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教师和幼儿(李季湄)

合集下载

学前教师教授系列-李季湄教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概述

学前教师教授系列-李季湄教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概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概述
一、《指南》制定的背景
背景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需要
• 幼儿教育的质量关系着数千万幼儿的发 展,寄托着数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重大民生工程。
• 科学保教,提高质量。这是促进学前教育 公平……的根本保证。
刘延东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12月1日)
• 评价指标的年龄效度依据主要是各个年 龄段目标通过的百分比(40%-60%)。
• 全国6个省分层抽样,抽取3600名幼儿及 其主要监护者作为测试对象。
• 结果表明指南的大部分目标具有较好的 年龄效度,对部分目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修 改。
4年多来,在对全国3-6岁儿童 学习和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 础上,通过在全国幼教界、家长中 多次地征求意见,通过和全世界几 十个发展中国家相互学习与借鉴, 通过获得国际一流专家持续的技术 性支持,《指南》的制定工作基本 完成。
3、怎么导——《指南》的目标体系与教育建议 《指南》的方向引领主要是通过以下策略来实现的: 提出一整套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和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将 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自然地渗透其中,引导有关的 成人沿着《指南》的方向,用正确的方法去支持幼儿的学习与 发展,科学地帮助幼儿达到教育的期望。
《指南》是什么
背景2: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
• 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的战略目标(2010.7)
*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 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 教育内涵发展。
• 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2011
*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重视理解幼儿的知识与 能力,教育幼儿的知识与能力。

幼儿与教师的相互关系

幼儿与教师的相互关系
由于幼儿缺乏知识和经验,对言语的理解能力又有限,因此对“教”的内容不容易真正掌握。教师与幼儿之间难以双向交流,容易成为教师向幼儿单向灌输和说教。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少,其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通过幼儿的自主学习,容易获得直接经验,收到好的教育效果;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儿童观
教育观
古代社会
父母的财产、隶属品、有罪的
体罚、压制、驯服
近代社会
白板、自然说、儿童中心
自由、独立
现代社会
以人为本
平等、尊重
三、幼儿与教师的相互关系
(一)社会大范围
(二)幼儿园小范围
(三)多元、动态
四、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
(一)直接的教——接受学习
(二)间接地教——发现学习
教学后记
2、引发学生对幼儿与教师关系的思考




设计意图:
让学生对儿童观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




设计思路:
1.这部分引导学生看书、总结。
2.当堂检测,巩固记忆。
教学设计尾页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第二节幼儿与教师的相互关系
一、儿童观的概念:认识、看法、观念总和。
二、儿童观的发展历程:
形成良好的概念分析习惯,勤于读书、善于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
喜欢学习教育理论课程,形成正确学习动机与态度,乐学、好学、会学。
教学
难点
重点
重点:儿童观与教育的关系
难点:儿童观极其发展演变历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析

一、点明该领域知识的主 要特点,其教和学的主要 特点; 二、点明该领域特别应当 注意的有普遍性的问题
编辑课件
25
我国幼儿园的领域教育目标
根据幼儿学习与发展内容, 幼儿园教育目的 可分解为领域教育目标、主题活动目标、具 体活动目标三类。
领域教育目标是纲领性目标,
编辑课件
26
(一)健康
大健康观: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世界卫生组织所下的定义,健康包括“身体、心理和
《纲要》内容具有全面性、实践性 《纲要》的文本结构比较完整、清晰 《纲要》充满人文色彩
编辑课件
13
《纲要》的宗旨
指导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 的纲领性文件
处处体现以儿童为本,以儿童的发展需要问 本
编辑课件
14
《纲要》与《规程》的关系
《规程》涉及的面广且比较宏观,《纲要》只将 其第四章“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展开并具体化以在 《规程》与教育实践层面之间搭起过渡的桥梁。 《纲要》是《规程》的下位文件,是指导幼儿园 教育教学的抓手。
编辑课件
11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 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 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 适应性
编辑课件
12
《纲要》的特点
《纲要》所贯穿的指导思想具有时代性、先进 性、科学性、指导性(终身教育思想、开放教 育思想、合作教育思想、生态教育思想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的主要内容及指导思想简析
编辑课件
1
提要
我国颁布的幼儿教育的法规、文件 、意义及主要内容
新《纲要》的基本内容 新《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

浅谈幼儿教师的角色

浅谈幼儿教师的角色

浅谈幼儿教师的角色【摘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是人们对教师的角色认识之一。

由于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师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有别与其他教师。

幼儿教师则具备更多不同的角色。

3-6岁的幼儿情绪不稳定,理解能力和注意力正在发展,机体也比较弱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等一系列问题强烈要求我们要随机应变。

