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造影

合集下载

腰椎间盘造影的应用价值

腰椎间盘造影的应用价值

腰 椎 间盘 造 影 应 用 于 下 腰 痛 的 诊 断 已 超 过 半
外、 内两层 , 同心 圆状 排列 , 呈 和髓 核之 间无 明显 界 限 。其前 部 和两侧 部 最厚 ,约 等 于纤维 环后 部 的 2 倍 ,所 以椎 间 盘 突 出常 发 生 于 椎 间盘 后 侧 或 后外 侧。 髓核 位于 椎 间盘 中部偏后 侧 , 呈胶冻 状 。 间盘 椎 无 血管 组织 , 通过 邻 近组 织 的血 管 进行 营 养供 应 和 代谢 产物 的交 换 。纤维 环 中外 层 的血供 来 自椎体周 围脊 椎 动 脉 的分 支小 血 管 , 软骨 终 板 的营养 供 应通
椎 间 盘髓 核变 性 导 致 纤 维 环 的撕 裂 及 纤 维 环应 力
分 布失衡 。完 整 的椎 间盘髓 核和 内层纤 维环 承受 了 绝 大 部 分 的压 力 ,正 常 椎 间 盘 的纤 维 环外 周 压力
低, 而纤维 环 撕裂 的椎 间 盘 的环周 压力 明 显升高 。 ]
安 全 而 无 创 检 查 技 术 的 挑 战 。 但 其 目前 仍 是 诊 断 椎 间 盘 源性 下 腰 痛 的 最 重 要 手 段 。现 对 椎 间 盘 的 发 生 机 制 及 病 理 、 方法 、适 应 证 、临 床应 用 进 行 综 述 。
【 关键词 】 椎间盘造影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腰椎 间盘造影 的应用价值
Cl i a a u f u b r d s o r p y i c l l e o m a ic g a h n v l


蔡 跃 增
【 要 】 椎 间盘 造 影 广 泛应 用 于 临 床 已 近 半个 世 纪 ,随 着 影 像 学 技 术 的 发 展 ,椎 间盘 造 影 受 到 了 更 加简 便 、 摘

椎间盘造影在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诊治中的应用

椎间盘造影在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诊治中的应用

(Abstract]
Object v To investig th diagno i e ate e sitic value ofdiscographyin discog enic lowback painand and th e
ef ect of radiof eq uency nucleoplas t . M ethods Thirty 一 f r y three cases underw discography, radiofrequency nucleoplast ent y w performed on 心 caves . Results Twent 一 ine cases s how positive provocative pain ( 87. 9% ) . Al of the 33 paere y n ed n l
16
现代医院2007 年7 月第7 卷增刊 M odem Hospital J ul 2107 V 7 Suppl 1 ul
推 间盘 造 影在 推 间 盘源 性下 腰 痛 诊 治 中 的应 用
金树广 王素伟 陈有生
A P P LICA TIO N O F D IS C O G RA P HY IN TH E D IA G N O S IS AN D TR EA TM ENT O F TH E D IS C O G EN IC LO W BA C K P A IN
tien wer performed 场 the radio uen ts e (req cynucleoplast . The pr vo e pain o 29 cases hadgreat re co y af er operay o cativ f ver t i l on. the cure r te was 8 9%. Conclusion D graphy is of im a 7. isco portant value for d no localiretionof disco iag sis, genic lo w back pain . It is critical r le in the decisionof ap o plyingradiofrequen cynu cleop y todiscogenic lowhack pain last ( Key w ords) Discog enic low back p ain, D grap R frequen nu isco hy, adio cy cleop lasty,Ef ect f (Author's address] The D epartm o Spinal Surg y , 2h ent f er uhai peop Ho le spital , 51 9000

腰椎间盘造影在腰椎间盘源性腰痛诊治中的应用

腰椎间盘造影在腰椎间盘源性腰痛诊治中的应用
徐 卫星 , 陈其 昕 , 悦 黄
( 江 大学 医学 院附 属 二 院 骨 科 , 江 杭 州 3 0 0 ) 浙 浙 1 0 9
【 要 】 目的 : 讨 椎 间盘 造 影 对腰 椎 间盘 源 性 腰 痛 的 诊 断 价 值 及 椎 间融 合 手 术 的 疗 效 , 究椎 间 盘 造 影 对椎 间 摘 探 研
vri , aghu3 0 0 ,hj n ,hn esy H nzo 10 9 Z ei g C i t a a
AB T C Obet e T poe h igot a eo m a i gr p l df ai twt i oe ilm o S RA T jc v :o x l edanscvl fu b r s i e api r t ns i ds gn b — i e rt i u l d c ma y e op e h c, 疼 痛 基 本 消 失 , 疼 痛 没 有 变化 , 至加 重 。6例 患 者腰 椎 融 合 节 段 相 邻 的 9个 椎 间 盘 有 5例 7例 3例 甚
MR 异 常 改 变 , 造 影 无 诱 发 痛 , I 但 即无 症 状 椎 间盘 , 包括 在 融 合 范 围之 内 , 同期 的 随 访 中 , 例 因相 邻 无 症 状 退 变 未 在 1 间盘 退 变加 重 并 产 生严 重 症 状 而 接 受 融合 手术 。 论 : 椎 间盘 造 影 对 椎 间 盘 源性 腰 痛 的 诊 断 和 选 择 治 疗 方 法等 方 面 结 腰
间 盘造 影 的 结果 , 腰 椎 间融 合 术 2 行 O例 , 随访 手 术 患者 的 疗 效 。结 果 : 5例 中 2 并 3 O例 患者 2 2个椎 间盘 出现 了诱 发 痛 (71 )2 5. % ,O例 诱 发 痛 阳性 患 者 的 2 2个 节段 均 行 腰 椎 间 盘 融 合 术 , 全部 随 访 , 访 时 间 1 并 随 O个 月一 2年 , 均 1 平 5个 月, 改良 M c a 按 a N b评 定标 准 判 断 : 1 优 3例 , 4例 , 2例 , 1 。 5例 诱 发 痛 阴性 的 患者 予保 守治 疗 , 同期 随 访 良 可 差 例 1 在

