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两位男主人公

合集下载

从人格结构理论角度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安琪儿的性格

从人格结构理论角度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安琪儿的性格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An analysis of Angel’s Personality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rsonalityStructure从人格结构理论角度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安琪儿的性格2015年4月AbstractThomas Hardy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realistic writers of British at the turn of 19th and20th century.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as one of his most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works,has gained critics’widely attention,and has received many mixed notices since it’s published in1892.Because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is against Victorian era’s moral values,it has been continually attacked by the early critics.The enduring charm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is that people of different ages can find something in it and learn something form it.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there have been plenty of researches.However,few studie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on the person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eud’s personality structure are done,let alone studies on Angel’s personality.It is necessary to discuss Angel’s personality by using Freud’s personality structure.This study,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e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tries to discuss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from a new point of view,which is using Freud’s personality structure to reinterpret Angel’s personality.According to Freud’s theory, people’s personality structure,the so called energy system,consists of three parts,that is Id,Ego and Superego.This paper aims to deepen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Angel’s person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eud’s personality structure.This theory not only enriches and deepens the connotation of Angel’s personality,but also makes readers recognize Angel’s contradictory psychology and behaviors in a dialectical manner.Key Words:personality structure;Angel;personality摘要托马斯·哈代被公认为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爱情与命运抉择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爱情与命运抉择

德伯家的苔丝:爱情与命运抉择引言《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创作于19世纪末的一部小说。

作品以女主角苔丝·格雷环绕,展现了她在充满艰辛和挑战的命运中面对爱情所做出的抉择。

本文将通过分析苔丝面对两位迥异的男性形象——安吉尔·克莱尔和亚历克斯·德伯,在不同命运选择中表现出来的爱情观和性格特点,探讨爱情和命运交织下人物成长与自我实现的主题。

苔丝·格雷与安吉尔·克莱尔之间的爱情安吉尔·克莱尔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渴望找到一个高贵纯洁的女性作为生活伴侣。

当他遇到即将被社会舆论所排斥,并处于弱势地位的苔丝时,他被她坚韧不屈和善良正直所吸引。

两人在共同追求真相、信任和共享理念上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然而,安吉尔的父亲对他的交往感到不满,并劝告他娶一个地位显赫的女性。

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安吉尔做出了背离自己真实感情的抉择,最终选择放弃苔丝。

这一决定深深伤害了苔丝,同时也使安吉尔意识到他在追求“合适”的爱情观念中迷失了自己。

苔丝·格雷与亚历克斯·德伯之间的爱情亚历克斯·德伯是苔丝童年时期的同村人,他是渐进式改革者、追求真实和自由的人。

当苔丝在悲痛中回到故乡时,他们两人再次相遇并重新点燃了彼此之间所剩的火花。

亚历克斯向苔丝展示了真挚、包容和理解,让她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幸福。

尽管如此,亚历克斯也有着复杂的身份和社会角色,在当时制约着他们之间爱情发展的条件下,两人无法公开地在一起。

最终,苔丝妥协了她内心的感情,在亚历克斯的怂恿下与他私奔。

然而,这一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苔丝对于自己命运不被控制的渴望。

爱情与命运抉择对苔丝的影响苔丝在面对爱情和命运的抉择中成长并展现出了坚毅和勇气。

她意识到传统爱情观念可能不会带来真正的幸福,并敢于追求个人真相和内心所能找到的自我实现。

通过与安吉尔和亚历克斯之间的关系,苔丝经历了痛苦、牺牲和失望。

《德伯家的苔丝》中亚雷人物形象分析 亚雷是怎样的人

《德伯家的苔丝》中亚雷人物形象分析 亚雷是怎样的人

《德伯家的苔丝》中亚雷人物形象分析亚雷是怎样的人(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德伯家的苔丝》中亚雷人物形象分析亚雷是怎样的人【导语】:亚雷是《德伯家的苔丝》中的重要人物,关于亚雷是个怎样的人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本店铺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多视角分析造成苔丝悲剧命运的原因

多视角分析造成苔丝悲剧命运的原因

[摘要]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英国杰出的小说家,诗人。

他的巨著《德伯家的苔丝》讲述了一个贫穷纯洁的农村姑娘被“诱奸,抛弃,最后由于谋杀罪而被绞死”的凄惨故事。

本文以《苔丝》的故事梗概为源头,从作者的创作思想、当时的社会环境、女性主义视角、家庭背景、苔丝的性格特征等多角度探讨造成苔丝悲剧命运的种种原因。

具体分析了小说中造成苔丝悲剧的两个主要人物安琪·克莱尔和亚雷·德伯的形象特征,这两个人物形象包含了哈代的哲学和社会思想,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马斯·哈代苔丝悲剧宿命论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诗人。

他的名作《德伯家的苔丝》以批判社会和悲观主义为主要特征,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末期英国下层农民的悲惨生活,以及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命运。

在小说中,苔丝经常被比喻成“一只陷入囹圄的小鸟”,在当时社会里,她就是“一只不幸的孤鸟”,鸟的意象突显了她的孤独与无助。

本文主要从作者的创作思想、当时的社会环境、女性主义视角、家庭背景、苔丝的性格特征等多角度探讨酿成苔丝悲剧命运的各种原因。

苔丝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农村姑娘,由于家境贫寒,不得不到富人家攀亲,不幸被亚雷·德伯诱奸而蒙羞回家。

由于不堪忍受乡里邻居的风言风语,苔丝到远离家乡的奶牛场打工,在那里她与牧师的儿子安琪·克莱尔相遇、相恋,并决定结婚。

在新婚之夜,苔丝坦白了自己过去的不幸遭遇,然而克莱尔无法忍受这个现实,抛弃她远走巴西。

为了贫困的家庭,苔丝被迫再次沦为亚雷的情妇。

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克莱尔从巴西回来请求苔丝的谅解。

在愤怒和绝望中苔丝杀死了亚雷,和克莱尔一起度过了短暂的幸福时光,最后由于谋杀罪而被绞死。

在小说的结尾,哈代带着嘲讽的口吻写道:“‘典刑’明正了,埃斯库罗斯所说的那个众神的主宰,对于苔丝的戏弄也完结了。

”苔丝的悲剧结束了,是什么逼迫她一步步走向毁灭的深渊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分析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思想的影响,哈代认为人世间充满了忧患和痛苦,“没有一条通向幸福的路,甚至也没有一条避免不幸的路”,“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本身就是极大的悲哀”。

《德伯家的苔丝》赏析

《德伯家的苔丝》赏析

《德伯家的苔丝》赏析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创作的经典小说,以下是对《德伯家的苔丝》的赏析:
《德伯家的苔丝》以托马斯·哈代独特的笔触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而闻名。

