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分泌性中耳炎耳内镜显示系统下中耳置管术治疗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耳内镜显示系统下中耳置管术治疗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耳内镜显示系统下中耳置管术对于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7例采取耳内镜显示系统下中耳置管术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于治疗前与治疗后

六个月分别进行听力测定,对比听力的差异性评定耳内镜显示系统下中耳置管术对于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六个月后纯音测听0.5、1.0、2.0khz气导听阈平均值为20.78±

2.19dbhl,气骨导差<10dbhl。结论耳内镜显示系统下中耳置管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精确度高以及手术创伤小、术后易恢复的优势。【关键词】耳内镜显示系统;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置管术

分泌性中耳炎简称ome,属中耳非化脓性的炎性耳部疾病,主要特征是鼓室积液与传导性耳聋[1]。耳内镜显示系统下中耳置管术是一种新型微创手术疗法,具有直接治疗、创伤小、易恢复等优势[2]。本院采取耳内镜显示系统下中耳置管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2007年~2009年间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37例(43耳),男22例、女15例;平均6.45±3.21岁;平均病程8.92±4.14月;单侧病变31例,双侧病变6例。经耳内镜检查,全部患儿鼓膜为淡黄或琥珀色,鼓膜内陷,光锥变短或消失;30耳见液平面。经鼻内镜与ct检查,28例腺样体肥大,3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6例腺

样体肥大合并鼻窦炎。经声导抗测试表明:“c”型曲线8例10耳,“b”型曲线29例33耳。30例35耳经纯音测听检查表明传导性耳聋,气导听阈平均36.04±2.71dbhl;7例8耳因年龄较小无法配合完成纯音测听检测。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给予基础强化麻醉,如需同时进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给予气管插管全麻。后鼻息肉或腺样体肥大等原因造成的ome患儿,首先在鼻内镜下行息肉、肥大腺样体切除术。外耳道行常规消毒,从外耳道导入2.7mm的0。耳内镜,于显示器直视条件下,依据鼓膜与中耳腔的积液情况,选择鼓膜前下象限或者后下象限,行放射形或弧形切开。使用鼓膜刀把鼓膜切开2.0~4.0mm后,将鼓室内的积液完全吸净,同时观察鼓室黏膜的肿胀情况,如积液过于黏稠或者呈现胶状则注入α-糜蛋白酶与地塞米松溶液进行冲洗,并视积液的黏稠程度选择通气管。以麦粒钳夹紧通气管一端后将其置入切口之内,而后使用钩针沿着通气管的外缘对其进行调整,直至通气管可以很好的卡于鼓膜切口内为止。

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药物治疗。术后1~2周使用耳内镜观察并判断通气管是否脱管、堵塞及管位是否恰当,外耳道内有无分泌物。术后 6个月通气管未能自行脱落的患儿,采取鼻内镜检查,若鼻咽部情况良好、耳内镜检查未见中耳腔渗液、鼓膜外观及听力恢复正常则可于耳内镜下拔除通气管。

1.2.2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计数资料进行t 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六个月后纯音测听0.5、1.0、2.0khz气导听阈平均值为20.78±2.19dbhl,气骨导差<10dbhl;治疗后患儿听力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性。具体数据见下表:

3讨论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可能为单一病因所致,也可能由几种病因共同所致。其起病较隐蔽,易发生误诊或漏诊,如贻误治疗时机可引发中耳硬化、粘连等严重并发症[3]。尽早接受正规检查及治疗是提高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治愈率的重要基础。

耳内镜显示系统下中耳置管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中耳通气引流手术疗法,也是目前ome临床治疗中的常见术式。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在显微镜下实施鼓膜切开置管。显微镜可为手术提供良好的光线及清晰的放大图像,但外耳道存在两狭窄处,管腔直径也较小,所以术中只可对物镜轴线正前方结构进行直视观察,在小儿中耳置管术中往往无法清楚看到鼓膜全貌,因此不能精确定位鼓膜切开处,使得手术视野与操作间形成相互干扰,增加了手术操作的难度,降低了手术的精准度与成功率。耳内镜显示系统下中耳置管术为一种微创手术。耳内镜可越过外耳道狭窄处与弯曲部位直达鼓膜前方,操作简单,调整焦距方便易行,使得手术视野清晰准确,放大的图像更逼真精确,术中视角开阔。即使是用于小儿耳部手术也可以同

样清楚的观察鼓膜全貌、鼓环以及近鼓膜外耳道的周围壁等部位,可以准确的选择鼓膜切开位置,并可有效控制切口大小与方式,最大限度的缩小手术创口,避免了因切口过大所致的脱管或损伤鼓室结构现象的发生。耳内镜显示系统下的中耳置管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可直视定位以及创伤小的优点,因此极大的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与成功率,特别是用于小儿耳部手术中其优势尤为突出。

参考文献

[1]王雪梅,张明,刘卫梅.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103-104.

[2]刘和菊,陈穗俊,植少娟,林海燕,欧月玲,梁少卿.耳内镜下中耳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病人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3,18(6):422-423.

[3]张彦娜.手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46例[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8):934-93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