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是人生德行的根基

合集下载

读弟子规观后感

读弟子规观后感

弟子规观后感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弟子规》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弟子规》是我们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它对我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行为都有指导作用,如果我们都能按照《弟子规》的教诲去做,那么我们的家庭和社会就能更加和谐。

通过《弟子规》的学习,使我受到很多教育,其中受教育最深的是《弟子规》的第一篇“入则孝”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入则孝”的意思是说在家里要懂得孝敬父母,因为孝是道德的根本,百善孝为先。

我们的身体受之父母,没有父母的养育,就没有我们的生命。

因此我们应无条件的孝敬父母。

那么怎样做才是对父母的孝敬呢?《弟子规》中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话,从表面看它的意思就是说父母的呼唤,要马上应承;父母的命令,有马上执行;父母的教诲,要恭恭敬敬的听取;父母的责备,要虚心的接受,这些都是孝心的体现。

俗话说“孝顺孝顺,孝就是顺,顺就是孝”我们应顺应父母的要求,父母的心意,如果他们的要求是错误的,我们做子女的也不能顶撞他们,我们应做到“谏使更”并且要“怡吾色,柔吾声”;如果父母的责备是错误的,我们也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从小到大,父母为我们的成长可谓是呕心沥血,但他们不图我们的回报,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

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在“信”这一节,我知道了能实践诺言,便是守信;不能实践诺言,无论是出自不得已,还是故意食言,都违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处世的基本原则。

弟子规注释(全注音)

弟子规注释(全注音)

《弟子规》注释目录总叙 (5)1.入则孝 (5)2.出则悌 (8)3.谨 (11)4.信 (14)5.泛爱众 (17)6.亲仁 (21)7.余力学文 (22)《弟子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yù]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tì],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其中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给出了我们人伦中所有的规范,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有人与自然的关系;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弟子”规”就是规范,就是规矩,就是规则,就是规律。

《弟子规》是一部讲人生如何落实德行的教材;《弟子规》是人伦规范;《弟子规》是我们修德立业的根基;孔孟学说之根本,落实于《弟子规》,四书五经、十三经是其枝叶花果耳;学习并践行《弟子规》,我们这一生的学业、事业、家业、道业(修行、行为)就有了把握;学习《弟子规》于一滴水,体百川味,成就人生幸福之根基,何其幸哉。

只有学习践行《弟子规》,才能知书明礼,淡泊名利,随缘放下,才能获得幸福人生。

dì zǐ guī弟子规zǒng xù【总叙】dìzǐguī shèngrénxùn shǒuxiàotì cìjǐnxìn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fànàizhòngérqīnrén yǒuyúlì zéxuéwén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孔子说:“诸位!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行为时常谨慎、守信,博爱大众,而亲近仁者.工作之余,则可研习六艺之文.”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学习弟子规的现实意义

学习弟子规的现实意义

学习《弟子规》的现实意义许多人认为《弟子规》是给孩子学的,谈起《弟子规》,还会有一点轻视的心理,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弟子规》就不必学了。

其实《弟子规》并不是只给孩子学的,成人、父母更应该学。

不仅是普通人学,教师更需要学,希望在教育事业上有所成就,更要扎好这个根基。

为什么呢?因为中华文化的三个根本之一是修德立业的根基——《弟子规》。

学习学好《弟子规》,是落实儒家文化的修身根本。

儒家的基础德行在《弟子规》里面,道家的基础德行在《太上感应篇》里面,佛家的基础德行是《十善业道经》。

如果说在儒释道三家里面相似同类的,那么《太上感应篇》和《十善业道经》跟《弟子规》属于同类的,都是讲我们的基础德行。

《弟子规》是一部讲人如何落实德行的教材。

人希望能够在这一生成就优良的品德,成就幸福的人生,成就成功的事业,那么学习《弟子规》便是最好的入门根基。

《弟子规》是我们修德立业的根基。

当代一位大德说:“孔孟学说之根本,落实于《弟子规》。

四书五经、十三经是其枝叶花果耳。

”这是讲《弟子规》是根本之要,真正想有成就,就要在根上扎根,《弟子规》要句句做到,我们道德的根就扎稳了,我们这一生的学业、事业、家业、道业,就都有了把握。

《弟子规》,一百一十三件事,讲的似乎都是生活小事,但于当今儒学根本缺乏的时代,它已经不仅仅是孩子学习的《童蒙养正》教材,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待人处事的至要良箴。

