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刺激性实验评判标准

合集下载

《动物毒理实验》课件:实验3 皮肤刺激性试验

《动物毒理实验》课件:实验3 皮肤刺激性试验

皮肤刺激强度分级
皮肤局部反应
无刺激性 轻度刺激性
无异常改变 充血、红斑
中等刺激性
红斑,少量小出血点,水肿, 少量丘疹以及小水疱
强刺激性
红斑,皮下出血,水肿,有很 多小水疱并有可能合并成大水 疱,糜烂,表皮剥落,有溃疡 形成等
评分 0 <2
2~6
>6
方法评价
皮肤刺激试验的结果不仅与检测技术有关, 也与试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相关。
经4~8h后,除去斑贴物,每24h观察一次各小区皮肤的局部 反应,连续观察4d,按皮肤刺激反应评分(表1),定量地 评定受试化学物对皮肤局部刺激作用的强度。红斑通过肉眼 观察,水肿通过轻轻触摸的方法来评分。
表1 皮肤刺激强度反应评分
皮肤反应强度
评分
无红斑

极轻微红斑(勉强可见)
1
A.红斑和 边界清晰的红斑(明显红斑,淡红至鲜红色) 2
本法与局部全封闭斑贴法不同之处在于: 1.每组的白色家兔数不应少于3只; 2.采用纱布作斑贴物,在无刺激作用的前提下,用半封
闭敷料固定; 3.斑贴不需要在擦伤皮肤上进行; 4.斑贴4h,然后去掉斑贴并清洗皮肤,观察0.5h、1h、
24h、48h和72h后的皮肤反应。 皮肤刺激反应评分同全封闭法。
结果分析
皮肤刺激试验又称皮肤原发性刺激试验。
试验目的
了解受试化学物对皮肤的直接刺激作 用以及刺激强度。
试验材料——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成年白色家兔或白色豚鼠, 首选白色家兔。
在皮肤刺激试验中,动物品种的选择 很重要。目前多选用兔和豚鼠,对于 强刺激或无刺激作用的化学物选用家 兔检测效果好,但对作用缓和的刺激 性化学物,选用豚鼠所获得的试验结 果较准确。

中药、天然药物局部刺激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中药、天然药物局部刺激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编号: 【Z】G P T 4-1中药、天然药物刺激性和溶血性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二○○五年三月目 录一、概述 (1)二、基本内容 (2)(一)基本原则 (2)(二)刺激性试验 (3)(三)光毒性试验 (4)(四)溶血性试验 (5)(五)结果分析及评价 (6)(六)常见问题及处理 (7)(七)不同剂型的中药、天然药物试验项目的选择 (9)三、参考文献 (10)四、附录 (11)(一)刺激性试验方法 (11)1、血管刺激性试验 (11)2、肌肉刺激性试验 (12)3、皮肤刺激性试验 (12)4、粘膜刺激性试验 (15)(二)光毒性试验方法 (20)(三)溶血性试验方法 (22)1、常规体外试管法(肉眼观察法) (22)2、改进的体外溶血性试验法(分光光度法) (24)3、体外红细胞计数法 (25)4、体内溶血试验法(红细胞计数法) (25)五、著者 (25)中药、天然药物刺激性和溶血性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刺激性是指中药、天然药物制剂(包括活性成分和赋形剂)经皮肤、粘膜、腔道、肌肉、血管等非口服途径给药,经局部吸收或注射后对给药部位以及全身产生的毒性作用,包括血管、肌肉、粘膜等刺激性。

溶血性是指中药、天然药物制剂(包括活性成分和赋形剂)产生的溶血或红细胞凝聚等反应。

它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组成部分。

中药、天然药物制剂,包括活性成分或组分、配伍后产生的新成分、体内代谢物、制备过程中的杂质、辅料及制剂的理化性质(如pH、渗透压等)等均是可能导致给药部位毒性或溶血性反应产生的因素。

因此,为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示临床应用时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和程度、安全剂量或浓度、安全范围、临床研究监测指标、解毒或解救措施等,应进行中药、天然药物制剂局部应用的毒性试验。

本指导原则旨在阐明进行临床前非口服途径给药的毒性研究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阐明进行中药新药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原则、相关技术要求及该领域存在的问题,阐明应利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针对药物的自身特点,结合药学、药效学、其他毒理学及临床应用信息,通过合理、客观的试验设计和研究,探索、揭示或发现中药、天然药物非口服途径给药的毒性反应,预测临床应用中可能存在的潜在毒性,指导临床用药。

