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的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胆囊癌9例分析
超声诊断胆囊癌并不理 想,有很 大局限性。
【关键词 ]胆囊癌 ;超 声诊断 ;漏诊误诊
’
【中 图分 类 号 】R445.1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 1007~3507(2009)01—0014—01
1 临床 资料 在9例胆囊 癌患 者 中 ,女性7例 ,男性2例 ,年 龄为
大学本科 ,从事临床超声诊断工作
断准 确率为 33.3% 。 3 讨 论
由于 胆囊 的解 剖特 点 ,胆囊 癌 极 容 易浸润 周 围 脏 器 ,并 转移 ,预后 不 良,一旦 症状 出 现 ,多属 晚期 , 存 活 率 低 ,如何 提 高胆 囊 癌 的诊 断率 及提 高胆 囊 癌 早 期 诊 断率 是 超声 进一 步 探讨 的问题 ,现将 胆囊 癌 漏诊 及 误诊 分 析 如下 :胆 囊癌 患 者89%伴 有 胆囊 结 石 ,其 中有2例轮 廓不 清 ,内充 满结 石 。2例 黄疸 中 ,1 例 女 ,75岁 。肝 、胰 等周 围脏器 均正 常 ,可 见胆总 管扩 张及 胆 总管 内可见 结石 ,胆 囊 腔 内胆 汁透 声 区消 失 并可 见多枚 结石 ,胆囊 轮廓不 清 ,另 一例 黄疸病人 发 现 胰 腺 及肝 均 有 转 移 ,发 现 胆 囊 壁 不 均 匀 增 厚 为 0.55cm,没 有 误 诊 。另外 我 们 漏 诊 及 误诊 的 主要 原 因是 对 胆囊 癌 的警 惕性 低 和认 识 不 足 ,经 过 分 析漏 诊原 因如何 提 高胆 囊癌 的 诊 断准确 率 ,总结如 下几 点 :① 胆囊癌 的 临床特 点类似 胆囊结 石 ,年龄多在 55 岁 以上 ,且女 性 明显高 于男性 ,而且 对胆囊 壁不 均匀 增厚 及 胆囊 轮 廓模 糊 更要 警 惕 。②对 于 年龄 大 的女 性 诊 断胆囊 息 肉者应 高度重视 ,定期 随诊 ,特别 对直 径 大 于 1Omm 的 息 肉 。③ 对 于胆 囊 轮 廓 模 糊者 的老 年女 性 ,尤 其合并 黄疸 者 ,应 高度 注意 。
原发性胆囊癌的超声诊断价值
倒 . 占 5 .%, 一定的参考 意义 , 余如黄宦 、 约 85 有 其 消瘦、 纳
差 等都 无 明显 的 I 意 义 临床 胆 囊 癌 的 病 因 至 今 不甚 清楚 , 数 学 者 认 为 与 胆囊 结 石 多 和 慢性 咀囊 炎 对 胆 囊 粘 膜 的 长期 捌 赣 导 致 牯 膜 上 皮 细 胞 突
声诊 断水 平 。
1 资再 与 方 法
转移 1 倒。袅现 为肝 、 靠头 部多发或 单发氍 回声母块 。 22 4 淋 巴结 肿大 胰头及后 噍膜, 均为 多发 . 直径绅 1 4cl - i。 I
11 临床资料 .
2 4例胆囊 癌中男 7例 , 1 女 7倒 , 女 比倒 男
1 4例 (8 3 ) 黄 癌 9倒 ( 7 5 ) 消 瘦 或 纳 差 L 倒 5 .% . 3 % . 1 (5 8 , 现 腹 部 肿 块 2倒 ( . % )既 往有 慢 性 胆 囊 炎 和 4 . %)发 83 . ( ) 石盎痛史 1 或 胆 1倒 (5 8 ) 1倒 无 任 何 症 状 由 体 检 发 4 % ,
2 4饼 病 人 均 经 过 一 次 或 多 次 超 声 检 查 , 文 均 以 首 次 本 超声 检查 结 果 为 依 据 , 声 拟 诊 胆囊 癌 1 超 3例 . 性 准 确 事 为 定 5 . %。误 诊 为肝 癌 6倒 , 性 胆 囊 毙台 井 胆 囊 结 石 3倒 , 41 慢 ’ 胆囊 息 肉 1 . 结脑 肿 瘤 1倒 。 例 横 12 超 声 检 查 方 法 所 用 仪 器 为 AL K -3 , U -2 . O A 6 0 E B4 0 HP ON S10 , 人 空 腹 , 仰 卧 位 或 右 前 斟 位 进 行 纵 、 S O -0 0 病 取 横 、 多 切 面 扫 查 斜
56例胆囊癌超声诊断分析
和淋 巴结 的转移症 , 从而显著地提高胆囊癌 的临床诊断水平 。本
文收集并分析笔者所在 医院近年来诊断 5 6例胆囊癌 的超声声像 图 , 讨 超声 的诊 断 和 鉴别 诊 断 的价 值 。现将 笔 者所 在 医 院 探 19 9 9年 ~20 0 8年 问 收治 的 5 6例胆 囊 癌患 者 的 超声 诊 断 报道
误诊 1 , 2例 分别误诊 为肝 癌 5例 , 胆管癌 3例 , 胰头癌 2例 , 胆囊
息 肉 2例 。
误诊 、 。总之 , 漏诊 胆囊癌与 良性病变相鉴别时 , 应注意 有无恶性 肿瘤特征 , 比如浸润性 生长 、 壁黏膜 中断 、 移灶 等 ; 转 与原发 性肝 癌侵犯胆囊 、 门区转 移等恶性病灶鉴别 时 , 结合 临床 , 细询 肝 应 仔
囊壁增厚型 、 实块 型 、 混合型 ; 分别 为 1 、1 、0例 、5例。 0例 1 例 1 2
本组早期胆囊癌 4例 皆误诊 , 其误诊 原 因分 析为 : 早期 胆囊
癌病灶较小 , 胆囊形态及胆囊 壁无 明显 变化 , 而晚期 胆囊癌 的误
2 4 本组病例合并胆囊结石 2 例 , 中结节型 1 , . 1 其 6例 混合型 3例 , 实块型 2型。超声基本表现为强回声伴后方声影。肿块位于体底部 3例, 8 体颈部 1 例 , 2 占据整个胆囊 6 。5 例 6例胆囊癌经手术病理证 实为腺癌 4 例 , 4 鳞癌 7 , 例 肠上皮化生伴不典型增生 5例。
问病史 , 并同时结合实验室 、 T等检 查结果 , 高胆囊 癌 的超声 C 提 诊断率 。
2 2 根据胆囊癌超声声像 图特 征 , 组将 5 . 本 6例 患者 分为 3期 :
早期 、 中期 、 晚期 ; 分别 为 9例 、1例 、6例 。 3 1
胆囊癌的鉴别诊断
胆囊癌的鉴别诊断一、背景介绍胆囊癌是一种相对少见但危险的恶性肿瘤,通常在晚期才会出现症状,使得早期诊断比较困难。
因此,了解和掌握胆囊癌的鉴别诊断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二、临床表现胆囊癌常常表现为类似胆囊结石的症状,包括腹痛、黄疸、恶心、呕吐等。