细细体味,《弟子规》每一句话都有很深的义理,所谓“如海一滴,具百川味”。

一滴海水里头,就含有百川、所有河流的味道。

“人无伦外人,学无伦外之学”,《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字,给了我们人伦中的所有规范,甚至还不仅仅包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有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所以,学习《弟子规》,于一滴水,体百川味,成就幸福人生之根基,何其幸哉?。

《弟子规》读后感(通用15篇)

《弟子规》读后感(通用15篇)

《弟子规》读后感(通用15篇)《弟子规》读后感1读过《弟子规》的"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后我明白了做人首先要讲一个"孝"字。

我们要好好陷阱我们父母。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要随时查看父母的衣、食、住、行是否合理,不能让父母担心。

既然古人都懂得,以"孝"为先,说什么也不让自己父母受罪,如果看到自己的父母受罪,而帮不上忙的话,就会非常心痛。

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毕竟父母是生我们,养我们的最亲的.人,不论他们对我们多不好,我们也要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孝敬我们的父母。

我们英爱像古人一样关心父母、爱护父母、孝敬父母、照顾父母。

我们应该孝敬父母,感谢父母从心底里感谢,一辈子为了子女幸福的每位父母。

是他们给予我们一生的光明,我们应该孝敬他们,尊重他们啊!《弟子规》读后感2《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孔子的生活规范编写的,这里面提出要做到友爱兄弟姐妹和孝顺父母、做到言行小心谨慎和诚实无欺;父母呼唤要及时回答、父母吩咐的事情要立刻去做不要拖延、父母教导应该恭敬的听从、父母批评应该顺从的接受;要学会做到用心去体贴父母、做任何事情要有规矩,即便是小事也不要不告诉父母自己擅自做主;不要私藏公物,那样品德就有了污点,父母知道了也会很伤心。

父母爱我我孝敬父母,这并不是件难事,父母不爱我我也要孝敬父母、爱父母,即便父母有了过失,我们也要做到和颜悦色的'劝告。

通过背《弟子规》我懂得了很多事情、也教会我很多好的生活规范,原来我在看电视时妈妈和我说话我没有回应,现在我能够做到马上回答;原来我有些挑食,现在我什么都吃了;原来我和谁都不主动问好,现在我能做到主动打招呼了;原来我很任性,凭着自己的性子做事情,现在我学会了听从父母的教诲。

现在妈妈说我长大了,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弟子规》读后感3父母呼,应勿缓;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呼叫你,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命,应勿懒: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偷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父母责,须顺承: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育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让爸爸妈妈生气。

学习弟子规的意义

学习弟子规的意义

学习弟子规的意义学习弟子规的意义一、学习弟子规的好处不学礼无以立。

礼仪是人生最好的交际,“人无礼而不立,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如果孩子有叛逆、好动、沉溺网络,不愿与人交往的表现,那么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从学习《弟子规》的礼仪开始。

学习《弟子规》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不良风气,从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系统教起,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他人做起。

让孩子从内心真正认识到礼仪的好处,利人利己。

二、学习《弟子规》的用处孟子说:“得道者多助“,一个从小懂得礼仪知行之人,必定是一个有道德之人,那么在以后的成长中,必定能得到更多的帮助,必定是成就人生大器之人。

三、学习《弟子规》的妙处弟子规是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处事求学时,应有的礼仪规范,特讲求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是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好读物。

学习《弟子规》和其他传统经典,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及方法,还能从小让孩子建立明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等好处。

这样的孩子人见人爱、人亲、人敬,将大大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学习弟子规有什么好处?最近百家讲坛正在播放钱文忠教授讲解的弟子规,很好看。

我总结了几点孩子学习弟子规的好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弟子规》融读经与识字、为学与为人为一体,教导儿童读诵并落实在生活当中。

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

注重家庭教育与生活实践香结合,是待人处事的道理和方法。

学习《弟子规》的好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孩子的语感。

《弟子规》言语流畅,三字一句、二句一韵,接近白话,读诵时朗朗上口,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语感,感受正确而自如地运用母语表达自己的快乐;2、增长孩子的见识。

