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评价
俄罗斯的城市化演进及发展趋势
俄罗斯的城市化演进及发展趋势冯春萍【摘要】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俄罗斯的城市化进程在遵循世界发展普遍规律的同时有着自身发展的独特性。
回顾了转型时期俄罗斯城市发展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俄罗斯城市发展具有大城市较少、结构单一的市镇较多、城市化进程中的“伪城市化”现象、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发育不够完善和城市群发展不成熟、城市空间分布不均衡、城市化地区差异明显等主要特征,最后就俄罗斯的“逆城市化”现象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In the process of Russia’s transforming to the market economy, Russia’s urbanization has followed the general law of urbanization, but at the same time showed som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own. When reviewing the history of Russia’s Urbanization we found at present its mos t important features are:1)more smal medium cities, less large cities;2)most cities are single functional;3)pseudourbanization,that is, urbanization without the complete transfer of employment;4)lack of some layers of urban scale system and immature of urban agglomeration;5)the cities spatial distribution is unbalanced. In the end of article ,Russia’s counter urbanization and trend are discussed.【期刊名称】《上海城市规划》【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7页(P72-78)【关键词】俄罗斯;城市化;发展特征;逆城市化;发展趋势【作者】冯春萍【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1俄罗斯城市的产生迟于西方发达国家,其城市化进程在遵循世界发展普遍规律的同时有着自身发展的独特性,苏联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发展的激进性、强大的国家作用体系、农业根源性突出以及缺少中产阶层等[1]。
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及评价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论文题目: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及评价姓名:学号专业:院系:2013年12月28日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及评价作者:专业:年级:摘要:本文首先对苏联模式背景及其形成进行了简单阐述,其次从政治、经济、外交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内涵。
最后,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综合分析了苏联模式的利弊,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苏联模式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展望未来。
关键词:苏联模式、形成、原因、特点、评价一、什么是苏联模式苏联模式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路线、方针和政治、经济、文化管理体制的总称。
就其内涵而言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它是社会主义的模式,就是说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二,它是苏联的,就是说它在具体体制方面体现与反映了苏联的具体国情与当代时代的特点。
这种对苏联模式的定义是科学的而且是符合实际的,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去了解和评价它。
苏联模式也可以称作斯大林模式或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要害关键则在于树立个人崇拜。
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以长官意志取代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网,高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后任们,同时它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具体国情条件下的特定产物,它在一定历史时期显示出一定的生命力,对苏联社会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对世界许多国家起到了示范效应。
二、苏联模式的形成及原因(一)苏联模式的形成。
1924年1月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逐步确立了他在苏联共产党内的领导地位,进行了对苏联人民长达30年的领导,建立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实施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
其大致的历史过程是:从1928年10月至1936年底,苏联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在这一段时期内,苏联消灭了城乡资本主义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制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所有的剥削阶级得以消灭,留下的只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苏联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社会的经济状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工业——农业国。
09第九讲:苏俄的先锋派,都市化和城市规划2009
先锋派的方法: 《生产主义宣言》
——(罗德琴科与斯蒂潘诺娃, 1920年)
In the Workshop of Rodchenko and Stepanova, 1925
1,对革命前的先锋思想加以拒绝因此变得具有正面价值。 2,对机器的着迷转变成了夸张的工业主义意念:苏维埃的先锋派欢迎抽象主义、机器 主义和古怪的活力主义。
马雅可夫斯基重新使用了早期未来主义幽默的讽刺诗
什克洛夫斯基
N· 普宁反对什克洛夫斯基,宣称“国际式和其他所有富于创 造性的新形式一样,都是一种未来主义的形式。
塔特林的“反浮雕”
塔特林的“反雕塑”创作成为艺术与工业产品相结合的一种象征,这意味着他超越了艺术的绝对概念,在艺术品的 创造、构成方面为知识分子带来了生产的任务。“生产式的创造”是驱除早期先锋派精神压力的良方,使他们 在面临混乱且控制的情况时不再惊慌失措。
1921年,拉多夫斯基主张在Vkhtemas中建立一个研究所,系统研究形式的认知问题。在他的指导下,Vkhtemas作出的基本设计,始终 以纯形式表面的某种节奏性的描述,或是按数学累进法则使动态形式成长或缩小为特征。 这些Vkhtemas的练习,总是有一些几何体积 的渐变,在大小和位置上增长、升高或缩小、降落。有时,这种研究结果被推荐成为实际建筑的设计,例如在1923年左右由辛姆比尔 切夫设计的悬挂餐厅。这个项目的全透明性及豪华入口系统反映了产品主义的表现功利主义。这样一种异想天开的结构显然超离了当 时苏联工程学的能力,而它那不计其数的层数变化又限制了它作为餐厅的功能。
1920年,创立了技术与艺术学校“伏库特玛斯”(Vkhutemas)。它把培养新的“生产者式的艺术家” 作为其中心思想。
VKHUTEMAS, 1923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评价与反思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评价与反思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在20世纪初期,俄国社会爆发了社会主义革命,随后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实行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
