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仅供参照)
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计数:(4.0~10.0)×109/L(40 00~10000/ul)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分叶0,01~0.05,0.5~0.7,嗜酸性粒细胞0.005 ~0.05,嗜碱性粒细胞0~0.01,淋巴细胞0. 3~0.4,单核细胞0.03~0.08。
临床意义如下:(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
①中性粒细胞增多: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妊娠5个月以上、剧烈运动或劳动后。
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脓菌感染,如肺炎球菌性肺炎、败血症等,也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病及某些恶性肿瘤、严重的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和急性中毒等②中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某些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某些病毒感染如麻疹,应用某些药物如氯霉素、抗肿瘤药物、放射线损害以及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等。
③中性粒细胞的核变化:核左移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或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核右移常见于造血物质不足或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等(2)嗜酸性粒细胞: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蛔虫病和钩虫病;皮肤病,如湿疹、牛皮癣等;也可出现在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器官移植排异反应前期。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寸副伤寒、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病例。
(3)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较少见:主要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4)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增多见于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如病毒性肝炎、百日咳、结核病等。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则淋巴细胞明显增多。
(5)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增多见于某些感染,如活动性结核、疟疾、急性感染恢复期、缔组织疾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等。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细胞,它们主要负责抵抗病原体、维持免疫平衡以及清除废旧细胞。
在临床检测中,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是评估免疫功能和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一、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单位内,数出的白细胞总数。
通常采用血细胞计数仪或显微镜进行数计。
白细胞计数是评估机体免疫状态和炎症程度的重要指标。
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为4-10×10^9/L,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均可提示机体存在问题。
白细胞计数过高可能是由于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等引起,而白细胞计数过低则可能是因为免疫功能低下、骨髓抑制等原因引起。
二、白细胞分类白细胞分类是根据白细胞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将其分为不同类型的细胞的过程。
通过白细胞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机体免疫功能和疾病的发展情况。
常见的白细胞分类包括中性粒细胞(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1. 中性粒细胞(中性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是最常见的白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吞噬病原体和进行巡行杀菌。
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占总白细胞的50-70%。
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升高可能是感染、炎症、应激等原因引起,而计数的降低则可能是由于感染性疾病、骨髓抑制等引起。
2.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它们具有识别和记忆病原体的功能。
正常情况下,淋巴细胞占总白细胞的20-40%。
淋巴细胞计数的增加可能是病毒感染、淋巴细胞增多性白血病等引起,而计数的降低则可能是免疫功能受损、慢性病等引起。
3.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主要负责吞噬和清除细菌、病毒等病原体。
正常情况下,单核细胞占总白细胞的2-8%。
单核细胞计数的升高可能是急性感染、慢性感染、细菌感染等引起,而计数的降低则可能是骨髓抑制、急性感染等引起。
4. 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参与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
正常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占总白细胞的1-5%。
白细胞分类计数及临床意义
2019/2/24
白细胞分类计数
26
(4)急性失血: 在脾破裂或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后,白 细胞迅速增高,常达(20-30) ×109/L。其增多的细胞也要是中性分 叶核粒细胞。这可能与应激状态、内 出血而一过性缺氧等有关。
2019/2/24
白细胞分类计数
27
(5)急性中毒: 化学药物如安眠药、敌敌畏等中毒时, 常见白细胞数增高,甚至可达 20×109/L或更高。代谢性中毒如糖尿 病酮症酸中毒及慢性肾炎尿毒症时, 也常见白细胞增多,均以中性分叶核 粒细胞为主
2019/2/24
白细胞分类计数
24
(2)严重的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 在较大手术后12-36h,白细胞常达 10×109/L以上,其增多的细胞成分以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 急性心肌硬死后1-2天内,常见白细 胞数明显增高,借此可与心绞痛相区 别
2019/2/24
白细胞分类计数
25
(3)急性溶血反应时 也可见白细胞增多,这与急性溶血所导 致的相对缺氧以及红细胞破坏后的分 解产物,刺激骨髓贮备池增加释放有 关。
