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重点

合集下载

商业银行经营学考试重点

商业银行经营学考试重点

商业银行经营学考试重点第一篇:商业银行经营学考试重点1.商业银行: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各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2.商行性质①具有一般的企业特征: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获得最大利润是商行产生和经营的基本前提、内在动力②是特殊的企业:经营货币资金的金融企业③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能提供更多更全面的金融服务、吸收活期存款。

1694年,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现代银行业产生的象征,世界上第一家央行。

3.商行组织结构体系: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管理系统。

4.商行体系类型(一)按资本所有权划分: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工中建农交);企业集团所有的银行(招行光大华夏中信平安);股份公司制的银行(上海浙商恒丰渤海深发展浦发民生招商兴业南京北京宁波华夏)(二)按业务覆盖地域: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银行(三)按组织形式:单元制银行(不设分支机构的商行);分行制银行(在总行之下,可在本地或外地设有若干分支机构,并都可以从事商业银行业务的商行)4:084、商行经营目标:如何理解商行三性,如何提高商行核心竞争力(一)安全性:要求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经得起重大风险和损失,能随时应付客户提存,滴客户对银行保持坚定的信任。

①保持较高的资本充足率②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③必须遵纪守法,合法经营(二)流动性,商行保持随时能以适当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银行其他支付的需要。

①保持适当的资产准备②保持资产的变现能力③提高银行的弹性负债能力④保证银行资产负债的比例协调。

(流动性最高的资产:库存现金、超额准备金存款、在其他银行的活期存款)[库存现金,超额准备金存款,国库券的持有,是为了保持流动性](三)盈利性,是商行活动的最终目标,要求商行的经营管理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追求利润最大化。

商业银行 期末考试 重点整理

商业银行   期末考试 重点整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第一章商业银行概述(本章整理全为重点)※一、商业银行的内涵商业银行是指主要发放周转性工商业贷款,享有垄断创造活期存款的特权,以赢利最大化为经营目标,提供日趋多样化综合性金融业务的金融企业。

※二、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异同相同点1、都是一国经济、金融的主体;2、都在一国经济、金融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许多中央银行是由商业银行演变而来的;4、许多中央银行的早期都兼营商业银行业务。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不同点:※三、商业银行是企业,又不是一般的企业商业银行是企业,具有企业的一般特征:(1)、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拥有一定的资本金;(2)、从事货币信用经营;(3)、有收入,也有支出,照章纳税;(4)、以赢利最大化为目的。

商业银行又不是一般的企业,是特殊的企业:(1)、商业银行经营对象特殊;(2)、商业银行是高负债的企业;(3)、商业银行关系面广,渗透力强;(4)、商业银行更容易冒风险;(5)、商业银行的社会信誉与社会形象更加重要,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根基;(6)、商业银行破产倒闭的社会成本特别巨大。

※四、商业银行的职能1、信用中介2、支付中介3、金融服务4、信用创造5、调节经济※五、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1、安全性原则2、流动性原则3、盈利性原则三性原则的关系及协调——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权衡的原则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一个权衡利害、趋利避害的过程,在决策时应该坚持盈利性和安全性权衡的原则。

首先,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客观要求。

其次,安全性与盈利性是一对矛盾。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则是保证信贷资金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有效统一。

它是银行管理者决策的依据。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总分制所有权:股份制业务结构:银行分业制※六、商业银行经营制度1. 分离银行制度2. 全能银行制度第二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了解)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环境概述(内部条件、外部条件)※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环境分析与预测(一)原则1.系统性原则2. 连续性原则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二)技术与方法1.定性分析预测法个人经验、德尔菲法、主观概率法2. 定量分析预测法发展趋势法、直线趋势法、线性回归法※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环境优化优化原则1. 竞争与效率相一致原则2. 安全与稳健相一致原则3.金融与经济相统一原则4. 规模与效益相适应原则第三章商业银行资本的规定※一、商业银行资本的功能一般来讲,商业银行的资本具有三大功能:1.保护存款人利益。

商业银行经营学 重点

商业银行经营学 重点

负债:种类:存款、短期负债(货币市场借款、中央银行借款)、其他负债(结算性负债、长期负债业务、发行次级长期债券)作用:1、银行负债是商业银行吸收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银行经营的先决条件2、银行负债是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手段3、银行负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4、银行负债构成社会流通中的货币量5、负债是银行同社会各界联系的主要渠道现金资产的构成1、库存现金,指商业银行保存在金库中的现钞和硬币。

2、在中央银行存款,指存款准备金3、存放同业存款,指商业银行存放在代理行和相关银行的存款4、在途资金,也称托收未达款,指本行通过对方银行向外地付款单位或个人收取的票据款项。

流动性总需求=0.8x(敏感负债-法定储蓄)+0.3x(脆弱资金-法定储备)+0.15x(核心存款-法定储备)+1.0x新增货币不良贷款分类1次级贷款:还款能力出现明现问题,依靠其正常收入无法保证还本付息。

