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切口管理指南

合集下载

中国加速骨科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加速骨科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加速骨科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
共识
概述
本文档旨在提供中国加速骨科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为骨科手术后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管理指导。

背景
骨科手术后的康复管理对于患者的愈后恢复至关重要。

然而,
在中国,目前缺乏针对加速骨科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的明确指导。

目标
本文档的目标是制定一套中国加速骨科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
专家共识,以指导医生和患者在手术后的康复管理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方法
我们通过对现有文献和临床经验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专家讨论
和共识形成的方式,制定了本文档中的加速骨科康复外科围手术期
管理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内容
1. 术前评估: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身体状况、骨折类型和手术难度等,以确定适当的康复管理计划。

2. 围手术期疼痛管理:采用多模式镇痛策略,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心理支持等,以减轻患者的手术疼痛。

3. 早期康复训练:在手术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包括主动和被动运动、步态训练和肌力锻炼等,以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4. 术后教育和指导:向患者提供详细的术后护理指导,包括伤口护理、药物使用和饮食调整等,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康复过程。

5. 康复效果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进展,及时评估康复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康复管理计划。

结论
中国加速骨科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对于提升骨科手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希望这份专家共识能够在中国的骨科康复管理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为患者的康复带来积极的影响。

请注意:本文档中所述内容仅为专家共识,并不代表法律建议。

加速康复外科( ERAS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ppt课件

加速康复外科( ERAS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ppt课件

疼痛教育
在术前,应对患者进行疼痛教育,包括疼痛的原因、预期持 续时间、控制方法等,以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和自我管理 能力。
预处理
对于预计可能出现严重疼痛的患者,术前可进行预处理,如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阿片类药物,以减轻术后疼 痛。
术中疼痛控制技巧
麻醉方式选择
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状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如全身麻醉、区域麻醉等,以最大程度减轻术中疼 痛。
手术技术
采用微创手术技术,减少组织损伤,降低术后疼痛程度。
术后疼痛管理与康复锻炼
多模式镇痛
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如 阿片类、NSAIDs、抗抑郁药等,以实现 多模式镇痛,提高疼痛控制效果。
VS
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病情和疼痛程度,制定个体化的 康复锻炼计划,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同时 减轻疼痛。
出院计划与随访疼痛管理
持续时间较长:骨骼愈合时 间较长,因此骨科患者术后 疼痛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影响因素多样:术后疼痛可 能受到患者年龄、体质、手 术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
针对以上特点,医护人员需 要采用合适的疼痛评估工具 对骨科患者进行术后疼痛评 估,并根据疼痛类型和特点 制定相应的疼痛管理策略, 以实现加速康复外科(ERAS )的目标。
非药物镇痛治疗
物理治疗
如冷热敷、电刺激、超声波等, 通过物理手段减轻炎症反应,缓 解疼痛。
心理治疗
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减轻疼 痛应激。

多模式镇痛治疗策略
01
联合镇痛:综合运用药物和 非药物镇痛方法,充分发挥 各种方法的优势,实现镇痛 效果最大化。
02
个体化镇痛方案:根据患者 的疼痛程度、身体状况、心 理因素等,制定个体化的镇 痛方案,提高镇痛的针对性 和效果。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

内容摘要
目标: 本次编写的目标和意义在于,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为骨科医生和患 者提供一套实用性高、科学规范、系统完整的临床指南,以推动中国骨科加速康 复外科的发展。具体而言,包括以下方面:
内容摘要
1、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通过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使骨科医生 和患者在康复外科领域获得更加规范、科学、高效的医疗指导。
内容摘要
结论: 通过推出这一系列临床指南专家共识,我们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国骨科加速康 复外科的发展,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 各方积极参与和配合,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舒适的医疗体验。同时,我们 也欢迎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在实践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完善和优 化临床指南。
内容摘要
背景: 在国内外骨科康复外科领域,已经有很多研究和实践。近年来,ERAS理念在 骨科手术康复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通过优化围手术期处理、减少手术应激、加 快康复速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目前国内骨科康复外科的发展尚 不均衡,很多医院和医生缺乏相关经验和技术,因此编写这一系列临床指南专家 共识显得尤为重要。
内容摘要
3、康复锻炼:针对不同疾病和手术方式,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包括 术后早期活动、功能锻炼、物理治疗等方面。
内容摘要
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临床指南的顺利实施和推广,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方案: 1、建立骨科康复外科专业团队:成立由骨科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等组成 的康复外科专业团队,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康复支持。
5、术后活动与康复锻炼
6、出院后随访与健康管理
III.结论
1、总结ERAS临床实践指南的关 键要素和方法
2、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建议
参考内容