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试验的方案设计与实施

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试验的方案设计与实施
被动致敏 :上述各组抗血清应根据反应特点决定稀释倍数,一般 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2、1:4、1:8、1:16或1:32等。在动物 背部预先脱毛3×4cm2的皮内注射各对应组的抗血清0.1mL,进行 被动致敏。
被动皮肤过敏实验
实验方法:
➢ 激发:被动致敏24或48小时后,各组静脉注射与致敏剂 量相同的激发抗原加等量的0.5-1%伊文思兰染料共1mL, 进行激发。
皮肤刺激性实验
表 1.皮肤刺激反应评分标准
皮肤刺激性实验
结果评价:
单次给药:计算每一观察时间点各组受试物及赋形剂皮肤反应 积分的平均分值,按表2进行刺激强度评价;
多次给药:首先计算每一观察时间点各组积分值,然后计算观 察期限内每天每只动物积分均值,按表2进行刺激强度评价;
皮肤刺激性实验
实验动物:成年白色豚鼠,雌雄各半,每组动物数至少6只。 实验方法: ➢ 实验分组:应设阴性、阳性对照组和受试物不同剂量组。阴性对
照组应给予赋形剂或溶媒,阳性对照组给予8-甲氧基补骨脂素,受 试物低剂量组给予临床用药浓度,高剂量组给予不引起皮肤刺激 反应的浓度 ➢ UV光源:波长为320-400nm的UVA,用前需用辐射计量仪在实验动 物背部照射区设6个点测定光强度(mw/cm2),以平均值计。照射剂
溶血性实验
实验方法:
➢ 受试物的制备: 用于血管内给药的注射剂以使用说明书规定的临床使用浓度作
为供试品溶液; 临床用于非血管内途径给药的注射剂,以各药品使用说明书规
定的临床使用浓度,用0.9%氯化钠溶液1∶3稀释后作为供试品 溶液。
溶血性实验
实验方法:
➢ 操作步骤: 取洁净试管7只,进行编号,1-5号管为供试品管,6号管为
致敏期间:每日观察每只动物的症状。初次,末次致敏和激发 当日测定每组每只动物的体重。

GBZ240.6-急性皮肤刺激试验

GBZ240.6-急性皮肤刺激试验
皮肤 反 应
无红 斑 轻微 红 斑 红斑 和焦痂形成 明显 红 斑
1
72h各 观察时点最高积分均值 ,按 表 2判 定皮肤刺激强度 。
1
皮肤刺激反应评分
评 分
2
中等程度到重度程度 红斑 严重红斑至焦痂形成
GBz/T240.6-2011
表 1(续 )
皮 肤 反 应 无水肿 很轻微水肿 水肿形成
1


6.4.2 染毒
取受试样 品 0.5mL(g)直 接涂布在皮肤 上 ,用 4层 纱 布 (2.5cm× 2.5cm)和 一层玻璃 纸或类似物 覆盖 ,再 用无刺激性胶布和绷带加 以固定 。对侧皮肤作 为对 照 。采用封 闭试 验 ,敷 用 时间为 4h。 试 验 结束后 ,用 温水或无刺激性溶剂清除残 留受试样 品 。 如怀疑受试样 品可能引起严重刺激或腐蚀作用 ,可 采用分段试验 ,将 三个涂布受试样 品的纱布块 同 时或先后敷贴于一 只家兔背部脱 毛区皮肤上 ,分 别 于涂敷后 3min、 60min和 4h取 下一块纱 布 ,皮 肤涂 敷部位在任 一时间点积分等于 8分 ,即 可停 止试验 。
限 内观察 和评 价 刺激 反 应 的程
作详细的记录 。
1犭
以进行 可 逆 或不 可逆效 应 的观 察 ,以
便进行完整 的评价 ,但 一般不超过
强碱物质 (pH≥ 11),由 于可预见其腐蚀特
性 ,不 必做本试验 ;若 已知受试样 品有很强 的经皮 吸收毒性 (LD5。 ≤ zOO mg/kg体 重 )的 物质不必进行本 试验 ;在 充分并公认 的体外试验结果 中确定可能产生腐蚀或刺 激 毒性 的物质不必进 行体 内试 验 。如果 从受试样 品的结构活性构效关系可 以预见 潜在 的腐蚀毒性 ,则 不必做本试验 。