在鉴别诊断时,需要注意与其他疾病相似症状的区别。
三、实验室检查1.血液检查:胆囊癌患者往往会有白细胞增高、血红蛋白降低等异常指标。
2.肝功能检查:肝功能异常常常是胆囊癌患者的常见表现。
3.肿瘤标记物检测:如CA19-9和CEA等肿瘤标记物的检测有助于胆囊癌的鉴别诊断。
四、影像学检查1.超声检查:是胆囊癌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明显观察到胆囊壁增厚、结节以及囊肿等。
2.CT或MRI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胆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有助于明确胆囊癌的范围和侵袭程度。
五、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胆囊癌常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并送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细胞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明确病理类型。
六、鉴别诊断要点1.与胆囊结石:胆囊结石病常见,但影像学及肿瘤标记物检查有助于区分。
2.与胆囊炎:胆囊癌表现与胆囊炎相似,但胆囊癌常伴有肝功能异常和肿瘤标记物异常。
3.与胆囊息肉:胆囊息肉可疑为癌前病变,需要密切观察和定期检查。
4.与其他腹部肿瘤:如胰腺癌、肝癌等需通过全面检查和组织病理学鉴别。
七、结语胆囊癌的鉴别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手段。
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并接受全面检查。
胆囊癌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胆囊癌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马红英
【期刊名称】《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0(021)007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对36例超声诊断的胆囊癌患者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并对2例超声误诊为胆囊良性病变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在与手术结果对照的基础上,对超声诊断胆囊癌的假阳性及假阴性产生的原因及其鉴别诊断要点进行讨论.结果:超声对胆囊癌的诊断具有特异性,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减少假阳性及假阴性的诊断.结论:认为超声对胆囊癌诊断有一定的声像图特征,但鉴别诊断很重要,必须仔细排除可引起类似声像图改变的各种疾病,方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总页数】2页(P1181-1182)
【作者】马红英
【作者单位】中航工业一四五医院功能科,陕西,兴平,7131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8
【相关文献】
1.胆囊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探讨 [J], 夏雨;王西宾
2.螺旋CT技术在胆囊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J], 杨明
3.多排螺旋CT及MRI在胆囊癌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阙瑞华
4.探讨多排螺旋CT及MRI在胆囊癌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吴月圆
5.探讨多排螺旋CT及MRI在胆囊癌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吴月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胆囊癌诊断和鉴别有哪些胆囊癌的治疗胆囊癌的晚期症状胆
胆囊癌诊断和鉴别有哪些胆囊癌诊断和鉴别1.ERCP:有人报告ERCP对于能够显示出胆囊的胆囊癌诊断率可达70%~90%,但ER-CP检查有半数以上不能显示胆囊。
其影像表现可分三种情况:(1)胆囊胆管显影良好:多为早期病变,典型病例可见胆囊充盈缺损或与囊壁相连、基底较宽的隆起病变。
胆囊壁浸润者可见囊壁僵硬或变形。
(2)胆囊不显影:多属中晚期病例。
(3)胆囊不显影并有肝或肝外胆管狭窄:充盈缺损及梗阻上方肝胆管扩张已是晚期征象。
胆囊癌诊断和鉴别2.CT扫描:CT扫描对胆囊癌的敏感性为50%,尤其对早期胆囊癌的诊断不如US及EUS。
CT影像改变可分三种类型:①壁厚型:胆囊壁局限或弥漫不规则增厚。
②结节型:乳头状结节从胆囊壁突入腔内,胆囊腔存在。
③实变型:因胆囊壁被胆囊癌广泛浸润增厚加之腔内癌块充填形成实质性肿块。
如果胆囊癌侵犯肝脏或肝门、胰头淋巴结转移,多能在CT影像下显示。
胆囊癌诊断和鉴别3.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国内文献报告,在胆囊肿块和壁内测到异常的高速动脉血流信号是胆囊原发性恶性胆囊癌区别于胆囊转移癌或胆囊良性肿块的重要特征。
胆囊癌诊断和鉴别4.超声检查:B超检查简便无损伤,可反复使用,其诊断准确率达75%~82.1%,应为首选检查方法。
但B超(US)易受腹壁肥厚、肠管积气的影响,并且不易判定结石充满型及萎缩型胆囊壁情况。
近年来,人们采用EUS(内镜超声)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US的上述问题。