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对教师在课堂实践中的角色定位赋予了新的内涵,本文将从幼儿教师是幼儿成长的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以及幼儿家长的代理人四个方面,探讨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师、转换、角色定位前言人人都知道幼儿教育是我们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与教师的相互作用对幼儿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它是幼儿园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活动。

在这个信息时代,现代幼儿教育强调尊重幼儿,重视幼儿的主体精神,反对传统教育中以权威教育为基本特征的师生互动关系。

因此,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和转换是每一个幼教工作者值得思考和重视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由于职业的活动对象的年龄阶段的差异性,决定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有别与其他类型的教师。

幼儿教师扮演着多种角色,如何扮演好多种角色,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幼儿教师的定位,有利于我们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关心与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因此研究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成长的观察者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一个不会观察的老师就绝对不称职的。

很多人都说“教师是神圣的。

”确实,每天在幼儿园里,和孩子们快乐的生活、游戏,使我更加充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幼儿既是我的学生,又是我的朋友。

但是,要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

兴趣爱好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儿童说:“我们的心灵的围墙有二十英尺,而成人的阶梯却只有十英尺。

他们永远无法走进我们的内心世界。

”但是走进幼儿的心灵,了解他们的世界是每个教师的渴望。

只有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才能促进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

幼儿园角色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现状

幼儿园角色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现状

幼儿园角色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现状摘要:在不断深入的教育改革中,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

我国发布的《3-6岁儿童与发展指南》指明了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

其中提到的“学习品质”已经成为新时代研究的热点,学前阶段是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关键时期。

角色游戏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活动,角色游戏种类多、独立性强、社会特征明显,这些特征对学习品质的提高有重要影响。

因此,本研究使用角色游戏作为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纽带,通过访谈法以进行探究。

研究发现教师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不重视;角色游戏中培养学习品质,教师准备不充分,不能吸引幼儿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在坚持与专注、反思与解释、想象与创造能力上逐渐增强。

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提出以下针对性策略:加强教师学习,深入了解学习品质及角色游戏。

关键词:角色游戏;学习品质;学习品质培养教育部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文中提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1]。

《指南》提出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的重要性。

李季湄教授指出,学习品质是与学习有关的基本素质,在幼儿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

在诸多幼儿教育方法中,角色游戏对幼儿良好学习品质起的作用相对较大。

首先,角色游戏能够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并了解不同社会角色,在角色扮演中获得生活体验;其次,它能够帮助幼儿社会化,角色游戏能够增强幼儿合作能力。

最后,角色游戏能够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因此,怎样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理论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学习品质及其相关理论的梳理,在幼儿园的访谈的基础上,分析幼儿园角色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的表现与特点,发现角色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角色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具体可操作性建议。

此研究不仅能够丰富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相关理论,还能使角色游戏理论更加丰富,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解读提纲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解读提纲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解读》编写提纲与分工第一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庞丽娟)第一节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第二节学前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第三节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的需要第二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依据(虞永平)第一节理论基础第二节国际经验第三节我国的教育实际第三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定位与基本架构(秦金亮)第一节《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性质分析第二节《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架构第四章幼儿园教师应秉持的基本理念(李季湄)第一节幼儿为本第二节师德为先第三节能力为重第四节终身学习第五章幼儿园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易凌云)第一节专业理念与师德的理论阐释第二节职业理解与认识第三节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第四节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第五节个人修养与行为第六章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冯晓霞)第一节专业知识的理论阐释第二节幼儿发展知识第三节幼儿保育与教育知识第四节通识性知识第七章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刘占兰、朱晓娟)第一节专业能力的理论阐释(刘)第二节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刘)第三节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朱)第四节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朱)第五节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刘)第六节激励与评价(刘)第七节沟通与合作(刘)第八节反思与发展(朱)第八章为建设专业化的幼儿园教师队伍而努力(郭亦勤)第一节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第二节以专业标准为抓手,保障与提升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附录:附录1.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国际比较附录2. 我国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现状﹡标准解读的要点与方式:1.第五、六、七章中的第一节主要阐释标准中三个维度的作用和重要性、理论认识、以及基本构成;2.对每一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的解读,应主要阐明这一条目的涵义(即阐释“是什么”)、价值和作用(即阐释“为什么”)、教师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即阐释“怎么做”)等。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On the Basic Concepts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作者: 李季湄 夏如波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上海200062
出版物刊名: 学前教育研究
页码: 3-6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8期
主题词: 幼儿园教师 专业标准 专业发展
摘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这些理念既是整个《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一以贯之的具有导向性、统管性的基本思想,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宏观性指引,也是幼儿园教师理解并践行此专业标准、完成自身专业构建所必备的观念性基石。