《弟子规》是依据《论语》编写的,学习过程中还会接触到《论语》、《三字经》、《千字文》、《二十四孝故事》、《德育故事》等相关内容,其中蕴含了大量的风俗礼仪、人文智慧、成语典故、伦理道德等中国文化精髓,孩子在读诵时,不仅体验到母语的优美,同时又增长了见识;3、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弟子规学习心得500字作文(精选6篇)

弟子规学习心得500字作文(精选6篇)

弟子规学习心得500字作文(精选6篇)弟子规学习心得500字作文(精选篇1)为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我校响应教育局的号召,全校师生进行诵读《弟子规》,学习圣人经典,传承民族圣人经典文化的读书学习活动。

全校上下、师生之间、班级之间,处处呈现出学习、诵读、力行《弟子规》的情景。

现在,学生诵读学习《弟子规》的情景给我们的校园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它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

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三点体会: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

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就充分体现了“孝”字的重要性,古人有云:“百事孝为先”,可见,孝是做人的根本。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

“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的经验。

而《弟子规》则给出了系统的准则“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如果能够把这些都落实到行为上,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整个社会都会更加和谐。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

《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

“见人善,即思齐。

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

有则改,无则警”只有懂得时刻反省自己,规正自己的人,才可以使其自身有长足的进步。

这才应该是人一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弟子规》讲述的是我们身边的学问,我们学习古圣贤经典文化,是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为人处世的根基。

学习弟子规优秀心得体会。

学习《弟子规》,不光要会诵读,重要是能做到,并且长期坚持,最终把它作为我们生活中的的行为准则。

弟子规学习心得500字作文(精选篇2)一、对《弟子规》的认识。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

《弟子规》与大学生德行教育

《弟子规》与大学生德行教育

工作者义不容辞 的责任 , 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尽 的 本分 , 是高校教师既教书又育人 的本质体现。
《 子规》 根据 《 语 ・ 而》 第 六条 ,子 日: 子入 弟 是 论 学 篇 “ 弟
则孝 , 出则悌 , 谨而信 , 泛爱众 , 而亲 , 行有余力 , 以学文” 则 这句话 , 作为整篇 的纲 目来 进行开解的。《 弟子规》 教我们如 何做人 、 处事 、 待物 以及应有的基本规矩和原则 , 教我们与人 和谐相处 , 是孝敬 , 是谨 信 , 仁爱 , 是 它能 帮助我们扎下 德行
的根 基 。

住行等方面的需要 , 尽全力满足父母的需求 , 让父母 安心 。 对
于 自 己的 言 行 举 止 、 言一 行 要 谨 慎 , 多 为 父 母 考 虑 , 能 一 要 不
增加父母 的担忧 , 不能让 父母蒙羞 , 时提 醒 自己做 到身 更 时
有伤 , 贻亲 忧 , 德有 伤 , 亲 羞 。 为 大 学 生 , 们 要 做 到让 父 贻 作 我 母 开 心 、 心 、 心 , 断 在 学 习 、 活 、 作 中养 父 母 之 身 、 放 安 不 生 工
中 图 分类 号 :6 1 G 4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l 7 4 (0 0 0 — 17 0 17一 7 0 2 1 )5 0 4 — 2
贯彻“ 育人为本 , 德育为先 ” 的教育方针 , 养大学生 正 培 确的做人 、 做事态度 , 帮助大学生成 就幸福快乐的人生 , 有 拥
因为 百善孝 为先 , 意思是说 , 有孝道 , 百善 自然就开启 了 , 孝
实德行教 育的教材 , 围绕“ 大学生需要 什 么样的德行教 育, 怎样 对大学生进行德行教 育” 一基 本 问题 , 这 分别从孝悌 之道 、 言慎行 、 谨 爱和感恩三 大部分 来论述如何 用《 弟子规》 对大学生进 行德 行教育。具体 包括 力行孝道是做人的根

弟子规全文的道德教育

弟子规全文的道德教育

弟子规全文的道德教育《弟子规》全文的道德教育《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教育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是培养孩子道德品质的基础。

本文将通过详细介绍《弟子规》的全文内容,探讨如何运用这些道德教诲来进行孩子的道德教育。

第一章:弟子规的起源和意义《弟子规》是明朝朱熹所著,分为八个章节,共三百多字。

这部经典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人生的基本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通过教育孩子遵守这些规定,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为他们未来的成长铺平道德基石。