EUS用高频率探头仅隔胃或十二指肠壁对胆囊进行扫描,极大提高了胆囊癌的检出率,并且能进一步判定胆囊壁各层结构受胆囊癌浸润的程度。
因而人们将EUS作为US检查后的进一步精确判定方法。
不论US或EUS,其早期胆囊癌的超声图像主要表现为隆起型病变与局限性囊壁肥厚,亦有两者混合型。
胆囊癌诊断和鉴别5.胆囊癌标记物:在胆囊癌标本的CEA免疫组化研究的报告中,胆囊癌的CEA阳性率为100%。
进展期胆囊癌患者血清CEA值可达9.6ng/ml,但在早期诊断无价值。
超声造影诊断胆囊癌的表现特征分析
超声造影诊断胆囊癌的表现特征分析人们往往谈癌色变,胆囊癌就是一种常见的癌症类型。
临床实践表明,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对胆囊癌的诊断更加简便、快捷、有效。
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1.什么是胆囊癌?胆囊癌起源于胆囊黏膜的上皮细胞,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比达到70%以上。
癌灶常见的部位,是胆囊底部、体部、颈部、胆囊管等。
我国癌症中心的统计显示,近年来胆囊癌发病率不断提高,约为3.9/10万人;且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随着年龄增高,患病风险也在增加。
该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诱发因素除了遗传以外,还包括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胆道感染、胰胆管汇合异常、肥胖、糖尿病等。
2.胆囊癌的症状表现胆囊癌起病隐匿,早期没有明显症状。
如果患者存在胆囊结石、息肉病史,且近期出现腹部不适、疼痛、触及包块、进行性黄疸,提示发生胆囊癌。
也有少数患者因胆囊结石纠正,术中发现胆囊发生癌变。
(1)主要症状。
①腹痛,患者的右上腹部疼痛,特点是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剧痛,反复发作且难以缓解。
②腹部包块,触摸可见右上腹部有包块,说明病程已经进入进展期、晚期。
③黄疸,当癌灶侵犯肝门部、肝外胆管,会引起胆管梗阻,出现黄疸症状。
(2)伴随症状。
随着胆囊癌进展,会对患者的肝脏、胆道、胃肠、免疫系统产生危害和影响,患者会出现纳差、消化不良、贫血、低热、腹水、消瘦、腹膜炎、消化道穿孔等症状。
3.针对胆囊癌的诊断方法胆囊癌的诊断主要分为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两种,常见如下:①肿瘤标志物,通过测定癌胚抗原、糖蛋白CA199等指标,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来提高鉴别诊断率、确诊率,并作为治疗期间的监测和评估方法。
②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筛查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癌的常用方法,是目前诊断胆囊癌的首选方案。
③CT检查,利用多排螺旋CT检查胆囊癌,准确率为83%-93.3%;动态增强扫描,可显示出肿瘤和胆囊壁的强化,了解侵犯程度、临近脏器的损伤,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
胆囊癌的超声诊断价值及误诊分析
1 1 一般资料 : . 本组共 2 2例 , 8例 , 1 。年 龄 4 7 男 女 4例 8— 7 岁, 平均 6 5岁。右上腹 不适 1 2例 , 右上 腹胀 痛伴 恶心 、 欲 食 减退 8例 , 消瘦 7例 , 黄疸 2例 。其 中 1 0例合并 胆囊结石 ,8 1 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 4例经 C T及随访证 实。
一
厚, 可以是局 限型或是弥漫 型 , 后者往往 以颈部 及体部增厚 显 著, 内壁线 多不规 则 , 胆囊腔狭窄变形 … 。此型应 注意 与慢性 胆囊炎及胆囊腺肌增生症相鉴别 , 慢性胆囊 炎壁厚但 较对称 ,
内壁规则 , 度不如 胆囊癌 显著 。胆 囊腺肌 增生 症特 征性 表 厚 现为壁 内可见 罗阿窦 的小类 圆形无 回声 区 。③ 混合 型 : 现 呈
意与胆囊 内淤积稠厚的胆汁 、 液或泥沙样 沉积物 相鉴别 , 脓 后
12 方法 : . 应用 T S IASA一 4A超 声诊断仪 , O H B S 20 探头频 率 37M z患者于检查前空腹 1h以上 , 卧位或左 侧卧位 , .5 H , 2 取仰
行 多切 面 观察 胆囊 , 细 记 录胆囊 壁厚 度 , 详 胆囊 内病 变 的部 位、 大小 、 形态 、 回声 、 界 等声 像学特 征 , 边 必要 时还需 观察 肝 脏 、 内外胆 管以及胆囊周 围淋 巴结 和胰腺 的情况 。 肝
彩色血流信号 , 高速低 阻 的动脉 频谱 。大 部分 肿块 内伴 呈 】
有结石强 回声光 团及声 影 。本 型系胆囊 癌 晚期 表现 , 出现 常 肿瘤浸润肝脏 , 得肝脏 与胆 囊之 间的正 常强 回声 带被破 坏 使 中断甚至消失 , 肝实质 内出现浸 润病灶 , 如肿瘤 转移到 肝门及 胆囊周 围淋 巴结 时 , 则可形成 多个 低 回声结 节。实块 型应 注
超声对胆囊癌诊断价值探讨
超声对胆囊癌诊断价值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癌的声像图表现及超声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胆囊癌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表现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
结果:98例胆囊占位术前超声诊断胆囊癌55例,术后病理证实胆囊癌70例,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者53例,诊断符合率为75.7%。