浅谈幼儿核心素养教育

浅谈幼儿核心素养教育

幼儿教育2019 年 11 月54浅谈幼儿核心素养教育张晓红(乌鲁木齐市经济开发区幼儿园 830026)摘 要:2016 年 9 月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刻阐述了我国教育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至此之后,幼儿核心素养教育成了我国多数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更好地落实《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精神,本文在厘清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强调幼儿核心素养教育意义,并在从幼儿园教师视角下,司考与探索幼儿核心素养教育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幼儿核心素养 幼儿园教师视角一、相关概念界定1.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一词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Key Competences”是核心素养的英文解释。

因此,“核心素养”也译为“关键素养”。

目前,各界对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不一。

1997 年经合组织开展了历时 9 年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在 2005 年提出,“核心素养”是社会全体人员都应具备的关键的、必要的素养。

[1]欧盟在 2002 年发布报告提出,核心素养是个人在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中所必备的知识、态度与技能的集合;在学生完成义务教育的同时,这些素养应得以具备,并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我国在 2014 年,教育部研制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学生在各学段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3]从核心素养的内涵上看,核心素养主要以发展学生品格与能力为主,进而促使学生树立核心素养意识。

2.3-6 岁幼儿核心素养目前,我国对“幼儿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没有明确的界定(限于所查资料)。

李季湄(2016)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指出:《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 5 大领域目标与具体要求涵盖了核心素养的 3 个方面,6 个维度,18 个基本点,是核心素养在幼儿阶段的具体体现。

培养幼儿表征能力的“三策略”

培养幼儿表征能力的“三策略”

培养幼儿表征能力的“三策略”摘要:幼儿表征是指幼儿使用大量的图象和符号来表达幼儿自己的记忆、想法、设想和感受,并运用这些图象和符号来与他人进行交流,是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画、语言、动作)来理解、表现事物,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

幼儿的表征是表达其记忆、想法、设想和感受,幼儿在3-6岁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思维活动以表征行为来呈现。

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明确提出教师要重视幼儿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阅读图画书、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表征,教师能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和体验。

关键词:幼儿幼儿表征三策略幼儿有探索和感知的能力,能组织所获得的信息和感觉寻求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在皮亚杰理论中曾一针见血地提出,他认为孩子具有从事物的混杂交错状态中走出来的需求,比如肢体动作大多是幼儿的本能,而记录自己的认识、制作自己所表现事物的能力需要教育者的培养和挖掘其潜能,才能促进幼儿大胆地表达。

幼儿的思维从形象——数字——文字和语言的过渡。

图像语言的培养,有利于帮助幼儿积累经验,丰富词汇。

通过图象和符号表征记录,使幼儿有话讲,有丰富的内容讲述。

现尝试通过在游戏中支持、鼓励幼儿进行多元表征,帮助他们丰富、深化游戏,进一步促进幼儿表征能力的发展。

一、开展幼儿身边适宜的主题,提高幼儿表征的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这就是说幼儿一旦对某个主题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那表征的欲望就极强。

因此,我们要以幼儿为主体,关注幼儿的兴趣、需求,选择适宜幼儿的主题进行活动、游戏。

二、选用不同策略支持幼儿各活动阶段中的表征(1)活动开展前的支持策略活动开展前,教师鼓励幼儿制定计划,鼓励幼儿把隐性的活动想法通过显性的方式有序地表征出来。

这也是培养幼儿计划性、有序性学习品质的重要方式。

可以引导幼儿用图示的方式进行表征,如:打算去哪玩?怎么玩?选择怎么的材料?1.活动开展中的支持策略活动进行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归纳相似的玩法以及发现,鼓励幼儿将自己特别的玩法、发现与同伴分享表征,从而促进幼儿在玩中学、玩中思考、探索以及总结经验。

教师的态度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教师的态度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教师的态度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一、问题的提出摘要:幼儿期是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在人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过程中,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

后天的教育、环境对人的一生的影响都是非常重大的,然而幼儿这一关键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中度过。

教师的态度对幼儿的心理发展的影响难以估量。

探索并应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正确合理的态度势在必行,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师的态度对幼儿心理产生的影响及其对策。

关键词:教师态度幼儿心理发展策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

在平时的教育生活中,教师的任何一种表现都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幼儿稚嫩的心灵是非常敏感的,这种敏感性会放大来自外界的信息,特别是对他们的生活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的人的信息。

所以说教师的态度会改变一个孩子,影响其一生的心理发展。

因此,我们幼儿教师在工作中,要对幼儿严格要求,特别是对那些“小淘气”们,每天都企盼着他们能听话。

但是事与愿违,他们每天都要弄出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比如,小朋友们在晚饭后和老师一起讲故事、说诗文时,他都会离开座位把地垫都掀起来,真是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有时试着不让他参加他喜爱的活动,但总是适得其反,没有取得好的效果。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还注意到当老师以严厉的态度与幼儿交流时,孩子们多数的时间不能和老师一起友好地互动,不能引起孩子与老师的共鸣。