它描绘了一个贫穷的乡村女孩苔丝·德伯的命运和她与三个男人之间复杂而痛苦的关系。

苔丝成长于贫困的环境中,为了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她离开家乡去德伯家做女仆。

在那里,她遭受了许多不公和困境,但她始终保持着坚强和乐观的态度。

然而,她的命运开始因为与三个男人的关系而逐渐改变。

首先是农场主弗里兹,他对苔丝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但由于地位和财务的差距,他们之间的爱情无法被接受。

接着是牧师安東尼,他冷漠和虚伪的态度使苔丝心碎。

最后是苔丝的旧日恋人艾利克,他在苔丝最困难的时刻给予了她帮助,但后来出现了一系列的错误判断和不幸的事件。

《德伯家的苔丝》着重描写了社会的约束与压制,尤其是对女性地位和社会格局的思考。

苔丝的命运既受到社会不公的影响,也受到她自身选择的影响。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人物性格与命运之间的交织和冲突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此外,小说还探讨了爱情、婚姻、阶级固化等主题,突显了作者对社会道德和伦理观念的质疑。

《德伯家的苔丝》的真实而残酷的描写方式使其成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苔丝命运的描绘,托马斯·哈代成功地展现了社会不公和个人命运交织的复杂性。

这部小说充满人性的探索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通过敏锐的观察和复杂的情感揭示了现实的残酷。

它被广泛地赞颂为一个具有深刻洞察力和文学价值的经典作品。

《德伯家的苔丝》中安吉尔

《德伯家的苔丝》中安吉尔

《德伯家的苔丝》中安吉尔•克莱尔的悲剧成因作者:代羽冰来源:《现代交际》2015年第01期[摘要]文学是反映社会某一方面的写照,在托马斯·哈代所处在的维多利亚时期,贸易兴旺,国家繁盛,然而人们的内心却处在一个文明与封建矛盾冲击的风浪之中。

《德伯家的苔丝》中,男主人公安吉尔·克莱尔就是那个社会中的一个悲剧角色,笔者试图从社会及心理方面,分析其悲剧的成因。

[关键词]苔丝悲剧安吉尔·克莱尔[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1-0086-01一、简介文学不仅仅是一项艺术,更是作者对于社会生活的某种写照。

在研究文学领域时,人们更趋向于先研究其创作阶段的历史、经济和文化形态。

因而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喜怒哀乐的一种情感写照。

在悲剧作品中,作者往往通过对于变化多端且纠结复杂的故事来体现出他们渴望表现出的伤感与哀愁。

其中,无论胸怀怎样的雄心与壮志,理想与信念,男女主人公还是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创伤与失利,背叛和抛弃,甚至是遭受病痛的折磨而疯或死亡。

在西方的文学历史当中,有很多家户喻晓的悲剧人物,如奥德赛、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哈姆雷特和浮士德,等等。

并且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悲剧作品的作者,如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莎士比亚等,托马斯·哈代便是其中一员。

二、梗概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的内容主线同维多利亚时期的道德观始终相矛盾着,可以说是那个时期的牺牲品。

在该故事中,作者哈代始终将命运与自由的对抗贯穿于整个故事的主线。

该小说讲述了一个叫苔丝的乡村姑娘,她美丽、善良、淳朴、诚实、聪慧、勤奋,命运悲苦但却令人动容。

苔丝出生于一个穷苦的家庭,并生长在一个病态的社会之下,在贵族家当下人的时候,她被德伯家的少爷艾力可所强奸并导致怀孕,孩子生下来后便夭折了。

后来苔丝去了牧场做工,与牧师的儿子克莱尔相恋并结婚,但心地善良的苔丝始终对于强奸怀孕一事惴惴不安,新婚之夜时,鼓足勇气告诉了丈夫这件奸污之事,却遭到了克莱尔愤怒的抛弃。

理想与现实的挣扎——《德伯家的苔丝》中克莱尔的人物形象分析

理想与现实的挣扎——《德伯家的苔丝》中克莱尔的人物形象分析
我 们 先 来 了 解 作 者 哈 代 的 写 作 背 景 ,这 也 是 克 莱 尔 的 生 活 背 景 :一 方 面 维 多 利 亚 时 代 在 太 平 盛 世 帷 幕 的 遮 掩 下 ,文 化 和 思 想 极 端 保 守 ,英 国 资 产 阶级 革 命 是 一 场 不 彻 底 的 革 命 ,尤 其 在 农 村 地 区 ,传 统 的 等 级 制 度 、宗 法 制 度 和 道 德 习 俗 根 深 蒂 固 ,与 维 多 利 亚 时 代 落 后 腐 朽 的 文 化 氛 围 沆 瀣 一 气 ,成 为 毁 灭 一 切 新 生 力 量 的顽 固 势 力 。 另 一 方 面 法 国启 蒙 运 动 掀 起 批 判 宗 教 和 封 建 主 义 的 旧 思 想 、提 倡 资 产 阶 级 自 由 平 等 博 爱 的 新 思 想 运 动 。l 3l
中图 分 类 号 :I106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1—914X(2010)06—0087—04
英 国 小 说 家 托 马 斯 ·哈 代 的 小 说 《德 伯 家 的 苔 丝 》中 塑 造 了 男 主 人 公 安 琪 儿 ·克 莱 尔 这 一 形 象 。 初 读 这 部 小 说 ,我 认 为 克 莱 尔 是 个 自私 的 、没 有 责 任 感 的 人 。 因 为 他 在 新 婚 之 夜 听 完 苔 丝 的 不 幸 遭 遇 后 , 便 抛 弃 了他 的 妻 子 ,使 得 苔 丝 一 直 生 活 在 痛 苦 之 中 , 最 终 酿 成 了 悲 剧 。 他 的 这 种 行 为 无 异 于 中 国 古 代 的 陈 世 美 。 但 再 仔 细 研 究 人 物 ,在 暴 露 和 谴 责 克 莱 尔 自私 冷 酷 一 面 的 同 时 ,小 说 更 加 深 入 地 展 现 了 人 物 的 内 心 世 界 。 l1】这 个 人 物 的 内 心 充 满 了 情 感 和 理 性 、 理 想 和 现 实 的 矛 盾 和 痛 苦 ,这 是 一 个 富 有 生 活 实 感 、 既 可 悲 又 可 恨 的 “圆 形 人 物 ”。 翻

近10年国内《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形象研究综述

近10年国内《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形象研究综述

近10年国内《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形象研究综述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和诗人,《德伯家的苔丝》这本著作问世于1891 年,是哈代现实主义小说继承与发展的优秀范例。