CT椎间盘造影与MRI诊断椎间盘源性疼痛

CT椎间盘造影与MRI诊断椎间盘源性疼痛

GUO L n, AI e z n i C Yu - e g
( eat et f ail y G nrl opt ,ini MeiaU i ri ,i j 00 2 C ia D pr n d o , e ea H silTaj dcl nv sy Ta i 3 0 5 , hn ) m oR o g a n e t nn
间盘 的形态分 型, 明确诊断 阳性椎 间盘及相应椎 间盘纤维环退变和破裂程度 。 结幂: 间盘造影确诊为 阳性者 3 例 经椎 3 (0 %)高龄组( 5 岁) 6. , O > 0 中造影 阳性率为 3. 而低龄组 (5 岁 ) I 5 %; 7 < O 中造影 阳性率为 6. 8 %。应用 D D评估纤维环 的 3 D 退变和破裂程度和级别 , 其中纤维环退变 123 、、 级分别为 2. 3. 3. 纤维 环破裂 123 6 %、4 %、9 %; 3 2 5 、、 级分别为 2 . 3 %、 7 7. 2 %。 3 %、. 所有 阳性椎 问盘 M I 7 6 R 表现均有不 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 R 椎间盘纤 维环后缘高信号  ̄( I) 1 例 MI HZ 的 1
[ 关键词 】 椎间盘造影 ; 痛 ; I 腰 MR [ 中图分类号 】 6 1 ++ 4 5 R 8.3R 4 5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 号】0 6 84 (0 8 0 — 2 9 0 10 — 17 20 ) 3 0 9 - 4
Di g o i gi tr e tb a icp i yCT- ud d d s o r p y a d M RI a n sn e v re r l s a nb n d g i e ic g a h n
6 .% . c r igt ee au t no e rea dlv l f ds e e eaina dr pu ewi 83 Ac o dn t v ai n d g e n e icd g n r t n u tr t DDD. , 3 oh l o e o o h 1 2,

椎管造影操作流程

椎管造影操作流程

椎管造影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椎管造影操作流程详解椎管造影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诊断椎管内的疾病,如脊髓病变、椎间盘突出等。

椎间盘造影术的应用

椎间盘造影术的应用

年北美脊柱协会执行委员会(h xc . E IA法 检测 其 灌洗 液 却 没 能发现 明确 多节段椎间盘退变的患者和x线表现清 T e eu LS E i o f e C mmi e f t e No t v t e o h rh Ame ia 的炎性肽 。 t r n c 楚的 D DD, M R 能 明确 的 。( ) 而 J不 2 腰 S ie o iy NA S对椎 问盘造影术的 pn c t, S ) S e Aoi 近期研究发现, k等 在疼痛椎问 椎 问盘突 出症术后症状持续存在 。( ) 3
椎问盘造影术(i o r h ) ds ga y 又称髓 分学者对其有效性提出质疑“ 而另一部 神 经 ,而它 们 是公 认 的 和疼 痛相 关 的 因 c p , 核造影术, 是诊断椎问盘源性下腰痛的 分学者认为椎间盘造影术是一种有效的 素。由此推断,椎问盘造影时造影剂 由

种重要方法,已经被临床广泛应用 。 诊 断工 具 。 宝 淦 等研 究 认 为 椎 间盘 髓 核 向后 方 流 出到 纤 维环 外层 ,所产 生 彭
1 发展 过 程
年 提 出 的概念 , 称椎 问盘 内紊  ̄( t - 性 。 2 患者存在顽固的、 又 Ln r ie () 严重的临床症
椎 问盘 造影 术 早在 12 9 9年 就 由 nl i s p o ,D ) ads d r t nI D 。椎 问盘 造 影术 状 , c iui 而其他诊断方法不能明确所怀疑的 3 对于手术 Sh r cmol 在尸体的椎问盘上进行 了研究, 在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诊断作用还存在 椎问盘是否为疼痛来源 。() 鉴别在后面 14 年 Ln bo 9 8 i lm首次将改 良的S h r 争议 ,原因在于现在还不能明确解释椎 后症状 改善不明显的患者 , d cmol

椎间盘造影在腰椎融合术中邻近正常椎间盘的应用

椎间盘造影在腰椎融合术中邻近正常椎间盘的应用

椎间盘在椎 间融合术后不容 易变成 病变节段 ,因此没有 必要 常规在 术前 为 了 除病变节段 而行相 邻于拟融合节段 的正常 排
椎 间盘 的造 影 检 查 。
【 关键 词】椎 间盘造影
腰椎 间盘
椎 间盘源性下腰痛
T e au f i o r p yi No ma ltr etba i e e jcn u r pn l uin h le s ga h r lnev re rl s L v lAda e toL mb ia s . V oD c n D c s t aS F o [ s at Abt c]Obet e T i i art set es d oe a aetev leo i o rp yi edan s fl a r jci hs s er pci t yt v l t h a fds gah nt i oi o mbr v o v u u u c h g s u
p t n sh d a r c re c fp i fe n a y t ma i p r d o v r g mo t s p so e a i ey a d we e e au td b ai t a e u r n e o an a tr a mp o t e i f a e a e 2 n h o t p r t l n r v l ae y e s c o 1 v
a n r a i 8 o ee 1 ai t Of h s ai t o l l ai t 2 wa o f me a ep if l e e ea v i y b o ln f h s 5p t ns e e8p t ns ny t n (%) s c n r dt h v a u d g n rt eds b m t e . t e , p e i o n i c

