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新七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答案

新七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答案

新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2)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优美的意境。

【答案】(1)不能。

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

“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

(2)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

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到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棋子震落了灯花。

【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大意,根据诗歌内容及主题,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等来理解。

“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

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无聊与焦躁。

因此,“闲”的意思是无聊,如果换成“忙”,就与诗歌当时的意境不吻合了。

(2)此题不能直译诗句,要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

示例: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远处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

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故答案为:⑴不能。

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

“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

⑵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

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到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棋子震落了灯花。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炼字能力。

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大意,结合诗歌的内容和主题、写作的背景灯进行分析。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福建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及答案

福建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及答案

福建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读贵有得。

读出陶渊明《饮酒》中“问君何能尔?①”的淡泊宁静,读出刘禹锡《陋室铭》中“斯是陋室,②”的高洁志趣。

品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③,④,风雨不动安如山”,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诵读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⑤,⑥”,感受词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2)时代需要“诗仙”李白“⑦,⑧”的坚定信心,虽历经艰难而自信依然;更需要“亚圣”孟子“富贵不能淫,⑨,⑩”的傲然风骨,不愧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中国文艺有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也形成了言简意赅.①、凝练节制、形神兼备、意境深远等美学旨趣,在世界文艺之林甲。

今天的创作者在讲述中国故事的乙中,应该丙,看到鲜明的中华文化biàn②识度。

这种审美旨趣难道是我们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底气?(1)为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

(填序号)①(A.gāi B.hài)②(A.辩 B.辨)(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填序号)甲(A.独树一帜B.独具匠心)乙(A.里程B.过程)(3)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将这种独一无二的审美旨趣充分传达出来②深入传统宝库③让人看到庄重典雅又妙趣横生的文艺风貌④汲取审美养分A.①③②④B.①④③②C.②④①③D.③②④①(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难道说这种审美旨趣是我们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底气?B.这种审美旨趣难道不是我们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底气?C.这种审美旨趣不能说是我们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底气。

D.我们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底气难道就是这种审美旨趣?二、阅读(7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8首 阅读鉴赏题背诵 中考考题汇总(含答案)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8首  阅读鉴赏题背诵 中考考题汇总(含答案)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8首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题汇总(含答案)课外古诗词诵读(一)目录《竹里馆》王维《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晚春》韩愈课外古诗词诵读(二)目录《泊秦淮》杜牧《贾生》李商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约客》赵师秀一、《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1.解释词语幽篁:幽深的竹林啸:长常的口哨2.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答: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啸。

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3.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答:优美、高雅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词语:独坐、弹琴、长啸。

4.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句。

(2分)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来相照”的明月当成知己,展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5.《竹里馆》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本诗描绘了月夜竹林的清新幽静,刻画了一个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6.请说明“竹”这一艺术形象在诗中的作用。

(2分)答:竹与夜色、明月一起,形成幽深静谧的氛围,烘托诗中抚琴者特立独行、自在放旷的形象,表现诗人醉心美好自然、厌弃纷杂俗世的志趣。

7.“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是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独立人格,说说“独”字好在哪里?(2分)答:“独”是“独自”的意思。

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了诗人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8.请赏析一下“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艺术特色。

09 诗词鉴赏(必刷真题)【部编版七下语文期中期末专题复习(期中篇)](解析版)

 09 诗词鉴赏(必刷真题)【部编版七下语文期中期末专题复习(期中篇)](解析版)

专题09 诗词鉴赏(一)(2022春·福建龙岩·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园东望路漫漫”描绘出诗人西征途中向东遥望长安故园的情景。

B.第二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对长安亲人的眷念之深。

C.“马上相逢无纸笔”表明诗人马上就要回到故乡,与亲人相逢。

D.尾句中的“报平安”三字,表现出诗人对前途乐观。

2.“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心理?【答案】1.C 2.抒写了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C.有误,诗人遇到作为入京使的故人,托他传回平安的讯息,“马上相逢”说明了彼此行色匆匆,并不是表明“诗人马上就要回到故乡,与亲人相逢”。

故选C。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理解。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入京使者”的故人,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作者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彼此行色匆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

“凭君传语报平安”收束得干净利落,但简单之中寄寓着诗人思念亲人的一片深情,颇有韵味。

诗句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二)(2022春·福建三明·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奏、舒啸之状,体现诗人超凡脱俗的气质。