药物安全性评价局部给药毒性试验谭

药物安全性评价局部给药毒性试验谭
动物体重: 家兔2-3kg,豚鼠200-300g,大鼠200-250g,小型猪30- 40kg。
饮食、摄水: 自由饮食、摄水。
动物房温湿度: 家兔、豚鼠及小型猪控制在18-26℃;大鼠控制在20-25℃,相对
湿度均为40%-70%;换气次数为10-20次/min;12h明暗交替光照。
4.剂量设计 至少应设三个剂量组,另设赋形剂对照组,
与“皮肤给药急性毒性试验”一致。
4.剂量设计
至少应设三个剂量组. (可设赋形剂对照组,必要时设 空白对照组。)
高剂量:原则上应使动物产生明显的毒性反应,甚至 出现个别动物死亡;
低剂量:原则上应高于动物药效学实验的等效剂量, 并不使动物出现毒性反应;
中剂量:动物可出现轻度毒性反应。
5.给药期限
药物临床疗程 单次给药 ≤2周 2周~1个月
小结:注意问题
1.实验动物的选择 依据拟采用的实验模型和观察指标选择实验动物,一般每
个实验选择一种动物进行评价。 2.给药的频率与期限
给药的频率与期限应依据拟定临床应用的情况来决定。重 复给药的制剂,一般每天给药一次,给药期限最长不超过4周。 单次给药的制剂可用单次给药的方法进行实验。 3.可逆性观察
思考题
1、局部给药毒性试验,最常用的制剂有哪些? 2、皮肤给药毒性评价包括哪些内容? 3、局部给药安全评价应注意哪些问题?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洗涤皮肤刺激检测标准

洗涤皮肤刺激检测标准

洗涤皮肤刺激检测标准一、概述本标准规定了洗涤皮肤刺激检测的方法、试验物质、试验条件、试验结果评价、数据处理、结果报告、实验人员资质和实验室条件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洗涤产品对皮肤刺激性的评估,旨在确保洗涤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二、检测方法1. 试验物质试验物质应为洗涤产品,包括洗涤剂、肥皂、清洁剂等。

2. 试验条件试验应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温度保持在23℃±2℃,相对湿度保持在50%±5%。

3. 试验操作步骤(1)选取健康的受试者,确保无过敏史和皮肤疾病。

(2)将洗涤产品按照说明书上的建议使用方法进行稀释。

(3)在受试者的手臂上选取一块皮肤,用无水乙醇进行清洁处理。

(4)将洗涤产品涂抹在清洁后的皮肤上,涂抹面积为 2.5cm×2.5cm。

(5)观察受试者涂抹洗涤产品后的皮肤反应,记录红斑、水肿、丘疹、水疱等不良反应情况。

(6)在试验结束后,用清水洗去残留的洗涤产品,并对受试者的皮肤进行保湿处理。

4. 试验结果评价根据受试者的皮肤反应情况,对洗涤产品的刺激性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可参考以下等级:(1)0分:无刺激反应;(2)1分:轻度刺激反应,如轻微红斑;(3)2分:中度刺激反应,如明显红斑、水肿;(4)3分:重度刺激反应,如严重红斑、水肿、丘疹;(5)4分:严重刺激反应,如水疱、皮肤破损。

三、数据处理将每个受试者的试验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出每个洗涤产品在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刺激评分。

同时,计算出所有受试者的总平均刺激评分。

四、结果报告根据试验结果,撰写洗涤皮肤刺激检测报告。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试验目的和背景;2. 试验物质的信息;。

保健用品毒理学评价程序与检验方法——皮肤刺激性试验

保健用品毒理学评价程序与检验方法——皮肤刺激性试验

保健用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 第4部分:皮肤刺激性试验警示——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

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保健用品毒理学皮肤刺激性试验评价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保健用品毒理学皮肤刺激性试验检验方法。

2 皮肤刺激性试验检验方法2.1 材料2.1.1 动物多种哺乳动物均可被选为实验动物,首选白色家兔。

应使用成年、健康、皮肤无损伤的动物,雌性和雄性均可,但雌性动物应是未孕和未曾产仔的。

实验动物至少要用4只。

实验动物应单笼饲养,试验前动物要在实验动物房环境中至少适应3d时间。

实验动物及实验动物房应符合国家相应规定。

选用常规饲料,饮水不限制。

2.1.2 受试物液态受试物一般不需稀释,可直接使用原液,膏状受试物,可直接使用原膏霜。

若受试物为固体,应将其研磨成细粉状,并用水或其它无刺激性溶剂充分湿润,以保证受试物与皮肤有良好的接触。

使用其它溶剂,应考虑到该溶剂对受试动物皮肤刺激性的影响。

受试物为强酸或强碱(pH值≤2或≥11.5),可以不再进行皮肤刺激试验。

此外,若已知受试物有很强的经皮吸收毒性,经皮LD 50小于200 mg/kg BW或在急性经皮毒性试验中受试物剂量为5000 mg/kg BW 仍未出现皮肤刺激作用也无需进行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LD 50计算见附录B。