椎间盘造影操作规程

椎间盘造影操作规程

椎间盘造影操作规程椎间盘造影是一种医学检查技术,通过向患者的椎间盘注入造影剂,利用X射线或其他成像技术来观察椎间盘的情况。

下面是椎间盘造影的操作规程。

一、患者准备1. 患者应提前了解椎间盘造影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2. 需要向医生提供详细的病史,包括过敏史、手术史和药物使用史等;3. 患者需空腹或低脂饮食,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或药物;4. 患者应穿着舒适的衣物,方便操作和观察。

二、设备准备1. 确保所有使用的设备(包括注射器、针头、造影剂、X射线机等)都是无菌的,并检查其有效期;2. 准备好所需的辅助设备,如床单、手术巾、椅子等;3. 确保X射线机的工作状态良好,并准备好所需的曝光片或数字成像设备。

三、操作步骤1. 术前准备a. 患者进入手术室或X射线室,取得患者的了解和同意;b. 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和对造影剂的耐受性,如果有过敏史,应提前给予适当的抗过敏治疗;c. 患者取坐或卧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d. 在患者的皮肤上进行局部消毒,使用无菌巾擦拭操作部位,避免交叉感染。

2. 麻醉a. 局部麻醉:使用无菌手套和1%~2%利多卡因逐层注射到希望进入的椎间盘区域;b. 全身麻醉:如果患者对局部麻醉过敏或有其他禁忌,可以使用全身麻醉。

3. 造影剂注射a. 空气法:使用无菌注射器连接到空气或生理盐水瓶上,通过给床单加压的方式,逐渐注入椎间盘;b. 少量造影剂注射法:使用无菌注射器连接到造影剂瓶上,逐渐注入椎间盘;c. 自动注射机:使用自动注射机进行控制注射,可以通过调节注射速度和压力来控制注射量。

4. 观察和记录a. 在注射造影剂的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如疼痛、放射痛、恶心等;b. 通过X射线机或其他成像设备来观察造影剂在椎间盘内的分布情况,并进行拍片或录像;c. 在操作过程中,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和观察结果,并妥善保管相关文件和影像资料。

四、术后处理1. 检查结束后,患者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恢复正常活动;2. 观察患者术后的症状和体征变化,提醒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和负重,以减少椎间盘的损伤风险;3. 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向患者解释检查结果并提供合理的建议;4. 清洁和消毒使用过的设备和工作区,妥善处理废弃物。

椎间盘造影手术记录

椎间盘造影手术记录

手术记录(间盘造影
科别:骨科2 住院号:003199 时间:
姓名: 高银珍性别: 女年龄: 38
手术名称:腰椎间盘造影术
手术日期:2015年12月14日
术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医生:田宇春第一助手:护士:
手术开始:手术结束:共计时间:
麻醉方法:局麻(1%利多卡因)麻醉者:田宇春
手术步骤:
患者取俯卧位于手术床上,暴露腰部皮肤,选择左后外侧入路。

以克氏针在C型臂透视下行L5-S1椎间隙及穿刺路径并做体表标记,L5-S1椎间隙定位准确后,以碘伏术区皮肤消毒,铺无菌单。

取腰5棘突左旁开13cm距离为穿刺进针点,以1%利多卡因2ml进针点周围逐层浸润麻醉,穿刺针与身体成60°,氏状面45°斜行刺入L5-S1椎间隙,术中C型臂透视侧位像,穿刺针尖位于L5-S1椎间盘后1/4位置,首先注入0.5ml碘海醇注射液,病人无不适后再次注入碘海醇注射液1ml,并行术中透视,证实椎间盘髓核破裂,术中病人腰骶部酸痛,无下肢放射痛,足趾活动无异常。

第三次注射碘海醇0.5ml,病人诉腰骶部疼痛加重并向左臀部放射,同入院症状相同。

术中诱发试验阳性,术毕,拔出穿刺针,按压针眼5分钟后以创可贴覆盖。

手术顺利,术中造影剂注射无明显阻力。

术后病人生命体征平稳,足趾活动正常,病人安返病房。

医师签字:田宇春/。

椎间盘造影术-刘垒

椎间盘造影术-刘垒
膨出、破裂或放射状撕裂时,造影剂向纤维环浸润并经破 裂处溢出, 则理论上造影剂注入量会大于正常椎间盘容量。 注入造影剂时应根据注射时遇到的阻力、剂量及影像学显
示结果等综合判断间盘的病变情况,但要注意一点,在影
像学定位扫描下,针尖位置较好时,注射造影剂阻力很大
时,切忌不要暴力注射,以免造成医源性间盘破裂。注射
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因此,护士可采用非语言 与语言思想沟 通的技巧,给患者简单介绍造影的
目的、原理、方法、需用时间及注意事项,对患 者进行疏 导,消除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以取得
患者的密切配合。对患儿可让家长陪伴,护士更 应和 蔼可亲。
七. 术后护理与并发症的处理
• 造影检查后,卧床24小时,术后应严密观 察8小时,并嘱患者多饮液体,对造影后头 痛和神经刺激症状,一般可遵医嘱行静脉 注射液体,以加速造影剂的 排泄,重者可 应用脱水剂治疗。
Physical and chemical stimulation of nociceptors results in “Discogenic Back Pain”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发病机制
3.椎间盘内机械压力的变化
目前认为,由于退变的椎间盘内炎性 介质的含量非常高,在炎性介质的作用下, 窦椎神经末端的伤害感受器处于超敏状态, 从而对机械压力的痛阈下降,在轻微的机 械压力刺激下,即可产生神经冲动。
患者1
患者2
患者3
患者4
患者5
No Image
• Giving is the best communacation.
• 给予是最好的沟通!
椎间盘穿刺針正侧位透视 像
A和C: 错误的穿刺方法 B:正确的穿刺方法