在经历了经济困难、内部斗争等一系列的挑战后,苏联在20世纪40年代迎来了繁荣和强大。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西方世界也引起了很多争议。
本文将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历史评价和反思。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概况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1917年的十月革命,随后成立了苏维埃政权。
列宁和斯大林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的重要领导人。
在他们的领导下,苏联实行了计划经济和集体化农业,在经历了内部的斗争和艰苦卓绝的经济困难之后,苏联在20世纪40年代迎来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繁荣时期。
在这个时期,苏联的军事实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苏联成为了世界上强大的超级大国之一。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评价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评价,存在着很多争议。
在苏联解体之后,西方世界更多地关注于苏联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苏联的评价也发生了改变。
一些人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是一次伟大的探索,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抨击。
他们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进步。
他们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公平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另一些人则对苏联的失败和衰落进行了批评。
他们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民主等多个方面都存在不足。
他们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集体化农业和计划经济给苏联经济带来了很多问题,导致了经济的衰退和产品质量的下降。
同时,他们也批评了苏联的政治制度,认为这种单一的政治制度不利于个人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发展。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反思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反思,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
首先,需要反思的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
集体化农业和计划经济在苏联造成了很多问题,这可能是由于计划经济不能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和经济变化所致。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利弊分析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利弊分析苏联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即列宁时期,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即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时期。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即从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苏联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具体国情条件下的特定产物,它在一定历史时期显示出一定的生命力,对苏联社会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对世界许多国家起到了示范效应。
然而从长远和总体来看,这种模式有严重弊病,不适合于各国正常条件下的发展,而且长期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和体制创新,是一种不成功的社会主义模式。
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利弊,使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少走弯路。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即列宁时期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后,20世纪首先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社会制度实践的代表人物是列宁。
他依据时代的变化和俄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而且不断调整自己的对策,使得革命成果——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维埃政权保存下来,并且走上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1918年夏,由于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卫军的叛乱,苏维埃俄国的处境极为困难。
为了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需要,苏俄政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后被统称为“战时共产主义”的非常措施,主要内容包括:1颁布余粮收集制法令,要求农民按照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政府组织工人收粮队下乡,以确保征粮任务的完成。
2将大、中型工业企业收归国有,对小工业则实行监督。
国家设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下设各管理总局,集中领导工业管理、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等。
3排斥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
苏联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评价_纪晓岚
“罗斯”的名称起于南方, 从 6 世纪起, 住在南 方的东斯拉夫人开始称为罗斯人。罗斯国家形成 于 882 年, 由诺夫哥罗德王公奥列格完成。奥列格 沿德涅伯河南下, 征服基辅和邻近各公国, 以基辅 为中心, 统治着德涅伯河到伊耳缅之间的土地, 称 罗斯大公。这个国家沿用罗斯之名, 在历史上称为 “基辅罗斯”¹ 。罗斯在 10~11 世纪生产力有很大 发展。大城市中已经有各种各样的手工业行业, 能 制造出 150 种以上铁制品。11 世纪时, 罗斯约有 80 多个城镇。少数较大的城市是社会经济的中 心, 地方封建主往往利用城市为据点对抗大公º。
11 世纪城市的主要职能为军事中心和宗教中
心。这一时期基辅设立大主教区, 兴建许多教堂和 寺院。基辅国家的发展在东斯拉夫人的历史进程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俄罗斯、乌克兰及白俄罗斯 三个斯拉夫族的文化摇篮。在中古前半期, 拜占廷 是欧洲文化最发达的国家, 罗斯人从拜占廷吸取了 较高的文化和艺术成就, 他们把许多希腊文书籍译 成古斯拉夫文, 拜占廷文化影响在建筑方面最为显 著, 基辅的索菲亚大教堂就是由希腊工匠建造的, 是拜占廷风格和罗斯民族风格互相融合的产物» 。
东欧中亚研究 2002 年第 3 期
历史事件解读与评价
历史事件解读与评价历史事件是我们了解历史、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窗口。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解读与评价,我们可以深入挖掘事件的背后含义,分析其对社会、国家以及个人的影响。
本文将以几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为例,对其进行解读与评价。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发生在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初期的一场巨大变革。
