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讲义
管理学第一二章讲义及习题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人类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及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管理的定义1、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周三多)2、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来实现企业目标的活动过程(法约尔)。
3、管理就是利用他人来实现组织目标。
4、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学派代表人西蒙)5、管理就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既定目标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芮明杰)6、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调配组织资源以有效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协调过程。
(金润圭)要点:(1)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
(2)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组织内部五要素:人:管理的主体与客体物与技术:管理的客体、手段和条件机构:反映管理的分工关系和管理方式信息:管理的依据、媒介,同时也是管理的客体目的:即宗旨(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①各种关系:a、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a)人与人;(b)人与物;(c)物与物。
b、各项活动的时空关系。
c、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②协调的中心是人。
③协调的方法是各种各样的①“硬”技术:②“软”技术。
(4)管理的对象: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
三、管理的特性(一)科学性(二)艺术性(三)动态性(四)经济性四、管理的职能管理作为一个过程,管理者在其中要发挥的作用,就是管理者的职能。
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周三多: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金润圭: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是相同的,但由于主管人员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不同,他们在执行这些职能时也就有所侧重。
分三个层次:上层主管;中层主管;基层主管。
五、管理者的角色(一)管理者的角色:1、管理者即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2、管理者的角色概念3、明茨伯格:管理者的十种角色:(1)人际方面的角色:①挂名首脑:指所有的管理者都要在组织中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的义务。
00054管理学原理 讲义 第一章
第一篇基础篇本教材共五篇,十三章。
第一篇:基础篇,包括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三章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第二篇:计划篇,包括第五章决策;第六章计划;第三篇:组织篇,包括第七章组织;第八章人员配备;第九章组织变革;第四篇:领导篇,包括第十章领导;第十一章激励;第十二章沟通;第五篇:控制篇,包括第十三章控制;管理学原理课程重点:“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学习重点包括管理、管理者、组织环境、组织文化、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等基本概念和范畴,以及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等管理职能活动的内容、方法及原理。
重要的章节:基础篇在考试中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试重点在:第二篇计划和决策;第三篇组织和变革;第四篇领导、激励和沟通。
第五篇:控制经常在考试中会出现案例。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学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管理产生的原因,明确有关管理及管理者的基本内容,掌握管理的概念、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层次、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有效管理者与成功管理者的区别,熟悉管理学的特点及学习管理学的方法。
第一节管理概述一、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一)管理的产生1.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2.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人类的活动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类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作业活动;二是使这种作业活动变得更有效的活动——管理活动。
管理活动是产生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一种活动。
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相伴而生,并使作业活动的水平不断提高。
(二)管理的必要性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管理的概念: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给管理下的定义是: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在泰勒看来,管理就是要事先安排工作,指挥他人用最好的工作方法去工作。