这个时候只有极少数的孩子能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而多数孩子则表现为对活动没有积极性或是当老师请他发言时,他们却默默不语,尤其是那些平时担心内向的孩子。

在反思中,我深探地领悟到,教师专制严厉的态度,既不能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也不能使幼儿正确对待事物,同时,也使得老师的各项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因此,我尝试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改变自己的态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策略(一)首先教师要对幼儿有爱心,爱每一个孩子,让幼儿接纳自己。

【幼儿园必备】《指南》教师篇指引(文档)

【幼儿园必备】《指南》教师篇指引(文档)

《指南》教师篇指引专家李季湄、冯晓霞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概述部分明确:”《指南》全面、系统地明确了3-6岁各个年龄段幼儿在各学习与发展领域的合理发展期望和目标,也对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提出了详细、可操作的建议。

正确领会和理解《指南》的理念和要求,熟知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行为表现,是每一个学前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还提出:”贯彻落实《指南》,必须树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质量观,充分发挥督导评估的重要导向作用。

““要把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纳入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

”由此可以看到《指南》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与评估,关系到科学保教观念的深入理解实践与发展,同时也是对每一位一线教育工作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考验。

本产品的《指南》教师篇,是以《指南》为导向、结合园所贯彻落实《指南》的需求,生成了《指南》教师篇的培训内容。

主旨是为了帮助园所通过深入的培训,更好的领悟《指南》精神、落实《指南》深入学习,提升教师专业与实践能力。

一、《指南》教师篇内容:1. 《指南》基础学习篇《指南》基础学习篇包括:如何理解《指南》与《纲要》的关系;《指南》的理解与误区;《指南》的实施与核心素养;《指南》目标与和核心等四个内容(讲义+PPT),内容浓缩了《指南》的精华与必须领会的内涵,可帮助园所教师在认识的基础上,理解、掌握、落实,坚定实践基础。

2.《指南》提升实践篇《指南》提升实践篇在学习篇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各领域重点经验的解读,如:✧《指南》语言领域重点解读:谈话、辩论、叙事、说明性讲述,早期文学语言、早期书面语言;✧社会领域重点解读:人际关系、亲社会行为、社会认知、归属感;✧艺术领域重点解读:艺术感受、艺术表现、艺术创造等,共计20套(讲义+PPT),核心是从目标重点经验认知、园所教师认知误区、教育建议等方面,帮助园所教师更好地将《指南》学深学透,转化为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地实践能力。

班级教研助推班本课程实施初探——以大班《绳子变变变》主题活动为例

班级教研助推班本课程实施初探——以大班《绳子变变变》主题活动为例

班级教研助推班本课程实施初探——以大班《绳子变变变》主题活动为例【摘要】班级教研,是以教师为主体开展的以本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及保教过程中教师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的行动研究,承担着为班级幼儿设计学习经验并对幼儿学习经验的“教室实践”进行评价和反思的双重任务。

班本课程则是基于幼儿的兴趣与发展需求为根本的,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的一种班组生态课程。

本文以《绳子变变变》班本化主题活动为例,论述了教师以班级教研为桥梁,助推班本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追随兴趣课程实施课程意识一、追随兴趣,班级教研聚焦课程生成价值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由此可见,课程源于兴趣,在班级教研时,保教人员也应聚焦幼儿兴趣,围绕课程选择的价值点展开研讨。

如在大班《绳子变变变》这一主题活动开展前,班级保教人员围绕观察本班幼儿、聆听幼儿对话等幼儿的生活、兴趣点研讨筛选本班课程的生成点,一名教师提出了在生态园引水活动中对幼儿的观察,孩子们围绕竹片总是倒下的问题想到了可以用美工区的绳子来固定竹片的方法解决,结合已有经验,孩子们选择了毛根、麻绳、毛线、橡皮筋、包装绳等不同材质的绳子并展开尝试和讨论,在第一次动手之后孩子们虽未成功但兴趣不减,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怎么样给竹片打结?”、“为什么绳子也会滑?”、“哪种绳子比较合适?”等等,认为可以追随幼儿兴趣,开展与绳子相关的主题探究活动,但这只是基于观察后提出的想法,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于是保教人员就“绳子”这一话题中隐藏的学习机会和教育价值展开深入研讨。