202132610白细胞分类计数三参考值白细胞分类百分率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055嗜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8202132611四白细胞图谱1嗜中性粒细胞分叶核2021326122嗜酸性细胞2021326133嗜碱性粒细胞2021326144单核细胞2021326155淋巴细胞202132616五临床意义1中性粒细胞由于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其增高和减低直接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变化
12
4、单核细胞
2019/2/24
白细胞分类计数
13
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
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白细胞分类计数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可以通过对白细胞的数量和种类进行分析,帮助医生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手工计数和自动计数。
手工计数是指通过显微镜观察血液样本中的白细胞,手动计算不同种类白细胞的数量。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技能和经验,操作难度较大,容易出现误差。
自动计数则是利用血液分析仪器进行计数,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出白细胞数量和种类。
自动计数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快速、准确,但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在白细胞分类计数中,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五分类和十分类。
五分类是指将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五类。
十分类则是在五分类的基础上,将中性粒细胞分为普通中性粒细胞、杆状中性粒细胞和分叶中性粒细胞,将淋巴细胞分为大淋巴细胞和小淋巴细胞,将单核细胞分为单核细胞和浆细胞。
十分类方法可以更加精细地分析白细胞的数量和种类,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时,需要注意一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计数结果。
例如,血液样本的保存时间、采集方法、药物使用等都可能会对计数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计数前需要对样本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分析,以确保计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白细胞分类计数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在进行计数时,需要选择适当的计数方法和分类方式,并注意可能会影响计数结果的因素。
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表
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表
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是评估机体感染和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其参考值如下:
白细胞总数:成人正常范围为(4~10)×10^9/L。
高于10×10^9/L称为白细胞增多,低于4.0×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分类计数: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
各分类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如下:
中性粒细胞:0.50~0.70(50%~70%)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
嗜碱性粒细胞:≤0.01(≤1%)。
请注意,这些参考值可能因年龄、生理状态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如果白细胞计数或分类计数出现异常,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是人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具有识别和消灭病原体的功能。
通过对白细胞的分类计数,可以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健康状态,辅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炎症、感染、过敏等疾病。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白细胞分类及计数方法。
一、嗜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嗜中性粒细胞是最常见的一类白细胞,占据总白细胞数的60-70%。
它们是人体最重要的防御细胞,能通过吞噬和杀死病原体来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计数嗜中性粒细胞的常用方法包括:1. 血液常规检查:通过自动化检测仪器对血液样本中的白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
结果以绝对计数(白细胞计数)或百分比(白细胞分类百分比)的形式呈现。
2. 酶标仪法:利用特定抗体标记嗜中性粒细胞表面的抗原,然后测定抗原与抗体的反应来计数嗜中性粒细胞。
3. 流式细胞术: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样本中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和性质。
二、淋巴细胞(Lymphocyte)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占据总白细胞数的20-30%。
它们在人体的免疫反应中起到关键作用,能生成抗体来识别和攻击具体的病原体。
计数淋巴细胞的方法包括:1. 流式细胞术:将样本中的淋巴细胞与特定抗体结合,然后使用流式细胞仪测量相应的细胞群体,从而计数淋巴细胞的数量。
2. 酶标仪法:与嗜中性粒细胞类似,使用特定抗体标记淋巴细胞并测定抗原与抗体的反应来计数淋巴细胞。
三、单核细胞(Monocyte)单核细胞占据总白细胞数的3-8%,是一类具有吞噬能力的免疫细胞。
它们主要负责清除细菌和死亡细胞,同时参与调节炎症反应。
计数单核细胞的常见方法有:1. 静态显微镜法:将血液样本涂片制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计数单核细胞的数量。
2. 自动化细胞计数仪:通过自动化检测仪器对血液样本中的白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其中包括单核细胞的计数。
四、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嗜酸性粒细胞占据总白细胞数的1-4%,主要参与过敏反应和抗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反应。
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
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分,通过对白细胞的分类计数可以了解人体的免疫状况。
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手段,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
