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 语文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陋室铭》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先秦诸子论德八则

七年级语文先秦诸子论德八则

• 5.质询疑点: • 如何理解孟子所倡导的“义”? • “舍身取义”是孟子关于个人道德修养选 择的要求,与孔子“杀身成仁”一脉相承。 中国人过去所说的“五常”即:仁、义、 礼、智、信,用今天的说法,就是做人的 五项基本道德。
石器时代服务端源码 /shiqi-38-1.html 石器时代服务端源码
• 墨子(约前468-376年)春秋末战国初思想家、学者,墨 家学派创始人。 • 姓墨名翟,鲁国人(滕州),墨子出身平民,自称 “北方之鄙人”(《吕氏春秋· 爱类》),人称“布衣之 士”(《吕氏春秋· 博志》)和“贱人”(《渚宫旧事》),汉 代王充甚至说:“孔墨祖愚,丘翟圣贤。”(《论衡· 自 纪》)曾为宋国大夫,自诩“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 难”(《墨子· 贵义》),是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 曾师从史角之后,传其清庙之法。又学于儒者,习孔子之 术,称道尧舜大禹,明于《诗》、《书》、《春秋》,因 不满儒家礼乐烦苛,于是弃周道而用夏政。宣扬兼爱、非 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 而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其为人“以绳墨 自矫,而备世之急”(《庄子· 天下》)。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课件
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
• 作者简介: •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 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 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 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 《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 业于子思(孔子之孙)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 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 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七年级语文《陋室铭》知识总结延展

七年级语文《陋室铭》知识总结延展

七年级语文《陋室铭》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本文选自《刘禹锡集》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

2.写作背景: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

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

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

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

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

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

3.关于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

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

二、文章断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三、重点读音1.德馨(xīn) 2.苔痕(tái) 3.鸿儒(rú) 4.案牍(dú) 5.调素琴(tiáo)本文韵脚:名ing,灵ing,馨in,青ing,丁ing,经ing,形ing,亭ing四、词语释义1.斯:这。

2.惟吾德馨:惟,只。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3.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4.白丁:平民,没有功名的人。

5.丝竹:这里泛指乐器发出的声音。

6.调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不加装饰的。

7.案牍:官府文书。

8.劳形:劳,使……劳累。

形,形体、躯体。

9.乱耳:乱,使……扰乱。

五、词语积累(一)一词多义【之】无丝竹之乱耳: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何陋之有:提宾标志,不译。

【是】斯是陋室:判断词,是。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样。

【名】有仙则名:出名,有名。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上学期间,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

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翻译: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才是名山。

水不在于有多么的深,有了龙才会有灵气。

这个屋子虽然很简陋,但是因为住在这里的人,我的品德好所以就不会感觉到简陋。

碧绿的苔痕已经长到了台上,看着青色匆匆也是很惬意的事情。

在这里与人谈笑的多事博学的人,交往的人也没有知识浅薄的。

可以去弹不加任何装饰的素琴,也可以阅读经文。

没有什么奏乐杂乱的声音来搅乱我的耳朵,也没有什么官府的公文让我感觉到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赏析:这首<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可以说运用了多种技巧,像是对比、白描、用典、借代等等,之通篇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感是非常强的。

而既然为<陋室铭>,其中的铭是指刻在金石上的一种文体,一般是用来歌颂自己活着是警戒自己的。

因此,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看出作者虽然是对自己居住的简陋所描写,但其实是对于自己的品质所赞誉,更多的是表现出陋室主人安贫乐道的一种情趣。

文中上半段其实也是为下半段的歌颂所进行铺垫,一方面是对于势利小人的鞭挞,一方面表现出自己的气节。

因此,这一篇更像是对于现实不屈的一种宣言。

海棠苏轼〔宋代〕原文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袅袅的东风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浓。

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七年级语文上《先秦诸子论德八则》《陋室铭》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先秦诸子论德八则》《陋室铭》教案人教版

一. 本周教学内容:《先秦诸子论德八则》《陋室铭》[教学目的]1、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一、关于诸子百家:1、诸子百家的思想:我国自古就被誉为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中,有些具有相对的普遍性和持久性,如诚心、廉耻、坚忍等,有些在不同时代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这些道德规范,在今天仍然能够激励人们努力向上,奋进不息,成为传统美德。