结论:超声检查对胆囊癌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原发性胆囊癌; 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中图分类号】r1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0-0033-01原发性胆囊癌在肿瘤发病率中占0.6%~3%[1],排消化道恶性肿瘤第5位,死亡率排第9位。
对其早期发现和正确诊断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超声检查是临床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本文对我院术前行超声检查、术后病理证实的98例胆囊占位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探讨超声诊断胆囊癌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收集胆囊术前超声检查且手术病理结果资料完整的胆囊占位病历98例。
采用常规超声检查系统,患者禁食8小时以上,届时观察胆囊大小、形态、囊壁、囊腔内有无异常回声及肝脏、胰腺周围、腹主动脉旁等情况,发现异常用彩色多普勒(cdfi)观察其内部血流情况。
2 结果2.1 一般情况:98例胆囊占位病例经病理证实胆囊癌70例,其中男22例,女48例,男女之比为1:2.1;年龄41~82岁,平均60.5岁;胆囊癌合并结石44例占62.8%;按2002年国际抗癌联盟tnm分期标准,ⅰ期0例,ⅱ期14例,ⅲ29例,ⅳ16例,ⅴ期11例。
x2=10.3158 p=0.0013,由此我们可计算出超声诊断胆囊癌的灵敏度为75.7% 、特异度92.9%、漏诊率24.3%、误诊率7.1%、阳性似然比10.66、阴性似然比0.26、kappa值0.80 (k>0.75)、阳性预测值96.3% 阴性预测值60.5%。
2.2 胆囊癌的二维声像图表现:根据胆囊、肿块及周围脏器的二维超声图像特点分为四型:①腔内型:此型18例占26.5%,根据病灶大小分为结节型和蕈伞型,本组结节型11例,蕈伞型7例,超声示肿块呈乳头状或蕈伞状等回声或低回声影自囊壁突向腔内,基底较宽,表面不平整;②厚壁型:此型14例占20%,根据侵润范围分为局限型、弥漫型,本组局限型9例,弥漫型5例。
48例胆囊癌超声诊断临床分析
f 摘要】目的 探 讨胆囊 癌的超声诊断临床应 用价值 , 从 而提 高胆囊癌 的临床诊 断水平。 方 法 回顾性总结 分析我院2 0 1 2 年3 月一2 0 1 3 年3 月收 治的4 8 例胆囊癌 的患者超 声波声像 图及临床 手术 病理分析 等有关 资料。 结果 4 8 例 胆囊癌 中术前超 声波 诊断3 7 例, 错误 诊断1 l 例, 准 确率7 7 . 0 8 %, 误诊 率2 2 . 9 1 %。 其 中小结 节型胆囊 癌4 例, 壁厚 型胆囊癌 1 3 例, 隆起 型胆囊 癌1 0 例, 实块 型胆囊 癌5 例, 混 合型胆 囊癌5 例; 误诊 为胆 囊腺 肉1 例、 慢 性胆囊 炎4 例、 胆囊 结石5 例、 肝癌1 例。 结论 超声波诊 断
胆 囊癌 准确率 较高, 即安全 又简便 , 是 目前诊 断胆囊 癌首选方 法。 但是 由于胆囊 超声 像图表现多样化 及合并其他病 变等 会
给诊断带 来困难, 往往 会引起误判 , 所以对 可疑 病例应注意鉴 别诊断 , 从而提高超声 波诊断水平。 【 关键 词】超声诊断; 胆囊癌; 超声声像图; 诊 断分析
抗差, 两者分界清晰等特征 , 从而显著地提高胆囊癌的临床诊断水 随 体 位移 动, 无声 影 。 平。 本文探讨4 8 例胆囊癌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 将我院2 O 1 2 年3  ̄ '2 0 1 3 年3 月 收 治的4 8 例胆囊癌经超声诊断报道
如 下0 1资料 与 方法 1 . 1 一 般 资料
M E 口 工 C AL - L . 目 口 R A T 口 R 丫 日 巴 工 E N e E 日医 学 检 验』
H工NA I - - 4 E A LTt - I工N口 UB T口 Y
4 8 例胆囊癌超声诊 断临床分析
胆囊癌合并结石的超声诊断
小 结 节 型和 厚 壁 型 的胆 囊 癌 诊 断 ,因 为结 石 的声 像 图 干扰 ,漏诊 率 还 是 比较 高 的 。小 结 节 型
又称 谓 息 肉型早 期 胆 囊 癌 ,临 床 与胆 囊 息 肉 、多
发 性 腺 瘤 的 鉴别 较 难 ,全 国第 四届 胆 道外 科 会 议
提 出识别肿瘤危 险性 的四项指征 : 发病变 ; 单 病
规则 ,囊 内可见结石强 回声团伴声影。混合型胆
囊 癌患 者 2例 ( . %,22 ) 95 2 /1 ,声像 图检 查 表现 : 胆囊 壁增 厚 伴有 乳头 状或 蕈伞 状肿 物 突入胆 囊 腔 , 囊 内可 见结石 强 回声 团伴声 影 。
漏诊 的病例较多 ,本文就漏诊 的原 因及如何降低
女 9例 ; 均 年龄 为 ( .2 .1 平 21 ±03 )岁 。2次送 血
培养 为 阴性 者 。两组 患 儿年 龄 和性 别差 异 无统 计
学意义 ,具有 可 比性 。
炎性 因子 ,随着 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不断的研究 , P T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在临床上的作用不 断被人 C 们所发现 ,同时也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 。许多临
床 研 究 结 果 表 明它 可 提 高 细 菌 感 染诊 断 的依 据 , 但 也有 许 多学 者认 为 P T对感 染性 疾病 的临床 应 C 用 价值 并 不 高 。作者 针 对这 一 问题进 行 了以下 3 研 究 ,报告 如下 。
1 方法 . 2
( )取 样 : 有 患 者 在 体 温 > 85 1 所 3.
