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与湘西地质地貌科考活动结合的研究.doc
基于问题式教学的高中地理活动研究——以“喀斯特地貌”为例
基于问题式教学的高中地理活动研究——以“喀斯特地貌”为例发布时间:2021-05-13T11:31:04.57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下)作者:刘诗瑶[导读] 问题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采用提问的方式,将教学知识抽丝剥茧“引出来刘诗瑶广东省肇庆宣卿中学,广东肇庆 526700摘要:问题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采用提问的方式,将教学知识抽丝剥茧“引出来”,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过程。
以高中地理喀斯特地貌为例,分析问题式教学的设计原理,从情景结合、难易设置和认知冲突等方面总结问题式教学的利弊及目前面临的问题。
以期设计由浅入深、层次鲜明的问题式链条,帮助促进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高中地理;喀斯特地貌一、背景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是课堂深入探究的有力手段,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必备能力。
问题式教学最早能够追溯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通过“追问”逐步解决自相矛盾的观点,获得新的认知。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式教学不在“教”,而在“问”,问题的提出比解决更重要。
它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过程[1]。
对于实际操作而言,有许多需要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的问题式教学,特别是在教材的活动中。
因此,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设计组织了一堂以问题式教学为主的教学设计,通过“喀斯特地貌”的案例,分析问题式教学的利弊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的实施教与学。
二、教学设计本文以“常见的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为例,这一部分内容为新教材的新增内容,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仅掌握地球圈层结构岩石圈及初中地理五大地形的相关知识,尽管在生活中接触过相关地貌形态,但缺乏对地貌的整体认识和细节观察,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地表形态的知识。
该部分知识结构较为复杂,新概念较多,对于高一阶段刚接触自然地理的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
本节课标要求“通过观看视频或野外观察,识别几种地貌,并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课标重点在于如何识别地貌景观和叙述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风化作用与地表形态
第2讲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程标准] 1.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2.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基本概念]外力作用、风化作用(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流水侵蚀作用(溯源侵蚀、下切侵蚀、侧向侵蚀)、流水堆积作用、V形谷、峡谷、瀑布、河漫滩、河流阶地、横向环流、凹岸、凸岸、牛轭湖、冲积扇(洪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风蚀作用(吹蚀和磨蚀)、风蚀地貌(雅丹地貌等)、风积作用、风积地貌(沙丘等);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溶蚀地貌、喀斯特沉积地貌);海蚀地貌(海蚀崖等)、海积地貌(海滩等)、冰川作用、冰蚀地貌(U 形谷,峡湾等)、冰碛地貌。
[基本原理]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风成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的形成原因。
[体系架构]课时28风化作用与地表形态1.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
2.分类: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3.风化壳:是指由岩石风化产物在大陆岩石圈表层所构成的、呈不连续分布的疏松表层。
1.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类型分类影响物理风化a.矿物岩石的热胀冷缩——温差风化。
b.岩石空隙中水的冻结与融化——冰劈作用。
c.岩石卸载(释重)——层裂。
d.岩石空隙中盐的结晶与潮解a.使岩石变成松散的碎屑风化物,残留在原地成为风化壳。
b.为侵蚀作用准备了条件。
c.风化产物为土壤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化学风化a.溶解作用。
b.水化作用。
c.水解作用。
d.碳酸盐化作用。
e.氧化作用生物风化生物物理风化:a.植物根劈。
b.动物钻洞、挖土。
生物化学风化:a.遗体腐烂分解,形成有机酸和气体,腐蚀岩石;遗体在还原环境中,形成腐殖质,促进岩石分解。
b.植物生长(选择吸收元素、分泌酸溶液腐蚀岩石)。
c.微生物分泌酸类2.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1)气候:气温、降水①寒冷或干旱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为主。
2.1流水地貌(滑坡、泥石流)教学设计湘教版必修一高中地理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将设计相关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题目包括:
(1)判断题:关于流水地貌的基本概念和形成机制。
(2)选择题:关于滑坡、泥石流的成因、特点及危害。
(3)简答题:谈谈你对滑坡、泥石流防治措施的理解。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将讲解流水地貌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滑坡、泥石流的成因、特点及危害。
1.教师讲解流水地貌的定义、分类及形成机制。
2.பைடு நூலகம்对滑坡、泥石流两种流水地貌,教师详细讲解其成因、特点及危害,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做好笔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内容,选择一个身边的流水地貌实例,如滑坡、泥石流等,分析其成因、特点及危害,并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考察报告。要求报告中包含以下内容:
(1)流水地貌的地理位置、基本情况描述;
(2)流水地貌的成因分析;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了地貌、气候等基本概念,能够理解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然而,流水地貌(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机制、特点及危害等方面,对学生来说仍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进行本章节教学时,教师需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流水地貌的认识较为浅显,缺乏系统性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教师应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图片、案例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流水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3.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3.1喀斯特地貌—以湘西州为例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
