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_战略管理与公司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卷 第4期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 ol.4 N o.4
2004年12月 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C ommerce and T echnology Dec.2004
企业家、战略管理与公司治理
王德建
(山东大学,山东济南 250100)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一种新的竞争格局。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内在的都有追求自身利益的强烈欲望,但是两种生产要素在公司运营过程中的分工和相对地位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选择。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共同治理模式将得到发展。企业家创新的动力源自于公司治理的内外环境,其中公司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对企业家功能的发挥起到日益显著的作用,公司治理的内部结构与治理机制则为企业家实施创新与战略管理提供了平台,这一平台的运行效率直接决定了现代公司的绩效。
关键词: 企业家;战略管理;公司治理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385(2004)04-0016-03
E ntrepreneurs ,Strategy Management and Corporation G overnance
W ANG De -jian
(School of M anage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China )
Abstract : A new com petition situation emerges in the 1990s.In the vision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inherent relations between entrepreneurs and shareholders in m odern com panies.From the angle of contracts establishes between human capital and material capital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interplays between entrepreneurs and stra 2tegic management.Since differences of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m parable position in the corporation operations ,these tw o kinds of productive elements determine the selection of g overnance m ode.The theory provides a new method to im prove the corporation performance.
K eyw ords : Entrepreneur ;Strategy Management ;C orporation G overnance
收稿日期: 2004-03-10
作者简介: 王德建(1974-
),男,山东菏泽人,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协会会员。
一、引言
科斯认为企业的原型是一种“雇主—雇员”关系,“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科斯,1937,中译本第4页),张五常(Chueng ,1983)对此提出不同看法,指出企业无非是以要素市场的交易合约代替了产品市场上的合约,这被认为是对现代企业理论的一大贡献(张维迎,1995);科斯(1988)后来在《“企业的性质”的影响》中也指出,“由于强调雇主—雇员关系,结果没有考察契约能使企
业组织者的获得、出租或借入资本来指挥资本(设备
或现金)的使用”,暗含了企业组织者可以雇佣资本的含义;汪新波认为,“雇主—雇员”关系显示的是“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的关系”,劳动“实质上是短期资本受雇于长期资本”;周其仁认为市场里的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一个特别契约”,并指出由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只能属于个人,非激励难以调度”。从上述学者的观点看,把企业看成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契约是有根据的。因此,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企业中人力资本的代表———企业家具有深层次的含义。
6
1
二、企业家精神、战略管理与战略型企业家
马歇尔(Marshall)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角度,指出企业家是凭借创新力、洞察力和统帅力发现和消除市场非均衡性、创造交易机会和效用,给生产指出方向,使生产要素组织化的人,因而企业家精神就体现为组织领导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奈特(K night)认为企业家精神的实质是不确定条件下“自信或勇于冒险承担起风险”,熊・彼特则将企业家视为“革新者”,认为企业家是通过过程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要素创新以及组织创新等形式,实现产业要素的重组,使各生产要素积极地组织起来的,创新是企业家的“灵魂”。哈耶克(Hayck)、西蒙(Sim on)等人则从获取和使用信息角度认为企业家是决策者,“经济时机的发现者”,认为企业家精神集中体现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进行决策并承担后果”。综合这些学者的分析,尽管论述的出发点和角度不同,但他们都一致的认为创新和寻求市场机会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因而进行创新和寻求市场机会的行动也就成为企业家的基本职能。企业家创新和寻求市场机会的动力是什么呢?按照经济学“经济人”的假定,这是企业家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结果;从人力资本和生产要素角度出发,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解释,企业家如果不能持续创新,就会被资本所解雇。
关于战略管理的定义与解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学派和表述(亨利・明茨伯格,1990),尽管有很多争论,但是学者们对战略有如下共识:“战略与组织、环境都有关系。思考战略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组织和环境的不可分割性。……组织运用战略来应对变化着的环境”,“大多数学者都确信战略制定的核心是组织的领导者对战略概念的认定”(Chaffee, 1985:89—90)。可以看出,是环境的变化把企业家和战略管理紧密地联系起来,企业家在企业的战略管理中处于重要位置。一些杰出的学者长期以来一直把战略同企业家联系起来,并根据优秀的领导者创造的远见来描述战略形成过程(亨利・明茨伯格, 1990)。更有学者明确提出战略型企业家的概念,认为“战略型企业家是企业家精神(比如寻找机会的行动)和战略(比如建立优势的行动)的结合,可以用来进行企业家战略的设计和实施,从而创造财富”。企业家精神和战略行为是互补的,他们的相互结合使得组织得以实现财富最大化。企业家精神注重创造,而战略管理注重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即强调公司业绩。在Meyer、Neck和Meeks所著的文章里,他们从分析企业家精神和战略管理的区别角度,提出了创新———绩效框架。可以认为,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在企业的战略管理中具有中心作用,即对企业的绩效发挥重要作用。公司治理模式中如何安排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治理模式,以便既能促进企业家精神创新,同时增进公司的绩效。
三、有效的治理模式选择———单边治理模式或是共同治理模式?
单边治理模式是指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或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单独拥有企业所有权,所有权行使剩余控制权并拥有企业剩余。可以看出,如果是把企业视为资本雇佣劳动,则股东拥有剩余索取权并通过所有权控制公司,这是当前主流的和大家习惯的认识,反之,如果把企业视为劳动雇佣资本,则人力资本拥有企业所有权并拥有剩余控制权,这种认识有其合理性,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行业,如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行。其实,无论是物质资本或是人力资本在企业中处于主导地位,都和某一时期或行业中两种要素在生产中的相对地位或要素市场中的相对地位密切相关,正如,“在古典时代,资本的相对稀缺和人力的相对过剩,使资本不但雇佣劳动(马克思),而且支配劳动(奈特)”(周其仁,1996),现在的经济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现实经济中,由于不对称信息和有限理性的限制,企业不可能是新古典理论中的厂商———生产函数,很多企业是由企业家控制的,企业家决定企业的绩效水平。一方面,由于企业家的努力程度计量的成本太高,以至于造成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盛行,委托代理成本较高,董事会内在的作为一种保证投资安全的方式出现(William2 s on,1985)。如果把企业家视为人力资本,把企业视为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契约,则企业家和股东一样是公司的所有者,从而具有剩余分配权(或索取权),并且随着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本在企业资本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所以,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看,内部人控制现象只是人力资本对收益的内在追求得不到合理满足而被扭曲的反映而已,如果还其本来状态,则能有效提高企业家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和公司战略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公司的绩效。
共同治理模式是指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拥有企业所有权并控制企业,共同行使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