一、血液细胞分类计数血液细胞分类计数是一种常见的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通过对血液中的白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可以了解人体的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情况。
常用的血液细胞分类计数方法有血细胞分析仪和血片染色法。
1. 血细胞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以自动对血液中的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
通过血细胞分析仪,可以快速得到各种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和比例。
这种方法快速、准确,且可以同时检测多种血细胞参数,是目前临床常用的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之一。
2. 血片染色法血片染色法是一种传统的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通过染色血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计数白细胞的种类和数量。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吉姆萨染色和偏碱性染色。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但相对于血细胞分析仪,它的计数速度较慢且存在主观性。
二、骨髓细胞分类计数骨髓细胞分类计数是一种更细致的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通过对骨髓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可以了解人体造血系统的功能和疾病情况。
常用的骨髓细胞分类计数方法有骨髓涂片染色法和骨髓细胞流式细胞术。
1. 骨髓涂片染色法骨髓涂片染色法是一种常见的骨髓细胞分类计数方法,通过染色骨髓涂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计数骨髓细胞的种类和数量。
这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骨髓细胞的分布和比例,对于一些骨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 骨髓细胞流式细胞术骨髓细胞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先进的骨髓细胞分类计数方法,通过利用流式细胞仪对骨髓细胞进行染色和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骨髓细胞的种类和数量。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高通量的优点,适用于复杂骨髓细胞疾病的检测和研究。
三、尿液细胞分类计数尿液细胞分类计数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通过对尿液中的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可以了解泌尿系统的炎症和感染情况。
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
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白细胞分类计数是一项重要的检验指标,用于评估人体免疫功能和诊断炎症、感染等疾病。
白细胞的分类计数需要准确可靠的方法和标准参考值,以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本文将介绍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的检验结果。
一、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目前,常用的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有手工计数法和自动计数法两种。
手工计数法是最传统的方法之一,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血液标本,手动计数各类白细胞数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小样本量和基础设备薄弱的实验室。
然而,手工计数法存在操作者主观性强、计数误差和速度较慢等缺点,容易产生结果的不稳定性。
自动计数法则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技术,主要利用血液细胞分析仪(Hematology Analyzer)实现白细胞的分类和计数。
该方法通过光学、流式细胞术等原理,自动识别和计算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比例和绝对值。
相比手工计数法,自动计数法具有高精度、高通量、快速便捷等优势,大大提高了检验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值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值是指正常人群中不同类别白细胞的数量范围。
这些参考值是通过大样本的健康人群进行统计,经过相关统计学分析和计算得出的。
一般来说,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值包括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淋巴细胞(Lymphocytes)、单核细胞(Monocytes)、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和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s)等五种白细胞的比例和绝对数量。
不同实验室或不同地区的参考值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运用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解读。
同时,个体差异、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等因素也可能对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值产生影响,因此需综合分析结果,避免过度解读或片面评估。
三、进一步优化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一些方法和技术逐渐得到应用。
1. 高级染色技术:传统的白细胞分类计数主要依靠各类染色液的着色效果区分细胞类型。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共52张PPT)
•异常淋巴细胞主要见于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病毒性肝炎及风疹等 。
4、单核细胞增多
• 生理性增多:婴幼儿及儿童单核细胞可
增多。
• 某些感染:疟疾、黑热病、感染性心内
膜炎、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 。
• 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缺恢
复期、淋巴瘤。
疼痛、情绪激动、运动和劳动 目前认为中性粒细胞空泡是脂肪变性的结果。
空泡(脂肪变性所致); 消瘦、乏力、低热、明显脾肿大 常见于感染,尤其是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
暴热和严寒 1923年Downey首先将不典型淋巴细胞分为三型。
孕妇妊娠5个月以上
②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
•1906年Auer首先在
白血病细胞中发现紫 红色杆状物,称为 Auer小体。
•Auer小体多为杆状或
梭形,1条或多条甚至 成捆,紫红色。目前 认为系嗜天青颗粒融 合而成。
• Auer小体常见于骨
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MDS)及急性非淋巴 细胞白血病M1~M6 。
类白血病反应