在这一时期,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而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提升。
这一事件的影响深远,不仅改变了工业生产方式,也改变了经济和社会结构。
首先,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崛起。
工业化的推动下,资本家通过投资和创业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从而进一步加速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这种经济体制的转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催生了一系列的经济学说和思潮。
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
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形成了大规模的工业工人阶级,改变了以农耕为主导的社会结构。
同时,工业化也导致了社会的分工和专业化,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复杂化。
最后,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发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变革。
作为权力的核心,国家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推动了工业化进程的合理规划和监管。
同时,工人阶级的崛起也唤起了工人权益的争取,推动了一些国家实行了一定程度的劳工保护措施。
二、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法国。
它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社会运动之一,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终结,鼓舞了各国人民争取自由和平等权利的斗争。
首先,法国大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进程。
封建主义的崩溃和资产阶级的胜利为民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法国大革命的原则和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启发了其他国家追求自由与民主的斗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国家的政治发展。
其次,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变革。
废除特权和封建制度,推动了社会阶级和等级的重整,加速了社会的流动性和社会关系的变化。
同时,法国大革命也促进了现代人权和法治观念的确立,推动了法治社会的发展。
浅析苏联城市化历史进程与特点
浅析苏联城市化历史进程与特点作者:冯海霞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26期摘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苏联工业化模式推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取得了现代化的重大成就。
但由于国家计划指令性体系、农业根源性深厚等特点使苏联时期的城市化背离了城市发展的自然规律,从而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与矛盾,构成了苏联瓦解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苏联;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特点;指令性经济体制俄罗斯城市化在遵循世界发展普遍规律的同时有着自身发展的独特性,当然这种独特性与俄罗斯城市化进程中的特定历史条件息息相关。
比如苏联社会主义时期,苏维埃国家处于敌对的资本主义包围之中,赶超型的军事工业化;强大的国家计划指令型体系;农业根源性突出等都使苏联社会主义时期的城市化仅拥有自己的含义,是特殊的国家运转机制。
为了更好地了解俄城市化的独特性,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俄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一、历史回顾:俄国城市的起源与发展俄罗斯民族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起初分布在东欧平原上,最早是游牧民族,社会发展缓慢,6世纪之前他们还处在氏族公社阶段。
东斯拉夫人与拜占庭人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随着贸易顺利的发展,8世纪东斯拉夫人的社会经济生活取得了比较迅速的发展,氏族制度趋于瓦解,大部落联盟逐渐形成,由于当时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由此出现了东斯拉夫人最初的城市,如诺夫哥罗德、斯摩棱斯克、基辅等。
882年基辅罗斯公国建立,定都基辅。
11世纪时,罗斯已经发展有 80多个城镇,但这些城市的主要职能为军事城堡和宗教中心,还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从11世纪中叶基辅罗斯开始瓦解,随之公国的分裂、蒙古鞑靼的入侵使俄国社会经济停滞。
16世纪初俄罗斯推翻了蒙古鞑靼的统治并形成了中央集权国家以后,城市发展速度加快。
17世纪后半期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全俄市场渐渐形成。
而俄国的大部分城市产生于18世纪下半叶,叶卡捷琳娜女皇为加强统治以行政改革的方式建立了162座新城市,形成了以省城和县城为中心不同发展水平的全国行政网。
宋才发:对前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回溯与评析
宋才发:对前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回溯与评析对前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回溯与评析宋才发*在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国有化和工业化,是建成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先决条件。
以斯大林为代表的苏联共产党,不仅制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路线,而且率领千百万劳动群众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开展社会主义竞赛,曾使苏联社会主义工业的发展速度达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水平。
这段辉煌的历史,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本文予以回溯评析之。
一、推行社会主义工业国有化工人监督是实行工业国有化的准备。
工人监督生产对于刚刚夺取政权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措施。
十月革命胜利后,摆在苏俄国家和人民面前的一个极其严肃而艰巨的任务,就是在经济领域中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如果苏俄国家不组织工人监督资本家的行动,参与生产的管理、规划、编制报告等工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就会失去基础。
为此,在十月革命的第一个文件即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以及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由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农民书》中,都把工人监督列为重要的革命措施。
根据1917年11月15日由列宁签署的《工人监督条例》,工人监督机关有权监督生产和规定企业的最低生产量,以及采取措施查明所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工人监督机关的决定,企业主必须服从。
在工人监督机关的领导下,粉碎了俄国和外国资本家的阻挠,挽救了上千个企业,不让工厂停工和遭受破坏,不准破坏设备和浪费原材料;许多被资本家关闭的企业恢复了生产,保证了企业的定货和成品的销售。
工人监督也因之而在全国普遍实行,工厂委员会逐步变成国家机关。
工人监督又是工人学习管理的学校。
列宁在1918年11月6日《关于革命一周年的演说》中指出,苏维埃俄国已经从工人监督进入到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工人管理。