喀斯特地貌类型
地表喀斯特地貌 溶沟、石芽、石林 峰丛、峰林、孤峰 溶斗、落水洞 钙华
地下喀斯特地貌
溶洞 地下河 石柱、石笋、石钟乳
(一)地表喀斯特
石芽、石林与溶沟
分析峰丛,峰林,孤峰的区别,并绘制三种地貌的简单示意图
峰丛
峰林
孤峰
溶斗(喀斯特漏斗、天坑)
落水洞
流水溶蚀作用
钙华
• 在合适的条件下,富含Ca(HCO3)2的地下热水接近或出露于 地表时,因CO2大量逸出,导致CaCO3沉积,形成钙华。
关的是 DA.①
B.②
C.③
D.④
“中国天眼”是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它建于贵州平塘县 大窝凼(下图)。大窝凼就像一个天然的“巨碗”,刚好盛起望远镜如 30个足球场面积大的巨型反射面。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天眼选址大窝凼的主要优势有(A )①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②岩石透水
性强,洼坑底部多裂隙,利于排水③地处偏僻,劳动力价格低④多晴天,污染小,大 气能见度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喀斯特地貌并不适合农业发展,地表崎岖,耕地面积小;土层较薄, 土壤肥力较低;地表缺水,且灌溉效率低
知识建构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读 图,回答1-2题。
1.图中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A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 ②④ D.①③④
2.图中景观主要与喀斯特沉积作用有
答:曾经为海洋,大量海洋生物的钙质骨骼及其他碳酸盐类物质 不断沉积,形成了深厚的碳酸盐岩地层,后地壳抬升,出露地面
• 问题2:湘西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和发育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
岩石:石灰岩分布、裂隙发育、岩石透水性好。 水文: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 水中含CO2、酸类物质多,溶蚀能力强 地形:山地地形,坡度大,水的流动性强 气候:湿热气候,溶蚀速度快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1 流水地貌 教案
流水地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取的是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一节是地形地貌的第一节,包括“流水侵蚀地貌”“流水堆积地貌”“滑坡和泥石流”三部分内容。
其中“流水侵蚀地貌”“流水堆积地貌”是重点也是难点内容,要求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资料和小组协作学习、探究、讨论,让学生对河流侵蚀和堆积地貌定义和特点有个初步了解,并通过比较河流侵蚀与堆积两个不同地质作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差异,从而了解不同的外力作用可以产生不同的地理环境,“滑坡和泥石流”,使学生清楚知道自然地理环境对人文环境的影响,人文地理要以自然地理为基础,因地制宜。
流水侵蚀和流水堆积这两种作用,都属河流外力作用,两者既有相似又有区别,具有可比性和迁移性。
可以先通过文字、图片资料学习河流侵蚀的概念和特征,通过阅读河谷的演化过程的图片学习不同河段不同侵蚀作用的表现各不相同,从而理解三种不同侵蚀概念特征和它们对地貌的影响。
在掌握侵蚀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方法的迁移进行自学堆积地貌。
最后分析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与分布。
本节课的设计尽量体现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思想。
通过学习,达到指导学生工作生活,将来工作和生活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利用开发河流,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采取正确的发展策略和措施,达到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流水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核心素养目标: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流水地貌的类型及形成原因。
综合分析滑坡、泥石流的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
区域认知:结合不同地区的图文材料,分析不同地区流水地貌的类型、分布及主要特征。
地理实践力:进行野外观察,观看视频,认识主要的流水地貌及分布。
人地协调观: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滑坡、泥石流多发的人为原因,树立保护环境,促进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1.流水地貌的类型及形成作用2.流水侵蚀地貌的主要类型及特点3.流水堆积地貌的主要类型、形成原因及特点4.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位于四川南充嘉陵江边的青居镇,镇的南北各建有一个码头,北边的叫上码头,南边的叫下码头。
高中地理_专题 地质地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地质地貌专题复习课师课件展示:地质地貌部分近五年全国卷高考题统计;给学生明确今年考向预测:宏观把握复习本节内容的知识构建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一、地壳的物质循环师回顾地壳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并回答1、岩石成因分类2、循环过程生先识记在回答师规律总结:判读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基本步骤?生讨论回答,总结规律并结合规律做高考链接题师针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总结二、地质构造1、类型师引导学生回顾地质构造的类型,分析判读依据生讨论分析回答2、地质构造与地貌师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类型有哪些?生讨论回答并分析内力作用的成因3、板块边界与地貌师比较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分别形成的地貌类型,并举例说明生讨论回答,画示意图解析师指导学生总结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方法生探究讨论,总结规律,并做高考链接题师针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总结举一反三,结合规律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剖析考点二外力作用与地貌1、流水作用与地貌师分析流水作用过程及形成的地貌类型生讨论回答并分析流水作用的过程及对地貌的影响2、风力作用与地貌师分析风力作用过程及形成的地貌类型生讨论回答并分析风力作用的过程及对地貌的影响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生探究讨论,总结规律,并做高考链接题师针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总结规律,对高考题进行讲解师要求学生回扣重要知识点,并做易错易混知识点辨析生讨论分析回答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并对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做当堂检测生做练习并回答,巩固提升所学知识学情分析高三学生因为是复习地质地貌知识,所以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而且也比较感兴趣。
因为该班学生基础相对较好,所以大部分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研讨、并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地质地貌只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不够。
因此需要经过系统复习进行知识的再现,才能夯实基础,进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相信经过老师的正确引导,能顺利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标。