第二章:弟子规的全文内容现在,我们来详细介绍《弟子规》的全文内容。

全文分为八章,每一章都探讨了一种特定的道德准则。

第一章:父母之命这一章重点强调孩子要尊重父母的话语和命令,要言从计、行从约,做父母的好孩子。

第二章:朝起早这一章要求孩子每天早起,提倡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第三章:穿整齐这一章讲述了孩子要注重自己的仪表,要穿戴整齐,让他们在生活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第四章:刻苦勤学这一章鼓励孩子要勤奋学习,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做好笔记,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第五章:戒傲说话这一章告诫孩子要戒除傲慢的态度,待人和善,学会说话要客气、清晰而有礼貌,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六章:讲诚信这一章强调了诚实和信任的重要性,要求孩子不说谎言,不偷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七章:守安静这一章教育孩子要懂得守时守规,要遵守秩序和纪律,不要影响他人的学习和生活。

第八章:净身行这一章讲述了孩子要讲究个人卫生,保持身体的清洁和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三章:如何运用《弟子规》进行道德教育了解《弟子规》的全文内容后,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需求,结合实际生活,进行道德教育的实施。

首先,作为家长或教育者,我们要深入理解《弟子规》的精神内涵,明确传达给孩子的目标和意义。

我们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阅读《弟子规》,解读其中的道理和教导,以引导他们理解和接受其中的道德准则。

其次,我们可以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份个性化的《弟子规》行为准则。

《弟子规》的人生感悟

《弟子规》的人生感悟

《弟子规》的人生感悟《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之一,它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道理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儿童。

它不仅是儿童入学前的必读书籍,更是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

对于成年人来说,《弟子规》仍然有着深远的意义,它在我们的人生中指引着我们的道路。

《弟子规》教会了我们做事要有纪律和坚持。

在《弟子规》中,有着严格的规定,如不改节,不欺凌,不追随欢乐等等。

这些规定告诉我们,做事要有规律,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才能成就自己。

这种纪律也教会了我们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这些品质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至关重要。

《弟子规》给我们上了一堂人生的课程。

《弟子规》告诉我们,人生中有很多的选择和抉择。

我们需要分辨是非,明辨善恶。

我们需要学会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被外界干扰。

我们要懂得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决策。

而且,我们要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

这些都是《弟子规》给我们上的宝贵的人生课程。

《弟子规》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弟子规》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格是衡量一个人成败的关键。

我们要学会诚实守信,要学会正直,要学会宽容友善,要学会谦逊。

只有拥有这些优秀品格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

《弟子规》是一本教育人们做人做事的好书。

它教会了我们基本的道德准则,培养了我们的纪律和坚持,给我们上了人生的重要课程,同时也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它的教诲在我们的人生中起到了引导作用。

我们不仅要在儿时读懂《弟子规》,更要在成年时能够领悟其中的深意,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优秀、善良、有责任感的人。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精选10篇)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精选10篇)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精选10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这个学期,学校开展了诵读经典《弟子规》的活动。

“真是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古人写的《弟子规》压韵、好背,读上去琅琅上口,津津有味,且是至理名言。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听到别人赞美自己就感到惶恐不安,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就欢喜接受。

经常这样做,那些正直诚实的人就逐渐与你亲近起来。

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这样做的人太少了,而我呢?我的行为不正与这相反吗?记得不久前的期中考试,数学我拿了个99分,我就高兴得不知天高地厚地骄傲起来。

妈妈告诫我说:“碗外有盆,盆外有缸,缸外有湖。

”原本满心期待妈妈能夸奖我几句,真扫兴。

我愤愤不平地说:“好不容易考得这么好,只差一分就是满分,也不晓得说几句好听的,哼!”唉,现在,我懂了,我们的古人多么谦虚呀,他们竟然是“闻誉恐,闻过欣”,我是不是该为自己曾经的骄傲感到羞愧呀!“出必吿,反必面。

”这句话的意思是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

我们班有很多同学做得真好,反之有个别同学在同学家玩到七八点才回家,他父母可着急了,打电话问这个同学,问那个同学的。

过了一天,老师在课堂上严厉的批评了他。

那时我想到了“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其实我也有这样的毛病,有时下午上一节课玩到五点才回家,我得赶紧改啊!《弟子规》里像以上这样的生活学习方面的“小”道理还有很多很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用心去体会,去理解,才能慢慢运用它,实践它。