罗宾斯《管理学》原版讲义
Copyright © 2005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1
Organizational Culture
Copyright © 2005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2
LEARNING OUTLINE
Follow this Learning Outline as you read and study this chapter
The Organization’s Culture cont’d
❖ Values; symbols; rituals; myths; and practices
➢ Implications:
❖ Culture is a perception ❖ Culture is shared ❖ Culture is descriptive
Copyright © 2005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The ability of managers to affect outes is influenced and constrained by external factors
❖ The economy; customers; governmental policies; petitors; industry conditions; technology; and the actions of previous managers
学校管理学讲义(PPT 86页)
主要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学校目标管理 学校管理过程 学校管理体制 学校教师管理 学校学生管理 学校教学管理 学校总务管理 课堂教学管理
第一章 学校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的概念及产生:概念:目标管理是根据所 设置的目标进行管理的活动。它既是一种评价工具、 又是一种激励技术还是一种计划技术。产生:德鲁克 1954年提出。
2、预算管理 3、收入和支出的管理 4、预算内、外资金的管理 5、健全管理制度,执行财务监督 (二)校产管理
1、校舍管理(建立档案、合理安排、维修保养、土地和围墙管理) 2、设备管理(管理与使用、维护与修理、清理与报废) 3、消耗品管理(储备、保管、供应) (三)生活服务工作管理
1、伙食管理(努力提高伙食质量、搞好饮食卫生、力争收支平衡) 2、宿舍管理 3、水电管理 4、其它生活服务工作管理
第六章 学校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 (一)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的基础 (二)确定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质量标准既是教学要达到的目标,
又是检查教学的依据;制定教学质量标准是为了有效地管理教学 工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质量检查(了解教学情况、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四)教学质量分析。分析的内容(分析教和学两方面的内容、分析 教材特点、分析各门学科各班成绩情况、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质 量);分析方法(层次分析、对比、动态、原因分析) 四、教务行政管理(招生、编班、编排课程表、学籍管理、教学档 案管理)
第三章 学校管理体制
缺乏领导与监督的明确关系)。实行校长负责的理论依据 (“一长制”是大工业生产或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是 集体领导制的发展形式; “一长制” 着重强调的是在 执行环节上的个人负责制; “一长制” 燕不是不要民 主,而正是以民主精神这为基础的。 “一长制” 是任 何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可以采用的体制)
学校管理学讲义
2013年06月20日20:04 新华网
•
河南永城小学校长涉嫌猥亵学生被公诉 2013年03月14日 17:41 来源:中国江 苏网
•
•
•
河南永城一小学校长涉嫌猥亵5名学生 被检方提起公诉。据了解,此案目前已公诉 到法院。受害儿童为芒山镇张庄村小学二、 三年级学生,年龄在七八岁左右。 永城市公安局宣传科向记者证实,去年 年底当地警方接到报案称,该市芒山镇张庄 村小学校长吕某伤害多名该校的小学生。经 过当地警方调查取证,于2012年12月5日以 涉嫌猥亵儿童将吕某批捕。 据从受害儿童家属了解到,此案发生后 ,芒山镇张庄村小学校已经更换负责人。此 事发生后1、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系统——“学校”的特性 2、学校管理系统中“人”的特性: 有知识、修养的教师群体和正在 成长中的青年 3、学校管理系统中“事”的特性:教育人、培养人 4、“学校管理”的主要特征 教育性 多维性 创造性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 方法,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地 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19
博客1993年在美国兴起,但直到2001年9月11日:世贸大楼遭遇恐怖袭击, 博客成为重要信息和灾难亲身体验的重要来源。从此,博客才正式步入西方 主流社会的视野。 中国的博客发展略有滞后,据云互联网行业的一条潜规则定律:中国互联网 与美国互联网的新鲜距离是9个月。 在中国的博客发展史上有两个人不能不提到,一个是方兴东先生,他将博客 引入了国门,一个是新浪网副总陈彤先生,他的名人战略加速了博客的火爆。 因该说,博客在我国的发展还是非常快的,2002年博客首次被引入国内的 时候,当年国内博客的数量不足1万个,2003年底已经达到了20万,2004年 底约200万个,到了2005年底则升至1600万个。
《管理学讲义》word版
《管理学原理》讲义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学习目的学完本章后,你应该掌握:1. 定义管理2. 区分效率与效果3. 明确管理的特征、性质4. 确定管理者扮演的角色5. 认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6. 了解管理学的特点与研究内容本章提要管理的概念和特征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学的特点与内容典型案例分析一、管理的概念㈠、管理的定义管理活动自古即有,但什么是“管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从字面上看,管理有“管辖”、“处理”、“管人”、“理事”等意,即对一定范围的人员及事务进行安排和处理。