当时英国的批评家威廉·夏普说“: 没有男人和妇女读了《德伯家的苔丝》而不同情的,因此也没有人读了这部小说而不具有宽宏大量的心灵和大慈大悲的精神”, 因此他认为这部小说不仅是哈代最伟大的小说,而且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1]。

在中国,《德伯家的苔丝》最早由吕天石在1934 翻译出版,译名为《苔丝姑娘》。

后来,张谷若在1936 年翻译并出版了《德伯家的苔丝》。

二十年代末,李田意发表了中国哈代研究的第一部著作《哈代评传》。

因时代局限和参考文献的不足,在评《德伯家的苔丝》一书时,仅有数语“: 本书的文字实而不华,本书的结构密而不懈”[2],这是当时有关《德伯家的苔丝》的最早评论。

新中国以后,哈代小说从80 年代起开始走向繁荣。

据王桂琴统计分析,1980 年到2004 年间研究《德伯家的苔丝》的论文,总数有129 篇,人物形象分析的有30篇,这些人物形象分析的论文以苔丝为主要研究对象[3]。

在这些论文中,评论者大都从历史的观点出发,认为苔丝典型地代表着整个农民阶级向工人阶级转化的过程及其在这个过程中遭受到的悲剧命运。

论及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几乎都是为苔丝的悲剧命运服务,安玑·克莱与亚雷·德伯成为扼杀苔丝的刽子手。

其中,克莱被定性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的反叛者,代表着虚伪的资产阶级道德,亚雷更是被嗤之以鼻,认为是哈代塑造的一个达尔丢夫式人物,集道德与宗教的伪善于一身。

笔者通过梳理近10 年有关《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形象分析的论文,发现了不少新的变化,新的研究方法的运用,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小说中的人物也不再是简单的阶级符号,呈现出了更加丰满的圆形人物。

一、有关人物形象的论文统计分析笔者整理了2005 到2016 年间有关《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形象方面的论文,这些论文来源主要以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主,所检索的论文时间段为2005 年1 月1 日到2016 年4 月1 日,采用的检索方法为:检索栏“全文/《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形象”,分组浏览“发表年度”,依次从2005 年到2016 年4 月1 日,排序“主题排序”,再根据主题进行筛选,剔除与研究无关或重复论文,最后“导出/参考文献”。

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谈《德伯家的苔丝》中安玑·克莱性格的两重性

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谈《德伯家的苔丝》中安玑·克莱性格的两重性
题和努力的方 向。早在 18 86年他 就清醒 地意识
的悲剧。然而经过 细心深人 的研 究发现 , 哈代在
暴露和谴责克莱 自私冷酷 的同时探人 了人物 的内 心世界 , 精细人微地剖析了他充满灵 与肉、 理性与 情感 、 理想与现实一系列 矛盾与痛苦 的心理变化
到“ 小说创作 作为 一 门艺术再 也 不能 往 回走 了。
它已经到了分析性 的阶段 , 必须 往 同一个 方 向前
进, 走得更远, 样才 能超 越 ” 2 。从 早期 作 品 这 [] 《 远离尘 嚣》 中的芭斯谢 芭 、 尔伍德 , 还乡》 博 《 中
的游苔莎和克林 , 到稍后《 林地居 民》 里那位“ 爱猜
想” 的格 雷丝 , 这 些男 女 主 人 公 身 上都 可 发现 哈 从

要: 托马斯 ・ 代在 小说《 哈 德伯 家的苔丝》 中不停 留在把 男主人公安 玑 ・克莱 塑造成 “ 伪君 子 ” “ 或 负心 汉” 形 的
象上 , 而是探入人物 复杂 多变的 内心世 界 , 挖掘 出克 莱性格 中呈现 的 两重 性 , 以此揭 示 了现代 西方 人 面 临的精神 困境 , 赋

有 生 活实感 , 可恨 又 可悲 的立 体 的 “ 既 圆形人 物 ” 。
真 美丽 的“自然 的女 儿 ” — 苔 丝 是 “ 然 ” 事 。 — 当 的 1 世 纪后期资本 主义 入侵英 国农 村 , 9 使社 会 他 摒 弃 了森 严 的 等 级 观 念 , 苔 丝 这 个 挤 奶 女 工 娶 经济 、 政治、 风俗等方面发生 巨大变化。一方面维 为妻 , 更显 出他追求心心相印 , 真挚 纯洁爱情的婚 多利 亚时 代 在 太 平 盛 世 帷 幕 的遮 掩 下 , 化 和思 姻 , 文 背离世 俗礼教 的决心 和勇气 。他就 是哈代 在

