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讲义)

合集下载

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

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

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观察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结构、功能等情况,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本文将探讨超声检查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1. 产科领域超声检查在产科领域中应用广泛。

胚胎超声检查可以在孕早期发现可能的胚胎异常,如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或过少、宫内发育迟缓等,帮助医生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胎儿。

妊娠期每次产前检查中,医生均要用超声仪观察胎儿的发育、位置、胎盘位置、羊水量等情况,判断胎儿的情况是否正常。

超声检查可以辅助医生准确判断内脏器官的大小、形态和位置。

例如,腹部超声检查能够观察肝、胆、胰、脾、肾等内脏的情况,确定有无结石、肿块、高脂脂肪肝等异常情况。

心脏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心脏的大小、形态、心壁运动情况等,评估心脏功能及心脏病变的程度。

超声检查在外科领域中也被广泛应用,例如应用于甲状腺、颈动脉、胸腔、肝、胆、脾、肾、泌尿生殖系统等疾病的超声引导下穿刺、取样、治疗,能够减少手术的难度和损伤。

超声检查在妇科领域中常作为评估女性不孕和子宫感染病情的重要检查,能够观察卵巢、输卵管、子宫、宫颈等器官的情况。

子宫和附件彩超检查也常常作为妇科疾病的诊断手段之一,例如附件炎、盆腔积液、卵巢囊肿等疾病。

超声检查在神经内科领域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头颅超声检查能够观察婴儿脑室、颅缝、基底胎盘等情况;颈动脉超声检查能够检测颈动脉内膜斑块、血流速度、是否狭窄等情况。

在临床超声检查中,医生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及化验检查等情况,对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最终得出治疗方案或进一步检查。

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检查方法,其无创、简单、快速、可反复性的优点,使其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超声的临床应用

超声的临床应用

超声的临床应用
超声的临床应用
一、引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包括其原理、设备分类、检查技术、临床应用范围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超声的全面了解,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利用超声技术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二、超声原理
1.超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2.超声波的特性和测量
三、超声设备分类
1.超声成像设备
a) B超设备
b) M超设备
c) 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
2.超声治疗设备
a) 超声雾化治疗设备
b) 超声刀
c) 超声聚焦治疗设备
四、超声检查技术
1.超声图像采集和传输技术
2.超声图像解析和后处理技术
3.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
4.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5.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操作技术
五、超声的临床应用范围
1.超声在妇产科的应用
a) 孕产妇产前检查
b) 产科超声检查
2.超声在心血管病学的应用
a) 心脏超声检查
b) 血管超声检查
3.超声在消化内镜学的应用
a) 肝脏超声检查
b) 胆囊、胆道超声检查
c) 肠道超声检查
4.超声在泌尿外科的应用
a) 肾脏超声检查
b) 前列腺超声检查
5.超声在乳腺病学的应用
a) 乳腺超声检查
b) 乳腺超声引导下的活组织检查
6.超声在骨科的应用
a) 骨骼超声检查
b) 关节超声检查
六、附件
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超声图像示例、超声设备操作指南等内容,旨在提供实际操作和参考资料。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
本文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如下:
1.法律名词1:注释1
2.法律名词2:注释2。

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

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

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一、超声检查的原理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波的特性来对人体进行检查的一种医学影像技术。

超声波是一种无法听到的声波,它的频率大于人类可听到的最高频率,因此被称为超声波。

超声波能够在人体组织中传播,并且能够被不同的组织反射、吸收或透射。

这些不同的特性被接收器接收后,就可以转化成图像显示出来。

二、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1. 妇产科领域超声检查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它可以用于妊娠期检查,帮助医生观察胎儿的生长情况、胎位、羊水量等情况,从而对孕妇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在产前筛查中也常常会利用超声检查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先天性畸形等异常情况。

超声检查还可以在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比如观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病变的情况,为手术提供指导。

2. 心脏病学领域超声心动图是心脏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可以通过超声波的方式观察心脏的结构、功能和血流情况,帮助医生判断心脏的健康状况。

超声心动图还可以用于诊断心脏瓣膜疾病、心脏肥厚、左心功能不全等疾病,同时还可以指导心脏手术的进行。

3. 普通内脏器官检查超声检查在诊断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等内脏器官疾病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

比如可以通过超声检查来观察肝脂肪变性、肝硬化、肝囊肿等情况,还可以观察胆囊结石、胰腺炎、肾结石等情况,为医生对疾病进行准确诊断提供帮助。

4. 血管和血流检查超声检查在检查血管和血流方面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血管的管腔情况,诊断动脉硬化、静脉曲张等疾病,同时还可以观察血流情况,诊断深静脉血栓、动脉瘤等疾病,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5. 骨科和肌肉检查超声检查在骨科和肌肉检查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