2.1.3 仪器2.1.3.1 体重秤,精确到0.1 Kg;2.1.3.2 放大镜。

2.2 试验方法2.2.1 皮肤急性刺激试验(一次皮肤涂抹试验)皮肤急性刺激试验步骤:a)试验前约24 h,将实验动物背部脊柱两侧毛剪掉,不可损伤表皮,去毛范围左、右各约3 cm×3 cm;b)取受试物约0.5 mL(g)直接涂在皮肤上,然后用二层纱布(2.5 cm×2.5 cm)和一层硫酸纸或类似物覆盖,再用无刺激性胶布和绷带加以固定。

局部用药毒性及其评价

局部用药毒性及其评价

第一节局部用药毒性及其评价一、常用的局部用药制剂皮肤用药制剂(涂剂、搽剂、敷剂、膏药、透皮吸收制剂等)、滴眼剂、滴鼻剂、喷雾剂、肌肉注射剂、直肠和阴道用药制剂等。

二.药物局部用药的毒性1、吸收毒性:药物在给药部位被吸收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2 局部毒性:是指药物与机体最初接触部位所致毒作用。

如腐蚀性物质作用于皮肤或胃肠道(酸灼伤等)及吸入刺激性气体或蒸气因其的呼吸道损伤。

三、药物局部毒性作用的类型1、原发刺激性:是指药物制剂(包括活性成分和赋形剂)经皮肤、粘膜、腔道、肌肉、血管等非口服途径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用药局部引起的病理性反应。

特点:●药物达到一定浓度和时间即可发生●初次接触即可发生,炎症局限性。

●表现:红斑、水肿、溃疡等。

2、致敏性(过敏性和光敏性):某些药物可作为半抗原和局部组织的的某种蛋白结合形成抗原,或在日光照射下发生化学变化,形成具有半抗原作用物质,激发免疫反应。

特点:●病理变化无量-效规律性●有一定潜伏期,再次接触才能激发特定症状。

●表现:红斑、瘙痒、水肿、溃疡等。

➢皮肤过敏性:肌体接触某种药物(局部或全身给药),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再遇该致敏物后,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表现为药疹、剥脱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

属Ⅳ型迟发型过敏反应。

➢皮肤光敏性:局部或全身给药后,分布在皮肤的药物中所含的感光物质与光线产生复合作用,使得用药后皮肤对光线产生的不良反应。

即指在阳光中紫外线的作用下,使渗入人体皮肤中的某些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引发人体产生药物过敏反应。

3、致癌性很少见。

如紫药水,多见化妆品中的环芳烃类和无机砷。

四、局部用药毒性作用的原因可能导致给药部位毒性或溶血性反应产生的因素,包括:1、药物活性成分或组分2、配伍后产生的新成分3、体内代谢物4、制备过程中的杂质5、辅料及制剂的理化性质(如pH、渗透压等)五.局部用药毒性的评价(方法)(略,见教材)(一)药物刺激性评价一)皮肤刺激性实验二)肌肉注射刺激性试验三)血管刺激性试验四)眼刺激性试验(二)药物过敏性评价一)皮肤过敏性试验二)全身过敏性试验(三)溶血性试验(四)其他局部用药毒性试验一)滴鼻剂和吸入剂的毒性试验1、滴鼻剂和吸入剂急性毒性试验2、滴鼻剂和吸入剂刺激试验二)应用于直肠、阴道制剂的毒性试验1、直肠、阴道制剂的急性毒性试验2、直肠、阴道制剂的长期毒性试验3、直肠、阴道制剂刺激性试验第二节新药临床前一般药理学评价一、概念一般药理学(general pharmacology):研究受试物在主要药效学作用以外的其他作用,它的重点在于发现没有预测到的对器官功能的作用和寻找其他的药理学作用,它包括了次要药效学和安全性药理学的研究。