脓 团似 肿 块 回声 ,改 变体 位 后移 动或 观 察短 期 内 形 状 变 化 ,应 用 C F 观察 有 无 血 流 信 号 ,有 助 DI
胆囊癌诊断和治疗规范(2019版)
胆囊癌诊断和治疗规范(2019版)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版)安徽医科⼤学第⼀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钱叶本教授⼀、概况胆囊癌指发⽣于胆囊的恶性肿瘤。
(包括胆囊底部、体部、颈部及胆囊管)发病率占同期胆道疾病的0.4%~3我国胆囊癌.8%,居消化道肿瘤第6位,胆囊癌患者5年总体⽣存率仅为5%[1,2]。
⼆、胆囊癌的危险因素及可能相关因素(⼀)危险因素1.胆囊结⽯:约85%的胆囊癌患者合并胆囊结⽯[1]。
胆囊结⽯患者患胆囊癌的风险是⽆胆囊结⽯⼈群的13.7倍。
胆囊结⽯直径和数⽬与胆囊癌的发⽣呈正相关[2,4];胆固醇和混合胆固醇类结⽯危险度更⾼[4]⼆、胆囊癌的危险因素及可能相关因素(⼀)危险因素2.胆囊息⾁样病变:具有恶变倾向的胆囊息⾁有以下特征:(1)直径≥10mm;(2)合并胆囊结⽯、胆囊炎;(3)单发息⾁或⽆蒂息⾁,息⾁⽣长速度快(⽣长速度>3mm/6个⽉);(4)腺瘤样息⾁[5]⼆、胆囊癌的危险因素及可能相关因素(⼀)危险因素3.胆囊慢性炎症:胆囊慢性炎症伴有黏膜腺体内的不均匀钙化或点状钙化被认为是癌前病变。
胆囊壁钙化可形成瓷性胆囊,约25%的瓷性胆囊与胆囊癌发⽣⾼度相关[6]。
4.''保胆取⽯''术后胆囊:''保胆取⽯''术后,导致结⽯形成的危险因素和胆囊炎症未消除。
⼆、胆囊癌的危险因素及可能相关因素(⼆)可能的危险因素1.先天性胰胆管汇合异常:约10%的胆囊癌患者合并胰胆管汇合变异[7]。
2.胆囊腺肌症[8]:约6%的胆囊腺肌症患者合并胆囊癌。
胆囊腺肌症合并胆囊结⽯时,或当术前影像学检查不能确定胆囊腺肌症是否癌变时,特别是胆囊壁厚度>10mm时,建议尽早⼿术。
⼆、胆囊癌的危险因素及可能相关因素(⼀)可能的危险因素3.胆道感染:胆道慢性感染会增加胆囊癌发⽣风险。
常见致病菌有沙门菌和幽门螺杆菌,发病机制可能与细菌导致的持续炎症诱导胆汁酸和代谢物降解有关[9]。
胆囊癌超声诊断学
胆囊癌超声诊断学来源: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胆系解剖及正常图像胆道系统是指排泄肝脏分泌的胆汁入十二指肠的管道结构。
胆囊毛细胆管肝内胆管{ 小叶间胆管胆管↗左右肝管组成↘肝总管肝外胆管{ 胆总管胆囊管组成一、胆囊解剖胆囊位于肝右叶脏面下方的胆囊窝内,呈梨形,长径7-9cm ,宽径和前后径约3cm,容量35-50ml。
胆囊分胆囊底、体和颈三部分。
胆囊底部微露于肝前缘胆囊切迹处,体表投影的位置在右侧腹直肌外缘与右肋弓缘的交界出。
胆囊颈位于肝门右端呈“S” 状扭曲与胆囊管相接,胆囊管长4-5cm,内径0.2-0.3cm,常以近似平行的锐角与肝管汇合成胆总管。
胆囊颈膨出的后壁形成一个漏斗状的囊,称哈氏囊(Hartman ),胆石易嵌顿其内,是超声检查须注意的部位。
检查方法㈠病人准备1. 患者需禁食8小时以上,保证胆囊内充盈胆汁,并减少胃肠的内容物和气体干扰;2. 检查前24小时应禁食脂肪及产气的食物,停用影响排空胆汁的药物或阿托品等;3. 应在X线胃肠造影3日后,胆系造影2日后作超声检查;4. 对横结肠的内容物或气体较多者,影响观察胆囊胆管时,可灌肠排便后检查,腹胀严重者可用消胀药。
㈡检查体位1. 仰卧位是腹部超声检查的最常用体位。
病人舒适,检查方便,效果较好。
缺点是有些患者因胃肠气体移至腹前壁影响观察胆系。
2. 右前斜位仰卧后以身体的左侧为支点,身体的右侧垫高,与床面呈30°至45°,使肝脏和胆囊向左下移,扩大肝脏和胆囊的超声窗作用,减少胃肠气体的干扰,并使胆管从门脉右前位移至门脉正前方,不仅可检出胆囊颈部病变,且可发现肝外胆管中下段病变,是胆系检查的重要体位。
胆囊正常声像图表现形态大小:梨形(pear-shaped), 7-9cm*3cm ,壁厚<3mm分:底(fundus)、体(body)、颈(neck)胆壁:线状高回声,轮廓光整,边缘清晰胆汁:无回声区(anechoic area)柔和度:软胆囊疾病1.胆囊炎←点击2.胆囊结石←点击3.胆囊增生性疾病(息肉,腺肌瘤样增生)←点击4.胆囊肿瘤(胆囊腺瘤和胆囊癌)←点击胆囊炎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临床表现:常见的急腹症,通常由于胆结石嵌顿和蛔虫阻塞等疾病所致,急性发作的持续性右上腹疼痛,Murphy征阳性。
原发性胆囊癌的超声诊断
康 造成极 大威胁 ,因早期症状 与前列腺肥 大相似 ,易被误诊 漏诊 。建
议 >5岁 男性都 应定期作 P S 0 S 检查 ,因此 ,P A正常临 界值 的确 定就 S
至关重要 。
参 考资 料
[] 于 茂 生 . 1 实用 泌 尿 外科 学 [ . 京 : 放 军 战 士 出 版社 ,9值 ,同时还有 助于发 现胆囊癌的早 期病变 ,使 之获得早期 手术 治 疗而得 以康复 。为 此 ,笔者对 B 诊断 的2例 原发性胆 囊癌患 者进 超 1
行 分析 ,以逐步提 高原发性胆囊癌 的早期诊 断率 。 1资 料与 方法 1 . 1一般资料 以大 安市 中医院收治 的2 例原 发性胆囊癌 患者为研 究对象 ,术 前 1 均 经B 超检 查和 术后 病理诊 断 。其 中 ,男 6 ,女 1例 ,男女 性别 比 例 5 例 为 1 25 : .;年龄 在4 ̄ 9 5 7岁之 间 ,中位 平均年龄 6岁 ;病 程在 1 月 5 个
