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物《声音的特性》自主学习操作卡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实验装置,如音叉、扬声器等。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不同声音特性的变化。
2.设计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声音特性的相关问题。例如,讨论不同乐器演奏时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变化原因;探讨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规律等。
2.设计评价指标,对学生在课堂表现、实验操作、问题解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自我改进意识。
3.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段音乐演奏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声音的美妙。同时,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不同声音,如钢琴、小提琴等,激发他们对声音特性的好奇心。
3.创设生活情境,如讨论手机铃声设置、音响设备调试等,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声音特性的应用。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产生原因、传播方式以及声音特性的影响因素。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声音的特性,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理解它们的概念和含义。
2.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能够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声音现象。
3.培养学生运用声音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3.2《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3.2《声音的特性》是一节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声音的特性,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情境的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音乐会现场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乐器的音色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生活化的情境创设,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了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多个与声音特性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又能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段音乐会现场的视频,让学生欣赏各种乐器的演奏,引导他们关注乐器的音色特点。
2.提出问题:“你们能分辨出视频中不同乐器的音色吗?它们是如何产生声音的?”激发学生的思考。
3.总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音的特性”,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例如,在导入环节,我可以播放一段音乐会现场的视频,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注意乐器的音色特点。然后,我可以提问:“你们能听出视频中不同乐器的音色吗?它们是如何产生声音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主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教学内容的总结与巩固: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他们自己总结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同时,我布置了一些与声音特性相关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这种教学内容的总结与巩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品导学案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例2:舞台上,男低音在放声歌唱,女高音在幕后轻声伴唱。同学们他们之间的音调高,的响度大。
题型3:音色
例3:《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贾母一听就知道是“凤辣子”来了,那么贾母的判断依据是应用了声音的。
三.学怎样?
1.声音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声音悠扬、悦耳,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声音称为乐音。乐音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是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9.下面四例时形容声音的“高”:A这首歌音太高,我唱不上去;B引吭高歌;C她是女高音歌唱家;D请勿“高声喧哗”.其中指音调的有(),指响度的有()(只填序号)
2.用更大的力敲鼓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二)音调
1.物理学中把叫做音调,声音的音调与有关,它们的关系是。
2.叫频率,其单位是。某人的心脏每分钟跳动72次,则其心脏的跳动频率是。
3.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和有关。
当弦的、相同时,弦越,音调越高;
当弦的、相同时,弦越,音调越高;
当弦的、相同时,弦越,音调越高。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以上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
12.亚里士多德曾认为低音传播速度比高音慢,你能用事实反驳他错误吗?。
概括提炼
阅读P8并动手做一做
阅读P8—9
阅读P9—10
阅读P10
阅读P10—11
精心钻研,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2.2声音的特性(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音调: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频率:(符号:f)(1)物理意义:频率是描述物体的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3)单位:次/秒,又记作:赫兹,符号:Hz(读作赫兹)。
(4)应用:铁路工人检查铁路螺栓是否松动、判定碗等容器是否破裂、空气乐器等;3.探究影响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因素:(1)提出问题:发声体振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和假设: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3)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按紧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再次拨动。
(4)结论:钢尺伸出的越短,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5.超声和次声:它们是声,但人们都听不见;人能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1)超声波: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蝙蝠、海豚发出的声常为超声;(2)次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
地震、海啸、台风,还有大象发出的声是次声;(3)拓展:①动物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广,大多数能听见次声波;②次声波对人体的内部器官危害比较大;③超声波可以用作声呐、雷达等;还可以用来焊接、作手术刀、清洗精密仪器等;【例题1】下列词语中的“高”字是指音调的是( )A.高歌猛进 B.请勿高声喧哗C.女高音歌唱家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答案】C【解析】解:A、高歌猛进,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B、请勿高声喧哗,是让人说话声音的响度小一些;故B错误;C、女高音歌唱家,是指女歌手的音调高;故C正确;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C。
【变式1】“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描述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答案】A【解析】解:“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小,故BCD错误,A正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声音现象,如音乐、噪声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特性。