本文所选的八则,反映了先秦诸子在义利、仁爱、信诚、意志等方面的看法。

2、关于老子:“引车买浆之流”有云:「好话不在言多」。

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遗产,尽管汗牛充栋,但论及能总括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思想与精神“一言以蔽之”者,无容质疑,首当数老子的《道德经》〔亦或直呼为《老子》〕。

其精炼的九九八十一章,仅以简洁优美的五千文字,洋洋洒洒深邃博大地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

影响所及,不但融汇于儒、释铸成三位一体的华夏文明基本肌骨,随着中华民族的走向世界,《老子》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所推崇。

若比《老子》为我们的《圣经》,想必绝无过誉之嫌。

《老子》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二、课文分析:第一则:1、重点词的理解:色思温:色,脸色貌思恭:貌,神情态度事思敬:事,做事忿思难:难,后患,后果见得思义:得,所得2、内容:孔子在道德修养方面提出了九个方面的考虑。

第二则:1、重点词的理解:不以其道得之:以,凭借;道,正当的方法手段。

不处也:享有不去也:摆脱(贫困)2、内容:提出求取富贵要凭借道义。

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的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的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的知识点《陋室铭》是中国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名篇,该诗作品虽然只有28个字,但却意蕴深远。

因此,不仅成为了学习文言文的必修篇目,也成为了研究文学与哲学的经典之作。

下面将详细介绍《陋室铭》的重要知识点。

一、文体《陋室铭》是唐五代文学代表人物刘禹锡所作的一首文言文。

文学体裁属于“铭文”类,采用铭式、记述性和规范文风,旨在规范行为和保持美德。

二、结构《陋室铭》有七个字念头,“山行”、“山居”、“山中”,以及“所思”、“所见”、“所得”、“所感”,每个字念头下,刘禹锡以一句或几句话进行了展开和表达。

师法《论语》,追求简洁又含蓄的表达,正如其所言:“有不足,有余,此语君之所存思。

”三、意义《陋室铭》是一首评述名士清高的铭文,通过陋室、山林、虚怀若谷等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儒家思想的追求和对古代道家、佛家等不同思想的探索,诗意深邃,意味深长。

因此,该诗意义重大,对于后世文化的影响也很深远。

四、文化背景《陋室铭》的创作时期在唐朝,是唐代文化的典型代表。

当时,文人雅士们已经在文学、诗歌等领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其中不乏有清高之士。

而此诗的创作,正是基于当时社会背景而产生的。

对于当时的文字意蕴、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意义。

五、艺术特色《陋室铭》以其朴素和雄浑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佳作之一。

该诗的语言表达极为简洁,语言结构深思熟虑,并且善于运用反复、对比、象征等手法,使文意深邃,扣人心弦。

此外,该诗体现了儒家和道家哲学思想的融合,风格清新淡远,意涵深邃。

总之,《陋室铭》是一篇典雅清新、思想深邃的优秀文言文。

它丰富了文学知识,激发了人们的创作欲望,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思想和文化。

第17课《陋室铭》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7课《陋室铭》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请描述“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所展现的画面。
碧绿色的苔藓在门前的台阶上映出淡淡 的痕迹,透过珠帘向外可以看到青青的草色。
作者日常生活中都和哪些人来 往?做了哪些事?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对比)
——生活情 趣之高雅
3.作者是怎样表现“陋室不陋”的呢?
往往的没有平民(读书人一般有功名 )。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调:调弄。 •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 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
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丝竹: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 乱:使……扰乱 。 • 劳:使……劳累。 • 形:形体、躯体。 •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
《陋室铭》题解
• 陋室:简陋的屋子; •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
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 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 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题目解说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 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 文体。这种文体一般形式短小,最短者 不足十字,与格言颇 相似。文字简洁,句 式工整,而且押韵。 读来铿锵有力,多用 托物言志的手法。
在《陋室铭》一文中,作者谈到 了自己的交往之雅:“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你对刘禹锡的这种交 友方式有什么看法呢?
赞同。同“鸿儒”交 往,我们可以受到感染, 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所谓“近朱者赤”说的就 是这个道理。
不赞同。刘禹锡的这 种交友方式,很明显是瞧 不起普通的没有接受多少 文化教育的平民百姓。
的公文劳神伤身。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初中语文长春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 陋室铭