B.诗人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

C.“明月来相照”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把倾洒着银辉的明月当成知己。

D.全诗写景写人平淡自然,写出了清幽的氛围,达到“诗中有画”的境界。

4.“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B卷(重点难点过关测)(考试版+解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B卷(重点难点过关测)(考试版+解析)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B卷·重点难点过关测(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1. (4分)请你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我们跟着朱自清穿梭在春的繁花 nèn( )叶中,听牛背上牧童的短笛嘹亮地歌唱;我们在老舍的温情叙述中,享受给蓝天镶上银边的雪后山景,欣赏水藻中终年贮. ( ) 蓄的绿意;我们在刘湛秋的笔下走过雨的四季,热烈而粗犷.( ),静mì ( )而深情。

我们还将继续感受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2. (2分)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烘托小心翼翼云宵沾轻怕重B.烂漫黯然神伤决别陈词烂调C.闲瑕神采奕奕粗犷委屈求全D.遗憾迫不及待慷慨混为一谈3. (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每当夜幕降临,千灯湖上千灯竞放,湖光灯色融为一体,使人喜出望外....,流连忘返。

B.无人机组成的飞机表演编队在辽阔的天幕下翩翩起飞,花枝招展....,与华灯交相辉映。

C.班级辩论会上,正方主辩滔滔不绝、言语犀利,咄咄逼人....,让人感觉不太舒服。

D.为了迎接艺术节的汇演比赛,同学们小心翼翼....地编排了一支舞蹈,希望能一举夺冠。

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2023届中考语文微专题冲刺-诗词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含解析)

2023届中考语文微专题冲刺-诗词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含解析)

诗词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共19题)一、复合题(共19题)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 发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2) 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歌鉴赏,完成下题。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情景,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2) 结尾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阅读古诗,回答以下各题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宛在水中沚。

(1) 《诗经》常采用比、兴手法,“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请具体分析。

(2) 这首诗歌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抒发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情感?4.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回答问题。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2) 请简要赏析“茅飞渡江洒江郊……下者飘转沉塘坳”这几句诗。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柏林寺南望(唐)郎土元溪上遥闻精舍①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②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①精舍:寺庙,指柏林寺。

②霁:雨止。

(1) 诗的前两句描写诗人、泊舟穿径的情景,“微”、“深”二字体现出了柏林寺的环境特点。

(2) 发挥联想和想象,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的画面。

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

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

达州市2023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说明:本考试为闭卷考试,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本试卷共12页。

温馨提示:1.答题前,考生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正确填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

待监考老师粘贴好条形码后,再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息与自己准考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规范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对应的框内,超出答题区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保持答题卡整洁,不要折叠、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等。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及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锃亮(zèng)苍劲(jìn)虔诚(qián)忍俊不禁(jīn)B. 秀颀(qí)龟裂(jūn)诓骗(kuāng)恹恹欲睡(yàn)C. 驰骋(chěng)漩涡(xuán)拮据(jū)自惭形秽(huì)D. 拜谒(yè)雾霭(ǎi)妥帖(tiē)名副其实(fú)2.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

B.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C.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D.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练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八台山远山含翠,溪水潺潺,奇峰怪石,云蒸霞蔚,游客无不感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次考试设卷面分。

答题时,需书写认真、工整、规范、美观。

第一部分(1—2题12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6分)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

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lǐ jié)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

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

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jù dàn)她什么呢!(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lǐ jié)②(jù dàn)(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淡薄②诘问(3)文段中的“谋”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2分)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6分)很多年里,(甲)我不知道一棵树每年能涵养多少水分,能________(吸收/接收)多少二氧化碳,能制造多少氧气,(乙)一点也不影响我看到每一棵树都会觉得亲切。

长大后,我见识过西双版纳茂密的原始森林,________(仰视/仰望)过梅里雪山粗壮而高耸入云的冷杉,深入过香格里拉的丛林,与热带的椰子树合过影,也曾与非洲稀树草原的猴面包树紧紧相拥。

对于我最难忘的,还是在山东东营遇到的那些树。

(1)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2分)(2)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既然……那么…… B.不但……而且……C.因为……所以…… D.虽然……但是……(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龙钟”是什么意思?(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诗后两小题。

城南宋·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一、二句写出“雨”怎样的特点?(2)诗歌的三、四句运用对比的手法,请从这个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3.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桑茶坑道中【南宋】杨万里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风日、________、花堤和________等景物。

(2)这首诗的后两句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船只)夜晚停泊在靠近秦淮河边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悲和恨,对岸酒楼里还在唱着《玉树后庭花》。

【作者简介】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主题思想】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和深深忧虑的情怀。

(1)诗中用一个“________”字写出迷蒙冷清的特点,以“________”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浪淘沙九首(其六)刘禹锡日照澄洲①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②。