加速康复外科(ERAS)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ppt课件

加速康复外科(ERAS)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ppt课件
加速康复外科(ERAS)骨科患者 术后疼痛管理
汇报人:xxx 2023-1-03
目录
• 引言 •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评估与诊断 • ERAS理念下骨科术后疼痛管理策略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部署 • 持续改进与质量监测机制建设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加速康复外科(ERAS)概念及意义
定义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一种采用多 学科协作,通过优化围术期处理措施,减少手术应激和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 康复的外科理念。
智能化疼痛管理
利用先进的智能技术,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实现术后疼痛的 实时监测和智能化管理。
提升ERAS在骨科术后疼痛管理中应用价值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对ERAS理念的认识和应用能力,确保术后疼痛管理 措施的有效实施。
优化疼痛管理流程
建立完善的术后疼痛管理流程,确保患者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得到及 时、有效的疼痛管理。
药物预防
针对深静脉血栓,使用抗凝药物进行 预防。
呼吸功能锻炼
术前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训练 ,降低肺部并发症风险。
饮食调整与通便药物
术前术后调整饮食,必要时使用通便 药物,预防消化道并发症。
处理方法探讨和效果评价
感染处理
深静脉血栓处理
使用敏感抗生素,必要时进行清创手术。
使用抗凝药物,配合物理治疗,严重时考 虑手术取栓。
受度。
术后康复情况
术后康复训练不当或过度训练 ,可能导致疼痛加重。
其他并发症
如感染、血肿、关节僵硬等, 都可能增加术后疼痛的风险。
03 ERAS理念下骨科术后疼 痛管理策略
多模式镇痛方案制定与实施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16)一、前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指为使患者快速康复,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以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风险及死亡风险,同时降低医疗费用。

近年来,ERAS理念在全球的应用已逐步拓展至骨科、心胸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等领域,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但目前ERAS理念在国内尚处于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正在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ERAS路径。

在此背景下,普通外科、麻醉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等领域的专家结合文献及ERAS在国内开展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此共识,以进一步规范并促进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下ERAS理念在国内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二、术前准备完善的术前准备可使患者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良好的生理条件,包括术前宣教、营养筛查、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及抗血栓治疗、个体化的血压和血糖控制及相应的管理方案等。

一)术前宣教多数患者在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慌与焦虑情绪,担心手术的成功与安全,害怕术中术后的疼痛及并发症,个别患者还会产生严重的紧张、恐惧、悲观等负面情绪,均会造成不良的应激反应,妨碍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术后的康复。

个体化的宣教是ERAS成功与否的独立预后因素[1],医护人员应在术前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围手术期治疗的相关知识及促进康复的各种建议,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以使患者理解与配合,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二)营养不良的筛查和治疗营养不良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预后因素[2],筛查与治疗营养不良是术前评估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快速康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欧洲营养与代谢协会建议采用以下指标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重度营养风险:(1)6个月内体重下降10%~15%或更高;(2)患者进食量低于推荐摄入量的60%,持续>10 d;(3)体重指数<18.5 kg/m2;(4)清蛋白<30 g/L(无肝肾功能不全)。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加速康复外科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加速康复外科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加速康复外科试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11.15•【文号】国卫办医函〔2019〕833号•【施行日期】2019.11.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加速康复外科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8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为推进加速康复外科发展,进一步提高外科诊疗规范化水平和诊疗效率,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我委决定于2019—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加速康复外科试点工作。

现将《加速康复外科试点工作方案(2019—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有关工作请及时与我委联系。

联系人:医政医管局医疗管理处贾晨光、王曼莉联系电话:************、68792733传真:************电子邮件:*************.cn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19年11月15日加速康复外科试点工作方案(2019—2020年)为指导各地科学建立推广加速康复外科诊疗模式,进一步优化外科诊疗模式,提高外科诊疗效果和医疗服务效率,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2019—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定数量的医院开展加速康复外科试点(以下简称试点医院)。

通过开展试点工作,发挥试点医院的带动示范作用,以点带面,逐步在全国推广加速康复外科诊疗模式,提高诊疗效果和医疗服务效率,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二、试点范围在具有相关专科的三级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首先选择骨科开展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试点专科及病种范围。

三、组织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成立加速康复外科专家委员会骨科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专家组办公室设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组织试点医院审核认定和指导评估等工作。

骨科快速康复工作制度

骨科快速康复工作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速度,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结合我国骨科手术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快速康复骨科工作制度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安全性和患者为中心的原则,结合骨科手术患者的特点,实施全面、系统的围手术期管理。