初中语文长春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 陋室铭
(反面) 阅金经(实)—呼应—无案牍之劳形(虚)
第三层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 云:何陋之有?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 西蜀杨子云(杨雄)的亭子。孔 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 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 呢?
类比
类比是借助类似的事物的特 征刻画突出本体事物特征,更浅 显形象地加深本体事物理解,或 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 引起读者的联想。
环境清幽(景) 交往高雅(友) 生活恬适(趣)
贫 乐 道 高陪衬比喻 托物言志
关于文体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 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押韵
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 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 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 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 (kēngqiāng )和谐感。
问题一
这篇短文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山不在高……惟吾德馨”; 第二层:“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
第二层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 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清葱,映入 帘内。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 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浏 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 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陋室怎样陋——陋室的环境
形”; 第三层:“南阳诸葛庐……孔子云:何
陋之有?”。
第一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 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 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 (居住)就能降福显灵。这(虽)是间 简陋的房子,但是主人(我)有美好的德行。

七年级陋室铭原文

七年级陋室铭原文

七年级陋室铭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山虽不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成为名山。

水虽不深,只要有龙在其中,就会被尊为灵水。

这间小屋虽然简陋,但只有我的德行品质上乘,便能使这里洋溢着馨香。

有花自生,有草自萌。

吾居之短,故形兹怪。

忽庐无咎,谓穷怕罪,岂知不耻,自贱忽舍,躬耕南陌,社尔颍阳。

这里的花草自然生长,草木蓬勃。

我虽然生活在这个简陋的小屋内,因而形成了这般怪异的气氛。

仅仅因为庐无害而无咎罪,以为穷人害怕被罪过所搅扰。

岂不知,人无不耻之事,即使再贱贫也要避让,因此我只有忙于农事,日出而耕种,生活在洛阳这座城市。

善耕织者,实桑麻之急。

结缕树下,伐檀斫槐,所以农田和植物更加增添。

既被劝戒,众犹讥之。

信来具璧。

剖符且钥,辱无犹黎。

厌厌用志,两旷如矢。

郊畿虽小,四戒不容。

勤劳种植者,为了种桑和麻而努力辛勤,庭院下结成密实枝条。

砍柠檀树,砍槐树,使得田野和植物更加繁茂。

既然遭到劝谏劝告,众人还是讥讽我,本来应该疑为诈来之物。

便挑打开了箱底,把物品拿了出来看,房屋同样污浊,虽然信任已经全部毁掉,行宦遍历政府,有错对不绝。

我感到厌倦,怀着良好的心愿,志向坚决,如同射出的箭。

即使周围郊野广袤,但是仍然严格遵守四个规矩。

登家防尝,聊窗即飨。

园日涂青,火干旗扬。

宴尔新亭,燎茶宵糟。

福经肆达,漏巵所向。

堂上席纵为之开,东山坡尔陈为之妥。

登上自家的护栏,灌满酒,窗户间即可享用。

园中的竹子经过几日驳,炉火烟起,旗帜迎风飘扬。

在新建的凉亭中宴请朋友,点燃栀子树糟干,以油灯为伴。

幸福和顺利,使人感到满足,使万事都能如意。

供完宴席,开放家中宴席,告知山冈东侧你为我们准备好了座。

符歌蓝烟,佩头秋飒。

永无类幽,肴制旋与。

寄言陇极,感风徐来,障无僭之,扃祸来说。

财物的音符喧哗,火光摇曳,头上带着秋的凉风,不停地喝酒,不绝斗转将席间的美食一一奉上。

寄托心灵的感言仍在远处,风不迟来,防止不了一再闯入的危险。

北京课改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先秦诸子论德八则》课件1

北京课改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先秦诸子论德八则》课件1

5、内容:
谈论生命与道义不可兼得时要舍生取义。
课文分析
第四 则
1、重点词句的翻译 2、内容: 人的内心体现出的品德。/阐述仁义理智的内涵
3、既然“仁义理智”人皆有之,为什么人又有善恶优劣 之分呢?
这是因为,有的人为利益所诱,不能保持自己的 操守,丧失了本来具有的美德;有的人不为利益所动, 守正不移,就成了品德高尚的人。
意志 坚强
的人
通达 说话 守信用
成果
译:意志不坚强的人,不能充分发挥他的聪明 才智,说话不讲信用的人他所做的事情也不能 成功。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
有志之士
心胸宽广, 坚志坚强
道 远.
道路
仁以为
把……作为
己任, 不亦重 乎?
不也是……吗?
死而后 已, 不亦远乎? 停止
译: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心胸宽广,坚志坚强,因为他们肩负的 责任重大,要走的道路很遥远。把施行仁爱作为自己的责任, 不是很重大吗?一直奉行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才停止,要走的道 路不是很遥远吗?
3、从这则中演化出两个成语,你知道是什么吗?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课文分析
1、重点词句的翻译 2、攻坚强者莫能胜于水,为什么?
水外表虽柔弱,但它能经年累月,持续不断,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所 以能够无坚不摧。
3、内容: 论述以柔克刚的道理。 4、作者在论述中运用了什么方法?
比喻,
深入探 求
本文所选的八则,反映了先秦诸子在义利、仁爱、信诚、意志等方面 的看法。我国自古就被誉为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中,有些具有 相对的普遍性和持久性,如诚心、廉耻、坚忍等,有些在不同时代被赋予 了不同的内涵,这些道德规范,在今天是否还有积极意义?说说你的认识。