它可以用于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肌肉损伤情况,可以帮助医生制定康复方案。

三、超声检查的发展趋势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检查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

未来,超声检查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1. 三维/四维超声技术的应用目前,三维/四维超声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超声检查与临床应用PPT课件

超声检查与临床应用PPT课件
• 2、 不均匀脂肪肝(局限性脂肪肝) 常在肝左叶深部或尾状叶内呈低回 声,容易误诊为占位。
• 3. 有些患者可伴有脾大。
.
13
• 鉴别诊断:
• 1.局限性脂肪肝与高回声型肝癌、 肝血管瘤鉴别,前者高回声区呈片 状,无占位效应。
• 2. 脂肪肝内局限相对正常肝组织与 小肝癌贱婢,前者低回声去周围有 增强致密的脂肪肝超声表现,低回 声区内可见正常血管走形,多无占 位效应。
• 2. 不均匀脂肪肝应注意与其他占 位性病变鉴别。
.
16
胆囊:(GB)
• 超声影像下脏器的正常范围 • 长径<7cm(4-9cm),前后径<4cm,
壁厚<0.3cm。 • 肝内胆管内径2mm; • 肝外胆管内径:肝总管内径4mm,不
超过6mm,胆总管内径6mm,不超过 8mm,大于10mm为明显扩张。
.
14
• 临床价值:
• 有典型超声表现的脂肪肝,超声易 明确诊断,对不典型者,应注意和 小肝癌鉴别,如鉴别征象不明显时, 可作短期随访观察,或超声引导穿 刺以明确诊断。
.
15
• 超声检查时注意事项
• 1. 肥胖的患者肝脏回声可以稍增强 致密,但管道结构尚清晰,远场回 声无明显衰减时,不要轻易诊断为 脂肪肝。
.
6
• 5)操作比较方便,必要时可在急诊床旁和手术 进行,检查报告迅速,可谓“立等可取”。
• 6 ) 在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中,超声诊断的性能 价格比最优,收费比较低廉,便于重复检查和 手术前后的比较观察。正是由于以上这些显著 特点,现代超声在临床医学中有着极为广泛的 用途,它不仅涉及普通内外科、妇产科、儿科 等主要临床可是,还有不少专科如眼科、神经 内外科、心血管内外科、泌尿外科、肾病科、 内分泌科、肿瘤科、急诊科以及计划生育,围 产医学、老年医学、运动医学等专业用着密切 联系。超声诊断业已成为现代医院不可缺少的 影像诊断工具。

最新超声检查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方案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超声检查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方案教学讲义ppt课件
2. 中项记述检查时的发现,描述比较 细致、客观、文字简练,描述全面, 不需加入任何主观判断。
超声检查报告单的阅读
3. 下项超声检查后提示的诊断意见, 包括有无病变以及病变的性质。
⑴病变部位或脏器。 ⑵病变在超声图像上所表现的物理性
质(液性、实质性、混合性、气体、 纤维化、钙化等)。
超声检查报告单的阅读
⑶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确定诊断者, 可提示病名诊断(或可能诊断)。
⑷如不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确定诊 断者,不提示病名诊断。
⑸考虑可能为多种疾病者,按可能性 大小依次提示。
超声检查报告单的阅读
⑹必要的建议如:超声随访和超 声诊断执业资格的超声检查者亲自 签名。
超声检查在临床诊治中地位与作用
对于某些常见病,可结合病史及其 他临床资料,作出明确诊断,例如: 心血管疾病、胆囊结石、早孕等。
对于比较复杂或疑难诊断的病变, 以现象描述为主,仅供临床医师作 为参考。
超声检查报告单的阅读
通常超声检查时就诊病人较多,无 法追寻病史及进行体检。故要求临 床填写超声检查申请单应逐项认真 填写。
---- Rabyn Dawes

B, “什么都不对” (Nothing is Right)
-----George Loewenstein
C, “满意就行,不要求最大化 ”
( Satisfactions,and not maximization)
---- 已故Herbert Simon
**怎样和为什么要谈论“心理学与经济学” ?
特别对简要病情、体检发现、其他 医学影像报告与有关检验结果填写 完整。
写清楚检查目的、要求和部位。
超声检查报告单的阅读
超声检查报告单为一次检查的结论。 临床上作为诊断的客观依据。 是将实际情况用文字(或图像)告