局部刺激实验

局部刺激实验

40.6%阿维菌素· 炔螨特微乳剂的眼刺激试验
三、实验动物及饲养环境
首选健康成年白色家兔,至少4只,雌雄各半,体重2-3Kg, 试验前家兔要在实验动物房至少适应3d时间,在开始前的24h 内对动物的两只眼睛进行检查,有眼睛刺激症状,角膜缺陷和 结膜损伤的动物不能用于实验。 实验动物及实验动物房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选用常规饲 料,饮水不限制。
表3 皮肤刺激反应评分
表4 皮肤刺激强度评价
40.6%阿维菌素· 炔螨特微乳剂的皮肤致敏试验
一、 实验目的
测试动物在反复接触40.6%阿维菌素· 炔螨特微乳剂 后,机体产生免疫传递的皮肤反应的可能性,从而确定 该农药的变态反应性(致敏)。
二、 实验原理
具有致敏作用的化学物经一定途径进入机体,与组 织蛋白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刺激免疫活性细胞产生致敏 淋巴细胞或体液抗体;经1-2周致敏期,使体内免疫反 应得到充分发展,形成一定数量的致敏淋巴细胞或特异 抗体。当再次接触(激发)时使机体对该化合物产生感 受性增高的状态,以一定的异常形式表现出来。
1、实验动物 首选健康成年白色家兔,至少4只, 体重2kg左右,雌雄兼可,实验动物应单笼饲养,试验 前家兔要在实验动物房至少适应3d时间。实验动物及实 验动物房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选用常规饲料,饮水不 限制。 2、受试物 40.6%阿维菌素· 炔螨特微乳剂
四、 实验步骤
1、试验前24小时将动物背部脊柱两侧毛脱掉,不可 损伤毛皮,脱毛面积左右各4cmX4cm。
40.6%阿维菌素· 炔螨特微乳剂的皮肤致敏试验
五、结果判断及评价
在24h、48h后分别观察局部皮肤反应。用盲法观察 对照组和试验组。按表5对局部皮肤反应评分。当受试样 品组出现皮肤反应积分不小于2时,判为该动物出现皮肤 致敏反应阳性,并计算致敏率,按表6判定受试样品的致 敏强度。

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指导原则

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指导原则

附件4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刺激性、过敏性、溶血性是指药物制剂经皮肤、粘膜、腔道、血管等非口服途径给药,对用药局部产生的毒性(如刺激性和局部过敏性等)和/或对全身产生的毒性(如全身过敏性和溶血性等),为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组成部分。

药物的原形及其代谢物、辅料、有关物质及理化性质(如pH值、渗透压等)均有可能引起刺激性和/或过敏性和/或溶血性的发生,因此药物在临床应用前应研究其制剂在给药部位使用后引起的局部和/或全身毒性,以提示临床应用时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毒性靶器官、安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中药、天然药物、化学药物。

二、基本原则(一)试验管理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必须执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

(二)随机、对照、重复试验设计应遵循随机、对照、重复的原则。

(三)整体性、综合性原则应根据受试物特点,充分考虑和结合药学、药效学、其他毒理学及拟临床应用情况等综合评价,体现整体性、综合性的原则。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在遵循安全性评价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受试物的特点,在阐明其研究方法或技术科学、合理的前提下进行规范性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全面分析评价。

三、基本内容(一)受试物和实验动物1.受试物中药、天然药物:受试物应能充分代表临床试验样品或上市药品。

应采用工艺路线及关键工艺参数确定后的工艺制备,一般应为中试或中试以上规模的样品,否则应有充分的理由。

应注明受试物的名称、来源、批号、含量(或规格)、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等,由于中药的特殊性,建议现用现配,否则应提供数据支持配制后受试物的质量稳定性及均匀性。

试验中所用溶媒和/或辅料应标明名称、标准、批号、规格及生产单位。

化学药物:受试物应采用工艺相对稳定、纯度和杂质含量能反映临床试验拟用样品和/或上市样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样品。

受试物应注明名称、来源、批号、含量(或规格)、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等,并附有研制单位的自检报告。

