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卷调查(教师类)
语言文字规范化问卷的教师版

语言文字规范化问卷的教师版
1. 问卷介绍
本问卷旨在收集教师对于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看法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请您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如实回答以下问题。
您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非常重要,感谢您的参与!
2. 个人信息
请您提供以下个人信息:
- 姓名:[填写您的姓名]
- 性别:[填写您的性别]
- 教龄:[填写您的教龄]
- 所在学校:[填写您所在的学校]
3. 问题
3.1 您对于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有何看法?
请简要描述您对于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看法和重要性。
3.2 您认为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更好地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
请提供您认为有效的方法或策略,以促进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语言文字规范化。
3.3 您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有哪些?
请列举您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并简要描述您是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
3.4 您认为学校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
请提供您认为有效的方法或措施,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
3.5 您对于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培训需求有哪些?
请描述您对于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的需求,包括培训内容、形式和时间等方面的建议。
4. 结束语
非常感谢您抽出时间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您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我们改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非常重要。
如果您还有其他想要补充或提及的内容,请在下方空白处填写,谢谢!
---
{填写个人信息}
{回答问题3.1}
{回答问题3.2}
{回答问题3.3}
{回答问题3.4}
{回答问题3.5} {其他补充或建议}。
教师版语言文字规范化检测问卷

教师版语言文字规范化检测问卷1. 背景信息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教育背景:
- 教龄:
- 所在学校:
2. 语言文字使用情况
请回答以下问题,选择适用的选项或提供具体信息。
1. 您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文字是否规范化?
- [ ] 是
- [ ] 否
2. 如果您的回答是"否",请简要说明原因:
3. 是否定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自我检查和修正?
- [ ] 是
- [ ] 否
4. 是否参加过任何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培训或研讨会?
- [ ] 是
- [ ] 否
5. 您是否使用辅助工具(如语法检查软件、参考书等)来帮助您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
- [ ] 是
- [ ] 否
6. 您是否定期与同事讨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问题?
- [ ] 是
- [ ] 否
7. 您是否鼓励学生使用规范化的语言文字?
- [ ] 是
- [ ] 否
8. 您是否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 [ ] 是
- [ ] 否
9. 您是否认为语言文字规范化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积极影响?
- [ ] 是
- [ ] 否
10. 如果您认为语言文字规范化对学生有积极影响,请简要说
明原因:
3. 其他建议或意见
请在下方提供任何其他与语言文字规范化相关的建议或意见:
{在此处填写您的建议或意见}
感谢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您的反馈对我们非常重要。
语言文字学校教师问卷

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问卷一、用“√”或“×”判断下列词语的注音是否正确粘贴zhān tiē(√)发酵fā jiào(√)投奔tóu bēn(×)剽窃piáo qiè(×)相差xiāng chā(×)逮捕dǎi bǔ(×)蜕变tuì biàn (√)牲畜shēng xù(×)重创zhòng chuàng(×)二、用“√”或“×”判断下列词语的用字是否规范峻工(×)精粹(√)重迭(√)痉孪(×)蛰伏(√)醮水(√)凭添(×)编篡(×)迫不及待(√)稗官野史(√)三、在括号内用“√”或“×”判断正误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2. 汉语文的教案、讲稿可以使用不规范字。
(×)3.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简化字总表》与《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形式,正式公布的简化字与传承字。
不规范字主要指:繁体字与异体字。
()4. 按音序排列,“花”在“火”前面。
(√)5.异体字在姓氏中可以保留使用。
(√)6.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7.按照《河北省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努力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两种意识”,即: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识。
(√)8. 广告用语可以使用方言。
()四、选择填空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A )。
A.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B. 普通话和汉字C. 标准汉语和规范汉字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 B )作为拼写工具和注音工具。
A.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B. 《汉语拼音方案》C.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3.“理发”中的“发”的繁体字是(B )。
教师版——语言文字规范化测评问卷