2.3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5.总结与反思:在课程结束时,组织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知识,强化记忆。
-引导学生反思喀斯特地貌的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拓展学生视野,介绍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及其他国家的典型代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6.课后作业:布置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1.导入:通过展示喀斯特地貌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喀斯特地貌有初步的认识。
2.讲解:详细讲解喀斯特地貌的定义、形成原因、特点及主要类型,让学生系统掌握喀斯特地貌知识。
3.案例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喀斯特地貌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形成过程、特点及影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喀斯特地貌的实物,加深学生对喀斯特地貌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通过学习喀斯特地貌,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关注家乡地理环境,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为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过程、特点及分布规律,喀斯特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难点: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尤其是岩溶地貌的发育机制;喀斯特地貌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展示喀斯特地貌的美丽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奥秘。
-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高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式教学设计——以喀斯特地貌为例
教学·视角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跨学科教学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
地理常与语文、化学等学科联系紧密。
下面以喀斯特地貌为例,开展地理、化学和语文的跨学科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借助其他学科知识学习地理知识,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一、跨学科主题式教学的理念《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并重视教学方式的变革。
跨学科教学是以学科为中心,注重各个学科的内在联系,将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并构建解决问题的知识体系,强调学科知识间的关联性。
主题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主题进行探究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强调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高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式教学兼顾教学视角下的“跨学科性”与教学模式的“主题性”,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选取地理课程内容中某一特定主题,整合两门及以上的学科知识和方法,为学生提供多种获取知识的学习路径,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
二、主题选取喀斯特地貌是人教版(2019年版)普通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常见的地貌类型”的第一部分内容。
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和表现形式为地理跨学科教学提供基础,有利于实现跨学科的育人目标。
(一)生活中的常见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我国最常见的地貌类型之一,在地表和地下都有分布,遍及全国各个省区。
首先,通过观察地表不同发育阶段的喀斯特地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该地貌的形成演变过程,培养学生以动态的眼光观察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
其次,喀斯特地貌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重庆天坑、贵州万峰林、广西桂林山水、云南坝子农业等。
网络为学生了解喀斯特地貌提供了丰富的视频、图片素材,也为学生实地观察喀斯特地貌提供了途径,有利于学生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再次,不同类型喀斯特地貌具有独特的景观特点,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审美情趣。
最后,地理事物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密切,了解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地关系。
2.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3节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目标与素养1.结合情境,分析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规模、形态和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影响,达到水平2的要求。
2.对于给定的具体区域,能够分析特定区域典型地表形态对该地区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评估人类对特定区域典型地表形态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科学决策的依据,达到水平2的要求。
3.面对现实中的典型案例,能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具备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利用自然的意识,达到水平3的要求。
4.能够独立设计科学的地形地貌的考察方案,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及相关工具、材料,分析和处理相关数据和信息,对人地关系进行科学解释与评价;能够在地理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实践能力。
情境与问题1.通过教材第45页的探究,进一步感受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通过古代聚落和当代聚落的分布特征,帮助学生总体上感受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通过我国交通线路密度分布图、部分地区的交通线路图等,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对交通产生的多方面影响。
4.通过填海造陆、开挖河道、修筑梯田等活动,思考人类活动应该怎样减少对地表形态的破坏。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读图、讨论、讲述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2.通过讲授法、合作学习法、读图法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重点1.地形对聚落分布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难点地形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下列图文资料:“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男,汉族,中共党员,1935年11月出生,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半坎组人。