到这时他已认识到,工人监督是一个矛盾的、不彻底的步骤,但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即是说,工人监督只有过渡到工人管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才有可能。
苏联的崛起与衰落
苏联的崛起与衰落苏联是20世纪上半叶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其崛起和衰落都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事件。
在分析苏联的崛起和衰落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苏联的历史和发展。
苏联的历史苏联的正式名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成立于1922年。
在此之前,俄国曾经历了长达3年的内战,结束后国家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都已经十分落后。
苏联成立之初,经济和政治的因素促进了其发展。
不仅如此,苏联还展开了一系列的现代化建设,包括城市化、工业化和教育改革等。
这些努力使得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了当时一个具有相当力量的大国。
苏联的崛起苏联的崛起与其军事、经济和政治力量的扩张密不可分。
20世纪30年代初期,苏联就已经开始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和发展大规模工业。
虽然苏联曾遭受过德国入侵的重创,但其不畏挫折的精神最终使得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了最终胜利。
当时苏联还成立了各种机构和组织,包括统一的教育制度、政治架构、社区建设和军队机构等。
这些机构和组织的建立促进了国家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苏联逐渐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体系,并获得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支持和赞赏。
苏联的衰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逐渐出现了各种问题。
其中一些问题大部分都是围绕社会主义制度的限制和不足。
此时,苏联的政府经济和军队逐渐陷入了混乱和衰落。
一些人认为这说明社会主义制度过于集权、缺乏民主和自由,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的发展。
此外,苏联还面临着其他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环境破坏、人口不足、自然资源不足、经济萎缩和贫富分化。
同时,苏联的政治体制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腐败和特权制度。
这些问题的日渐凸显让苏联的强势地位逐渐削弱,成为了其衰落的原因。
结语苏联的崛起和衰落是一段不可忽视的历史。
回顾苏联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其从一个内部落后的国家逐渐崛起为强大的大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的发展也暴露了很多问题。
俄罗斯的城市化进程:历史和趋势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9年3月20日Mar.20 2019第39卷第3期Vo1.39 No.3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9.03.123俄罗斯的城市化进程:历史和趋势李海波(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6)摘 要:俄罗斯的城市化进程落后,与其他国家的城市有一些不同,俄罗斯的城市数量和规模的增长与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本文分析了俄罗斯当前阶段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利用统计数据分析了其城市化的动态过程。
在论文的最后一部分,笔者分析了城市化的后果,特别关注这一进程对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城市化;俄罗斯;环境问题;城市人口中图分类号:F299.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9)03-0285-02到20世纪初,世界城市人口数量仅占总人口的15%,只有13个大都市;而到21世纪初,世界城市人口几乎占总人口的50%,有大约2 500个大城市和250个大都市。
城市和城市人口持续增长。
城市化研究人员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上升到93亿,其中85%将居住在城市。
除了人口结构的变化,城市化还改变了社会和经济生活[1]。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回顾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对俄罗斯联邦的影响。
一、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城市化”一词来源于“urbanus”(拉丁语)。
城市化最普遍的定义是,城市的增长和城市人口增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化进程的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
取而代之的是,农村变成了城市,经过复杂的过程多个城市和地区联系在了一起。
此外,每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俄罗斯在城市化方面很长一段时间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缘于国内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
据统计,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约为2 700万(仅占当时世界人口的3.1%),1850年为7 500万(6.4%),1900年为2.18亿(13.7%)。
俄罗斯的苏联时代与后苏联时期
俄罗斯的苏联时代与后苏联时期随着二战的结束,苏联作为一个重要的超级大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
苏联时代对于俄罗斯来说具有深刻而复杂的意义,这段历史与后苏联时期的转变对俄罗斯国家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1. 苏联时代1.1 政治制度苏联时代的政治制度以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实行了集权主义的社会主义制度。
政党独裁和计划经济是苏联时代的显著特征,共产党对国家政权高度控制,经济高度集中。
1.2 经济发展苏联时代,苏联经济以国家计划经济为基础,国家通过集中统一的计划安排资源分配,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在这一时期,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
1.3 社会改革苏联时代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包括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进程。
农业集体化导致了农民丧失了土地私有权和经营自由,使农民生活严重受限。
工业化进程带来了城市化和工业劳动力的增加,尽管加速了现代化进程,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城市贫困问题。
2. 后苏联时期2.1 政治转变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独立成为一个新的国家。
俄罗斯政治系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集权主义的社会主义制度转向了民主化的政治体制。
建立了多党制,实现了选举制度和言论自由,民众的参与度得到了提高。
2.2 经济转型后苏联时期,俄罗斯进行了市场经济改革,放弃了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
这一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许多挑战和困难,包括经济衰退、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
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俄罗斯的市场经济逐渐发展壮大。