2.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声音的变化,如调整音量、改变音调等。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声音的特性和应用,如电话通话、音响设备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声音的基本特性,能够辨别不同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从而提高对声音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在教学设计上,我以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特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评价上,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报告、课堂提问等形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够区分和辨别它们。
2.掌握影响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因素,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音乐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导入方式贴近生活,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2.实验演示: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特性的变化,如音量、音调和音色。实验演示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物理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第2节《声音的特性》电子教案(课时1)音调和响度
第二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课时1 音调和响度课题音调和响度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即音调、响度和音色.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频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体会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重难点重点音调、响度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示波器或计算机、乐器(有条件的老师或学校).学生准备:钢尺、鼓、音叉(256 Hz和512 Hz)、小锤、系线的乒乓球、铁架台、手机.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我们也都听到过蚊子发出的“嗡嗡”声,可是,在生活中,你听到过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吗?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同学们一定对上面这些问题很感兴趣,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声音的音调和响度.从学生习以为常但又不能科学解释的生活现象入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点活动一:探究新知验过程进行指导,让学生代表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并填写记录表格.图2-2.1-1【实验结论】师: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什么结论?生: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发声体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3.频率与音调物理学中把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作频率,用频率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请同学们查阅课本,说说频率的单位是什么?生: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是Hz.师:一个物体1 min内振动的次数是3 000次,它振动的频率是多少?生:1 min是60 s,1 min内振动了3 000次,则1 s振动50次,所以该物体的振动频率是50 Hz.师:学习了频率的概念,请同学们总结一下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生:声音的音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师:声音的音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又与发声体的材料、长短、粗细和松紧程度等有关.吹笛子时,手指不断地改变按住笛孔的位这里没有让学生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而是老师直接给出实验方案,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经验,难以提出猜想,更谈不上设计实验,而直接给出方案,就显得实验简明易操作,使学生很容易将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联系在一起,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该实验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内容:看钢尺振动的快慢,同时听声音音调的高低.活动一:探究新知置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4.音调的波形图【演示实验】为了很好地了解物体振动发声的情况,我们可以将声音的波形在示波器或计算机上展现出来.分别把两个不同的音叉(256Hz、512Hz)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请同学们仔细听两个声音在音调上的差别并观察声音在波形(图2-2.1-2)上的区别.图2-2.1-2师:通过演示,我们可以发现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和波形图的疏密有什么关系?生:频率低,音调低,波形图稀疏;频率高,音调高,波形图密集.学点2:超声波与次声波【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3,倒数2、3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1.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答:20 Hz到20 000 Hz.2.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答:人们把高于20 000 Hz的声叫作超声波;把低于20 Hz的声叫作次声波.学点3:响度【教师演示】分别轻轻敲击鼓面和用力敲击鼓面.师:同学们发现两次敲击鼓面所发出的声音主要有什么不同?师生问答,让学生看书回答问题,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形象,直观,通过观察波形图,易于把频率与音调关系密切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利用的自学辅导的方法,一是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通过学生正确的回答问题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活动一:探究新知生:声音的大小不一样.师:对!声音的大小不同.物理学中,声音的大小常说成强弱,叫作响度.【探究实验】如图2-2.1-3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图2-2.1-3师: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实验中是如何比较音叉振幅的?生:通过比较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来比较音叉的振幅,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师:通过实验观察,同学们可以发现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什么关系?生:发声体发出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师:老师讲课的时候,如果声音小了,老师跟前的同学能听清,但是离老师远的同学可能听不清甚至听不见,这说明了什么?生:声音的响度还与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越近,听到的声音越大.师:不少老师上课都带有胸麦,这是为了什么?生:增大声音的响度,使每个同学都能清晰地听见老师的声音.师:听诊器大家熟悉不?它的作用是什么?生:增大声音的响度.再次运用控制变量法,加强物理方法的运用与渗透.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确实验中改变谁,控制谁不变.活学活用,利用物理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
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研学案
第2节《声音的特性》研学案班别姓名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2)知道乐音的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3)常识性了解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的范围。
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
(4)知道回声的产生条件及其应用。
2、重点:1、能对生活中乐音的三大特征进行辨别。
2、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二、自主学习:【知识回顾】3、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产生的。
4、声音传播需要。
、、都可传播声音。