着 年龄 的增长血 清P A S 含量 升高近 年来 ,人们 生活方 式、 自然环 境及 社 会环境 的改变 ,我国前列腺 癌的发病率 急剧上升 ,对 中老年 男性健
要 。发 生率 很快上 升 可作为 临 床医生 判定 前列 腺癌 发生和 进展 程度
有 价值 的指标 ,及 时 的对症 治疗 ,可 改善 患者 的生 活质量 ,延 长患
・
临床研 究 ・ 2 2 7
癌 是男性 生殖 系 统常见 的恶 性肿 瘤 。前列 腺癌 常见于 中老 年人 ,我 国中老 年男 性近2 年有 明显上 升趋 势 ,随着 年龄 的增 长 ,血清P A 0 S 含量 逐渐 升 高 。近年来 ,人 们生 活方 式 、 自然环 境及 社会 环境 的改 变 ,我 国前列 腺癌 的 发病率 急剧 上升 ,对 中老 年男性 健康 造成 极大 威胁 ,因早 期症状 与前 列腺 肥大相 似 ,易被 误诊 漏诊 。建议 >5 岁 0 男 性都 应定 期作 P A 查 ,因此 ,P A正常 临界值 的 确定 就至 关重 S检 s
胆囊癌超声表现
超声与其他影像学方法在胆囊癌诊断中的优缺点
05
胆囊癌超声诊断的局限性
超声诊断准确率的限制
早期胆囊癌的超声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为良性病变。
超声诊断准确率受操作者技术、仪器设备、病变位置、大小等多种因素影响。
胆囊癌的超声表现与其他疾病存在重叠,如胆囊炎、胆囊结石等,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
肥胖患者或胃十二指肠气体干扰等情况下,超声诊断胆囊癌的难度增加。
CT可以提供胆囊癌的三维立体图像,有助于医生进行更准确的定位和手术方案设计。
灵敏度高
01
超声对于胆囊癌的灵敏度较高,可以发现早期肿瘤,对于病变的检出具有重要价值。
超声与MRI在胆囊癌诊断中的比较
无辐射损伤
02
相对于CT等有辐射的影像学检查,超声没有辐射损伤,对于患者和医生都具有优势。
实时动态成像
03
肿瘤侵犯范围
肿瘤转移情况
胆囊癌的转移情况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总结词
胆囊癌的转移常见于淋巴结、肝脏和腹腔,在超声检查时,医生会根据是否有淋巴结肿大、肝脏实质性占位病变等情况来判断肿瘤是否已经转移。此外,医生还会检查患者的腹腔、盆腔等部位,以了解是否存在腹腔积液、种植转移等,这些均会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产生影响。
超声可以进行实时动态扫查,有助于医生观察胆囊癌病变的血流信号和动态变化,为病情评估提供更多信息。
超声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辐射损伤等优点,适用于广大人群的筛查和常规检查;同时,超声可以实时动态观察病灶,提供丰富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
优点
相对于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超声的分辨率较低,对于晚期肿瘤病变范围和扩散程度的评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超声也受到操作者技术水平和扫查角度等因素的影响,诊断结果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胆囊癌的超声表现和误诊分析
胆 囊 癌 的超 声 表现 和 误诊 分 析
雷贺吉
( 西 医科 大 学 , 西 太原 山 山 000) 3 0 1
摘 要 目的 : 高 超 声 诊 断 胆 囊 癌 的 准 确 率 。方 法 : 顾 性 分 析 8 提 回 O例 经 超 声 检 查 并 且 通 过 病 理 结 果 证 实 胆 囊 癌 患 者 的临 床 资 料 。 果 :3例 诊 断 准 确 ( 9 )超 声 表 现 胆 囊 区轮 廓 显 示 不 清 , 常 结 构 消 失 , 内可 探 及 实 性 回声 结 7 占 1 , 正 腔 团 , 低 回声 为 主 , 并 结 石 时 可 见 强 回 声 反 射 , 方 伴 有 声 影 。误 诊 7例 , 以 合 后 误诊 率 9 。 别诊 断 为 胆囊 充 满 型 结 石 、 分 肝 内肿 瘤 及 胆 囊 结 石 、 阻 性 黄 疸 。结 论 : 声 作 为 目前 诊 断 胆 囊 疾 病 的 首 选 方 法 , 别 诊 断 更 为 重 要 。 梗 超 鉴
原发性胆囊癌并非罕见, 居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第 5 位, 女性较男性多 2 ~4倍, 且多见于 5 ̄7 0 0岁。胆囊癌的发生
选择 20 年-21 年经病理证实的8 例胆囊癌患者, 06 - 00 O 其中男 3 例, 7 ; 4 ̄7 岁。 8例伴有胆结石病 3 女 4 例 年龄 7 3 5 史, 右上腹间断性疼痛伴腰背痛 6 例 , 3 乏力、 纳差、 进食减少 8 O例病理诊断结果均为腺癌, 其中 7 例为腺癌伴坏死, 4例 为囊腺癌。 12 仪器与方法 .