侧位显示针头已达椎间隙中部 A ,而正位显示 针头在椎体以外 B ,则说明穿刺角度过大。

椎间盘解剖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及影像学诊断

椎间盘解剖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及影像学诊断

影像学表现
▪ MRI表现 ※椎间盘脱出MRI表现:
脱出的髓核为扁平形、园形、卵园形或不规则形, T1加权像脱出髓核的信号比CSF高,比硬膜外脂肪信号 低,界限分明。T2加权像脱出髓核可表现为或高或低的 信号,信号强度比CSF低,比脊髓高,与硬膜囊外脂肪 相比略低或略高。
影像学表现
▪ MRI表现 ※脱出或游离的间盘碎片周围环绕一低信号
影像学表现
▪ CT表现
※腰椎间盘变性和膨出:对椎间盘变性的显示CT不 如MRI敏感。退变的腰椎间盘可产生氮气,所谓“真空” 现象,CT值为负值。在横断面CT扫描图象上腰椎间盘 膨出表现为超出椎体边缘均匀光滑对称的软组织密度影, 轮廓完整,其后缘呈凹陷状,也可隆突。硬膜囊前缘变 平或有浅压迹。
▪ MRI表现 ※MRI检查要优于CT检查,MRI扫描常用
SE序列、GE序列或FLASH序列;主要特点是 MRI是三维成像,即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三 个方向观察脊柱的解剖结构,而且其信号的改 变也直接反映了椎间盘组织的变化; CT主要是 横断面扫描显示椎间盘的局部。
影像学表现
▪ MRI表现
※椎间盘变性表现以低信号为主,其中还混杂有不 规则的斑点状高信号。椎间盘变性时,其信号和形态改 变于SET2加权像最为敏感。FLASH准T2加权像其次, 而T1加权像则显示较差,变性椎间盘可出现“真空”现 象或钙化。于FLASH准T2加权像和SET2加权像,T1加 权像均表现为低信号。
椎间盘 1. 软骨板
2. 纤维环
3. 髓 核
1. 软骨板:即椎体上的软骨面,作为髓核 的上下界,与相邻椎体分开,平均厚度1mm, 软骨板以颈椎最小,向下逐渐增大,以第5腰椎 最大,其大小和形状与上下椎体相当。椎体无血 管的软骨板如同膝关节的关节软骨,可以承受压 力保护椎体,防止椎骨遭受压力。只要软骨板保 持完整,椎体不会因压力而发生改变。

椎间盘病变影像诊断(00002)

椎间盘病变影像诊断(00002)
管内游离碎块,可上下滑移。
椎间盘突出
(4) 突出的髓核钙化。 (5) 神经根鞘及椎间静脉受压,局部可
渗出肿胀,有轻度占位征象,久之可形 成硬膜外纤维化。 (6)突出髓核进入椎间孔或椎体两侧, 即为侧方突出。 颈椎因有钩椎关节保护,无侧缘突出。
椎间盘突出
左后
正中偏右
L5S1椎间盘右后突出
L5S1椎间盘左后突出

较低 低
中 较低
腰4-5椎间盘突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1WI
T2WI
腰4-5椎间盘突出(滑移)
腰4-5椎间盘突出(滑移)
颈6-7 椎间盘 突出
颈3-4椎间盘正常
颈5-6椎间盘突出
颈4-5椎间盘重度突出
颈3-4椎间盘突出
颈3-4、4-5、5-6椎间盘突出
腰4-5椎间盘突出伴粘连
腰4-5椎间盘突出伴粘连
正常L5S1
颈椎间盘扫描定位片
正常颈椎间盘
正常颈椎间盘
病理(椎间盘膨隆)
椎间盘退变导致纤维环松弛, 超过椎体边缘,并产生环状或 横行的裂隙,髓核水分减少, 弹性降低趋玻璃样变性
病理(椎间盘突出)
在一定压力作用下髓核破裂,沿纤维 环裂隙突出。突出之髓核大小形态不 一,程度和部位各异,可压迫脊膜囊, 也可压迫神经根鞘和椎管内静脉,造 成局部肿胀或渗出,引起硬膜外纤维 化。
L4-5椎间盘突出 和脊膜囊密度差异小
L5S1椎间盘突出
右后
左后
L4-5椎间盘侧方突出
椎间盘侧方突出
位椎间孔和侧隐窝内
L5S1椎间盘突出
右后
椎间盘突出 似肿瘤
不同组织在SE序列时 信号强度变化
MRI序列 水 脂肪 骨髓质 骨皮质 肌腱韧带 肌肉

椎间盘解剖

椎间盘解剖

椎间盘的解剖、病理生理及其影像学表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丁晓毅童国海陈克敏椎间盘的解剖及生理一、椎间盘的解剖结构椎间盘由软骨、纤维环和髓核三个部份组成(一)软骨终板软骨终板由纤维软骨组成,在椎体的上、下各一个,其平均厚度伟1mm。