5、声音在中传播最快,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m/s。
三、预习活动阅读课本p32.——-p.35.中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6、音调:物理学中来表示物体的振动的快慢,它的单位是,它决定声音的,越高,音调越高。
7、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频率是Hz到Hz。
通常把高于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
低于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
8、声音的叫响度。
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与有关。
9、我们通常分辨讲话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都相同,也可分辩出它们的不同,原因是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它与发声体的和有关。
10、、、是反应声音特征的三个物理量,常将™叫做声音的三要素。
四、合作与探究11、活动探究一:哪些因素影响声音的音调?(1)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
注意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观察到的现象:钢尺伸出桌边越短,钢尺振动得越,听到的声音。
(2)用硬纸片分别快慢不同地划过梳子的齿,比较声音的音调。
以上两个实验说明:。
(3)改变同一根琴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比较音调的高低。
结论:振动越,频率越,音调越。
振动物体的长度越,音调越高,振动物体的粗细越,音调越高,振动物体拉得越,音调越高。
《第三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声音的特性》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声音特性的基本认识,包括音调、响度、音色等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声音特性的理解。
3. 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作业内容(一)理论知识复习1. 要求学生复习《声音的特性》课程中关于音调、响度、音色的理论知识,并能够简要概述各自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2. 引导学生理解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原理和影响声音特性的外部因素,如介质和频率等。
(二)实验作业1. 设计并完成“声音与不同材料共鸣”的简易实验,利用日常物品如杯子、橡皮筋等探索不同材质物体对声音产生的影响。
2. 准备“频率和音调的关系”的实验材料,包括拨动叉子产生不同频率的声音并记录变化情况,使用秒表来计算时间的操作记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 学生需要就上述实验过程进行文字记录,包括实验步骤、现象、实验数据和初步结论等,培养学生客观记录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作业要求(一)理论作业要求学生用清晰的语句对每个知识要点进行简要描述,记录清晰易懂的学习笔记。
在家长的陪同下检查自己笔记内容的准确性。
(二)实验作业实验中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步,遵守安全规范,使用物品和设备需确保无误;确保对每次操作的数据准确无误进行记录;及时准确描述和解释实验中的任何观察和发现。
注意将完整的实验过程记录整理为简单的流程或操作手册。
四、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准确性以及实验的严谨性和观察数据的详细程度,综合评估其完成情况。
老师会查阅学生提交的作业并给出相应评分和指导性评价。
五、作业反馈在课程第二课时中,老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讲解和点评,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同时,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调整后续的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以上是“初中物理课程《声音的特性》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的详细内容,旨在通过多元化的作业形式,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其实验能力,并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3.问题导向: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通过问题导向,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声音特性的影响因素。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声音特性进行研究。
2.引导学生运用实验、调查、讨论等方式,深入研究小组所选的声音特性。
3.鼓励小组之间分享研究成果,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四)总结归纳
1.邀请各小组代表汇报研究成果,总结声音特性的影响因素和测量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声音特性的重要性,如在音乐、通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声音现象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将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使学生认识到声音现象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通过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3.强调声音特性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热爱。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声音现象,撰写观察日记。
2.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声音特性,提高对物理现象的敏感度。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播放不同乐器演奏同一曲目的音频,引导学生关注乐器之间的声音差异,激发学生对声音特性的好奇心。这种生活化的导入方式,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课堂参与度。
3.2《声音的特性》课时教案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3.2《声音的特性》课时教案 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我设计这节《声音的特性》的物理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够区分它们。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从而达到理解声音特性的目的。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并能够区分它们;2.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上,我将其设定为: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原理。
一、导入: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远远地就能听到某个声音,但走近了却发现声音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传播。
二、新课导入:我向学生介绍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三个特性的不同。
三、实践活动:我让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音叉,用纸和尺子,观察和记录音叉的振动情况,并尝试改变音叉的振动幅度和频率,观察声音的变化。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四、实验探究:我让学生用鼓和鼓槌,敲击鼓面,观察和记录鼓面的振动情况,并尝试改变敲击的力度和频率,观察声音的变化。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在活动的重难点上,我将其设定为:1.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情况;2.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声音的三个特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
2012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音调》教案及教学反思
2012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音调》教案及教学
反思
一. 教学目的
1.了解声音的特性和音调的概念;
2.掌握音调和频率之间的关系;
3.学习使用示波器测量声音的频率。
二. 教学内容
1.声音的特性;
2.音调的概念和分类;
3.频率和音调之间的关系;
4.用示波器测量声音的频率。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生对于声音的特性概念的理解;
2.学生对于音调和频率之间关系的掌握。
四. 教学准备
1.实验教材、实验器材和示波器;
2.教师录制的声音片段。
五.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播放不同频率的音频文件,让学生听一听,并提问:“这些声音听起来有
何不同?”