2023年最新的《逢入京使》阅读答案9篇

2023年最新的《逢入京使》阅读答案9篇

2023年最新的《逢入京使》阅读答案9篇逢入京使诗词阅读答案教材上有岑参的一首诗歌《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用不着再写信了”。

①你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2分)答:②从诗歌赏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学的理解跟整首诗还有哪些方面不相符(3分)答:【答案】①(2分)不正确。

这种理解,把“马上”本来的意思是“骑着马在路上”(或“骑在马上”)错误地理解为表示“立刻”的时间副词“马上”。

把表示”没有”的“无”理解为表示“用不着”的“毋”。

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骑着马走在路上突然遇见了入京使者,身边没有纸和笔可以写信,于是就托入京使者带话给自己在京城的家人告诉他们诗人是平安的。

(注意区分答案是否能从词和词性、词组等方面进行解说,酌情给分。

) ②(3分)①这样的理解改变了诗歌表现的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②这样的理解不符合题意,“逢”的是入京使,而不是与家人相见。

③这样的理解与诗歌前两句描写的伤心情感不合,既然马上就要与家人见面了,还伤心什么呢(上述3点,答到1点给2分,答到2点及3点都给3分。

)(1)“龙钟”、“传语”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2分)“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传语”是捎口信的意思。

(2)本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表达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逢入京使》阅读答案(2)逢入京使的阅读答案【篇一:2023年浙江省丽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ass=txt>一.语文知识积累(22分)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峦泊瑰丽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6分)。

(1)居数月,胡马将胡骏马而归.(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4)尉果笞广.(5)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古诗文名句默写。

《逢入京使》阅读答案与翻译赏析

《逢入京使》阅读答案与翻译赏析

《逢入京使》阅读答案与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①龙钟:湿漉漉的样子。

1、选自《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卷七。

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2、唐代诗人。

曾任嘉州(现在四川乐山)刺史。

3、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4、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5、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6、凭:托,烦,请。

7、传语:捎口信。

译文: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使者)相遇但无纸笔,请告诉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阅读及答案1、“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诗人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解析]这是一首边塞诗。

岑参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

第一次远赴西域,正值34岁,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

远离京都和家园的心情是凄凉的,又正遇上和自己反向而行之人,因而不免感伤。

但远行之人又想安慰家人,说自己在外平安,不必担心。

这样朴素而又复杂的人之常情,用朴实无华的叙述式语气道出,更觉得真切感人。

[答案]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泪下如雨湿袖难干,借以表达自己深切思念亲人的心情。

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诗人托入京使捎话时内心的波澜起伏,可见一斑。

这种夸张手法的运用,强烈地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爱怜亲人的思想感情。

(2)“龙钟”、“传语”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2分)答:“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传语”是捎口信的意思。

(3)本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表达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4、“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龙种”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答:“龙钟”在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它形象的描绘了诗人对亲人无限眷念而情不自禁流泪的神态。

5、“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对故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部编七年级 下册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

部编七年级 下册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阅读兰[明]徐渭兰亭旧种越王兰①,碧浪红香天下传。

近日野香成秉束②,一篮不值五文钱。

【注释】①传说越王勾践在兰亭种植兰花。

②秉,量词,束,把。

(1)诗中的“兰”比喻________,“野香”比喻________;(2)兰花“一篮不值五文钱”表达了作者________。

【答案】(1)君子;伪文人和被诗人所不齿的人(2)鄙视那些伪文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解析】【分析】(1)这首诗的题目是“兰”,第一句写旧日在兰亭种下一片越王兰,第二句描写了兰的叶和花,碧绿的叶子像波浪一样,红色的花儿香气四溢,第三句写最近把这些野花扎成束,一筐野花也不值五文钱。

徐渭非常喜欢兰花,写了不少关于兰花的诗。

这些诗表面上是看写的是花,其实是托物寓意,借写兰花表现自己的理想和情操。

兰花在文人墨客眼里是君子的象征,这首诗也不例外,相对应,野花就比喻伪文人和被诗人所不齿的人。

(2)诗中的野花比喻伪文人和被诗人所不齿的人,这些人就像野生兰花一样碧绿的叶子像波浪一样,红色的花儿香气四溢,他们沽名钓誉,表面看道貌岸然,其实骨子里却追名逐利,没有真才实学,作者说这样的人不值一钱,就明确表达了对这些人的鄙视,也表现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译文:从前我在兰亭种下一片越王兰,碧绿的叶子像波浪一样,红色的花儿香气四溢.现在一把野花不值五文钱.故答案为:⑴君子伪文人和被诗人所不齿的人⑵鄙视那些伪文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点评】⑴本题考查词语内涵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在理解句子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内容与主旨,分析出其深层内涵。