七年级语文《先秦诸子论学八则》学习要点

七年级语文《先秦诸子论学八则》学习要点

《先秦诸子论学八则》学习要点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的重要开端,也是思想文化史上辉煌灿烂的时期。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无论其内容形式和学风,都对秦汉以后的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先秦诸子论学八则》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关于《论语》和孔子《论语(lún)》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其弟子间的相互讨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南宋时,朱熹把它与《大学》、《中庸》和《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在世界观上,对殷周以来的鬼神某某迷信活动采取存疑态度,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见解。

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X“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自汉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

一、字1. 给加红字注音论语不愠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假人之长尧禹2. 给下列通假字注音并解释说通“悦”yuè:高兴,愉快。

罔通“惘”wǎng:迷惘,这里是不能解决疑难问题的意思。

亡通“无”wú:指不知道的东西。

二、词解释下列词语子:孔子习:实习朋:朋友乐:快乐知:了解愠:恼怒君子:有学问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罔:迷惑(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官:器官锲:雕刻镂:雕刻假:借助固:本来三、课文分析(一)朗读、理解、背诵1.孔子说:“学过了,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共同研究学习),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你(的学问、才能),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2.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就可以为人师了。

”3.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

七年级陋室铭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陋室铭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陋室铭知识点归纳《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著名诗,而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这首诗也成为了我们重要的阅读素材。

通过学习《陋室铭》,我们可以掌握许多语文知识点,本文将对七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陋室铭》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作者与背景《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他是唐玄宗时的大臣,曾先后担任过太子内舍人、集贤院检讨、监察御史等职位。

因为忧国忧民,言辞激烈,曾多次得罪朝中权贵,最后被贬黔南,流寓荒僻之地。

正是在他的流寓之地,写下了这首《陋室铭》。

二、诗歌结构《陋室铭》共有八句,每句四个字,旋律优美、紧凑有力。

整首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展现出了作者的豁达胸怀与高尚情操。

三、诗句解析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话表现出了作者不拘泥于外在条件,强调个人品德高尚的观点。

作者认为,一个人即使处于陋室之中,也可以拥有高尚的品德,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2.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不看重外表而看重内在精神的价值观。

作者通过“水”,表现出人们通常认为只有深不可测的水才有价值,而“龙”则是代表神秘而又灵性的东西;通过这样的比喻,作者着重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也是非常重要的,而非仅仅在于外表。

3. “斯则有肯,肯则有信”这句话强调了互信互肯之间的重要性。

如果人之间可以互相信任和理解,那么就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最终取得成功。

4. “言则有物,有物则有据”这句话表现了言行一致的价值观。

只有在言行一致的基础上,才能拥有足够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四、名句欣赏1. “风烛残年恨自难”这句话表现出作者艰辛的人生历程,同时也表现出了人生中的诸多困难。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深的无奈和无助。

2.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这句话表现出了作者深深的离愁别恨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那种无法挽回的往事。

五、诗歌内涵《陋室铭》不但是一首艺术价值很高的诗歌,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品格和处事哲学,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也帮助我们前进。

《陋室铭》原文及虚词

《陋室铭》原文及虚词

《陋室铭》原文及虚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词语注释⑴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⑵在(zài):在于,动词。

⑶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líng):神奇;灵异。

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⑻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同“洪”,大。

儒,旧指读书人。

⑼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⑽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⑾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儒家经典,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金刚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

金:珍贵的。

金者贵义,是珍贵的意思,儒释道的经典都可以说是金经。

⑿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⒀之:语气助词,不译。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性。