软骨终板内有许多微孔,是髓核的水分和代谢产物的通路。

在婴儿期有微血管穿过,诞生8个月以后血管开始关闭,到20-30岁完全闭锁。

软骨终板内无神经组织,因此当软骨终板损伤以后,既不产生疼痛,也不能自行修复。

软骨板犹如关节软骨一样,能够经受压力,避免椎骨蒙受超负荷的压力,爱惜椎体,要紧软骨终板维持完整,椎体就可不能因压力而发生吸收现象。

(二)纤维环纤维环分为外、中、内三层。

外层有胶原纤维带组成,内层由纤维软骨带组成。

各层之间有粘合样物质使彼此简牢固地结合在一路。

纤维环的前侧部和双侧部最厚,几乎等与后侧部的2倍。

最内层纤维和进入髓核内并与细胞间质相连,因此和髓核之间无明确的分界。

整个纤维环几乎呈同心圆排列,其外周纤维较垂直,而越到中心倾斜度越大。

纤维环十分牢固,紧密附着在软骨终板上,维持脊柱的稳固性。

(三)髓核诞生时髓核比较大而软,位于椎间盘的中央,不接触椎体。

在生长发育进程中,髓核位置有转变,椎体的后面的发育较前面的快,因此到成年时,髓核位于椎间盘偏后侧。

髓核越占椎间盘横断面的50-60%。

在幼儿时期,椎间盘内层纤维环包绕在脊索细胞的周围,10岁以后脊索细胞消失,仅有软而呈胶冻状的髓核,12岁时髓核几乎完全由疏松的纤维软骨和大量的胶原物质组成。

随着年龄的增加,胶原物质慢慢被纤维软骨取代。

儿童时期的髓核结构和纤维环分界明显,但在老年时期的髓核水分减少,纤维化和髓核的分界不明显。

髓核内有比较致密的、分化不行的胶原纤维网状结构,每层胶原纤维覆以粘多糖蛋白复合体和硫酸软骨素,使髓核具有与水结合的能力。

依据年龄的不同,髓核的水分含量可占髓核总量的75-90%。

髓核内的各类成份结合在一路,形成立体网状胶样结构;在经受压力的情形下使脊椎均匀地负荷。

X线平片、造影与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

X线平片、造影与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

同程 度 的退 行 性 改变 后 , 外 界 因素 的 作 用 下 , 间 盘 的 纤 维 在 椎 环 破 裂 , 核 于 后 方 或 椎 管 内 导 髓 或 , 致 相 邻 的组 织 , 脊 神 经 根 、 髓 等 遭 受 到 刺 激 压 迫 , 而 产 生 如 脊 从
44 0 ) 0 5 0
文 章 编 号 : 5 18 4 ( 0 9 0 — 7 60 1 7 —3 8 2 0 ) 60 5 —2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 称 为 髓 核 突 出 ( 脱 出) 又 或 或腰 椎 间 盘纤 维 环 破 裂 症 , 临 床 上 较 为 常 见 腰 部 疾 患 之 一 。 本症 主要 是 因 是
隆 : 间 盘 沿 椎 体 四周 均 匀 对 称 性 膨 出 , 椎 常伴 椎 间盘 高 度 变 低 ; ( ) 间 盘 突 出 : 间 盘母 体 呈 宽基 底 相 连 ;3 椎 间盘 脱 出 : 2椎 椎 () 较
大 部分 的椎 间 盘 位 于 纤 维 环 和 后 纵 韧 带 内 , 母 体 呈 狭 颈 相 与
为卵 圆形 压迹 或 半 弧 形 压 迹 , 中 突 出 向 两 侧 延 伸 多 呈 束 腰 ]正
征 、 断征 ; 袖 影 被抬 高 , 尖 呈 腋 下 征 , 见 于 根 内型 ; 截 根 压 多 根袖
该 症 的影 像 学 检 查 方 法 有 平 片 、 影 、 T 和 MR 。 随 着 影 像 造 c I
腰 部 疼 痛 , 侧 下 肢 或 双 下 肢 麻 木 、 痛 等 一 系列 症 状 。 目前 , 一 疼
变 薄 , 像 较 淡 , 面纱 状 或 珠 帘状 。( ) 问 盘 突 出 : 影 呈 2椎 外侧 方小 的突 出只 在相 应 的 椎 间 隙 外 侧 有 轻 度 凹 陷 压迹 , 的突 出表 现 大

腰骶椎间盘脱出的影像诊断

腰骶椎间盘脱出的影像诊断

腰骶椎间盘脱出的影像诊断腰骶椎间盘脱出是常见病、多发病,90%发生在L4-5、L5-S1,由于腰骶结构比较复杂,X线平片能做到定性诊断率较低,且对临床选定治疗方法无多大帮助,近年来由于CT扫描,磁共振成像和非离子型的应用,已成为诊断椎管内病变的重要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100例。

女50例,年龄23~64岁,以40~50岁居多,平均年龄43.5岁。

1.2病例选择腰骶椎间盘(L4-5、L5-S1)脱出150例,其中行椎管造影30例、CT扫描100例、MRl成像20例。

1.3检查方法椎管造影患者侧卧于摇篮床上,使头高20°,行腰椎穿刺,防脑脊液5ml,缓缓注入高浓度伊索显10ml,拔掉穿刺针,令患者俯位于床上,依次拍正位,俯位水平侧位及左右斜位。

并观察各种不同位置碘柱形态和神经根受压推移状况。

CT扫描以L4、5为中心上下各一个椎间隙,层厚0.5cm。

MRl 扫描以腰3、4为中心,上至L1下至S5、厚度1.0 cm.矢状扫描5层,横断9层、用自旋回(SE)程序,射频重复时间(TR)500/2000ms 回波时间(TE)30/80ms。

