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 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教学设计
导入:最近,第十二届常务委员会定名了两个纪念日,一个是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一个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家定这两个纪念日是让我们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那今天我们就一起重温这段历史。(板书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九一八事变
出示目标: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影响。
首先让学生按照大纲内容,叙述九一八事变。教师点评,并给出复习要点:㈠、识记时间、地点、发动者等基本要素。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国际背景。㈡、认识蒋介石政府对九一八事变的态度及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学生看书总结,教师点评。
二、西安事变
出示目标:㈠、识记时间、发动者、发动事变的目的。㈡、知道西安事变的最终结果,中共对西安事变的态度,认识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
学生回答后,重点强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思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后作答
三、七七事变
复习要点:㈠、掌握时间、地点、发动者等基本要素。㈡、从两方面认识七七事变的影响。
学生回答后,出示: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驻北平西南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挑起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对于日本:标志着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对于中国则揭开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历史上的两次国共合作(1)1924-1927国民大革命时期(2)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提问:历史上的国共分裂有几次?原因是什么?
历史评述:展望未来,结合所学,谈谈第三次国共合作?学生结组讨论回答,教师点评
四、全民族抗战
出示目标:认识全民族抗战的意义,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日军。在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共产党敌后战场则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出示李宗仁和彭德怀的图片并提问学生与两次战役有关的知识点。
五、南京大屠杀
出示目标: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残的侵略本质。
日本在侵华战争开始后,在中国犯下了许多令人发指的罪行,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开展灭绝人性的血腥大屠杀,在持续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中国同胞有30多万人被杀害。
探讨:1、至今日本“右翼分子”仍歪曲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结合日本侵华史实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讨论作答,教师点评
2、如何认识当今的中日关系?学生讨论作答,教师点评
六、中共七大
出示目标: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学生叙述教师总结,并强调知识点
七、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首先给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1)国内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2)国际意义: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也空前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然后所学知识分析进行。
八、整合知识,形成体系
1、出示要求: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2、要求学生画出本课复习的历史
事件之间的关系。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自己的因果关系图,然后带学生分析其分析事件间的关系。
九、巩固练习
1、出示答题要求: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到有效信息;
答题规范,答案要点完整。 2、学生做题后,讲评习题。
教学反思:
1、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及时纠正学生回答问题时表述错误,教会学生用历
史的语言回答问题。
2、初三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归纳,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要回归课本,多补充知识点,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提升正能量!3、继续结合时事采用热点教学,从学生身边出发,做到时事与史实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