通过借助《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一指引性文件以及网络搜索、资源收集等渠道,更为恰确的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梳理出与“绳子”相关的价值点:探究绳子的打结方式有利于孩子们不断思考及动手尝试,有利于其在主题活动中的深度学习;绳子作为生活当中常见的事物,其探究有助于孩子们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经验,而关于绳子引发的种种问题冲突的解决就是孩子们新经验构建的最佳渠道;绳子的多变更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了解绳子、绳子打结乃至中国结、蝴蝶结、刺绣等,也有利于孩子们感受中国民间技艺的魅力,激发热爱祖国艺术文化、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由此,通过对班本课程生成点的价值判断,做好主题活动的前期准备,以支持幼儿下一步的学习与发展。

教师支持中班幼儿科学区活动的策略探索

教师支持中班幼儿科学区活动的策略探索

小教园地教师支持中班幼儿科学区活动的策略探索■徐毓辉摘要:科学区活动是儿童自主探究的活动场所,是教师个体观察和指导的活动过程。

在这个地区,教师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色彩和完整的材料,让孩子们自己做出选择。

教师要关注儿童科学活动区的每一个动作,注意了解儿童在科学活动区的发展需求,并适当给予儿童有效的指导,促进儿童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顺利进行。

因此,如何在科学探究活动领域支持和帮助儿童,满足儿童游戏的需要,促进儿童能力的有效发展,成为教师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教育;科学区活动;支持策略区域活动是儿童自主活动的重要形式。

它是一种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为手段的自主学习活动。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合作、讨论,提高自己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促进自身良好人格的发展。

那么,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如何观察、解读和支持儿童的活动,使活动真正成为儿童“自由、独立、创造、快乐”的源泉呢?一、支持投放有效的科学材料,满足幼儿自主探究的需要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来自材料。

”材料不仅是激发儿童主动探究欲望的基础,也是促进儿童活动发展的载体,直接影响儿童活动的探索效果。

当孩子们对所提供的材料感兴趣时,他们会全身心投入活动中,运用各种感官去探索、发现和创造,享受属于自己的探索乐园。

首先,材料要具有探索性,能有效激发儿童的思考、猜想和验证,支持整个探究活动。

比如在自然角落,我拿着菜籽引导孩子们去探索,找出是什么种子,他们争论不休,大胆猜测。

在讨论中,提出了播种、浇水、观察的方式,一些孩子在观察时会自言自语:你是什么样的种子?让我们来看看经过几个星期的等待观察,孩子们兴奋地传递着这个消息,终于找到了相应的种子蔬菜。

第二,材料要丰富多样。

比如,请家长收集报纸、纸芯、水桶、纸箱、轮胎、纸箱、种子、蔬菜等,最后对低结构材料进行探索。

成品材料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但保养时间不长。

相反,随处可见的低结构材料会引起孩子们不断的思考和探索。

幼儿教育学基础李季湄第二版教案

幼儿教育学基础李季湄第二版教案

幼儿教育学基础李季湄第二版教案幼儿教育学基础李季湄第二版教案一、引言幼儿教育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因为它关乎着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

而《幼儿教育学基础》李季湄第二版教案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参考资料,对于理解和实施幼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该教案的内容,以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幼儿教育的基础知识,并对其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二、教案内容概述1. 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在《幼儿教育学基础》李季湄第二版教案中,首先介绍了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幼儿期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而良好的教育能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案详细阐述了为什么需要对幼儿进行教育以及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让读者对幼儿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2. 幼儿教育的原则和特点教案还介绍了幼儿教育的原则和特点。

幼儿教育的原则包括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等,而其特点则表现在幼儿自主性、游戏性等方面。

理解这些原则和特点对于教师们制定教育策略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3. 幼儿的身心发展身心发展是幼儿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本教案的重点之一。

教案围绕幼儿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发展特点,深入分析了幼儿的成长规律和特殊需求,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

4. 幼儿教育的课程设计教案还对幼儿教育的课程设计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课程设计是教师实施教育活动的基础,而《幼儿教育学基础》李季湄第二版教案中对于课程的设计原则、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为读者提供了丰富而有用的教育指导。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们的品德、情感和创造力。

而《幼儿教育学基础》李季湄第二版教案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了幼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教师们提高教育水平,实施更有效的教育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四、总结通过对《幼儿教育学基础》李季湄第二版教案内容的深入探讨,我们不仅全面了解了幼儿教育的概念、原则和特点,还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教育课程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幼儿教育学基础教案李季湄第二版

幼儿教育学基础教案李季湄第二版

第一部分:幼儿教育学基础教案李季湄第二版近年来,幼儿教育备受关注,而《幼儿教育学基础教案》(第二版)由李季湄编写的教材更是备受瞩目。

本文将就该教案进行全面评估,并就幼儿教育的基础理念、方法和实践进行探讨。

1. 教案内容教案内容主要包含了幼儿教育的基础理论、幼儿成长与发展、幼儿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内容、幼儿园教育课程与教学活动设计等内容。