⑵此题考查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

2.古诗阅读西溪独泛[唐]皎然道情何所寄,素舸①漫流间。

2020-2021学年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 诗歌赏析讲解与分析 阅读练习(含答案)

2020-2021学年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 诗歌赏析讲解与分析 阅读练习(含答案)

专题一哲理诗阅读专题精讲知识要点哲”者,智也;“理”者,道理、事理也;“哲理”就是睿智洞照之人事与自然之理。

阐发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的诗便是哲理诗。

一些含道应物、迁想妙得的哲理诗,其本身就是诗人触物生情、寓理于形或融理入情的产物,是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睿智地思索和深刻地体察的结果。

它往往是把发人深省的哲理同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及新颖鲜明的艺术形象熔铸一体,来服人以理、动人以情的。

这类诗,之所以倍受赞赏,是因为具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具有系列生动意象。

二是含蓄,不露理。

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

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绝句,新诗则一至四句均有出现。

如苏轼的《题西林壁》;陈毅的《冬夜杂咏.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写作哲理诗,要语出自然,有警句创见,避免概念化、一般化,切忌人云亦云,浅薄无味。

如:七年级下册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没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八句,都是劝告的口吻──按常理这是诗歌创作要尽力避免的,但这首诗却以说理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原因在于诗人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命题规律近几年,哲理诗频频登陆中考试卷,它形式活泼、贴近生活、注重实用、富有情趣,且命题者新招迭出,目的在于激活考生的思维,引发联想和想象。

命题人通过这种“思维体操”来考查考生思维的思辨性、广阔性和多样性,并以此引导考生关注自然、思考生活,有效地实现了高一级学校的选拔功能,对中学语文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综观近年中考语文试题中以诗词为材料的题目,其命题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特点一:从诗词选择看,以唐诗宋词中的名言名句为主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两大瑰宝。

逢入京使阅读答案

逢入京使阅读答案

逢入京使阅读答案【篇一:【阅读欣赏+训练】《逢入京使》(田k)】t>【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作者简介岑参(约717年—769年),汉族,江陵(今属湖北)人,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主题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

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赏析诗的前两句写的是实景和实情。

“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

“故园”指自己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

“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

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写思乡的情状。

思乡之泪,龙钟交横,运用夸张的修辞写出了思念亲人的实情,为下文“捎口信”报平安作了铺垫。

诗的后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信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

题库1、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意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作者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长安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

2、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的后两句。

12【答案】这两句诗好就好在诗人提炼出特定环境下的典型环节,别出心裁,体现浓厚的边塞生活气息。

“马上相逢”的情节很有军旅生活的特色,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因无纸笔而用口信代家书,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新鲜之感。

3、理解性默写描写诗人无限思乡情思的诗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表现军旅生活的诗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篇二:2014七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答案卷】ass=txt>(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附加题:10分)班别姓名学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2022-2023学年度七下期中专项复习十 古诗词赏析专题及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度七下期中专项复习十  古诗词赏析专题及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期中专项复习十古诗词赏析专题(原卷)1.【2022春·湖北武汉·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下列对本诗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

B.全诗用字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C.“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D.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奏、舒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

2.【2022春·广西梧州·七年级统考期中】木兰诗(节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的手法描写花木兰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营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数量大。

3.【2022春·广东茂名·七年级统考期中】下面是对《逢入京使》(岑参)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A.“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

B.“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了诗人对亲人无限思念而情不自禁流泪的神态。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古诗赏析阅读练习和答案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古诗赏析阅读练习和答案