使得胆囊癌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本组病例 l 例, 1 皮肤、 巩膜黄染者 6 肝大者 5 脾大者 4 本组 勒检查的发展, 例, 例, 例。
态、 回声及肿瘤是否有淋巴结和其他脏器转移。彩色多普勒
胆囊癌超声表现
《胆囊癌超声表现》xx年xx月xx日contents •胆囊癌超声诊断标准与技巧•胆囊癌的超声图像特征•胆囊癌的病理生理与超声表现•超声诊断胆囊癌的局限性及发展前景•总结与展望目录01胆囊癌超声诊断标准与技巧直接征象胆囊内实质性肿块、胆囊壁增厚、胆囊腔内乳头状突起、胆囊内附壁血栓。
间接征象胆道梗阻、胆囊周围积液、淋巴结肿大等。
胆囊癌超声诊断标准超声检查技巧与步骤患者需禁食8-12小时,以保证胆囊充分充盈。
空腹检查体位调整探头选择检查步骤采取仰卧位,必要时可调整为侧卧位或俯卧位。
选用高频线阵探头,频率为5-12MHz。
先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再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
探头频率越高,图像分辨率越高,但穿透力会降低。
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探头频率胆囊排空后检查,易漏诊较小的病变。
检查时机检查者的经验对诊断准确性有很大影响。
检查者经验02胆囊癌的超声图像特征结节或肿块胆囊腔内出现结节或肿块,可为低回声、高回声或混合回声。
胆囊壁增厚胆囊癌的超声图像上可表现为胆囊壁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
胆囊形态改变胆囊癌细胞侵袭胆囊壁,使胆囊形态发生改变,如局限性胆囊壁凹陷、胆囊形态不规则等。
胆囊癌的典型超声图像胆囊壁局限性增厚,形成乳头状突起,肿块较小,一般无淋巴结转移。
乳头状癌浸润型癌硬癌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形态不规则,可有多个结节或肿块,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胆囊壁局限性僵硬,无乳头状突起或结节,可有淋巴结转移。
03不同类型胆囊癌的图像差异0201胆囊炎的超声图像表现为胆囊壁水肿、增厚,胆囊腔内出现液性暗区,但无结节或肿块。
胆囊炎胆囊结石的超声图像表现为胆囊腔内出现强回声团块,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超声图像表现为胆囊壁的单发或多发小结节,一般无症状,生长缓慢。
胆囊息肉胆囊癌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03胆囊癌的病理生理与超声表现胆囊癌的发生与胆固醇代谢异常、胆囊结石、炎症有关,其中以胆固醇代谢异常最为重要。
原发性胆囊癌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见 , 度常 > 厚 4mm, 内壁 黏膜 表 面粗糙 . 局部 黏膜 有破 坏 或 中 断。 手术 时见 胆囊 壁增 厚 , 腔 内无 明显肿块 。 D I囊 壁不 囊 C F: 规则 增厚 , 分无 明显彩 流显 示 。 部 术后 经病理 确诊 6例 , 误诊 2例 , 误诊 患者 病理诊 断 为慢性 胆囊 炎。 22 .. 2囊壁 增 厚 ( 弥漫 性 ) 6例 , 1 .5 占 87 %。后 期 的患 者 中多
21 0 0年 1 第 1 第 1期 月 7卷
影像 与介入
原发性胆囊癌 的超声诊 断及误诊 分析
谭 建平 , 郑 宏
( 湖南 省湘潭 市- - -N院 , 湖南湘潭
4 10 ) 1 10
f 要】目的 : 摘 超声 是胆 囊病 变检 查 的首选 , 会 超声 对胆 囊癌 的诊 断价 值 及其 对误诊 原 因进 行分 析 。方法 : 3 体 对 2例
所 有 患者均 采 用 西 门子亚 当 实时 超 声显 像 仪及 西 门 子 Pe e 彩超仪进 行检 查 , rmir 探头 频率 为 35MH 腹 部探 头 。被 . z
【 作者简介】 谭建平 (9 0 , 湘潭人 , 17 一)女, 医师, 大专 。
附 件 构 成 。Wotr 类 法 增 加 了椎 管 的 受 累 程 度 。 而 能 更 l 分 e 从
术前 经超声 诊断 为原 发性胆 囊癌 的超声 图像 结合 术后 的病理 诊断 进行 分析 。 结果 :2例术 前超 声诊 断为原 发性 胆囊 3 癌 的患者 中 , 术后经病 理证 实 为原发性 胆囊 癌 的有 2 6例 , 确率 为 8 . %, 准 1 5 误诊 6例 , 2 误诊 率为 1 .5 87 %。结 论 : 超声 对原 发性胆 囊癌 的诊 断率高 , 无痛苦 , 且 是理 想的 首选筛 查方 法 , 便于早 期发 现胆 囊癌 , 为早期 治疗 争取 时机 。 【 关键词】 囊癌 ; 声显 像 ; 胆 超 误诊 分析 【 图分 类号】 4 51 中 R4. 【 文献标 识码】C 【 文章编 号】1 7 — 7 1 2 1 0 ( - 7 - 2 6 4 4 2 (0 0) 1 a)0 9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囊癌的超声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方法对42例术前经超声诊断为原发性胆囊癌的超声图像结合术后的病理诊断进行分析。
结果42例术前超声诊断为原发性胆囊癌的患者中,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胆囊癌的有35例,准确率为83.3%,误诊7例,误诊率为16.7%。