当我们把一些良好的习惯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我想这个世界就多一份和谐和文明。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加油吧!对比古人,反思自己。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弟子规》后,获益匪浅。

弟子规全篇及解说

弟子规全篇及解说

弟子规古今育人德育《弟子规》《弟子规》概述《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

《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为中心。

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

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

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

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

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

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教之道,贵以专。

」,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

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弟子规》原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古今育人德育《弟子规》--------------------------------------------------------------------------------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弟子规》解释总叙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弟子规儿童跟读版解读

弟子规儿童跟读版解读

《弟子规》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是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根基,是待人接物、求学做事的基本行为准则。

它共有360句话,1080个字。

《弟子规》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解释:作为孩子,首先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做事谨慎,言出必行,讲信用;要博爱大众,亲近有德行的人;如果还有余力,就要去学习文化知识。

《弟子规》中还包含了很多待人接物的礼仪和原则,例如“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意思是遇见长辈要主动打招呼、问候,如果长辈没有说话,就退在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立。

此外,《弟子规》还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意思是即使事情再小,也不要擅自去做。

如果没有经过允许就擅自去做,那么就是违背了做人的道义。

总的来说,《弟子规》是指导儿童行为规范的读物,强调了
家庭伦理、尊重长辈、诚信、勤奋、恭敬等美德的重要性。

这些准则不仅对儿童的行为习惯有良好的引导作用,而且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有很高的教育意义。

弟子规全文启迪人生道德修养

弟子规全文启迪人生道德修养

弟子规全文启迪人生道德修养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的一本启蒙教材,主要用于培养儿童的道德修养。

其内容涵盖了各个方面的道德准则和生活规范,可以说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和理解弟子规,人们可以从中获得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的启发,有助于塑造自己的人格和提升道德品质。

弟子规全文共分为十二条,每条都有其独特的教育意义。

以下是弟子规全文的逐条分析,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第一条:父母慈,不待闲,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这一条要求孩子们要尊敬父母,尽孝于父母,不仅仅是在言行上,更应该内心感受到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通过尊重父母,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

第二条:兄则友,弟则恭。

这条要求弟子们要尊重兄长,友好待兄,同时要恭敬对待弟弟,不以自己的地位来嘲笑或是压制弟弟。

兄弟之间应该互相支持和帮助,共同成长。

第三条:先斩后奏,须辨官,这是对于做事方法和思维方式的一种规范。

弟子应该在做事之前经过充分的思考和判断,严格要求自己的行动符合道德准则和法规原则。

第四条:勿作势,勿好胜,这是对于仪表和态度的要求。

弟子们应该力求做到谦虚、谨慎,不炫耀自己,不好胜心太重。

通过端正的态度和仪表,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第五条:上司怀,下人才,这是对于人际关系的一种倡导。

无论是处于上级还是下级的位置,弟子都应该懂得以情换情,以理服人。

上下级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和合作,共同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第六条:小人报,仇怀恨,这是对于人际交往的提醒。

弟子们必须正直待人,坚决不与小人为伍,不参与流言和争斗。

通过善待他人,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第七条:逢主恭,遇友退,这是对待上司和朋友的一种处事方法。

弟子们应该懂得遵守尊卑有序的道德准则,尊重上级,退让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八条:有罪怕,勿藏匿,弟子们应该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错误和过错,不应逃避和隐瞒。