但是这种字面的解释是没有严格地表达出管理本身所具有的完整含义的。
能够全面概括“管理”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定义是: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㈡、管理的基本特征为了更全面地理解管理的概念,理解管理学研究的特点、范围和内容,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一步把握管理的一些基本特征。
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
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管理存在。
从科学的定义上讲,存在管理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1)必须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包括生产的、行政的……等活动。
(2)有一致认可的、自觉的目标。
2、管理的“载体”——组织管理活动在人类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而管理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组织之中。
正因为我们这个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着组织,管理也才存在和有必要。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为一定目标而进行协作活动的集体就形成了组织:“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
”有效的协作需要有组织,需要在组织中实施管理。
社会生活中各种组织的具体形式虽因其社会功能的不同而会有差异,但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是相同的。
在组织内部,一般包括五个要素,即人——包括管理的主体和客体;物和技术——管理的客体、手段和条件;机构——实质反映管理的分工关系和管理方式;信息——管理的媒介、依据,同时也是管理的客体;目的——宗旨,表明为什么要有这个组织,它的含义比目标更广泛。
管理学原理讲义--一二章
第一单元知识点小结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0001 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一、管理的产生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人类的活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类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作业活动;二是使这种作业活动变得更有效的活动——管理活动。
管理活动是产生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一种活动。
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相伴而生,并使作业活动的水平不断提高。
二、管理的必要性管理是组织不可缺少的要素,有组织就需要管理,管理与组织如影相随。
管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组织的规模越来越大,组织越来越复杂,组织的形态千变万化,协调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加大,而且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单位的兴衰成败,因而,管理更显其必要性。
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0002 管理的概念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给管理下的定义是:管理就是“确切的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在泰勒看来,管理就是要事先安排工作,指挥他人用最好的工作方法去工作。
亨利·法约尔是对管理概念有重大影响的人。
他在其《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这一观点强调,当一个人在从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工作时,他便是在做管理工作。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西蒙强调,决策贯穿与管理的全过程和所有方面,任何工作都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决策才能完成,管理者的工作归根结底是在做各种各样的决策。
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就是经由他人的劳动,以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哈罗德·孔茨等人的观点是: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目标。
他们认为,为在集体中工作的人员谋求和保持一个能使他们完成既定目标和任务的工作环境,是各类企业中各级主管人员的一项基本任务。
周三多《管理学》讲义(全文)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一:人类活动的特点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二:管理的必要性1: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则是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2:科学技术是阻碍生产力的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发展,才能使科学技术真转化为生产力。
3:高度专业划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化国家和现代企业的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需要管理。