• 是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
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周围血中白细 胞数大多明显增高,并可有数量不等的 幼稚细胞出现。
• 当病因去除后,类白血病反应也逐渐
消失。
• 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的病因很多:
• 感染和恶性肿瘤最多见 • 其次是急性中毒、外伤、休克、大面积烧伤等。
• 类型: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其它还有嗜酸
性、淋巴细胞型、单核细胞型等;
• 单核细胞功能:
– 具有吞噬功能。
• 淋巴细胞:
– 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白细胞计数
• 测定血液中白细胞总数 • 1 手工计数 • 2 用血液分析仪进行计数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1、显微镜法
2.血液分析仪
[质量控制]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第6页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
生理性增多
病理性增多
A 反应性 1)急性感染或炎症
2)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
3)急性失血
4)急性中毒
5)恶性肿瘤
B 异常增生性 1)粒细胞白血病
2)骨髓增生性疾病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第4页
[参考值] 成人(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 6月-2岁(11-12) ×109/L [临床意义] 同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第5页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原理]将血液制成血涂片,经Wright染色后,于 油镜下按白细胞形态学特征逐一分别计数,得出各 种白细胞百分率。结合白细胞计数结果,可间接求 得每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绝对值。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第16页
3、嗜碱性粒细胞计数 增多 4.淋巴细胞 增多 感染性疾病 血液病 排斥反应 相对性增多 降低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第17页
5.单核细胞 增多 感染性疾病 血液病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第18页
血小板计数
❖ 原理 ❖ 参考范围
(100-300)×109/L ❖ 临床意义 (1)降低
生成降低 破坏或消耗过多 分布异常 (2)增多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第19页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第11页
中毒颗粒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第12页
空泡形成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第13页
杜氏小体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
E
B L M
0.5~5
0~ 1 20~40 3~ 8
0.2 ~5.0
0~
(五)临床意义
1.白细胞的数量改变
由于五种白细胞各有其重要的生理功能, 病变因素及性质不同,所致白细胞变化的 种类及特征也各异。常见的病理情况有感 染,血液病,应激,理化损伤,严重的组 织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药物中毒等。
( 1 )感染
大细胞:
(三)正常白细胞形态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sg)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四)参考值
WBC : 成人4~10 ×109/L ;新生儿15~20; 小儿11~12 WBC .DC 百分比 % 绝对值 Nst Nsg 0~5 50~70 2.0 ~7.0
2.嗜酸性粒细胞( eosinophil,E)
清除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所释放的组织胺, 限制过敏反应,并参与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
3.嗜碱性粒细胞( basophil,B) 参与超敏反应 4.淋巴细胞( lymphocyte,L)
发生于骨髓,在脾、胸腺和淋巴结分化、发育, 成熟后参与血液循环。参与特异性免疫。
课下作业
一、基本概念 核左移、核右移、中毒颗粒、 类白血病反应 二、查阅资料 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药物
主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真菌、螺 旋体、立克次体、寄生虫等。临床常见 的引起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种类与白细 胞数量改变的规律总结如下:
某些感染时白细胞的改变
N
减少 金葡菌、链球菌、大肠杆菌、 伤寒、副伤寒、流 绿脓杆菌、真菌。以化脓感染 感、风疹、疟疾等, 病情好转时逐渐恢 多见,严重者可导致核象改变、 复正常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参考值】白细胞计数成人(4~10)×109/L儿童(5~12)×109/L新生儿(15~20)×109/L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人)相对值绝对值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0.04~0.5)×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2~7)×109/L嗜酸性粒细胞0.5%~5%(0.05~0.5)×109/L嗜碱性粒细胞0%~1%(0~1)×109/L淋巴细胞20%~40%(0.8~4)×109/L单核细胞3%~8%(0.12~0.8)×109/L【临床意义】白细胞总数高于参考值上限称白细胞增多,低于参考值下限为白细胞减少。
其增多和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淋巴细胞等数量的改变也会引起白细胞总数的变化。
白细胞总数改变的临床意义详见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相关临床意义。
外周血涂片经Wright染色后观察其形态,可将白细胞分为5种类型,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各种白细胞的特点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如下:1.中性粒细胞(1)中性粒细胞增多(neutrophilia)中性粒细胞增多常伴随白细胞总数的增多。
生理情况下,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一天内存在着变化,下午较清晨为高。
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情绪激动和剧痛都可使白细胞暂时性增多。
妊娠中晚期及分娩时白细胞增多,于分娩后2~5天恢复至孕前水平。
病理性增多见于:①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脓性球菌感染为最常见原因。