李季湄教授系统地解释了幼儿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对幼儿成长发展规律有深入的研究,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2. 教案对幼儿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李季湄教授的教案深入浅出,既涵盖了基础理论知识,又深入探讨了实践中的问题。

教案内容不仅包括了幼儿成长发展的基本规律,还对幼儿园教育的核心任务和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幼儿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3. 个人对该教案的理解和观点我个人认为,《幼儿教育学基础教案》(第二版)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教材。

它不仅帮助我理解了幼儿教育的基础理论,还让我对幼儿教育的实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深深地认同李季湄教授的观点,即幼儿教育应该以关爱为基础,注重幼儿个体发展,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第二部分:幼儿教育的基础理念1. 幼儿教育的本质在《幼儿教育学基础教案》中,李季湄教授提到,幼儿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培养其身心健康。

这一理念跳出了传统的教育范畴,提出了以关爱和尊重个体差异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2. 幼儿成长与发展规律在教案中,李季湄教授详细阐述了幼儿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规律。

她认为,了解幼儿成长与发展的规律是制定有效教育方案的关键,同时也是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

3.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李季湄教授在教案中强调了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角色。

她指出,幼儿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还需要具备爱心、耐心和责任感。

第三部分:幼儿教育的实践1. 幼儿园课程设计教案中对幼儿园课程的设计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在这一部分,李季湄教授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析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2001年7月2日,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这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迈进了一个新阶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是遵循我国宪法和教育基本法的精神,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而制定的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的单行法规文件。

它与其它有关幼教的教育行政法规一起,构成一个受共同原则指导的具有内在协调一致性的、层次不同的幼教法规体系,共同推动我国幼教的科学化、法制化进程,促使幼教朝着更加健康、正确的方向前进。

《纲要》鲜明地体现着国家的意志,也为着所有幼儿的健康成长。

它遵循《规程》的精神,将我国幼儿教育长期以来,特别是贯彻《规程》以来的行之有效的教育观念、方法、措施、经验等,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其实施,从而为我国幼教新世纪的发展构筑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进行一场意义深远的改革,而幼教改革是这一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纲要》的推出不仅是我国幼教界的一件大事,也是这场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

鉴于《纲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指导我国幼教的发展方向,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贯彻落实《纲要》将是我国幼教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有必要认真地学习《纲要》,了解《纲要》,为此,这里仅个人的观点谈谈对《纲要》的初步理解。

从结构来看,《纲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框架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总则是第一部分,其精神贯穿全文。

总则共有五条。

第一条说明了制定《纲要》的依据、原因、目的。

从中可以看出,《纲要》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首的一系列教育法规,特别是《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而制定的,也可以说这一系列教育法规是《纲要》制定的直接依据。

第四章学前教育课程

第四章学前教育课程
20世纪50——80年代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 的实质主要是指幼儿园所设科目,如体育、语言、 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六科,这些科目及其 进程安排就构成了幼儿园课程的总体。 1982年由唐淑、赵寄石两位教授在《挖掘幼儿 智力潜力,促进幼儿智力发展》一文中再次重新 使用“课程”这一概念。但在八十年代初期,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所设科目”的观念仍占主 导地位。
格赛尔 "双生子爬梯实验"
•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
• 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 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代号为C)在他出生 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时 候,T练了8周,C只练了2周。 • 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呢? • 实验结果:只练了两周的C其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周的T好——C在10秒 钟内爬上那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 • 格塞尔认为: 46周开始练习爬楼梯为时尚早,孩子没有做好成熟的准备, 所以训练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53周开始爬楼梯,这个时间就非常 恰当,孩子做好了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启示: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 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表”人 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
赵寄石
• 赵寄石(1921——),上海松江人。1940 年毕业于苏州景海女师幼师科,曾任幼稚 园、婴儿院及小学教师,1952年在美国取 得幼儿教育学士和硕士学位后任南京师范 大学教授、学前教育研究室和研究室主任。
一、学前教育课程的涵义
幼儿园课程的涵义
幼儿园课程是指“幼儿园整体教育或某一科目 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等。” (卢乐山,1991年)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中幼儿的全部活动或经 验。”(王月媛1995年)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进行 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 总和。”(冯晓霞,1997年)

基于生活教育理论下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与推进——以中班“寻味野菜”班本课程为例

基于生活教育理论下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与推进——以中班“寻味野菜”班本课程为例

教育界/ JIAOYUJIE2021年第46期(总第470期)承接幼教▲基于生活教育理论下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与推进—以中班“寻味野菜”班本课程为例胡 洁【摘要】班本课程是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生活中教育的契机无处不在,教师要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让幼儿积极地探索与学习,在活动中体现出教师和幼儿间真实的学习和探索过程。