2可疑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担保或抵押,也肯定要发生一定的损失。

3损失贷款: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程序后,贷款仍然无法收回。

不良贷款的管理:1.债权管理2.贷款重组3.贷款清收4.盘活管理5.以资抵债管理6.贷款核销租赁是所有权与使用权之间的一种信贷关系,它是由出租人按契约规定将财产租让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根据契约按期缴纳一定租金给出租人,出租人对财产始终保有所有权,承租人只享有使用权的经济行为。

现代租赁,也称金融租赁或融资租赁,它是以融资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租赁活动。

信托:信托是一种以信托为基础,以财产为中心,以委托为方式的财产管理制度。

意义:不仅开辟了新的利润来源渠道,有利于增加银行收益,而且扩大了银行的业务范围,丰富了银行的业务种类,从而分散了银行的经营风险,提高了银行资产的安全度。

表外业务发展的原因1、规避资本管制,增加盈利来源2、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3、转移和分散风险4、适应客户对银行服务多样化的需要5、银行自身拥有的有利条件促使银行发展表外业务6、科技进步推动了银行表外业务资产管理理论沿革1、商业性贷款理论18世纪商业银行在分配资金时应着重考虑保持高度的流动性。

商业银行经营期末复习知识点

商业银行经营期末复习知识点

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复习知识点第一章概念: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为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2、分行制:在总行之下,可在本地或外地设有若干分支机构,并都可从事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下属所有分行由总行领导指挥。

3、持股公司制:又叫集团银行制。

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在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25%以上的投票权)若干独立的银行。

银行的业务和经营决策由股权公司控制。

4、金融控股公司:持股公司的一种。

是由一家大银行直接组织一个持股公司,控制若干较小的银行。

5、流动性:指金融资产在短时间内在价值不折损的情况下变现的能力。

包括资产变现的成本和速度两个方面。

小题:1、商业银行的功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信用创造、调节经济2、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媒介、中介34.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一般: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我国: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三性之间的关系:安全性与流动性成正比;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成反比。

∴银行经营的总目标:在追求安全性、流动性的基础上,争取最大的利润。

5.银行的起源:铸币兑换—货币经营—银行性质:特殊企业6.我国商业银行的大体状态:分为专业银行、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

体系有五大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地区性商业银行(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信用社)和其它银行。

简答题:1、 建立商业银行制度的基本原则(1) 有利于银行竞争 竞争是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在于提高银行的效率。

(2) 有利于保护银行体系的安全 这一原则在于保持银行业的稳定。

商业银行的业务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一家银行的倒闭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甚至引发金融危机,所以要保持银行稳定。

(3) 是银行保持适当规模 这一原则在于保持银行的规模经济。

每一个企业都具有最合理的规模,以达到成本最低,利润最优,银行必然也受到规模经济的制约。

《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复习重点

《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复习重点

《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章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3,商业银行的模式(1)英国式融通短期资金模式,分业经营,以短期商业性贷款为主。

申请登记、招募股份、验资营业7、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体系:(1)决策系统:股东大会、董事会及其以下各种委员会。

(2)执行系统:总经理、副总经理及各业务职能部门。

(3)监督系统:监事会(4)管理系统:经营管理、资金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个人金融管理、国际业务管理8.商业银行体系及主要类型:(1)按资本所有权划分: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企业集团所有的银行、股份公司制银行(福建兴业银行)(2)按业务覆盖地域划分: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银行(3)按能否从事证券业务和其他业务划分:德国式全能银行(能从事证券保险股票)英国式全能银行(能从事证券,不能从事保险股票)美国式职能银行(只从事银行业务。

我国)()按组织形式划分:(1)安全性:要求: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

必须遵纪守法,合规经营。

(2)流动性(3)营利性宗旨:围绕流动性加强经营管理,增强资金实力,提高服务质量。

提高流动性来解决安全性和营利性的矛盾。

经济扩张时侧重营利性,过度膨胀时侧重安全性。

(扩营过安)第二章资本盈余:溢价发行时的差额、银行资本的增值部分、捐款留存收益:指动用的银行累计税后利润,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取决于银行盈利性大小(正)、股息政策(反)、税率(反)、使用留存的程度(反)3.债务资本:资本票据和债券资本票据:7-15年债券4.其他来源:储备金二、5.银行资本充足性: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

(1)资本数量的充足性:稳健型银行家保持更多资本,反之(稳多风少)。

商业银行期末重点

商业银行期末重点

商业银行期末重点第一篇:商业银行期末重点一、单选题(B)1、银行业务营运的起点和前提条件是:A.自有资本 B.负债业务 C.资产业务 D.贷款业务(A)2、________的成立,标志着资本主义商业银行的诞生。

A.英格兰银行B.威尼斯银行C.圣乔治银行D.阿姆斯特丹银行(C)3、在下列几种通过外部融资扩充银行资本的方法中,对普通股每股收益影响最小的是:A.发行普通股 B.发行优先股 C.发行资本性长期债券 D.发行可转换债券(C)4、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性资金运用是:A.同业存款 B.短期国库券 C.贷款 D.长期证券(C)5、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的贷款是:A.损失类贷款B.可疑类贷款C.次级类贷款D.关注类贷款(C)6、定活两便存款利率一般参照整存整取存款利率打________折计息。