真小人,伪君子——试分析《苔丝》中的两个男性形象

真小人,伪君子——试分析《苔丝》中的两个男性形象

江 苏 苏州 252 ) 101
哈代 书中, 亚历克 ・ 德伯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 么糟糕透顶 。因为他 尚 能够接受苔丝并且敢于忏悔 自己的过去。 比金玉其 外 , 絮其 中的 这 败 安吉尔更有人情味。 在 通往金斯庇 的路上苔丝得 知要租的房子 已经租 给了别人 , 苔 丝全家不得 已在墓地旁边搭帐篷过夜。 就在这样落魄的情况下 , 是亚 历克把她们全家接到 自己的家里 , 送她弟 弟妹妹读书 , 了苔丝安定 给 的生活 。 此外 , 亚历克还支付 了给苔丝父亲刻墓碑的欠款 。 亚历克名 义上没有和苔丝结婚 , 却一直尽职尽则地履行着 丈夫 的义务。 以说 所 亚历克 即使是个小人 , 也是个真性情的小人 。 这 部作 品的主要人物之一 安吉尔在英语 原文 中为 A g , ne 即天 l 使之意 。 但是我们 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发现 , 安吉尔并非如天使 般 纯洁无瑕。第十九章 ,苔丝与安 吉尔在塔 尔勃塞牛奶 场( 一 bt y) o a 相遇。 hs 作者描绘这个地方为花草葱翠 , 茂盛的园子。 园子里也 长着苹 果树 ,说它与圣经 ” 创世 记 ” 中所说 的伊甸园 E e dn十分相 像 。尤其当安吉尔在 园子里弹琴时 , 而且是一把竖琴 , 苔丝在一旁注 视着 。 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年轻女子为弹竖琴 的天使所吸引的意象。 故 事发展下去我们可以发现安吉尔并非天使一般 。安吉尔是一个有身 份、 有地位 、 学识渊博而又善解人 意的牧师的儿子 , 代表着资产阶级 自由派 。 他思想解放 , 厌倦教条枯燥的牧师 生活。 他拒绝进大学接受 神学教育 , 他认 为 自己是一个无神论者 , 能够接受新事物。他不愿意 在婚姻上屈从于父亲 的安排 , 拒绝与虔诚 的基督教徒默茜小姐交往 。 这显示 了他与父亲思想的区别。 他甚至放下了身份, 与农 民一起生活 劳动 , 习生产知识 。” 学 将来要做美 国或澳洲 的亚伯拉罕, 像君 主一 样统率 自己的牛群羊群 ” 。 他爱的只是苔丝美丽的外 表, 并不是苔丝作为一个 人的本身 。 因 为他觉得苔 丝的 ” 脸太可爱 ” 简直 是 ” 全体妇女 里提炼 出来 的 , 从 典型的仪容 ” 安 吉尔是这样向他母亲描述苔丝的 : 她 的身材很好 , 。 ” 长 的很丰满 , 两片红红的嘴唇好似丘 比特 的弓 , 浅黑的睫毛和 眉毛 , 条粗发辫就像一根锚链 , 两只大眼睛带点 紫色 , 也带点蓝色 , 带 还 点黑色 ” 他把她当作女神来顶礼膜拜 , 。 他喜欢 与她相会在朦胧的晨 曦: 相会在紫罗兰色, 玫瑰 色的黎 明。他称 呼她 为 ” 阿耳特弥斯 ” ” , 得墨忒耳 ”惟独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女挤奶工 。 , 苔丝信 任他并 向他吐露 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不顾母 亲的强 烈 反对 ) ,但是安吉尔在她处于那种孤立无助 的境地时非但没有 同情 她, 帮助她 , 原谅她 , 而且责备她 , 嘲笑她 , 并最后离弃 了她。 完全忘记 自己也 曾和妓 女鬼 混过一段时间。 甚至在 他为 了逃 避婚姻上 的失 意要去巴西 时, 还想说服伊兹跟他一起去 , 直到伊兹说 自己不如苔 丝 爱他才作 罢。 当他以道德者的面孔 自 而指责苔丝的不贞之时 , 居 他却 看不见 自己的肮脏 !完全一 幅伪君子 的嘴脸 !

试论《德伯家的苔丝》中主要人物

试论《德伯家的苔丝》中主要人物

试论《德伯家的苔丝》中主要人物《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一部代表作。

在这部小说中,主要人物苔丝和亚雷克·德伯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性格、行为和命运构成了这部小说的核心。

苔丝是这部小说的女主角,她是一个美丽、单纯、善良的农村女孩。

她具有一种自然的美丽和青春的活力,这使得她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苔丝的美丽和纯洁成为了她的负担,因为她常常成为男性的目标,包括她的贵族亲戚亚雷克·德伯。

亚雷克·德伯是一个富有的贵族,他是一个放荡不羁、不受道德约束的人。

他对苔丝的美貌垂涎三尺,并不顾一切地要得到她。

他无视苔丝的意愿和感受,利用她的单纯和善良占有她,使她遭受了种种不幸。

然而,亚雷克·德伯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他的行为给他带来了内疚和痛苦,他最终也无法得到苔丝的心。

除了这两个主要人物,小说中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人物。

例如苔丝的父母亲,他们虽然爱苔丝,但因为自己的利益和欲望,对女儿的遭遇无动于衷。

另外还有苔丝的丈夫安玑,他虽然爱苔丝,但因为自己的虚荣心和狭隘思想,无法理解苔丝的痛苦和无助。

这些人物的行为和命运都与苔丝和亚雷克·德伯密切相关。

他们的故事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背景,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道德沦丧和人性扭曲。

通过这些人物,哈代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并提出了对道德、人性和女性地位的深刻思考。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主要人物苔丝和亚雷克·德伯是两个鲜明、复杂的形象。

他们的故事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面,并对道德、人性和女性地位提出了深刻的思考。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作品。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哈代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威塞克斯系列”中的一部。

这部作品不仅描绘了当时英国社会的伪善和道德的扭曲,也展示了苔丝这位悲剧主人公的命运。

阿历克和苔丝,一个作为悲剧的始作俑者,一个作为悲剧的主角,在小说中共同构建了这部充满悲剧色彩的作品。

从荣格心理学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克莱尔的爱情心理

从荣格心理学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克莱尔的爱情心理

从荣格心理学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克莱尔的爱情心理作者:王娟杨兆华郭华俊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7年第13期【提要】本文从荣格心理学视角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男主人公克莱尔的爱情心理,剖析克莱尔对苔丝爱情的产生、发展、破灭、再度寻找这一动态过程中的心理内因,以及他们爱情悲剧结尾的必然性。

本文旨在分析形成正确爱情心理的必然因素,为爱情心理的正常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克莱尔荣格心理学《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跨世纪的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1840~1928)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是他小说艺术的最高峰,代表着他小说创作领域最出色的成就。

它“不仅被认为是哈代最伟大的小说,而且也被看成是英国文学中的伟大作品之一”。

该小说的成功使哈代成为维多利亚后期最具影响力的作家。

自从该小说问世以来,众多批评家集焦于研究造成女主人公苔丝悲剧命运的原因,而对男主人公克莱尔研究较少。

本文将从荣格心理学视角分析克莱尔对苔丝爱情的产生、发展、破灭、再度寻找这一动态过程中的心理内因,以分析他的爱情悲剧的必然性,从而分析形成正确爱情心理的必要因素。

卡尔·荣格是瑞士心理学家及精神分析学的主要代表,他最早观察到人类心理雌雄同体现象的心理学家。

他指出,在男人伟岸的身躯里,生存着足够阴柔的女性原型意象,他把她命名为“阿尼玛(anima)”,男人一直在寻找着承载自己的阿尼玛意象的女性。

在小說《德伯家的苔丝》中,除了苔丝本身就是一位美丽女性的外在原因以外,克莱对苔丝的爱情很大程度取决胜于他的阿尼玛及其投射的结果。

一、爱情的产生:克莱尔的阿尼玛及其投射阿尼玛是指男性心灵中女性成分的表征,通常与钟情的意中人联系起来。

阿尼玛意象充满了心理能量,因此它们能从情感和情绪上掌控人们。

被投射的意象对人们而言有着磁铁般的吸引力,背负着投射意象的人显得特别有魅力。

克莱尔与苔丝初次相见于苔丝居住的马勒村的五朔节游行会。

析《德伯家的苔丝》中安玑·克莱的异化

析《德伯家的苔丝》中安玑·克莱的异化

析《德伯家的苔丝》中安玑克莱的异化
黄燕萍
【期刊名称】《《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00)002
【摘要】在托马斯·哈代的著名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作者对男主人公安玑·克莱的描写既有现实主义冷静的批判,又散发出浓烈的现代主义气息。