部编版七下课内课外古诗赏析全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2、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能体现使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一些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 独坐、弹琴、长啸3、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表现出来的画面;月夜,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呼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林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一、译文“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译:月夜,我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一会儿弹弹琴,一会儿吹吹口哨;“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译: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二、赏析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三、考试链接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暗”和“散”的表达效果; “暗”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3、“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历代评论家说“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4、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5、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简单作一下分析;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6、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一、译文“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译: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译: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不会勾起思乡之情呢二、赏析1.”闻”;这首诗当是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阳时所作;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前三句描写、叙事,末句抒发思乡之情;这一切皆由“折柳”一词关联起来,而这首诗的“诗眼”是“闻折柳”;2.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友的思念和当年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折柳曲让诗人不由得想起曾经与亲友在春风中折柳赠别的情景,猛然触动了诗人孤独伤感的情绪;由于“柳”、“留”谐音,古诗中的“柳”暗含希望对方留下来之意;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句子;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三、考试链接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3、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2、描绘“故园东望路漫漫”所展现的画面;这句诗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自己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 ;“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离家已越来越远 ;“漫漫”二字,给人以茫茫然的感觉;3、“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4、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5、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一、译文“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译: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译: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二、赏析诗写游客邂逅京使,托他捎带口信回家的情境;诗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信手写去,不事雕琢,亲切不味,真挚感人;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生活中常见之事,一经艺术提炼概括,多么典雅感人,富有生气三、考试链接1、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2、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者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韩愈的晚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找出几个表达拟人的关键词语进行赏析;答:知春:赏析中应突出其消息灵通的特点;斗芳菲:赏析韩愈的晚春时应突出其互相比赛的特点;惟解:只知道;赏析中应突出其诚实可爱的特点;2晚春是韩愈诗中颇富情趣的小品,人们对诗意的理解诸说不一;请对第三、四句中“杨花榆荚”的形象做分析,谈谈你的看法;A、劝勉说:劝人珍惜光阴,抓紧时间多读书,以免像“杨花榆荚”那样白首无成;B、揶揄说:故意嘲弄“杨花榆荚”没有红紫美艳的花,一如人之无才华,写不出有文采的篇章;C、怜惜说:“杨花榆荚”也是花;虽无大红大紫,亦有其可称道之处;D、哲理说:诗有寓意;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他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刻意在诗中描画出一个“杨花榆荚”的形象,以鼓励“无才思”者应有不甘落后,敢于创造的精神;“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岂不是诗人所鼓励的么20-1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评析1.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或者渴望知遇、实现雄伟抱负的强烈愿望的思想感情;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的希望平定叛乱、巩固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2.“古人”、“来者”指的是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独字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苍凉悲壮的感情基调;1、诗人登上幽州台,看到无穷无尽的天地,先想到古人,再想到来者,不禁怆然涕下;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人”“者”是指什么人任人唯贤的人;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句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不被理解赏识的孤独和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抒发了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哀;4、赏析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两句诗从时间角度写出来时间之悠久绵长,表现了了主人公的孤独,又表述了对古代那些礼贤下士的明君的崇敬之意;缅怀古人的同时,写尽了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为下文抒发悲怆的心情作铺垫;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有两个“不见”,它们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两个“不见”都表达了作者感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凉心境;“不见”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那样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的明君和贤臣;这两句缅怀古人,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不同点:前一个“不见”是感怀历史,后一个“不见”是对将来提出希望,悲怆之情递进,由古及今;6、“独怆然而涕下”属于何种描写写出了什么“独”有什么作用神态描写;形象逼真地描写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和悲愤;7、作者在高处观景,为何会“怆然”呢是因为作者内心的悲哀与苦闷;8、诗人选择登“幽州台”而歌,有何深意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贤纳才之地;这就暗示:诗人登临的是燕昭王招贤纳才之地,如今昭王不在,贤才无举;9、登幽州台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孤独地站在幽州台上,仰首责问苍天,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10、登幽州台歌中直抒胸臆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1、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12、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3、黄鹤楼中“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两句传达出诗人登楼时内心的孤寂,与登幽州台歌中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0-2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本诗的作者是唐代伟大的“诗圣”杜甫 ;2.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通过描写泰山的神奇秀丽,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3.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请简要分析“钟”“割”字好在何处;①“钟”是“聚集”意思,大自然将神奇秀丽集中于泰山,运用拟人,将大自然写的有情,生动形象的写出大自然的神奇秀丽,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②“割”是“分开”的意思,写出了泰山将山南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隐天蔽日的奇险,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气概并品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人生哲理: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5.