超声诊断讲义幻灯(85张)精品PPT课件

超声诊断讲义幻灯(85张)精品PPT课件
勒检查包括以下3种方式,
1、连续多谱勒 能测高速血流,但 不能分辨深度。
2、脉冲多谱勒 可测量血流速度和 分辨深度,缺点是不能准确测量深部高 速血流。
3、彩色多谱勒 可以直观和动态 显示血流状况,以红蓝黄三种基本色反 映血流方向,颜色的深浅可反映血流速
度,颜色的混合可反映病理湍流。
1、凸阵探头 2、线阵探头 3、扇形探头 4、高频探头 5、腔内探头 6、三维探头
生、假小叶形成的一种弥漫损害的疾病,声像图
变化如下:
(1)肝形态异常。
(2)肝回声增强或粗糙或不均匀,有时可见 结节样回声灶,血吸虫性肝硬化则多呈(花斑状) 多线条回声。
(3)血管异常:肝静脉变细,彩色多谱勒
可呈双峰或带状波改变,波幅降低,门静脉高压
时,门静脉可扩张,血流速降低甚至出现返流,
肝静脉、门静脉也可出现血栓。
反射回声多,在声像图上表现为不均匀的密集增
强回声点,多见于一些肿瘤、葡萄胎、组织纤维
化改变,一些声阻抗差大的正常组织也可呈多反
射,如瓣膜、器官包膜等。
4、少反射型 产生于基本均匀的实性组织
器官中,如肝、脾、子宫等脏器,由于其声学界
面较均匀,反射回声较少,在声像图上表现为均
匀细小的中等强度的回声点。
三、超声检查法
型,等回声型,混合型四类,增强回声型多见,
可出现中心液化,常伴有肝硬化声像图改变。
(3)癌块周围可出现低回声晕。
(4)可伴有门静脉、肝静脉,肝门区或腹
腔转移病灶。
(5)可发现腹水。
(6)彩色多谱勒对占位灶的良恶性有很大
鉴别意义。
三)继发性肝肿瘤 肝脏以外的恶性
肿瘤几乎都可以转移至肝内,其肿块以多
发常见,多表现为偏低回声,边界清楚,

超声在临床各科的应用精品PPT课件

超声在临床各科的应用精品PPT课件
分析原则
1.用于测定有无血流。 2.明确辨别动脉血流与非动脉血流。 3.辨明血流方向(对声束而言)是正向、反向或双向。 4.测定流速高低。 5.精确分析其为湍流、涡流或其他异常血流。 6.测定各种血流参数:Vs、Vd、RI、PI等。
四、腔内超声应用
分类 1.通用腔内超声(只有超声) 。2.复式腔内超声(兼光学与声像图功能) , 如超声纤维胃十二指肠镜、超声纤维结肠镜、超声腹腔镜及超声膀 胱镜等。3.术中超声。
禁忌范围
1.颅脑穿刺
2.眼球穿刺
3.巨大动脉瘤
4.凝血机制不良
5.休克
6.极度衰弱
介入超声(腔内超声及穿刺治疗)
• 阴道超声,肝癌治疗
超声声像图分析原则
超声不能显示光学显微下的细节,不能作出与病理学类似的诊断,
不同的细胞病理学改变可在声像图上表现相似。声像图所反映的是 由于病理改变后所产生的组织间声阻抗的差别情况。根据不同声阻 抗与声像图上的规律,可进行以下病变的分析:
超声的临床应用 徐伟忠
超声的分类
• 1、A超:目前仅用于眼轴的测量。 • 2、B超:可用于全身组织器官的检查。 • 3、彩超:有多种模式,用于心脏、血管的检查,
液-实性病变的鉴别。 • 4、三维超声:(血管,表面,实体)。 • 5、介入超声:腔内检查(直肠、阴道、血管、
食道等)及超声引导下穿刺,进行诊断和治疗。
2.超声彩色流速成像(CVI) 非多普勒效应血流成像,对 θ角的 角度依赖效应降至最低,并消除了混叠伪差。
3.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 为多普勒频移信息中的能 量(即与振幅平方有关)的血流成像技术,灵敏度高。
超声彩色多普勒组织成像(DTI) 心壁、瓣膜、血管壁活动时 的多普勒频移信号接收后彩色编码成像,而将血流的高频(低振幅) 信息滤去。用于显示心壁收缩的异常改变。