2. 理论部分
1.学生观看PPT,了解声音的特性和音调的概念,分类(高音、中音、
低音)以及频率和音调之间的关系;
2.学生通过将不同频率的声音播放出来进行比较来深入理解音调的概念。
3. 实验部分
1.学生动手操作示波器,测量不同音调的声音的频率;
2.学生根据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类,理解不同音调的频率范围。
4. 总结回顾
1.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
2.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技巧,记录下来在笔记本中,以备复习和巩固。
六.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导入环节设计充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起到了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
2.理论部分设计严谨,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达到了检验理论的目的;
3.实验部分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不同音调的概念和特点,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经验分类和理解音调;
4.整个课程设计合理,难度适中。
鲁科版(五四学制)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3.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4.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作业小结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在教学声音特性这一章节时,我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并能够区分它们。
2.使学生掌握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
3.能够运用声音的特性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4.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实例、实验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深刻理解声音的特性。同时,通过设置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声音的特性和应用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声音的魅力。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如敲击物体、吹奏乐器等。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声音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隔音措施、选择合适的音响设备等。
4.结合时事热点,让学生关注声音技术在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如声音识别、声音合成等。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声音的相关实例,如音乐、语音等,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特性和应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声音的认知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教案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反思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教案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反思教案____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教案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反思第二节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能力目标: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实验、讨论教学准备: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师]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例如:音叉发出的声音、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它们都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请同学们注意听下面的歌曲(男低音独唱曲、女高音独唱曲),比较这两支歌曲的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生甲]前者的演唱声音低沉,后者的演唱声音尖细.[生乙]前者的演唱是通俗唱法,后者的演唱是民族唱法.[生丙]前者的演唱声音小,后者的演唱声音大.[生丁]前者的演唱音调低,后者的演唱音调高.[师]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探究活动.二、进行新课[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师]每组的实验台上备有钢尺,请同学们想办法使钢尺发声.[生]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注意观察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生]钢尺振动得较快,声音尖而细.[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些,再次拨动,注意要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得快慢和发出的音调. [生]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钢尺振动得较快,音调高;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得慢,音调低.[师]同学们刚才的探究活动很成功,为同学们成功的合作及探索鼓掌.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0页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投影]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3.物体振动得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次声波了解多少?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用处吗?[生]阅读教材内容,并讨论上述问题.[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生答]1.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frequency).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ertz),简称赫,符号为Hz.3.实验表明,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音调就高;物体振动得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就低.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____0Hz.其中20Hz是人类听觉的下限,____0Hz是人类听觉的上限.5.频率高于____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supersonicfrasonicwave).6.超声波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一个是沿直线传播.超声波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超声波加湿器、治疗咽喉炎及气管炎的药液雾化器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液体破碎成许多小雾滴.(2)超声波清洗污垢.(3)声纳利用超声波基本上沿直线传播探测水中的暗礁、敌人的潜艇,测量海水的深度.(4)超声波探伤仪利用超声波沿直线传播探测金属、陶瓷、混凝土制品内部是否有气泡和裂纹.(5)医院利用B超(B型超声波)分析体内的病变.(6)许多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龙卷风等在发生前都会发出次声波,科学家们用次声波来预测台风、研究大气结构等,在军事上可以利用次声来侦察大气中的核爆炸、跟踪导弹等等.[师]有趣的是很多动物都有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例如蝙蝠,飞行中不断发出超声波的脉冲,依靠昆虫身体的反射波来发现食物.海豚也有完善的“声纳”系统,使它能在混浊的水中准确地确定远处小鱼的位置.[生]老师,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
《声音的特性》自主学习任务单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微课和阅读教材自,完成下列任务:
了解和区分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会用实验去验证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
能观察声音的波形图,知道人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
能应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问题
三、困惑与建议
3.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其主动与他人合作、主动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团队精神;
4.通过研究现实世界中丰富多彩的发声现象,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
3.学习方法建议:
注重采用实验、观察、比较、探究、讨论、练习、归纳、演绎等多种方法,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培养科学方法与创新思维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一是以活动为主线,创设物理情景,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和探究体验熟悉声音的三种不同特征
(请自己填写)
《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2.达成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微课,完成“自学任务单”规定的内容,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学问题的方法。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学习指导》教案
《声音的特性学习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2能够区分乐音的三个特性,并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3掌握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探究声音的特性。
2.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3.2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2.难点:运用声音特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1.2提问:你们知道音乐是如何产生的吗?音乐中的声音有什么特点?2.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2.1音调2.1.1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2.2响度2.2.1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2.3音色2.3.1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音色与波形的关系。
3.探究声音特性的影响因素3.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音调、响度、音色的因素。
3.2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4.运用声音特性知识解释生活现象4.1教师提出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笛子吹奏时,音调会变化?为什么同一个音符在不同乐器上听起来不同?4.2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5.课堂小结5.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6.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6.1结合本节课所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声音特性的某个方面。
6.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至少两个与声音特性相关的现象。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并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案7:2.2 声音的特性
3. 响度跟振动幅度的关系
➢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动幅度的关系。
[问题导学]
任务一:自主学习
1. 声音的特性
〔活动 1〕利用下列器材使发声体发出不同的声音: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发声体 声音有何不 观察比较:发
(写出使发
同
声体发出不同
声体发出不
( 听 感 表 声音时,发声
同声音的具
现)
体振动情况有
2.2 《声音的特性》学案
学案设计
学习备注
[学习目标] 1.声音的特性 ➢ 通过学生活动“拨动不同橡皮筋、敲击两盛水量不一样汽水瓶”感 知、区分声音的三大特性;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并学习初步的研
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 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2.音调跟频率的关系
➢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的关系。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观察
声音高低
改变发声体的 发声体振动的
实验操作时 应注意什 么?