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二O一三年月目录一、概述⋅⋅⋅⋅⋅⋅⋅⋅⋅⋅⋅⋅⋅⋅⋅⋅⋅⋅⋅⋅⋅⋅⋅⋅⋅⋅⋅⋅⋅⋅⋅⋅⋅⋅⋅⋅⋅⋅⋅⋅⋅⋅⋅⋅⋅⋅⋅⋅⋅⋅⋅⋅⋅⋅⋅⋅⋅⋅⋅⋅⋅⋅⋅⋅⋅⋅⋅⋅⋅⋅⋅⋅⋅⋅⋅⋅⋅⋅⋅⋅⋅⋅⋅3二、基本原则⋅⋅⋅⋅⋅⋅⋅⋅⋅⋅⋅⋅⋅⋅⋅⋅⋅⋅⋅⋅⋅⋅⋅⋅⋅⋅⋅⋅⋅⋅⋅⋅⋅⋅⋅⋅⋅⋅⋅⋅⋅⋅⋅⋅⋅⋅⋅⋅⋅⋅⋅⋅⋅⋅⋅⋅⋅⋅⋅⋅⋅⋅⋅⋅⋅⋅⋅⋅⋅⋅⋅⋅⋅⋅⋅⋅⋅⋅⋅⋅⋅3三、基本内容⋅⋅⋅⋅⋅⋅⋅⋅⋅⋅⋅⋅⋅⋅⋅⋅⋅⋅⋅⋅⋅⋅⋅⋅⋅⋅⋅⋅⋅⋅⋅⋅⋅⋅⋅⋅⋅⋅⋅⋅⋅⋅⋅⋅⋅⋅⋅⋅⋅⋅⋅⋅⋅⋅⋅⋅⋅⋅⋅⋅⋅⋅⋅⋅⋅⋅⋅⋅⋅⋅⋅⋅⋅⋅⋅⋅⋅⋅⋅⋅⋅4四、参考文献⋅⋅⋅⋅⋅⋅⋅⋅⋅⋅⋅⋅⋅⋅⋅⋅⋅⋅⋅⋅⋅⋅⋅⋅⋅⋅⋅⋅⋅⋅⋅⋅⋅⋅⋅⋅⋅⋅⋅⋅⋅⋅⋅⋅⋅⋅⋅⋅⋅⋅⋅⋅⋅⋅⋅⋅⋅⋅⋅⋅⋅⋅⋅⋅⋅⋅⋅⋅⋅⋅⋅⋅⋅⋅⋅⋅⋅⋅⋅10五、附录⋅⋅⋅⋅⋅⋅⋅⋅⋅⋅⋅⋅⋅⋅⋅⋅⋅⋅⋅⋅⋅⋅⋅⋅⋅⋅⋅⋅⋅⋅⋅⋅⋅⋅⋅⋅⋅⋅⋅⋅⋅⋅⋅⋅⋅⋅⋅⋅⋅⋅⋅⋅⋅⋅⋅⋅⋅⋅⋅⋅⋅⋅⋅⋅⋅⋅⋅⋅⋅⋅⋅⋅⋅⋅⋅⋅⋅⋅⋅⋅⋅⋅⋅⋅⋅⋅⋅12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刺激性、过敏性、溶血性是指药物制剂经皮肤、粘膜、腔道、血管等非口服途径给药,对用药局部产生的毒性(如刺激性和局部过敏性等)和/或对全身产生的毒性(如全身过敏性和溶血性等),为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组成部分。

药物的原形及其代谢物、辅料、有关物质及理化性质(如pH 值、渗透压等)均有可能引起刺激性和/或过敏性和/或溶血性的发生,因此药物在临床应用前应研究其制剂在给药部位使用后引起的局部和/或全身毒性,以提示临床应用时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毒性靶器官、安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中药、天然药物、化学药物。

二、基本原则(一)试验管理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必须执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

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刺激性、过敏性、溶血性是指药物制剂经皮肤、粘膜、腔道、血管等非口服途径给药,对用药局部产生的毒性(如刺激性和局部过敏性等)和/或对全身产生的毒性(如全身过敏性和溶血性等),为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组成部分。

药物的原形及其代谢物、辅料、有关物质及理化性质(如pH值、渗透压等)均有可能引起刺激性和/或过敏性和/或溶血性的发生,因此药物在临床应用前应研究其制剂在给药部位使用后引起的局部和/或全身毒性,以提示临床应用时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毒性靶器官、安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中药、天然药物、化学药物。

二、基本原则(一)试验管理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必须执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

(二)随机、对照、重复试验设计应遵循随机、对照、重复的原则。

(三)整体性、综合性原则应根据受试物特点,充分考虑和结合药学、药效学、其他毒理学及拟临床应用情况等综合评价,体现整体性、综合性的原则。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在遵循安全性评价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受试物的特点,在阐明其研究方法或技术科学、合理的前提下进行规范性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全面分析评价。