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PPT课件

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PPT课件

肾血管平. 滑肌瘤
36
肾癌
.
37
输尿管积水
输尿管结石
.
38
膀胱及尿道
.
39
膀胱异物-导尿管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膀胱结石
40
膀胱癌
.
41
前列腺
.
42
前列腺癌
.
43
超声检查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正常子宫及卵巢
.
44
始基子宫
幼稚子宫
双角. 子宫
45
双子宫
.
纵隔子宫
46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
.
47
子宫内膜癌
.
超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超声科 张晶
.
1
超声是指将声学原理与电子技术、新材料及 计算机数字技术的最新成就相结合,以人 体解剖学、病理学等形态学为基础,以显 示人体内部活体器官及组织结构的断面图 像、观察病理解剖形态学改变,并与临床 医学结合的一种诊断方法和检测手段。 超 声医学是超声成像用于临床诊断及治疗人 体疾病的影像学科
.
17
超声静脉造影
.
18
.
19
腔内超声
经阴道: 分辨率高图像清晰
经直肠:
经阴道超声:无需憋尿
.
20
超声检查优势
无副作用
可重复 操作方便 价格便宜
.
21
超声检查临床应用
消化道:肝、胆、胰、脾、肾、肠道 小器官:甲状腺、甲状旁腺、眼睛、乳腺、 泌尿系统:肾、膀胱、前列腺、精囊腺 生殖系统:子宫、卵巢、
.
9
肝囊肿
多囊肝
肝脓. 肿
10
彩色多普勒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

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

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超声检查(超声波成像)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医学检查手段,利用超声波和其在人体内部的传播特性,通过超声波与人体组织的相互作用,来获取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信息。

超声检查因其安全、无创、方便、无辐射等特点,在临床医学中被广泛应用,可用于心脏、血管、肝脏、胆囊、胰腺、肾脏、膀胱、子宫、卵巢、前列腺等各种器官的检查。

一、超声检查在心脏病的临床应用超声心动图是用超声波成像技术对心脏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它可以观察心脏壁的运动情况,了解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还可以观察四个心腔的大小和厚度,了解心脏瓣膜的运动情况。

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诊断心脏瓣膜疾病、心肌病变和心包疾病等心脏疾病,并对各种心脏疾病的具体情况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对人体代谢和解毒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超声检查可以用于了解肝脏的大小、形态和结构,观察肝实质和血管走向及内部回声情况。

通过超声检查还可以发现肝脏的肿瘤、囊肿、炎症等病变,评估病变的大小、范围和性质,对肝脏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实施。

超声检查在妇科领域有较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妇科常见病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腺肌病变等的诊断和治疗。

超声检查可以明确妇科疾病的大小、位置、数量、范围、性质,进而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

在妇科手术前后的检查中,超声检查可以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超声检查在产前检查中被广泛使用,它可以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解剖结构、脏器功能以及出生缺陷进行检测和评估,为孕妇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医疗决策。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胎儿的先天性异常和变异,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超声检查还可以为孕妇的分娩方式提供有力依据,保障母儿的安全。

超声在ICU的临床应用ppt

超声在ICU的临床应用ppt

总结词
超声在ICU中用于心脏功能监测,能够实时评估患者的心脏功 能和心电活动。
详细描述
通过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联合监测,可以实时评估患 者的心脏功能和心电活动,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和心肌 缺血等异常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建 议。
03
超声在ICU的诊断应用
急性胸痛诊断
总结词
超声在急性胸痛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别心源性胸痛和非心源性胸痛,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VS
详细描述
超声可以检测腹腔实质脏器(如肝、脾、 肾)和空腔脏器(如胆囊、胰腺、胃肠道 )的结构和形态,以及是否存在占位性病 变或炎症。对于急性腹痛患者,超声可以 快速鉴别腹腔实质脏器病变(如急性胰腺 炎、急性胆囊炎)和空腔脏器病变(如肠 梗阻、肠穿孔等),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治 疗。
04
超声在ICU的治疗应用
重症患者镇痛与镇静
超声定位神经阻滞
利用超声定位神经,进行神经阻滞以减轻疼痛,减少镇痛药 物使用量。
镇静深度评估
通过超声监测相关指标,评估患者的镇静深度,指导镇静药 物的调整。
05
超声在ICU的挑战与展望
技术挑战
设备依赖
超声设备是诊断的必要工具,但设备 的质量、型号和操作方式可能存在差 异,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 性。
操作技术要求高
动态监测难度大
超声检查通常是静态的,难以实时监 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是在危重患 者的急救过程中。
超声检查需要专业的操作技能和经验 ,对医生的培训和操作水平要求较高 。
应用限制
适用范围有限
超声在ICU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某些 特定的疾病和诊断,对于其他一 些常见疾病可能并不适用。
检查结果主观性