4:实现社会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三:管理的概念几种代表性的观点1: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只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法约尔1916年提出2:管理是指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以使达到既定的目标。
3:管理是在某一组织中,为完成目标而从事的对人与物质资源的协调活动。
4: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进行的各种活动。
5:管理就是协调人际关系,激发人的积极性,以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
这种表述突出了人际关系和人的行为。
6:管理也是社会主义教育——毛泽东1964年提出7:管理就是决策。
——1978赫伯特。
西蒙综合前人的研究,管理的概念可以概括为a: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b: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c: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当中d:协调的中心是人e: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业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一:管理的职能。
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管理学(罗宾斯)考研讲义
2.强调管理的过程和方式
{ 1.指“做正确的事”
{ 效果
2.强调结果和方向
计划
组织
管理职能
Hale Waihona Puke 领导控制
1.挂名首脑
{ 人际关系 2.领导者
3.联络者
4.监听者
{ 管理角色(亨利·明茨伯格,十种管理行为)信息传递
5.传播者 6.发言人 7.企业家
第 I篇 绪 论
第一章 管理与组织导论
【考情分析】
本章为管理学罗宾斯版本的开篇之章,起到总论的作用,在考研中,本章占分的比例不多,属于一
般为名选择,词解释和简答。少部分也会涉及到材料分析等。大概分值在 5~15分之内。
【章节概述】
1.1谁是管理者(一般考点)
1.2什么是管理(次要考点) 1.3管理者做什么(重要考点) 1.4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一般考点)
(2)管理者角色与传统管理职能理论的关系 两种方式都描述了管理的工作,职能方式将管理者职责概念化,提供了清晰的和分离的对管理者 所从事的大量活动进行分类的方法;而明茨伯格的角色分类清晰地给出了一种对管理者所从事的工 作的理解,其角色可以大体上归类在一个或多个职能中。
斯蒂芬_P_罗宾斯第九版《管理学》讲义.pdf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笔记第Ⅰ篇绪论第一章管理者与组织导论一、谁是管理者(1)管理者:组织中指挥他人活动的人,他们拥有各种头衔。
(2)操作者:非管理人员,他们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别人工作的责任。
(3)组织:指一种有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4)管理者分类: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
二、什么是管理和管理者做什么1、管理的定义:(1)管理: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这一过程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职能成基本活动中。
(2)效率:只输入与输出关系,涉及使完成活动的职员最小化。
(方法)效果:与活动的完成,即与目标的实现相联系。
(结果)两者关系:管理不仅关系到使活动达到目标,而且要做得尽可能有效率。
低水平管理绝大多数是由于无效率和无效果,或者是通过牺牲效率来取得效果。
2、管理的职能:(1)计划:确定目标,制定目标,制定战略,以及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
(2)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去做。
(3)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
(4)控制:对活动进行监控以确保其按计划完成。
3、管理者角色(亨利·明茨伯格):(1)管理者角色:特定的管理行为范畴①涉及人际关系: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②涉及信息传递: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③涉及决策制定:企业家、混沌驾御者、谈判者(2)管理者角色与传统管理职能理论的关系:①职能方法仍然代表着将管理者的工作概念化的最有效方法。
②管理者角色实质上与四种职能是一致的。
4、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弗雷德·卢森斯)①成功的管理者(提升最快的管理者)强调网络关系活动;而有效的管理者(绩效最佳的管理者)强调沟通。
②两者关系的意义:这个结果指出社交和政治技巧对于在组织中晋升是重要的[从传统管理、沟通、人力资源管理、网络联系活动者]随着层次的晋升,从事更多计划、组织、控制、而从事更少领导。
管理学原理讲义(PPT 36张)
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 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 (2)战术性计划:是指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
的计划,其需要解决的是组织的具体部门或职能在未 来各个较短时期内的行动方案。 • 5)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 (1)指令性计划 • 指令性计划是由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具有行政约束力 的计划。指令性计划一经下达,各级计划执行单位必 须遵照执行,而且尽一切努力加以完成。
• • • • •
4)评估选择方案 5)拟定政策和支持计划 (1)拟定政策 (2)拟一个食品公司的计划
• 问题:评析这家食品公司 的计划程序
3.2.2影响计划工作的因素
• 1)组织的层次
•
2)组织的生命周期
• • • • • •
3)环境的不确定性 (1)经济环境 (2)政治环境 (3)社会环境 (4)技术环境 4)组织文化
• (3)计划工作是合理配置资源、减少浪费、提 高效率的方法 • (4)计划工作是降低风险、掌握主动的手段 • (5)计划工作是管理者进行控制的标准