1.4主要症状及体征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疼及下肢放射疼,腰运动功能障碍,其次为下肢麻木或跛行,尤其在先天椎管狭窄基础上伴发椎间盘脱出,即使很轻也可压迫神经根引起症状。

直腿抬高试验(+),膝及跟腱放射减弱或消失。

直至胫前肌、腓肠肌、椎旁肌呈不全失神经现象。

2 临床表现2.1腰骶椎间盘脱出碘水造影表现椎管造影在诊断腰骶椎间盘脱出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伊索显副作用小,操作简便,显影满意,不留后遗症。

2.1.1硬膜囊压迫征象正常情况下造影碘柱在每个椎间盘水平也可见到一个轻微压迹,但其深度一般不超过2㎜。

由于腰骶部椎管前间隙脂肪丰富、较其他部位为厚,常使腰骶平面碘柱前缘压迹较浅,影响了骶椎间盘脱出诊断的准确性,了解这些对防止诊断上的失误有帮助,椎间盘脱出碘柱造影征象比较清晰,其表现有弧形压迹、密度减低,甚至完全中断。

椎间盘造影在手术治疗盘源性腰痛中的应用

椎间盘造影在手术治疗盘源性腰痛中的应用

诊 治疗方式 的选择仍 然较 困难 , 椎间 盘造影 在盘 源性腰 痛 的诊 3 椎 间盘造 影流 程 、 断标 准及 适应证
断及治疗方 面有重要 的意义 , 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在椎间盘造影之前 , 先应对 患者进 行 V S 分 以便术 首 A 评
中与诱 发疼痛等级相 比较 , 时还需 采用 相关 量表对 患者 的 同 社会及 心理状 况进 行评估 , 以最大 限度 地 减少干扰 因素。一 个完整的椎间盘造影应 有 以下 四个方 面 : 被注 射椎 间盘 的形
( 包括疼痛的性质 、 部位和程度 ) 临近椎 间盘的疼痛反应 ( 及 阴
段C T和 MR 出现 , 问盘 造影 的应 用受 到冷落 。18 I 椎 9 7年又 性对照) 。目前椎 问盘 造影诊 断应该 包括 椎 间盘造影 时椎 间 提 出造影后 C T扫描 能更敏感 地发 现纤 维环 和后 纵韧带 的撕 盘的形态 、 间盘病变 的分级 ( 维环破 裂 的程度 ) 椎 纤 及疼 痛的 裂, 椎间盘造影再 次引起关注 。 诱发及相似性等相关 方面。造影 中记 录的资 料包括造影 剂的 北 美脊柱外科学 会 ( A S 的观点是 : 诱发 性椎 间盘 体积 、 痛的反应 , N S) J“ 疼 特别要强 调的是 临床症状 即疼痛 的相似性 造影适用 于盘源性腰痛的诊断 , 除此之外 , 没有 其他方 法可 以 及症状的定位及造 影剂 的分 布类 型。通 常 , 造影后 还必 须行
明确疼 痛原因是否来 自椎 间盘” 。近年 来 由于椎 间盘造 影技 C T扫描以获得更 多的关于椎 间盘形态学 的信息 。 术 的规 范 , 并发症报道 罕见。在 椎间盘造 影的评 估中 , 通过在 目前 , 较常用 的椎 问盘影像 分类是在 18 9 6年 A a s ‘ d 等 。 m

腰椎间盘造影术

腰椎间盘造影术
分钟; 如果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可给予镇痛药物; 患者镇静恢复后,疼痛控制情况下,可转
送至CT室扫描;
手术程序 (Procedure)
椎间盘造影术前,应完成患者病史及体格检查。 病史应注意患者日常疼痛情况、以前的诊断及治 疗、干预措施、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对患者CT及MRI进行回顾,以确定手术间盘水平。 应告知患者椎间盘造影术的风险及益处,并应让
患者了解他或她对椎间盘刺激的反应(实验结果 的基础)。
造影椎间盘水平及形态; 注射容量、开启压力、疼痛诱发压及峰值压(一般胸椎或
颈椎通常不测压); 在颈椎及胸椎椎间盘造影时,以穿刺点特征(硬、中或软)
描述记录; 激发疼痛的部位及性质,并确定是否为一致或不一致性疼
痛; 造影医师应给出椎间盘造影术有效性意见。
术后护理
常规椎间盘造影术是一种门诊术式。 在椎间盘造影术后,患者应门诊观察至少30
椎 间 盘 解 剖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神经支配:纤维环由同心园状的纤维软骨 板形成;髓核主要含有胶原蛋白、蛋白多糖及水,髓核的功能尤 如在轴向载荷时的一个减震器。
椎间盘复杂的神经支配
纤维环外层神经支配深度3.5mm; 大多数神经末梢集中在背、后外侧。 腰椎间盘神经支配来源 于腰腹侧支、灰交通
支,及窦椎神经; 在腰椎终板及纤维环内的受体密度是相似; 终板的神经支配在靠近髓核中央最为密集。
椎间盘造影术—腰椎
Lumbar Discography
内容
定义 适应症 禁忌症 并发症 相关解剖基础
手术步骤 结果分析 功能椎间盘造影 椎体源性疼痛 结论
一、 概 述
概述
激发椎间盘造影(Provocative discography )是指在影像介导下,向椎 间盘髓核内注入造影剂的一种检查技术, 可同时提供间盘的解剖及功能信息。