这一气息就是异化。

通过文本细读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安玑·克莱与传统宗教思想的异化,以及由此造成他与女主人公苔丝的异化和与自我之间的异化,从而深刻展现了《德伯家的苔丝》的现代主义主题——西方工业文明对人造成的异化。

【总页数】3页(P14-16)
【作者】黄燕萍
【作者单位】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泉州 3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边城》与《德伯家的苔丝》男主人公形象比较研究——中西文化互观中的二老傩送和安玑•克莱 [J], 王亚丽
2.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谈《德伯家的苔丝》中安玑·克莱性格的两重性 [J], 郑丹燕
3.析《德伯家的苔丝》中安玑·克菜的异化 [J], 黄燕萍
4.《德伯家的苔丝》中安琪尔·克莱尔的悲剧分析 [J], 张春宇
5.安玑·克莱浅议——《德伯家的苔丝》读后 [J], 卫连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两位男主人公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两位男主人公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Purity and Doom: on Thomas Hardy’s Tess’s of the d’Urbervilles2 《红楼梦》英译中双关语文化成分的翻译策略研究3 《傲慢与偏见》中英语反语的语用分析4 冰与火具有毁灭生命的同等威力——《呼啸山庄》主题探讨5 《珍妮姑娘》主人公悲剧结局的必然性6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7 《绯闻少女》中的话语标记词研究8 《坎特伯雷故事集》的现实主义特征9 从委婉语的研究中看中西文化差异10 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注定的女性悲剧命运11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习语的翻译12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805 990 74 913 马克吐温小说的语言特征14 英语委婉语中的转喻现象分析15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对《小妇人》的两个中文译本的比较研究16 论英汉翻译过程17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Film Title18 An Analysis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Nature and Civilization in Wuthering Hei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criticism19 On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Polite Expressions from Politeness Principle20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幽默语言的翻译21 商务会谈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22 中西方婚俗文化及差异23 从追求走向幻灭与死亡——谈马丁伊登的美国梦24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Animal Words in Chinese and English25 论《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性与和谐性26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 On Pip in Great Expectations27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英汉音译研究28 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案例研究29 从禁忌语看中西方文化异同30 《圣经》中的性别歧视31 词汇衔接手段在新闻英语中的应用32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二元主角的运用33 英汉问候语语用分析34 论《红字》中体现的清教思想35 《劝导》中安妮•艾略特的道德判断36 论女性的牺牲——对《儿子与情人》中女性形象的分析37 《雾都孤儿》中的反犹主义38 仿拟在广告中的运用39 Film Translation in the Horizon of Relevance Theory—Based on the Film Dead Poets Society40 An Analysis of Conflicts between Heroines in 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41 哥特电影的黑暗之美-市场与文化的交接42 论伊恩•班克斯《捕蜂器》的现代哥特风格43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Used in Different English Teaching Stages44 《雾都孤儿》中的批判现实主义4546 A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47 解读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商业社会——对《巴比特》的人物性格及讽刺手法的分析48 姚木兰和郝思嘉的女性意识对比分析49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沟通的文化差异性研究50 On the Anti-traditional Factors of Feminism Translation5152 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及其风险回避53 The Causes of Maggie’s Death in Maggie: A Girl of the Streets54 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之体裁分析55 《人性的枷锁》——菲利普的灰色人生56 论“看,易,写”方法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57 哥特文化--十字架背后的光58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59 Problems Occur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Chinese Learning English and Its Possible Solution60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美家庭教育对比61 以当当网为例来分析电子网络营销策略62 从生态批评理论的角度分析《鲁滨逊漂流记》63 从亚历克斯•哈利《根》看非裔美国人寻根史64 浅析《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65 A Study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Polite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6667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o English Reading Instruction in Middle School68 中西葬礼文化的对比研究69 论《爱玛》的反讽艺术70 论肢体语言在中国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71 浅析《觉醒》中艾德娜自杀的必然性72 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中委婉语的翻译策略研究73 论《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象征主义74 杰克•伦敦《海狼》中海狼拉尔森的性格分析75 英语影视作品中字幕翻译的幽默转化策略——以老友记为例76 遗忘曲线在记忆英语词汇中的运用77 网络英语交际对会话合作原则的影响78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79 从对照艺术看《羊脂球》的人物形象塑造80 滑稽背后的严肃--浅析王尔德喜剧《认真的重要性》中人物话语特征81 追求自由与理想的珍妮—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电影《阿甘正传》女主角82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83 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的文体分析84 公示语翻译失当分析——以电影票等的顾客分析为例( )85 归化与异化策略在字幕翻译中的运用86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Oxymoron in Advertising87 黑人社区的替罪羊--论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小女孩佩科拉88 从关联理论看科技英语的汉译89 中西方婚俗文化及差异90 茶对英国文化的影响91 广告翻译92 中西文化中颜色词的互译93 英语词汇的语境意义分析94 中英文化中寒暄语的比较95 论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哥特式元素96 On Wisdom of Tao in Tao De Jing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Based upon Translations of Wu(无)and You(有)97 An Analysis of Shelley's Prometheus Unbound98 Naturalism in Sister Carrie99 《杀死一只知更鸟》中主人公的成长危机100 浅析小组合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01 An Analysis of Fagin in Oliver Twist102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幽默翻译103 目的论在广告翻译实践中的应用104 从汉英墓志铭看中西生命价值意识之差异105 让中国学生说正确英语-------探讨如何摆脱英语语用失误106 论《爱玛》中的反讽107 论海明威在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的象征意义108 课本剧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109 对《儿子与情人》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研究110 Disillusionment of American Dream in death of a salesman111 《红字》中海斯特性格分析112 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与道德观113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两位男主人公114 人称代词与情态动词在英语政治演讲中的人际功能115 从《唐老鸭》看赵健秀的男性主义116 超音段特征对意义的影响117 浅论《黑天鹅》电影的象征手法运用118 命运与社会的牺牲品—苔丝的悲剧根源探析119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差异研究120 林黛玉和简.爱不同命运的对比121 浅谈中西方服饰礼仪之色彩差异122 析“花”在作品《儿子与情人》中的象征意义123 中美饮食文化实体行为与非实体行为的民族差异124 《傲慢与偏见》中英语反语的语用分析125 《野性的呼唤》中的人性和野性126 试析中英婚姻生活差异及其原因127 身势语在演讲中的重要性和运用研究128 儒家文化与和谐世界的构建129 英文电影题目翻译的异化与归化研究130 A Miniature of Ambivalence and Self-Discovery as Reflected by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131 量词“片”与“piece”的语法化对比研究132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133 《贵妇画像》主题和写作艺术特征134 分析商务谈判中的模糊语135 浅析奥斯卡•王尔德童话作品中的唯美主义思想136 从功能理论视角研究公示语的中译英翻译137 A Comparative Study on Metaphors of FIR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from a Cognitive Perspective138 动物委婉语139 《林湖重游》中的静态美分析140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的人格探析141 重复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142 浅析《库珀尔街》中英语过去时的翻译143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大一学生阅读策略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144 从《麦琪的礼物》分析欧·亨利的内心世界145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彼得•潘情结146 图式理论分析中国网络流行词翻译147 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动态对等理论分析148 解读托尼•莫瑞森小说《所罗门之歌》中黑人身份的迷失与回归149 浅析托妮·莫里森《宠儿》中人物的身份建构150 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151 论广告定位中的文化冲突及对策152 On Michael Moore's Fahrenheit / From the Rhetoric Perspective153 论罗伯特•佩恩•沃伦《国王的人马》中对真理与自我认知的追求154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简爱的女性意识155 从违反合作原则的角度看英国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以《IT狂人》为例156 从童话看中西方儿童教育的差异157 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的现代性意识158 《嘉莉妹妹》中嘉莉的女性主义形象分析159 Redefinition of Heroism in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160 从电影功夫字幕翻译谈文化负载词的翻译161 关于高中生英语听力理解中非语言因素的研究162 论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163 美国梦和中国梦的内涵对比研究164 高校学生英语口语课堂焦虑感控制的研究165 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述艺术--以《一个明亮干净的地方》为例166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以《丰乳肥臀》英译本个案为例167 理智胜于情感168 “到十九号房间”的悲剧成因169 A Southern Elegy—a Feminist Study on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170 欧内斯特•海明威《雨中猫》和田纳西•威廉斯《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的女主人公的对比分析171 中西方传统女权主义思想异同比较——王熙凤与简爱之人物性格对比分析172 英文电影对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173 丹尼尔·笛福的社会地位和鲁滨逊漂流记174 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对中美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分析175 从目的论角度研究法国香水网络广告语的汉译本的语言特征176 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角解读爱伦•坡的《黑猫》177 从十字军东征看中世纪宗教冲突178 On Symbolism in D.H. Lawrence’s The Rainbow179 完美管家还是他者—浅析《长日留痕》中的管家形象180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老友记》中的幽默181 A Study of English Reading Strategies in the High School182 中英姓名文化内涵的探究183 电影《美丽心灵》男主人公形象分析184 论双性同体理论下的《达洛卫夫人》185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苔丝》186 英汉典故及文化内涵的比较分析187 英汉拒绝言语对比研究188 从美国总统选举看其民主政治189 A Survey of the Manifestations of “Babel” in the Movie Babel190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两位男主人公191 从模因论角度研究中文新闻标题中的流行语192 浅析《红字》中的女性意识193 小说《飘》中斯嘉丽的女性主义探究194 爱恨共辉煌——浅析《呼啸山庄》中的男主人公195 从凯特肖邦的“觉醒”中映射出的女性自由196 试析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物形象197 Oscar Wilde’s Aestheticism o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98 从女性主义解构《飘》中塔拉庄园的象征意义199 “红”的中英对比及其翻译200 文化杂糅背景下的身份诉求——解读奈保尔的《半生》。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作者:刘远来源:《速读·中旬》2014年第08期摘要:《德伯家的苔丝》中主人公苔丝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受到两个男性的摧残,由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转变成世俗偏见的受害者,并最终沦为一名杀人犯走上刑场。