2.3 社会变革后苏联时期,俄罗斯社会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随着民主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对于权力和自由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个人自由和权利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保护,社会多元化的趋势逐渐显现。
俄罗斯的苏联时代与后苏联时期都对俄罗斯国家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联时代以强大的国家实力和集权主义的政治体制为特征,取得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上的成就,但也存在许多局限和问题。
而后苏联时期,则经历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重大转变,俄罗斯逐渐朝着民主化和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
浅析1945—1953年苏联战后城市重建——以斯大林格勒为例
苏联战后重建的历史袁 往往都是一座发达的城 市从废墟上拔地而起遥 斯大林格勒尧 沃罗涅日和斯 摩棱斯克等城市失去了超过四分之三的住房袁 居民 在废墟中的防空壕中勉强度日袁 这些故事自然而然 地主导了人们的想象遥 然而袁 即使在战区内袁 破坏 程度和重建速度也有很大的差异遥 正如唐纳德窑费 尔策渊Donald Filtzer冤和马克窑史密斯渊Mark B. Smith冤 所指出的袁 战争让城市落后于前线袁 承受着巨大的 压力院 有些被指定为疏散中心的城市袁 如东部工业 区袁 经历了快速的战时工业化和人口激增袁 但住房 和预算却没有相应增加遥 在战争期间和战争之后长 期投资不足袁 而国家将其资源用于发动战争和修复 战争造成的破坏袁 使这些城市严重拥挤袁 无法维护 旧的住房和建造新的住房[1-3]遥 虽然战争对这些城市 的影响不那么直接袁 但却是深远的遥
第 26 卷第 3 期(2021)
灾燥造援26 No.3(2021)
浅析 1945—Biblioteka 953 年苏联战后城市重建———以斯大林格勒为例
武遥
(西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院 卫国战争造成的损失对战后苏联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袁 经历战争幸存下
来的城市由于住房重建尧 基础设施建设尧 资源分配所产生的冲突依旧在痛苦中苟延残喘遥 斯
当然袁 遭受第二次世界大战极端破坏的并不只 有苏联遥 欧洲数百座城市或多或少都被轰炸和炮击 过遥 虽然大范围的城市破坏对居民来说是一场灾 难袁 但规划者尧 建筑师和当局通常认为袁 被毁的城 市 野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袁 可以在促使城市发生 根本性的现代化改变袁 这在现有已建成的城市中几 乎是不可能的冶[怨]遥 因为欧洲的重建不仅仅是为了 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袁 它还意味着对社会和经 济的复兴袁 以及人民对美好社会生活的憧憬遥 例如袁 德国经济尧 政治尧 社会的摧残袁 加上大规模死亡和 城市破坏的冲击袁 迫使整个社会进行改组[员园]遥 与此 同时袁 在英国袁 战后规划了更好尧 更清洁尧 更健
俄罗斯城镇化过程与空间格局
俄罗斯是一个国土面积广阔的国家,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环 境。在历史上,俄罗斯的城镇化进程 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异。
俄罗斯城镇化的历史进程
19世纪初的城镇化
在19世纪初,俄罗斯开始进行工业革命,这促进了城镇化 的发展。一些重要的城市如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在这一时 期逐渐崛起。
圣彼得堡城市圈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 污染等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
其他地区城市圈的形成与发展
除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俄罗斯 还有许多其他城市圈,如新西伯 利亚城市圈、叶卡捷琳堡城市圈
等。
这些城市圈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当 地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有关。
这些城市圈的发展也面临着交通 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得
移民和工业化
这个时期,移民和工业化成为推动城镇化的重要力量,许多 农民进入城市寻找更好的生活,同时工业化也加速了城市的 发展。
20世纪以来的城镇化进程
苏联时期
在苏联时期,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速,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城市发展 受到一定限制。
改革开放以来
自改革开放以来,俄罗斯城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西部地区,许多 城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亚洲部分的一些城市也开始崛起。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加强城乡互动与合作,实 现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 的协调发展。
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
构建多中心城市群
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和周边 中小城市之间的联系与互 动,形成多中心城市群发 展格局。
优化城市规模结构
合理规划大中小城市数量 和规模,推动不同规模城 市间的分工与合作。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跨地区合作与交流, 推动区域均衡发展,促进 人口合理分布。
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
苏联的发展历程
苏联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苏联作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国家之一,其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苏联的发展历程,包括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对苏联发展历程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苏联的崛起和衰落。
一、经济发展1.1 工业化进程苏联在20世纪初开始进行工业化进程,通过国家计划经济的方式,大力发展重工业和农业生产。
工业化进程的成功使苏联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
1.2 农业集体化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进行农业集体化,通过将农民组织起来,实施农业集体化政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集体化的推行带来了巨大的农业产量增长,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1.3 科技创新苏联在冷战时期进行了大量的科技创新,包括航天技术、核能技术等方面。
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和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成为世界上航天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之一。
二、政治体制2.1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苏联在1917年发生了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2 共产党的领导苏联共产党在苏联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和改革,推动了国家的发展。
共产党的领导使苏联在政治上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2.3 集权体制苏联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控制力度非常大。
这种集权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联的发展,但也导致了一些问题的浮现。
三、军事实力3.1 军备竞赛苏联在冷战时期与美国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
