血脉运行全赖心中阳气的推动,可谓“有一分阳气,便有一分生机”,《医学入门》曰:“血随气行,气行则行,气止则止,气温则滑,气寒则凝。

”心之阳气亏虚,鼓动无力,血行滞缓,血脉瘀阻,从而出现心衰;血瘀亦可导致水饮停积,所谓“血不利则为水”;瘀血,水饮虽继发于阳气亏虚,但一旦形成又进一步损伤阳气,形成由虚致实,由实致虚的恶性病理循环。

根据心衰的不同病因和临床病理表现,可将慢性心衰主要分为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血虚、水饮凌心、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心肾阳衰等证型,临床辩证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首辨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心功能不全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原发病变得到积极治疗,就不会加剧心衰。

如复感外邪,或劳倦过度,或病后失调,或忧思内伤等诸多因素则更伤正气,耗竭心力。

感染、过度体力活动、情绪刺激等多种因素,常可诱发及加重心衰。

如患者因风心而致心衰,慢性心功能不全者,虽然病位在心,但其病情传变与风湿能否有效控制密切相关。

李可老中医常用经验方及病案:治心衰、肺心病、皮肤病、肿瘤等

李可老中医常用经验方及病案:治心衰、肺心病、皮肤病、肿瘤等

30 小时内化险为夷。自创攻癌夺命汤对头部、甲状腺、淋巴系统、食道、胃、 宫颈等恶性肿瘤确有卓效。
一.救治心衰方 破格救心汤附子 30~200 克,干姜、炙甘草各 60 克,高丽参 10~30 克(另 煎浓汁对服),山茱萸净肉 60~120 克,生龙骨、生牡蛎粉、活磁石粉各 30 克, 麝香 0.5 克(分次冲服)。煎服方法:病势缓者,加冷水 2000 毫升,文火煮取 1000 毫升,5 次分服,2 小时 1 次,日夜连服 1~2 剂;病势危急者,开水武火 急煎,随煎、随喂,或鼻饲给药,24 小时内,不分昼夜频频喂服 1~3 剂。 学习和运用体会 本方可挽垂绝之阳,救暴脱之阴。凡内外妇儿各科危重急症,或大吐大泻, 或吐血便血,妇女血崩,或外感寒温,大汗不止,或久病气血耗伤殆尽……导致 阴竭阳亡,元气暴脱,心衰休克,生命垂危(一切心源性、中毒性、失血性休克 及急症导致循环衰竭),症见冷汗淋漓,四肢冰冷,面色苍白或萎黄、灰败,唇、 舌、指甲青紫,口鼻气冷,喘息抬肩,口开目闭,二便失禁,神识昏迷,气息奄 奄,脉象沉微迟弱,一分钟 50 次以下,或散乱如丝,雀啄屋漏,或脉如潮涌壶 沸,数急无伦,一分钟 120~240 次以上,以及古代医籍所载心、肝、脾、肺、 肾五脏绝症和七怪脉绝脉等必死之症、现代医学放弃抢救的垂死病人,凡心跳未 停,一息尚存者,急投本方,1 小时起死回生,3 小时脱离险境,一昼夜转危为 安。 病例 1:肺心病心衰、呼吸衰竭合并脑危象。闫某,男,60 岁。1995 年 3 月 24 日凌晨 4 时病危邀诊。诊见患者昏迷不醒,吸氧。面如死灰,唇、指、舌 青紫,头汗如油,痰声辘辘,口鼻气冷,手冷过肘,足冷过膝,双下肢烂肿如泥, 二便失禁,测不到血压,气息奄奄。询知患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代偿期达 10 年。本次发病 1 周,县医院抢救 6 日,病危出院,准备后事。昨夜子时,突然暴 喘痰壅,昏迷不醒。县医院内科诊为“肺心病心衰,呼吸衰竭合并脑危象”,已属 弥留之际。切脉散乱如雀啄屋漏,移时一动。前人谓,凡病情危重,寸口脉难凭, 乃按其下三部趺阳、太溪、太冲三脉,尚属细弱可辨。此症子时濒危未死,子时 后阴极阳生, 已有一线生机。 至凌晨 4 时, 十二经营卫运行肺经当令, 本经自旺。 病情既未恶化,便是生机未绝。遂投破格救心汤大剂,以挽垂绝之阳而固脱,加 三生饮豁痰,麝香辟秽开窍醒脑而救呼吸衰竭:附子 150 克,干姜、炙甘草各 60 克,高丽参 30 克(另炖浓汁对服),生半夏 30 克,生南星、石菖蒲各 10 克, 净山茱萸 120 克,生龙牡粉、活磁石粉各 30 克,麝香 0.5 克(分冲),鲜生姜 30 克,大枣 10 枚,姜汁 1 小盅(对入)。病情危急,上药加开水 3.5 千克,武 火急煎,随煎随灌,不分昼夜,频频喂服。3 月 25 日 6 时二诊:得悉于半日一 夜内服完上方 1 剂。子时过后汗敛喘定,厥冷退至肘膝以下,手足仍冰冷。面色 由灰败转为萎黄,发绀稍退,痰鸣大减。呼之可睁眼,神识仍未清:六脉迟细弱 代,48 次/分,已无雀啄、屋漏之象,回生有望。嘱原方附子加足 200 克,余 药不变,日夜连服 3 剂。3 月 26 日 3 诊:患者已醒,唯气息微弱,声如蚊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心衰最佳治疗秘方
慢性心衰导致的原因是由于慢性心脏病变和长期的负荷过重,从而导致的心肌收缩减损,因为心血液排出困难,静脉的系统出现瘀血的状况,前负荷过重心室舒张回流的血量过多,后负荷过重例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或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慢性心衰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以及体液潴留等。

慢性心衰的最佳治疗方法主要以神经内分泌抑制为主,其次以抗血小板以及他汀类调脂药物等。

慢性心衰治疗药方:
保元强心汤
【组成】红参10g(另煎冲),黄芪30g,麦冬15g,炙五味10g,丹参15g,川穹15g,鹿角霜10g,三七粉3g(分冲),制附片10g,桂枝10g,泽泻20g,车前子20(包煎),地龙12g,炙甘草15g。

【功效】补益心肾,活血通络,温化水饮。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心律不齐,属心肾阳虚,症见胸痛心悸,畏寒乏力,唇舌两频发绀,喘息不能平卧,动则加剧,水肿腰以下为甚。

舌淡胖,脉沉细或结代。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6次温服。

【方解】方中人参、黄芪补益元气;配鹿角霜、桂、附温补心肾之阳;辅麦冬、五味子益气复脉强心;心衰者,血脉瘀阻,心络以通为用,故加入丹参、川芎、地龙、三七以活血化瘀通络;心衰者阳虚水泛,方中桂枝、附子佐泽泻、车前子温阳利水;桂枝配炙甘草以助心阳,鼓舞气血运行。

诸药合用,有温补心肾之阳,活血化瘀通络,强心复脉,利水退肿之效,实为标本同治之验方。

【加减】水肿减退,夜能平卧者,去桂枝、附片;阳虚肢冷,加淫羊藿15g,于姜6g,温脾肾之阳;舌紫有瘀斑者,加桃仁10g,红花6g;脘腹胀气,加木香10g,枳壳12g;苔腻纳差,加炒苍白术各10g,白茯苓15g,山楂12g,鸡内金6g。

慢性心衰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采取半卧位或端座位休息,逐步增加活动量,保持情绪稳定。

在饮食方面控制液体、
总热量的摄入。

从而也要限制钠盐摄入,做到规律饮食,避免食用酒类,碳酸饮料类等食品。

(来源:中华秘方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