超声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超声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三、超声波的传播及成像原理



声阻抗:声波传播过程中,振动能量引起介质分子位移 时所遇到的抵抗称声阻抗。 超声波在声阻抗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可产生折射、反射、 衍射、散射及多普勒效应,介质则吸收声波的能量,并 产生声衰减。 目前使用的超声诊断仪都是建立在反射(回波)的基础 上,其物理基础便是人体内的声阻抗值是不同的,当声 波穿过不同的组织器官时,其回声产生相应的变化,从 而可提取各种诊断信息。 声波遇到气体时,被全部反射,不能成像。 超声波在人体中传播时,衰减规律是:肺>骨骼>肌肉> 肾>肝>乳腺>脂肪>血液>尿液胆汁。

3、何为彩超? 彩超简单的说就是高清晰度的黑白 B超再加上彩色多普勒,既具有二维超声结 构图像的优点,又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丰 富信息(如血流方向、流速、分布等)。
超声检查注意事项

做超声检查时,会有一些源于声波特性而 造成的限制,需要临床医生及患者注意, 比如声波不能穿透气体、金属、骨质结构 等问题,这也需要患者在检查前做好相应 的准备。穿宽松衣服,充分暴露检查部位, 采取合适体位。
90-2000年代 三维、四维超声等更多 的新技术飞速发展的阶段,随着计算机技 术的发展,图像分辨力、图像处理功能进 一步提高,超声诊断仪器更加完善,超声 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更为广泛。
二、超声波的定义:
超声波属于声波的一种,为物体的机 械振动波。(频率 >20000Hz或20kHz) 次声波 可闻声波 超声波 微波超声 20Hz以下 20Hz-20000Hz 2-10MHz

5、如无特殊情况(昏迷、严重外伤等), 患者宜穿宽松服装就诊。颈部超声检查 (包括甲状腺、颈部血管等)不要佩戴项 链等饰物。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ppt课件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ppt课件
生器
压电晶体
5、超声扫描仪
• 用超声波来探测人体内部的情况所用的 仪器。
• 原理:人体内遇到不同密度组织的界面 时,部分能量被反射回来,形成回波, (ECHO)根据回波出现的时间间隔, 就可以知道不同组织间的距离。
A型扫描仪
• 最简单的超声扫描仪。
• 用一个压电晶体(探头)兼做超声发射 器和回波探测器。 • 超声波为兆赫级(MHz)
3、压电效应
• 某些非对称晶体在受到外界压力时,晶 体的两个面分别出现正负电荷的现象称 为压电效应。这类晶体叫做压电晶体。 (如石英、酒石酸钾钠、镐钛酸铅等)
• 反过来,当压电晶体两个表面受到电场 作用时,将沿一个轴膨胀而沿另一个轴 收缩。我们把它放在高频的交变电场中, 它就会按电场变化的频率伸缩,在媒质 中产生超声波。。
(1)检查肝、胆、脾、胰、肾的大小、形态、边界及内 部结构变化。 (2)妇产科检查:判定子宫、卵巢大小、形态及有无异 常。 用于妊娠诊断、胎儿检测、胎盘定位、诊断流产、 死胎、多胎、葡萄胎、胎儿畸形、羊膜腔穿刺定位。 宫内节育环检查。 (3)引导穿刺、活检及导管插入,即介入性超声治疗。
三、超声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
6、多普勒效应
• 鸣笛的火车从身边疾驰过去时,听到汽 笛的声调会发生变化。接近我们时声调 变高,离开时变低。
• 由于声源与接受器(人耳)之间的相对 运动,使接受器收到的频率与声源发出 的频率不一样,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 应。
三、超声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
• 根据使用仪器类型不同分为: 1.A型示波法及临床应用
(1)诊断颅脑天幕上占位性病变 (2)观察有无脑中线波移位


正常脑中线波不位于进波与出波中间,而是进波 至中线波的距离略大于中线波至出波的距离。两 侧相差<0、5cm。 两侧相差超过0、5cm时,可判定为脑中线波移位。 提示天幕上有占位性病变或血肿。

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

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

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手段,利用超声波的特性对人体内部进行非侵入性的观察和检测,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疾病监测和治疗过程中。

本文将介绍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包括常见的超声检查项目、技术优势、临床意义以及注意事项。

超声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项目,主要用于观察和诊断肝脏、胆囊、胰腺、肾脏等腹部器官的疾病。

通过超声波的穿透和反射,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这些器官的形态、结构和血流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肿瘤、结石、炎症等疾病。