教师版——语言文字规范化测评问卷1. 个人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教育背景:- 教龄:2.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选择合适的答案:1.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书写方式?- A. “饭馆”- B. “饭馆”- C. “饭馆”- D. “饭馆”2. 下面哪个词使用了不恰当的词语搭配?- A. “深刻的思考”- B. “广泛的参与”- C. “快速的发展”- D. “丰富的经验”3. 以下哪个句子使用了正确的标点符号?- A. “明天我们去逛街,买一些新衣服。
”- B. “明天我们去逛街,买一些新衣服。
”- C. “明天我们去逛街,买一些新衣服。
”- D. “明天我们去逛街,买一些新衣服。
”4. 下面哪个词语的词性标注有误?- A. “突然”(副词)- B. “高兴”(形容词)- C. “跑”(动词)- D. “快乐”(名词)5.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成语用法?- A. “守株待兔”- B. “守株待兔”- C. “守株待兔”- D. “守株待兔”3. 语言文字规范化实践请回答以下问题,选择合适的答案:1. 在上课过程中,你是否积极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 A. 是- B. 否2. 你是否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讨论和练?- A. 是- B. 否3. 你是否在学生作文中注重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评分?- A. 是- B. 否4. 你是否鼓励学生参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比赛和活动?- A. 是- B. 否5. 你是否经常给学生提供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指导和建议?- A. 是- B. 否4. 其他建议或意见请在以下空白处填写你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其他建议或意见:{填写你的建议或意见}谢谢您的参与!。
1中小学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卷

中小学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卷单位: XXXX心小学姓名: 分数:1.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内容是()。
A.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B.防止方言泛滥和推行标准汉字C.推广国语和推行国文2. 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实施。
A.2000年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3.历史上有组织、有计划的汉字规范是在()时期。
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A.法制建设B.现代化建设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5.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 中文B. 汉语和汉字C.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6.下列各组字中,每个字末笔都是“撇”的一组是()。
A.万、力、戈B. 芳、乃、伤C.叨、匕、易7.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8.异体字在()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A.地名B. 姓名C. 姓氏9..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A.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B.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C.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10. 新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采用()两种查字法A. 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B. 音序查字法、笔画查字法C. 音序查字法、四角号码查字法11. 国家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废止或消灭繁体字、异体字,只是把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限制在()。
A.特定范围内B.古籍研究中C. 书法艺术中12.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 通用汉字B. 规范汉字C. 标准汉字13. 《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水平和进入最低等级的水平分别为()。
调查问卷:教师版语言文字规范化

调查问卷:教师版语言文字规范化调查目的本调查旨在了解教师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认知和实践情况,以便为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水平和规范教学提供参考。
调查内容1. 您是否了解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概念和重要性?2. 您在教学中是否注重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3. 您是否主动关注并纠正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错误?4. 您是否定期参加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或研讨会?5. 您是否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教学策略?请简要描述。
6. 您认为学校对教师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有足够的支持和培训机会吗?7. 您是否愿意接受更多关于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培训和指导?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将用于评估教师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现状和需求,进而制定相应的培训和支持计划,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水平和规范教学质量。
调查保密性本调查将严格保护您的个人信息和答案,仅用于统计分析和学校内部研究,不会对外公开。
参与说明请您尽量如实回答问题,您的参与对于改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Questionnaire: Teacher's Version of Language StandardizationPurpose of the SurveyThe purpose of this survey is to understand teachers' awareness and practices in language standardiz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eachers'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promoting standardized teaching.Survey Content1. Are you familiar with the concept and importance of language standardization?2. Do you emphasize the proper use of language in your teaching?3. Do you actively pay attention to and correct students' language errors?4. Do you regularly participate in language standardization training or seminars?5. Do you have your own strategies for language standardization teaching? Please briefly describe.6. Do you think the school provides sufficient support and training opportunities for teachers in language standardization?7. Would you be willing to receive more training and guidance on language standardization?Analysis of Survey ResultsThe survey results will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needs of teachers in language standardization, and to develop corresponding training and support plans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ers'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the quality of standardized teaching.Confidentiality of the SurveyThis survey will strictly protect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answers, and will only be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internal research within the school. It will not be disclosed publicly.Participation InstructionsPlease answer the questions as truthfully as possible. Your particip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language standardization education.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and cooperation!。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卷教师 题目及答案