A.4 B.5 C.6 D.7(D)7、决定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基础是:A.比例规模 B.资产结构 C.银行资本 D.负债业务(C)8、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始于:A.1996年 B.1997年 C.1998年 D.1999年(B)9、通常把商业银行库存现金与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称为:A.可用头寸 B.基础头寸 C.可贷头寸 D.超额头寸(B)10、一家银行的资产是100万元,资产收益率是1%,其杠杆比率是4,该银行的资本收益率为:A.1% B.4% C.5% D.10%(A)11、不属于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有:A.成本最低原则 B.安全性原则 C.适时流量调节原则 D.适时存量控制原则(B)12、下列不属银行表外业务的有:A.担保 B.证券承销 C.备用信用证 D.融资租赁(B)13、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通常资产是按其程度进行排列。

A、安全性B、流动性C、盈利性D、收益性(D)14、目前各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其中由银行设立的存款保险机构的典型代表是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德国(A)15、存款定价中的,其主要缺陷是没有考虑到未来利息成本的变动。

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复习提纲

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复习提纲

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复习提纲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复习提纲单选20分(1分)多选20分(2分)判断10分(1分)计算20分简答20分(20分)论述 10分(10分)考点一:商业银行的职能:(五大职能)信用中介——最基本、最能反映经营活动支付中介——最早、最传统信用创造金融服务调节经济考点二:商业银行的三大组织形式及其优缺点适用范围单一银行制(独家银行制)(主要集中在美国)总分行制 (我国的交通银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银行控股公司(花旗公司,美国发展最快)1、独家银行制又称为单一银行制,其特点是银行业务完全由各自独立的商业银行经营,不设或限设分支机构。

优点:(1)限制银行业垄断,有利于自由竞争。

(2)有利于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协调,适合本地区需要,全力为本地区服务。

(3)各银行独立性和自主性很大,经营较为灵活。

(4)管理层次少,有利于中央银行管理和控制。

缺陷:(1)商业银行不设分支机构与现代经济的横向发展和商品交换范围的不断扩大存在着矛盾,同时,在电子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大量应用条件下,其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受到限制。

(2)银行业务多集中在某一地区、某一行业,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筹资不易,风险集中。

(3)银行规模较小,经营成本高,不易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总分行制的特点是:法律允许除了总行以外,商业银行可以在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机构;通常,总行设在大中型城市,所有分支机构统一由总行指挥。

优点:(1)分支机构较多,分布广,业务分散,因而易于吸收存款,调剂资金,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本;同时由于放款分散,风险分散,可以降低放款的平均风险,提高银行的安全性。

(2)银行规模较大,易于采用现代化设备,提供多种便利的金融服务,取得规模效益。

(3)由于银行总数少,便于金融当局的宏观管理。

缺点:(1)容易造成大银行对小银行的吞并,形成垄断,妨碍竞争。

(2)规模过大,内部层次、机构较多,管理困难。

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复习提纲

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复习提纲

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复习提纲单选20分(1分)多选20分(2分)判断10分(1分)计算20分简答20分 (20分) 论述 10分(10分)考点一:商业银行的职能:(五大职能)信用中介-—最基本、最能反映经营活动支付中介-—最早、最传统信用创造金融服务调节经济考点二:商业银行的三大组织形式及其优缺点适用范围单一银行制(独家银行制)(主要集中在美国)总分行制 (我国的交通银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银行控股公司(花旗公司,美国发展最快)1、独家银行制又称为单一银行制,其特点是银行业务完全由各自独立的商业银行经营,不设或限设分支机构。

优点:(1)限制银行业垄断,有利于自由竞争。

(2)有利于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协调,适合本地区需要,全力为本地区服务。

(3)各银行独立性和自主性很大,经营较为灵活。

(4)管理层次少,有利于中央银行管理和控制.缺陷:(1)商业银行不设分支机构与现代经济的横向发展和商品交换范围的不断扩大存在着矛盾,同时,在电子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大量应用条件下,其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受到限制.(2)银行业务多集中在某一地区、某一行业,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筹资不易,风险集中。

(3)银行规模较小,经营成本高,不易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总分行制的特点是:法律允许除了总行以外,商业银行可以在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机构;通常,总行设在大中型城市,所有分支机构统一由总行指挥。

优点:(1)分支机构较多,分布广,业务分散,因而易于吸收存款,调剂资金,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本;同时由于放款分散,风险分散,可以降低放款的平均风险,提高银行的安全性。

(2)银行规模较大,易于采用现代化设备,提供多种便利的金融服务,取得规模效益。

(3)由于银行总数少,便于金融当局的宏观管理。

缺点:(1)容易造成大银行对小银行的吞并,形成垄断,妨碍竞争.(2)规模过大,内部层次、机构较多,管理困难。

银行控股公司制又叫做集团制银行,即由少数大企业或大财团设立控股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两家以上银行股票.优点:能够有效地扩大资本总量,增强银行实力,提高银行抵御风险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弥补单一银行制的不足。