⒁乱耳:扰乱双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⒂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⒃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⒄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

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课文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课文

情操高洁
描写居室环境即日常生活。作者从周围景 色入手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写 环境宁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淡笑有鸿 儒,往来无白丁”是写室主人交往之雅。来来 往往的都是饱学之士,没有平头百姓。这些人 可以高谈阔论,纵情畅怀。“可以调素琴,阅 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闲下来 在室中可以抚琴弄弦,展卷读经修身养性。
课文赏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 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留住 就显神灵。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因我 的美德使它芳名远扬。
以类比的方式引出文章主旨。文章开篇即以“山不在高,有仙则 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大气之语开篇,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 以后的陋室歌功颂德埋下了伏笔。山可以不在高低,水可以不在深浅, 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 当然也能出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 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似有些突兀,但回头一看,却又 浑然一体,因为上面的对比句恰好为这句的引论铺下了基础。山、水 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 洒芬芳。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陋室的寓意,以“德馨”统领全篇。 以下文字皆由此生发。
以古喻今
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巧妙地运用 比兴手法,含蓄地表达主题,开头四句 既是比,又是兴,言山水引出陋室,言 仙、龙引出德馨,言名、灵暗喻陋室不 陋。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陋 室,表达了作者政治、文学的两大理想 ,最后引孔子的话作结又暗含“君子居 之”的深意。
拓展学习
托物言志
安贫乐道的情趣 高洁傲岸的节操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 课件 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陋室铭   课件  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作者Leabharlann 杨子云诸葛庐 “君子陋陋居之室之有,” 何 子云亭
何陋之有?
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开头的“惟吾德馨”相呼应。 有力表现作者甘居陋室陋室不陋的品质。表现作者 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趣
《陋室铭》有很多对仗:同类或相对的词语 在相对应的位置上相互映衬。
模仿例句,发现“陋室趣对”。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 海树,赤日对苍穹。”
陋室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 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 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
座右铭、墓志铭
识字识词
陋 铭馨苔
本文韵脚词:名ing,灵ing,馨in,青ing,丁ing,经ing,形ing,亭ing
鸿牍 庐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陋室是陋还是不陋?
自然环境——陋室之“陋” 托 人文环境——陋室 “不陋” 物
言 品行:高洁傲岸 志 信念:安贫乐道
态度:豁达豪迈
小结
“铭”往往言简义丰,蕴含深刻哲思, 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的安贫乐道 的信念、高洁傲岸的志趣,以及逆境 中乐观坚定,不妄自菲薄豁达豪迈的 性格。
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刘禹锡当时的心情呢?
我读____________(句子),重读/拖长了_______字,理
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我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 龙则灵。”重读“山、仙、水、龙、灵”。理由: 刘禹锡通过指出“山”与“仙”及“水”与“龙”的关系, 来暗指“陋室的主人”才是决定“陋室”“陋”与“不 陋”的决定因素,暗喻自己“德馨”,让陋室生辉。
刘禹锡的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具有唯物主义 思想。他的作品包括《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刘禹 锡一生处于动乱的中唐时期,他在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 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 太子宾客。刘禹锡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生 活的独特见解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م‬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陋室铭》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陋室铭》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陋室铭》课件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陋室铭》课件陋室铭南朝齐梁时期的江西名士刘勰曾以他一生的守冢经历写下了这篇散文《陋室铭》。

本文以作者自己的陋室为背景,通过对室内陈设物及作者自身感悟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贞洁毅力和寻求精神自由的思考。

这篇文章以其深刻的内涵与思想意蕴,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一、引言初读《陋室铭》,似乎只是一篇对贫寒生活环境的描写和思考。

然而,仔细品味之后,我们会发现这篇文章蕴含着深刻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它引发人们对于内心追求和审视现实的思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室内陈设的描绘陋室虽简陋,但室内物品的摆设却展现了主人的品味和修养。

大部分摆设都是作者精心挑选的,以其质朴和朴实的美感来呈现。

作者用文字描绘了室内东西的来源和背后的故事,从而将陋室的陈设与生活的历程相联系。

三、陈设中的人生哲理在文中,作者对每一件摆设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揭示,与其说是品味,不如说是寻找其中的人生哲理。

例如,作者对自己的书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从中体察到“由斯及彼,喜怒形于色”的道理。