20世纪60年代起,他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
师:悬崖绝壁上开挖的“生命渠”,反映了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改变贫困的奋斗精神。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地质灾害
课时40地质灾害1.地震(1)概念: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
(2)地震构造①图中C为震源、B为震中、BC为震源深度、AB为震中距。
②D位于等震线上,等震线是指烈度相同的点连成的封闭的曲线。
③震级与烈度: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
(3)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地震是最难以预知且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掌握相关自救与互救知识,可以减少自己及周围人在地震中的伤亡。
阶段防避措施震前防震:树立防震意识;明确逃生路线;掌握自救和互救方法;准备应急救援包震中避震:平房或低层楼房,应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带;高层建筑内就地躲避,防止被坠物砸伤;室外尽量到开阔空地、降低重心,保护头部震后自救与互救: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保护好呼吸系统,减少体力消耗;有顽强的毅力、强烈的求生意识2.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泥石流的比较滑坡泥石流概念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滑动的现象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固体碎屑物和水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沟床向下流动的特殊流体多发地区山地丘陵和工程建设频繁地区。
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广泛,以西南地区最为多发影响因素自然因素①岩体比较破碎;②地势起伏较大;③植被覆盖度较差;④降水的润滑作用;⑤地震、河流侵蚀等对坡体稳定性的破坏①地势陡峻;②含有大量的松散物质;③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④地震等破坏坡体稳定性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如破坏植被、不适当的开挖与堆积等)的触发作用危害掩埋农田和村庄,阻断道路,淤塞河道,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等带来很大危害不同点山地斜坡上山地沟谷中运动物质的体积较大运动物质的体积较小有水、没水均可必须有水的参与相同点①主要发生在山区;②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在一定坡度上,物体向下运动;③由外力作用导致;④突发性;⑤破坏力极强;⑥人类活动可诱发其发生(2)滑坡、泥石流中的自救①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泥石流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
高中地理第一册教学设计2:4.2地貌的观察优质教案
第二节地貌的观察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学习目标:1.了解地貌观察的顺序,能够在野外选择地貌观察点,并确定地貌观察顺序。
2.了解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能够在野外实地观察和描述3—4种地貌。
3.学会描述地貌观察的主要特点。
二、教学重点:地貌观察的顺序和内容。
三、教学难点:描述地貌观察的主要特点。
四、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讨论法、辩论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知识回顾』:一、喀斯特地貌1.物质组成2.成因3. 喀斯特地貌的定义4.在我国的典型分布区: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最为典型。
5.类型及特点①地表喀斯特地貌②地下喀斯特地貌二、河流地貌1.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1)河流上游(山区)(2)河流中下游(平原):(3)河口2.河曲与牛轭湖三、风沙地貌1.定义2.分布3.类型(1)风力侵蚀地貌(2)风沙堆积地貌四、海岸地貌1.定义2.类型(1)海浪侵蚀地貌(2)海岸堆积地貌『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出示“人字形线路示意图”,导入。
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我国首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
他在勘测八达岭线路段时,发现该路段地形坡度大,火车爬坡困难。
他巧妙地将线路设计成“人”字形(图4.20),不仅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成为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杰作。
“人”字形设计是怎样降低线路坡度的?我们在观察地貌时还应关注哪些方面呢?『新课教学』:一、地貌观察的顺序1.地貌的组成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
一个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
『读图思考』读下图,思考:地点的选择------观察的原则------观察的顺序------地点的选择------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观察的原则------宏观点观察的顺序------视野内大的地貌视野内次一级地貌2.选址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
3.观察顺序①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课时3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一、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指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按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
不同的地形条件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影响深刻。
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区域聚落规模分布聚居人口北方平原地区一般较大相对集中,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较多南方丘陵地区和山区一般较小相对分散较少3.典型案例(1)半坡村落遗址:大多分布在河流阶地上。
(2)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于盆地边缘,多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中下部。
思考冲积平原地区一定都是聚落分布密集区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不一定,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
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因而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二、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影响深刻)、气候、水文等。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
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1)线路密度:我国东部交通线路分布稠密,西部交通线路分布稀疏。
(2)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平原山区限制因素较少较多线路形态呈网络状呈“之”字形,线路曲折工程造价较低较高特别提醒山区交通线选址的技巧(1)尽量沿等高线修建。
(2)尽量穿过等高线稀疏地区。
(3)选择地势较低处修建,如鞍部和河谷。