只有通过正视问题并改正错误,才能不断成长和完善。

第九条:闻过怪,辞莫讳,这是对于接受批评和指责的一种态度。

中国人的幸福之根——《落实弟子规》

中国人的幸福之根——《落实弟子规》

大人先要学习和落实《弟子规》
很多的父母觉得《弟子规》是孩子学的, 大人就不用学了 让孩子学背《弟子规》,可能滚瓜烂熟, 可是生活中却处处“犯规” 根本原因在於父母自己没有真正落实《弟 子规》,没能为孩子做个好样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门四科教育
第一“德行” 第二“言语” 第三“政事”,政事就是从事一门行业, 学习一门技术 第四“文学”,就是文艺生活、精神生活 德行和言语,是在《弟子规》上落实的
谢 谢!
第一是“孝”
孝是《弟子规》圣人之训的根本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 经》 孝是一种观念,是父母跟我一体的“父子 有亲”观念,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的 观念 整个宇宙所有一切众生与我一体,你有这 种观念,就是普贤菩萨
第二是“悌”
孝的表现就是恭敬 父母首先要恭敬,扩展开来,一切长辈得 恭敬,一切众生也得恭敬 悌的本意是无方大用,一切恭敬 普贤菩萨讲第一条“礼敬诸佛”,礼敬诸 佛就是孝道的落实。悌从哪里来?礼敬就 是悌,悌要从孝的心态而产生
“亲仁”,就是对於仁德的人,圣人君子 我们要去亲近,向他们学习,跟他们在一 起,自己的品德、学问也能够提升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第七是“余力学文”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你做好上 述六条,有余力了,就得马上学文 力行和学文要同时,注重在力行,但是学 文不可忽视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力行和学文要同时、要合一,所谓知行合 一,解行并重,进步才快、才相应
第五是“泛爱众”
泛爱众是指对一切大众都有仁爱之心,爱 心出自孝悌 孔子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孟子说“亲亲而仁民”,首先要亲亲,对 父母亲要孝敬,然后对民众才有仁爱之心, 这是有顺序的。泛爱众的广大爱心,是孝 心的拓展而已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人之幼”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之一,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

后经贾存仁修订改编而成为《弟子规》。

其内容取自《论语·学而篇》中的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核心思想是孝、悌、仁、爱。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弟子规》《弟子规》是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文体方式编纂而成。

然后再以《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等部分来加以演述。

列举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

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弟子规》读书心得

《弟子规》读书心得

《弟子规》读书心得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内容包括了道德修养、行为规范、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教诲。

通过阅读《弟子规》,我深受启发,领悟到了许多人生道理和处世之道。

首先,《弟子规》教导我们要尊敬师长,孝敬父母。

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根本。

在现代社会,尊敬师长和孝敬父母的意义更加重要,它不仅是对家庭的尊重,更是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其次,《弟子规》强调了做人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诚实的行为,这不仅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的良心。

因此,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赢得他人信任的关键。

最后,《弟子规》还教导了我们要勤奋好学,不断进取。

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换代迅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而勤奋是学习的基础,只有勤奋才能取得进步。

通过阅读《弟子规》,我深刻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和处世的智
慧。

我将会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要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勤奋好学,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弟子规》:道德品行最好的教材,人生幸福美满的根基

《弟子规》:道德品行最好的教材,人生幸福美满的根基

奥巴马夫妇教育孩子的八大原则与铁律:太值得借鉴了!引导语:我在家庭中不停地变化着角色,一会儿是外孙和儿子,一会儿又是丈夫和父亲。

在她们中间,我清楚地知道女性是一个家庭的中流砥柱,但我们往往会忽略的一点是:女性同样是中产阶级社会的中流砥柱。

在美国,即使是美国总统和第一夫人,他们在教育子女上面对的困扰以及处理方式与大多数普通美国家庭基本上是共通的,每个家庭的父母都会有基本的育儿原则,尽管看似平凡无奇但却可以给人以启发。

奥巴马在接受专访时,将今日的成就归功于生命中五个最重要的女人--外祖母、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

奥巴马表示:“我在家庭中不停地变化着角色,一会儿是外孙和儿子,一会儿又是丈夫和父亲。

在她们中间,我清楚地知道女性是一个家庭的中流砥柱,但我们往往会忽略的一点是:女性同样是中产阶级社会的中流砥柱。

”在对女儿们的教育过程中,奥巴马夫妻希望孩子有鲜明的自我意识,明白外人对自我的判断是建立在头脑、能力和善良之心上面的,而不仅是长相可爱就可以。

对于现在儿童性启蒙都很早,16岁少女怀孕不再是偶然事件,奥巴马说社会对性问题的过于开放对年轻女孩的确产生了不良影响,但米歇尔会和女孩们做开诚布公的交谈。

玛莉娅很快就会进入青春期了,奥巴马夫妻希望他们的女儿能得到充分的信息,知道如何去面对和处理问题。

作为父母,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号称要做“全职妈妈”的第一夫人米歇尔,获得了大众的好评。