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测试题姓名: 任教学科: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4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C)。
A.国家推广普通话B.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C.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各民族都有( C )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B.发展C.使用和发展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B)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A.现代汉语B.普通话C.汉语4.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C)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第一周B.第二周C.第三周D.第四周5.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C)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 )。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7.下列三个成语中,“好”字不读hǎo的是(A)。
A.好为人师B.好事多磨C.好自为之8.下列关于“凹”字的四种说法中,正确的一种是(B)。
A.笔画是6画。
B.笔画是5画。
C.笔画是7画。
D.笔画是4画。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计52分)1.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意工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中规定“国家推广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4.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
5.新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采用两种查字法,即部首查字法、拼音查字法。
6.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7.在电脑上使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使用者要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识读规范汉字和使用汉语拼音。
8.《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卷调查教师类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卷调查一、选择对旳答案.1. 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由江泽民主席签发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实行。
A. 1月1日B.12月1日C.1月1日2. 一般话和规范字是()。
A. 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 国家通行语言文字3. 国家推广一般话,推行()。
A. 规范中文B. 通用中文C. 原则中文4.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
A. 便利B. 条件C.培训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旳规定各民族均有()自己旳语言文字旳自由。
A. 使用B. 发展C. 使用和发展6. 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 汉语和中文B. 一般话和规范中文C. 中文7. 倡导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 一般话B. 当地方言C. 一般话和当地方言8. 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通告、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步使用中文旳,应当使用()。
A. 简化中文B.印刷体中文C. 规范中文9.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写拼音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10. 凡以一般话作为工作语言旳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A. 会说原则旳一般话B. 会说流畅旳一般话C. 具有说一般话旳能力11.《一般话水平等级测试原则》将一般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水平和最低等级水平分别为()。
A.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B.一级乙等和三级甲等C.一级甲等和三级甲等12. 目前国家推广一般话旳方针是()。
A. 大力倡导、重点推行、逐渐普及B. 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渐提高C.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渐提高13. 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应到达旳一般话等级是不低于()。
A.一级乙等B.二级甲等C.二级乙等14. 国家和省级电台电视台旳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到达旳一般话等级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卷调查一、选择正确答案.1. 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由江泽民主席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实施。
A. 2000年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2. 普通话和规范字是()。
A. 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 国家通行语言文字3.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 规范汉字B. 通用汉字C. 标准汉字4.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
A. 便利B. 条件C.培训5.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 使用B. 发展C. 使用和发展6. 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 汉语和汉字B.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 中文7. 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 普通话B. 当地方言C. 普通话和当地方言8. 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
A. 简化汉字B.印刷体汉字C. 规范汉字9.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写拼音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10. 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A. 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 会说流畅的普通话C. 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11.《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水平和最低等级水平分别为()。
A.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B.一级乙等和三级甲等C.一级甲等和三级甲等12. 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A. 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B. 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C.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13. 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
A.一级乙等B.二级甲等C.二级乙等14. 国家和省级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
A. 一级甲等B. 一级乙等C. 二级甲等15.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为语法规范。
A. 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B. 典范的白话文著作C. 典范的现代文学著作1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A.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B. 普通话和汉字C. 汉语和汉字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
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C.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18.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法律和规定 B.方针和政策 C.规范和标准19.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为语法规范。
A.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B.典范的白话文著作 C.典范的现代文学著作2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条中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A.十八 B.十九C.二十2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A.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B. 普通话和汉字C. 汉语和汉字22.《吉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规定:每年九月第()周为本省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宣传周。