思考平原地区公路选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案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
三、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也逐步增大。
2.填海造陆、开挖河道、修筑梯田、修建水库等,人类活动不断地塑造着新的地表形态。
1.不同地区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和形态的影响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类型不同,对聚落分布、形态、密度及成因的影响不同,具体表解如下:地形高原山区平原分布深切河谷两岸的狭窄河漫滩平原洪(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形态多呈狭长的带状条带状团状、带状密度小较小大原因地势相对较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丰富,淤积有肥沃的土壤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举例青藏高原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甘肃省城市及人口的分布四大文明古国的发祥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2.河流地貌对聚落选址的影响聚落选择的地点,不仅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还要避免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
高一地理2.3.1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3.简要介绍喀斯特地貌的分布、特点及其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重要性,从而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喀斯特地貌的定义、形成原因及演化过程,让学生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基本知识。
2.介绍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如溶洞、地下河、天坑、峰林等,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各种地貌类型的特点。
高一地理2.3.1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定义、分布与形成原因。掌握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如溶洞、地下河、天坑、峰林等,并能结合地理分布进行识别和分析。
2.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喀斯特地貌资源。
4.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活动,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主要类型及其地理分布特征;喀斯特地貌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及其演化机制;如何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喀斯特地貌的独特魅力,培养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
(1)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喀斯特地貌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喀斯特地貌的分布、特征和演化过程。
2.2风成地貌教学设计(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2.2《风成地貌》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二、教材内容本节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本节教材结合具体实例,呈现了风蚀地貌、风积地貌的特点及形成过程,并介绍了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通过初中地理的学习,对基本地貌类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通过上节课流水地貌的学习,对于地貌的特点、分布和形成过程的学习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但大部分学生对常见的风成地貌只有感性的认识,缺乏对细节的观察、分析。
对知识的理解多停留于表面,缺乏抽象概括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风蚀地貌的主要类型、特点、成因及形成过程。
2、风积地貌的主要类型、特点、成因及形成过程。
3、风沙活动的成因及危害,说出防治风沙的具体措施。
过程与方法:观察风成地貌景观图,借助案例探究分析理解风成地貌的形成原因、风沙活动的危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区域真实案例的分析,了解治沙的生态措施和工程性措施,掌握真实地理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升地理实践力和树立人地协调观。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1、风蚀地貌的主要类型、特点、成因及形成过程。
2、风积地貌的主要类型、特点、成因及形成过程。
3、风沙活动的成因及危害,说出防治风沙的具体措施。
难点:1、风力磨蚀作用和沙丘的风力沉积过程。
2、风沙活动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六、教学准备:教材,ppt课件,多媒体。
本节课有关的图片与视频等。
七、教学过程5、风力侵蚀沟槽加大将深。
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深处内陆腹地,在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
柴达木盆地属高山高原气候,大陆性特征明显,以干旱为主要特点,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
区内大风日数多,尤其是春季大风更为频繁。
在盆地与昆仑山脉的过渡地带,源自昆仑山脉的河流和洪水将碎屑物挟带至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和洪积扇,大风再将冲积扇和洪积扇表面的细颗粒物吹走,留下粗大的砾石覆盖着地面,形成戈壁。
2.1.1流水侵蚀地貌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形图、卫星遥感图像等资料,识别和判断流水侵蚀地貌的分布特征和形态类型。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我国南方某山区的流水侵蚀地貌为案例,通过展示地形图、卫星遥感图像等资料,创设真实的地理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流水侵蚀地貌形成过程的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增强学生的地理直观能力。
3.结合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走进山区,亲身体验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过程,创设实践性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反思能力。
3.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有力依据。
2.采用问题驱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结合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4.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流水侵蚀地貌的模拟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地理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问题驱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此外,我还注重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流水侵蚀地貌在农业生产、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实际意义,提高学生的地理应用能力。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2.2 风成地貌学案 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风成地貌[学生用书P27]一、概述1.风是干旱、半干旱区地表形态的主要“雕刻师”。