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造影术后疼痛变化的护理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造影术后疼痛变化的护理观察
律 . 讨 疼 痛 发 生 的 机 铷 . 们 对 住 院 的 2 9例 腰 雎 痛 患 者 , 行 撵 我 1 进
术 后 疼 痛 加 重 主 要 表 现 为 单 纯 硬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患 者 ,目前 研 究 表 明 .患 者 疼 痛 症 状 的 产 生 并 非 突 出 的 问 盘 机 械 压 迫 所 致 , 即 与 闻
管 狭 窄 症 的 患 者 在 造 影 后 疼 痛 症 状 无 变 化 。 因 此 .腰 椎 问 盘 突 出
术 穿 刺 成 功 后 取 脑 膏 液 5—7 ml做 常 规 和 生 化 橙 查 )缓 慢 向 椎 ( , 管 内 注 ^ 伊 索 显 3 0 1o i ) 0 f 国 s h血 啦 公 司 生 产 ) 0 (s vs l 德 t ce 。
嘿 睢 管 连 影 术 后 疼 痛 症 状 的 变 化 详 细 观 察 和 记 录 。以 希 对 令 后 开 展相 关 的研究 和 进一 步提 高 临床 护理 质量 提 供 有 益的 帮助 。
l 对 象 与 方 法
】I 对 象
奉 生 共 2 9例 患 者 ,其 中男 1 9例 .寅 9 l 2 0例 。 平 均
间 都 是 占 造 影 后 鄙剡 鲥 造 影 后 1 L 2h开 始 , 均 8h 平 。 3 -- t- '  ̄ x j 3 1 造 静 术 后 痒 痛 与 眷 枉 痛 变 密 切 相 关 硬 椎 问 盘突 出症 造影
数 、 度 、 闻 以皿 与 疾 病 相 关 的 种 类 等 进 行 观 察 、 计 及 分 析 。 程 统 缚 哺 症 状 发 生 变 化 者 均 是 腰 椎 问 盘 突 出 症 患 者 ,腰 椎 管 狭 造 影 术 后 疼 痛 与 脊 椎 府 变 密 切 丰 关 ,造 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离子消融术
所有患者均行x线腰椎动态位(正侧位+过伸过屈位)、MRI及椎间盘造影检查,检查普遍存在椎间盘12像信号降低,12例出现Modic改变,29例的间盘后缘可见高信号区(High Tensity Zone,HIZ),所有患者均排除腰椎骨折不稳存在,对于所有退变椎间盘作为对照。

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及末次进行随访(术后l2~20个月),平均14.5个月,记录患者VAS评分。

等离子消融术适应证选择标准所有患者必须符合下述条件:①持续腰痛超过6个月;②口服消炎镇痛药物、物理治疗等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③直腿抬高试验阴性;④椎间盘造影诱发腰痛复制阳性,并有造影阴性椎间盘作为对照;⑤无下肢神经根压迫症状;⑥椎间盘高度保留50%以上。

椎间盘造影方法所有患者术前行碘过敏试验,如果阳性,则放弃造影检查。

术中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单。

局部麻醉下C型臂X线机透视定位,选相邻正常椎间盘作为对照,于患侧距椎体棘突旁开中线8~10 cm处,用22号套管针与矢状面呈45。

~55。

角刺入椎间盘中央。

L5~S1间隙由于髂骨翼的阻挡,需沿髂骨翼上缘针尾向头侧倾斜约15。

在C型臂机透视下确定穿刺针尖穿过纤维环到达髓核内后取出针芯,用带表加压螺旋推进式注射器(山东冠龙公司生产的经皮球囊椎体成形术器械组件)注入300 mg/mL的碘海醇造影剂0.5~3 mL(上海安盛药业有限公司产品),压力控制存≤3.5个标准大气压(约354kPa)。

C型臂X线机透视下观察造影结果,同时询问患者是否诱发出平时典型疼痛并记录VAS评分,造影完毕,拔针包扎后取仰卧位行造影椎问盘CT扫描。

对于造影阳性的退变椎间盘行等离子消融术治疗。

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方法穿刺方法与椎间盘造影相同,在C臂机透视r确定穿刺针尖穿过纤维环到达髓核内后取出针芯,保留工作通道。

将美国Arthrocare System2000等离子手术系统的等离子刀头经工作通道穿入髓核,消融起点为进入侧纤维环的内层,终点为对侧纤维环的内层。

将治疗强度设为3档,脚踏“消融键”(Coblation),缓慢插入治疗刀头至终点。

此过程为15~20 S,此时可见气泡自工作通道外口溢出;再脚踏“热凝键”(Coagulation)将治疗刀头按进入速度缓慢撤出至起点。

按穿刺针圆口的6点、8点、10点、12点、2点、4点为标记,将此过程重复6次。

治疗完成后,向椎间盘内注入1~2 mL广谱抗生素。

术后常规卧床3 d,静脉滴注抗生素3 d预防感染,3 d后开始腰背肌锻炼,3个月内避免负重、弯腰等活动。

造影阳性及术后疗效评定标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Mog Scale,VAS)评定疼痛的强度及其变化,对患者造影时、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以及末次随访结果的疼痛评分做记录。

对患者行椎间盘造影检查时,相邻正常椎间盘作为阴性对照,造影时诱发患者平时相同部位、性质的疼痛,并且注射压力≤3.5个标准大气压(约354kPa),VAS评分I>4时,认为造影结果为阳性。

采用改良Macnab疗效标准评价术后的日常活动及满意率:
优: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活动。