结合观察到 的现象和探 究结果,你能 得出什么?
结论: 阅读课本 32-33 页部分内容,回答: ①什么叫频率?单位是什么?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什么关系?
②人耳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是多少?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③查找资料了解生活中超声波和次声波有哪些应用?
桌面上的橡皮筋,另一端用细绳绕一个定滑轮连着一个小盘B,在小盘中 逐渐地增加小石子或硬币,就能利用竹片在橡皮筋上弹出不同的声音.解 释:(1)这些声音主要区别是______不同;(2)声音有这些区别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
体操作)பைடு நூலகம்
何不同
响度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声音的特性
班级姓名科目主备教师协作教师
课题声音的特性授课时间
▲导学卡
一、学习目标
·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二、学习任务
任务一
1、音调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各小组进行组试验]
物品:钢锯条或塑料尺,记录表格。
过程:把钢锯条紧压在桌边上,(1)将锯条1/5伸出桌外;(2)将锯条1/3伸出桌外;(3)将锯条1/2伸出桌外,使其振动发声。
操作关键:(1)按锯条的手要用力压紧。
(2)使锯条两次拔动的幅度大致相同。
观察:锯条伸出桌外长短不同时:振动快慢情况?发出声音的特点?
我的结论。
同学们,刚刚的探究活动很成功,让我们一起为同学们成功的合作及探究鼓掌加油!
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9-20页,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3.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和次声波了解多少?他们有什么用处?
小组内完成以上几个问题,。
任务二、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板书)
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大小的不同。
在物理学中,它的强弱就指的是声音的响度。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响度和振动的哪方面有关?先引导学生猜想[分组试验]
物品:钢锯条,记录表格。
过程:把钢锯条紧压在桌边上,(1)将锯条1/2伸出桌外轻轻拨动(2)将锯条1/2伸出桌外用力拨动使其振动发声。
操作关键:(1)按锯条的手要用力压紧。
(2)使锯条两次振动的伸出长度相同。
观察:锯条两次拨动时,振动幅度情况?发出声音的特点?
实验总结:请填表
我的结论:
[师演示] 敲音叉试验,让学生注意观察。
这个小试验,验证了我们得到的结论。
另外,声音的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板书)。
举例:听喇叭广播,远近听声音大小不同。
以上,我们共同研究了声音的两个特性:音调和响度。
那么音调和响度之间有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呢?是不是音调高的响度一定大,是不是音调低的响度一定小呢?
小组讨论:蚊子与黄牛的叫声。
各有什么特性呢。
任务三、音色
做小游戏:指定一位同学蒙住眼睛不许回头,别的同学指到谁,谁说一句话。
让前排指定同学判断是谁的声音。
引出问题:我们是怎样区分开不同的声音的?这是由于音色不同。
请同学们阅读22页的内容。
我们知道不同发声体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同学们再举一些音色不同的发声体。
三、学习疑点
▲训练卡
1、“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很高;我们能够瞧分离出各种不同的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不同
2、收音机、电视机上的“音量(V olume)”旋钮是用来控制声音的___________。
3、蝴蝶和蜜蜂从身旁飞过时,我们凭听觉不能发现蝴蝶的飞行;而能听到蜜蜂飞行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
A.频率不同B.振幅不同C.响度不同D.音色不同
4、人可以分辨出胡琴声、笛子声、喇叭声,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 )
A.频率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以上判断都不对
5、使二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A、把弦拉得紧些;
B、把弦放松些;
C、增加发声部分的长度;
D、用更大的力拉琴
6、向暖瓶中灌水时,听声音就能知道水是否将要灌满,这是什么缘故?
7、.“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0.2m/s,则这个世界将就变成......”,写出四个较合理的场景。
▲反思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