他们总结出的养育孩子的基本准则不仅适用于第一家庭,也同样对普通家庭夫妇有一定参考价值。

其实很多父母都有很好的的育儿规则,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生活中体现这些教育方法。

下面我们看一下奥巴马夫妇的几项育儿心得。

1、父母要做好子女的榜样。

奥巴马和米歇尔在白宫的生活很有规律,通常两人是早上5点30分起床,米歇尔是晚上9点30分就寝。

早晨起床后,奥巴马和米歇尔都会到白宫内的健身房做运动。

米歇尔谈到,一个星期有六天,奥巴马是一定会到健身房去做运动的,不论再忙他也会坚持。

《弟子规》德行是万福的根基

《弟子规》德行是万福的根基

《弟子规》德行是万福的根基『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德才兼备」。

德在前,才在后,所以这一句成语也告诉我们,德跟才孰为重?德才兼备,所以德更比才重要,还比才重要。

在近代有一位书法家被尊为当代的草圣,叫林散之先生,日本人对他的书法非常尊重,日本书法家到中国来,都会到他的家去给他行一个礼,非常佩服他的书法,也佩服他的为人。

林散之先生曾经就说过:有德有才会爱才,无德有才会嫉才(会嫉妒人家),有德无才会用才,无德又无才会毁才。

所以我们假如要请员工要怎么挑?要挑有德有才,不然最起码也要挑有德无才。

因为他有德行,懂得包容,他会去欣赏别人的才华,他知道「见人善,即思齐」,他就懂得去珍惜这样的人才。

但是假如无德而只有才华,那必然会嫉妒他人;假如连才都没有,那就会毁才。

所以在春秋战国,在秦国有一个宰相叫李斯,他是无德有才,所以看到有才华的人他很嫉妒,所以他嫉妒他的师弟韩非子,还陷害韩非子致死。

不止陷害韩非子,还陷害读书人,所以建议秦始皇焚书坑儒,把历代很多圣贤的教诲一并都烧了,这个罪业太大了。

后来李斯也没有好下场,跟他的孩子都受到腰斩东市的刑法致死。

这是无德有才会嫉才。

所以我们培养孩子绝对要先重德行才行,假如不重德行,我们把孩子的才华培养得再高,他的人生绝对不会幸福。

因为嫉妒别人,内心一定很痛苦,而且嫉妒别人也会形成他人生很多的障碍,别人也会同样嫉妒他,所以这是我们必须谨慎的地方。

我认识一位书法家,他叫李传军,这个李老师他就曾经去担任书法的评审,结果发现这些学生的作品肯定是老师代笔的,这个现象有没有?那我们父母跟老师假如做出这样的行为,事实上并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误导小孩。

这也是误导小孩,让他觉得只要能够达到目的都可以不守规矩,不择手段。

那这已经在孩子的心灵当中种下很不好的恶因,往后就可能因为违犯规则、违犯法律而触犯法网,人生都有可能因此而毁了。

所以这个「德」才是一个人一生事业的根基,不扎好很危险。

弟子规—做人的根本

弟子规—做人的根本

弟子规—做人的根本弟子规—做人的根本第1集王贵清老师主讲 2009/12/12尊敬的各位长辈,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弟子规—做人的根本”,大家看了这个题目,《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

我在二00五年,从二00五年五月份,被老师派往山东的庆云,去弘扬传统文化、弘扬《弟子规》,在那一待,待了四年的时间。

在这四年当中,跟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一起来学传统文化,还有新加坡的朋友、香港的朋友,还有德国的朋友、美国的朋友都有。

在这四年的学习当中,验证了一点,《弟子规》确确实实能改变人的一生,让人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举几个例子,一起学习的有一位男士,他在社会上是一名浪子,带领一帮兄弟们在社会上混,还曾经坐过牢;学了《弟子规》三年多,变成一个孝子,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