良:症状明显改善,可做轻体力工作。

可:症状有所改善,不能工作。

差:症状无改善。

评定结果优和良为满意,可和差为不满意。

盘源性腰痛概念与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是Crock 于1970年提出的概念,又称椎问盘内紊乱(Internal Disc Disruption,IDD),是由于一个或多个椎问盘内部结构和代谢功能出现异常,如退变、终板损伤或释放出某些炎性因子,刺激椎问盘内疼痛感受器所引起的腰痛。

临床表现为棘间、髂后、臀部、腹股沟、股前、股后、大转子等处的自发性胀痛。

久坐或久站、仰卧位极度屈髋、屈膝时胀痛加重,平躺休息后可缓解,无双下肢神经根性损害症状,相应节段棘突部位深压痛为该病的重要体征。

由于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一个症状性诊断,客观体征极少,又无特异的生化指标,因而确诊较为困难。

目前,MRI是诊断椎问盘退变最为敏感的方法,但由于50岁以上人群中椎问盘的退变很普遍,MRI不能区分在T2加权像信号减弱的椎间盘是正常老化的椎间盘还是引起疼痛的病理椎间盘。

因此MRI用于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也就受到了限制,但MRI在决定筛选哪些椎间盘需要行进一步造影检查方面有重要意义。

对于椎间盘造影术,北美脊柱协会执行委员会(The Executive Committee of the Noah American Spine Society,NASS)的观点是:诱发性椎间盘造影术适用于椎问盘源性疼痛的诊断,除此之外,没有其它方法可以确定是否为椎间盘源性腰痛。

对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目前认为MRI和椎间盘造影术是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3.2 盘源性腰痛的疼痛机制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该病是力学和化学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J。

前者指椎间盘的退化,髓核和软骨终板变性,纤维环的松弛或破裂可导致椎体间不稳,造成椎问盘内压力的分布不均衡,并导致椎间盘出现异常活动,这些异常活动对纤维环的后1/3和相邻的后纵韧带中带有大量来自窦椎神经的感觉神经末梢产生机械刺激而引起疼痛。

后者指椎问盘组织存退变过程中可产生高水平的炎症介质和前炎性细胞因子,它们可使椎间盘内的神经末梢处于致敏状态,低强度刺激即可能引起剧烈的疼痛。

椎间盘造影时可弓I起椎间盘内压力升高,压迫刺激纤维环或者椎体终板内的神经末梢引起疼痛;或者认为注射液体后导致不同化学介质的化学刺激产生疼痛。

并且与平时的疼痛性质及部位一致,即所谓疼痛复制。

3.3 椎间盘造影意义椎问盘造影可提供四方面信息:椎问盘形态改变、主观疼痛反应、椎间盘内压力或造影剂注入量与邻近节段对照。

通过椎间盘造影可以明确MRI上表现退变的椎间盘和临床症状的关系,找出责任椎间盘。

椎间鼎造影后经过CT扫描,可以明确椎间盘纤维环及后纵韧带破裂情况,获得x线片、MRI所不能提供的更为直接的临床信息,指导患者的下一步治疗。

3.4 压力可控的椎间盘造影观点椎间盘造影术是一种有创检查,目前仍存在争议,主要是因为部分学者认为造影假阳性率较高。

1968年Holt等对无症状的志愿者进行研究后发现椎间盘造影术在无症状患者中的假阳性率高达37%。

经过不断
研究,目前认为造影时的压力对造影结果影响较大。

Derby 等经过压力可控制的椎间盘造影术对13例无症状的志愿者(43个椎间盘)进行研究后,结合Carragee 等的研究结果,认为对一个单独椎问盘造影时,在椎间盘内压≤50磅/英寸 (约344.8kPa)状态下,VAS评分>14,则假阳性率可降低到≤10%。

Derby等又用这个标准对86个慢性下腰痛患者(279个椎间盘)研究后认为,纤维环破裂延伸或超过纤维环外层是产生疼痛的关键,此标准可以使椎间盘造影的准确性得到很大提高。

3.5 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原理及优点等离子消融术是在较低温度下形成等离子薄层,大量Na 吸引于汽化棒头周同,这些等离子颗粒在汽化棒头提供的能量下产生运动,其获得足够的能量将组织细胞间的分子链(肽链)撞击断裂而形成元素分子和低分子气体(0 、H 、CO:等),一般在50℃左右即可形成高效精确的融切效果,避免了对深部组织的热损伤,且不产生固体颗粒残留。

另外,还可利用加温技术(约70~C),使髓核胶原汽化、收缩和固化,迅速有效的减少椎间盘体积,降低椎间盘内压力,从而使临床症状得到缓解,达到治疗目的。

此外,部分学者认为它还可以去神经支配,稳定椎间盘,消除前列腺素、白介素等细胞因子而缓解疼痛。

目前认为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一种先进、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优点:①安全有效;②创伤小,并发症少;③不破坏脊柱稳定性;④住院时间短,费用低;⑤手术疗效不佳时,不影响进一步常规椎体间融合手术治疗。

本组中所有患者均采用带表加压螺旋推进式注射器进行椎问盘造影,螺旋推进造影剂同时可以控制注射速度,较低压力下造影可提高椎问楹造影阳性的准确性。

低压椎间盘造影后,本组作为阴性对照的正常椎间盘造影结果均为Dallas 0一I 级,退变椎间盘造影结果均为Dallas 1I和DallasIII级。

并且对于造影阳性的患者均行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

结果显示存术后1周和1年随访时Dallas II级组的患者术后疗效均优于Dallas m级组患者,考虑可能是Dallas in级椎间盘外纤维环破裂,手术减压疗效不如Dallas II级椎间盘明显,另外外纤维环破裂的椎问盘,可能有更多的炎性因子及神经纤维的存在,使疼痛缓解效果相对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