3.1.2计划的类型
• • • • • • •
1)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 2)综合性计划和专业性计划 (1)综合计划 (2)项目计划 3)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4)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 (1)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
3.4计划制定的方法
提高计划工作效率的最好方法就是采用科 学的计划方法。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法、 计划评审技术等是目前常用的几种方法。
3.4.1滚动计划法
• 滚动计划法就是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
化的情况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推 进,使短期计划和较长期计划有机结合起来。 • 1) 滚动计划法的编制方法
管理学基础知识讲义
管理学基础知识教材目录课题一管理学概论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和特征一、管理的概念二、管理的作用三、管理的特征四、管理的职能五、管理的原则第二节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一、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二、管理学的特点三、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管理者的分类与要求一、管理者的分类二、对管理者的要求三、管理工作的对象与范围案例分析复习思考题课题二管理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早期的管理思想一、产业革命前管理思想的萌芽二、产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第二节古典管理思想一、泰勒的科学管理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三、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第三节近代管理思想一、霍桑试验和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二、巴纳德的组织理论第四节现代管理思想一、管理理论丛林二、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案例分析复习思考题课题三计划第一节计划的性质一、计划的含义二、计划的性质三、计划的作用四、计划的表现形式第二节计划的类型一、按时间跨度分类二、按计划的层次分类第三节制定计划的步骤一、环境分析二、确定目标三、拟定各种可行性计划方案四、对各种可行必方案进行评估五、选择最优计划方案六、拟定政策七、制定引申计划第四节目标管理一、目标管理的定义二、目标管理的性质三、目标设立的原则四、目标管理的程序五、目标管理的分析第五节计划方法一、滚动计划法二、盈亏平衡分析法三、网络计划技术四、线性规划法案例分析复习思考题课题四组织第一节组织概述一、组织及组织工作二、组织工作的原理三、组织工作的理论第二节组织结构一、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二、部门的划分三、组织结构的类型第三节组织关系一、授权二、职权三、集权与分权第四节组织协调与变革一、组织协调二、组织变革第五节组织文化一、组织文化的含义二、组织文化的类型案例分析复习思考题课题五控制第一节控制概述一、控制的概念二、控制的特点三、控制的作用。
管理学辅导讲义
第一篇管理的基础本章的总体框架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二、管理的职能三、管理者四、管理学一、 管理的内涵五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的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其目的是以有效率和有效果的方式实现组织组织的目标。
(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具体活动借助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功能实现。
(3)效率和效果是管理活动追求的两大目标。
2.管理的性质(管理的两重性)(1)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管理是由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产生的,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是有效的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须的,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必然表现出生产资料占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与生产力相联系--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自然属性——分工与协作过程(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是一种不随个人意识和社会意识变化而变化的客观存在。
这种与生产力相联系的客观存在,具体表现在:①它是一种对人、财、物等资源加以整合与协调的必不可少的过程②它是社会劳动的必然要求,资源的整合利用与人的分工协作都离不开管理③管理有许多的客观规律,必须遵守的客观事实。
)与生产关系相联系--与社会制度相联系--社会属性——监督与指挥过程(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是一种只有在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中才能进行的社会活动,这种活动的中心问题是“为谁管理”的问题,它为统治阶级服务,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和监督劳动的过程)(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客观规律和必须遵守的相应法则,这是指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艺术性就是管理的实践性,是指灵活运用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变通)2.管理的一般特征(1)管理最基本的任务是实现有效的社会协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主讲人:王建国博士(Dr. Wang Jianguo)办公室424 Tel:62757763学期:2002 – 2003 第一学期一、课程目标:1.系统介绍组织与管理的知识与技巧体系;2.分析组织与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与探讨解决的办法;3.通过案体分析与研究报告提高分析与管理技能。