作者还对景阳冈石琴和唐晋阳花的美进行赞美,并进一步思考到“良由心生,美即由己”的道理。

四、对待贫困生活的态度作者身居陋室,生活并不富裕,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相反,他通过室内陈设的选择和自身的修养,展现了一种豁达乐观、勤俭节约、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

他试图告诫人们,即使环境再恶劣,也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并从中寻找到真正的快乐与美好。

五、贞洁和精神自由的思考《陋室铭》中贯穿了作者对贞洁和精神自由的思考。

作者通过描绘陋室内他不为财富和美色所动的境地,表达了对于贞洁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他崇尚自由而不受物质欲望的束缚,强调内心的坚守和独立精神的追求。

六、《陋室铭》的意义《陋室铭》不仅是对作者自身生活状态的思考和记录,更是对于人生和社会价值观的思辨。

通过对贫困生活环境和内心追求的结合,它呈现了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

七年级下册语文陋室铭原文及注释

七年级下册语文陋室铭原文及注释

七年级下册语文陋室铭原文及注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陋室铭》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这首诗,刘禹锡描绘了一幅清贫落寞的画面,同时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解读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陋室铭》原文如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骇客,难辞室中贫。

男儿事长戚,幸即独留馀。

这首诗以作者身边的一个简陋房屋为切入点,表现了一种淡泊名利的情怀。

山不必高耸,水不必深广,只要有仙有龙相佐,即可传颂美名。

作者自我安慰,认为自己虽然生活在陋室之中,但却有品德和信仰来照亮自己的生活。

房屋已经长满了苔藓,但这种自然的痕迹增加了一种原始和淳朴的美感。

草色进门帘,意味着连窗帘都有青草入侵,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显示了作者对奢华的抵制和追求自然的态度。

即使贫穷拮据,作者依然能在陋室中与朋友谈笑,展现了他的豁达和乐观。

男儿应该做事长情、忌讳私图小利,幸好留下的是这种品德,而不是财富名利。

注释: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达了只要有仙有龙的辅佐,哪怕住在平凡的山水陋室中,也能享有美名。

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者自称这是陋室,但因为自己的品德高尚,所以在这里仍能得到精神的安慰。

3.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绘了陋室生活的质朴和自然,也反映了作者对繁琐和奢华的抵制。

4. "谈笑有骇客,难辞室中贫":即使在贫穷之中,作者仍能与朋友欢笑谈笑,但实际上享受的是贫穷所带来的淡泊和纯净。

5. "男儿事长戚,幸即独留馀":体现了作者追求品德高尚和道德规范的人生态度,认为留下美德和真诚的品格是更重要的。

通过《陋室铭》,刘禹锡向读者展示了自己对世间富贵名利的淡薄态度,强调了品德和道德的至高无上。

他通过简单的陋室之居,表达了对清贫生活的领悟和对人生苦难的思考,体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初一语文刘禹锡《陋室铭》原文译文及注释

初一语文刘禹锡《陋室铭》原文译文及注释

初一语文刘禹锡《陋室铭》原文译文及注释初一语文刘禹锡《陋室铭》原文译文及注释《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

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语文刘禹锡《陋室铭》原文译文及注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初一语文刘禹锡《陋室铭》原文译文及注释1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低,有仙人(居住)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浅,有了蛟龙就有灵气。

这是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藓的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青葱的小草映入竹帘里。

与我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与我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它们都很简陋,但居住的人都很有名,所以就不感到简陋了)。

孔子说:“(既然君子住在里面),又有什么简陋的呢?”注释题目:选自《全唐文》卷608。

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多用韵。

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1.在(zài):在于,动词。

2. 名(míng):出名,著名,这里指因...而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3.灵(líng):名词用作动词,有灵气。

4.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

斯:这。

是:表示判断。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5.惟吾德馨:好在我(室主人)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住屋的人自己。

德馨:德行馨香。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陋室铭》知识点梳理及中考题汇集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陋室铭》知识点梳理及中考题汇集

(给分点:连 略无
阙)
(2)空荡的山谷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或:空旷的山谷传来猿 啼的回声,
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给分点:响
哀转 绝)
【评分标准:每题 2 分。给分点翻译正确给 1 分,表意通顺准确给 1 分】
11.(2 分)写出了三峡的山险峻、陡峭的特点。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作了铺垫。
)(2 分)
A.陋室铭.(míng)
B.苔痕.上阶绿(héng)
C.草色入帘.青(lián)
D.南阳诸葛庐.(lú)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1)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
(3)可以调.素琴
(4)孔子云.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017 年安徽省中考题
【三】(15 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
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
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 其间,清荣峻
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
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重岩叠嶂.(zhàng) B.不见曦.月(xī)
中考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陋室铭》
[教学目的]
1、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
一、关于诸子百家:
1、诸子百家的思想:
我国自古就被誉为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中,有些具有相对的普遍性和持久性,如诚心、廉耻、坚忍等,有些在不同时代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这些道德规范,在今天仍然能够激励人们努力向上,奋进不息,成为传统美德。