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复习提纲

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复习提纲

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复习提纲一、商业银行的定义和职能1.商业银行的定义:商业银行是指以提供贷款、接受存款和经营其他金融业务为主要业务的金融机构。

2.商业银行的职能:财富管理、支付结算、融资信贷、国际业务、风险管理等。

二、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业务功能1.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总行、分行、支行等。

2.商业银行的业务功能:吸收储蓄、优先融资、信贷担保、证券投资、国际结算等。

三、商业银行业务模式1.存款业务:储蓄存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

2.贷款业务:个人贷款、企业贷款、房地产贷款等。

3.投资业务:资本市场投资、债券投资、金融衍生产品等。

4.国际业务:贸易融资、对外汇款、国际结算等。

5.金融衍生产品:期权、期货、掉期等。

四、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1.信用风险:借款人违约、担保不足等。

2.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等。

3.流动性风险:资金流入不足、债务违约等。

4.操作风险:人为失误、系统故障等。

五、商业银行监管与合规1.监管机构:央行、银监会等。

2.监管要求: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合规要求等。

3.合规管理: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

六、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1.客户定位:个人客户、企业客户等。

2.产品定位:储蓄、投资、贷款等。

3.市场推广:广告、宣传、促销等。

七、商业银行的创新与发展1.科技创新:移动银行、电子支付等。

2.金融科技合作:银行与科技公司的合作模式。

3.融资创新:创业板、债券市场等。

八、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1.金融包容性:普惠金融、精准扶贫等。

2.社会公益:慈善捐赠、环境保护等。

九、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前景1.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带来的影响。

2.金融科技: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模式的冲击。

3.金融监管:对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加强。

总结: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职责。

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储蓄、提供融资、进行金融投资等活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商业银行经营学复习重点精准版

商业银行经营学复习重点精准版

名词解释:(考其中6道)1、融资性租赁2、流动性风险3、表外业务4、存款准备金5、活期存款6、担保贷款7、个人理财8、银行资本充足性10、梯形期限策略11、超额存款准备金12、抵押问答题:(考其中3道)2、按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进行分类,商业银行可以分为哪几类?请分别解释之。

3、简述商业银行贷款的6C原则。

4、简述证券投资的风险。

5、商业银行有哪些现金资产?其现金资产管理的目的及原则是什么?并对其进行适度的解释。

6、简述银行资本金的构成论述题: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有哪些?如何贯彻这些原则?计算综合题:资料一:A、B是两家信用等级不同的银行,作为AAA级的A银行与作为BBB级的B银行借款成本各不相同。

A银行固定利率借款成本为3%,浮动利率借款成本为LIBOR+0 .25%,B银行固定利率借款成本为4.5%,浮动利率借款成本为LIBOR+1%。

资料二、2009年中俄签订了石油贷款协议。

据俄媒体报道,中方在偿还贷款问题上给予俄方5年的优惠期,即俄方在未来5年中只需还贷款利息,5年后再开始逐步偿还本金。

在偿还利息方面,2011年1月1日前,俄方可6个月偿还一次,2011年1月1日后每月偿还一次。

贷款利率为浮动利率,与LIBOR挂钩。

首笔贷款资金本季度就可以到位。

问题:1、什么是LIBOR?它在国际金融市场中起什么作用?2、什么是利率互换?利率互换产生的两点原因是什么?3、利用计算说明A、B两家银行是否存在利率互换的可能性?如果进行利率互换,两家银行潜在的总收益是多少?。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复习重点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复习重点

1商业银行: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2信用中介: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投向社会经济各部门,实现资金盈余和短缺之间的调剂。

3负债业务:银行组织资金来源的业务,包括存款负债、借款负债以及其他负债。

4交易账户:个人和企业为交易目的而开立的支票账户,客户可以用于结算支付。

5次级贷款:缺陷已很明显的贷款,正常经营收入已不足以还款,需通过出售变卖资产或对外融资,乃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

6浮动利率:金融机构在央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以法定利率为基础自行确定的存贷款利率。

7短期贷款:银行对企业发放的一年以内的贷款。

通常指企业临时性、季节性贷款,也称流动资金贷款。

8资产负债表:也称财务状况表。

反映银行在一定时期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财务报表。

●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三性”指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商业银行的经济职能主要包括信用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货币创造职能、金融服务职能、调节经济职能。

●《巴塞尔协议》中将银行资本分成两级: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商业银行负债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维持资产增长率和保持银行流动性。

●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构成以个人存款为主。

●广义的现金资产包括存款和库存现金。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由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组成。

●银行贷款按贷款期限可以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

●按国际惯例(风险度)对贷款的质量可划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五个等级。

●个人贷款包括利率、到期日和偿还方式等要素,这三个要素的有机组合被称为贷款定价。

●对借款人的资信评估包括两个方面:财务分析和非财务分析,前者是定量分析,后者是定性分析。

●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利益、分散风险和增强流动性。

●美国著名的四大评级公司是指标准普尔、穆迪、费奇和金融世界评级公司。

【精品原创】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期末重点

【精品原创】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期末重点

【精品原创】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期末重点一、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有放贷、拆借、吸收存款、发行票据、以及国际汇兑等。