许多评论家认为命运是导致苔丝悲剧的根本原因,命运在一定程度上酿成了苔丝的悲剧。

但还有其他因素直接或间接造成了这场悲剧。

本文的主旨在于进一步分析究竟是什么“谋害”了苔丝。

关键词:自尊;世俗偏见;双亲失职:贫穷《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著称于世的“威塞克斯系列”中的一部力作。

小说描述了一位纯洁姑娘的不幸命运。

主人公苔丝是一位美丽的农家少女,因受东家少爷诱迫而失身怀孕。

从此,这一耻辱的事实剥夺了她接受真正爱情的权利,致使新婚之夜遭丈夫遗弃。

后来,万般无奈之中,她重回了少爷的怀抱,不料,就在这时她那有名无实的丈夫拖着病驱千里归来,苦苦寻觅。

苔丝为了自己真正的爱,毅然杀死同居的少爷,在与丈夫短暂欢聚后,走上了绞刑台。

父亲德伯的愚昧无知,对于金钱的贪婪推使苔丝跌下了社会的深渊;而亚雷的邪恶无耻则将苔丝少女的所有美好梦想化为灰烬,促使她遇上了改变她人生的第三件事——与安玑·克莱相爱。

而正是这个安玑·克莱,这个有着天使之名的懦弱男人——最终造成了苔丝的悲剧。

有人会说安玑·克莱才是真正该批判的人,但是无疑他生活在那个时代,他需要时间来释放自己,不可忽视的是,安玑·克莱是爱苔丝的,至少那爱是真的,而不是像亚雷一样,只有肉欲,把苔丝当做自己的玩偶。

苔丝的悲剧应该是当时的时代所酿成的,或许在现代社会也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不过对于像苔丝一样的人来说,生存的机会就多了。

苔丝在正确的时间遇见了错误的人,随后又在错误的时间遇见了正确的人。

当她拼命地抵触错误的人的时候,命运并没有就此放过她。

这个错误的人影响了苔丝的整个人生。

而当她遇到正确的人时,残酷的命运甚至连坦白的机会都不曾给予苔丝。

_德伯家的苔丝_中苔丝的悲剧命运

_德伯家的苔丝_中苔丝的悲剧命运
参考文献: [1]张伯香,英美文学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万红艳,英美文学选读一考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 [3]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4]陈焘宇.哈代创作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5]常晓梅译.德伯家的苔丝[M].上海:外语文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6. [6]聂珍钊.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7]万莉,陈范霞.英美文学选读[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0.
13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她的心地太纯洁。安吉儿从南美回来时,苔丝已作了艾力克的俘 虏。苔丝此时在精神上已经死去,她只是为了家庭而存在。正当 她因安吉儿的出现大为震惊、痛苦不堪时,艾力克偏又咒骂起安 吉儿来。苔丝长期积聚的冤苦、仇恨爆发了,她一跃而起把刀子 插进了艾力克的心脏。她保卫了她深爱着的人,也惩罚了那蹂躏 她、欺骗她、毁了她一生的人。苔丝的惩罚显然过当,她也为此 付出了生命。但谁也无法否认那惩罚是正当的。
难,正当他们窃窃私语之时,阿蔡才道出“徐嘉惠,他要嫁出去 了”,这种出其不意的手法增添了几分幽默。
四、结论 本文主要是从语用学角度对电视剧《双城生活》中的部分台 词进行了语言学上的分析,揭示了该剧语言的一些特点。通过这 些简单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和欣赏电视剧语言, 增加观赏的艺术性。
参考文献: [1]冉永平,张新红.语用学纵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阴小蓓.合作原则和《我的青春谁做主》的幽默话语分析[J].赤峰学 院学报.2011 [3]李捷,何自然.语用学十二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浅谈亚雷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形象及他对苔丝的爱情