腹部超声检查对于肝脏肿瘤、胆囊结石、胰腺炎等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2. 心脏超声检查心脏超声检查是用于观察和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一种重要手段,包括常规的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超声等。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的各个腔室、瓣膜、心肌的运动情况,评估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态,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心脏瓣膜疾病、心肌病变、心脏血流动力学障碍等疾病。

心脏超声检查对于心脏病的诊断、评估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超声检查具有以下几个技术优势:1. 非侵入性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手段,不需要切开患者的皮肤,不会产生放射线或放射性物质,对患者没有任何伤害,非常安全可靠。

2. 易操作超声设备体积小、便携,操作简便,医生可以根据需要对患者实时进行检查,观察器官的形态和运动情况,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显示清晰超声波在不同组织之间的反射特性不同,可以清晰地显示组织的形态、结构和血流情况,有利于医生准确诊断和评估疾病。

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检查者资质超声检查需要有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和解读,对于不熟悉超声检查的医生来说,容易造成诊断的误判。

2. 设备质量超声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对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检查前需要认真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和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讲义)超声检查的主要用途及显示方式超声检查是指运用超声波的原理对人体软组织的物理特性、形态结构与功能状态作出判断的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它与X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和放射性核素扫描一样,是现代医学影像诊断的五项主要方法之一。

一、超声检查的主要用途(一)检测实质性脏器的大小、形态及物理特性。

超声检查可以测定肝、脾、胰、肾、甲状腺、子宫及卵巢、前列腺等实质性脏器的大小,了解其外形及内部结构,并根据组织结构的回声特征,发现各种类型的病变。

(二)检测某些囊性器官(如胆囊、胆道、膀胱等)的形态、走向及功能状态。

(三)检测心脏、大血管和外周血管的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状态。

(四)检测脏器内各种占位性病变的物理特性,鉴别占位性病变是实质性、囊性还是混合性,并部分鉴别良、恶性。

(五)检测各种积液,并初步估计积液量。

(六)引导穿刺、活检及导管插入,即介入性超声的应用。

二、超声影像的显示方式(一)B型(Brightness mode)显像法即辉度调制型显像法。

本法以不同辉度的光点表示反射讯号的强弱,所显示的是脏器的二维切面图像。

(二)M型(Motion mode)显像法此法以连续方式进行扫描,从光点的移动观察被测物的深度及移动状况。

所显示的扫描线为时间运动曲线,用于探测心脏及血管。

(三)多普勒显像法(Doppler type) 利用多普勒效应,显示多普勒频移,检测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等参数。

其中,用频谱的方式记录频移者即:频谱多普勒;用二维的方式以实时彩色编码显示频移者即:彩色多普勒。

除上述常用的显示方式外,近年来又有了三维、四维显像法。

三维显像即显示被检物体的立体图像。

四维显像法即:动态三维显像,是将不同时相的三维图像按时间顺序依次放映,以观察活动状态下的立体图像。

三、超声检查的途径:1.经体表检查:最常用;2.经腔内检查:经食道、经直肠、经阴道、超声胃镜、腹腔镜超声(IUI);3.血管内超声检查:20-40HzMHz、观察血管内病变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四、人体组织的声学分型:1.无回声型:血液等液性物质,二维超声表现为液性暗区。

2.低回声型:心肌、肝脾等实质脏器,二维超声表现为低亮度、低回声区。

3.强回声型:心瓣膜、肝包膜、肾集合系统等,二维超声表现为高亮度高回声区。

4.全反射型(含气型):肺气、肠气等,二维超声表现为极高亮度、高回声区,后伴声影。

肝脾疾病的超声诊断一、正常声像图肝脾均属低回声脏器,正常肝脾切面的轮廓规则、光滑、包膜纤细清晰。

实质回声由细小光点组成,分布均匀。

肝实质内可见管壁回声较强的门静脉分支及其行径和管壁回声较弱的三支肝静脉,管腔内血液均为无回声。

正常人右肝斜径小于14cm,门静脉主干内径小于1.4cm,脾厚径小于4.0cm。

二、常见疾病声像图1、脂肪肝(1)肝轻或中度肿大。

(2)内部回声增多增强,前半部细密呈云雾状,深部衰减。

(3)肝内管道走向显示不清。

(4)局限性脂肪肝,易误诊为占位性病变,故应注意鉴别。

2、肝硬化(1)肝早期肿大,晚期缩小,表面高低不平呈“锯齿状”。

(2)实质回声弥漫性增粗增强,不均匀,若有大的假小叶时,可见不规则低回声区。

(3)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或消失。

(4)门静脉高压时,门静脉主干≥1.4cm,门静脉各分支增宽,脾脏肿大,脐静脉重新开放,腹水形成。

3、肝癌(1)原发性肝癌的直接征象为:①肝实质内有一个或数个异常回声团,团块可呈强回声型、等回声型、低回声型或混合型。

②弥漫型者肝区回声强弱不一,光点分布不均,部分需与肝硬化鉴别。

③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可呈多血管型和少血管型两类,前者呈多条状、多点状、簇状分布;后者呈散在的点状或约1条或2条血流。