因此要求教师多观察幼儿的生活细节和特点,把握住幼儿动态发展情况,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班本主题活动。

我们班的班本课程“寻味野菜”让幼儿认识野菜,了解不同的野菜特点,萌发对大自然爱的情感。

【关键词】班本课程;寻味野菜;生活教育作者简介:胡洁(1981.3—),女,江苏省南通市闸西中心幼儿园,二级教师。

一、发现幼儿兴趣,确定课程主题在“班本课程”的开展中,为了让师生能互动起来,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选择有价值的活动让幼儿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课程活动的开展要满足孩子的需要,教师和幼儿都要不断地学习与探索。

陶行知曾说:教育的根本来源于生活,教育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是教学的基础,只有将生活实践与教育相结合,才能促进幼儿健全地发展。

生活中无时不变化,也教育的契机无处不在,班本课程也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幼儿。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生活实际入手,发现幼儿的兴趣,从而确定课程主题,帮助幼儿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班本主题选择方式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孩子们的课程来源于生活,《5—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在科学领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亲近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

”经常带孩子们接触大自然,能激发他们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并且将幼儿园的班本课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能够降低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紧张心理,使幼儿处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状态中,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需要保证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如果主题设定得过难或者过于简单,都会影响幼儿的学习效果。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原则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原则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根本目的是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为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教育性原则一个好的班级环境创设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

班级场所、区域的设置和划分,空间的布局,墙面的装饰,物品的摆放,顶部的吊饰,功能角的设计,无不体现着教育的内容和导向。

然而,当前有的教师在创设班级环境时一味追求美观,忽视了环境创设本身应具备的教育目的,让环境创设纯粹成为一种装饰。

因此,教师在创设班级环境时要围绕课程设计与实施,紧扣教育活动目标,结合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做出系统规划,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班级环境,让班级环境真正能“说话”,使其发挥最大的教育功能。

案例:在科学区角活动中,大班老师在墙上制作了数字迷宫棋盘。

棋盘是一个大迷宫,孩子们扔骰子,根据骰子上的数字,决定前进步数。

每步又设置问题(当月主题活动相关内容)闯关,答对答错给予奖励或惩罚(即前进或后退)。

通过闯关,孩子们不仅复习了数字,还可对当下学习内容进行复习整理。

这款和孩子们一起自创的迷宫棋在班级风靡了很长时间,那个区角也成了孩子们百玩不厌的地方。

小小的区角,竟然也有了大大的教育意义。

(二)参与性原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中指出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而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就是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过程。

因此,环境创设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

教师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中,还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

1 .参与设计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应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创设幼儿园的物质环境。

教师在设计班级环境创设方案之前,应与幼儿进行深入地讨论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听取他们的想法与愿望,并尽可能地体现在实施过程中,这样创设出来的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的需要,对幼儿也更具有教育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主要通过
获得
等的学习方式。
方式
✓“发现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 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的
学习方式。
1、接受学习≠死记硬背 2、发现学习≠盲目试误 3、“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结合
➢教的实质:
➢教的内涵:
➢为着幼儿 学习与发展;
➢保证幼儿 的学习;
(2)卢梭的“ 的自然法则。
”:认为教育应遵循儿童内在
返回
儿童观的发展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 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儿童看做儿童。”(卢梭)
3、从20世纪初期到现在: 民主化、科学化
教育学视野下的幼儿
一、幼儿是有具有 二、幼儿是人类社会 三、幼儿是社会的
智力因素——主要有幼儿的注意、记忆、思维、 理解、推理能力、想象、创造力;语言能力;知 识、经验水平
非智力因素——主动性、学习兴趣、好奇心、自 信心、坚持性
直接经验为基础。“教不等于告知”
以好奇心、兴趣为主要驱动力
生活化的学习
玩中学
做中学
“听中学?”
学习内容的启蒙性、广泛性、综合性
➢不要把重视幼儿的兴趣与追求兴奋混同起来 ➢认识到兴趣只是能力的信号,这一天赋资源极不稳定 ➢重视幼儿的兴趣不等于机械的固守幼儿兴趣 ➢必须正确地把握幼儿兴趣与教育目标的关系 (满足幼儿的兴趣并不是幼儿园教育的终极目标)
的个体 的存在
儿童自身具有某种东西,一旦被发现,他就 能帮助成人解决他们自己的个人和社会问题。 (蒙台梭利)
孩子心灵的细线,总有一天会编织出世界的 未来。
关于专门应付特殊的科学和经济问题的能力 的发展,我们可以说,儿童应该向成人方面 发展。关于同情的好奇心,不偏不倚的敏感 性和坦率的胸怀,我们可以说。成人应该向 儿童一样生长。这两句话都是同样正确的。 (杜威)
师幼关系的
✓ 教师 ✓ 幼儿 ✓ 家庭 ✓ 社会
✓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 ✓教师必须深入地 ✓教师必须具有
(一)
:敏感地捕捉到幼儿发出的动作、表情
或语言等各方面的信息并且快速的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二)
:根据观察内容选择最有代表性的
场景,列出最能反映问题本质的观察要点,然后按计划进
行观察。
幼儿园教师靠自己的观察来洞悉幼儿的内心世界,比 起用专门的方法来调查幼儿要困难的多,不是谁都可以用 这样的方法来正确地了解幼儿的。(日本·仓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幼儿和教师的
的性质
✓良好师幼关系的意义
✓良好师幼关系的
✓师幼关系的
良好的师幼关系
✓师幼互动中教师必备的能力——
幼儿和教师的
的性质
✓ 平等的社会成员关系
✓ 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充满爱心)
讨论:良好师幼关系的意义?