浅谈亚雷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形象及他对苔丝的爱情

天使乎?恶魔乎?——浅谈亚雷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形象及他对苔丝的爱情天使乎?恶魔乎?——浅谈亚雷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形象及他对苔丝的爱情摘要:在《德伯家的苔丝》这部作品中,亚雷——这个在苔丝生命中占有极大分量的两个人之一的文学形象,因为他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个人性格等诸多因素,注定给苔丝悲剧的命运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字:转变人性升华一、从称呼上的转变苔丝首次见到亚雷时,作者将亚雷刻画成一个不彻底的资产阶级的阔少的形象,暗含着这家所谓姓“德伯”的有钱人家的不真实性。

尽管“嘴唇上方已经蓄上了仔细修剪过的黑色胡须,胡须的尖端向上翘着”,但“皮肤近乎黝黑”,“身上带有粗野的神气”这一点却毫无掩饰地暴露了他家的财产和地位是因为一夜暴富而得来的,因此他的道德修养和贵族气质均显得“虚弱无力”。

倘若不是这样,那他们之间第一句话“啊,我的美人儿,我能为你效劳吗?”有怎能从彬彬有礼的人的口中脱口而出呢?在苔丝还没有把她来亚雷家的目的道明之前,“美人儿”这一词在亚雷口中只是对一个美丽可人、天真纯朴、不谙世事的乡村小姑娘的轻浮之词。

后来,苔丝将到他家的目的——“攀亲”羞答答地袒露出来时,亚雷又进一步以“我漂亮的小堂妹”来解除苔丝心里的顾虑,是苔丝天真的误以为这位有钱的亲戚接受了她。

从而,亚雷很巧妙的初步赢得了的信任。

随着两人日渐熟识,关系日渐密切,“我的美人儿”、“我漂亮的姑娘”等一切虚无缥缈的言语在亚雷口中表达出,在苔丝耳边萦绕。

这些假惺惺的“温存”的话似乎全然是亚雷给手无缚鸡之力的苔丝设置的陷阱,逐渐使苔丝意乱情迷。

这时的亚雷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撒旦,即将把纯洁美好的女子拉入无底的深渊之中。

而“苔丝”“苔丝”的一声声呼唤,正犹如鱼钩上那让鱼垂涎欲滴的鱼饵,每一声都似乎暗含不妙的动机。

直到苔丝真正属于他之后,亚雷才真正意义上叫出来她的名字——苔丝,否则他不会抱怨出“你不重视我的感情,躲避我,冷落我,已经整整三个月了;我再也忍受不了啦!”然而,苔丝被亚雷非法占有的噩梦使她无法接受这种突如其来的爱。

试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亚雷的悲剧性

试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亚雷的悲剧性

试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亚雷的悲剧性作者:穆大江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22期摘要: 在传统的文学评论中,学者们一致认为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是一个悲剧人物,而亚雷则是一个典型的花花公子。

本文以社会、家庭、宗教思想等不同角度来分析亚雷的悲剧性。

关键词: 《德伯家的苔丝》亚雷悲剧性托马斯·哈代,作为维多利亚时代后期最重要的一位小说家,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哈代既是19世纪英国小说艺术传统最后一名捍卫者,又是现代英国小说艺术的倡导者之一。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哈代小说的魅力来自于催人泪下的悲剧故事,因此,他的大部分小说都是以引人注目的人间悲剧而告终。

作为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他一生优秀作品很多,《德伯家的苔丝》是他代表作中最负盛誉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史中的瑰宝。

这部小说唱响了一曲爱情的悲歌,描写了发生在两个男性和一位女性之间的爱情悲剧。

本文试从家庭和社会、错觉和巧合、宗教思想等角度来分析男主人公之一的亚雷的悲剧性。

一、社会和家庭角度从美学的角度而言,悲剧艺术的作用就是在观众中产生怜悯、恐惧,以及对这些情感的净化或陶冶这一悲剧效果。

在传统的文学评论中,学者们都是把探究的目光紧紧盯在苔丝身上,认为她是一个悲剧人物,并且大谈其不幸,从而使读者对苔丝产生了强烈的怜悯与同情。

但是,几乎没有人关注亚雷这一悲剧人物。

他出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一个典型的花花公子,和几个女子有染,恶习很多,整天不务正业,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他根本称不上是一个绅士。

甚至在苔丝的眼中,他也不怎么样,“那是一个高个子年轻人,还抽着烟,他差不多得说脸膛深色,两片厚嘴唇,虽然红而光滑,样子却没有长好,年纪轻轻,但嘴上却早已留了两撇黑八字须,修得很整齐,两个尖儿朝上翘着,身上带着一些粗野的神气,两只眼睛滴溜溜乱转。