动静脉型均有,动脉型血流呈高速高阻型。

④最新发展的通过静脉注射声学造影剂,提高对传统彩超显示有困难的肿瘤内微小血管、低速血流或较深在肿瘤血管的显示率,认为对肝癌、肝转移癌、肝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二次谐波技术的应用可使二维图像更为清晰,可对肝深部小肿瘤的诊断带来希望。

⑤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能迅速、灵活、准确地对肝肿瘤进行诊断。

(2)肿瘤的继发征象为:①声晕征;②卫星灶;③肝外形失常;④病变区管道改变,可有压迫后扩张、走向改变、狭窄、中断或癌栓形成;⑤肝周围淋巴结转移;⑥腹水。

4、肝含液性病变(1)肝囊肿:①囊肿呈圆形或椭园形的薄壁无回声区,大小不等,单发或多发;②囊肿壁纤细、光滑;③囊肿的后方有增强效应。

(2)肝脓肿:①肝肿大,肝内出现圆形或不规则液性暗区,壁厚。

②若脓液粘稠者暗区内可见散在光点,有流动感。

③囊肿的后方有增强效应。

④囊肿周围有炎症反应区。

(3)多囊肝:是一种先天性疾病。

①轻症者肝外形大致正常,其内有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实质回声增粗。

②重症者肝肿大,外形失常,整个肝实质被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占据,可同时合并肾、脾的多囊性病变。

5、脾破裂有三种类型。

(1)脾实质内血肿:脾肿大,轮廓光滑整齐,实质内出现形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内有散在细小光点回声。

(2)脾包膜下血肿:脾肿大,脾表面与包膜之间可见形态较规则的扁长形无回声区,包膜完整。

(3)完全性脾破裂:脾外形失常或有缺损,包膜连续中断,实质与周围相通,腹腔内有液性暗区。

胆道及胰腺疾病的超声诊断一、正常声像图正常胆囊多呈椭圆或茄形,囊壁纤细光滑,厚度不超过2mm,囊内胆汁为无回声区。

正常值:长径≤7cm,前后径≤4cm。

胆总管内径≤0.6cm。

胰腺可呈蝌蚪形、哑铃形或腊肠形。

回声与肝脏相似,为分布均匀的细小光点。

脾静脉紧贴胰腺后方,作为标志血管。

胰管横贯于胰腺中部内径<2mm。

正常值:胰头<3cm,胰体<2cm,胰尾<3cm。

二、常见疾病声像图1、胆囊炎(1)急性胆囊炎:声像图表现轻重不一,早期可无特异性表现,随着病情加重可表现为:①胆囊肿大,囊壁增厚或呈“双边影”;②胆囊内可见稀疏或密集的细小或粗大回声斑点,为积脓的表现;③常伴结石。

(2)慢性胆囊炎:轻者仅有胆囊壁稍增厚、毛糙或伴胆囊结石;严重者可出现胆囊肿大或萎缩,囊壁增厚,脂餐后收缩功能减退。

2、胆囊结石典型的胆囊结石表现为:①胆囊腔内出现强回声团,可孤立一块或多个堆积,大者呈新月形;②强回声团随体位依重力方向移动;③后方伴有声影。

此外,当胆囊充满结石时,囊内胆汁无回声区消失,仅在胆囊区呈现弧形强光带,后方伴有相应宽度的声影。

3、胆道结石肝外胆道结石时,结石部位近端的胆道扩张,若胆总管内结石则胆囊也可肿大;胆管腔内有形态固定的强回声后方伴声影。

肝内胆道结石则于肝内沿胆管分布区出现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其近端小胆管扩张。

4、胆囊癌声像图能直接显示胆囊肿块和囊壁改变,并能显示有无肝、淋巴结及邻近脏器转移。

胆囊癌声像图可分为五型:①小结节型:约1~2.5cm,团块突向囊腔,基底较宽表面不平整,好发于颈部;②蕈伞型:基底宽、边缘不整齐,呈弱或中等回声,表面乳头状;③浸润型:胆囊壁不均匀增厚,可为局限或弥漫性,内壁不规则;④混合型:蕈伞型合并浸润型;⑤实块型:胆囊呈一个形态不规则的异常回声团,轮廓不清,易误为肝内肿瘤。

