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台效应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单独给出其η 值。但对于承台宽度小于1.5d的 故单独给出其ηc值。但对于承台宽度小于1.5d的 条形基础,内区面积比大,故η 条形基础,内区面积比大,故ηc按非条基取值。 上述承台土抗力计算方法,较JGJ94—94简化, 上述承台土抗力计算方法,较JGJ94—94简化, 不区分承台内外区面积比。按该法计算,对于柱 式中A:为承台计算域向积; 下独立桩基计算值偏小,对于大桩群筏形承台差 n:计算域A内的桩数。 别不大。
5.2变刚度调平设计原则 5.2变刚度调平设计原则 对于高层建筑框筒结构基础,按传统设计 理念是只重视满足总体承载力和沉降要求, 忽略上部结构、承台、桩、土的相互作用 共同工作特性,采用均匀布桩,甚至对边 角桩实施加强,由此加剧基础沉降的蝶形 分布、反力呈马鞍形分布的形态,差异变 形显著。导致承台整体弯矩和核心区冲切 力过大,基础底板厚度加大,配筋较多。 变刚度调平设计理论与方法,就是针对上 述传统设计理念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其基 本内涵是:首先,考虑上部结构的荷载与 刚度分布特点和相互作用引起的应力场不
5.3按变刚度调平原则布桩 5.3按变刚度调平原则布桩 按强化核心筒桩基的支承刚度、相对弱化外 围框架柱桩基支承刚度的总体思路,本工程 核心筒采用常规桩基础,桩长26m;边框架 核心筒采用常规桩基础,桩长26m;边框架 柱下采用复合桩基础,部分荷载由地基土承 担,桩长16m。设计桩径均为1000mm。 担,桩长16m。设计桩径均为1000mm。 1#桩,核心筒下桩,桩端持力层为(13) 1#桩,核心筒下桩,桩端持力层为(13) 层细一中砂层,桩顶标高为一25.4m,桩 层细一中砂层,桩顶标高为一25.4m,桩 26m; 26m; 2#桩,,外围框架柱下桩,桩端持力 2#桩,,外围框架柱下桩,桩端持力 层为⑨层卵石、圆砾层,桩顶标高为一 25.4m,桩长16m。 25.4m,桩长16m。 桩端、桩侧采用注浆,实施增强。
(2)承台土抗力随承台宽度与桩长比减小而减小。 (2)承台土抗力随承台宽度与桩长比减小而减小。 现场原型试验表明,当承台宽度与桩长之比较小 时承台土反力形成的压力泡包围整个桩群,由此 导致桩侧阻力、端阻力发挥值降低,承台底土抗 力随之加大。由图5.2.1看出,在相同桩数,桩距 力随之加大。由图5.2.1看出,在相同桩数,桩距 条件下,承台分担荷载比随B 条件下,承台分担荷载比随Bc/L增大而增大。 (3)承台土抗力随区位和桩的排列而变化。承台 (3)承台土抗力随区位和桩的排列而变化。承台 内区(桩群包络线以内) 内区(桩群包络线以内)由于桩土相互影响明显, 土的竖向位移加大,导致内区土反力明显小于外 区(承台悬挑部分),即呈马鞍形分布。从图5.2承台悬挑部分),即呈马鞍形分布。从图5.22(a)还可看出,桩数由2平方增至3的平方4 2(a)还可看出,桩数由2平方增至3的平方4的平方, 承台分担荷载比Pc/ 承台分担荷载比Pc/P递减,这也反映出承台内、 外区面积比随桩数增多而增大导致承台土抗力随 之降低。对于单排桩条基,由于承台外区面积比 大,故其土抗力显著大于多排桩桩基。图5.2大,故其土抗力显著大于多排桩桩基。图5.2-2所
(八)承台效应系数
前言 JGJ94-94的承台效应系数,区分承台内 JGJ94-94的承台效应系数,区分承台内 区、外区,且与桩侧土性存在关系,计算 较为繁琐,以大型模型试验所得承台土抗 力测试结果为基础,建立承台效应系数随S 力测试结果为基础,建立承台效应系数随Sa /d、Bc/L的变化经验值,以15项工程实 的变化经验值,以15项工程实 测结果进行验证和调整。本次修订,通过 对资料的重新分析整理,简化了承台效应 的计算方法,并保持了原有的安全储备。
3 忽略侧阻和端阻的群桩效应的说明 影响桩基的竖向承载力的因素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基桩的承载力;二是桩土相互作用对于桩侧 阻力和端阻力的影响,即侧阻和端阻的群桩效应; 三是承台底土抗力分担荷载效应。对于第三部分, 上面已就条文的规定作了说明。对于第二部分, 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中规定了侧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中规定了侧 阻的群桩效应系数η ,端阻的群桩效应系数η 阻的群桩效应系数ηs,端阻的群桩效应系数ηp。 所给出的η 所给出的ηs、ηp源自不同土质中的群桩试验结果。 其总的变化规律是:对于侧阻力,在粘性土中因 群桩效应而削弱,即非挤土桩在常用桩距条件下 小于1 ηs小于1,在非密实的粉土、砂土中因群桩效应产 生沉降硬化而增强,即η 大于1 生沉降硬化而增强,即ηs大于1;对于端阻力,在 粘性土和非粘性土中,均因相邻桩桩端土互逆的 侧向变形而增强,即η >1。但侧阻、端阻的综合 侧向变形而增强,即ηp>1。但侧阻、端阻的综合