结论超声对胆囊癌的诊断具有特异性,作为一种无创、经济、准确性高并可重复进行的检查手段,对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胆囊癌;超声诊断;鉴别诊断
原发性胆囊癌是肝胆外科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其早期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超声检查中与常见的良性胆囊疾病鉴别困难而易被漏诊。
目前,术前超声诊断胆囊癌符合率约42.9%~78.6%[1]。
为了探讨本病的早期超声诊断特点,分析误诊原因,现回顾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胆囊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9年以来,我院胆囊癌患者42例均经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14例,女28例,年龄为45~76岁,平均52.4岁,临床表现:数年胆囊炎症状,如右季肋邮疼痛、背痛及右肩痛等,可无明显消瘦史。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GES6及飞利浦新-5000及HDI-超9彩色超声诊断仪,选择凸阵探头,频率2~5 MHz。
患者空腹取平卧位和左侧卧位,分别做纵切、横切及斜切,得到不同切面的胆囊清晰图象,仔细观察胆囊的形态、囊壁、其内容物及其特点,盱门淋巴结、肝内转移灶及直接浸润的有无。
并叠加彩色血流信号,观测血流特点并测其最大流速。
2 结果
2.1 42例中,超声诊断为胆囊癌的有35例,确诊率8
3.3%;误诊7例,误诊率16.7%。
组织学分型:腺癌32例,未分化癌3例。
2.2 依据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将胆囊癌分为5型[2]。
2.2.1 实块型13例,在胆囊内或相当于胆囊的部位探及1个实质性的软组织块影,形态不规则,部分有分叶,内部回声不均质,强弱不等。
其中有6例肿块与肝门区关系密切,边界不清楚;9例合并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7例伴腹腔淋巴结肿大;1例伴胰腺转移。
2.2.2 蕈伞型5例,在胆囊内探及1个或多个蕈伞状的实质性回声光团,为中低回声,1例位于底部,1例位于体部。
肿块呈菜花状或分叶状,改变体位不活动,无声影。
1例合并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
2.2.3 厚壁型8例,超声表现为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不均匀增厚,内壁黏膜表面粗糙,局部黏膜有破坏且连续中断。
6例合并强回声光团伴声影;3例可见胆汁透声性减弱;5例有胆泥形成;4例伴腹腔淋巴结肿大。
2.2.4 小结节型3例,超声表现自壁向腔内呈乳头状突起光团,回声中等,宽基底,该处胆囊壁增厚、不光滑。
光团直径1.2 cm,表面不光滑。
2.2.5 混合型3例。
超声表现胆囊壁增厚伴乳头状或蕈伞状肿块突人胆囊腔。
均合并结石。
1例伴腹腔淋巴结肿大。
2.3 误诊本组7例。
1例误诊为胆囊萎缩、2例合并结石、炎症误诊为胆囊炎,胆囊结石,3例误诊为胆囊息肉,1例误诊为肝癌。
3 讨论
原发性胆囊癌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较高,大约75%的患者合并胆囊结石。
由于胆囊癌早期症状隐蔽、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因此早期诊断很重要。
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简便的检查方法,目前已受到临床的广泛肯定,其敏感性可达85%,准确性达80%.胆囊癌典型的二维超声表现为三型:即实块型(40%~65%)、结节型(15%~30%)、厚壁型(5%一30%),二维超声不仅可以发现胆囊肿瘤,同时对于是否合并结石、肝脏有无转移、腹腔有无积液、淋巴结有无转移等也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
所以,二维超声是诊断胆囊癌的重要手段。
但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①诊断早期胆囊癌较为困难。
②鉴别诊断胆囊癌、胆囊良性病变、胆囊炎性沉积物较为困难。
③胆囊癌术前分期二维超声帮助有限。
误诊原因分析:①早期胆囊癌胆囊壁局限性增厚,不易与慢性胆囊炎鉴别,而一旦发现黏膜线受损或中断现象,即要考虑胆囊癌的存在。
②满足于对1种疾病的发现而忽略了另1种疾病的诊断。
充满型胆囊结石因弧形光带伴宽大声影掩盖了结石后方肿瘤声像图造成漏诊。
有报道,原发性胆囊癌常伴有胆囊结石[3]。
③对较大的息肉样病变没作认真分析,因此对于直径超过1.0 cm的息肉样病变应高度警惕胆囊癌的可能,建议密切观察或手术治疗。
④晚期胆囊癌累及肝脏,或将胆囊内占位误认为肝内病变,此时对于原发或继发性诊断超声有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杨志华,宋绪明,李秀英,等.灰阶超声检查胆囊癌误诊16例原因分析.中国肿瘤临床,1995,22(9):645-647.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970.
[3]石景森,周连锁.胆囊癌前病变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7,17(9):52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