放贷:商业银行放贷是最重要的财务服务活动,业务持续增加,放贷的形式也丰富多样,从支票、信用卡、贷款到一些新形式的贷款等等。

通过放贷,银行可以为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资金,更好地服务客户和促进经济发展。

拆借:拆借业务是指银行之间根据贷款合同或其他合同,在符合法律法规、行业规定的前提下,双方相互提供资金的有偿行为。

吸收存款:吸收存款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它是当前财务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吸承存款,银行既可以促进宏观经济的发展,又能够获得收益,因此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

发行票据:发行票据是商业银行发放各种票据的行为,例如商业汇票、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等。

票据发行起着支持企业流动资金活动和调节金融机构流动性的主要作用。

国际汇兑:国际汇兑是指商业银根据国际收支情况,以外币兑换本币的活动。

它有利于把国际贸易中的外汇利益汇集到国内,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保持了外汇市场的稳定。

二、期末重点期末重点是商业银行处理期末结算和结转工作时最重要的事项。

期末结算和结转中存在许多复杂的经营规程,要求商业银行核实各种结算和结转项目,承担相应的风险。

期末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放贷业务风险及偿付能力检查:商业银行要核实有关贷款的详细信息,特别是资金的到账情况和还款能力;2、拆借业务风险及补仓检查:要检查银行之间贷款的履行情况,特别是履行后的补仓活动;3、吸收存款检查:吸收存款检查要核实存款资金是否与风险容忍度匹配,是否有存款利率调整等;4、票据发行检查:要确保票据发行和票据回购活动是否符合商业银行的规定,是否存在背书合同和保证合同等;5、国际汇兑检查:要核实外币兑换本币后的利润是否在相应风险范围内,是否发生违约风险等。

期末重点考试时,商业银行要求严格按照经济发展的各种标准、法规和行业规定,审查各项经营活动,确保财务稳定性,以严谨的任务态度去完成期末检查和交易清算。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重点(范文大全)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重点(范文大全)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重点(范文大全)第一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重点1、商业银行演变:国际贸易——币制混乱——货币兑换商——货币保管商——货币支付商——货币信贷商2、特征: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商业银行又是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特殊企业,其特殊性具体:①经营对象的特殊②影响的特殊③责任的特殊。

商业银行与专业银行相比有所不同。

商业银行的业务综合,功能全面,经营一切金融“零售”业务(门市服务)和“批发业务”(大额信贷业务),为客户提供所有的金融服务。

3、职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4、经营原则: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盈利性原则5、“三性”的关系:“三性原则”的关系:①流动性是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的前提条件,是商业银行资产安全性的重要保证;②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原则,离开安全性,商业银行的效益性也就无从谈起;③效益性原则是商业银行的最终目标,保持盈利是维持商业银行流动性和保证银行安全的重要基础。

6、组织形式:单元制;分行制;持股公司制;连锁制组织结构:①决策系统:股东大会;和董事会。

②执行系统:总经理(行长);部门经理。

③监督系统:监事会;稽核部门7、商业银行资本的概念:资本也称资本金,是指商业银行在建立之初由投资者投入的资金,以及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由税后留存收益和银行借入的次级长期债务用来转增资本的资金,它代表投资者对商业银行的所有者权益。

8、商业银行资本的特点:商业银行资本金所包含的内容比一般企业宽泛;商业银行资本占资产的比重与一般企业相比很小。

9、资本构成:股本、盈余、债务资本、储备资本。

10、资本的功能:营业功能;保护功能;管理功能。

11、88版《巴》背景:银行业经营的风险不断加大;银行业之间的不平等竞争日趋严重。

内容:①资本的组成(核心资本+附属资本)②风险资产的计算:总风险资产=表内加权风险资产+表外加权风险资产+衍生工具风险资产。

表内加=∑权(风表险内⨯资相产应账的面风价险表外加权风险资产=衍生工具风险资产=(表外资产账面价值⨯信用风险转换系数⨯相应的风险权重)∑∑⨯相应的风险权重(衍生工具资产账面价值⨯信用风险转换系数+当前市场风险敞口替代成本)③标准化比率的目标④过渡期及实施的安排。

商业银行经营期末重点

商业银行经营期末重点

第一章:1、1694年,政府支持,英国出现了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英格兰银行。

1844年,《英国特许银行法》的颁布,标志着英国、也是全球的现代银行体系的形成。

1844年,英国建立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

其他银行成为商业银行。

(小题)2、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金融百货公司)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主要经营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小题)一)商业银行是企业----具有企业的基本特征1、具有业务经营所需的自有资金2、需要独立核算、自负盈亏3、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二)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1、经营对象和内容的特殊性2、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受社会经济影响的特殊性3、商业银行责任的特殊性(三)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企业1、能够经营活期存款业务,具有创造存款货币能力;2、业务范围广,具有综合性、多功能经营性质;3、机构多,分布广,是金融机构体系的主体;4、业务全面,作用大,监管要求高;5、多以股份制形式存在。