三、基本内容(一)受试物和实验动物1.受试物中药、天然药物:受试物应能充分代表临床试验样品或上市药品。

应采用工艺路线及关键工艺参数确定后的工艺制备,一般应为中试或中试以上规模的样品,否则应有充分的理由。

应注明受试物的名称、来源、批号、含量(或规格)、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等,由于中药的特殊性,建议现用现配,否则应提供数据支持配制后受试物的质量稳定性及均匀性。

试验中所用溶媒和/或辅料应标明名称、标准、批号、规格及生产单位。

化学药物:受试物应采用工艺相对稳定、纯度和杂质含量能反映临床试验拟用样品和/或上市样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样品。

受试物应注明名称、来源、批号、含量(或规格)、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等,并附有研制单位的自检报告。

麝香追风止痛膏局部皮肤刺激性及过敏性实验研究

麝香追风止痛膏局部皮肤刺激性及过敏性实验研究

麝香追风止痛膏局部皮肤刺激性及过敏性实验研究杨超;唐桂英;吕姗珊;谯志文;周年华【摘要】目的观察麝香追风止痛膏对皮肤的刺激性和过敏性,以评价该制剂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家兔同体左右侧自身比较法研究皮肤刺激性和用豚鼠研究皮肤致敏性.结果在皮肤刺激性实验中,两组对家兔完整皮肤单次和多次给药无明显刺激性,对家兔破损皮肤均有轻度刺激性,个别表现为出现勉强可见的轻度红斑,但均在48 h内消失,均未见色素沉着、出血点、皮肤粗糙、水肿现象发生,按照评价标准判定为轻度刺激性;在对豚鼠过敏性试验中两组虽均出现勉强可见的轻度红斑,但均在24 h内消失,按照评价标准判定为无致敏性.结论麝香追风止痛膏对受试家兔正常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无致敏性;对家兔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表明麝香追风止痛膏是一种安全的皮肤外用制剂,但破损性皮肤应慎用或避免使用.【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4(023)008【总页数】3页(P1491-1493)【关键词】麝香追风止痛膏;皮肤;刺激性;过敏性【作者】杨超;唐桂英;吕姗珊;谯志文;周年华【作者单位】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重庆401121;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重庆401121;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重庆401121;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重庆401121;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重庆4011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麝香追风止痛膏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外用橡胶膏剂,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20027408,规格为每片7 cm×10 cm,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本品由麝香追风止痛流浸膏、樟脑、冰片、水杨酸甲酯、薄荷脑、芸香浸膏、颠茄流浸膏及药用橡胶、松香等基质制成,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寒湿痹阻所致关节、肌肉疼痛、扭伤疼痛。

本实验通过对麝香追风止痛膏的皮肤刺激性及皮肤致敏性进行研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试验方法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试验方法
• 试验材料 • 试验方法
40
长期毒性试验
• 试验目的:观察动物直肠或阴道反复多 次接触受试药物后产生的毒性反应或死 亡情况。
• 试验材料 • 试验方法
41
局部刺激试验
• 试验目的:观察动物直肠一次或多次接 触受试药物后产生的刺激反应情况。
42
作出恰当的评价 3、通过实验结果确定毒性靶器官和毒性表
现 4、可结合其他试验同时观察
第三节 制剂的全身毒性试验
一、静脉注射制剂的全身毒性试验 1、血管刺激性试验 目的:观察受试静脉注射制剂经多次给药后对血
管刺激反应情况。 试验方法: 动物:家兔 分组:试验组、空白对照组 给药方法:多次静脉注射 观察指标:肉眼观察
2、试验材料: (1)动物:大鼠、豚鼠或家兔 (2)药物:液体或粉末制剂 3、试验方法: (1)试验分组:3个剂量组 (2)给药途径:滴入或吸入 (3)观察指标:全身状况、体重、呼吸、循环、
中枢神经系统、四肢活动等变化。 38
滴鼻剂和吸入剂刺激试验
1、试验目的:观察药物一次或多次滴入或吸入后动 物产生的刺激反应。
皮肤。
角质层
表皮 颗粒层
生发层
真皮依附于皮下组织,厚约2mm。
胶原
真皮 弹性硬蛋白
纤维母细胞
31
二、化学物质对皮肤毒性作用的类型 (一)皮肤原发性刺激 指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引起的病理学反应。
原发性刺激的表现:红斑、水肿、水疱 疹、溃疡、荨麻疹等 作用机理:1、直接刺激作用
类型等。
29
第十九章 局部用药的毒性研究
局部用药的毒性试验是根据局部用药部 位的解剖和生理特点设计的。
涂剂、擦剂
皮肤用药 膏剂、凝胶剂
其他透皮吸收制剂