A.一B.二C.三二、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
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气气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2.《吉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于( 2005 年 9 月14 日)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自( 2005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
共五章三十条。
3.《吉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公务或者公共活动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教育、教学、会议、宣传及其他公共活动中,应当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4.《吉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规定:用于(公共场所的题词)和用于(招牌的手书字),提倡使用规范汉字。
5.《吉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规定,汉字的规范书写行款为:(横写由左至右,先上后下;竖写由上至下,先右后左。
)6. (1)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应当达到(一级乙等水平),其中省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当达到(一级甲等水平);(2)教师应当达到(二级乙等水平),民族自治地方的用本民族语言授课的教师应当达到(三级甲等水平),其中汉语文教师、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学教师等特定教学人员应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普通话语音课教师和口语课教师应当达到(一级乙等水平)。
三、简答题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政策。
普通话、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2.民族语言政策: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共存,禁止任何形式的语言文字歧视;各民族都有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
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可以同时使用。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限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而是要让少数民族在会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再学会一种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以便在更大范围的交际场合使用。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3. 关于方言的政策:方言是客观存在的,有其自身的使用价值。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方言将在一定领域或特定地区内长期存在。
推广普通话是要求方言区的人在会自己的方言的基础上,再学会国家通用的普通话,以便在公共交际的场合使用。
4.关于繁体字和异体字的政策:繁体字和异体字有其使用的领域和价值,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场合都不能使用繁体字和异体字,而是要把繁体字和异体字的使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主要调整对象是语言文字使用中的政府行为和大众传媒、公共场合的用语用字,即: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行业以及公共设施、信息技术产品、招牌、广告、企业事业组织名称和在境内销售的商品包装、说明等,应该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原则: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可以使用方言的情形包括:(1)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2)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3)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4)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
8.《吉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规定,应当使用普通话的活动还包括:(1)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主持、采访等;(2)商业、邮政、电信、公路、铁路、民航、水运、旅游、餐饮、娱乐、网络、医疗、银行、保险、证券、房地产以及其他直接面向公众服务的行业的公共服务;(3)影视产品制作及舞台艺术表演(艺术形式和剧情特殊需要除外);(4)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的讲解;(5)运动会、博览会、演唱会、庆典活动等的解说;(6)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的设计、制作。
9.《吉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规定,应当使用规范汉字的情形包括:(1)影视屏幕及舞台字幕用字; (2)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 (3)名称牌、指示牌、标志牌、电子屏幕、标语(牌)、会标、告示、公文、公章、公务用名片用字; (4)招牌、广告用字; (5)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名称用字; (6)在国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和说明书用字;(7)证书、奖状、奖杯、奖牌、执照、报表、标签、票据、门票用字;(8)病历、处方、体检报告用字;(9)运动会、博览会、演唱会、庆典活动等场合的用字; (10) 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用字。
1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情况包括哪些?(1)文物古迹(2)姓氏中的异体字(3)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4)题词和招牌中的手书字(5)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6)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11.《吉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职责:(1)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用语用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列入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并进行督导评估;(2)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应当对出版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情况进行编校质量考核;(3)民政、建设、交通行政部门应当对地名、街路标志牌用字的规范化工作进行管理监督;(4)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监督;(5)各级国家机关应当对本系统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监督。
12.党政机关公文正文及结构层次序数的规范写法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
编排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
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标注: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其中,第一层次“一”后面跟的是顿号,不是逗号;第二层“(一)”后面不能跟标点;第三层“1.”中是下脚点(齐线实心圆点),切不可用顿号;第四层“(1)”后面不能跟标点。
层次序数可以越级使用,如果公文结构层次只有两层,第一层用“一”,第二层既可用“(一)”,也可以选用“1.”。
另外,如用“第一,”“第二,”表示顺序,“第一”“第二”之后分别是逗号,切不可写成顿号。
(非公文行文中,有时用字母表示顺序,字母后应该使用下角点(齐线实心圆点),如“A .”或“a .”,切不可用顿号。
)以上结构层次序数规范写法适用所有文本材料行文。
13. 党政机关公文关于页码的格式。
使用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 7 mm。
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
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
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
14.2014年第十七届推普周我校进行了哪些活动?(1)国旗下讲话(2)LED屏展示标语条幅(3)“说好普通话,圆梦你我他”主题班会,主题手抄报(4——6年级)(4)1——6年级“说好普通话,圆梦你我他”主题黑板报(5)高年级组成“啄木鸟队”到学校附近对社会用字进行纠错与普查。
(6)在学校门口向学生家长及周围商铺发放推广普通话宣传单。
15. 学校关于语言文字工作都开展了哪些工作?(1)推普周(2)教师基本功大赛(黑板字、书法作品、演讲)(3)古诗词朗诵检查评比(4)汉字听写大会(5)教学研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