还有一位离婚的母亲,离婚十二年,学了传统文化之后,跟她的先生重新破镜重圆。

还有像十五岁的学生,跟人家打架都动刀子,学了之后变成一名孝子,并且立志要弘扬传统文化。

还有一位,跟我们一起学习的还有一位老师,她原先是家长,后来由于自己做得非常好,我们选出来当老师。

她是怨她父亲,在心里面怨恨他父亲十多年的怨。

因为她母亲走得早,她父亲娶了一个继母,继母非常虐待她们姐弟两人,虐待到什么程度?她弟弟甚至要把喝水的水缸里面放上毒,要全家同归于尽,就这种心。

后来学了《弟子规》,姐弟把对继母、对父亲的怨,十多年的怨化掉,然后当面给父亲、继母跪下认错,还接过来能奉养。

确实,《弟子规》能让人离苦得乐,能让人转祸为福,能让人趋吉避凶。

昨天我们梁先生讲到,《弟子规》还能救这个世界,这是真的。

七十年代,汤恩比教授就讲到,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有两种学说,第一种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儒家文化,第二就是大乘佛法。

这两种学说都在哪里?今天我们怎么样?手里就攥着能解决整个世界问题的宝!我自己也是因为学了《弟子规》,学了传统文化之后,人生才从一种非常苦闷走向了幸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很多,缺乏人文,没有爱心,对天地万物没有爱心,你看现在土地都喷农药,到最后连地都没有了。我们老祖宗敬天敬地,怎么可能这样对待大地!结果现在科技把我们的地给毁掉了。再来大家看,那个毒牛奶是不是科技出来的?人不懂科技,还做不出毒牛奶。可是他缺乏什么?缺乏人伦。所以我们得找到根本,不然人能力愈强,毁灭自己的能力愈大。“缺乏良知的享乐”,现在的享乐全部让人堕落,人不追求精神的乐,全部都陷在那种放纵的欲望。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读书,乐于助人。我们听到一位长者,他家里很有钱,从小带他孩子到孤儿院、老人院,善心启发,而不是很多的钱让孩子去挥霍,这是没有远见;看得深远,看孩子一世。
所以《弟子规》它又是生活教育,在家庭落实、在学校落实。而这个根扎得愈牢,他再去看其它的经典,他跟圣贤人的心心相印,很容易感悟。可是我们假如只有背,都没有落实这些教诲,心跟圣贤人不能感应,到最后还是变成知识,知识就麻烦了。《弟子规》告诉我们,“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所以现在很多的学生他背很多,可是他没有强调落实,结果背得愈多愈傲慢。我曾经参加一个学校读经比赛,刚好读《弟子规》读到“出则弟”,结果前面那位小朋友要表演,在那里读,就为了抢麦克风,其中那个要抢麦克风的人就把另外一个人给推下去了,说“兄道友,弟道恭”。你说读这个又对孩子有什么帮助?他的心不就是在下降了吗?这我是真实看到的,不是跟大家开玩笑的。所以大家冷静看看,我们这个时代知识比上一代的人丰富很多,可是都傲慢瞧不起父母。连父母都瞧不起,那不得了,那还能尊师重道吗?甘地先生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提醒我们,人类自己毁掉自己有七个因素,这些圣贤人都看得很清楚,其中有一点就提到,“缺乏人文的科技,缺乏品格的知识”。这些知识要用得好,去服务父母、照顾父母,去利益社会,得要先建立一个品格,根基。不能变成考试机器,然后对父母都不孝,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会气死父母。这人类的智慧。
《弟子规》是人生德行的根基 返回上一页
陈锦明 分类:传统文化论坛 2011-1-11
我们站在世界的角度,站在我们民族还有家族的角度,我们这一生承先启后是我们的天职,这样才对得起世界、对得起祖宗,也对得起后代子孙。而修学,我们的成语里面常常讲纲举目张,《弟子规》它是家训的集大成,传统文化的承传,它很重要的是靠家道的力量,为什么?因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德行最重要的根基,从家庭教育出来。四种教育,家庭教育是根本,本不固好,它不可能开花结果。所以家庭教育是根本,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所以我们当家长的,不能把教育全部都推给老师,这是不妥当的。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发展,宗教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圆满,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德行的源头活水,源头守好了,下游才有清澈的水。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西方的专家学者研究,为什么我们这个民族绵延五千年文化不断层?他们最后的结果就是,可能是中国人(华人)重视家庭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在我们整个文化,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而《弟子规》又刚好是家庭教育的集大成。又是依据孔老夫子,教导所有这些要成圣、成贤,教导君子的,这些学生、弟子,他点出了修学当中最重要的七条,入孝、出弟、谨、信、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纲领抓到了,也等于是把整个孔老夫子几千年这些文化,君子、圣贤人立身处世的纲领,你就全部都掌握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