3、商业银行的职能作用: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小题)4、商业银行经营原则:(大题)一、盈利性:增加银行盈利的主要途径1、扩大资产负债规模、提高资产质量2、加强利差管理3、扩大资本金4、控制管理费用5、增加服务收入二、安全性(指商业银行应努力避免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保证稳健经营和发展。

)影响银行稳健经营的不确定性因素是各种风险:1、信用风险2、市场风险3、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风险。

)4、操作风险(指由不完善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不利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5、国家风险6、声誉风险7、法律风险8、战略风险如何才能实现银行的安全性——加强风险管理三、流动性(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现和必要的贷款需求的能力。

)如何保持银行的流动性?1、加强资产管理——建立分层次的准备资产制度2、加强负债管理——借入流动性3、有计划安排银行的流动性需求与流动性供给三性原则的关系及协调1、三性原则的统一性2、三性原则的矛盾性3、三性原则的协调在安全稳健的基础上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方法:静态协调——妥善安排各项资产和负债(保持一定比例关系)动态协调——不同时期,有所侧重(随便看看)5、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一、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大题小题)(一)单一银行制(指银行业务完全由一个独立的银行机构经营,不设或不允许设立分支机构。

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复习(自己整理)南财

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复习(自己整理)南财

第一章1.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是企业;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

2.职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调节经济;风险管理。

3.经营目标/原则:1)安全性原则:商业银行在业务活动中应尽量避免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保证资金安全和稳健经营。

2)流动性原则: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存需要和客户合理的贷款要求。

3)盈利性原则:银行获利的能力。

4.三个原则之间的关系:短期充满矛盾,但长期是统一的。

5.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外部:单一银行制;分支行制;金融控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内部: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第二章1.资本的功能:营业功能:商业银行存在和发展业务的先决条件,是商业银行维持正常经营的必要保证。

保护功能:当商业银行发生亏损甚至破产倒闭时,资本金可以保护存款人和一般债权人免遭损失,并维护公众对某家银行或银行体系,甚至是整个金融体系的信心。

管理功能:金融监管当局对银行资本金的数量和结构进行管理,以保证银行的安全。

2. 如何兼顾银行盈利性和安全性是银行系统有效管理的主要目标。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内容包括资本数量的要求、资本供给方式及选择。

3.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一般企业资本的构成:股本、盈余。

银行的双重资本1)核心资本:股本(普通股、优先股)盈余(资本盈余、留存盈余)2)附属资本:债务资本---次级长期债务,商业银行次级债券是指商业银行发行的、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列于商业银行其他负债之后、先于商业银行股权资本的债券。

储备金,为了防止意外损失而从收益中提留的资金,包括资本准备金和放款与证券损失准备金。

4.商业银行资本的特点(与一般企业的不同,自己归纳)5.资本充足性含义: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

1)资本数量的充足性影响银行资本数量的基本因素:1银行资本的用途2银行资本作为提高其赢利水平的金融杠杆作用3当局对银行资本充足度的规定对银行而言,资本充足性是资本适度,而非越多越好。

商业银行经营学重点复习资料

商业银行经营学重点复习资料

商业银行经营学重点复习资料1.商业银行“三性”原则之关系。

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第一经营原则,流动性既是实现安全性的必要手段,又是盈利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杠杆,维持适度的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策略手段;安全性是盈利性的基础,而盈利反过来又保了安全性和流动性。

1、统一面:流动性是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的前提条件,是商业银行资产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原则,离开安全性,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也就无从谈起。

盈利性原则是商业银行最终目标,保持盈利是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和保证银行安全性的重要基础。

2、抵触面:(1)商业银行的安全性与流动性之间浮现正相干。

流动性较大的资产,风险就小,安全性也就高。

(2)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与安全性和流动性之间呈反方向变动。

盈利性较高的资产,由于时间一般较长,风险相对较高,因此流动性和安全性就比较差。

2.商业银行的主要组织形式及其特点。

单一银行制单一银行制是指不设立分行,全部业务由各个相对独立的商业银行独自进行的一种银行组织形式,这一体制主要集中在美国。

优点首先,可以限制银行业的兼并和垄断,有利于自由竞争;其次,有利于协调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使银行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此外,由于单一银行制富于独立性和自主性,内部层次较少,因而其业务经营的灵活性较大,管理起来也较容易。

缺点首先,单一制银行规模较小,经营成本较高,难以取得规模效益;其次,单一银行制与经济的外向发展存在矛盾,人为地造成资本的迂回流动,削弱了银行的竞争力;再次,单一制银行的业务相对集中,风险较大。

随着电子计算机推广应用的普及,单一制限制银行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弊端也愈加明显。

分支银行制分支银行制又称总分行制。

实行这一制度的商业银行可以在总行以外,普遍设立分支机构,分支银行的各项业务统一遵照总行的指示办理。

分支行制按管理方式不同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总行制和总管理处制。

商业银行经营学重点总结

商业银行经营学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1、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改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2、商业银行制度:是一个国家用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该国商业银行体系、结构及组成这一体系的原则的总和。

3、流动性目标: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能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银行其他支付的需要。