此外,某些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病毒(乙脑、流行性出血热)、真菌和放线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梅毒)、寄生虫(肺吸虫)等都可使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②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严重外伤、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冻伤、血管栓塞(如心肌梗塞、脑梗塞、肺梗塞)等,多在36h小时内出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的分类计数
⽩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硷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细胞数:成⼈( 4-10)×10 9 /L,新⽣⼉(15-20)×10 9 /L,6个⽉-2岁(11-12)×10 9 /L ⽩细胞分类计数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 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 0-5—5% 嗜硷性分叶核粒细胞0—1% 淋巴细胞 20—40% 单核细胞 3—8% ⽩细胞增多⾼于 >10×10 9 /L ⽩细胞减少低于<4×10 9 /L 增多或减少与中性粒细胞增多或减少有着密切关系与相同意义。
(⼀)中性粒细胞:是从⾻髓中造⾎⼲细胞增殖分化⽽产⽣的,它的⽣成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
增多: a.反应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 b.⼴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 c.急性溶⾎、失⾎、中毒 d.恶性肿瘤 e.其它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性溶贫、痛风、严重缺氧以及应⽤某些药物如⽪质激素、肾上腺素等。
异常增⽣性增多见于: a.粒细胞⽩⾎病 b.⾻髓增殖性疾病,伤寒杆菌以及严重败⾎症等 减少:见于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感染,⾎液系统疾病如再障、粒细胞减少症、⾮⽩⾎性⽩⾎病、恶组以及阵发性睡眠性⾎红蛋⽩尿等。
物理、化学因素如 x线及退热镇痛药、抗肿瘤药及抗甲状腺药等。
其它:系统性红斑狼疮、脾亢及某些恶性肿瘤等。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细胞数增⾼、杆状核增多 按杆状核细胞增多分轻( 6%)、中(10%)、重度左移(>25%) 核左移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机体的反应能⼒的估计有⼀定的价值。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和应⽤抗代谢化学药物治疗后。
核左移是由于叶酸缺乏及维⽣素 B 12 使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或造⾎功能减退所致。
中性粒细胞常见的形态异常: ①中毒性改变表现细胞⼤⼩不同,中毒性颗粒、空泡、核固缩、核溶解和核碎裂等现象,以上改变可单独出现或同时存在于中性粒细胞中,它反映细胞损伤的程度。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
核左移:杆状核细胞增多或幼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1)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2)
核右移:巨幼贫、化疗后
01
中毒性改变:感染、中毒
02
巨多分叶核:巨幼贫、药物
03
棒状小体(Auer小体):AML
04
球形包涵体:严重感染
05
与遗传有关的畸形
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
棒状小体(Auer小体)
2
正细胞性 80-100 27-34 32-36
5
单纯小细胞性 <80 <27 32-36
4
小细胞性 <80 <27 <32
3
大细胞性 >100 >34 32-36
血细胞比容测定
02
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03
GVHR、GVHD
04
AA(相对增高)
05
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
A
E
D
B
C
吞噬和杀灭某些病原体
吞噬RBC及清理炎症反应场所
调节WBC生成
抗肿瘤活性
诱导免疫反应
单核细胞功能
某些感染:疟疾、TB
血液病:M5、MDS、粒缺恢复期、恶组
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恢复期
单核细胞病理性增多
反映骨髓造血功能 增多:红系增生旺盛 减少:造血功能减低
红细胞平均值计算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01
RDW-CV 11.5%-14.5%
02
增高表示红细胞大小不一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BC体积分布宽度
作为贫血治疗的疗效判断和治疗性试验的观察指标
作为病情观察的指标
网织红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缩写
白细胞分类计数缩写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抵抗病原体入侵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根据形态和功能,白细胞可分为五种类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在临床检验中,医生常常通过白细胞分类计数来了解患者免疫系统的状态。
白细胞分类计数是一种血液检查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血液样本中各类白细胞的数量,从而反映患者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
正常情况下,人体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范围如下:1.中性粒细胞:40%-75%2.淋巴细胞:20%-50%3.单核细胞:3%-10%4.嗜酸性粒细胞:0.4%-8%5.嗜碱性粒细胞:0%-1%当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结果超出正常范围时,可能表明存在炎症、感染、过敏等疾病。
了解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缩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检验报告。
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简称N):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主要成分,对细菌和其他病原体具有很强的吞噬能力。
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感染、炎症、过敏等;减少则可能与病毒感染、骨髓功能减退等有关。
2.淋巴细胞(Lymphocytes,简称L):淋巴细胞主要负责免疫应答,包括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病毒感染、移植排斥反应等;减少则可能与免疫功能低下、病毒感染恢复期等有关。
3.单核细胞(Monocytes,简称M):单核细胞具有吞噬和抗原递呈功能,参与免疫调控。
单核细胞增多常见于感染、炎症、骨髓功能减退等;减少则可能与病毒感染、过敏等有关。
4.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简称E):嗜酸性粒细胞参与对抗寄生虫和过敏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慢性炎症等;减少则可能与过敏性疾病缓解期等有关。