第三条快速康复骨科工作制度涉及医师、麻醉师、手术护士、护理、营养、康复、医院管理等多个环节,最重要的是离不开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二、术前管理第四条术前不需要常规肠道准备,不需要彻夜禁食。

术前禁食6小时、禁饮2-4小时,以减少患者术前饥饿感。

第五条术中保温及控制性输液。

采取加温床垫、液体及冲洗液的加温、肢体保温等措施,以维持患者中心体温不低于36℃。

第六条术后充分镇痛、早期进食饮水、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早期拔除各类导管等。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第七条责任护士向新入院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医务人员、病房制度、病房内设施使用方法、饮食指导及预康复功能锻炼等内容。

第八条协助患者完善术前检查,包括X线拍片、CT/MR、彩超检查、心电图检查、静脉采血等。

第九条患者术前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睡眠。

术前一天建议进食易消化饮食,如煮或蒸的鱼类、鸡肉(没有皮)、鸡蛋、白米、白面条、土豆(没有皮)、菜花、豆腐等。

第十条术前一晚进行个人卫生、药物过敏试验、剔除毛发(必要时)、备血(必要时)等准备工作。

三、术中管理第十一条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以满足外科手术的需要。

病人能快速苏醒,利于保护心肺功能,减少心血管负担和术后肠麻痹,有效止痛,保护免疫功能。

第十二条术中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第十三条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

四、术后管理第十四条术后充分镇痛,确保患者舒适。

根据患者病情,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第十五条术后早期进食饮水,根据患者口味和营养需求,提供合理膳食。

第十六条术后早期拔除各类导管,减少患者不适。

骨科手术后的康复指南

骨科手术后的康复指南

社区康复活动: 如康复讲座、康 复训练班等,促 进患者交流与康 复
5
常见问题与解答
如何应对疼痛?
药物治疗:遵医嘱使 用止痛药,如非处方 药布洛芬、阿司匹林

心理调适:保持积极 心态,避免焦虑和抑

物理治疗:使用热敷、 冷敷、按摩等方法缓
解疼痛
生活调整:保持良好 的作息习惯,避免长
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骨科手术后康
z
复指南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XX
目录
01
术后恢复阶段
03 注 意 事 项 与 建 议
05 常 见 问 题 与 解 答
02
康复训练指导
04 康 复 计 划 制 定 与 实 施
1
术后恢复阶段
术后初期
疼痛管理:使用 止痛药,冰敷, 保持正确的姿势
如何预防关节僵硬?
保持关节活动:定期进行 关节活动,避免长时间保
持同一姿势。
加强肌肉锻炼:加强周围 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减轻
关节负担。
热敷和冷敷:根据病情选 择热敷或冷敷,缓解关节
疼痛和肿胀。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保持 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
避免过度劳累和肥胖。
如何在家进行康复训练?
制定康复计划:根据医生的建议, 制定适合自己的康复计划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医 生、康复师等分享自己的感受
和担忧,寻求支持和鼓励。
保持社交活动:积极参与社交 活动,保持与外界的联系,避
免孤独和抑郁。
营养与饮食建议
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瘦肉、鸡蛋、豆制品等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等 适量饮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切口管理指南
作者:徐素苗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9期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的快速发展,做好骨科手术术后切口预防至关重要,如果对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护理不当,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并发症出现以后,作为医生就显得被动,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病情,不仅需要另外用药,增加患者的负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对患者的快速恢复产生影响。

产生严重的后果,也可能导致手术失败,因此,要高度重视骨科手术术后护理,切实增强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预防意识,做好各项护理预防工作,为患者快速恢复创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骨科手术;康复切口;管理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263-01
引言
骨科手术流程繁多、操作复杂,对患者机体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术中暴露面积大,出血量多,术后容易诱发院内感染。

近年来,加速康复护理理念的兴起对骨科手术患者带来了福音。

1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危害分析
1.1 严重易引起毒血症或败血症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危害很多,最常见的是化脓性感染,这种情况是由于一些细菌进入导致,在切口周围会形成发炎症状,给患者带来痛苦。

切口周围伴随红肿现象,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控制,如果控制的不及时,会产生毒血症或败血症的情况,给患者带来新的创伤,不利于患者及时恢复健康。

这种情况的发生与骨科手术后对切口护理不当引起的,手术医生要综合考虑各种情况,防止因未及时处理和防治,导致严重的毒血症或败血症情况的发生。

1.2 不利于患者及时康复
一般来讲,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时间要求尽量的短,在短的时间内结束手术,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对手术切口的恢复也有好处。

如果因为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或者是不当用药和操作不规范,容易造成手术切口感染,给手术后来的恢复带来不确定的影响,给患者术后恢复带来不便。

2 预防骨科患者切口感染护理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