描绘画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一面明亮,一面昏暗,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评析:该诗描写了泰山的高大壮美;颔联:用夸张手法突出形容泰山的高,因太高,以至于阳光不能同时照到它的两面,形成一面如同清晨,一面如同傍晚的奇观;尾联:诗的字面意思是某一天"我"定要登上泰山,到上面俯视群山,群山就显得渺小了;表现了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这也是想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必备心理条件,所以该诗影响深远,至今还被人们广泛引用以勉励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1齐鲁青未了一句写出了初望泰山时兴奋、惊叹仰慕之情;一个“割”字,炼得极好,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之意愿,道出诗人的雄心和气概的一个名句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1、“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巍峨高大的特点;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答出一点即可,从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3、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4、“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决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了诗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5、“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使用精当,请简要赏析;形象地表现出泰山高耸陡峭的特点,像一把利剑把世界分割成明暗两部分,用字极富神韵;20-3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评析第一句用夸张手法突出塔高的气势;塔高千寻又立在峰顶,才能站在塔顶看日出;也才不怕“浮云遮挡观日的目光”;其中包含:“要想头脑清楚目光远大,就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练习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诗人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只要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3.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飞来山上千寻塔;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闻说鸡鸣见日升;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指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4、说说“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5、诗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6、这首诗中,“泘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当时的保守势力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7、最后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为什么“自”:在诗中是自然之义,用在此处使诗句的原因解释不来得绝对;“只”:在诗中念起来通顺上口,更符合诗人的处境和心情;8、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千寻见日升”突出塔之高,为下文作铺垫;9、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本诗表达了他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20-4游山西村南宋陆游南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一、作者:陆游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二、重点词注释:①腊酒:头一年腊月酿制的酒;②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③山重水复:一重重山,一道道水;④柳暗花明:绿柳繁茂荫浓,鲜花娇艳明丽;⑤箫鼓:吹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做春社日;⑥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⑦若许:如果这样;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⑧无时:随时;叩kòu门:敲门;笑:嘲笑;社:土地神三、中心思想:这首诗写作者到山西村做客,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纯朴民风的陶醉及对秀丽清新的山村景色和淳朴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四、译文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当山和水不断重复时,我怀疑会有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暗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欢庆,春社祭日已经临近,布做成的衣衫,最普通的帽子,简朴的古风仍然存在;从今日起,如果可以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农家朋友的柴门;五、重点题:1.首联写出了农家人热情、淳朴、好客的特点,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游览之地山西村恋恋不舍的情感;2.用简练的语言概述四联诗的内容;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首联,农家盛情款待;颔联,村庄景色诱人;颈联,乡村民风古朴;尾联,再来农家作客;表现了诗人陶醉、留恋之情;3.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足”字既写了农家的丰年景象又表达了农家好客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4.你是怎样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产生许多希望,蕴含人生哲理,现在往往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者比喻绝路逢生的情景;5.提炼出这首诗中关于“民俗”的信息;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村民们在迎神的箫鼓声中来来往往;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土地神,祈求丰收;4、全诗紧扣一个“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5、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性格;6、“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用农民服饰的简朴盛赞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7、本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含有什么哲理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8、“柳暗花明”写出了自然美景,请问:①为什么用“暗”来形容“柳”、用“明”来形容“花” ②“柳暗花明”流传下来成为一个成语,它现在意思通常指什么 参考答案: ①柳色深绿,所以用“暗”;花光艳丽,所以用“明”; ②比喻困境后重新出现转机,看到希望;20-5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评析:后两句用比喻,表示自己虽然已成“落红”甚至“化为春泥”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并不因此减退,今后仍将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尽自己的责任;境界高远,比喻精妙; 赏析:1直抒作者心境的一个短语是:浩荡离愁;诗中表达作者心志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全诗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顽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思想感情:虽辞官回乡,仍思为国效力,希望有新奉献的思想; 名句赏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以落红自喻,表达诗人虽辞官回乡,仍思为国效力,希望有新奉献的思想;1、“落红”在这里比喻 诗人以“落红”自比2、最后两句诗有什么深刻含义 花有情,死而不已,尚能化泥而护花3、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B 用“浩荡”修饰离愁,写离愁之苦;用“天涯”映衬离愁,写离愁之多;C 诗的后两句以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D “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现常用来赞美老一辈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和奉献;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这首诗构思细密而精巧;首句描绘的画面迷蒙中透出冷寂,描绘的画面具有——朦胧迷茫冷寂的特点,作用是渲染了迷蒙冷寂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伤感情怀;;第二句点明悲凉环境,在结构上起枢纽作用;后两句以形象而婉曲的议论作结,针砭时弊,抒发心中的不满;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者的本意是斥责歌女吗 请谈谈自己的看法;诗人表面上指责商女,其实是应用的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婉曲而形象地议论,讽刺那些王公大臣、官僚贵族等封建统治者,不以国家为重,反而寻欢作乐,毫无亡国之忧;3、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或国事的关注与忧虑;4、本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讽刺那些王公大臣、官僚贵族等封建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寻欢作乐,毫无亡国之忧;5、泊秦淮作者杜牧,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本诗作者为“ 小杜 ”;本诗从听觉的角度,运用“曲笔”的手法,写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慨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6、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这句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如烟的雾气,朦胧的月色,笼罩在河面以及水边的沙滩上;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夜泊秦淮”四字不但为上一句的景色揭示时间、地点,而且照应了诗题;“近酒家”三字则为下文张本;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 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3.这首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