二、研讨方法:本课程采取各种有益的教学方式:讲课,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际考察,管理实践等。
三、评分标准:presentation 30分(21分陈述+9分辩论)体会 15分(2500字以内)出勤率 10分表现 10分 (满分)闭卷考试 45分(五选三,闭卷,一个半小时)四、主要教科书:1.基本教材:《管理学》(第五版),[美]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 Robins),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Prentice Hall,北京,1998(罗)Robbins, SP and M Coulter, “Management”, 6th edition (International edition), prentice Hall, 1999(R)2.参考书《管理学精要》,亚洲篇,[美]约瑟夫M普蒂(Joseph M Putti),海茵茨·韦罗奇(Heinz Weihrich)及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等着,丁慧平,孙先锦译,机械出版社& McGraw-Hill,北京,1999Stoner JAF, RE Freeman and Jr D Gilbert, “Management”, 6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New Jersey, 1995.五、课程大纲1.管理与导论第一,二章(罗)(R)2.管理文化与环境第三章(罗)(R)3.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第五章(罗)(R)4.管理决策第六章(罗)(R)5.计划的基础第七章(罗)(R)6.战略管理与企业家精神第八章(罗)(R)7.组织的基础第十章(罗)(R)8.变革与创新管理第十三章(罗)第十二章(R)9.行为的基础第十四章(罗)第十三章(R)10.激励员工第十六章(罗)第十五章(R)11.领导第十七章(罗)第十六章(R)12.控制的基础第十九章(罗)第十七章(R)13.小组研究报告(一)14.小组研究报告(二)王建国教授简介:王建国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营销学,管理学和管理经济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转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系和管理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研究导师。
王教授于1984年获得鲁汶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于1993年获得Monash大学经济学博士。
王教授曾任教于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仕大学,担任经济与商学院讲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Monash大学管理研究生院和银行与金融学院兼职讲师;香港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
王教授曾担任香港中国华润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高级经理;澳中工商总会贸易委员会执行委员;澳大利亚中国经济学会会长;1992年大陆、台湾、香港贸易、投资和经济展望国际会议主席和主要组织者与筹款人;学会刊物编辑;美国经济学会、留美中国经济学家学会、澳大利亚中国经济学会、澳大利亚经济学会成员。
目前,王教授担任多家公司(包括跨国公司)的咨询与顾问;同时也是电台、电视台、报刊的财经评论员与撰稿人;他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了大量学术文章和论文。
王教授在经理人员的管理培训课程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管理学讲义一、管理与管理者1.管理的涵义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与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从管理的目的角度出发,管理要解决下面两个问题:效率(DO THE THING RIGHT)效果(DO THE RIGHT THING)那么管理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呢?2.管理的层次见图1-1在管理每个层次上近年来发生了许多变化:3.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硬职能“软”的趋势组织软职能控制激励领导4.管理与企业的比喻(见图1-2)实验室计算机手表社会团体社会团体计算机5.管理的作用目标一致协调沟通6.管理者的角色杜拉克(Drucker)的观点:管理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管理一个组织 Managing a business·管理管理者Managing manager·管理工人和工作Managing workers and work明兹伯格的管理者角色说表1-1 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角色描述特征活动人际关系方面1.挂名首脑象征性的首脑,必须履行许多法律性的或社会性的例行义务迎接来访者,签署法律文件2.领导者负责激励和动员下属,负责人员配备、培训和交往的职责实际上从事所有的有下级参与的活动3.联络者维护自行发展起来的外部接触和联系网络,向人们提供恩惠和信息发感谢信,从事外部委员会工作,从事其他有外部人员参加的活动信息传递方面4.监听者寻求和获取各种特定的信息(其中许多是即时的),以便透彻地了解组织与环境;作为组织内部和外部信息的神经中枢阅读期刊和报告,保持私人接触5.传播者将从外部人员和下级那里获得的信息传递给组织的其他成员——有些是关举行信息交流会,用打电话的方式传达信息于事实的信息,有些是解释和综合组织的有影响的人物的各种价值观点6.发言人向外界发布有关组织的计划、政策、行动、结果等信息;作为组织所在产业方面的专家举行董事会议,向媒体发布信息决策制定方面7.企业家寻求组织和环境中的机会,制定“改进方案”以发起变革,监督某些方案的策划制定战略,检查会议决议执行情况,开发新项目8.混乱驾驭者当组织面临重大的、意外的动乱时,负责采取补救行动制定战略,检查陷入混乱和危机时期9.资源分配者负责分配组织的各种资源——事实上是批准所有重要的组织决策调度、询问、授权,从事涉及预算的各种活动和安排下级的工作10.谈判者在主要的谈判中作为组织的代表参与工会进行合同谈判7.组织内部的五个要素人:管理的主体和客体物和技术:管理的客体、手段和条件机构(组织):反映管理的分工关系和管理方式信息:管理的媒介,依据目的:存在的原因8.成功与有效的管理者成功的管理者(以在组织中的晋升速度为标志)花更多地时间在网络联系上;有效的管理者(用工作成绩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下级对其满意和承诺的程度为标志)花更多的时间在沟通(交流例行信息和处理文书工作)上。