2.风成地貌⎩⎪⎨⎪⎧风蚀地貌风积地貌二、风蚀地貌 1.风蚀作用(1)定义:地面物质在风力作用下脱离原地,称为风蚀作用。
(2)分类①吹蚀作用:风吹过地面时,带走细颗粒物质,造成地面的破坏。
②磨蚀作用:挟带沙粒的风吹过地面物体时,风中运动的沙粒对经过的物体进行磨蚀,造成地面物体的破坏。
2.风蚀地貌(1)定义:由风蚀形成的地表形态。
(2)常见风蚀地貌①风蚀蘑菇:突起的孤立岩石,尤其是裂隙比较发育的不太坚实的岩石,遭受风蚀后呈现出上部宽大、下部狭小的蘑菇状形态。
②风蚀柱: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或土体,在长期的风蚀作用下,形成一些孤立的石(土)柱。
③风蚀壁龛:陡峭的岩壁遭受风蚀后,岩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呈现出蜂窝状形态。
④风蚀残丘:风蚀作用形成的岛状高地或孤立的小丘。
⑤风蚀沟槽:风力沿着岩石之间的裂隙不断吹蚀,形成的沟槽地形。
⑥雅丹地貌:风蚀柱、风蚀残丘和风蚀沟槽等风蚀地貌的组合,泛指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
三、风积地貌1.定义:风中挟带的沙粒,在风速降低时沉降在地面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
2.常见的风积地貌——沙丘(1)定义:风力作用下沙粒堆积而成的丘状或垄状地貌。
(2)影响因素:受风力大小、地表形态的变化,以及植被、沙源等条件的影响,往往形成形态多种多样的沙丘。
新月形沙丘是其中的基本形态。
新月形沙丘的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两侧有近似对称的两个夹角,称为新月形沙丘的两翼,两翼延伸方向指向下风向。
四、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1.风沙的危害(1)破坏建筑物。
(2)降低土壤肥力。
(3)掩埋房屋、农田、道路等。
(4)影响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严重时会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2.防沙措施(1)设置障蔽或植树种草。
(2)采取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防护林带等。
草方格沙障的功能(1)可以增大地面的粗糙度,削减风力。
课题内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境设计研究Word版
课题内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境设计研究教学设计案例一: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太原五中高中地理组郭勇【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观点,举例说明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③说出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④知道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⑤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
②运用动画演示板块运动,更直观的去理解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
③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
④以流水和风力作用为例,结合实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⑤进行野外地质、地貌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环境观教育。
②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究自然的兴趣和热情;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养成良好的合作能力;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①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宏观地形的形成。
②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
③以流水和风力作用为例,结合实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难点:①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②从内、外力综合作用的角度分析“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
【教学内容分析及设计思路】本节从地表形态不断变化入手,全面剖析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主要有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的影响分别从板块运动、地质构造以及火山、地震活动等三方面作了深入的解释;外力作用的影响分别从外力作用的表现、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影响三方面阐述。
为此,学习中结合了大量的图片和实例,将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具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设计了相关教学情景,通过活动案例,和学生一起探讨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进而提高学生间的合作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初探高中教学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实——以新湘教版“流水地貌”为例
初探高中教学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实——以新湘教版“流水地貌”为例摘要: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
高中地理课程旨在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内容,树立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意识;提升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能够经常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流水地貌”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在高一阶段如何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呢?以必修一第二章地球的表面形态第一节“流水地貌”为例,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首先根据课标要求确定学习目标: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2.运用资料,说明滑坡、泥石流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与分布,引导学生熟悉掌握案例分析、问题探究、合作互助、拓展迁移的学习方法。
3.区域认知:能够辨识流域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类型,并归纳其空间分布特征。
4.地理实践力:观察有关地理图片,识别各种流水地貌名称,说明其主要特征,并简单掌握其成因。
引导学生培养通过观察与实验来了解地理现象、发现地理规律的方法。
为了落实素养目标,做了如下设计:一、探究一:流水地貌类型及成因1.情境诱思《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于2018年1月正式发布并生效,促进了六个国家在多个领域的合作。
澜沧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流出国境后称为湄公河,河流地貌类型多样。
图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示意图。
【思考】(1)(综合思维)分析澜沧江—湄公河干流从上游到中下游河谷特征是怎样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上游为V形谷,中下游为槽形谷。