(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取相邻钻孔的土层土性参数分别计算1#桩、 取相邻钻孔的土层土性参数分别计算1#桩、 2#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具 2#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具 体见。表2、表3 体见。表2、表3。
所以:s=O.8x45.1=3 6.1mm。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送审稿2006年8月)第3.1.7—5条; 需要进一步采用有限元程序进行共同作用分析。
(1)柱下独立桩基,A为全承台面积 (1)柱下独立桩基,A (2)满布桩的桩筏、桩箱基础 (2)满布桩的桩筏、桩箱基础 按柱、墙侧1 按柱、墙侧1/2跨距,悬臂边取2.5倍板 跨距,悬臂边取2.5倍板 厚处确定计算域A 厚处确定计算域A,桩距、桩径、桩长不同, 采用上式分区计算,或取平均S 采用上式分区计算,或取平均Sa、Bc/L计 算ηc。 (3)桩集中布置于墙下的剪力墙高层建筑 (3)桩集中布置于墙下的剪力墙高层建筑 桩筏基础:计算域κ自墙两边各1 桩筏基础:计算域κ自墙两边各1/2跨距, 对于悬臂板取2.5倍板厚,按条基计算η 对于悬臂板取2.5倍板厚,按条基计算ηc。 (4)对于按变刚度调平原则布桩的核心筒 (4)对于按变刚度调平原则布桩的核心筒 外围复合平板式和梁板式筏形承台桩基 计算域A为自柱侧1 计算域A为自柱侧1/2跨,悬臂板边取2.5 跨,悬臂板边取2.5 倍板厚处围成;按式(5.2-1)计算Ac,按 倍板厚处围成;按式(5.2-1)计算Ac,按
2.设计依据 2.设计依据 2.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送审稿2006年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送审稿2006年 8月) 2.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2.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 JGJ3—2002 2.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6 《钢筋混凝土承台设计规程》CECS 钢筋混凝土承台设计规程》 88-97 882.7 《国际财源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国际财源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8.共同作用分析 8.共同作用分析 为考虑上部结构、桩、土、承台共同作用对桩 基沉降、桩顶内力、承台内力以及配筋的影响, 取上部9 (9层以上结构刚度对桩基的影响予以忽 取上部9层(9层以上结构刚度对桩基的影响予以忽 略)结构刚度凝聚到基础底板,采用有限元程序进 行上部结构、承台、桩、土的共同作用分析,得 到沉降等值线、承台弯矩和配筋量等,为施工图 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8.1设计参数 8.1设计参数 核心筒底板厚2.2m,核心筒外围基础梁截面 核心筒底板厚2.2m,核心筒外围基础梁截面 2.2mx2.0m,底板(兼作抗水板)厚度为1.6m,混 2.2mx2.0m,底板(兼作抗水板)厚度为1.6m,混 凝土强度等级为C40,钢筋采用HRB400。 凝土强度等级为C40,钢筋采用HRB400。 8.2重心校核 8.2重心校核 荷载准永久值组合下的重心校核:根据《 荷载准永久值组合下的重心校核:根据《建筑 ( 2 006 8 ) 3.3.3 2