9.管理者是万能的,还是象征的?10.管理中的三个基本观念人目标系统图1-2 基本的系统模式11.管理的二重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二、管理思想演进1.古代管理思想2.主要管理理论1)泰勒的科学管理内容:工作定额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标准化差别计件付酬制计划和执行相分离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内容:企业活动类别和人员能力结构管理的一般原则(14条)统一指挥跳板原则管理工作的五大要素3)梅奥的人群关系论霍桑试验内容:经济人与社会人非正式组织生产效率取决于工作态度与人际关系4)伯纳德的组织理论内容:组织存在的三个基本条件明确的目标协作的意愿意见交流权威认可论(权威的来源不是上级的授予,而是下级的认可)5)西蒙的决策理论内容: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最优解和满意解管理思想发展三、管理环境演进1.环境的不确定性衡量变量:变化程度和复杂程度环境不确定性矩阵2.环境的种类一般环境: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社会的具体环境:供应商、顾客、政府、竞争者、压力集团组织及其环境3.今天的环境★全球化馅饼还是陷阱?跨国公司的先锋作用全球化管理竞争力管理复杂性管理适应性管理跨文化团队管理不确定性管理学习的管理★员工多样化及差异★质量意识的提高4.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来源速度/时间(Speed/Time)灵活性(Flexibility)质量/设计(Quality/Design)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联盟/网络(Alliances/Network)快速创新改进(Fast Innovation Improvement)技能更新(Skill Upgrading)服务增值(Service Added)大企业内部的小企业化(Small within Big)分包(Subcontracting)四、计划1.基本概念计划与计划工作目标与指标2.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目标的分类:短期与长期内部,外部与社会企业的目标: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唯一目标吗?企业目标:单目标论多目标论(营利学说和制度维持)3.计划的分类4.计划工作的原理限定因素原理承诺原理灵活性原理改变航道原理5.计划工作的流程(见补充阅读材料)TEN-STEP计划法HOSHIN计划法6.目标管理(MBO)背景过程:共同要素(明确目标,参与决策,规定期限,反馈绩效)评价讨论:目标管理中的目标是REASONABLE的吗?7.计划技术PERT网络分析技术环境扫描(ENVIRONMENT SCANNING)基准化(BENCHMARKING)五、战略1.战略计划不是什么不是魔术箱,不是技术不是预测不涉及未来的决策不是消除风险的企图战略计划是什么:战略计划是从事下列各项工作的一个持续的过程;系统地进行目前的企业(承担风险的)决策,并尽可能地了解这些决策的未来性;系统地组织执行这些决策所需的努力,通过有组织的、系统的反馈,对照着期望来衡量这些决策的成果。
2.战略分析的流程3.竞争战略竞争战略轮盘(见补充阅读材料)产业分析方法三种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专一化)4.适应战略防御者探索者分析者反应者六、组织1.组织的含义前提是计划中的目标与战略(from strategy to structure)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经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
2.组织设计的原则(相关图表见补充阅读材料)·层级原则·管理跨度原则:管理跨度与管理层次:管理跨度与需要协调的关系数(span of management)影响管理跨度的因素:职能相近性、地区相近性、职能复杂性、指导和控制工作量、协调工作量、主管人员的能力、下级人员能力、沟通程度、层次高低·统一指挥原则(unity of command)·责权一致原则(the scalar principle)·适当的授权原则(delegation of authority)·经济原则·分工协作(specialization and coordination)3.组织结构调整环境的不确定性战略调整权力与组织结构的关系:通过组织结构来分配和实现权力4.组织设计中划分部门·根据人数划分·根据时间划分·根据职能划分·根据产品划分·根据区域划分·根据过程划分·根据顾客划分5.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直线职能结构·事业部结构·模拟分权结构·矩阵结构·委员会结构七、组织变革新趋势1.企业网络企业组织界限的模糊化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网络经济性虚拟企业的出现2.组织扁平化精简中层扁平组织的特色:直线管理者的战略管理能力更强下属的成熟程序更高灵活的团队授权赋能更深入具有较宽的管理跨度组织界限被打破3.大企业内部小企业化(让大象跳舞)大企业病SMALL IS BEAUTIFUL大小企业创新优劣势比较4.走向智慧型组织和学习型组织智慧型组织:认知的知识(KNOW-WHAT)高级的技能(KNOW-HOW)系统的了解(KNOW-WHY)自我激发的创意(CARE-WHY)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远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5.空白点管理从纵向到横向;从管理组织图到管理企业八、控制1.控制的含义和重要生控制是检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