苏联不断增加军事投入,提高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大国之一。
3.2 军事扩张苏联通过军事扩张,包括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和干涉,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苏联的军事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欧洲的格局。
3.3 冷战结束苏联在1980年代末期面临经济和政治的困境,无法继续维持军事实力的增长。
最终,苏联在1991年解体,冷战也随之结束。
[论文]浅谈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评价
浅谈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评价摘要: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初是苏联历史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年代。
这一时期,国际形势十分严峻,国内斗争异常复杂,斯大林在无所前鉴的情况下,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提出的一些理论,结合苏联的实际情况,领导苏联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形成了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苏联模式的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特殊性。
关键词:苏联模式,形成,特征,评价一、苏联模式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一)苏联模式“苏联模式”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路线、方针和政治、经济、文化管理体制的总称。
就其内涵而言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它是社会主义的模式,就是说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二,它是苏联的,就是说它在具体体制方面体现与反映了苏联的具体国情与当代时代的特点。
”[1]这种对苏联模式的定义是科学的而且是符合实际的,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去了解和评价它。
斯大林是苏联模式的主要创造者,因此苏联模式又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二)苏联模式的形成苏联模式的产生与当时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国际环境分析国际上危险的环境是苏联模式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原因。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及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自诞生之日起便被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视为的敌人,并一直对其敌视、封锁以及侵略。
由布尔什维克执政的苏维埃政权成立伊始的三年国内战争,从表面上看是内部的反动势力对抗苏维埃政权的斗争, 然而反动势力中包括被推翻的剥削阶级、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都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支持。
1918年3月,协约国以俄国无力保护中立国为名,先后在苏联北方重要港口摩尔曼斯克登陆。
同年4月,日本和英国的军队也在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登陆。
一战期间,协约国由于要集中军力对付德国,并未抽出大量的军队来攻打苏联,多以支持俄国反革命势力的手段来镇压革命。
用城市化研究的全新方法解读俄国历史
用城市化研究的全新方法解读俄国历史中图分类号:K512.34文献标志码:E文章编号:1008-0961(2007)03-0094-02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广翔先生的新作《18―19世纪俄国城市化研究》一书已由吉林人民出版社于2006年5月出版发行,该书不仅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俄国封建晚期城市化研究》的最终成果,也是吉林大学“十五”期间“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拜读新作,感想颇多。
该书的特点十分鲜明,现略举一二。
首先,该书采用了全新的研究方法。
俄国城市问题研究在俄国史学界占有重要地位,且成果丰硕。
尽管如此,围绕这一问题的研究仍有许多重要方面未能充分阐述清楚,而且许多重要的原则性问题也一直争论不休。
俄国著名史学家Б. Н. 米罗诺夫认为这方面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对勾画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前半期俄国城市状况完整画面所需的城市生活诸方面的研究不足;第二,在历史编纂学中围绕这一课题的若干重要问题存在矛盾甚至对立的观点,同时对这一时期俄国城市形成过程的实质理解也存在严重分歧;第三,城市类型,将何种居民点视为城市居民点和农村居民点,城市居民点的分类标准,对这些研究城市史的方法论问题的研究还很薄弱。
由此看来,俄国城市化研究不仅是热点问题,而且也是非常需要进一步认真深入研究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目前我国史学界尚无人问津,张先生的《18―19世纪俄国城市化研究》在国内当属拓荒之作。
从广义上说,这部专著对17世纪至20世纪初俄国的城市及与其有密切联系的农村的发展状况均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但重点在18―19世纪,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众所周知,这一时期正是俄国的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开始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大规模的殖民地掠夺活动;另一方面为工业革命准备条件,以便完成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城市化的发展,必然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产生大量的市民阶级。
市民阶级不同于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也不同于农奴,他们要求民主、自由、平等,他们是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俄罗斯城镇化过程与空间格局
俄罗斯城镇化过程与空间格局汇报人:2023-12-25•引言•俄罗斯城镇化历史进程•俄罗斯城镇化的空间布局目录•俄罗斯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俄罗斯城镇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俄罗斯城镇化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01引言背景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俄罗斯的城镇化进程经历了快速的变化。
了解这一过程及其空间格局对于理解国家的发展和规划未来的城市政策至关重要。
意义通过对俄罗斯城镇化过程与空间格局的研究,可以揭示其发展规律,为其他国家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同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范围本研究涵盖了俄罗斯自20世纪初以来的城镇化过程,以及不同地区的空间分布和特点。
方法采用历史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俄罗斯城镇化的历史轨迹、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
02俄罗斯城镇化历史进程早期城镇化阶段(19世纪-20世纪初)总结词这一阶段是俄罗斯城镇化的起步阶段,主要依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详细描述在19世纪,随着农奴制的废除和工业化进程的开始,俄罗斯出现了一批以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城市。
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和西伯利亚地区,如莫斯科、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等。