4、银行资本充足性:是指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同时,银行现有资本或新增资本的构成,应该符合银行总体经营目标或所需新增资本的具体目的。

5、商业银行负债:商业银行的负债作为债务,是商业银行所承担的一种经济业务,银行必须用自己的资产或提供的劳务去偿付。

因此,银行负债是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尚未偿还的经济业务。

6、现金资产:是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以及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资产。

7、银行贷款:是商业银行作为贷款人按照一定的贷款原则和政策,以还本付息为条件,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提供给借款人使用的一种借贷行为。

8、贷款政策:是指商业银行指导和规范贷款业务、管理和控制贷款风险的各项方针、措施和程序的总和。

9、融资性租赁:是以商品资金形式表现的借贷资金运动形式,是集融资和融物为一体的信用方式,兼有商品信贷和资金信贷的双重特征。

10、杠杆租赁:是一种融资性节税租赁,出租人一般只需提供全部设备金额的一部分投资,就可获得设备的所有权,享受100%的设备投资税收优惠。

11、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简答1、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商业银行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

商业银行是从事工商企业,家庭个人和政府存、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

(二)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对全社会的货币供给具有重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分行制银行:指那些在总行之下,可在本地或外地设有若干分支机构,并都可以从事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

2.资本票据:是一种以固定利率计息的小面额后期偿付证券,该证券的期限为7——15不等。

它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也可向银行的客户推销。

3.回购协议:指商业银行在出售证券等金融资产时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以获得即时可用资金的交易方式。

4.欧洲债券:指债券发行银行通过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在债券面值货币以外的国家发行并推销债券。

5.超额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准备金账户上超过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存款6.补尝余额:是应银行要求,借款人保持在银行的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和低利率定期存款。

7.保证贷款:是指按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者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

8.抵押率:又称“垫头”,是抵押贷款本金利息之和与抵押物估价值之比。

9.关注贷款:指贷款的本息偿还仍然正常,但是发生了一些可能会影响贷款偿还的不利因素。

10.活期贷款:指贷款时不确定偿还期限,可以随时由银行发出通知收回贷款。

11.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12.储备金:是为了应付未来回购、赎回资本债务或防止意外损失而建立的基金,包括放款与证券损失准备金和偿债基金等。

13.大面额存单:是银行负债证券化的产物,也是西方商业银行通过发行短期债券筹资资金的主要形式。

14.外国金融债券:指债券发行银行通过外国金融市场所在国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发行的以该国货币为面值的金融债权。

15.可用头寸:指商业银行可以动用的全部可用资金,包括基本头寸和银行存放同业的存款。

16.贷款承诺费:指银行对已承诺贷给顾客而顾客又没用使用的那部分资金收取的费用。

17.抵押贷款:是指按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者的财产作为抵押发放的贷款。

18.票据贴现:是贷款的一种特殊方式。

它是指银行应客户的要求,以现金或活期存款买进客户持有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的方式发放贷款。

19.不良贷款:亦指非正常贷款或有问题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20.活期存款:指可由存户随时存取和转让的存款,它没有确切的期限规定,银行业无权要求客户取款时做事先的书面通知。

21.持股公司制银行:又叫集团制银行,即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若干独立的银行。

22.资本充足性:指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足信誉的最低限制。

23.自动转账服务账户:指存户可以同时在开户银行开立两个账户,即储蓄账户和活期存款账户。

24.付息债券:指的是在债券期限内每隔一定时间(半年或一年)支付一次利息的金融债券。

25.可贷头寸:指商业银行可以用来发放贷款和进行新的投资的资金,它是形成银行盈利资产的基础。

26.信用贷款:指银行完全凭借客户的信誉而无需提供抵押物或第三者保证而发放的贷款。

27.担保贷款:指具有一定的财产或信用作还款保证的贷款。

28.质押贷款:指按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者的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

29.次级贷款:指借款人依靠其正常的经营收入已经无法偿还贷款的本息,而不得不通过重新融资或“拆东强补西墙”的办法来归还贷款,表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

30.贷款利率:是一定时期客户向贷款人支付的贷款利息与贷款本金之比率。

论述题1、表外业务发展的原因?①规避资本管理,增加盈利来源。

《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和各类资产的风险权数作了统一的规定,限制了银行的资产规模扩张和银行的表内业务,而表外业务对银行的的资本要求很低或没有要求。

②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

在融资证券化和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面对资金来源在减少,存贷利差在缩小,资金运用又受到许多限制的困难。

③转移和风险分散。

a汇率多变给各国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和外汇头寸管理带来重重困难,银行经营经常要面对汇率变动而带来的影响。

b银行面临着资金缺口扩大,流动性风险增大的问题。

迫使商业银行寻找新的营业方式。

而表外业务具有分散风险或转移风险的功能。

④适应客户对银行服务多样化的需要。

商业银行为了巩固和客户的关系,大力发展代理客户进行理财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这也推动来了银行表外业务发展。