2.1风蚀地貌优秀教学案例高一上学期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1.运用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风蚀地貌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2.结合实例,讲解风蚀地貌在农业生产、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培养他们的地理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4.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如地图、图片、视频等,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风蚀地貌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分布规律。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4.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1风蚀地貌优秀教学案例高一上学期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高一上学期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中“2.1风蚀地貌”为主题,旨在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风蚀地貌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目标,运用人性化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热情。
2.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素养。
4.通过学习风蚀地貌的形成与分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地理观,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五、案例亮点
1.创新的情景创设:本案例通过多媒体展示、故事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等创新手段,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有趣的地理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风蚀地貌的形成过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地理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教学与湘西地质地貌科考活动结合的研究》开题报告主持人:廖声斌单位:湘西州民族中学研究成员:修泽智彭敏李湘黔黄渊红向建华王连兵符太爱田晓彬秦春云王首仁刘明龙桂兰姚本光胥仲姚茂彬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高中地理教学与湘西地质地貌科考活动结合的研究》开题报告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廖声斌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代表《高中地理教学与湘西地质地貌科考活动结合的研究》课题组作课题陈述,请指导。
一、问题的提出1、在新课程背景下,新课标要求地理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对社会建设与发展有用的人才。
新课程的教学实际,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索。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这就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切实可行的研究性学习,在保证国家地理课程和地方地理课程教学的同时,积极探索乡土地理案例教学,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地理教学。
据调查,我们学校很大一部分学生最终就业工作、居家生活还是在湘西本地区;他们是湘西地区当前的建设者,也是湘西今后谋发展的生力军,而他们的地理知识多源自于课本,难以对乡土地理环境做更深入地了解,缺乏地理实践知识与能力。
如何通过行之有效手段与途径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使学生善于在实践中研究、在实践中学习,以获取更丰富的成果,是我们在地理教研活动中常常思考的问题。
经过教研组及备课组多次研讨,我们提出本课题是为了将中学地理教学新课标落在实处。
本课题拟立足乡土地理环境实际,从湘西地区地质地貌科考活动切入,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师生合作,把地理课堂教学延伸到大自然中去。
注重与高中地理教学实际结合,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的兴趣与热情、促成学生实在地体验活动过程中的感受、以及获取成功(成果)的喜悦,使学生产生对湘西山水的亲切感,形成热爱家乡的真情,从而真正培养出目前认识湘西环境、将来志在湘西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
2、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局限于时间和活动场所,使地理教学与新课标要求存在差距。
如何将地理课堂教学延伸到大自然中去,经常性把课外地理实践与课堂知识有机结合,真正把学生培养成现在能认识湘西环境、将来致力于湘西发展、具有环境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从而形成富有特色的校本地理教学,是值得我们探索与研究的。
3、研究综述通过网上搜索、查阅文献资料可知,目前国内外中学生地理实践活动中对地质地貌科考与研究涉及很少;仅山东临沂中学生对“岱崮地貌”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察与研究。
而针对湘西地区地质地貌调查研究,除了一般性的特征描述外,没有专家或学者进行细致研究,更没有高中学段的师生合作共同对湘西地区地质地貌进行分类科考调查。
本课题研究是开湘西地区地理新课程创新探究学习与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之“先例”,师生合作开展对湘西地区地质地貌实践调查研究,填补了本地区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课外探究性学习方式中的空白。
通过师生共同开展湘西地区地质地貌调查实践活动与研究,掌握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有效性的理论框架,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革新,优化教学设计,探索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地理实践活动方式,初步建立起教师有效指导、学生有效探究的地理课外活动实践体系,从而真正实现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学生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能力新课标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提出了“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
这一目标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地理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具体来说是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地理学的价值、在过程中构建合理的地理知识结构、在过程中发展地理学科能力、在过程中掌握常用的地理科学方法、在过程中培育科学的地理思维方式、在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地理教学理念、改变地理课堂教学形式。
因此,我们提出本课题,就是为了将课堂中探究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延伸到课外实践活动的研究中去,促使学生形成对地理知识实践运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促进学生勤于思索考察自然的科学方法,综合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
二、课题界定本课题中“高中地理教学”,是指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下的多形式的地理教学;湘西地区地质、地貌复杂,类型多样;本课题“湘西地质地貌”,是指湘西地区的典型地质地貌:如红石林地貌、寒武纪地层、不二门石林与火岩溶洞喀斯特地貌、沅江与酉水河谷地貌、八面山坡地与腊尔山台地等。