5.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s,简称B):嗜碱性粒细胞参与过敏和炎症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急性过敏反应、慢性炎症等;减少则可能与过敏和炎症缓解有关。
正确解读白细胞分类计数报告,有助于患者及时发现疾病隐患,及时就医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参考值】白细胞计数成人(4~10)×109 /L儿童(5~12)×109 /L新生儿(15~20)×109 /L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人)相对值绝对值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5% (0.04~0.5)×109 /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50%~70% (2~7)×109 /L嗜酸性粒细胞 0.5%~5% (0.05~0.5)×109 /L嗜碱性粒细胞 0%~1% (0~1)×109 /L淋巴细胞 20%~40% (0.8~4)×109 /L单核细胞 3%~8% (0.12~0.8)×109 /L【临床意义】白细胞总数高于参考值上限称白细胞增多,低于参考值下限为白细胞减少。
其增多和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淋巴细胞等数量的改变也会引起白细胞总数的变化。
白细胞总数改变的临床意义详见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相关临床意义。
外周血涂片经Wright染色后观察其形态,可将白细胞分为5种类型,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各种白细胞的特点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如下:1.中性粒细胞(1)中性粒细胞增多(neutrophilia)中性粒细胞增多常伴随白细胞总数的增多。
生理情况下,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一天内存在着变化,下午较清晨为高。
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情绪激动和剧痛都可使白细胞暂时性增多。
妊娠中晚期及分娩时白细胞增多,于分娩后2~5天恢复至孕前水平。
病理性增多见于:①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脓性球菌感染为最常见原因。
此外,某些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病毒(乙脑、流行性出血热)、真菌和放线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梅毒)、寄生虫(肺吸虫)等都可使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②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严重外伤、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冻伤、血管栓塞(如心肌梗塞、脑梗塞、肺梗塞)等,多在36h小时内出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③急性溶血:以血管内溶血更明显,溶血后12~36小时内中性粒细胞可增多。
④急性失血:急性大出血后1~2h,白细胞总数迅速增多,可达(10~20)×109 /L,内出血较外出血显著,主要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血小板也有所增高,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此时仍可在正常范围,因失血早期血容量尚未得到补充,血浆和红细胞的比值尚未改变。
⑤急性中毒:代谢紊乱所致的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子痫、内分泌疾病危象;急性化学药物中毒,如急性铅、汞中毒、农药中毒、安眠药中毒;生物性中毒,如昆虫毒、蛇毒、毒蕈中毒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增高。
⑥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一般增至(10~50)×109 /L,中性粒细胞增多,并伴有原始或幼稚粒细胞出现,部分病例白细胞数正常或减少。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多数病例白细胞数显著增多,可达(100~500)×109 /L,可见各发育阶段的粒细胞,以中、晚幼粒细胞增多为主。
骨髓增殖性疾病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及慢粒,其特点是除了一种细胞成分明显增多外,还伴有一种或两种其它细胞的增生,白细胞总数常在(10~30)×109 /L,为中性粒细胞增多。
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可引起持续性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其原因可能是肿瘤组织坏死的分解产物刺激骨髓中粒细胞的释放;某些肿瘤如肝癌、胃癌等还可产生促粒细胞生成因子;当恶性肿瘤发生骨髓转移时,可破坏骨髓对粒细胞释放的调控作用。
⑦应用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肾上腺素、氯化钾等,可引起中性粒细胞一过性增多。
病理性白细胞增多的程度与致病菌种类、感染程度、病变范围、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严重感染时可伴有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甚至出现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
类白血病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
(2)中性粒细胞减少(neutropenia)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症,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 1.510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9/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有:1)感染性疾病:某些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病毒感染是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如流感、病毒性肝炎、水痘、风疹、麻疹、巨细胞病毒感染等;某些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
2)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非白血性白血病、嗜血细胞综合症、巨幼细胞性贫血、严重缺铁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转移癌等。
3)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如放射线、放射性核素等物理因素;苯、铅、汞等化学物品等均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
4)单核-吞噬细胞功能亢进: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肿大及其功能亢进,如门脉性肝硬化、淋巴瘤、Gaucher病、Niemann-Pick病等。
5)其他: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过敏性休克等也可使粒细胞减少。
6)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氯霉素、林可霉素)、抗肿瘤药、抗糖尿病药、抗甲状腺药、免疫抑制剂、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氯氮平)、非甾体类抗炎药、磺胺类药物、免疫增强剂(左旋咪唑、干扰素)、抗艾滋病药物(齐多夫定)等均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