⑤银行自身拥有的有利条件促使银行发展表外业务。

银行的优势在于信誉高,具有规模经济效益,拥有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

这些优势使得银行在从事表外业务时,成本低,风险相对较小,并容易取得客户信任,而银行又可以获得较大的收益的目的,所以银行乐于发展表外业务。

⑥技术进步推动了银行表外业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银行可以在更广阔的市场上大力发展各种服务性的业务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深受客户欢迎,从而使许多银行的表外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二、影响贷款价格主要因素?①资金成本。

银行的资金成本分为资金平均成本和资金边际成本即每一单位的资金所花费的利息和费用额以及新增一个单位的资金来源所平均花费的边际成本。

②贷款风险程度。

不同风险程度的贷款,银行为此所花费的管理费用或对可能产生的损失的补偿费用也不同,因此银行在贷款定价时必须将风险成本纳入贷款价格中。

③贷款费用。

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贷款,需要在贷款之前和贷款过程之中做大量的工作,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花费人力、物力和发生各种费用。

④借款人的信用及其与银行的关系。

借款的信用状况主要是指贷款人的偿还能力和偿还意愿。

借款人的信用越好,贷款风险越小,贷款价格也应越低;借款人与银行的关系是指借款人与银行的正常业务关系,与银行关系密切的客户,贷款价格可以适当低于一般贷款的价格。

⑤银行贷款的目的收益率。

贷款时银行主要的资金运用项目,贷款的目标收益率是否能够实现,直接影响到银行总体盈利目标的实现。

⑥贷款供求状况。

当贷款供大于求时,贷款价格应当降低;当贷款供不应求时,贷款价格应当适当提高。

三、商业银行的地位①商业银行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

商业银行从事的存、贷款、结算等业务影响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②商业银行业务活动对全社会的货币供给具有重要影响。

银行通过吸收活期存款,提供结算业务、派生存款的的创造消减影响社会供给,从而影响社会货币供给的规模。

③商业银行已成为社会活动的信息中心。

商业银行通过其日常业务活动,详细地掌握各行业、部门、个人等全面而准确的经济信息,并在此基础上为各行业、部门、个人等提供投资咨询和财务咨询服务,从而成为社会经济活动飞信息中心。

④商业银行已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基础。

商业银行与政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都有密切的关系,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需要商业银行的配合。

⑤商业银行已成为社会资本运动的中心。

商业银行拥有的借贷资本来自于工商企业再生产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和社会各阶层的货币储蓄,然后通过贷款又转化为企业和个人的借入资本,加入社会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商业银行因此成为了社会资本的集散地。

四、存款经营的策略分析①银行主动负债的积极经营策略。

对银行来说。

存款实质上是一种被动负债。

银行必须变被动为主动,采取积极的经营策略。

银行既要与尽可能多的存款对象保持密切的友好关系,尽量创造出能为不同收入层面、职业、居住地域和行业特征的客户提供所需存款产品的条件,又要通过不断地创新和开拓,创造出尽可能多的存款工具、服务手段和技巧策略。

②提高存款稳定性策略。

保证银行存款稳定性的经营策略重点是提高易变性存款的稳定性,它首先取决于存款客户的多少,然后取决于银行能否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提高存款的稳定性,还必须努力延长稳定性存款和易变性存款的平均占用天数。

五、商业银行的功能①信用中介。

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金集中在银行,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各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

作用:使闲置货币转化为资本;使闲置资本得到充分利用;续短为长,满足社会对长期资本的需要。

②支付中介。

指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作用:使商业银行持续拥有比较稳定的廉价资金来源;可节约社会流通费用,增加生产资本投入。

③金融服务。

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在提供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业务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信息,运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和工具,为客户提供的其他服务。

通过这些服务,商业银行一方面扩大了其社会联系免得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为银行取得了可观的收入,同时也加快了信息传播,提高了信息技术的利用价值,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④信用创造,是商业银行的特殊功能,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可以吸收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或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存款,从而扩大社会货币供给量。

⑤调节经济。

指商业银行通过其信用中介活动,调剂社会各部门的资金短缺,同时在央行货币政策指引下,在国家其他宏观正常的影响下,实现调节经济结构,调节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引导资金流向,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

⑥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通过借入高风险资金而向存款人发行低风险的间接证券,实际上承担了金融市场上的套利职能。

六.贷款程序①贷款申请。

必须填写《借款申请书》②贷款调查。

银行借到借款人的借款申请后,应派专人进行调查借款申请书的内容和贷款的可行性。

③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

银行在对借款人的贷款申请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基础上,还要利用掌握的资料,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估,划分信用等级。

④贷款审批。

银行按照“分级负责、集体审定、一人审批”的贷款审批制度进行贷款决策。

⑤贷款合同的签订和担保。

借款申请经审查批准后,必须按《经济合同法》和《借款合同法条例》,由银行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

⑥贷款发放。

借款合同生效后,银行就应按合同规定的条款发放贷款。

⑦贷款检查。

贷款发放后,银行要对借款人执行借款合同的情况,即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和检查。

⑧贷款收回。

贷款到期后,借款人应主动及时归还贷款本息,一般可由借款人开出结算凭证归还本息,也可由银行直接从借款人账户中扣收贷款本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