本课题力求将高中地理教学与湘西地质地貌科考活动有机结合,探索渗透乡土元素的多元化地理教学模式。
三、理论依据1、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发展都是以实践为根本方式。
所以没有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实践,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发展。
本课题拟通过学生实践活动,主动的参与本课题的调查、数据处理、撰写研究小报告、小论文等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综述能力和对问题的处理等综合素养。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强调学生开展自主性研究学习,自主建构知识。
(2)倡导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
(3)重视小组合作学习。
课外地理考察活动,是一种开放性探究式学习。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兴趣被极大的激发,思维的独立性、研究技能和创新精神得到更好的培养。
3、合作学习理论师生之间合作、教师之间合作、学生之间合作,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社会活动能力与获取信息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课题旨在通过师生合作开展调查,不但有助于更新地理教师对新课标地理教学的理念、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改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社会活动能力与获取信息的能力。
同时使学生通过自拟调查研究的小问题,深入大自然中调查,激发学生乐于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四、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1、研究目标(1)为高中学生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
通过师生合作开展地理科考实践活动,对现有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拓展,使学生把探究知识的触角延伸到大自然中,开阔知识视野,增长才干。
(2)探究高中自然地理教学过程中有关地质地貌内容的有效教学方法。
(3)丰富高中地理课程教学内容,多元化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资源,在新课标下构建有效课堂。
(4)提高学生收集课外资料及信息处理的能力,促使学生运用地理科学方法探究自然环境,从而探索出指导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开展科考实践活动的不同策略与方案。
2、研究内容(1)教师先行对湘西地区地质地貌有针对性调查,筛选出与课本知识相关的湘西地区典型的地质地貌,作为科考对象。
(2)对学生进行地质地貌科考活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多方面(科考地点、科考内容、科考用品、科考步骤、科考安全、科考方法、科考写作等)(3)科考时机选择与教学内容的联系。
如寒暑长假时间利用,法定节假日利用,不同年级师生科考内容差异。
(4)指导学生制定科考活动方案,收集科考资料,分类撰写科考小论文。
(5)分小组师生合作,通过对湘西地质地貌进行有针对性地科考,认识地质地貌对湘西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同影响,并且探究不同的认识方法。
(6)整合湘西地区地质地貌与教材具体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教师把科考资源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制作教学课件、改进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案例,编辑富有乡土特色的校本教材,对国家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地补充,力求具有推广价值。
五、研究方法1、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即按照“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施行动—调查思考—总结研究”的程式进行研究,并分为六个课题小组,开展与地质地貌相关的(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交通、旅游、经济等)科考研究,同时了解学生在地理实践过程中的思维活动状况。
2、调查研究法:指导教师在调查实践活动中对学生提出统一的调查要求或标准,对湘西区域内的各种地质地貌的分类调查,收集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3、文献研究法:指导学生共同查阅目前国内外对地质地貌研究的现状资料,从中借鉴和寻找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从而对地理实践活动进行有效地指导。
六、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1、研究思路教师先期调查,筛选科考地质地貌→科考培训→活动分类,制定科考方案→实施方案,开展科考实践→整理实践材料,总结实践成果→运用调查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提炼课题研究成果。
2、技术路线(1)采取调查法,筛选科考地质地貌景观。
(2)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开展科考培训,制定科考方案。
(3)采用行为研究法,实施方案,开展科考实践。
(4)采用行为研究法,总结成果,运用成果,提炼成果。
七、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之处1、突破传统地理教学的局限性,解决课堂教学资源的单一性。
2、创新之处:把地理科考实践活动成果与地理新课程教学相结合,丰富新课程教材内容,探究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有效课堂的新模式。
八、研究队伍1、课题组拟聘请省教育学会、州教科院专家为课题组研究顾问,以加强对本课题研究的业务指导。
2、课题组常务顾问修泽智,省教育科学研究州民中基地(民族教育学科)首席专家,对课题日常研究工作进行指导。
3、主要研究人员廖声斌、彭敏、黄渊红、符太爱、王连兵、向建华、秦春云、胥仲、田晓彬、王首仁、刘明、龙桂兰、姚本光、曾桂莲、张雪艳本课题组的成员都是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其中,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民族教育学科)首席专家1人、全州地理学科带头人1人、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处于教学一线岗位;主要成员大多参与了“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的课题研究,具有较强的课题研究能力。
而且采取跨学科教师组成课题研究团队,以地理学科教师为主,有语文、历史学科教师参与,使团队合力增强、凸显课题研究能力的互补性。
(1)课题主持人:廖声斌,49岁,中学高级教师,是我州第一、二届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带头人、州教科院兼职地理教研员、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专家库成员、省基础学科教学资源建设工作专家库成员、我校地理教研组长。
从事中学地理教育教学近30年,校教学能手、省优秀教研组长。
近五年来,参与了省电教馆“十五”课题研究一项,获一等奖。
主持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子课题)获二等奖,指导并参与两个州级“十一五”课题研究已顺利结题。
所撰写教研专著《地理课堂经纬》(18万余字)已在州内推介。
(2)主要成员(1)彭敏,46岁,中学高级教师,学生科副科长,从事中学地理教学25年,善于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参与两项州级“十一五”课题研究。
(2)黄渊红,36岁,中学一级教师,全州青年骨干地理教师,地理备课组长,善于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参与两项州级“十一五”课题研究。
我校作为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相关图书资料、教学设备较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