”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苔丝这个刚从乡下来的年轻女子,还未经历过任何情事,对他并不感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游戏的积极作用探析中国电影英译的几个误区Symbolic Meanings of Babel in The Dogs of Babel中学英语写作中的中介语错误分析跨文化交际在宝洁公司营销战略中的应用论福克纳《八月之光》中的耶稣形象浅析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策略Comparaison entre l’Histoire d’A Q et l’Etranger浅析《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从《美国的悲剧》解析美国梦词汇教学中词汇的深层认知处理研究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金融英语术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英语中法语外来词对英国文化的影响中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分析裘德悲剧成因的分析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写作风格教师在初中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中国英语在中国文化输出中的作用浅谈汉语成语的英译Some Writing Skills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MET她们的自我选择—解读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女性的婚恋观文学再创作的范例—《简•爱》的汉译本A Lost New Woman in Patriarchal Society–Esther Greenwood’s Madness in Sylvia Plath’s The Bell Jar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冲突及解决办法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辞的中译本比较修辞在政治演讲中的作用--以奥巴马获胜演讲为例《傲慢与偏见》中的三种不同婚姻的分析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现代叙事艺术与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从美学角度评张培基先生所译散文“巷”英语中介语无标志被动语态的错误分析从《时时刻刻》看三种不同身份的女性与现实的抗争矛盾修辞法的认知语用分析从文化角度看中英房地产广告差异《麦田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论《傲慢与偏见》中的性别语言差异《宠儿》的非线性叙事模式女性主义家园乌托邦思想的构建--论夏洛特•吉尔曼在《戴安莎的作为》风筝在《追风筝的人》中的象征意义分析从《喜福会》母女代沟看中西文化冲突论英语谚语的翻译On the Translation of Names of Scenic Spots《愤怒的葡萄》中的圣经原型从《小王子》看成人世界的身份危机英汉致使事件词汇化模式对比研究英雄还是魔鬼-论亚哈船长的双重性格英汉人称指示语的对比研究论东西方文化中的体态语差异基于对爱伦坡文学作品及心理的兴趣情景教学法在大学新生英语口语教学课堂中的实施论中国古典诗歌意象和意境英译——基于萨皮尔-沃夫假说奥巴马演讲词中的委婉语研究伊丽莎白班内特和姚木兰的比较研究汉英植物隐喻对比研究英文歌曲名称翻译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圣克莱尔一家的人物分析中介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探究浅析中西方颜色词所隐含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Saussure’s Five Contributions to Linguistic Study and Its Modern Applications简与林黛玉性格及命运对比元认知策略指导下的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听力学习浅析亨利•詹姆斯小说《螺丝在拧紧》中的哥特成分企业英文简介中的概念语法隐喻分析On Womanism in Alice Walker’s The Color Purple男女生英语学习差异比较研究颜色词的中英对比翻译论《小镇畸人》中人物的怪诞性评《河湾》主人公-萨林姆的非洲观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论妇女解放历程在《紫色》中的体现——以主人公西丽为例违反合作原则所表达的会话含义—以《越狱》中Theodore Bagwell话语为例名转动词的中英对比研究李宁的品牌推广从黑人女性主义解读《宠儿》中塞丝的觉醒翻译腔成因浅探General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对《雾季的末日》主题的解读中西方酒店文化比较与探讨谈商务英语信函的词语汉译从唯美主义角度解读王尔德的《快乐王子》从合作原则的违反看小品“卖拐”中的幽默试析《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两个奴隶的性格和命运美国俚语的文化及特征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成语的翻译On Application of Humor in English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商务英语中的缩略词研究A Research on the Symbolic Meaning s of“Ghost”in Anil’s Ghost浅析《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论《呼啸山庄》中的象征主义运用试比较《汤姆索亚历险记》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主人公性格异同点《达•芬奇密码》中的女性主义初中生英语词汇教学策略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心理准备分析浅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性格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比较《名利场》两种中译本的翻译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一个次要人物——贝内特太太的代表性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中医药药品说明书的英译从礼貌原则看《威尔与格蕾丝》的对话解析《宠儿》的象征意义A Study of the Protagonist’s Pursuit of Identity in Invisible Man“美国梦”的破灭——《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A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Works by Byron and Shelley从《纯真年代》的女性角色看旧纽约的女性地位《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傲慢与偏见》中婚姻观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论中英情感隐喻的异同点论王尔德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美学思想How to Avoid Chinglish on English Writ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中英谚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紫色》中女主人公西丽妇女主义的形成论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语篇衔接与连贯宗教在世界战争史中扮演的角色浅析澳洲英语词汇文化的特色《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荒诞性解读质本洁来还洁去——解读茶花女玛格丽特的悲情人生肯德基在中国成功的本土化营销策略A Study of English Classroom Scene Sett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老人与海》中马洛林形象的不可或缺性从旅游看中美核心文化差异身势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怎样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口语试析《远大前程》中匹普性格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论商务英语广告的语言特征动物习语中文化意象的比较与翻译The Application and Value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to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ETL) in Middle Schools爱伦坡短片小说“美女之死”主题研究英汉语中恐惧隐喻的认知分析中国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化对比研究中小学辅导机构英语教学模式——一对一教学与小班课堂教学教案的比较分析分析课堂教学中的肢体语言英语谚语的民族性及其艺术特色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中的罪犯形象English-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浅析莫里森名作《最蓝的眼睛》中查理的性格特点浅析《睡谷传奇》中的浪漫主义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惠特曼的《草叶集》对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几种中译本比较研究《雾都孤儿》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对《名利场》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爱玛人物形象分析拜伦式人物—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的弗洛伊德解读《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夏洛克性格分析从功能对等理论谈汉语成语的英译英语长句的理解和翻译冰与火具有毁灭生命的同等威力——《呼啸山庄》主题探讨论加里·斯奈德诗歌的生态意识从英汉习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商务合同翻译研究从劳伦斯及其作品《儿子与情人》看恋母情结外贸企业的汇率风险规避论英汉成语翻译探究马克吐温的反奴隶制观—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吉姆的分析透过电影《假结婚》看中美传统婚姻习俗差异论英语奢侈品牌的文化及其翻译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琪悲剧原因分析英语模糊限制语的分类界定及其语用功能她们的自我选择—解读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女性的婚恋观中英社交禁忌习俗异同之比较分析简单的深邃—论佛洛斯特诗歌的隐秘性The Religious Thoughts in The Pilgrim’s Progress对《愤怒的葡萄》中圣经原型的分析小组合作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美国梦的迷失—解析《了不起的盖茨比》论接受理论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影响——以《快乐王子》中译本为例初中生英语学习内在动机的激发冰与火具有毁灭生命的同等威力——《呼啸山庄》主题探讨On the Cultural Signific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Animal Idioms从道德角度分析简•奥斯丁《劝导》中的女主人公安妮•艾略特文本分类理论与广告翻译Text Cohesion in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译者主体性视角下的翻译策略—杨氏夫妇《聊斋志异》英译本个案研究从广交会现场洽谈角度论英语委婉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功能与应用《纯真年代》中的女性主义自我效能感理论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An Interpretation of A Tale of Two C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sm试析《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观对英语影视片名翻译的研究英语教学中非言语交流与跨文化交际中能力的培养中美婚礼文化的差异中西方悲剧爱情故事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穆斯林的葬礼》与《荆棘鸟》之比较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硬汉精神Pronunciation Problem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V ocabulary Teaching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evel从中西文化对比看英文电影字幕翻译中美肥胖问题比较研究礼貌原则视角下奥巴马演讲技巧的分析浅谈时代背景对于《飘》中人物性格形成的影响暗夜中的精灵——论《寻欢作乐》中的罗西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分析--以xx学校初一学生为例目的论下英语广告仿拟格的汉译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两位男主人公艾米莉狄金森死亡诗歌的解读中国公司简介的英译技巧从艾米莉•狄金森与李清照的诗歌看女性文化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