良好师幼关系的
✓ 教师与幼儿的地位和角色 ✓ 幼儿的感受 ✓ 教师的行为
二、专业知识 三、专业能力
幼儿园教师的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二、专业知识
三、专业能力
幼儿园教师的
三、专业能力
儿童观的发展
1、从古代到文艺复兴前:“
”、“
”、

”。儿童的价值与权利没有
受到重视。
2、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儿童的灵性被发现。
(1)洛克的“
”:认为儿童具有巨大发展潜
能与发展的可塑性。
家庭条件——家长的观念、文化程度、育儿态度 与方式,家庭的经济条件、人员结构、环境状况 等
幼儿园教育水平——如幼儿园文化、风气、教师 的专业水准。
幼儿园环境条件——如环境的氛围、人际关系对 幼儿身心的适宜程度(安全感、归属感)、物质 条件、设备设施的好坏(活动室的配套、户外场 地的大小、玩具、材料的质量)
你是否能够观察某物,依赖于你所运用的理论。正是 那种理论决定了你可以观察到什么。(爱因斯坦)
✓要重视提高观察的
,避免形式主义
幼儿园教师的观察
了解幼儿
✓在正确的
的指导下进行观察
看待任何一个幼儿
的分析观察结果,不妄下结论
✓利用《 》发展观察能力
✓熟记每个幼儿的 ✓说话的 和 要恰当 ✓要选用适当的 ✓说话 要友善 ✓注意与幼儿的 ✓善于
交谈的技能
的技能
对话的技能
、 的与幼儿
,有针对性 互动的技能
的技能
-有大妈吗?( ) -亲,客服最大的27岁 。
-你能活到付款吗?(
) -亲,我尽量。
-你们有尸体店吗?(
) -亲,淘宝不让卖那个……
-你什么时候发火啊?( ) -给差评的时候!
-一口气买了五件,能幽会吗?( ) -亲,吃个饭应该 还是可以的。
-亲,给我保佑吧~( ) -啊!我不是菩萨。
-你们能发神童吗?( 不贩卖儿童。
) -亲,我们做正经生意,
幼儿的学习就是幼儿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主要 是游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是幼儿主动地 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物质世界的过 程。
“孩子仅仅聆听语言的说明是不能学到东西的。 孩子要通过自身整个身体与外界事物的接触才能 得到教育,通过手及身体的接触,使身心和头脑 运作起来。”(日本·本吉圆子)
➢教师是幼儿学习的

:指教师 把教育内容传递给幼儿; :指教师通过 (如
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
➢1、对幼儿进行
遗传(身高) 因素(体质、个性、智力水平) 环境 环境
分析:如何发展幼儿的 能力?
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幼儿的活动(内部+外部):

的活动;
活动)
“想好了再做”与“做就是想,做才能想”
当前我国幼儿发展中的主要 与
肥胖儿、近视眼 精神发展:“童年的消失” 独生子女、二胎 智力发展 交往:“电视保姆”、“手机保姆” 流动儿童、留守儿童
第四章

幼儿园 的专业素质 及其
幼儿和教师的
教师是履行
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
的使命。

幼儿园教师的
可以评定幼儿成长发展。 不享受寒暑假带薪休假。 可以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 有参加培训的权利。 有义务制止有害儿童的行为。 不必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幼儿园教师的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对生活、对事业、对我们周围的一切, 永远保持着诗意的理解是童年生活给予 我们的最伟大的馈赠。
儿童比黄金更为珍贵,但是比玻璃还脆 弱。(夸美纽斯)
世界上还有哪一种生物比他更柔弱、更 可怜、更易受到他周围的一切的摆布, 而且是如此需要怜惜、关心和爱护呢。 (卢梭)
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个体因素: 环境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