5、肝外胆管癌直接征象为:扩张的胆管内见软组织肿块,肿块可呈乳头状与管壁无分界。

也可表现为扩张的胆道突然截断或狭窄而管腔内未发现肿块。

间接征象:病灶近端胆道扩张,肝弥漫性肿大,肝门淋巴结肿大或肝内转移灶。

6、胰腺癌(1)直接征象:病灶局部呈不规则的肿大,肿块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多为低回声。

(2)间接征象:肿块压迫周围脏器时出现挤压现象,如胰头癌压迫胆总管下段及胰管时出现胆道扩张、胆囊肿大、胰管扩张。

当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或肝转移时,可显示相应的转移病灶。

泌尿系统及前列腺疾病的超声诊断一、正常声像图1、肾肾的包膜纤细光滑,长径10~12cm,宽5~6cm,厚3~4cm。

肾实质为低回声,中心部分由肾盏、肾盂、肾血管及肾窦内的脂肪组织构成的集合系统呈高回声。

集合系统宽度占肾宽度的1/2~2/3。

2、膀胱正常膀胱充盈时,横切面呈圆形或椭圆形,纵切面略呈三角形。

膀胱内尿液呈无回声,壁为明亮回声光带。

膀胱三角区的三角尖端为2侧输尿管出口和尿道内口。

3、前列腺正常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分别为2、3、4cm,包膜光滑连续,实质呈低回声。

二、常见疾病声像图1、肾结石典型表现为结石的强回声及后方的声影。

若结石位于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或输尿管内时,可伴肾盂积水。

2、肾盂积水表现为集合系统分离,超过1.0cm,其内出现液性暗区。

中度以上积水时,肾外形增大,实质变薄。

此时应寻找梗阻部位及原因。

3、肾囊肿与多囊肾其声像图表现类似肝囊肿与多囊肝。

4、肾肿瘤①良性肿瘤:多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错构瘤),表现为:肾实质内边界清晰的高回声光团,近圆形无声影,较大肿瘤后方略有声衰。

②肾细胞癌:肾实质内出现实质性肿块,大者使肾轮廓变形,直径2~3cm的小肿瘤常呈高回声;4~5cm的肿瘤常呈低回声;巨大肿瘤回声不均匀。

小肿瘤边界清,大肿瘤边界不清。

5、膀胱肿瘤膀胱壁上见实质性肿块,突向腔内不随体位移动。

恶性肿块内部回声不均,表面菜花样或乳头状,基底较宽可向膀胱壁浸润。

6、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大,形态改变,内腺增生为主者明显突向膀胱,外形大多规则左右对称,实质回声增粗,可伴有钙化结节,结石或尿潴留。

7、前列腺癌前列腺局部增大,左右不对称。

内部回声紊乱不均,可有不规则高回声或低回声区出现,肿块边界不整齐、高低不平。

周围可出现转移性肿块。

妇产科的超声检查一、妇科疾病的超声诊断(一)正常子宫、卵巢声像图正常子宫多呈倒置梨形,可为前倾位,中间位或后倾位。

实质回声均质偏低,浆膜层轮廓线光滑清晰,宫腔呈线状强回声,内膜随月经周期改变。

成年女性子宫纵径5.5-7.5cm,前后径3~4cm,横径4.5~5.5cm。

卵巢位于宫体两侧,但多有变异。

正常大小约4×3×1cm。

卵泡呈液性暗区,排卵期移向包膜向外突出。

(二)常见疾病声像图1、子宫肌瘤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及子宫颈肌瘤。

声像图表现为:(1)子宫不同程度增大或局限性隆起,肌瘤可为单发或多发。

(2)瘤体内部回声多偏低,但也可呈等回声或高回声。

(3)边界欠清。

(4)肌瘤内或周围血管增多,血流呈中等阻力指数波型,RI 为0.6±0.1。

2、子宫腺肌症为子宫肌层内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声像图表现为:(1)子宫增大,轮廓尚规则。

(2)内膜线居中,实质回声不均匀,有实质性低回声和斑片状高回声区。

(3)子宫大小和内部回声在月经前后比较变化明显。

3、卵巢肿瘤卵巢肿瘤声像图可分为囊性肿块、混合性肿块和实质性肿块三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