2024年北师大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

2024年北师大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

2024年北师大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古诗阅读。

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写离乡之远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思乡之悲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家人最挂怀的讯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乞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是____代诗人___写的,描写了民间过____节时的盛况,表现了人们___的美好心愿。

2.“乞巧”是指向织女星________________。

3.每当此时,人间女子通常对着__________用________(a.五彩线;b.红丝线;c.金丝线;d.银丝线)穿针。

3. 阅读诗词,并回答问题。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本文描写清新优美、田园风光的诗句是。

(2)诗中共写了个人。

他们的活动分别是。

(3)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现小儿的顽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能写出两句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阅读《村晚》,完成练习。

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陂(bēī):___________②漪:___________③腔:___________[2]“衔”字运用了()手法,写活了山,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

初一语文诗歌鉴赏练习试题集

初一语文诗歌鉴赏练习试题集

初一语文诗歌鉴赏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阅读下面的诗歌。

(3分)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龙钟”、“凭”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1分)【答案】⑴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沾湿;凭:托。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在语境中抓住相关词语“泪不干”“传”来理解“龙钟”“凭”两词的含义。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

【2】此诗是诗人天宝八年赴安西途中所作,请回答此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2分)【答案】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解析】根据最后两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从诗人想传信给家人报平安的内容上即可体会到诗人的感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2.对下列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A.上片叙写于东坡豪饮后醉归临皋之景。

前两句点明了词人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

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可见是一醉方休的畅饮了。

B.“长恨”二句,是词人当下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

想平生颠沛飘泊,身不由己之时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C.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实际只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喻。

和“一蓑烟雨任平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一种退隐之后的洒脱心态。

D.此词以夜饮醉归这件生活小事为由,即兴抒怀,展现了作者谪居黄州时期旷达而又愉悦的心境。

【答案】D【解析】“都是一种退隐之后的洒脱心态”的说法不正确,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

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部编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摸底专项练习题

部编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摸底专项练习题

部编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摸底专项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读古诗完成练习。

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下列诗句中与本诗中的“凭”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独自莫凭栏B. 凭高独若吟C. 凭君莫射南来雁D. 烟波满目凭阑久[2]解释诗中词语的意思故园:________ 龙钟:__________[3]解释诗句的意思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外阅读。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凉州词:当时有《凉州曲》,这首诗是为“曲”配的“词”。

②夜光杯:这里指很精致的酒杯。

③催:催促欢饮的意思。

④沙场:指战场。

[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朝()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A.宋、岳飞B.元、戚继光[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而写(),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什么?()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古诗阅读。

春夜细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知_____ 乃_____晓_____ 潜_____[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春雨怎样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春雨仿佛知道节气,应时而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逢入京使阅读答案【篇一:【阅读欣赏+训练】《逢入京使》(田k)】t>【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作者简介岑参(约717年—769年),汉族,江陵(今属湖北)人,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主题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

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赏析诗的前两句写的是实景和实情。

“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

“故园”指自己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

“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

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写思乡的情状。

思乡之泪,龙钟交横,运用夸张的修辞写出了思念亲人的实情,为下文“捎口信”报平安作了铺垫。

诗的后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信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

题库1、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意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作者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长安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

2、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的后两句。

12【答案】这两句诗好就好在诗人提炼出特定环境下的典型环节,别出心裁,体现浓厚的边塞生活气息。

“马上相逢”的情节很有军旅生活的特色,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因无纸笔而用口信代家书,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新鲜之感。

3、理解性默写描写诗人无限思乡情思的诗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表现军旅生活的诗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篇二:2014七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答案卷】ass=txt>(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附加题:10分)班别姓名学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15分)(1)吴均的《山中杂诗》描写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从窗户里飘了出来的诗句是: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默写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5)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识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诗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7)描写北方战场寒冷,环境艰辛、战事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看拼音,写汉字。

(4分)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a )(3分)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让人目瞪口呆。

b.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

c.抓好禁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3分)a.高速发达的宽带网可以智能化、个性化为我们提供网上视频点播。

b.他们查地方志、访老居民,关于开发地域历史教育终于有新思路。

c.通过七八个孩子共同努力,终于把学校电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d.辞别老师,走出小红楼,他们仍余兴未尽,继续着刚才的讨论。

5、请按照前半句的形式续写句子:(4分)“繁花是春天的笑脸,阳光是夏日的欢唱,“红叶是秋季的旗帜,瑞雪是冬月的舞蹈”。

(如果续写“落叶是秋季的悲泣,白雪是冬月的泪花”之类的句子,则不仅与前文创设的语境不合,而且表现出来的思想情绪悲观、消极,同青年人应有的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相悖。