这一阶段,城市发展较为缓慢,人口规模较小,城市化水平较低。
这一阶段是俄罗斯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详细描述在20世纪中叶,苏联时期工业化进程加速,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这一时期,俄罗斯形成了以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大幅上升。
同时,一些新兴城市也在工业发展的推动下迅速崛起,如新西伯利亚、叶卡捷琳堡等。
总结词工业化城镇化阶段(20世纪中叶-20世纪90年代)VS总结词这一阶段是俄罗斯城市化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时期,城市发展更加注重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
详细描述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进入市场经济和政治多元化时期,城市化进程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产业。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主要进程
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主要进程三个重要知识点,一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贡献;二是“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三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历程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背景和目的: 十月革命胜利后,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帝国主义妄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和苏俄境内的反革命势力互相勾结,从四面八方向苏维埃俄国发动疯狂进攻,使“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实行了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它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但是,战时共产主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
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1920—1921年的旱灾,更导致粮食十分匮乏,许多人死于饥饿,而且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俄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手段,认为可以在战争结束后继续使用这一非常政策,把陷入经济灾难的国家拯救出来,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因此,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农村实行的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得到了强化,这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城市工人也纷纷罢工,工人阶级队伍涣散;军队士兵甚至喊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危险口号,1921年2月,彼得格勒附近的喀朗施塔得发生反政府的兵变,表明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很明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于是,1921年的俄共(布)十大开始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3苏联的成立:十月革命后,俄国国内建立了俄罗斯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其它一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12月苏维埃一大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24年的苏维埃二大通过了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这是对十月革命以来斗争经验的总结和革命建设成果的肯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评价纪晓岚[内容提要]文章论述了苏联城市的产生,揭示了苏联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系统分析了苏联城市化的制度及方针政策,全面介绍了苏联计划布局城市的主要理论依据和形式。
从苏联城市化的历史过程看,苏联城市化有许多既不同于西方国家,又不同于发展中国家的特点。
我国即将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全面了解和借鉴苏联城市化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苏联;城市化;聚集体;居民点体系[作者简介]纪晓岚,女,1955年生,东北财经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
(大连116025)一苏联城市的产生俄国是由斯拉夫人建立的。
斯拉夫人分为东、西、南三支,其中东斯拉夫人数最多,分布在辽阔的东欧平原上。
6世纪以前,东斯拉夫人还处于氏族社会阶段。
许多东斯拉夫人的部落在8~9世纪时发展为国家,称为公国。
这些公国以统治者所在的设防城市为中心,幅员狭小。
其中较大的是德涅伯河中游的基辅和北部的诺夫哥罗德。
“罗斯”的名称起于南方,从6世纪起,住在南方的东斯拉夫人开始称为罗斯人。
罗斯国家形成于882年,由诺夫哥罗德王公奥列格完成。
奥列格沿德涅伯河南下,征服基辅和邻近各公国,以基辅为中心,统治着德涅伯河到伊耳缅之间的土地,称罗斯大公。
这个国家沿用罗斯之名,在历史上称为“基辅罗斯”1 [1]。
罗斯在 10~11世纪生产力有很大发展。
大城市中已经有各种各样的手工业行业,能制造出150种以上铁制品。
11世纪时,罗斯约有80多个城镇。
少数较大的城市是社会经济的中心,地方封建主往往利用城市为据点对抗大公2 [2]。
11世纪城市的主要职能为军事中心和宗教中心。
这一时期基辅设立大主教区,兴建许多教堂和寺院。
基辅国家的发展在东斯拉夫人的历史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俄罗斯、乌克兰及白俄罗斯三个斯拉夫族的文化摇篮。
在中古前半期,拜占廷是欧洲文化最发达的国家,罗斯人从拜占廷吸取了较高的文化和艺术成就,他们把许多希腊文书籍译成古斯拉夫文,拜占廷文化影响在建筑方面最为显著,基辅的索菲亚大教堂就是由希腊工匠建造的,是拜占廷风格和罗斯民族风格互相融合的产物3 [3]。
基辅国家从11世纪中叶起开始解体,各公国的分裂和蒙古的入侵使俄罗斯社会经济停滞,到14世纪,俄罗斯才逐步从外族侵略中得到恢复。
东北部的一些城市在13世纪后期开始恢复,到14世纪又走向繁荣。
如诺夫哥罗德、普斯科夫、莫斯科、特维尔、尼什涅诺夫哥多德等都渐渐扩大,居民人数增加,手工业和商业活跃起来。
莫斯科城建于1147年,原为苏茨达尔一个王公的领地,后来逐渐发展为城市。
莫斯科的发展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
莫斯科位于奥卡河支流莫斯科河上,地处伏尔加河上游,通过奥卡河的商业要道,东南通过顿河上游,南下直入黑海。
莫斯科公爵从过境商业中征收大宗捐税。
莫斯科公国又恰在东北俄罗斯的中央,四周有许多小公国作为屏障,不易受到蒙古、立陶宛以及德国侵略者的直接威胁。
从各地迁移来的人大都集聚于此,人口不断增加,城市日益发展。
到15~16世纪城市手工业内部的专业化生产部门已经增加到 200多个,各城市各地区之间建立了较之从前更密切的商业联系。
莫斯科成为很大的商业中心。
16世纪初俄罗斯推翻了蒙古的统治并形成了中央集权国家以后,城市发展速度加快,除了莫斯科成为工商活动中心之外,诺夫哥罗德、普斯科夫等城也很兴盛。
4 [4] 17世纪后半期,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全俄市场渐渐形成。
莫斯科当时人口20万。
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对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具有重大意义。
17世纪后半期绝对君主专制制度逐渐形成。
俄国的大部分城市产生于18世纪下半叶,沙皇为了加强对各地区的统治,进行了行政改革和行政区划,并相应地设立了行政中心。