局部刺激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局部刺激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编号:【Z】G P T4-1中药、天然药物局部刺激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第二稿)二00四年三月十八日目 录[概述]一、定义和意义 (4)二、背景和目的 (4)三、适应范围 (4)基本内容] (4)一、基本原则 (4)二、局部刺激性试验 (4)(一)定义 (5)(二)试验中应考虑的共性问题 (6)(三)试验方法 (8)三、溶血性试验 (8)(一)定义 (8)(二)试验中应考虑的问题 (9)(三)试验方法 (9)四、数据分析及评价 (9)五、常见问题及处理 (10)六、不同剂型的中药、天然药物试验项目的选择 (12)[参考文献] (12)[附录] (14)一、局部刺激性试验方法 (14)(一) 血管刺激性试验 (14)(二) 肌肉刺激性试验 (14)(三) 皮肤刺激性试验 (15)(四) 粘膜刺激性试验 (17)1、眼刺激性试验............................................................. (17)2、直肠刺激性试验 (19)3、阴道刺激性试验 (19)4、滴鼻剂和吸入剂刺激性试验 (20)5、口腔用药、滴耳剂等刺激性试验 (20)(五)光毒性试验.......................................................... . (20)二、溶血性试验方法 (22)(一) 常规体外试管法 (22)(二) 改进的体外溶血性试验方法 (23)(三) 体外红细胞计数法 (23)(四) 体内溶血试验法 (23)[起草说明] (23)[著者] (27)中药、天然药物局部刺激性和溶血性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概述]一、定义和意义中药、天然药物局部刺激性和溶血性是指中药、天然药物制剂(包括活性成分和赋形剂)经皮肤、粘膜、腔道、肌肉、血管等非口服途径给药,经渗透吸收或注射后对给药部位以及全身产生的毒性作用,包括血管、肌肉、粘膜等刺激性及血管外或血管内溶血或红细胞凝聚等反应。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致局部刺激性反应1例1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致局部刺激性反应1例1

医药前沿 72011年9月1 病例患者,男,56岁,因声音嘶哑11个月,肺癌化疗后3个月后2010年8月30日入院。

自述对氨基酸有过敏史。

查体:T36.6℃、P80次/分、R20次/分、B P142/86m m H g,舌质暗,苔薄白,稍腻,脉细弦,左锁骨上近气管可及3.0×4.0c m2大小肿块,有压痛,边缘不清,移动性差,心肺未有明显阳性体征,入院时患者神清,纳差,背部疼痛明显,双肺叩诊浊音,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湿啰音。

西医诊断:肺腺癌ⅢB期。

中医诊断:正气亏虚,痰瘀互结。

主病,肺癌。

给予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40m l加5%葡萄糖250m l静滴,滴速为40滴/分。

20分钟后患者注射部位有红肿,皮肤局部有片状荨麻疹、瘙痒,并伴有针刺样疼痛。

诊断为局部刺激性反应。

立即停药,肌注异丙嗪25m g、静注地塞米松10m g斑蝥酸钠维生素B 注射液致局部刺激性反应1例李冶武 万丽玲(江西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西南昌 330046)【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7-0075-01【关键词】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剂 局部刺激性反应后给予5%葡萄糖500m l加维生素C注射液3.0g静滴,约30分钟后上述症状缓解,患者恢复平静,P84/分、R20次/分、BP140/86mmHg。

停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后患者未出现上述症状。

2 讨论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抑制细胞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可降低肿瘤细胞c A M P磷酸二酯酶活性,可直接抑制癌细胞D N A和R N A合成及前体的渗入,直接杀死癌细胞。

适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及白细胞低下症,亦可用于肝炎、肝硬化及乙型肝炎携带者。

其产品说明书的注意事项为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泌尿系统出现刺激症状,应暂停使用。

上述发生的局部刺激性反应未见报道过,特此提醒广大医务工作者注意,发生此症状时应及时对症处理。

C R P在临床上通常被作为一种敏感的、非特异性的炎症指标,它可以辅助细菌与非细菌感染间的鉴别,而且还有利于观察患者对治疗的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