本文所选的八则,反映了先秦诸子在义利、仁爱、信诚、意志等方面的看法。

2、关于老子:
“引车买浆之流”有云:「好话不在言多」。

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遗产,尽管汗牛充栋,但论及能总括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思想与精神“一言以蔽之”者,无容质疑,首当数老子的《道德经》〔亦或直呼为《老子》〕。

其精炼的九九八十一章,仅以简洁优美的五千文字,洋洋洒洒深邃博大地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

影响所及,不但融汇于儒、释铸成三位一体的华夏文明基本肌骨,随着中华民族的走向世界,《老子》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所推崇。

若比《老子》为我们的《圣经》,想必绝无过誉之嫌。

《老子》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二、课文分析:
第一则:
1、重点词的理解:
色思温:色,脸色貌思恭:貌,神情态度事思敬:事,做事忿思难:难,后患,后果见得思义:得,所得
2、内容:孔子在道德修养方面提出了九个方面的考虑。

第二则:
1、重点词的理解:
不以其道得之:以,凭借;道,正当的方法手段。

不处也:享有不去也:摆脱(贫困)
2、内容:提出求取富贵要凭借道义。

第三则:
1、重点词的理解:
二者不可得兼:得,能够;兼,同时占有
2、内容:谈论生命与道义不可兼得时要舍生取义。

第四则:
1、重点词语理解:
恻隐:同情羞恶:羞耻,厌恶
2、内容:人的内心体现出的品德。

第五则:
1、重点词语理解:
养心:陶冶思想性情。

莫:没有什么
善于诚:比……更重要诚心诚意
唯仁之为守:之,提宾标志,不译为,无意唯,只要守,恪守行,奉行2、内容:恪守仁爱,奉行道义就是诚心诚意。

第六则:
1、重点词语理解:
果:名词作动词,有成果
2、内容:谈意志与才智,诚心与成功的关系。

第七则:
1、重点词语理解:
士不可以不弘毅:士,志士弘毅,宽广,坚毅
仁以为己任:以,把为,作为此句可倒装为:以仁为己任
2、内容:谈士应具有的思想品德。

第八则:
1、重点词语理解:
莫之能胜:之,代词,代水。

否定句中前置莫能胜之
以其无以易之:以1,因为以2,来,连词易,代替之,代词,代水
2、内容:论述以柔克刚的道理。

三、熟读背诵
四、总结:
先秦诸子在义利、仁爱、信诚、意志等方面的看法,对于现在的我们在做人方面仍有积极的意义。

课下多读多背多了解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的精华。

《陋室铭》
一、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曾中进士,官接监察御史。

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

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

有《刘宾客集》。

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二、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朗读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

掌握重点词语。

有仙则名:著名。

有龙则灵:灵异。

斯是陋室:这。

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长到。

草色入帘青:映入。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管弦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形:使身体劳累。

何陋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
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陋室”二字扣题。

“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

用“惟”字加强语气。

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写陋室幽雅恬静的自然环境。

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

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写室中事。

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这两句写什么?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

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

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

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

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忿思难:不处也:
是人之所恶也:羞恶之心:
恻隐之心:
二、解释加点词:
1、斯是陋室:
2、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
4、往来无白丁:
5、无案牍之劳形:
6、何陋之有?
7、有龙则灵:
三、阅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馨: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哪句话描写了主人生活环境的清幽?
4、除了文中主人的陋室,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陋室?
5、文中从哪四个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
6、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试题答案】
一、nàn chǔwùwùcâ
二、1、这
2、芳香,这里指雅洁美好
3、博学的人
4、不学无术的平庸小人。

5、官府公文。

使……劳累
6、什么
7、灵异、灵气
三、1、xīn tiáo
2、(1)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清幽映入帘里。

(2)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心声,没有使身体劳累的官府公文。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诸葛庐,子云亭
5、环境清幽;交友之雅;自娱自乐;不受世俗官场干扰
6、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