县以上的行政中心被确立为城市,叶卡捷琳娜统治时期,俄国建立了216座城市。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之后,俄国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快发展,劳动部门分工和劳动地域分工都开始得到发展。
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城镇、城市、工人村不断出现,尤其在中央区、南方工业区、乌拉尔区及外高加索区更为明显。
据统计,十月革命前,俄国共有655座城市,其中407座位于欧洲地区,仅在中央俄罗斯地区就有城市183座,而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合计仅有城市79座。
城市人口有2 80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
二苏联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十月革命以来,苏联的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1917年的18%上升到1985年的65%,仅用了68年的时间。
1917~1985年,苏联人口增长了0.6倍多,从1.63亿人增加到2.738亿。
其中城市人口增加了5倍,从0.291亿人增加到1.775亿人。
从整个城市化进程来看,其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平稳上升的趋势,而主要是1926~1979年半个世纪过程实现了城市化。
苏联城市化有许多既不同于西方国家,也不同于发展中国家的特点。
(一)苏联城市人口以机械增长为主要特征,城市劳动力供给不足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苏联的城市化主要是吸引广大农村人口,满足高速工业化的需要,只有拉力,而无推力。
苏联的农业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这与20~50年代粗放式增长方式有关。
据1926年和1959年的两次人口普查,从乡村直接向城市迁居的人口数量,以及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农村居民点转为城市因而成为城市人口的人口总数为5 610万人,是全国城市人口总数的80.8%。
苏联城市化中没有出现失业严重现象,反而出现了劳动力严重不足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较低,这些都区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虽然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但一直能够大量吸收从农业流出的人口充分就业。
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的20年内,苏联城市工业仍然与以往相同,能够吸引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就业。
据全苏1959和1979年两次人口调查,由农村居民转为城市人口的人达3 700万,占全国城市人口增长数的58.2%。
由于同期苏联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建设,来自农村的人口在城市都得到了较好的安置,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因此,没有出现西方国家的贫民窟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尽管苏联大城市人口一直处于机械增长状态,但大城市的劳动力却严重不足,属于人口资源短缺的国家。
(二)大城市人口增长快于中小城市人口增长自1926年实行国家工业化战略以来,苏联大城市的数量几乎增加了8倍,其人口则增加了9倍多。
1979年与1959年相比,全国大城市数量增加了124个,其人口则增加了一倍。
其中,50万和50万人以上的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更快一些。
在全国人口中,1970~1979年大城市人口的绝对增长量为2 100万人,第一次超过了全国人口的增长量2 070万人。
苏联特大城市,尤其是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速度迅速。
根据1979年的人口普查,它们集中了全国12.6%的人口,20.3%的城市人口和33.5%的大城市人口。
(三)苏联城市化的地区性差异在苏联的欧洲地区,平均每一万平方公里有10~17座城市,亚洲地区仅有0.6座。
在西伯利亚及远东的北部地区平均每20~50万平方公里有一座城市。
1985年,苏联城市化整体水平为65%,这意味着苏联已有2/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或城镇里,基本上完成了城市化过程。
在苏联人口最多的俄罗斯联邦(1985年占全苏人口 51.8%)城市化水平已达73%,与一些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接近;而在波罗的海沿岸的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两个加盟共和国,上述比重也达到71%。
城市化水平低于全苏平均水平的是中亚的乌兹别克(42%),吉尔吉斯(40%),塔吉克(34%)5 [5]。
苏联城市化总体水平已经不低,应列入城市化发达国家的行列。
各民族和加盟共和国的历史文化因素和经济差异都影响到城市化,中亚地区有其特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
苏联学者伊利英认为:“这些共和国城市人口的比重增加速度缓慢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地方农业人口流动量很小,同时这里出生率很高。
”6 [6]三苏联城市化的制度及方针政策(一)苏联城市化制度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苏联就一直实行控制大城市的政策,其主要方式之一是采取行政手段,即实施“居留证”制度。
居留证制度建立于1932年12月7 [7],按规定,凡年满16岁的公民必须领取居留证,并在以后定期更换。
但实际上大多数集体农庄农民没有资格领取居留证,而没有居留证就不得迁入城市。
苏联实行居留证制度的目的之一,主要是控制居民迁入莫斯科、列宁格勒或加盟共和国的首都这样一些特大城市,而对一些小城镇,并不加以严格控制,只不过需要履行一下手续。
其主要问题在于,集体农庄庄员离开农庄时,必须从当地村苏维埃获得证明,只有取得证明才能合法离开,申请临时居住许可证;如果到城市去,也可以申请盖有许可居住印章的居留证。
但是村苏维埃主席一向不愿发放这种证件,即尽力控制农村人口外流,以免影响农业生产。
苏联的城市化主要是靠苏联政府采取抽调与实行申请公民证和申报户口的制度相结合的办法,其目的在于保证政府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城市发展的整个过程。
在1926年至1939年期间,城市人口增长近3 000万,这个速度非常惊人。
苏联城市化的几种基本途径是: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从农村向城市移民,以及在行政上将农村居民点划为城市。
例如:在1939年和1959年两次人口普查之间,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数达到800万,从农村迁入城市的居民大约有2 500万,划为城市的农村居民点有人口约800万8 [8]。
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大多进入了大城市。
在1926年至1969年之间,苏联5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增长了8倍,10万~50万人的大城市人口增长了5.5倍,而5 000人以下的城镇的居民只增加了2倍。
苏联平均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1.7人,乌克兰则已达到82人,苏联一半以上的城市人口分布在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之中。
根据苏联的立法条例,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要首先退出集体农庄,“大多数情况下,农民必须得到集体农庄管理委员会和全体庄员大会的许可,为此,可能得等上三个月。
”9 [9]最通常的迁出农村的途径有下列几种:考上大学;国家招工;参加有组织的移民规划到新开发区;去国营农场工作;服义务兵役;年青女性嫁给城里有居留证者。
尽管法律对农民离开农村有种种限制,但并不能有效地将农民留在农村。
这主要是由于工人和农民在法律地位、生活标准、教育程度等方面都有许多差别。
苏联学者Т.И.扎斯拉夫斯卡娅于1966年对新西伯利亚州的一些移民家庭进行了调查,据219份问卷的回答统计结果看,其中有20%的移民进入城市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物质上的需要,15%的移民则仅仅是想要过城市生活。
有1/3的移民是为要受到更多的教育或专门训练而迁入城市的;而在20岁以下的青年中,则有55%把这点列为迁入城市的动机10 [10]。
战后以来,苏联首都城市和特大城市仍实行城市户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