)二、阅读(50分)(一)阅读《伤仲永》一文,回答问题。

(10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

如此其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6、下列句中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3分)a、不能称前时之闻闻鸡起舞(闻)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夸父逐日(日)c、卒之为众人贩夫走卒(卒)d、即书诗四句奋笔疾书(书)7、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文: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3分)a、本文先叙仲永之奇特,后写仲永之退化,先详后略,先抑后扬,对比鲜明。

b、当父亲拉着仲永去求“利”的时候,也把仲永“拉”进了“众人”的行列。

c、本文以“余”所“闻”“见”为素材组织文章,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d、本文通过写仲永由神童变为“众人”的过程,提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9分)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之,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③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请解释下面加点字词:(3分)春往冬反:通“返”,返回不亦过乎:错误,过失10、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b )(3分)a老马之智可用也。

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

b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北面,夏天住在山的南面。

c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蚁壤高达一寸,下面一仞的地方就有水。

d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

凭管仲的圣明和隰朋的智慧,到他们有所不知的时候,不耻向老马、老蚁学习。

11、从本文中概括出一个成语:老马识途(3分)(三)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回答问题。

(10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2、根据文段内容给文段加一个小标题: _五彩缤纷的“乐园”(2分)13、文段除描写景物外,还写了四件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下面:(4分)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14、少年时代的鲁迅,把百草园看成我的乐园这是因为:(b)(3分)a百草园中的草木虫鱼写有的色彩鲜明,有的形态有趣,有的叫声动听,这些景象都吸引着他那好奇心。

b.他热爱大自然美景,希望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过无忧无虑的生活。

c.他不愿学习文化知识,把枯燥的学习环境和百草园相比,更觉得百草园是快乐的。

d.他希望在景色优美的百草园中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摆渡自己》的选文,回答问题。

(13分)①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雪天。

②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

③烦恼、苦闷常常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飘过来,将心淋湿。

挫折、苦难常常猝不及防地扑过来,你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叹息就轰然被击倒。

④倒在挫折的岸边,苦难的岸边,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没有灯火,没有星星,甚至没有人的气息。

恐怖和绝望从黑暗里伸出手来紧紧地钳住可怜的生命。

有的人倒在岸边再没爬起来,有的人在黑暗里给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⑥正攻读博士学位,却患上了运动神经细胞病,不能说、不能动的史蒂芬?霍金,做了一场自己被处死的梦。

梦醒后,万念俱灰的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被赦免的话,他还能做许多有价值的事情。

于是他给自己折了一只思想的船,驶进了神秘的宇宙,去探讨星系、黑洞、夸克、“带味的粒子”、“自旋”的粒子、“时间”的箭头??⑦在苦难的岸边匆匆折成的船,成了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

⑧也许一生中我们不会遭遇这样的大灾难,然而我们何曾摆脱过阴天、雨天、雪天,何曾摆脱过绝望的纠缠!折磨人生的情景,常常突然间就横亘在面前。

⑨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烦恼、痛苦总相伴人生时,我们何必要自怨自艾早早地放弃,早早地绝望?⑩有的人将求生的本能折成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出绝望的深渊。

有的人将新的欲望折成一只船,渡过了挫折后的痛苦与沮丧。

有的人将希望折成一只船,驶过了重重叠叠的黑暗。

实在无船可渡的人,哪怕用幻想折只小船呢,也要奋力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也许我们不曾经历感情的剧痛,不曾经历失败的打击,不曾经历无路可走的绝望,可是晴朗的日子里也常会有阴风晦雨袭来。

它像一只乌鸦扇着翅膀在你周围鼓噪着,足以将一个好心情蹂躏得乱七八糟。

这种时候,我们同样需要一只船来摆渡自己。

这只船也许是去听一场音乐会,也许是捧起一本书,也许是去给互联网的网友发封电子邮件,也许是背上旅行袋悄悄出门。

所以,无论命运多么晦暗,无论人生有多少次挫折,都会有摆渡的船,这只船常就在我们自己手里。

16、文中“给自己折了一只船”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怎样理解呢?(5分)比喻的说法。

(或“形象的说法”)扬起生活的勇气,找到一种拯救自己的方法。

17、第⑤段引述故事,史铁生为自己“折了一只船”,实际是指什么?(5分)用写作(或“创作”)的方法活下去(或“拯救自己”)。

18、第⑧段中的“阴天、雨天、雪天”,具体指什么?(4分)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19、综观全文,对标题“摆渡自己”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正确对待自己,扬长避短,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b、碰到苦难、折磨时,要善于回避,使自己超脱出来。

c、要善于面对各种苦难,寻找方法途径,战胜不幸命运。

d、要善于用巧妙的方法排解内心的痛苦,转移折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