(3)中性粒细胞病理形态改变1)中毒性变化在严重感染性疾病、败血症、恶性肿瘤、中毒及大面积烧伤等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可发生中毒性和退行性变化。
①细胞大小不均:见于病程较长的化脓性炎症或慢性感染时。
可能为骨髓幼稚细胞受内毒素等影响发生不规则分裂所致。
②中毒颗粒,见于严重感染、大面积烧伤、代谢性和化学药物中毒等。
③空泡变性,胞质内出现空泡,是脂肪性变的表现。
常与中毒颗粒并存。
④杜勒小体,又称蓝斑,是胞质内的嗜碱区域。
系胞质发育不平衡的表现。
常与中毒颗粒并存。
⑤核变性,包括核固缩、核碎裂、核肿胀、核溶解等变化。
2)巨型变和分叶过多: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和抗代谢药物化疗时。
3)棒状小体:为细胞质中出现红色细杆状物质,一个或数个,长约1~6μm 。
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4)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中性粒细胞的核象是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它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
而核象变化可反映疾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
正常成人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者最多,未分叶核细胞与分叶核细胞之比(Schilling指数)不超过1:13。
在病理情况下核象发生变化,出现核左移或核右移现象。
1)核左移周围血中不分叶核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及幼稚粒细胞)>5%时,称为核左移。
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急性溶血反应等。
粒细胞性白血病时,可出现极度核左移现象。
周围血杆状核粒细胞>5%称为轻度核左移;如>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细胞称为中度核左移;如>25%并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时称为重度核左移。
2)核右移周围血中的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
主要见于感染恢复期、巨幼细胞性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苷、6-巯基嘌呤等,常伴有白细胞数减少。
2.淋巴细胞(1)淋巴细胞增多(lymphocytosis)外周血中淋巴细胞>5×109/L时称淋巴细胞增多。
生理性增多见于婴幼儿。
病理性增多见于:1)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以及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也可见于百日咳杆菌、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弓形体等的感染。
2)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如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白血性淋巴肉瘤等。
3)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4)移植排异反应:见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或移植物抗宿主病。
再障、粒细胞缺乏症和粒细胞减少症时,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其绝对值正常。
(2)淋巴细胞减少(lymphocytopenia):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的治疗以及放射线损伤、免疫缺陷病、丙球蛋白血缺乏症等。
(3)异型淋巴细胞在病毒或过敏原的刺激下,一些淋巴细胞发生形态变异,称为异型淋巴细胞(abnormal lyphocyte)。
Downey根据细胞形学态特点将其分为三型。
I型即空泡型,又称浆细胞型,最多见;II型即不规则型,又称单核细胞型;III型即幼稚型,又称幼淋巴细胞型。
异型淋巴细胞约83%~96%属于T淋巴细胞、也有少数B淋巴细胞。
常人外周血中偶见,但不超过2%。
正异型淋巴细胞增多见于:1)感染性疾病:引起淋巴细胞增多的感染性疾病均可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尤其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可高达10%以上,疾病恢复后仍可持续数周或数月才逐渐消失。
其他病毒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等,百日咳、结核病、梅毒、弓形体病、疟疾等,异型淋巴细胞多不超过5%。
2)药物过敏。
3)输血、血液透析或体外循环术后:可能与细胞肥大病毒感染有关。
4)其它疾病:如免疫性疾病、粒细胞缺乏症、放射治疗等也可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3.嗜酸性粒细胞生理性变化:在劳动、寒冷、饥饿和精神刺激等情况下,交感神经系统兴奋,通过垂体-肾上腺轴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阻止骨髓释放嗜酸性粒细胞,并促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向组织浸润,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正常人嗜酸性粒细胞昼低夜高,上午波动较大,下午较稳定。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osinophilia)1)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食物和药物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等,嗜酸性粒细胞可达10%以上。
2)寄生虫病:如钩虫症、蛔虫症、血吸虫病、丝虫病等,常达10%或更多,甚至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
3)某些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
4)某些血液病:如慢粒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5)肺癌等上皮性肿瘤。
6)某些传染病:传染病恢复期暂时性增多,唯有猩红热的急性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7)其它:风湿性疾病、垂体前叶功能减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8)某些药物:如某些抗生素(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某些抗真菌药(氟胞嘧啶)、对氨基水杨酸、乙琥胺等,均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eosinopenia):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烧伤、急性传染病的进行期等应激状态。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4.嗜碱性粒细胞(1)嗜碱性粒细胞增多(basophilia):1)过敏性疾病: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药物、食物、吸入物过敏反应、荨麻疹、红斑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