2 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粉土、粉质粘土、软土地基群桩试验取得的承台土 抗力的变化特征( 5.2—1),结合1 5项工程桩基承台土抗 抗力的变化特征(表5.2—1),结合1 5项工程桩基承台土抗 力实测结果( 5.2—2),给出承台效应系数ηc。承台效应 力实测结果(表5.2—2),给出承台效应系数ηc。承台效应 系数ηc按距径比S 系数ηc按距径比Sa/d和承台宽度与桩长比Bc/ι确定(规范 和承台宽度与桩长比B 确定( 表5.2.5)。相应于单根桩的承台抗力特征值为ηcfakAc,由 5.2.5)。相应于单根桩的承台抗力特征值为η 此得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5.主要技术问题及优化方案 5.主要技术问题及优化方案
5.1主要技术问题 5.1主要技术问题 本工程为大底盘双塔楼结构型式,基础 平面荷载分布极不均匀。主楼为框架一核 心筒结构,核心筒范围荷载均压达1200kPa, 心筒结构,核心筒范围荷载均压达1200kPa, 核心筒外围框架柱范围,均压约500kPa。 核心筒外围框架柱来自百度文库围,均压约500kPa。 控制主楼核心筒与外围框架之间的差异沉 降,降低承台内力及上部结构次内力,增 强结构耐久性,减少材料消耗,是本工程 地基基础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九)采用变刚度调平设计原则进行 的试设计案例
——北京国际财源中心西塔主楼 ——北京国际财源中心西塔主楼 工程概况 桩基础优化设计
拟建国际财源中心建设场区位于东长安 街沿线上原北京第一机床厂院内,地处北京 市中央商务区(CBD)核心地带,其北侧面向 市中央商务区(CBD)核心地带,其北侧面向 建国门外大街、南邻北京建外SOHO及通惠 建国门外大街、南邻北京建外SOHO及通惠 河,东邻中环世界中心及银泰中心,西邻北 京LG大厦。 LG大厦。 国际财源中心由4座塔楼(西塔楼2 国际财源中心由4座塔楼(西塔楼2座、东 塔楼2 塔楼2座)及塔楼外围的裙房和纯地下室组成, 总建筑面积23900m 总建筑面积23900m2,为一特大型综合项目。 本工程各建筑部分均设7 包括夹层) 本工程各建筑部分均设7层(包括夹层)地下
3.拟建场地地质条件 3.拟建场地地质条件
根据北京京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 根据北京京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岩土工 程勘察报告》 程勘察报告》内容,及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 的《北京国际财源中心地下车库抗浮设防水位分 析咨询报告》 析咨询报告》摘编如下: 3.1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于永定河冲洪积扇中下 3.1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于永定河冲洪积扇中下 部,基本平坦,地面标高38.50~39.0m。 部,基本平坦,地面标高38.50~39.0m。±0.00 相当的绝对标高39.4m。 相当的绝对标高39.4m。 3.2地基土层性质(见表1) 3.2地基土层性质(见表1) 3.3拟建场区所在地表下40m左右的深度范围 3.3拟建场区所在地表下40m左右的深度范围 内一般分布有4层浅层地下水:除第1 内一般分布有4层浅层地下水:除第1层地下水为 分布不均的局部上层滞水外,第2 分布不均的局部上层滞水外,第2层地下水为分 布于约11.0~ 9.0m之间的砂、卵石层中,地下 布于约11.0~1 9.0m之间的砂、卵石层中,地下 水类型为层间潜水;第3 水类型为层间潜水;第3层地下水为分布于约
1 承台效应系数 摩擦型群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由于桩 土相对位移,桩间土对承台产生一定竖向 抗力,成为桩基竖向承载力的一部分而分 担荷载。称此种效应为承台效应。承台底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发挥率为承台效应系 数。承台效应和承台效应系数随下列因素 影响而变化。 (1)桩距大小。桩顶受荷载下沉时, 桩周土受桩侧剪应力作用而产生竖向位移 W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